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被毒虫叮咬怎么办
当你出门旅行的时候,难免不会碰到一些奇怪的毒虫,如果一不小心被毒虫咬了怎么办呢?来看小编的详细介绍吧!
被毒虫叮咬怎么办
1、蜈蚣咬伤
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表现为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
蜈蚣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洗涤伤口,如在野外可用鲜蒲公英或鱼腥草嚼碎或捣烂后外敷伤口。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
2、蜜蜂蜇伤
被蜜蜂蜇伤后,要仔细检查伤口,可用镊子、针尖挑出其尾刺。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或淡氨水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以中和毒液。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也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部,以免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
3、黄蜂蜇伤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部并口服蛇药解毒,可止痛消痒。黄蜂毒性较大,蜂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经急救后,应及早送医院,以防意外。
4、蝎蜇伤
蝎子有一弯曲而尖锐的尾针与毒腺相通,刺入人体后可注入神经性毒液。毒液呈酸性,可引起局部灼痛、红肿、麻木和水泡,严重者危及生命。受伤后,应立即拔出毒针,若四肢被蜇伤,要用鞋带、布条等绑扎伤口近心端肢体,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再用肥皂水、3%的氨水反复冲洗伤口或用拔火罐法排毒。被蜇伤的患者可以多喝开水,以利毒液尽早排出,但一定不能饮酒。
5、蚂蟥叮咬
蚂蟥又称水蛭,一般栖于浅水中,但在亚热带的丛林地带,还有旱蚂蟥成群栖于树枝和草上。蚂蟥致伤是以吸盘吸附于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皮内吸血。被叮咬部位常发生水肿性丘疹,不痛。发现蚂蟥吸附于皮肤上时不要惊慌,可用手轻拍,使其脱离皮肤;也可用盐水、食醋、酒、旱烟油或清凉油涂沫在蚂蟥身上和吸附处,使其自然脱出。不要强行拉扯,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引起感染。若血流不止,可用碳酸氢钠粉敷在伤口上。
如何预防毒虫叮咬
1、马蜂非蜜蜂,咬伤可致命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健教授告诉记者,马蜂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通常来说,被马蜂腹部的毒针刺入皮肤即注入了毒液。“中毒后轻者伤处见中心有淤点的红斑、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杨健指出,严重的蜇伤通常发展很快,严重反应一般发生在蜇伤后20分钟内。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瘙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最终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2、蜈蚣、蝎子咬伤也麻烦
蜈蚣和蝎子毒性大,被蜈蚣蜇未必致命,但蝎子的危险性大些,有致命可能。两者均不容小觑。
被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被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会出现紫癫。有的还会有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不过一般不会导致殒命。
被蝎子咬伤要更小心了。专家称,被蝎子蜇伤处常会大片红肿、剧痛,轻者几天后症状消失,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流涎、头痛、头晕、昏睡、盗汗、呼吸增快等,甚至抽搐及内脏出血、水肿等病变。对于特殊人群儿童来说,被蝎子蜇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恙虫的病原体传给人可致死
专家指出,夏季气温高,是虫病的高发季节。恙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虫病。要说它可以致命,主要是因为恙虫卵孵化成幼虫后,爬行到草地或农作物上,一旦有人坐卧或接触,恙幼虫便爬到人体身上叮咬,病原体进入血液后,出现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症状,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若被虫子咬后,出现焦痂和溃疡,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恙虫咬的了。恙虫咬出的焦痂一般不痛不痒,直径在0.5~1.5厘米,呈圆形或椭圆形,脱落后成为火山口形状的溃疡,其中间突起,边缘光滑。中毒表现一般会出现发热、皮疹等;发热的第2~6天,可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红色斑,或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丘疹,多数稀疏分布于胸、腹、背部、四肢及面部,但没有瘙痒等症状,经过3~12天后,逐渐消退。同时,靠近被咬处的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
预防蚊子叮咬的妙招
1、服维生素B1,此种维生素进入人体内代谢后从汗腺排出,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堵塞蚊子触角上的感觉毛,使蚊子找不到人。一般每次口服维生素B1二十毫克,有效作用可维持2天。将维生素B13至5片溶解于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体。
2、用调味品中的八角、茴各两枚,泡于温水脸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3、在室内点燃干桔皮,可代替蚊,既能驱蚊,又可消除屋内异味。
4、穿浅色衣服。花斑蚊最喜欢停在黑色衣服上。所以大家尽量在炎热的夏天穿一些颜色比较浅的衣服。
5、尽量穿袜子。许多人喜欢夏天光脚穿鞋,殊不知穿袜子后,蚊子感觉人的皮肤湿度降低、皮表挥发物减少,会减少叮咬。
6、家庭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保持水的清洁。
7、在使用驱蚊药时,一个品牌在连续使用2个月后,换一种药物驱蚊,效果更好。
8、吃大蒜可有效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
9、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点蚊香,气味呛人;挂蚊帐,空气沉闷。如果能在点蚊前,在整盘蚊上滴洒适量的风油精,则可使蚊香不呛人,而且满室清,驱蚊效果好。如果能在进蚊帐之前,在蚊帐上洒几滴风油精,可以改善蚊帐内的空气状况,而且增加驱蚊效果。
10、摆入驱蚊鲜花黄昏前,在室内摆1,2盆盛开的茉莉花、米兰或玫瑰,最好是夜来香。因蚊子不能忍受这些花的香气而逃避。
被毒虫咬了怎么办
阿斯匹林消肿止痒法
蚊子叮咬后奇痒难忍,可将1片阿斯匹林碾碎,用清水调成糊状,涂在患处,即可消肿止痒。
氨水治蜂蝎螫伤法
被蜜蜂、蝎子螫伤后,即用稀氨水涂抹患处,可消毒止痛。
扁豆治蜈蚣叮咬法
取适量新鲜扁豆捣烂,敷于伤口,可治蜈蚣咬伤。
冰块止痒法
身上出现痒块,用手抓挠只能一时止痒,过后痒会更加剧烈。可将冰块敷于痒处,痒感就会彻底消除。
茶水止痒去屑法
用隔夜茶水洗头,并坚持经常洗,可收到止痒效果。
大蒜醋治蜈蚣叮咬法
将大蒜捣烂,加醋调匀,敷蜈蚣咬伤处,可止肿痛。
大蒜治蚊叮法
捣烂的大蒜涂在蚊虫叮咬处,可止痒消肿。
稻草灰治蚂蟥咬伤法
被蚂蟥咬伤后,应立即将稻草灰涂在患处,可止血祛毒。
肥皂防芋头刺痒法
刮芋艿皮时,手往往奇痒难忍,只要在刮皮之前,将肥皂蘸水涂在手的外露处,待刮皮后再洗去手上的肥皂,即可防止。
肥皂止痒法
皮肤被蚊子叮后红肿发痒,可用肥皂蘸水后涂于虫叮处,少顷,即可消肿止痒。
甘草治蜂蝎螫伤法
取适量甘草放入口中,嚼烂后敷于患处,可治蜜蜂、蝎子螫伤。
火罐治蜂螫法
被蜜蜂螫后,发生水肿而胀痛时,立即拔一火罐,使蜂毒排出体外,可立即止痛消肿。
火焰治蜂蝎螫伤法
用酒精灯或蜡烛、火柴的火焰小心地烘烤蜜蜂、蝎子螫伤处,即可止痛。
鸡唾液治蜈蚣叮咬法
取公鸡口中的唾液,涂在伤口,即可祛蜈蚣之毒。
菊花叶治蜂蝎螫伤法
将野菊花叶捣成糊状,敷于伤口,可治蜜蜂、蝎子螫伤。
苦瓜叶治蜈蚣叮咬法
被蜈蚣叮咬后,用苦瓜鲜叶捣烂后外敷可治。
煤油碱治蜂蝎螫伤法
被蜜蜂、蝎子螫伤后,可将碱和煤油调匀,涂于患处,有止痛之效。
热水瓶塞止痒法
蚊叮后,可迅速取1只高温热水瓶塞放在叮咬处2~3分钟,连续几次,剧痒即可消失,而且不会出现红斑。瓶塞的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
人乳治蚊叮法
婴儿被蚊叮后,可用母乳涂红肿处,每日4次,可消肿。
褥疮防治法
要坚持定时翻身、经常更换体位,以免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压时间过久。一般白天每2小时、夜间每3小时翻一次身。如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皮肤充血,应及时用气圈或软垫等物抬高受压部位,使其悬空,同时用清水洗净擦干,用红花酒精涂擦按摩患处。如褥疮已形成,局部可用台灯烘烤,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涂上磺胺嘧啶银或中药去腐生肌散。创面较深较大的,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桑叶治壁虎咬伤法
取少许桑叶煎成浓汁,调入明矾,敷于患处,可治壁虎啮伤。
夏枯草治蜂蝎螫伤法
将夏枯草鲜叶捣烂,敷于患处,可治蜜蜂、蝎子螫伤。
香烟灰止痒法
取一小撮香烟灰,滴进几滴水即成糊状,敷于患部,有止皮肤瘙痒的功效。
洋葱止痒法
蚊子、跳蚤叮咬后引起的红肿奇痒,可用捣烂的洋葱涂抹来止痒。
药物牙膏治蜜蜂螫伤法
被蜜蜂螫伤后,立即涂点药物牙膏,便能消肿止痛。
蜘蛛治蜈蚣叮咬法
将活蜘蛛直接放在蜈蚣咬伤处,蜘蛛会自动将蜈蚣留下的毒素吸净。
【被毒虫叮咬怎么办】相关文章:
小儿被虫子叮咬怎么办05-31
蚊虫叮咬红肿怎么办03-30
蚊虫叮咬后怎么办04-02
宝宝被蚊虫叮咬红肿怎么办06-03
夏季宝宝被蚊虫叮咬了该怎么办06-02
夏季防蚊宝宝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06-02
如何预防蚊子的叮咬06-03
防蚊子叮咬的小妙招04-26
怎样预防蚊虫叮咬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