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7 09:18:3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知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同学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同学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掌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一起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同学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俺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俺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俺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分、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俺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俺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俺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身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背诵拍手歌。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多音字

  处(chù)深处辨作名词,表示“地方”“机关,或机关、团体里的部门”时,读chù,

  (chǔ)处分析如,住处、办事处;作动词,表示“居住”“存在,置身”“跟别人

  一起生活,交往”“办理,决定”时,读chǔ,如,处理、设身处地。

  近义词

  飞翔——翱(áo)翔伙伴——同伴(朋友)

  反义词

  朋友——敌人保护——破坏

  词语解释

  伙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不休:不停止(用作补语)。“休”不要写成“体育”的“体”。

  嬉戏:游戏;玩耍。

  互动探究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动物?请同学们找一找。

  本文一共写了8种动物,分别是孔雀、锦鸡、雄鹰、雁、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2你觉得“雁群”会写什么字呢?

  “雁群会写字”是说雁群飞的形状,飞的形状一会儿像“人”字,一会儿像“一”字。

  3“猛虎”为什么生活在“丛林深处”?

  因为丛林深处是适合老虎生长的环境,在丛林深处也方便老虎捕捉猎物。

  4请说说你对“保护动物是大事”的.理解。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和人类互相依存,只有关爱动物,保护动物,我们人类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园。

  读出拍手歌的节奏。

  “拍手歌”一般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节奏感强,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了更好地读出节奏感,同学们可以进行分节练习:首先练习拍手,拍打的节奏要均匀,可由慢逐渐加快;然后单独练习读课文,先把课文读熟,当然是越熟越好;最后把读课文和拍手结合起来,随着拍手的节奏朗读,练习时可以由慢到快。同学们可以多练习几遍,因为熟能生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田、照、蓝、农、民”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然后进行续写。

  课前准备:

  预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读读课文; 教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班德瑞《田园风光曲》。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学生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镜子有关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写成了镜子?(板书课题:插秧)[上课伊始,教师用一则谜语引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据题质疑,据图释疑。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可能会问:“插秧”是什么意思?谁插秧?在哪儿插秧?(指导学生观察书上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图中戴斗笠的人把水稻的秧苗插在稻田里的活动叫插秧。)究竟是谁插秧?在哪儿插秧?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插秧”这一名词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如果学生对“插秧”一词都不理解的话,根本就无法进行课文的学习;如果单纯由老师向学生灌输“插秧”一词的定义,学生也会一头雾水。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插秧”的含义,并通过学生的质疑引发其学文的欲望。]

  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出示学过的识字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学词,读通课文。(1)借助拼音;(2)问别人;(3)联系上下文猜字;(4)听别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现在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和“摘字”(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3遍。)两种游戏来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并让学生汇报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家中,全班齐读课文,解决先前质疑的两个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也即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始出示了四种学生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叫他们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字,这样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同时,识字是比较枯燥的,为了让学生识起字来饶有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了两种识字游戏——“开火车”和“摘字”。这样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四、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四人小组读课文,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2.全班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同时,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范读引路,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一评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2.学生练读。教师设问:水田里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给你什么感觉?农民伯伯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的美和农民插秧时欢快、充满希望的心情。

  3.配乐朗诵,尝试背诵。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时,不宜讲太多的有关朗读的知识,主要应通过教师范读来引路,让学生从听中进行评价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六、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水田这面镜子里还会映照着什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鸟儿、飞机、花儿……

  2.你能不能照着书上的句式,当小作家把水田映照的东西写一写。

  [这篇课文句式整齐,结构相同,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内化其表达方式。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课文,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

  七、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识记字形方法。教师适当提供识记方法:如用部件法记“蓝”字……

  3.重点指导书写:蓝:上面是“艹”,要与“篮”区分开来。 农、民:与课后语文天地中的练习结合起来指导。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教学反思:

  《插秧》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想体现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通过初读、细读、背诵这一有层次、有梯度的读的设计,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积累语言,内化文章的表达方式。三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变得开放,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再只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36---51页。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些生僻字词的用法,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深情朗读部分片段,并详细讲解这些内容如何表达、升华作者的思想。

  2.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明白课文中女主人公的作为。

  3.组织讨论,学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母爱的无私、伟大。

  4.结合其它关于母爱的名篇,谈如何从细微处来表情达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从内心深处激起对母亲以及其它亲人的热爱。

  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以及发展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摈弃从社会中沾染的不良习惯与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有关常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

  2.体会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领会小说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文中主人公来反映母亲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教学突破

  1.运用仪器和设备,放映一些反映或表达母爱的世界名片的片段,或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揣摩、领会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来感受这些手法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查找反映母爱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如课文的朗读带、世界名片的录像带或者自己的能够反映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关怀的故事。

  2.第二课时课前,教师搜集一些以“母爱”为内容的文章,如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年轮》片段,与本文进行风格上的比较。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课前,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陶影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第二课时课前,摘抄一些反映母爱或其它亲人关怀的文章,认真体会,感受温情。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结合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1.从描写陶影的生活状态的内容入手,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感受母爱,进入新课。

  2.朗诵教学,教学诵读的基本技巧。

  2.学习朗读的技巧,在朗读中初步体会小说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

  3.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3.探究动词的使用效果,体会小说的内涵。

  4.分组描绘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图画。

  4.体会作者如何慢慢通过铺垫表达情感。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自己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对自己的关怀。

  1.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对自己无私的关怀。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母爱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对母爱的说法,导人新课。

  3.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集中反映母爱的片段,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课文。

  2.感受自己摘抄的描写母爱或其它亲人关怀的句子,感受亲情与真情。

  3.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4.在心中默读,体会小说的意境。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表达了文中主人公对孩子的何种情感(教师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深入分析这些句子表达的情感,重点对坐车给孩子买票及训斥孩子啃西瓜皮等细节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

  3.分析:一些词语从本身来说并无特殊之处,但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温文尔雅”用在陶影身上似乎不妥当,但它却恰恰说明了普通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够养成好的品行,而对自己的超越和升华。提问学生如何理解“捺”的用法。

  4.进行总结,分析作者对于细节处理的妙处。

  1.回答教师的提问:句子表达了陶影对琶子无私、伟大、真诚的母爱,表现了母寿内心的苍凉。

  2.根据教师的讲解,体会母亲为了让孩寻能获得尊严,主动买票,为了让孩子具有大家风度,全力以赴地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良苦用心。(学生交流体会,补充答案)

  3.讨论回答:“捺”字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具体化了,生动地写出了母亲所能感觉到的巨大责任感,更能刻画一个普通母亲心里的所思所想,对于深化主题、丰满人物形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通过教师的总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细节处理的妙处所在,把握通过细节的处理来升华文章主旨的写作技巧。

  三、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已绘制的图画。

  2.结合课文,指导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母爱”的内涵。

  3.提醒学生注意:母亲或其它亲人的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图纸的许多内容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勾勒出来。

  1.小组进行活动,总结组内同学对文章的理解,修改各自已绘制的图画。

  2.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母爱”的内涵,并对之有所感悟。

  3.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示,体会图画中的母亲或其它亲人形象不一定非要真实地表达出来,可结合想象和联想进行勾勒。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新课。

  1.诵读,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

  2.学习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前后所发生事情的区别与联系。

  3.畅所欲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本文的主旨。

  3.研讨作者对于陶影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4.比较阅读,教学生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

  4.比较教师所列其它文章与本文的异同,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会迁移运用。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的学习(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通过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重点词、句子的音律,并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过程。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文中所举第三件事情的经过,并请一个同学略述其经过。

  1.认真配合教师,在读的过程中,温习上次课的知识点,并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2.回答,踊跃略述其经过,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

  二、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文童结构(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前后事例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2.提问:作者为何特意举出孩子到一位老奶奶那里量身高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总结:这件事情应该说明母亲心中的无奈与苍凉,因为外部环境的力量强大,自己的力量微薄,辛苦构建的防线这么容易被突破,而在公园里的一幕与此又非常相似。

  4.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在课文中的许多独特而形象的比喻的表达效果。

  1.回答: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几件事情没有将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升华,而在后几件事情里,母子间的感情因为最后的结尾得到和谐统一,这就将感情升华了。

  2.回答:作者主要反映外部的不良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影响。

  3.结合教师的分析,讨论外部环境如何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面对这些影响,如何趋利避害。

  4.经过讨论,认识到在文章中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对形象化表达作者所要刻画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教师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总结全文(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列举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梁晓声的《年轮》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三篇同是反映母爱或亲情的文章。

  2.总结全文,并告诉学生小说的积极社会意义。

  1.分组讨论,主动探究这几篇文章的区别:从内涵创设、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各抒己见。

  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收获。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反映母爱无私、伟大的文章,虽然取自普通人的普通事,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和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小说浓缩人生精华的思想。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亲历人的角度,同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小说的内容纷繁、庞杂,抓住重点事例,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

  板书设计

  一厘米

  毕淑敏

  买公共汽车票——啃瓜皮——买公园门票——量身高——请求领导讲明真相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本文是刻画伟大母爱的好文章。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小说的学习一直讲究体会和个人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置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善加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文章的主题内涵、语言特色,而且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小说阅读和鉴赏中学会迁移,进而拓展探究能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性事件及其意义。

  2 .结合课文,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

  3 .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新闻的写法,体会本文营造的浓厚的情感氛围。

  【教学难点】

  感受本篇新闻通讯在价值感、层次感、现场感和美觉感上的突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

  播放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视频片段,导入本课。

  二、介绍相关知识

  1.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本文属于事件通讯。

  2.事件通讯:全面报道某一事件,或撷取事件的若干片段加以具体报道。

  三、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凛冽(lǐn liè) 浩瀚(hàn ) 娴熟(xián) 默契(qì)

  紧绷(bēng) 殚精竭虑(dān) 镌刻(juān)

  2.解释词语。

  凛冽:极为寒冷,严寒刺骨。 常用于形容隆冬时的寒风。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丝:计量单位。

  娴熟: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咆哮:大吼大叫,通常是愤怒的情绪下产生的反应。形容人的暴怒喊叫。也可形容水的奔腾轰鸣,十分猛烈。

  白手起家: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投影或板书

  四、读课文,感知内容

  1.理清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写降落准备。

  第二部分(第16~26自然段):写成功降落。

  2.重点难点探究

  (1)第3、4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3)赏析精彩语句。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①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3.概括主旨思想

  这篇通讯记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首次成功着舰,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让读者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4.分析写作特点

  (1)叙事完整、铺排有序。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文风平实,脉径直观。

  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准确地阐述,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为读者解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通过对比、排比、对仗和感叹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的雄壮声势和感染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01-30

语文教案01-30

语文拼音教案01-30

语文教案02-19

语文教案02-19

语文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