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经验
抓好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经验?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还需完善。大部分的学校尽管都有一套学生党建的考核评估体系,但由于评估体系过于单一,不能更加全面、科观的评价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成绩。相对来说各高校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评估主要以党员发展数量、支部活动数量及内容、党员发展过程规范程度作为评判标准。考评体系的指标模式化,难以跟上新形势党员发展工作的需要。
抓好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经验1
一是办好青年党校。青年党校是学校党建工作的窗口,是培养优秀人才、培养党的后备力量的源泉之地。办好青年党校是搞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校,青年党校每年开办一期。学生高一第二学期就可以报名参加培训。青年党校教育从普及党的基本知识入手,侧重于理想信念和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端正入党动机和如何积极创造条件入党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共主义主义远大理想。学校在校内聘请了7位优秀的党员教师,担任青年党校的兼职教员。教育形式主要是讲课,交流学习心得和社会实践。每期约50课时。进行结业考试,颁发结业证。结业合格率为百分之百。
二是抓好“推优”工作。学校建立了党团组织“推荐优秀学生入党”联系工作制度。对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根据党章中规定的党员基本条件进行考察,由学生团委在青年党校优秀学员中择优向党组织推荐。经过党组织考察、考验,基本符合入党条件成的确定为发展对象。需要进一步培养教育的,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是坚持“八条标准”。根据高生学生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现状,我们在发展优秀学生入党时,除了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外,还坚持把握以下标准:
(1)必须经过高中两年学习。发展时年满十八岁。
(2)必须是共青团员。
(3)必须是青年党校优秀学员。
(4)必须经过学生团委“推优”。
(5)必须每季度向党组写一份思想汇报。
(6)必须是学生干部。
(7)必须学习成绩优秀。
(8)必须是“新三好”学生。
四是落实“三级培养”。学校成立了校党委、年级党支部、学生团委三级培养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具体分工如下:党委从负责领导全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制订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计划。年级党支部负责培养教育计划的具体实施。学生团委负责把优秀学生向党组织“推优”,协助党支部实施对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工作。
五是严格操作程序。优秀学生符合入党条件,发展工作必须经过以下8个程序,一个程序不合格,就不进入下一个程序:
(1)学生团委向党组织推荐,年级党支部通过,学校党委审批,列为发展对象。
(2)年级党支部确定两名入党介绍人,负责对其进行培养。
(3)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非党任课教师座谈会,听取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不被群众公认的不进入下一步操作。
(4)政治审查。包括原初中学校党组织的意见,家庭主要成员的政治审查。
(5)填写入党志愿书
(6)年级党支部大会表决,进行公示。
(7)学校党委审批。
六是移交培养材料。我校常年保持25人左右的学生建党对象队伍。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时能够吸收为预备党员的毕竟只是少数。为了巩固培养教育成果,同时对学生本人负责,我们还注意向大学移交积极分子培养材料。做法是:将需要移交的培养材料,包括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鉴定材料密封后,交给学生本人带到升入的大学党组织。
抓好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经验2
1、科学合理建设学生党支部。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的最基层组织形式。学生党支部对上接受学院(系)等上级党组织的管理,服务、服从于学校党建工作的大局;学生党支部对学生来说则是接受组织培养、进行组织管理的基层组织,学生党员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学校通过学生支部来贯彻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促进学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带头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党支部的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摸索出更加科学、更加务实管用的支部建设方案。
2、努力推动党建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高校学生党建实践中,要注意运用并创新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党建的质量和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加强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使制度建设跃上新的台阶,使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学生的管理中一定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建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真正实现高校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化,使学生党建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党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并提出考核意见和建议,以便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更好的执行,确保党建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从而使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要注意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党建的质量和水平。
3、建立科学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1)建立纵横向有效联动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按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确立由学校党政协调、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加强学校党委对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并根据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成立学校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学生党建的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学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学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负责好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确立了学校和学院之间、职能部门和学院以及学院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工作方式。
(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全过程监督运行的工作机制。
学校要在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的监督;建立在学校党委、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纪委、组织部对党建工作的全程监督工作模式,定期抽查院系的党建工作。
(3)建立提高党组织渗透力的工作机制。
构建系统、高素质的党建管理队伍,在校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确立小组成员院(系)联系人制度。同时,学校党委要强化对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全方位的领导和指导。高等学校要真正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富有活力的专兼职高素质学校政治辅导员队伍,通过政治辅导员对进一步实施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4、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
(1)在学生党员组织建设的考核上,要健全各项指标,使考察量化,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透明度,以党员人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数、党日活动举办质量和数量、支部专门小组建设等情况,以及党员发展材料规范程度等进行评估和考核。
(2)建立工作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校各级党组织要对院系党建工作进行监督,要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确定追究及处罚的相关制度,实现监督和惩罚的对应。
(3)建立学生党员的管理考核体系。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采用和普通学生的管理一样对学生党员进行了一定的管理,但还不能达到系统的科学性的有效管理,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党员从其日常管理的行为及各项活动等方面进行考核,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经过日常行为的管理可以促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从而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学生党员动态的管理制度。
抓好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经验3
规范关系转接畅通联系。
对大学生党员毕业转入的加以规范,对于暂时没有工作的党员专门分类。定期与党员联系,对有找到工作且单位建有党组织的,建议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工作单位党组织,对于出嫁或长期在其它地区居住的党员,也建议将党组织关系转至长期居住地,以便于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
实施分类管理精确指导。
根据返乡党员的居住状况、就业形式、工作性质的实际,乡党委实施分类引导提醒。在接转组织关系时,工作人员主动提醒每位高校毕业生党员要主动与党组织联系,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按时交纳党费,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预备党员务必要把档案材料交到各所属党总支保管,在预备期内要定期写思想汇报,按时提交转正申请等;对在外打工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则建议他们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主动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并和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络。
创新交流方式激发热情。
针对返乡青年党员流动性强、居住地分散、文化水平高、喜欢网上交流等特点,乡党委充分利用网络,创建“高校毕业返乡党员QQ群”,拓宽高校毕业返乡党员沟通交流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等情况,并以此为平台及时上传共享学习资料、就业信息等,促进了返乡大学生党员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就业、学习和工作热情。
搭建锻炼平台培养帮带。
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有效载体,积极搭建高校毕业返乡党员作用发挥的新平台。要求村党总支定期不定期与在家的高校毕业返乡党员交流思想,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对有意向加入村“三委”班子的高校毕业返乡党员,乡党委将实行结对帮带,指定专人作为培养联系人对其加强培养考察,并将其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积极引导他们扎根基层、建设新农村,同时对有效改善村级党组织干部年龄结构老化、能力弱化、文化层次偏低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抓好学生党建管理工作经验】相关文章:
怎样抓好幼儿安全管理工作07-30
怎么抓好幼儿安全管理工作12-23
浅谈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12-21
如何抓好学习习惯培养促班风班貌08-09
学生管理的新理念12-15
浅谈学生口算能力管理12-11
学生管理协议书01-25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01-26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11-18
有工作经验的个人简历模板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