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园的普通话教学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幼儿期是学习说话,形成口语能力的关键时期, 他们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训练不当其语音发展会出现很多错误,并能导致口语交流中的误会。另外受地方方言的影响也能引起语音错误,常常会使口语交流中出现一些笑话。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律,学会说普通话,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那么,如何让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乐意说普通话并且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
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表达环境,鼓励幼儿“敢说”
要发展孩子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语言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3-6岁孩子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是否标准和规范对其学习普通话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注意在各个环节都运用规范化的普通话语言,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在与孩子交谈时,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速度适中,使孩子听清每一个字的正确发音,同时矫正孩子的普通话发音;在入园时、离园前,可以播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散文诗等文学作品,让孩子学习模仿标准的语气、语调,并从听读、跟读到朗读和运用句子,为孩子们提供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孩子说普通话的欲望。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使其“爱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如何才能长久保持呢?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首选。如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表演区”,提供头饰、面具、服装等材料,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在区角活动中游戏,可以教师预设活动内容如语言课上的故事表演,也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扮演角色,为孩子提供随意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区角活动材料及时更换,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图片、头饰、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使语言活动内容更充满童心、富有童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充分动脑、动口,调动他们各种感官的参与。如中班语言活动《秋天的颜色》,在课前让孩子与父母一起观察秋天,存储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活动开始,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所看所听的表达出来。再请孩子结合课件来欣赏诗歌,让孩子将头脑中零散的画面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更便于孩子的学习和理解。幼儿在有了前面各项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来回答:“还有谁会告诉我们,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再将孩子的回答用简笔画记录下来,以此来激发孩子想象、回答的兴趣,并将新编的内容融入到原来的诗歌中,让孩子朗诵,使诗歌内容升华!再引导孩子大胆地讨论,他们就能很清楚地说出秋天小草为什么是黄色的,枫叶为什么是红色的等等,进而来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幼儿完整朗诵诗歌,这样既能更好地加深幼儿的记忆,又能激发孩子说普通话的兴趣,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
三、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提升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会说”
要使孩子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人自然地交往,就必须让孩子积累一定的词汇和一定的听、说技能,因此帮助幼儿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使幼儿知道说什么、如何说显得很重要。如从小班引导孩子早上来园时说:“早上好!”离园时说:“再见!”点名时用标准的普通话,让孩子熟悉自己的名字;在看动画片时要求孩子记住“请、对不起、谢谢”等词语,帮助孩子积累一定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纠正孩子正确发音,区分方言与普通话,不断诱发孩子说普通话的积极性。如入园时、离园前、课余饭后等空闲时间,教师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说说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提出一些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你有什么高兴(难过)的事?你有什么好玩的玩具或游戏,怎么玩呢?”“老师教了你什么本领?” 还可以通过听故事、说绕口令、看有益的动画片、看图书等方法,扩展孩子的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扩大眼界等等,当孩子会说一些简单的短句后,教师再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学说两三句话。如带孩子练习走路时学说:“一个跟着一个走,不前推,不落后,一二一二向前走。”滑滑梯时,教师可用提问式的谈话引导幼儿说出活动安全注意事项。如:“滑滑梯要排好队,不争也不挤。”午餐前,引导幼儿学说:“吃饭要安安静静,不吵也不闹。”让孩子们互相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幼儿听说普通话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说普通话的欲望被激发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普通话表达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四、家园合作,协调一致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一车两轮。只有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在园形成的良好语言习惯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幼儿园普通话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处处为孩子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使农村孩子说普通话的能力逐步提高,让普通话为孩子的成长架起一座绚丽的桥 。(广饶县大码头镇央上幼儿园 徐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