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时间:2024-05-14 18:05:13 林惜 管理 我要投稿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导语:班主任的工作是比较琐碎复杂的,每天要处理那么多思想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各种问题,也许一时的疏忽处理不当,就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班主任负责的工作远远多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我们要关注班里几十个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一、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

  若说学生是那小河中自由流淌蜿蜒的溪流,那班主任则是那为溪流引领方向的曲折河岸,或许主宰不了河水的意愿,却也为其指引了方向规约了范围;若将青春焕发的学生视为那春日里茁壮抽芽成长的绿芽,班主任则不亚于那春日里的雨露和阳光,在需要时助其健康茁壮成长。

  学生是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作为班主任你不能是主宰其思想掌握其命运的神灵,而应该是立于一旁却缺之不可的方向路标。处于青春叛逆期青少年非常的渴望自由和个性张扬,并且开始注意到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在这个时间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若是主宰式的管理只能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不能主宰式却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一种放任式的管理。现在好多老师看到学生叛逆个性鲜明,就会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引导路标地位,认为自己再怎么苦口婆心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起不到什么作用,就干脆彻底放弃,任其自由。这都是两种极端的班主任管理方法,一个会在专制强暴中扼杀孩子天性或者造成更大的叛逆,另一个则会轻视了路标导向作用,让孩子自由飙车控制不住车速和方向,无法及时刹车和选择,造成教育的悲剧。

  所以班主任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既不能是那个背着或搀着孩子走路的“好心人”,也不能是那个冷眼旁观的“陌生人”,我们必须是他们随时可以咨询的导路人,既陌生又熟悉。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

  但是,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顾我们现行的教育,其根本弊端就是抱怨。老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三、让班级目标具体化

  1、设计班旗、班歌、班徽。它们作为班级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集体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2、规范班级制度化。要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有制度保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中的学生就没有约束,而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

  ①共同制定班规班纪

  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班规班纪,学生自己制定规矩,有利于学生自觉执行,也有利于培养“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这里可以共同制定班级公约,一日常规、班干岗位责任制、班费管理制度等,每一项内容都应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由学生们自己来生成,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②组建班级管理机构

  级管理机构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以班长为首的班委会。班长和班委会成员的产生可以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的助手,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不仅加强了班级工作的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民主意识。

  3、培植班级的精神文化

  作为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识谈吐、价值观、精神面貌等直接反映出该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建设实际状况。

  班级文化建设着重是优良“班风”的形成。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各种错误的行为,它能使班级成员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因素,使人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班主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使班集体焕发出无穷的力量,使班级成员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班级的“软文化”――班风建设首先要使全班同学明确目标,其次应形成正确的舆论。此外班级精神文化与班级氛围、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班级情感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

  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我班有位同学长期放学不按时回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学,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家长商定:放学后由家长亲自到校接他回家,或通过《家长联系簿》由老师签注每天放学离校时间,再由家长签注到家时间,以杜绝他与坏人接触的机会,平时注意关心和提醒他,稍有进步就给于表扬和鼓励。坚持了一学期,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还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下面教育和引导。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感人的事例级学生树立榜样。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综合艺术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多一些研究、探讨,从而做到心与心对话,情与情相融,坚持以学生为根本,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有特色的班级工作,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创造型人才。

  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的方法

  1.放下师道尊严架,营造平等公平氛围

  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很不完善。对于他们的教师,一方面可能因为老师很有亲和力表现出很喜欢,另一方面则会因为老师的威严而恐惧心生害怕不敢和老师接触。

  作为班级负责人,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从自己做起,树立亲切友爱的教师形象。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班级大事也让小孩子参与进来,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同学们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应该是班级建设的共同理想。

  如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做到了不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压制学生,而是尽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亲近每一个孩子,信任每一个孩子,和他们交朋友,用尊重、理解、信任去作好班主任工作,那么就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喜欢、尊重和信任。

  2.班主任言传身教,热爱班主任工作和学生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件事情源源不断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或者某件事失去兴趣和热情时,要想再把这项工作和这件事做好,那是不可能的了。如果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要想他把这个班的班务工作开展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班主任的先决条件和前提因素有。

  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以为,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情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热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就是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经常跟学生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3.班主任做标准的天平,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非常重视班主任对自己的看法,公正地评价学生,才能收到相应的结果。

  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并努力的帮助他们纠正;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优生和差生要一视同仁,但也不可同一而待。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教师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要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摆正与他们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他们。

  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通知书是每学期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作全面而概括性书面评价,为此班主任必须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材料,评定前还需征求各科任教师和班干部的意见,然后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写出。写评语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抓住主要问题,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全面表现;以表扬为主,要充分肯定其进步,适当的指出他们主要的缺点,指明还需努力的方向。

  4.增强管理意识,选择和培养好班干部

  学生在校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受他所在的班集体的影响,而一个班集体的良与萎,同学们的荣誉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该班的班干部们。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对整个班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班主任工作能力在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只要选择和培养好班上的班干部们,不仅班主任的工作变得轻松了,班上的标杆也得以树立起来了。

  4.1 精组班委,精选组长,培养班干

  接班我首先由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他们拥护的、有威信的`班干部,并作具体分工,完善班干部队伍。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各科代表、纪律组长、值日组长和小组长不重复,使有上进心、有责任感到同学都能有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要培养班干部们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能通过他们建立健康的舆论,以影响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自觉地调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改变与集体不相适应的行为。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做到事事有总结,人人有总结

  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

  可以说班主任无处不在,班主任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学习和生活中。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一些方面。班主任工作又是平凡而繁琐的,作为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相关文章: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06-04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班级08-30

小学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班级06-04

怎样有效管理班级06-03

班主任怎样与学生有效沟通06-04

小学班级怎样有效管理06-04

怎样有效管理动荡团队05-31

怎样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09-19

初中班主任怎样加强学生管理06-04

在线咨询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导语:班主任的工作是比较琐碎复杂的,每天要处理那么多思想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各种问题,也许一时的疏忽处理不当,就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班主任负责的工作远远多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我们要关注班里几十个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初中班主任怎样有效管理学生

  一、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

  若说学生是那小河中自由流淌蜿蜒的溪流,那班主任则是那为溪流引领方向的曲折河岸,或许主宰不了河水的意愿,却也为其指引了方向规约了范围;若将青春焕发的学生视为那春日里茁壮抽芽成长的绿芽,班主任则不亚于那春日里的雨露和阳光,在需要时助其健康茁壮成长。

  学生是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作为班主任你不能是主宰其思想掌握其命运的神灵,而应该是立于一旁却缺之不可的方向路标。处于青春叛逆期青少年非常的渴望自由和个性张扬,并且开始注意到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在这个时间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若是主宰式的管理只能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不能主宰式却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一种放任式的管理。现在好多老师看到学生叛逆个性鲜明,就会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引导路标地位,认为自己再怎么苦口婆心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起不到什么作用,就干脆彻底放弃,任其自由。这都是两种极端的班主任管理方法,一个会在专制强暴中扼杀孩子天性或者造成更大的叛逆,另一个则会轻视了路标导向作用,让孩子自由飙车控制不住车速和方向,无法及时刹车和选择,造成教育的悲剧。

  所以班主任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既不能是那个背着或搀着孩子走路的“好心人”,也不能是那个冷眼旁观的“陌生人”,我们必须是他们随时可以咨询的导路人,既陌生又熟悉。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都好似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

  但是,并不是每棵小树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伟大抑或平庸、成功抑或失败。回顾我们现行的教育,其根本弊端就是抱怨。老师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而众多的事例表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成功教育。

  三、让班级目标具体化

  1、设计班旗、班歌、班徽。它们作为班级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集体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2、规范班级制度化。要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有制度保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中的学生就没有约束,而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

  ①共同制定班规班纪

  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班规班纪,学生自己制定规矩,有利于学生自觉执行,也有利于培养“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这里可以共同制定班级公约,一日常规、班干岗位责任制、班费管理制度等,每一项内容都应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由学生们自己来生成,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②组建班级管理机构

  级管理机构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以班长为首的班委会。班长和班委会成员的产生可以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的助手,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不仅加强了班级工作的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民主意识。

  3、培植班级的精神文化

  作为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识谈吐、价值观、精神面貌等直接反映出该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建设实际状况。

  班级文化建设着重是优良“班风”的形成。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各种错误的行为,它能使班级成员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因素,使人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班主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使班集体焕发出无穷的力量,使班级成员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班级的“软文化”――班风建设首先要使全班同学明确目标,其次应形成正确的舆论。此外班级精神文化与班级氛围、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班级情感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

  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我班有位同学长期放学不按时回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学,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家长商定:放学后由家长亲自到校接他回家,或通过《家长联系簿》由老师签注每天放学离校时间,再由家长签注到家时间,以杜绝他与坏人接触的机会,平时注意关心和提醒他,稍有进步就给于表扬和鼓励。坚持了一学期,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还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下面教育和引导。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感人的事例级学生树立榜样。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综合艺术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多一些研究、探讨,从而做到心与心对话,情与情相融,坚持以学生为根本,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有特色的班级工作,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型、创造型人才。

  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的方法

  1.放下师道尊严架,营造平等公平氛围

  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很不完善。对于他们的教师,一方面可能因为老师很有亲和力表现出很喜欢,另一方面则会因为老师的威严而恐惧心生害怕不敢和老师接触。

  作为班级负责人,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这样说更应这样做。从自己做起,树立亲切友爱的教师形象。

  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班级大事也让小孩子参与进来,然后集体作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为追求一种所谓的威严而失去人心。同学们互帮互助,平和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应该是班级建设的共同理想。

  如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做到了不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压制学生,而是尽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亲近每一个孩子,信任每一个孩子,和他们交朋友,用尊重、理解、信任去作好班主任工作,那么就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喜欢、尊重和信任。

  2.班主任言传身教,热爱班主任工作和学生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让学生钦佩。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件事情源源不断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或者某件事失去兴趣和热情时,要想再把这项工作和这件事做好,那是不可能的了。如果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要想他把这个班的班务工作开展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班主任的先决条件和前提因素有。

  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以为,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情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热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就是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有细心,有耐心,有爱心,经常跟学生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各方面的发展。

  3.班主任做标准的天平,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非常重视班主任对自己的看法,公正地评价学生,才能收到相应的结果。

  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并努力的帮助他们纠正;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优生和差生要一视同仁,但也不可同一而待。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教师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要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摆正与他们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他们。

  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通知书是每学期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作全面而概括性书面评价,为此班主任必须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材料,评定前还需征求各科任教师和班干部的意见,然后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写出。写评语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抓住主要问题,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全面表现;以表扬为主,要充分肯定其进步,适当的指出他们主要的缺点,指明还需努力的方向。

  4.增强管理意识,选择和培养好班干部

  学生在校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受他所在的班集体的影响,而一个班集体的良与萎,同学们的荣誉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该班的班干部们。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对整个班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班主任工作能力在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只要选择和培养好班上的班干部们,不仅班主任的工作变得轻松了,班上的标杆也得以树立起来了。

  4.1 精组班委,精选组长,培养班干

  接班我首先由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他们拥护的、有威信的`班干部,并作具体分工,完善班干部队伍。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加入了新鲜血液,各科代表、纪律组长、值日组长和小组长不重复,使有上进心、有责任感到同学都能有表现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明确班级努力和前进的方向,营造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环境。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促进班级工作的发展。要培养班干部们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能通过他们建立健康的舆论,以影响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自觉地调节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改变与集体不相适应的行为。努力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放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做到事事有总结,人人有总结

  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

  可以说班主任无处不在,班主任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学习和生活中。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一些方面。班主任工作又是平凡而繁琐的,作为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