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导入方法

时间:2024-11-01 10:50:23 偲颖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导入方法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导入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导入方法

  方法1:

  一、巧借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的情节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讲一些看似信手拈来但却匠心独运的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如在教学《论语十则》之前,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这个故事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学生理解课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名言很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能结合课文,给学生讲一些类似的小故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二、巧用谜语诗词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利用诗词来导入,不仅能够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而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这种方法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巧引诗词,巧猜谜语,引出新课,极具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霞》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谜语导入:有一种动物,它早晨的时候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的时候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则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人)以此来引出朝霞和晚霞,代表了冰心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运用音乐感染法导入新课

  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感染人的情绪,也能够使听众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情境中去。所以,播放动听的音乐是导入新课的一个好方法。如教学《春》一课,我播放了《春天来了》这首用古筝演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气象万千的春景之中。又如教学《看戏》一课,我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四、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导入,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于是,我挂出写有事先设计好的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我适时引入新课。又如教学《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我问学生,《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究竟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听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总之,艺术是相通的,将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入语文课堂,能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不过,有两个原则要注意:首先,导入的适量性。无论是音乐、绘画、表演还是其它的艺术形式,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只能具有“调味”的功能,点到即可,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美术课、音乐课和表演课。其次,导入的自然性。不是每一节课都适用于艺术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切不可牵强做作。再次,导入的协调性。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也要讲究起、承、转、合。最后,要注意导入的主次性。教师必须高屋建瓴、通观全局,注意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涉及的人、事、景、物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总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方法多种多样,广大教师若能深入研究新课标,广泛涉猎音乐、绘画、表演等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方法2:

  一、质疑式教学导入:依据文本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的探求知识欲王很强烈。课堂教学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与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急于探究的急切心理,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之更好地进入角色。通过这种质疑的方式一方面可是教材文本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和可读性;

  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质疑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也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关系与氛围。如学习《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时,教师结合目前土地大量沙化、沙漠面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扩大化的现象。提出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这种现象对人类有什么危害?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我们如何治理这种现象?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学习文章,不仅能让学生从文章的学习中解决这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本文说明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思路,从而达到导入的目的,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方式,一方面自己主动地带着问题去研读文本,增强了理解感悟;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中探寻出自己所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也就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激情。

  二、故事直观式导入:利用故事展示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学好奇心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对与文本相关的故事特别感兴趣。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理,采取讲故事式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听故事的活跃气氛中体味故事蕴含的道理,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故事的讲述容易激起学生的直

  观形象思维的活跃。学生的直观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很强,形象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事物,给学生带来美感,并且从直观感觉中品味真挚的情感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将故事的内容与所学的文本材料联系起来,为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拓展延伸。

  三、学科联导式导入:根据学科交叉相连特征,激起学生探究创新

  学科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虽然表面上看联系不大,但有时却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导语的设置不仅是学生产生趣味性、科学性,也为学生这篇文章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为语文这门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材料,例如数学学科的学习就为同学们在解答语文主观题目的精确与严密打下基础。再如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所不同的价值取向,为他们能够理解国外的文章思想内涵作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在教师讲授《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时,因为本文与生物知识联系很密切,所以可以用生物中的知识,即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导入,这样让学生在重温光合作用内容的同时,也了解了这篇文章介绍的内容,明确人类的食物来源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这样学生通过此文的学习一方面了解了食物的来源;另一方面也能够探寻出更多的食物来源答案。

  四、诗词曲赋式导入:利用古典文学之美,激发学生思辨激情

  中国的诗词歌赋不仅富有语言美、音乐美,而且更具有图画美。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引用,让学生明白,古人的深切感受通过一定的诗词歌赋来体现,具有什么样的表述特征,我们现在又有怎样与之相异的感受。学生通过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之美能够进一步的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在一篇题为文章借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情感,体现了张继落榜后的忧愁、怅惘的心情。因此,教师在设置导语时可以再现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诗,可引用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让学生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导入课堂,这样教师再加以点拨,让学生再次感受诗人落榜后的心情,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为学习本文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入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趣味性和启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且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使课堂成为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一个个导入 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也相应地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活而不乱,有仅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中求知成长,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对新课的教学成效具有较大作用,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活动。教师在导入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形式与方法的灵活,还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注重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实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标。

  方法3: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主阵地主渠道,关注教育质量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所以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我校在新三年开局之际,在诸多工作的选择中,毅然决然地把学校工作的焦点聚集在课堂教学的。鉴于3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经占我校教师数的50%左右,他们不仅是我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而且他们的目前专业成长的状况还影响着我校今后的发展,据此,学校开学伊始决定: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目的是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掘教师教学上的亮点和特色,发现、指出教师教学上的存在问题,以此促进面上的教学、教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为学校的发展以及新课题的研究做好基础工作。

  一、调研方法与内容

  为了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调研工作小组,主要有校长、评审组成员和教研组组长组成。调研主要采用“听课——评议——交流——反思”方法展开,采用推门听课方式,主要考察课堂教学的常态,兼以考察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和课堂笔记。听课重点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效率,主要考察的是指标体系见附1。调研组听课,须三人成行,而且其中必须有学科专业人员。听完课后,调研组经过评议,对课作出评价,然后与被听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最后,被听课教师经沟通后,要对该课进行反思,并在网上完成反思表(见附2)。

  二、现状评价与分析

  学校历时两月,先后共听课32节课,谈话交流32人次,收到教案30份、反思问卷23份。调研对象的学科和年级分布如下表:(略)

  这次历时两个月的调研,具有覆盖面广,关注度深,反思性强,评价体系细实,问题整改迅速的特点。覆盖面广是指35岁以下在岗青年教师人员全覆盖和学科全覆盖。关注度深,是指调研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的现状,但要求从一节课的问题辐射关注到教学的全流程,从一个教师的个体行为兼顾关注到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生态。反思性强,是指课后与被听课老师就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都有深入的切磋交流,被听课老师对教学的反思无论内容和方都比较深入。评价体系细实,是指听课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具体,可操作,可比较,相对比较和合理和科学。问题整改迅速,是指听课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

  我们在调研汇总分析中发现,对我校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有个明显的特点,即出现了四个悖论,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注重课改,已显端倪,但是教学行为的真正质变还需时日继续努力

  教育要走出困境唯一的出路在课改,而课改主力是教师,因此,教师课改意识加强是课改的原动力。调研显示,我校青年教师主观上是比较注重课改的,主要表现在:

  ●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大部分课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课改所要求的角色转换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都在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师生互动等。

  ●三维目标意识得到逐渐形成:讲课教师基本能够理解课程文本体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不是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而是引发学生的积极对话和思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这正在成为老师们的一种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目标,在文科教学中,似乎比较容易体现。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数学老师葛盛辉在《数列极限的性质》的过程中,能够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做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了课的品位。

  ●问题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有90%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程度不同的体现了问题意识,基本上所有的课在预设和实施中都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自主发现问题,在问题对话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青年教师正在努力地与时俱进,适应教学形势的发展。但是我们的老师毕竟都是传统的师范院校近亲繁殖的,在传统教育方式的耳濡目染下成为老师的,要完全的质变是有些难度的,在教学中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即预设中的新策略,在实施时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老路上来了,可见旧的思维惯性力量是何等强大。然而,可喜与可贵的是我们的老师已经在努力地向课改的理想境界迈进,坚信假以时日必有质变的。

  (二)注重预设,准备充分,但是真正的有效设计有待突破

  注重预设,准备充分,是此次调研中最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首先源自于听课评价资料汇总,汇总中有85%以上的课都有课前准备充分的评价,其次这些评价源自于听课人员的切实感受:

  ●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引用材料鲜活,这是作假不成的,没有课前大量的案头工作是无法达到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信的教态、有条不紊的演绎和丝丝入扣的分析,没有充分的准备是无法达到的。

  ●许多老师上课基本上不看教材和教案,因为这些东西他们已经烂熟于胸,新教材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新老教师,对新教材最多也只上两遍,显然这没有充分的准备是无法达到的。正是准备充分,所以有些课上得的确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但是我们同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课还缺乏真正的有效设计,课上的很流畅,该教的都教了,但是效果不尽人意,因为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或者说课上当时懂了,课后又不懂;听老师讲解时懂了,自己动手时又不懂了。我们认为,准备与否,效果不一样(因为调研中发现注水课和敷衍课,乃至没有准备的课,并没有绝迹);准备得是否有针对性,效果更不一样。所以,我们觉得,青年教师课前准备中的有效设计有待突破。

  (三)注重过程,亮点纷呈,但是形成真正的个人教学风格还须努力

  由于质量意思和效率意识的提高,大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比较重视的,因而在教学中都能尽量把课上的完美一些,为此也花费了心血,动了脑筋,因此调研中也发现不乏有精彩的课、精彩的片段,可谓亮点纷呈:

  ●傅亚岑、孙篱秋、老师的课容量大,密度高,重点突出,手段多样。

  ●叶铭老师尽管上的是节试卷分析课,沉稳的教态,机智的语言,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常会引起学生会意的笑声。

  ●袁文捷、顾若蕙老师讲课清晰,衔接流畅,教学方法多样但简练实用。

  ●张敏霞老师激趣有方,点化有术,信息有量,教学有效。

  ●王晓华老师思维缜密,分析透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显然,亮点很多,潜力很大。但是亮点分散,终究形成不了一片艳阳天。意思就是说,有比较持久的固定的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还没有形成,或者说我们没有发现,这对他们个人和学校的发展应该说是不利的。

  (四)注重方法,运用恰当,但是全面的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调研显示,青年教师普遍重视教学方法,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直观性,也有益于学生的情景体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原来学校担心的拉洋片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现。大部分老师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的使用是恰当,而且技术娴熟,有的还有创意。

  ●胡亮平老师的网上作业及反馈系统的使用。

  ●范璟老师的动画实验。应该说代表我们学校这方面的较高水准。但是我们也发现传统的板书这一教师的基本素养(功)大为退化,一是粉笔字写的象样的在语文老师中也不多见了,其它学科老师就更不要说了,二是即使有了板书也欠设计,随意涂抹,到后来自己也分不出天南地北。由此生发出命题就如何全面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功底。

  此次调研听课共32节,其中被评定为A级的5节;B级的26节;C级的1节,无D级课,说明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按现行的评价指标当在中等以上。这是青年教师个人努力和学校长期以来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的结果。但是这种现状与我们作为一所区重点中学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是不相称,除了上述四个不足以外,还有以下一些问题在此罗列,以期引起重视。

  1、专业功底不扎实。

  2、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3、教学随意性倾向尚有存在。

  4、课堂常规疏于管理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我们对学校有四点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读书活动,提高课改自觉性。

  2、加强学情研究,坚持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有效性。

  3、加强专业修养,坚持用养结合,打造教学风格。

  4、加强技术练兵,坚持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素养。

  我们对青年教师一点建议:

  每个青年教师要经常思考;我理想中的好课是怎样一种模式和我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不断积累,渐次达到理想境界。千万不要满足于课能一般地上下去,要全力追求上好课,追求形成有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千万不要满足于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掌控,要努力把这些东西上升为学科智慧。这里提供一个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八度谣》,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即预设立意有高度,专业用语有精度,例题设计有坡度,提问思考有深度,作业要求有梯度(适度),反馈反思有速度,个别辅导有温度。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导入方法】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09-12

初中语文课如何导入02-27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经验和方法11-08

初中语文教师上课应如何提问12-13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03-2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01-09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04-01

常见初中语文教学方法07-04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