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时间:2024-05-17 13:31:31 晓丽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实践表明,企业管理有罚无奖不行,有奖无罚也不行,奖罚有度才行。笔者主张多奖少罚,一是奖励人数要多过惩罚人数,二是奖励金额要多过惩罚金额,让企业始终充满正能量,让员工“少犯错误多拿钱”就是这一做法的经验总结。奖罚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是否公平合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那么奖惩标准从何而来呢?一是企业规章制度,二是员工岗位工作标准,三是各类工作计划。标准事先确定,定了就要严格执行。如果企业规定工作达标为正常(各企业自行设定达标标准,以大多数员工能够达到为标准,把奖励对象设定在大大超过惩罚对象的范围),那么工作成果超过标准的就应该给予奖励,反之低于标准的就应该给予惩罚。因此,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按标准奖罚,而不是如何设立奖罚标准。

  毫无疑问,制订奖惩标准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因此,企业在执行奖惩中必须避免以下情形;

  第一、只罚不奖或多罚少奖。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主张处罚从严,员工希望奖励多多。即使制订了奖惩标准,惩罚条款不仅被严格执行,而且还被过度执行。不仅老板不能容忍员工过错,主管们也不能容忍员工犯错,甚至犯错员工本人也自觉罪孽深重,虽然内心对处罚不满,在检查中也违心地表示“诚恳接受”,执行一段时间之后(通常不会超过3个月),奖励形同虚设,处罚则变本加厉。

  第二、任人唯亲,奖罚随意。

  企业不是没有奖罚标准,而是在执行过程中,主管人员甚至老板“看人下菜”,亲我者,重错轻罚或者不罚;远我者,轻错重罚、小题大做。或者,亲我者,小成果大奖;远我者,大成果小奖。把奖惩标准当作了手中的橡皮泥,任意取舍,奖惩毫无公平可言,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刺头作对,半途而废。

  通常,企业制度标准颁布之后,大多数员工还是能够遵守执行的。拿制度标准不当回事,甚至敢于违背制度的不是老板的“皇亲国戚”,就是所谓的“元老功臣”,都是不好惹的主!这些人也不是不拥护老板、不关心企业,而是他“关心”自己的面子胜过一切。大家知道,国人特爱面子,有句话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受制度“约束”,他觉得没面子;违章了要处罚,岂不是更没面子?碰到这类人,他会拼了老命跟你作对!怎么办?罚吧,他给老板施压;不罚吧,今后企业制度和执行者的权威都将荡然无存!笔者主张,一视同仁!凡是有作为的老板无不遵从这一原则:对违规者一律“格杀无论”!

  对企业管理而言,执行奖惩最难的还不是如何惩罚违规,最难的应该是如何运用奖励,让奖励发挥作用,才是当代管理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

  惩处违规是必要的,没有奖励就会变成“以罚代管”。没有奖励,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员工行为,就无法有效树立榜样;没有奖励,就无法点燃员工心中的激情,引爆员工的梦想;没有奖励,就无法激发员工持久的活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因此,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的基础就是企业薪酬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通过绩效管理,公正客观评价员工工作成果,通过薪酬兑现,回报员工付出、奖励超额贡献,把“要员工干”变成员工“我要干”。这样的管理才能称之为现代管理。

  做好奖励管理,企业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标准既定,一视同仁。

  奖励标准一旦定了,不论亲疏,不分新旧,该奖多少就奖多少,不要因人而异,也不要因时而异。

  二、超标即奖,例外审批。

  奖励标准一经颁布,各级主管只需要按标准奖励即可,没有特殊重大情况,勿需再层层报批,这样做费时费力,增加管理成本不说,还可能降低奖励的信度和作用。

  三、年初有约,年尾不变。

  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企业千万不要因为员工超额奖励太多而年尾改变奖励标准。这样对企业而言看似节省成本,实为慢性自杀。

  计划执行好坏必须与奖惩挂钩,而且要做到奖有标准,罚有依据,不能随心所欲,这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奖罚制度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平性。公平是奖罚制度的基础,也是员工信任企业的前提。在奖励方面,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贡献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因素,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在惩罚方面,企业同样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进行适度的惩罚,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和利益。

  奖罚制度还需要注重灵活性。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奖罚措施。例如,对于销售人员,可以设立销售提成和业绩奖励,以激发他们的销售积极性;对于技术人员,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和晋升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此外,在惩罚措施上,也应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在实施奖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及时性和透明度。及时性意味着奖励和惩罚要及时兑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怀;透明度则意味着奖罚制度要公开透明,让员工明白哪些行为会得到奖励,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信任感,还能促进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和合作。

  总之,“奖罚有度”是员工管理的核心理念。只有建立公平、灵活、及时、透明的奖罚制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企业还应根据市场环境和员工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奖罚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此外,奖罚制度并非孤立存在,它应与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一个优秀的奖罚制度能够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员工朝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因此,在制定奖罚制度时,企业需充分考虑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战略定位,确保奖罚制度与企业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员工在奖罚制度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应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奖罚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使奖罚制度更加贴近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奖罚有度”的员工管理策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建立公平、灵活、及时、透明的奖罚制度,结合企业的文化特色和战略定位,我们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相关文章:

员工管理中如何做到奖惩有度10-04

员工奖罚制度08-25

关于员工奖罚制度03-30

员工奖罚规章制度09-16

员工奖罚规章制度12-22

餐饮业员工奖罚制度10-17

酒店员工的奖罚制度通用03-07

什么才叫管理10-20

餐饮部员工奖罚制度01-14

在线咨询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实践表明,企业管理有罚无奖不行,有奖无罚也不行,奖罚有度才行。笔者主张多奖少罚,一是奖励人数要多过惩罚人数,二是奖励金额要多过惩罚金额,让企业始终充满正能量,让员工“少犯错误多拿钱”就是这一做法的经验总结。奖罚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是否公平合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那么奖惩标准从何而来呢?一是企业规章制度,二是员工岗位工作标准,三是各类工作计划。标准事先确定,定了就要严格执行。如果企业规定工作达标为正常(各企业自行设定达标标准,以大多数员工能够达到为标准,把奖励对象设定在大大超过惩罚对象的范围),那么工作成果超过标准的就应该给予奖励,反之低于标准的就应该给予惩罚。因此,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按标准奖罚,而不是如何设立奖罚标准。

  毫无疑问,制订奖惩标准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因此,企业在执行奖惩中必须避免以下情形;

  第一、只罚不奖或多罚少奖。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主张处罚从严,员工希望奖励多多。即使制订了奖惩标准,惩罚条款不仅被严格执行,而且还被过度执行。不仅老板不能容忍员工过错,主管们也不能容忍员工犯错,甚至犯错员工本人也自觉罪孽深重,虽然内心对处罚不满,在检查中也违心地表示“诚恳接受”,执行一段时间之后(通常不会超过3个月),奖励形同虚设,处罚则变本加厉。

  第二、任人唯亲,奖罚随意。

  企业不是没有奖罚标准,而是在执行过程中,主管人员甚至老板“看人下菜”,亲我者,重错轻罚或者不罚;远我者,轻错重罚、小题大做。或者,亲我者,小成果大奖;远我者,大成果小奖。把奖惩标准当作了手中的橡皮泥,任意取舍,奖惩毫无公平可言,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刺头作对,半途而废。

  通常,企业制度标准颁布之后,大多数员工还是能够遵守执行的。拿制度标准不当回事,甚至敢于违背制度的不是老板的“皇亲国戚”,就是所谓的“元老功臣”,都是不好惹的主!这些人也不是不拥护老板、不关心企业,而是他“关心”自己的面子胜过一切。大家知道,国人特爱面子,有句话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受制度“约束”,他觉得没面子;违章了要处罚,岂不是更没面子?碰到这类人,他会拼了老命跟你作对!怎么办?罚吧,他给老板施压;不罚吧,今后企业制度和执行者的权威都将荡然无存!笔者主张,一视同仁!凡是有作为的老板无不遵从这一原则:对违规者一律“格杀无论”!

  对企业管理而言,执行奖惩最难的还不是如何惩罚违规,最难的应该是如何运用奖励,让奖励发挥作用,才是当代管理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

  惩处违规是必要的,没有奖励就会变成“以罚代管”。没有奖励,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员工行为,就无法有效树立榜样;没有奖励,就无法点燃员工心中的激情,引爆员工的梦想;没有奖励,就无法激发员工持久的活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因此,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激励机制建设。激励机制的基础就是企业薪酬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通过绩效管理,公正客观评价员工工作成果,通过薪酬兑现,回报员工付出、奖励超额贡献,把“要员工干”变成员工“我要干”。这样的管理才能称之为现代管理。

  做好奖励管理,企业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标准既定,一视同仁。

  奖励标准一旦定了,不论亲疏,不分新旧,该奖多少就奖多少,不要因人而异,也不要因时而异。

  二、超标即奖,例外审批。

  奖励标准一经颁布,各级主管只需要按标准奖励即可,没有特殊重大情况,勿需再层层报批,这样做费时费力,增加管理成本不说,还可能降低奖励的信度和作用。

  三、年初有约,年尾不变。

  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企业千万不要因为员工超额奖励太多而年尾改变奖励标准。这样对企业而言看似节省成本,实为慢性自杀。

  计划执行好坏必须与奖惩挂钩,而且要做到奖有标准,罚有依据,不能随心所欲,这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管理员工,奖罚有度才可行

  奖罚制度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平性。公平是奖罚制度的基础,也是员工信任企业的前提。在奖励方面,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贡献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因素,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在惩罚方面,企业同样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对违反规章制度、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进行适度的惩罚,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和利益。

  奖罚制度还需要注重灵活性。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奖罚措施。例如,对于销售人员,可以设立销售提成和业绩奖励,以激发他们的销售积极性;对于技术人员,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和晋升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此外,在惩罚措施上,也应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在实施奖罚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及时性和透明度。及时性意味着奖励和惩罚要及时兑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怀;透明度则意味着奖罚制度要公开透明,让员工明白哪些行为会得到奖励,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信任感,还能促进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和合作。

  总之,“奖罚有度”是员工管理的核心理念。只有建立公平、灵活、及时、透明的奖罚制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企业还应根据市场环境和员工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奖罚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此外,奖罚制度并非孤立存在,它应与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一个优秀的奖罚制度能够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员工朝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因此,在制定奖罚制度时,企业需充分考虑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战略定位,确保奖罚制度与企业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员工在奖罚制度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应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奖罚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使奖罚制度更加贴近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奖罚有度”的员工管理策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建立公平、灵活、及时、透明的奖罚制度,结合企业的文化特色和战略定位,我们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