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时间:2024-12-18 15:00:00 晓璇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同样存在着普通人际关系沟通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师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一、春风化雨育新苗

  沟通,必须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只有了解他们,才能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对于平时放荡不羁的孩子,是厌弃、放弃、抛弃,还是接近、接纳、接收?是讽刺、挖苦、打击,还是提醒、关爱、帮助?是动辄借题发挥、夸大其辞,还是就事论事、春风化雨?这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关系到观念问题。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个案。班上有位同学,父亲车祸,母亲改嫁。他从小就靠爷爷奶奶长大。由于爷爷的溺爱,这个孩子任性又多变。开始,我觉得他是个坏透顶的孩子,可是,在一次交谈中,那个孩子流着眼泪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对此,我十分同情。我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他,用真诚的爱心去呵护他,用温馨的语言去接纳他。他在变,变得守纪,变得勤奋,变得可爱。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沟通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一种感情的交融,是一种行为的默契。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博爱无私,激情燃烧,充满奉献与探索的渴望,才会感受到艰苦工作后的愉悦。

  二、剪枝全为树成材

  一次,我去公园里游玩,看到一位老园丁在修剪苗木。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修剪,他告诉我:剪枝全为树成材。老园丁的话颇有点哲理。联想到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宽容,是宽容他的无知,宽容他的幼稚,宽容他的偶然过失;而不是助长他的错误,滋生他的弱点。相反,对于学生的缺点乃至错误,需要的是“剪枝全为树成材”的策略。

  本班有位同学酷爱打乒乓球,常常拖拉作业。教室里不见他的人影时,在球室总能找到他。有一次,我来到球室。我操起球拍,同他练了一阵球。随后,他跟我来到办公室,以为我要训斥他。可我却一反常态,同他讨论起球艺来。后来,他常常邀我同他练球。练球时,他是我的对手;休息时,他是我的朋友。恳谈中,我在肯定他的长处的同时,指出了他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下,效果可真好。几个星期过去,前后判若两人。

  实践告诉我,与学生沟通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如果见到学生犯错,老师就一味地责此怪彼,甚至处罚,那么,不但不能立竿见影,而且还会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三、蹲下身子看孩子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家长制或者封建礼教式的教育方法,那么,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孩子。学生作为自然人,有他的自尊和自信,也有他的矛盾心理。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必要时,还可以尊重学生的暂时的选择。

  如,班上有位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有一次,他正好被我发现。他写了一份说明情况的材料:“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不过,我想我以后不会再去了。你要我说出哪几个一起去的,这可是个难题。我不能出卖朋友。请你这一次就不要再追究,好吗?如果下次再有人去,无论是谁,我都会告诉你的,因为常玩电子游戏实在不是好习惯。”这个同学讲的是心里话。他已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同时暴露出他的矛盾心理。这时,我“顺藤摸瓜”,则一定会查出事实真相。可是,那位同学却成了“众矢之的”。为了妥善处理,我“网开一面”。结果,问题解决得比较圆满。

  蹲下身子看孩子,要变换视点,变换视线,变换视角。这种“迂回沟通”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无心插柳柳成荫

  《老子》有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应是让下属“不知有之”。体现于班级管理中,即学生不知道班主任的存在,而班主任的影响又无处不在。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处理与班干部的关系,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班干部的主体意识一旦被唤醒,他们的自身价值就得以彰显。

  在班级管理中,借鉴了老教师的经验,让学生自己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参与班级的实际管理。凡是班委能做的事,老师不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意识。在一次班级文化布置比赛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从设计到选材,全部由班干部自己去策划。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奇思妙想。结果,在比赛中获得了优胜。

  无心插柳柳成荫。教师的师表形象,教师的渊博的知识,教师的人文管理,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会产生一种润物无声的作用。这是一种有形沟通的质变,是一种创意管理的提升。

  综上所述,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源于对学生的智慧的启迪,源于对学生的有形的疏导与无形的默契。

  师生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 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下面我谈一点浅见。

  一、爱心是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 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对学生 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

  二、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1)幽默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和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通畅了。

  (2)委婉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感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了。

  (3)含蓄

  如一位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刚来报到的学生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还可以采用“反语”,“模糊”,“沉默”等说话艺术。

  三、积极聆听

  听学生讲话时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往往是师生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聆听的态 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要避免当学生在讲话时,急于表达自己的反应,后注意力不集中在对方的讲话上,打断学生的讲话等。然而在教学 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例子:学生:数学对我而言太难了。老师:数学并不难学,你的问题是,第一次遇到困难你就放弃努力了,现在再试试看。这是教师 与学生在沟通时不愿意先聆听,急于将学生本来自己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自己马上要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上,这就导致了师生沟通的败笔。

  四、教师体态语的应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无意识的做着体态语的沟通,而平时大部分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交往接触瞬时,他们的体态语也是无意识的。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容貌秀美, 声音柔和,会增强她对学生的亲和力;而身材高大,留着小平头的中青年男教师很容易让学生畏惧;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也许受到学生更大的敬重。当然教师的体 貌特征主要是天生的,教师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最根本的一点还于内在的学识修养。在体态语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是眼神的运用和面部表情。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 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要传授什么知识,而且还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技巧性、艺术性的师生沟通方 式,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一)用爱心接纳每个孩子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都不同,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人师者应深切体认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 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留在里面学习。

  (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感到最痛苦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从小在呵护中长大,有主见,敢发表,挫折的忍受力却显的偏低;一遇到困难, 自我压力甚大,不知如何自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情绪,扫除内心的阴霾,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学生努力着手于善后的处理时,最好 在一旁默默关注,等到确实需要帮助时解决,再即时伸出援手。

  (三)用诚心赞美鼓励

  花草树木大都向阳生长,人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孩子有值 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例如:一个原本不怎么突出的孩子,老师 若天天真心诚意的对他说:“你上课满专心的,成绩应该会越来越进步才对”适度的期许,会产生鼓舞振奋的力量,这也是希望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专心倾听

  单凭表面的举止是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做一位最好的听众,有耐心的倾听学生们表达意见;当他们情绪困扰时,给与适度的支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过分的为他们设想,容易产生反效果,而且当学生说完,别急着给建议。

  (五)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经常对学生敷衍了事,学生也可能养成推卸责任的恶习。在 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承续教师的缺点与优点,不要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应为这时期他们是敏感且学习力甚高,因此建立明确的教师形象,实有助 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间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让学生上起课 来,有如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且视上课为不得放弃的权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

  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些:

  1、真诚

  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发和诚实,表里如一,真实可靠。

  2、尊重与接纳

  相信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价值,无条件接纳学生有朝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3、同理心

  教师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参照系,从学生的立场、利益、处境出发去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

  4、基本要求

  真实性(客观世界)、正确性(社会世界)、真诚性(心理世界)、可理解性、可接受性

  5、师生语言沟通的艺术

  幽默、委婉、含蓄、反语、模糊、沉默。

  幽默有时还可以用来给教师自我解嘲,以弥补自身一些本来无法改变的缺陷。但教师在运用幽默时必须要把幽默和低俗油滑、刻薄讽刺等语言区分清楚,而且还须注意场合等因素。

  6、师生语言沟通“四忌”

  忌居高临下(命令;威胁;强加于人;过度忠告)、忌傲慢无理(训诫;指责;呵斥;贴标签;揭“短、痛”)、忌讽刺挖苦(讽刺;挖苦;中伤)、忌无的放失(泛泛而谈;隔靴搔痒;文不对题)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相关文章:

师生沟通的语言艺术08-11

沟通的技巧和方式12-14

沟通的技巧与艺术09-03

增进师生关系的沟通技巧11-14

管理沟通艺术与技巧11-05

让生活幸福的沟通方式有哪些呢10-08

《沟通的艺术》读书笔记01-27

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的方式02-24

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精选10篇)11-18

沟通的艺术心得体会08-22

在线咨询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同样存在着普通人际关系沟通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师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师生沟通的艺术方式:

  一、春风化雨育新苗

  沟通,必须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只有了解他们,才能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对于平时放荡不羁的孩子,是厌弃、放弃、抛弃,还是接近、接纳、接收?是讽刺、挖苦、打击,还是提醒、关爱、帮助?是动辄借题发挥、夸大其辞,还是就事论事、春风化雨?这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关系到观念问题。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个案。班上有位同学,父亲车祸,母亲改嫁。他从小就靠爷爷奶奶长大。由于爷爷的溺爱,这个孩子任性又多变。开始,我觉得他是个坏透顶的孩子,可是,在一次交谈中,那个孩子流着眼泪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对此,我十分同情。我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他,用真诚的爱心去呵护他,用温馨的语言去接纳他。他在变,变得守纪,变得勤奋,变得可爱。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沟通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一种感情的交融,是一种行为的默契。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博爱无私,激情燃烧,充满奉献与探索的渴望,才会感受到艰苦工作后的愉悦。

  二、剪枝全为树成材

  一次,我去公园里游玩,看到一位老园丁在修剪苗木。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修剪,他告诉我:剪枝全为树成材。老园丁的话颇有点哲理。联想到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宽容,是宽容他的无知,宽容他的幼稚,宽容他的偶然过失;而不是助长他的错误,滋生他的弱点。相反,对于学生的缺点乃至错误,需要的是“剪枝全为树成材”的策略。

  本班有位同学酷爱打乒乓球,常常拖拉作业。教室里不见他的人影时,在球室总能找到他。有一次,我来到球室。我操起球拍,同他练了一阵球。随后,他跟我来到办公室,以为我要训斥他。可我却一反常态,同他讨论起球艺来。后来,他常常邀我同他练球。练球时,他是我的对手;休息时,他是我的朋友。恳谈中,我在肯定他的长处的同时,指出了他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下,效果可真好。几个星期过去,前后判若两人。

  实践告诉我,与学生沟通不仅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如果见到学生犯错,老师就一味地责此怪彼,甚至处罚,那么,不但不能立竿见影,而且还会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三、蹲下身子看孩子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家长制或者封建礼教式的教育方法,那么,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孩子。学生作为自然人,有他的自尊和自信,也有他的矛盾心理。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必要时,还可以尊重学生的暂时的选择。

  如,班上有位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有一次,他正好被我发现。他写了一份说明情况的材料:“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不过,我想我以后不会再去了。你要我说出哪几个一起去的,这可是个难题。我不能出卖朋友。请你这一次就不要再追究,好吗?如果下次再有人去,无论是谁,我都会告诉你的,因为常玩电子游戏实在不是好习惯。”这个同学讲的是心里话。他已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同时暴露出他的矛盾心理。这时,我“顺藤摸瓜”,则一定会查出事实真相。可是,那位同学却成了“众矢之的”。为了妥善处理,我“网开一面”。结果,问题解决得比较圆满。

  蹲下身子看孩子,要变换视点,变换视线,变换视角。这种“迂回沟通”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无心插柳柳成荫

  《老子》有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领导,应是让下属“不知有之”。体现于班级管理中,即学生不知道班主任的存在,而班主任的影响又无处不在。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处理与班干部的关系,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班干部的主体意识一旦被唤醒,他们的自身价值就得以彰显。

  在班级管理中,借鉴了老教师的经验,让学生自己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参与班级的实际管理。凡是班委能做的事,老师不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意识。在一次班级文化布置比赛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从设计到选材,全部由班干部自己去策划。活动中,同学们兴趣盎然,奇思妙想。结果,在比赛中获得了优胜。

  无心插柳柳成荫。教师的师表形象,教师的渊博的知识,教师的人文管理,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会产生一种润物无声的作用。这是一种有形沟通的质变,是一种创意管理的提升。

  综上所述,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源于对学生的智慧的启迪,源于对学生的有形的疏导与无形的默契。

  师生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 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下面我谈一点浅见。

  一、爱心是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 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对学生 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

  二、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1)幽默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和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通畅了。

  (2)委婉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感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了。

  (3)含蓄

  如一位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刚来报到的学生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还可以采用“反语”,“模糊”,“沉默”等说话艺术。

  三、积极聆听

  听学生讲话时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往往是师生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聆听的态 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要避免当学生在讲话时,急于表达自己的反应,后注意力不集中在对方的讲话上,打断学生的讲话等。然而在教学 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例子:学生:数学对我而言太难了。老师:数学并不难学,你的问题是,第一次遇到困难你就放弃努力了,现在再试试看。这是教师 与学生在沟通时不愿意先聆听,急于将学生本来自己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自己马上要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上,这就导致了师生沟通的败笔。

  四、教师体态语的应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无意识的做着体态语的沟通,而平时大部分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交往接触瞬时,他们的体态语也是无意识的。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容貌秀美, 声音柔和,会增强她对学生的亲和力;而身材高大,留着小平头的中青年男教师很容易让学生畏惧;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也许受到学生更大的敬重。当然教师的体 貌特征主要是天生的,教师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最根本的一点还于内在的学识修养。在体态语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是眼神的运用和面部表情。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 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要传授什么知识,而且还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技巧性、艺术性的师生沟通方 式,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一)用爱心接纳每个孩子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都不同,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人师者应深切体认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 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都是一个真真实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留在里面学习。

  (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感到最痛苦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从小在呵护中长大,有主见,敢发表,挫折的忍受力却显的偏低;一遇到困难, 自我压力甚大,不知如何自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情绪,扫除内心的阴霾,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学生努力着手于善后的处理时,最好 在一旁默默关注,等到确实需要帮助时解决,再即时伸出援手。

  (三)用诚心赞美鼓励

  花草树木大都向阳生长,人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孩子有值 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例如:一个原本不怎么突出的孩子,老师 若天天真心诚意的对他说:“你上课满专心的,成绩应该会越来越进步才对”适度的期许,会产生鼓舞振奋的力量,这也是希望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专心倾听

  单凭表面的举止是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做一位最好的听众,有耐心的倾听学生们表达意见;当他们情绪困扰时,给与适度的支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过分的为他们设想,容易产生反效果,而且当学生说完,别急着给建议。

  (五)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经常对学生敷衍了事,学生也可能养成推卸责任的恶习。在 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承续教师的缺点与优点,不要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应为这时期他们是敏感且学习力甚高,因此建立明确的教师形象,实有助 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间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让学生上起课 来,有如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且视上课为不得放弃的权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

  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些:

  1、真诚

  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发和诚实,表里如一,真实可靠。

  2、尊重与接纳

  相信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自己的价值,无条件接纳学生有朝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3、同理心

  教师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参照系,从学生的立场、利益、处境出发去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

  4、基本要求

  真实性(客观世界)、正确性(社会世界)、真诚性(心理世界)、可理解性、可接受性

  5、师生语言沟通的艺术

  幽默、委婉、含蓄、反语、模糊、沉默。

  幽默有时还可以用来给教师自我解嘲,以弥补自身一些本来无法改变的缺陷。但教师在运用幽默时必须要把幽默和低俗油滑、刻薄讽刺等语言区分清楚,而且还须注意场合等因素。

  6、师生语言沟通“四忌”

  忌居高临下(命令;威胁;强加于人;过度忠告)、忌傲慢无理(训诫;指责;呵斥;贴标签;揭“短、痛”)、忌讽刺挖苦(讽刺;挖苦;中伤)、忌无的放失(泛泛而谈;隔靴搔痒;文不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