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时间:2024-08-07 12:51:33 宜欢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在每个企业中总存在一部分难以管理的员工,俗称“刺头”,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大家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1

  “刺头”员工的管理问题是每一个企业都回避不了的,但又没有简单到“痛杀而后快之”的地步,因为这里面的确是精英荟萃,高手如云。管理者如何处理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与刺头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由这样的人引发的组织冲突,对于很多管理者来说,实在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

  三种“刺头”

  当我们将眼光收回来,放在我们企业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差不多每家企业里,都有像蔡思那样狂妄自负、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些人在很多管理者眼里是不折不扣的“刺头”。

  如何处理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由这样的人引发的组织冲突,对于管理者来说,实在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如果做一下细分的话,我们可以将这些较为典型的“棘手”人物分为三类:

  1、有背景的员工一一肿瘤

  这些员工的背景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威胁。“背景”就是他的资源,可能是政府要员,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你工作中的某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伙伴”。这些背景资源不但赋予了这类员工特殊的身份,而且也为你平添了许多麻烦。

  这些员工在工作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向你和其他同事展现他们的背景,为的是获得一些工作中的便利。即便是犯了错,某些“背景”也可能使他们免受处罚。但是,“背景”这种资源往往在某些关键的时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处理的困扰,到了这类员工手里,有可能只是一句话的问题。他们就像你身上的“肿瘤”一样,一旦处理不好,你时常担心它会恶化,但真的割掉,可能又会有生命危险,实在是不好处理。

  2、有优势的员工一一组织的破坏者

  这些人往往是那些具有更高学历、更强能力、更独到技艺、更丰富经验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一些其他员工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能够在工作中表现不俗,其优越感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这种优越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直接体现为高傲、自负以及野心勃勃。

  比如,他们不屑于和同事们做交流和沟通,独立意识很强,协作精神不足,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甚至故意无条件地使唤别人以显示自己的特殊性。

  从工作能力上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精英”,是领导们倚重的骨干,但从公司管理角度来看,这些人很多时候(可能是无意的)扮演了一个“组织破坏者”的角色,他可能会因此而造成其他同事的反感,也可能因为与其他同事越走越远而成为团队冲突的源头。

  3、想跳槽的员工一一情绪的败坏者

  他们很显然是一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安分分子,这些人往往是非常现实的家伙,他们多会选择“人往高处走”。而且,这些人中间确实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身怀绝技的“抢手货”。

  如果仅此而己,也就罢了,但偏偏有些人觉得,反正是要走的,不怕你公司拿我怎么样,就干脆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不把公司的制度和管理规范放在眼里,工作消极,态度恶劣,甚至为了以前工作中的积怨,故意针对某些领导和同事挑起组织冲突,到最后,人虽然走了,但留下的消极影响却很长时间也消除不了。

  拔刺技巧一一先找到“马蝇”

  以上三类员工,都是令管理者十分头痛的“刺头”。你可以断然采取措施,比如,将这类员工全部炒掉,以保持组织的纯洁度。但到最后,你得到的可能真的是一个非常听话然而却平庸无比的团队一一根本无从创造更高的管理绩效。

  既然我们的经营目标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挑战更高的管理绩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马蝇效应”,学习林肯,把那些像蔡思先生一样又“刺头”又有强大能力或特殊资源的人充分利用起来呢?作为管理者,善用“马蝇效应”,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组织冲突,还可以让这些拥有各种资源和能力的人积极效力。

  1、对于那些有背景的员工来说,他们身上的“马蝇”就是稳定的既得利益以及某种心理上隐秘的满足感。从工作能力上来讲,这些人不一定比其他同事强,但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一般好于他人,做人做事方面更自信,加上背景方面的优势,更能发挥出水平。

  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若即若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在工作中有上佳表现,可以适当地进行褒奖,但一定要注意尺度,否则,这些人很容易恃宠而骄,变得越来越骄横。如果这些特殊的人在工作中表现平庸,而且常有意无意地以自己不凡的后台自居,那么,你在与他们保持距离的同时,决不可姑息纵容,否则不但不足以服众,而且会给你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

  2、对于那些有优势的员工来说,他们并不畏惧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工作范畴、更有难度的任务,他们往往希望通过挑战这些来显示自己超人一等的能力以及在公司里无可替代的地位,以便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这就是叮在他们身上的马蝇。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仔细关注的:

  如果你是善于辞令、善于捕捉人心理的管理者,你可以试着找他们谈谈心、做做思想工作。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在巧妙运用你的权力资本时,为这些高傲的家伙树立一个典范,让他们看看一个有权威的人是怎样处理问题、实现团队目标的。

  这些家伙往往好胜自负、进取心强,在委派任务的时候,最好用一句简洁有力、但颇能刺激他神经的话来结束:“这个任务对你来说有困难吗?”在得到了他不服气或略带轻蔑的回答后,便可结束了。

  运用你的智慧和鼓舞力,有意对这样的员工进行“冷处理”,让他体会到个人的力量与团队的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其发挥专长,保全他的面子和自尊。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要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有某些优势,就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这点是长期驾御这些人的关键,一定要坚持。

  3、对于那些想跳槽的员工,机会、权力与金钱就是驱使他们做出抉择的马蝇。把握一些原则是必要的:

  不要为了留住某些人轻易做出很难实现的承诺,如果有承诺,一定要兑现,如果无法兑现,一定要给他们正面的说法。千万不要在员工面前扮演一个言而无信的管理者角色,那样只会为将来的动荡埋下隐患。

  及时发现员工的情绪波动,特别是那些业务骨干,一定要将安抚民心的工作做在前头。虽调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因预警工作做在前头,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呢?

  攻心为上,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如果员工去意已定,那么不要太过勉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他们提前离开公司。重要的在于不要让某些人的跳槽变成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挑衅,造成全公司员工的大面积情绪波动。

  随时检讨公司的晋升、薪酬、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合理,避免因制度性原因造成员工非正常流动。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2

  1、冷板凳伺候

  当上领导,最大的倚仗就是权力,上位者拥有自己的职权,可以做出一些决策。首先千万不能害怕,心理上要有自信,毕竟你的背后是整个公司的规章制度。只要你不触犯这些,可以在规则内做任何事,而且让他们无话可说。谁若是不服,故意找茬,总是拆台,带头对着干,那就果断的回击。当然,尽量要避免正面冲突,能降低损失是最好的结果。

  想办法把他们边缘化,让他们做冷板凳,核心工作交给信任和顺从的员工去办,成绩和功劳,以及奖励全都给服从的人。刺头只能在一旁干看着,什么也干不了,每天无所事事,那也是一种煎熬。看着身边的同时不断成就自己,频繁的拿奖,升职加薪,他们心中肯定也会羡慕嫉妒。这个时候就是比耐心,看谁先忍不住低头。只要能把他们熬到认怂,那就意味着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2、隔起来

  在职场中,单个刺头员工领导其实从来都不怕。关键是,刺头员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喜欢在员工中间挑事情。只要把其他人给挑起来,然后给领导施压,随后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职场中,要消弱这种刺头员工的影响,一定要将他们给隔起来。

  当时我手下有个员工不服我的管,经常在开会的时候顶撞我,而且还鼓动其他员工和我对着干,背后也说了我不少坏话。后来我借机把他调出去跑外地业务,不给他机会在公司待着,而且奖金什么的也不少他的,甚至还多给他,工作安排完全按照公司的制度,他一点发作的机会都有,再说钱不少他的,而且还把他的工资和别人拉开了差距,这样让其他的同事也有些远离他。就这样熬了他一年,他自己熬不住辞职了。

  3、适当冷落

  对于“剌头”员工,有时候你说得越多、管得越多,他反而越厌烦,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们都有才能,所以对待事情也都是有自己的看法,说太多、管太多,反而会让管理者的形象大打折扣。

  所以,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对“剌头”员工要适当地“冷落”,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能力跟整个团队相比,永远是微不足道的。这就好比做销售,一个人即便有通天的人脉和本事,其业绩也不大可能超过整个团队的总业绩。通过适当地冷落,管理者要让“刺儿头”知道,这个地球少了任何一个人,仍然会转不停,而企业、公司少了他一个人,也依然可以正常运作。

  4、相互磨损

  有些管理者认为,面对刺头要将他们分散在各个部门,使他们的力量分散,同时让更多的正常同事感化他们,带动他们,使他们不那么闹腾。其实这样做,也不太好,一是,本来只有一个部门的人有刺头,结果分而化之之后,很有可能造成每个部门都有刺头的现象。二是,刺头会传染,你想着让别人感化他,很有可能是刺头把别人都给带偏了。高明的管理者,是把他们集中到一起,让他们相互磨损。

  一是,刺头都是难说话的人,把他们集中到一起,他们很可能自己相互之间就争斗起来了,只要他们相互磨损,哪有精力再和你抬杠啊!二是,把刺头们都集中到一起,有一种警示作用,让他们觉得来这个部门工作真的不好,是被打上刺头标签的,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因此可能会有所收敛。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相关文章:

如何管理“刺头儿”员工?07-10

如何管理抱怨的员工01-15

如何加强员工管理02-12

如何管理车间员工01-18

如何管理下属员工04-13

如何管理下属部门员工07-31

新员工心态如何管理12-17

如何管理老油条员工08-24

如何管理员工的问题07-19

如何完善员工关系管理07-11

在线咨询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在每个企业中总存在一部分难以管理的员工,俗称“刺头”,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大家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1

  “刺头”员工的管理问题是每一个企业都回避不了的,但又没有简单到“痛杀而后快之”的地步,因为这里面的确是精英荟萃,高手如云。管理者如何处理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与刺头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由这样的人引发的组织冲突,对于很多管理者来说,实在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

  三种“刺头”

  当我们将眼光收回来,放在我们企业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差不多每家企业里,都有像蔡思那样狂妄自负、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些人在很多管理者眼里是不折不扣的“刺头”。

  如何处理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由这样的人引发的组织冲突,对于管理者来说,实在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如果做一下细分的话,我们可以将这些较为典型的“棘手”人物分为三类:

  1、有背景的员工一一肿瘤

  这些员工的背景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威胁。“背景”就是他的资源,可能是政府要员,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你工作中的某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伙伴”。这些背景资源不但赋予了这类员工特殊的身份,而且也为你平添了许多麻烦。

  这些员工在工作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向你和其他同事展现他们的背景,为的是获得一些工作中的便利。即便是犯了错,某些“背景”也可能使他们免受处罚。但是,“背景”这种资源往往在某些关键的时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用常规的方法无法处理的困扰,到了这类员工手里,有可能只是一句话的问题。他们就像你身上的“肿瘤”一样,一旦处理不好,你时常担心它会恶化,但真的割掉,可能又会有生命危险,实在是不好处理。

  2、有优势的员工一一组织的破坏者

  这些人往往是那些具有更高学历、更强能力、更独到技艺、更丰富经验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一些其他员工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能够在工作中表现不俗,其优越感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这种优越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直接体现为高傲、自负以及野心勃勃。

  比如,他们不屑于和同事们做交流和沟通,独立意识很强,协作精神不足,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甚至故意无条件地使唤别人以显示自己的特殊性。

  从工作能力上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精英”,是领导们倚重的骨干,但从公司管理角度来看,这些人很多时候(可能是无意的)扮演了一个“组织破坏者”的角色,他可能会因此而造成其他同事的反感,也可能因为与其他同事越走越远而成为团队冲突的源头。

  3、想跳槽的员工一一情绪的败坏者

  他们很显然是一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不安分分子,这些人往往是非常现实的家伙,他们多会选择“人往高处走”。而且,这些人中间确实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身怀绝技的“抢手货”。

  如果仅此而己,也就罢了,但偏偏有些人觉得,反正是要走的,不怕你公司拿我怎么样,就干脆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不把公司的制度和管理规范放在眼里,工作消极,态度恶劣,甚至为了以前工作中的积怨,故意针对某些领导和同事挑起组织冲突,到最后,人虽然走了,但留下的消极影响却很长时间也消除不了。

  拔刺技巧一一先找到“马蝇”

  以上三类员工,都是令管理者十分头痛的“刺头”。你可以断然采取措施,比如,将这类员工全部炒掉,以保持组织的纯洁度。但到最后,你得到的可能真的是一个非常听话然而却平庸无比的团队一一根本无从创造更高的管理绩效。

  既然我们的经营目标像毛泽东说的那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挑战更高的管理绩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马蝇效应”,学习林肯,把那些像蔡思先生一样又“刺头”又有强大能力或特殊资源的人充分利用起来呢?作为管理者,善用“马蝇效应”,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组织冲突,还可以让这些拥有各种资源和能力的人积极效力。

  1、对于那些有背景的员工来说,他们身上的“马蝇”就是稳定的既得利益以及某种心理上隐秘的满足感。从工作能力上来讲,这些人不一定比其他同事强,但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一般好于他人,做人做事方面更自信,加上背景方面的优势,更能发挥出水平。

  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若即若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在工作中有上佳表现,可以适当地进行褒奖,但一定要注意尺度,否则,这些人很容易恃宠而骄,变得越来越骄横。如果这些特殊的人在工作中表现平庸,而且常有意无意地以自己不凡的后台自居,那么,你在与他们保持距离的同时,决不可姑息纵容,否则不但不足以服众,而且会给你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

  2、对于那些有优势的员工来说,他们并不畏惧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工作范畴、更有难度的任务,他们往往希望通过挑战这些来显示自己超人一等的能力以及在公司里无可替代的地位,以便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这就是叮在他们身上的马蝇。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仔细关注的:

  如果你是善于辞令、善于捕捉人心理的管理者,你可以试着找他们谈谈心、做做思想工作。

  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在巧妙运用你的权力资本时,为这些高傲的家伙树立一个典范,让他们看看一个有权威的人是怎样处理问题、实现团队目标的。

  这些家伙往往好胜自负、进取心强,在委派任务的时候,最好用一句简洁有力、但颇能刺激他神经的话来结束:“这个任务对你来说有困难吗?”在得到了他不服气或略带轻蔑的回答后,便可结束了。

  运用你的智慧和鼓舞力,有意对这样的员工进行“冷处理”,让他体会到个人的力量与团队的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其发挥专长,保全他的面子和自尊。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要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有某些优势,就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这点是长期驾御这些人的关键,一定要坚持。

  3、对于那些想跳槽的员工,机会、权力与金钱就是驱使他们做出抉择的马蝇。把握一些原则是必要的:

  不要为了留住某些人轻易做出很难实现的承诺,如果有承诺,一定要兑现,如果无法兑现,一定要给他们正面的说法。千万不要在员工面前扮演一个言而无信的管理者角色,那样只会为将来的动荡埋下隐患。

  及时发现员工的情绪波动,特别是那些业务骨干,一定要将安抚民心的工作做在前头。虽调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因预警工作做在前头,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呢?

  攻心为上,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如果员工去意已定,那么不要太过勉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他们提前离开公司。重要的在于不要让某些人的跳槽变成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挑衅,造成全公司员工的大面积情绪波动。

  随时检讨公司的晋升、薪酬、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合理,避免因制度性原因造成员工非正常流动。

  如何管理三类刺头员工 2

  1、冷板凳伺候

  当上领导,最大的倚仗就是权力,上位者拥有自己的职权,可以做出一些决策。首先千万不能害怕,心理上要有自信,毕竟你的背后是整个公司的规章制度。只要你不触犯这些,可以在规则内做任何事,而且让他们无话可说。谁若是不服,故意找茬,总是拆台,带头对着干,那就果断的回击。当然,尽量要避免正面冲突,能降低损失是最好的结果。

  想办法把他们边缘化,让他们做冷板凳,核心工作交给信任和顺从的员工去办,成绩和功劳,以及奖励全都给服从的人。刺头只能在一旁干看着,什么也干不了,每天无所事事,那也是一种煎熬。看着身边的同时不断成就自己,频繁的拿奖,升职加薪,他们心中肯定也会羡慕嫉妒。这个时候就是比耐心,看谁先忍不住低头。只要能把他们熬到认怂,那就意味着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2、隔起来

  在职场中,单个刺头员工领导其实从来都不怕。关键是,刺头员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喜欢在员工中间挑事情。只要把其他人给挑起来,然后给领导施压,随后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职场中,要消弱这种刺头员工的影响,一定要将他们给隔起来。

  当时我手下有个员工不服我的管,经常在开会的时候顶撞我,而且还鼓动其他员工和我对着干,背后也说了我不少坏话。后来我借机把他调出去跑外地业务,不给他机会在公司待着,而且奖金什么的也不少他的,甚至还多给他,工作安排完全按照公司的制度,他一点发作的机会都有,再说钱不少他的,而且还把他的工资和别人拉开了差距,这样让其他的同事也有些远离他。就这样熬了他一年,他自己熬不住辞职了。

  3、适当冷落

  对于“剌头”员工,有时候你说得越多、管得越多,他反而越厌烦,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他们都有才能,所以对待事情也都是有自己的看法,说太多、管太多,反而会让管理者的形象大打折扣。

  所以,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对“剌头”员工要适当地“冷落”,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能力跟整个团队相比,永远是微不足道的。这就好比做销售,一个人即便有通天的人脉和本事,其业绩也不大可能超过整个团队的总业绩。通过适当地冷落,管理者要让“刺儿头”知道,这个地球少了任何一个人,仍然会转不停,而企业、公司少了他一个人,也依然可以正常运作。

  4、相互磨损

  有些管理者认为,面对刺头要将他们分散在各个部门,使他们的力量分散,同时让更多的正常同事感化他们,带动他们,使他们不那么闹腾。其实这样做,也不太好,一是,本来只有一个部门的人有刺头,结果分而化之之后,很有可能造成每个部门都有刺头的现象。二是,刺头会传染,你想着让别人感化他,很有可能是刺头把别人都给带偏了。高明的管理者,是把他们集中到一起,让他们相互磨损。

  一是,刺头都是难说话的人,把他们集中到一起,他们很可能自己相互之间就争斗起来了,只要他们相互磨损,哪有精力再和你抬杠啊!二是,把刺头们都集中到一起,有一种警示作用,让他们觉得来这个部门工作真的不好,是被打上刺头标签的,是被“重点关照的对象”,因此可能会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