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时间:2025-01-15 15:24:55 嘉璇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精选17篇)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初步理解绘本前半段内容并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2、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牛的外形特征。

  3、喜欢阅读图书,并乐于与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PPT、黑色和白色毛边纸、小图书人手一本。

  2、作为牛身体的长方形白纸若干张,黑纸和白纸若干张,胶水、棉签。

  活动过程:

  (一)、观察

  1、PPT上撕纸人物与动物造型图,引导幼儿说出撕贴过程。

  师:“小朋友,这些画漂亮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这些漂亮的画是用纸撕出来的。"

  2、出示封面,引出主题——牛的一家

  师:“这是牛的一家,有牛爸爸、牛妈妈、和牛宝宝。它们也是用白纸和黒纸撕出来的,今天,我们来一起阅读这本有关撕牛的书,好吗?”

  (二)、幼儿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1)安静,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阅

  (2)仔细看一看,看看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说说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观察PPT2~7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第2、3页:画面上有什么?

  幼:一块黑,一块白

  幼:一片一片,有的黑,有的白

  师:这一块黑,一块白是什么?

  幼:很多的纸片

  师:猜猜这些撕出来的纸片,是牛身上的哪个部位呢?

  幼:牛的身体

  师:牛的身体撕好了还要撕牛的哪些部位呢?观察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跟读课文重复的'句子:撕呀撕呀,一个头(两只角、一条尾巴、四条腿)……

  (归纳小结书中量词的用法。)

  师:啊,牛爸爸好壮呀!原来我们撕出了一只强壮的牛爸爸!

  师:撕呀撕呀……

  (教师停顿,让幼儿猜猜接下来撕的会是谁?)

  幼:牛妈妈

  幼:牛宝宝

  (四)、集体阅读P8—15。观察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尝试讲述。

  引导幼儿讨论: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到山上吃草,那我们要撕出什么呢?

  幼:我们要撕草地、还有山坡。

  幼:还有树,花。

  师:我们要准备什么颜色的纸呢?

  幼:绿色

  师:牛宝宝很小,吃的草要嫩一些,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的?

  幼:浅绿色

  师:一片深绿,一片浅绿、深深浅浅都好绿(教师引出课文的句子)

  (五)、师幼完整阅读封面至P15,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六)、幼儿尝试撕牛

  (1)提出要求,介绍牛一家的异同点:大的身体是牛爸爸、略小一点的是牛妈妈、最小的身体是牛宝宝的。

  (2)幼儿撕牛,师提醒幼儿自由撕出一只牛。

  (3)相互展示作品,再次要求幼儿用书中的语言描述牛爸爸

  (七)、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撕出书中“牛的一家”。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画面内容。

  2.感受绘本情节的趣味性。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做打瞌睡的动作)你们知道我刚才在做什么吗?

  2.总结:像这样昏昏欲睡的样子叫做打瞌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一做打瞌睡的动作。)

  二、观察画面,体会绘本中从打瞌睡到醒来的画面变化

  1.你们见过打瞌睡的房子吗?(出示PPT图片房子)这就是打瞌睡的房子(教师缓缓讲述:有一幢房子,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为什么说它是打瞌睡的房子?

  2.(出示下一张图)房子里都有谁在睡觉?睡在哪里?

  3.谁能用一个长长的句子把每个人睡在哪里说完

  4.这个时候小孩起来了,他要去干什么?幼儿猜测

  5.(出示图片)小孩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6.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连续观看图片重叠着睡上去)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谁来看着图片说说谁睡在谁的身上。(幼儿讲述)

  7.你们觉得这样的睡法怎么样?为什么?

  8.(PPT下一个画面讲述:这时候,忽然听见老奶奶大声喊,我受不了啦!)看看老鼠怎么样了(跳起来)幼儿观察老鼠跳了起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猜测

  9.(PPT图片出示)你发现了什么?(猫跳了起来,很惊恐)猫是被谁吵醒的?讲述:老鼠吓了猫一跳!

  10.猫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胡子伸直、瞪眼睛)请幼儿模仿猫醒过来的表情动作(瞪着眼睛、胡子伸直)

  11.(PPT下一个画面)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什么事。猫抓了狗一把!狗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张大嘴巴,耳朵竖起来)集体模仿,猜猜狗会怎么说?

  12.猜猜接下来谁也醒了?(小孩)讲述:狗踢了小孩一脚!小孩醒过来是什么样的?(四脚朝天)幼儿模仿

  13.PPT下一个画面讲述:小孩撞了老奶奶一下老奶奶把床都压垮了!他们玩得可真开心!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玩得很开心?(跳起来、每个人都笑眯眯)

  14.(PPT下一个画面)打瞌睡的房子还在打瞌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有彩虹,光线变亮了、窗户打开了、大家在院子里玩耍)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总结:彩虹出来了,照得整个房子很明亮;门和窗户也打开了,好像打瞌睡的房子睁开了眼睛)

  三、完整欣赏绘本

  1.刚才我们看的绘本就叫《打瞌睡的``房子》,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看一遍(教师完整讲述绘本)

  2.房子里的动物和人们都出去玩了,我们也去玩一会儿吧!

  活动反思: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图画与文字的天作之合”。经典的图画本就是图与文的完美结合,是文学和艺术在最为纯净的层次和阶段的完美结合。我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反映证明了《打瞌睡的房子》的确是一本好书,也再次证明图画书对孩子们在观察、思维、审美等能力的提升方面,对孩子们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不容忽视的。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3

  【教材分析】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西瓜,通过分割、搬运回蚂蚁窝,在搬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每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了解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具有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重点)

  2.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故事PPT。

  2.绘本《蚂蚁和西瓜》。

  3.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歌曲《蚂蚁搬豆》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

  2.教师出示西瓜和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今天蚂蚁要干什么?(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出示大西瓜画面,教师讲故事: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不知是谁在草地上放了一块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引来了几只很小的小动物,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引导幼儿畅所欲言,猜猜会是哪种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2.出示有蚂蚁的图片,提问:这么大的西瓜,请你用好听的词形容西瓜的味道。如果你是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模仿蚂蚁吃西瓜的`样子。

  3.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片,教师讲述故事:蚂蚁们ー下子就吃饱了,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嗯,一只蚂蚁搬不动,嗨哟,两只妈蚁也搬不动,嗨哟,四只小蚂蚁还是搬不动,图片上的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他们用力了吗?你是怎么看出米的?(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合适的动词,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4.请幼儿为蚂蚁们出主意想办法把西瓜搬回家:蚂蚁们怎么样都搬不动,蚂蚁数量太少,力气又小,即使非常用劲也搬不动大西瓜。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吧。

  教师小结:西瓜实在是太大了,看来光靠人多没有工具是不行的,靠工具整块搬也是行不通的。

  5.开动脑筋,帮蚂蚁们想办法。

  教师提示:怎么分工好呢?用什么办法搬既快又省力?请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讨论后出示蚂蚁分头行动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蚂蚁们用的办法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它们是怎样分工的?想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我们一起来和小蚂蚁铲西瓜、背西瓜、抱西瓜吧!)

  7.故事最后部分:西瓜都吃完了,还剩下什么?(西瓜皮)把西瓜

  皮搬回去做什么呢?“哈哈,这是蚂蚁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蚂蚁们正在玩西瓜滑梯和跳水呢。

  四、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故事《蚂蚁和西瓜》,让幼儿完整的听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了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3.教师小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五、随音乐搬着西瓜走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们帮助“查理”找房子的过程。

  2、能根据情节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如果同伴遇到困难,我们应积极想办法帮他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投影仪、绘本《小蜗牛找房子》

  活动建议

  1、解读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提问:画面上有谁?它哪里比较特殊?为什么会这样?

  2、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猜测,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出示绘本第 1-4 页,知道小蜗牛的房子为什么没有了。

  提问:小蜗牛们在干什么?小蜗牛查理怎么了?它心情怎么样?

  小结:小蜗牛们正在进行赛跑比赛,查理遥遥领先,结果被一只大红鞋踩碎了蜗牛壳,查理伤心的哭了起来。

  出示第 5-16 页,初步感受同伴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1)提问:谁帮助了查理?怎么帮助它的?这些房子适合查理吗?

  小结:刺猬大妈给了查理针和线,让查理自己织了一个暖和的毛线房子; 蚂蚁们给查理搭了一个结实又防水的砖房子,但都不适合查理。小蜻蜓带查理去了沙地;老鼠带查理去了垃圾场,但是里面的房子都不适合查理。最后查理找到了一个他喜欢的`奶酪房子,一周后奶酪房子却被它吃没了。

  (2)提问:查理把砖房子送给了谁?查理和甲壳虫的心情怎样?

  小结:查理把砖房子送给了无家可归的甲壳虫,甲壳虫一家可开心了,查理帮助了别人他也很开心。

  出示 17-22 页,知道查理和米夏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提问:查理去了哪里?他发现了什么?这个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是谁送给它的?查理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查理去了原来居住的花园,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个最美的蜗牛房子, 原来是米夏给他做的新房子。查理有了新房子可开心了。

  3、完整欣赏绘本,感受同伴间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1)完整欣赏,理解故事结局。

  提问:查理喜欢米夏送它的新房子吗?有多喜欢?

  小结:又一次赛跑比赛,查理第一次钻进新房子里,待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肯露出头来。

  (2)结合实际情况,懂得要主动帮助别人。

  提问:你喜欢米夏吗?为什么?如果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办?

  小结:如果同伴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帮他克服困难。帮助别人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5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绘本,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并根据画面细节, 大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逐步阅读画面和讨论交流,理解绘本中小猫和小鱼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3.能用语言或动作大胆表达自己的爱。

  二、课前准备:

  1、《亲爱的小鱼》ppt,柔美的音乐

  2、一顶帽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封面:

  1. 在封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2. 猫咪看到小鱼,会想到什么? (想吃鱼)

  师:你们家的小猫喜欢吃什么?是啊!猫咪最喜欢吃小鱼,猫和小鱼本来就是天敌。那么这对天敌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3. 图中的小猫咪和小鱼在干什么呢?

  师:猫咪亲小鱼,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亲爱的小鱼》。猫咪怎么叫小鱼呢?老师现在是小猫咪,你们是小鱼,我们来相互叫叫好不好?师:“亲爱的小鱼。”学生:“亲爱的猫咪。”

  (二)、 师生共同阅读绘本:

  1、师:我有一条心爱的小鱼,我好爱好爱他,我每天站在鱼缸前静静的看着他。

  (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为了让你快点长大,我会拿面包喂你。”

  2.(ppt)猫咪:“每一天,我都会送你一个甜蜜的吻,而且,我保证永远都不会忘记。”

  3.(ppt)猫咪:“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小鱼,你会大的没法再呆在小小的鱼缸里。”

  师:如果你是猫咪,你会怎么办呢?(等待学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看看猫咪是怎么做的?

  4、(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把你带到大海边,看着你自由地离去。”

  5、(ppt)猫咪:“你是那么的快活!可是,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6.(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一整天在这儿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7.(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一整夜在这儿等你,看你会不会回到我的视线里。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8.(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把我唯一的帽子扔进大海,看你会不会把它带回来。”

  9.(ppt)猫咪:“如果你带着它回到我这里,我将是怎样的惊喜!”

  10.(ppt)猫咪:“亲爱的小鱼,你会成为我最爱的小船,和我一起去远航。”

  11.(ppt)猫咪:“亲爱的小鱼,你带着我穿过河流和大海,来到长着棕榈树的小岛上。”

  12.(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们就住那里,一直玩“接帽子”的游戏。”(师生互动扔帽子)

  小鱼请把你的帽子摘下来,扔给我,小鱼我要把帽子扔给你了,你要接住哦!做这个游戏你们高兴吗?

  师:“猫咪和小鱼还可以一起做什么游戏呢?”

  猫咪:“亲爱的小鱼,只要你在我的身边,我就会觉得好幸福。”

  13.(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明白你对我的爱,我给了你自由,你却还是愿意回到我的这里。”

  猫咪:亲爱的小鱼,我爱你。”

  学生:亲爱的猫咪,我爱你!”

  (三)、师生共讲绘本故事。

  师:大家想不想再读故事?那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这个故事吧!

  师:“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为了让你快快长大,我会拿面包喂你。”

  生:“亲爱的`猫咪,你好爱我。为了让我长大,你会拿面包喂我。”

  师:“亲爱的小鱼,每天,我都会送给你一个甜蜜的吻,而且我保证永远都不会忘记。

  生:“亲爱的猫咪,每天,你都会送给我一个甜蜜的吻,而且你保证永远都不会忘记。”

  师:“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小鱼,你会大的没法再呆在这小小的鱼缸里。”

  生:“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猫咪,我会大的没法再呆在这小小的鱼缸里。”

  (四)、 升华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爱。

  师:爱是个永恒的话题,爱是一个温馨的字眼,爱是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东西。孩子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学校里,老师同学们对我们的爱,你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谁的爱呢?

  学生展示。(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

  师:孩子们,当几年之后,你们会离开一小这所学校时,所有爱你们的老师们,会目送你们到高等的学府去。当你离开这个你学习的地方,当你离开这些关心你的老师们以后,你会做些什么呢?

  师小结:是啊!爱是什么?爱是一种付出,爱是一种陪伴,爱还是一种回报。让我们对着我们身边每一个爱着我们的人,表达并回报出我们心中的爱吧!

  四、拓展问题:

  1、小鱼在大海里这么自由快乐,为什么还要回到小猫身边?

  2、说说你听故事后的感受?你背故事的哪些地方感动了?

  五、活动延伸: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将你心中的故事也绘一绘。

  1、小猫和小鱼之间还会做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再画一画。

  2、听了这个故事,你还会编一个什么样好听的故事呢?赶快画一画,再讲给大家听吧!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6

  教材简解

  《小老鼠的大计划》这本绘本图书内容生动而又富有童趣,画面简单易懂,色彩丰富,故事以小老鼠们为完成自己的计划给猫找主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观察猫的特征为主线。画面中形象的刻画了小老鼠去观察猫的害怕心情,偷偷地只看到了猫的局部特征,如:猫的尾巴长长的、猫的胡子长长的,猫的眼睛一只绿色、一只是蓝色的,猫的爪子又尖又红,猫的身上有黑黄相间的条纹。幼儿可以依据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能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猫的特征,通过小组拼图拼出完整的猫,帮助小老鼠完成计划。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目标预设

  1.通过自主阅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中猫的特征。

  2.尝试整合信息,帮助完成小老鼠们的大计划,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仔细阅读故事画面,能用语言描述猫的局部特征。

  难点:观察画面中小老鼠的细微表情动作,理解小老鼠的心情变化。

  设计理念:

  《指南》指出要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讲述能力,《小老鼠的大计划》这个绘本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易懂,教师通过创设多种条件让幼儿可以观察画面大胆讲述故事,体验小老鼠的心情变化,通过自主阅读初步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知道小老鼠的计划,接着幼儿通过自由翻阅图书,讲述看到的猫的局部特征,然后通过组合信息,和同伴一起拼出完整的猫的图片,最后帮猫找到了主人体验小老鼠欢乐的心情。通过这样从简单到复杂的讲述方式,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从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准备

  绘本图书《小老鼠的大计划》,课件、拼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告示风波

  1.出示寻猫的告示,解读告示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书、讲讲故事吧。

  出示告示的图片师幼一起解读告示,知道告示的内容是寻找走丢的猫。告示上有图片和文字。

  2.知道猫走丢了,小老鼠最害怕。(出示图片观察小老鼠们害怕的表情)

  师:老鼠为什么会害怕、会紧张呢?(理解小老鼠的心情)

  这一环节师幼共同解读告示,通过对告示的解读了解小老鼠的心情以及大计划的起因。

  二、自主阅读绘本,讲述猫的特征,了解小老鼠的心情。

  1.教师说出老鼠们的计划。(寻找主人的告示)

  2.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绘本,通过对绘本的`观察,掌握猫的一些特征,同时能仔细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体会小老鼠的心情。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4.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后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猫的特征。并能说出老鼠的`心情和动作。

  这一环节是幼儿自主阅读图书,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指导猫的一些局部的特征,并且能用语言描述。同时画面中生动的刻画了小老鼠的表情和动作,幼儿可以借助图书更好的认识。

  三、尝试合作整合琐碎信息,完整讲述猫的特征,完成告示。

  1.师:看来他们真的是很怕猫啊。好,这个大计划还差一点点就要完成了,接下来老鼠们根据自己看到的,开始画起了猫。

  2.师:可是,这只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完整的说一说告诉小老鼠。

  3.幼儿完整讲述,画面展示,全体幼儿一起讲述。

  4.小组尝试拼图,完成寻找主人的告示。

  师:小老鼠们你画一张我画一张,可怎么办呢?(幼:把图片拼起来)

  幼儿小组拼图完成告示。

  5.思考在告示上再写写什么告诉主人呢?(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

  这一环节幼儿整合零散的信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告示,通过补充告示内容迁移生活经验。

  四、讲述故事的结尾,体验小老鼠的心情变化。

  1.这个大计划终于完成啦!(鼓鼓掌)小老鼠们把告示张贴在了小区里,猜猜结果会是怎样的?幼儿自由讲述故事的结尾。

  2.画面展示,感受小老鼠此刻的心情。(一起阅读绘本最后一页)

  故事的结尾总是令人开心的,小朋友们通过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的结尾,体验小老鼠开心、激动地心情。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7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3.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难点: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配音

  3.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封面。

  师:今天老师想邀小朋友一起玩一玩,玩什么呢?玩一本书《救救我小猫》。是谁需要帮助呢?,老师带来了很多小猫,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讲述故事并进行游戏。

  1出示9只小猫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猫?一共多少只猫?

  师:这9只小猫,白天睁开眼睛,晚上就闭着眼睛睡觉,这天,小猫们都睡着了,打起呼噜.....呼呼呼......,就在这时,有敲门的声音,小粉猫和小绿猫睁开眼睛。

  提问:哪两只小猫睁开眼睛了?

  师:小猫睁开眼睛说:“你要干什么?”外面的`人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提问:外面的人要干什么呢?

  2.出示龙卷风卷走小粉猫和小绿猫的画面

  提问:用什么办法捉走了小猫?你们愿意帮助救救小猫吗?

  师:小猫被龙卷风卷走了,我们应该怎么救呢?我们一起找解救的方法

  3.出示苹果、菜叶和巧克力图片,认识量词。

  一(个)苹果 一(片)菜叶 一(块)巧克力

  提问:这三张图片哪里是一样的?(都可以吃)

  师:我们都把他们救出来了,可是到了晚上,小猫们都睡着了,敲门声又响了,小橙猫和小红猫听到了敲门声。我们一起听听门外的人怎么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提问:他又干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他用什么办法来捉小猫。

  4.出示用网捉小猫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要不要救它们,我们来看看他又给我们出什么题?

  5.出示蜜蜂、斑马和彩虹图片,认识量词。

  一(只)蜜蜂 一(匹)斑马 一(道)彩虹

  提问:“他们好像不一样,但是请你想一想,快把眼睛擦擦亮,他们哪里是一样?”(它们都有线条)

  师:已经救了一只,我们继续救另一只。

  6.出示小鸟、飞机和火箭图片,认识量词。

  一(只)小鸟 一(架)飞机 一(艘)火箭

  提问:“他们好像不一样,但是请你想一想,快把眼睛擦擦亮,他们哪里是一样?”(都会飞)

  师:它们都获救了,太感谢你们了。

  三、结束部分

  师:可是又到了晚上,小猫都睡着了,打起了呼噜,敲门声又响了,小猫们都睁开了眼睛,门外的人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师:我听说:“外面的人想把这9只小猫一网打尽”什么就一网打尽?我也听说了,只要给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把小朋友带走,孩子!我有很多的好玩玩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游戏,你们跟我走吗?

  师:你们是聪明的,知道不跟陌生人走,可是小猫它们呢?让我来骗骗小猫它们是否跟我走,小猫小猫,我给你们好吃的,你们跟我走吧!

  提问: 你们认为小猫会跟我走吗?

  1.出示小猫课件。

  师:8只小猫被捉走了,只剩下一只小白猫没有被捉走,8只小猫去哪里了呢?老师知道在哪里,你们看。

  2出示幼儿园课件

  师:小朋友!小猫就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我们回去以后仔细找找好不好。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8

  活动目标:

  1、理解巨人帮助小动物的故事情节,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2、感知周围生活中有爱心、乐意帮助别人的人是最漂亮的人。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引起兴趣

  1、说说周围最漂亮的人。

  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漂亮的.人,请你说说哪些人是你眼中漂亮的人呢?

  小结:你们眼里漂亮的人是穿着时尚的阿姨、长相好看的帅哥。

  2、说说故事中巨人的外表。

  提问:在一座城市里有一个巨人,从他的穿着我们来评价一下他漂亮吗?

  小结:巨人不漂亮反而给人留下了的是邋遢的印象。

  二、分段理解,感受故事

  1、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一段(巨人改变外形)。

  2、继续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二段(巨人遇到长颈鹿后帮助长颈鹿)。

  提问:巨人碰上了长颈鹿,长颈鹿怎么了?巨人会怎么帮助长颈鹿呢?

  小结:巨人用领带给长颈鹿做围巾。

  3、继续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三段(巨人遇到山羊后帮助山羊)。

  4、继续观察PPT,自主阅读故事情节第四段(巨人遇到老鼠、狐狸、狗后发生的事)。

  5、继续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五段(小动物送巨人礼物和信)。

  6、问题讨论(巨人美在哪里)。

  提问:巨人现在又变成了邋遢的人,为什么小动物们却觉得他很美呢?

  小结:原来,做一个善良的、乐意帮助别人的人,也能给人带来美感。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三、活动延伸,启发迁移

  1、引起思考谁是最漂亮的人。

  提问:想想,在你生活的周围哪些人也像巨人一样懂得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总结: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巨人一样喜欢帮助别人的人,睁大我们的眼睛再去找一找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很多。

  2、到生活中继续寻找“最漂亮的人”。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9

  课程分析

  山羊、三只小猪、小红帽.....这些形象如此熟悉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经典童话故事:《狼和小羊》《三只小猪》《小红帽》《大野狼》...在这些故事里,很多角色都成了狼的腹中之物。可是为什么这只小狼却看不上狼所垂涎的猎物呢?是什么促使他找出各种借口弃美味而不顾呢?我们不禁跟着他好奇地走下去。

  故事的结尾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大逆转:小狼走出了森林,迎面的一体小房子里飘出来的香昧让他走了进去,到底会是什么好吃的呢? 他可是一只无比挑剔的小狼啊。这个时候,我们的“胃口”也被吊得足足的。赶快翻到下一页一- “宝贝,你的午后点心做好啦,快吃吧!笑眯眯的襄妈妈手中捧着刚刚出如的蛋糕。原来,小狼路急匆匆地穿过森林,就是为了回家吃妈妈做的午后点心;原来,他最想要的是一顿爱心大餐;原来,爱是吸引他不顾一切往家赶去的无形力量。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怦然心动,一股柔情在心里升起……

  课程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比表达对狼的形象的理解。

  2.大胆猜测小狼会不会吃掉小动物,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随着故事的`展开,产生担忧、好奇、惊喜等情绪反应。

  课程准备

  1绘本《明天我再来吃掉你》人手一本。

  2.绘本PPT。

  课程过程

  (一)幼儿回顾听过的有关“狼”的故事。

  1.话题导入:说说你知道的“狼”。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哪些关于狼的'故事呀?故事中的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喜欢它们吗?

  2.师幼共同小结印象中狼的形象。

  (二)封面设疑,猜测故事内容。

  1.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这本书也讲了一个关于狼的故事。封面上的这只狼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它会是一只什么样的狼?

  2.继续猜测故事情节。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接下来森林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自主阅读,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尝试根据连续画面梳理故事的情节。

  1.自主翻阅绘本,验证自己的猜测内容。

  师:请你仔细阅读这本书,看看和我们刚才猜的故事内容有没有区别。

  2.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绘本中的发现。

  师:你在故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熟悉的地方?

  (四)师幼共读,进一步探讨故事内容。

  1.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的内容。

  师:狼先后遇到了谁?它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故事中遇到的人和动物,你在其他书上见过吗?故事内容和你看过的一样吗?

  2.幼儿自主交流,讨论并猜测。

  (1)幼儿猜测:第二天小狼还会去吃掉森林里的那些小动物吗?

  (2)幼儿自主讨论:明天小狼为什么会(不会)吃掉小动物?

  课程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我是尽可能发掘让孩子们有话说的问题,孩子在前,教师在后这个理念在备课的时候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我也是一直在想怎么样的绘本是孩子感兴趣的,有话好说的。这书讲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坏狼,跟我们知道的经典故事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和英国童话里的人物,让小羊(《狼和小羊》)、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 )、七只小羊(《狼和七只小羊》)、小红帽和猎人(《小红帽》 )依次出场,这种杂糅的奇巧设置,先让你产生错觉,再让你在思维定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戛然而止,来一个漂亮而自然的大逆转,是不是很过瘾?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有趣的绘本,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兴趣也很高。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0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故事《我是霸王龙》,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能够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并续编故事结尾。

  3.感受故事中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重点:理解故事基本内容,能够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

  难点:能够通过两个主角情感的变化,懂得要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并根据情感经验续编故事结尾。

  二、活动准备:

  物质:PPT,音乐《雨的印记》

  经验:幼儿对恐龙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前半段内容。

  教师播放霸王龙刚出现的图片猜故事内容。

  提问:

  谁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2.讲述故事后半段并体验角色情感的变化。

  提问:

  (1)翼龙怕他吗?为什么还救他?

  (2)小翼龙发现霸王龙好了之后会怎样呢?

  (3)霸王龙第一次见小翼龙的时候想怎么样?后来霸王龙为什么要叼鱼来呢?为什么?说明霸王龙现在变得怎么样了?

  (4)教师总结:关心和帮助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朋友。

  3.续编故事结尾

  (1)如果小翼龙和霸王龙再次遇见了,会发生什么事?

  (2)如果你是霸王龙,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小翼龙呢?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1

  设计意图:

  《艾薇的礼物》是凯特?格林纳威大奖金奖获得者的代表作,本次活动我通过观察、自主阅读、师幼共读等方法来了解绘本内容,自主发现绘本每一页的关联,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懂得付出与给予,学会感恩和关爱。

  3~6岁的幼儿总是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惜,可以说到了吝啬的程度。绘本《艾薇的礼物》让幼儿看到了分享的快乐——当别人收到自己的礼物、自己的祝福时而露出的由衷喜意,自己也会满足得窝心快乐!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过程。

  3、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绘本

  2、绘本课件

  3、礼物盒(鞋子、老花镜、食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礼物盒,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收到过礼物吗?

  师:当你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盒,我们一起看看礼物盒里面有什么?这些东西可能是送给谁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故事里有谁?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前半段,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图片内容。

  师:艾薇的礼物盒里都装了些什么?你觉得她会把礼物怎么样?会送给谁?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看。

  3、播放绘本前半段,引导幼儿说说、看看。

  师:艾薇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送礼物给别人,看,他们是怎么送礼物的?

  师:她把大鞋子送给了谁?把老花镜送给了谁?好喝的送给了谁?奶嘴送给了谁?你们觉得艾薇的礼物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四幅图的同时,再关注到反页人物的动态)

  4、教师小结:是呀,艾薇送的礼物常常不合适,不过呀,有时候,艾薇的礼物也很棒哦!

  5、教师出示小图标。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礼物盒里都有哪些礼物?分别送给了谁?艾薇送的礼物合适吗?如果重新请她送一次,老花镜送给谁会比较合适?大鞋子呢?好吃的呢?

  6、师幼共读绘本后半段,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图片内容。

  师:她将奶嘴送给了谁?她将好吃的送给了谁?她将老花镜送给了谁?她将大鞋子送给了谁?艾薇送了这么多礼物给别人,当然,她也会收到别人的礼物哦。

  7、教师出示教师绘本,完整讲述,幼儿欣赏。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完整听一遍。

  8、提问:

  (1)为什么艾薇喜欢送礼物给别人?她把礼物送给别人的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

  (2)你喜欢艾薇吗?为什么?

  (3)8、教师小结:虽然艾薇送别人的礼物不一定和合适,但她很用心选择每一样礼物,当她送出礼物的时候很开心,同时她也会收到别人送的礼物,好的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送礼物和收礼物的经验。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送过礼物呢?送过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收到礼物的人心情会怎么样?

  小结:小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当我们和别人一起分享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收获快乐,我们要用心的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2

  设计意图:

  绘本《跑跑镇》给孩子们演绎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跑跑镇上的朋友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会撞在一起。可是当汽车和梯子撞在一起、白熊和黑熊撞在一起后出现了什么呢?整个故事充满着幽默诙谐的生活情趣和奇妙现象。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不仅对幼儿的思维是一个冲击,而且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以“跑跑镇”里的朋友为素材,设计了拓宽幼儿思维、鼓励大胆想象的游戏活动,满足他们的奇思妙想。

  活动内容

  大班语言活动《跑跑镇》

  活动目标

  1.对两个物体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有兴趣,并用xx和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的句式完整连贯地讲述

  2.能大胆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游戏音乐、游戏胸卡等。

  活动过程

  一、奇妙的跑跑镇——对故事中两个物体组合后的奇妙变化有兴趣

  (一)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叫跑跑镇,跑跑镇的朋友都在跑跑跑,碰碰碰,会发生很多奇妙的事情,和老师一起去体验体验吧。

  1.汽车和梯子

  师:看看谁来啦,汽车和梯子,汽车和梯子跑跑跑,碰碰碰,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猜猜……你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哇,是消防车,消防车是做什么用的?

  小结:哇,太奇妙了,汽车和梯子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一辆消防车!他有汽车的本领还有梯子的本领!

  2.黑熊和白熊

  师:跑跑镇的朋友还在跑呢,看看这次谁和谁碰在了一起?白熊和黑熊,那想想它们碰一起会有什么变化?(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碰出了谁?怎样的熊?什么变化了?你们能用xx和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这样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吗。

  小结:看,黑熊和白熊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一只黑白色的熊。

  3.人和鱼儿

  师:这次谁跑来了?会碰出什么呢?请你们用xx和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这样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小结:人和鱼儿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一条美人鱼!

  师:谁来学学美人鱼的样子?来吧!

  (三)小结:跑跑镇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有些朋友碰在一起本领变大了,有些朋友碰在一起颜色变了,还有朋友碰在一起形状变了,真是太有趣啦!

  二、有趣的碰碰碰——对游戏中两个事物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乐于思考,能大胆猜测和想象。

  (一)游戏:对对碰

  1.师:跑跑镇里还来了些朋友,看,都有谁呀?(出小女孩、宝石、蓝色、黄色、山楂、竹签图片)

  2.师:你想让哪两个朋友跑跑跑,碰碰碰?它们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奇妙变化呢?先和的的好朋友说一说。

  3.谁愿意来说说哪两个朋友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什么?还有谁也是找这两个朋友,但是碰出了不一样的东西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

  4.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跑跑镇里的朋友碰在一起,碰出了这么多神奇的组合。

  (二)游戏:找朋友

  1.师:小朋友想不想到跑跑镇去玩啊?跑跑镇里还有这么多朋友,快看看。

  2.介绍游戏规则:我们要先听清游戏规则,音乐一响,小朋友们在小镇上跑跑跑,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碰碰碰,想好碰出的'奇妙东西,音乐一停,就在幸福圈里站好,告诉大家你们碰出的奇妙东西。

  3.幼儿自主拿牌子,跟着音乐做游戏,自主寻找朋友,(请小朋友们轻轻的到就近的位置拿牌子,把他挂在脖子上,看看你变成了跑跑镇的谁啦,我们要准备出发咯,快快快。)

  4.第一遍游戏

  师:谁来说说你们碰出了怎么奇妙的东西?你可以先介绍自己,我是xx,我是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你的想法是一样吗?(个别提问后引导幼儿自主分享)小朋友可以告诉旁边的朋友。

  5.第二遍游戏

  师:我们还要去跑跑镇上找朋友呢,音乐马上就要响了,你现在可以继续做的牌子上的朋友,也可以和别人交换交换,换好了吗?现在看看,如果3个朋友甚至更多朋友可以碰出什么呢,出发了……

  引导幼儿说:我是xx,我是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个别提问后引导幼儿自主分享)小朋友可以告诉旁边的朋友。小朋友请坐,收好牌子。

  6.小结:小朋友好厉害,我们都是跑跑镇的朋友了,不管和谁碰在一起,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三、生活中的“跑跑镇”——对生活中各种物体组合现象有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继续大胆想象的愿望。

  (一)欣赏生活中物品的组合

  师:所以跑跑镇的朋友跑着跑着就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碰着碰着就碰出了很多和我们生活有关的好玩、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生活图片解说)

  (二)欣赏果酱视频,丰富生活经验

  师:橙子果酱是怎么变来的呢?我们继续看……哇,原来是这样变得啊!

  (三)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碰在一起可以变出更奇妙的东西,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感觉还是比较投入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和孩子们平等交流,营造了一个比较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氛围。

  在第一个环节,我主要是模拟绘本情境,鼓励孩子进行猜想,肯定他们的想象,目的就是帮助幼儿建立想象的基础,如功能、颜色、形状的变化等,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及欲望,让幼儿带着愉快的心境在活动中学习,从而达成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效果。这个环节,我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孩子们也是能积极参与活动,发挥想象,目的基本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我比较看重孩子是否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没有太强调孩子在这个活动中是否一定要学会具体什么句式。因为如果我们过于重视孩子的语言形式,就可能影响孩子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影响孩子对用恰当语言表达某一种情境的自我认同,甚至影响孩子交流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一些提问及追问的技巧,鼓励孩子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从孩子们现场的回答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游戏有助于幼儿将个人的经验与所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包括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动机、愿望,可以使幼儿不断获得学习的快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所以在后面的游戏环节,我的关注点是幼儿能不能三三两两组合,进行商量讨论,想好会碰出的奇妙东西,完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表现更我感觉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是非常丰富了,而且很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了。

  至此,我觉得我这个活动的目标也基本达到了。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实物的特征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感受碰撞拥抱后产生的神奇现象。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比较连贯的表述。

  3、感受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平板电脑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活动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一个小镇,那里的朋友都喜欢做一件事,是什么呢?(引出跑跑镇)

  2、理解什么是拐角?你有没有在拐角处碰撞的经历?

  小结:这里的朋友都喜欢做一件同样的事情,他们都喜欢跑步,爱跑步是一件好事,可是碰上这样的拐角就会发生碰撞。

  二、看图想象,猜测表达

  看,谁跑来了?

  1、出示汽车和梯子(功能)

  汽车跑跑跑,梯子跑跑跑。他们在拐角处相遇了,咣!会发生什么事?

  (2-3人说理由)

  师:为什么汽车和梯子碰到一起会变成消防车?说出你的想法。有趣的事。

  2、公主和鱼儿(外形)

  跑跑镇上的朋友们哒哒哒跑跑跑,看看这次谁来了?

  咣!会发生什么事?说说你的想法。

  3、黑熊和白熊(外形、颜色)

  谁来了?他们碰到一起发生什么有趣的变化?

  4.4个二维码出示,幼儿自由扫码观看动画,介绍要求:学习用句式“xx跑跑跑,xx跑跑跑,咣!它们碰在一起变成了xx”

  5.它们有的是外形的碰撞结合;有的是外形和作用相结合,有的不仅仅是外形的结合更有了颜色的结合;甚至还有的是外形、颜色、里外的碰撞结合。

  三、逆向思维,发散性想象

  大屏幕出示(河豚)。

  师:它是谁?它有怎样的外部特征?猜猜它是谁和谁碰撞变成的。(出示很多图片)请你来试试(电脑上操作变一变)

  四、自主体验,想象与创编

  1.师:跑跑镇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居民在跑步,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谁?

  2.师:如果你是跑跑镇的居民,又会选择和谁发生碰撞?选择两位居民放到同一个框内,将你想到的碰撞出的新居民用绘画的形式画到另一个大框内。

  五、结束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跑跑镇的朋友,他们碰在一起变成了有更大本领的新朋友,待会儿可以把你们的发现告诉班上的其他小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4

  一、设计意图:

  《跑跑镇》这个绘本情节有趣,居民喜欢快跑,这样的经验和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谋而合。而我们会常常提醒孩子慢点,跑跑镇这个绘本满足了孩子的跑的愿望。幼儿的兴趣也很浓,通过PPT让孩子更能动态的看到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扩展了幼儿的思维,满足幼儿奇妙的想法。

  二、活动目标:

  1.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想象、猜测。

  2.感知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感受碰撞的神奇。

  三、活动准备:

  手偶、故事PPT、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PPT第1页、第3页)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小镇,这个小镇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做“跑跑镇”,为什么这个小镇的名字这么奇怪呢?因为这个小镇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在跑。

  2.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跑吗”?

  3.师:“因为呀,他们跑着跑着就会撞到一起,然后就会发生一件很神奇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边看图片边讲述故事

  1. 小黑熊跑过来了,唱:我是黑熊、我是黑熊,啦啦啦、啦啦啦。 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只白熊,唱:我是白熊、我是白熊,啦啦啦、啦啦啦。黑熊和白熊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黑熊和白熊撞在一起居然变成熊猫。

  2. 小公主跑过来啦,唱:我是公主、我是公主,啦啦啦、啦啦啦。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只小海豚,唱:我是海豚、我是海豚,啦啦啦、啦啦啦。小公主和小海豚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小公主和小海豚撞在一起变成了美人鱼

  3. 仙人球跑过来啦,唱:我是仙人球、我是仙人球,啦啦啦、啦啦啦。 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条小鱼,唱:我是小鱼、我是小鱼,啦啦啦、啦啦啦。仙人球和小鱼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变成了河豚

  (三)边看图片边进行猜想

  1.黑熊和白熊、小公主和小海豚、仙人球和小鱼,它们碰在一起以后,就会变成一个新朋友,它们是怎么变成的呢?

  2.红宝石哒哒哒、苹果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3.喷火龙扑啦啦、大山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4.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它们是怎么变成的呀?(它们结为一体、组合起来了)

  5.楼房哒哒哒、轮子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咣!火车来啦,房子变成了火车的车箱、轮子变成了火车的轮子,房子和轮子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就变成了火车。

  6.馒头哒哒哒、肉丸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咣!变成了肉包。

  (四)律动游戏

  1.师: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再去跑跑镇瞧一瞧吧。

  儿歌:车子车子跑跑跑,速度快得不得了,

  梯子梯子追追追,速度快到像在飞,

  车子跑,梯子追,碰碰碰,变成谁?

  2.会变成什么呢?咣!消防车

  3.儿歌:小猫小猫跑跑跑,速度快得不得了,

  小鹰小鹰飞飞飞,快到飞机都没法追,

  小猫跑,小鹰飞,碰碰碰,变成谁?

  4.师:小朋友们,小猫和小鹰碰在一起,到底会变成什么呢?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跑跑镇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跟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阅读吧。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5

  设计思路

  绘本《跑跑镇》给孩子们演绎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跑跑镇上的居民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会撞在一起。可是当小猫和小鹰撞在一起、台灯和路灯撞在一起后变成了什么呢?整个故事充满着幽默诙谐的特点和奇妙现象。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不仅对幼儿的思维是一个冲击,而且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拓宽了幼儿思维、鼓励大胆想象的集体活动,满足他们的奇思妙想。

  活动目标:

  1.对两个物体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有兴趣,并能大胆想象。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会用“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什么”句式完整表述。

  3.乐于与同伴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PPT、操作卡、黑色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跑步吗?为什么喜欢跑步?我们一起站在原地跑一跑试试看吧!(小朋友原地跑)在跑步的时候脚下会发出什么声音?是哒哒哒的声音。

  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个奇妙的地方,那儿的朋友都喜欢跑步,名叫跑跑镇。跑着跑着,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观看PPT,了解绘本内容,发现“咣”的神奇

  1.汽车和梯子

  师:看看谁跑过来来啦?(汽车和梯子),他们跑到一个拐角处,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汽车哒哒哒,梯子哒哒哒,咣的一声,你们猜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呢。哇,是消防车,

  总结:引导幼儿重复句式(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汽车哒哒哒,梯子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一辆消防车)是不是很神奇啊!

  2黑熊和白熊

  师:跑跑镇的朋友还在跑呢,看看这次谁和谁撞在了一起?(白熊和黑熊),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什么啦?(变成了一只大熊猫)总结:重复句式,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一只大熊猫。

  原来啊,在跑跑镇里一个朋友和另外一个朋友撞在一起就能变出新朋友

  真是太有趣啦!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了解神奇的“咣”

  师:(出示ppt游戏)还有个朋友也跑来了,看看是谁?它请小朋友帮它找个朋友来撞一撞。看会不会变出新朋友。(幼儿到PPT前操作)有没有变出新朋友。

  成功:就出现咣出来的新朋友。师:非常棒,黑马非常感谢你。

  失败:就出现失败的声音。师:和黑马撞在一起没有变出新朋友。

  重复句式:白马哒哒哒,黑马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一匹斑马。

  师:跑跑镇还有朋友想跑呢,你来把它请出来(幼儿拖一个朋友出来),你们来帮它找个朋友来撞一撞。(成功或失败)重复句式

  四、游戏对对撞,撞出更多神奇的组合

  师:跑跑镇里还有很多朋友在跑呢?看看都有谁啊?(出示大操作图)它们撞在一起又会变成什么?(交待操作要求)待会儿就请你们到后面,用笔把两个撞在一起的朋友连起来,想想能变出什么新朋友,(在小操作图上连线)并用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xxx的句子说给同伴听一听。

  师:谁愿意带着你的操作卡,说给大家听一听。记得要用同样的句式哦!

  五、生活中的跑跑镇,激发幼儿继续大胆想象。

  师:跑跑镇里的朋友们撞一撞,就变出了许多新朋友,真是一个神奇的小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也是这样撞出来的,现在就和身边的伙伴说一说吧!还可以三个朋友撞一撞,还可以更多的朋友撞一撞哦!(交流、分享)总结:跑跑镇变出来的这些新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更有趣,也更美好。老师今天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跑跑镇》这本书里,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6

  活动目标:

  1.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想象、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2.感受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操作底板、小图片(每组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想象、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难点: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正确的贴对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我去过一个奇妙的小镇,名叫跑跑镇?叫什么?跑跑镇的居民都在跑步。跑步时脚上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你们试试,哒哒哒,哒哒哒。

  2.跑跑镇真是一个神奇的小镇,那你们猜猜跑跑镇上都住着谁?到底住着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有谁呢?一只黄色的小猫,小猫哒哒哒,这是谁?这是小鹰,小鹰哒哒哒。小猫和小鹰哒哒哒的快跑着,这是在马路边的一个什么地方呀?他们跑到一个拐角处,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于是,咣的一声,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和谁撞成了一只猫头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的撞在一起会变成猫头鹰。

  4.哇,好神奇啊!我们再来看看跑跑镇上还有谁,睁大眼睛哦。这是黑熊,黑熊哒哒哒,这是白熊,白熊哒哒哒,他们也在哒哒哒的快跑着,他们会发生什么呢?黑熊和白熊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那到底会变成什么呢?我一起来看一看。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变成了什么?真的好神奇啊!

  5.跑跑镇上还有许多的居民,他们也在哒哒哒的奔跑着,于是,咣!他是谁?他叫刺豚。叫什么?你们觉得刺豚有可能是谁和谁撞在一起变成的呢?为什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和谁撞在了一起变成了刺豚?仙人球哒哒哒,小鱼哒哒哒,咣,撞在一起变成了刺豚。

  6.跑跑镇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居民,他们在快速的奔跑,他们在碰撞之后也会发生有趣的变化。接下来我为你们准备了操作卡,请你们仔细看看操作卡上有什么,找一找是谁和谁碰撞在一起变成了他,找到相应的'图片贴在前面的格子里。

  7.请你轻轻的站起来走到自己的桌子前面,一组小朋友完成一份操作卡。

  8.做完的小组请把操作卡拿上来,那你们做的到底对不对,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验证一下。公主哒哒哒,海豚哒哒哒,咣,变成了美人鱼。红宝石哒哒哒,苹果哒哒哒,咣,变成了石榴。馒头哒哒哒,肉丸哒哒哒,咣,变成了香喷喷的肉包子。荷叶哒哒哒,拐杖哒哒哒,咣,变成了雨伞。扫帚哒哒哒,老奶奶哒哒哒,咣,咣,变成了骑在扫帚上的巫婆。喷火龙哒哒哒,大山哒哒哒,咣,变成了火山。房子哒哒哒,轮子哒哒哒,咣,变成了火车。卡车哒哒哒,梯子哒哒哒,咣,变成了消防车。黄色哒哒哒,蓝色哒哒哒,咣,变成了绿色。

  9.你们都做对了了吗?你们可可真棒,都做对了,我们来击个掌庆祝一下。

  10.瞧,跑跑镇上又跑来了谁?谁呀?爸爸哒哒哒,妈妈哒哒哒,咣,他们碰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数1、2、3,揭晓答案。咣,变成了什么?幸福的一家人。

  11.这就是奇妙的跑跑镇,跑跑镇就是这么有趣!今天我们认识了跑跑镇上这么多的居民,高兴吗?他们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做客。其实啊,跑跑镇还有很多很多的居民,你看,还有……他们也在快速的奔跑,谁又会和谁撞在一起,碰撞后又会变成什么呢?我们现在休息一下,等会再把你的想法告诉我,好吗?

  活动反思:

  跑跑镇上的居民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撞在一起:小猫和小鹰撞在一起出现了什么?苹果和红宝石撞在一起?全书充满生活中幽默诙谐的小情趣。故事有想象力,构思巧妙,以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人忍俊不禁。本书是一本创意游戏书,但是创意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通过两个不相关的东西快跑、碰撞在一起后,变成“新”事物;孩子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对象上观察趣味的元素,进而联想出两个角色碰撞后可能产生的新变化。本次活动极具趣味性,在操作时人数有点多了,一组上如果四人左右操作的话效果会更好。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7

  活动目标:

  1、学说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变成了xxx。

  2、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活动准备:

  操作底板、小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说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变成了xxx

  难点: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想象、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有一个小镇,名叫跑跑镇,镇上的居民们都喜欢快跑,跑着跑着,咣,免不了会撞在一起......瞧,谁来了(出示会动的ppt)

  幼:黑熊和白熊

  师:白熊和黑熊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想想跑步的时候,我们脚底下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跑跑镇里面都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二、基本过程

  1、观察图片,学说短句

  提问:出现了谁?

  幼:小猫和小鹰

  师: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变成了什么?

  幼:变成了猫头鹰

  提问:刚才是谁和谁跑过来变成了猫头鹰?

  幼:小猫和小鹰

  师:他们是怎么撞在一起的?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讲述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变成了猫头鹰

  师:哇,好神奇啊!我们再来看看跑跑镇上还有谁在跑?

  出示小女孩和小鱼的ppt

  师:谁来啦?

  幼:小女孩和小鱼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学说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

  幼:小女孩哒哒哒,小鱼哒哒哒,咣!

  师:会变成什么!

  幼:美人鱼

  出示图片和幼儿一起说:小女孩哒哒哒,小鱼哒哒哒,咣!变成了美人鱼。

  三、操作

  师:跑跑镇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居民,他们在快速的.奔跑,他们在碰撞之后也会发生有趣的变化。接下来我为你们准备了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图片上有什么,找一找谁和谁碰撞在一起变成了谁,找到相应的图片贴在上面的格子里。

  验证孩子们的操作,请孩子们用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变成了xxx

  四、结束部分

  提问:瞧,跑跑镇上又跑来了谁?谁呀?

  师:爸爸哒哒哒,妈妈哒哒哒,咣,他们碰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数1、2、3,揭晓答案。咣,变成了什么?

  (多了一个小朋友)

  师:哇!变成了幸福的一家人。

  师:这就是奇妙的跑跑镇,跑跑镇就是这么有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之后可以和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找找有什么相关联的事物,想想他们在碰撞之后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反思

  本节活动内容幽默诙谐,故事有想象力,以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人忍俊不禁。首先通过两个不相关的东西快跑、碰撞在一起后,变成“新”事物,幼儿通过两个事物的快跑以及碰撞学会说完整句。其次,幼儿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对象上观察趣味的元素,进而联想出两个角色碰撞后可能产生的新变化,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增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极具趣味性,只是在设计的环节以及问题的设置方面,没有把空间留给孩子自己思考,而是急于向孩子讲解,也没有把时间留给幼儿让幼儿学说完整句。其次在游戏环节,操作的卡片没有面向全体幼儿,只是让单个幼儿操作已设定好的事物,没有拓展幼儿的思维。应该提前把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合作找一找那两个事物碰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以上就是我对本节微课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把机会留给幼儿,注意问题的有效提问,争取做到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多说多思考。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精选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跑跑镇》01-24

幼儿园中班语言《跑跑镇》教案(通用5篇)10-11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跑跑镇》PPT及教案资料下载07-20

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接力跑跑跑》教案04-05

绘本活动《跑跑镇》中班教学设计(通用10篇)10-28

大班音乐亲子韵律游戏《跑跑村》04-05

大班语言的教案10-23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1-04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9-24

大班语言冬天教案01-25

在线咨询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精选17篇)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初步理解绘本前半段内容并学习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述。

  2、通过阅读图书了解牛的外形特征。

  3、喜欢阅读图书,并乐于与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PPT、黑色和白色毛边纸、小图书人手一本。

  2、作为牛身体的长方形白纸若干张,黑纸和白纸若干张,胶水、棉签。

  活动过程:

  (一)、观察

  1、PPT上撕纸人物与动物造型图,引导幼儿说出撕贴过程。

  师:“小朋友,这些画漂亮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这些漂亮的画是用纸撕出来的。"

  2、出示封面,引出主题——牛的一家

  师:“这是牛的一家,有牛爸爸、牛妈妈、和牛宝宝。它们也是用白纸和黒纸撕出来的,今天,我们来一起阅读这本有关撕牛的书,好吗?”

  (二)、幼儿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1)安静,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阅

  (2)仔细看一看,看看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说说牛是怎么撕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观察PPT2~7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第2、3页:画面上有什么?

  幼:一块黑,一块白

  幼:一片一片,有的黑,有的白

  师:这一块黑,一块白是什么?

  幼:很多的纸片

  师:猜猜这些撕出来的纸片,是牛身上的哪个部位呢?

  幼:牛的身体

  师:牛的身体撕好了还要撕牛的哪些部位呢?观察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跟读课文重复的'句子:撕呀撕呀,一个头(两只角、一条尾巴、四条腿)……

  (归纳小结书中量词的用法。)

  师:啊,牛爸爸好壮呀!原来我们撕出了一只强壮的牛爸爸!

  师:撕呀撕呀……

  (教师停顿,让幼儿猜猜接下来撕的会是谁?)

  幼:牛妈妈

  幼:牛宝宝

  (四)、集体阅读P8—15。观察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尝试讲述。

  引导幼儿讨论:牛爸爸、牛妈妈、牛宝宝想到山上吃草,那我们要撕出什么呢?

  幼:我们要撕草地、还有山坡。

  幼:还有树,花。

  师:我们要准备什么颜色的纸呢?

  幼:绿色

  师:牛宝宝很小,吃的草要嫩一些,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的?

  幼:浅绿色

  师:一片深绿,一片浅绿、深深浅浅都好绿(教师引出课文的句子)

  (五)、师幼完整阅读封面至P15,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六)、幼儿尝试撕牛

  (1)提出要求,介绍牛一家的异同点:大的身体是牛爸爸、略小一点的是牛妈妈、最小的身体是牛宝宝的。

  (2)幼儿撕牛,师提醒幼儿自由撕出一只牛。

  (3)相互展示作品,再次要求幼儿用书中的语言描述牛爸爸

  (七)、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撕出书中“牛的一家”。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画面内容。

  2.感受绘本情节的趣味性。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做打瞌睡的动作)你们知道我刚才在做什么吗?

  2.总结:像这样昏昏欲睡的样子叫做打瞌睡。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一做打瞌睡的动作。)

  二、观察画面,体会绘本中从打瞌睡到醒来的画面变化

  1.你们见过打瞌睡的房子吗?(出示PPT图片房子)这就是打瞌睡的房子(教师缓缓讲述:有一幢房子,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为什么说它是打瞌睡的房子?

  2.(出示下一张图)房子里都有谁在睡觉?睡在哪里?

  3.谁能用一个长长的句子把每个人睡在哪里说完

  4.这个时候小孩起来了,他要去干什么?幼儿猜测

  5.(出示图片)小孩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6.我们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连续观看图片重叠着睡上去)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谁来看着图片说说谁睡在谁的身上。(幼儿讲述)

  7.你们觉得这样的睡法怎么样?为什么?

  8.(PPT下一个画面讲述:这时候,忽然听见老奶奶大声喊,我受不了啦!)看看老鼠怎么样了(跳起来)幼儿观察老鼠跳了起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猜测

  9.(PPT图片出示)你发现了什么?(猫跳了起来,很惊恐)猫是被谁吵醒的?讲述:老鼠吓了猫一跳!

  10.猫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胡子伸直、瞪眼睛)请幼儿模仿猫醒过来的表情动作(瞪着眼睛、胡子伸直)

  11.(PPT下一个画面)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什么事。猫抓了狗一把!狗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张大嘴巴,耳朵竖起来)集体模仿,猜猜狗会怎么说?

  12.猜猜接下来谁也醒了?(小孩)讲述:狗踢了小孩一脚!小孩醒过来是什么样的?(四脚朝天)幼儿模仿

  13.PPT下一个画面讲述:小孩撞了老奶奶一下老奶奶把床都压垮了!他们玩得可真开心!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玩得很开心?(跳起来、每个人都笑眯眯)

  14.(PPT下一个画面)打瞌睡的房子还在打瞌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有彩虹,光线变亮了、窗户打开了、大家在院子里玩耍)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总结:彩虹出来了,照得整个房子很明亮;门和窗户也打开了,好像打瞌睡的房子睁开了眼睛)

  三、完整欣赏绘本

  1.刚才我们看的绘本就叫《打瞌睡的``房子》,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看一遍(教师完整讲述绘本)

  2.房子里的动物和人们都出去玩了,我们也去玩一会儿吧!

  活动反思: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图画与文字的天作之合”。经典的图画本就是图与文的完美结合,是文学和艺术在最为纯净的层次和阶段的完美结合。我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反映证明了《打瞌睡的房子》的确是一本好书,也再次证明图画书对孩子们在观察、思维、审美等能力的提升方面,对孩子们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不容忽视的。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3

  【教材分析】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西瓜,通过分割、搬运回蚂蚁窝,在搬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每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绘本,了解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具有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重点)

  2.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蚂蚁和西瓜图片,故事PPT。

  2.绘本《蚂蚁和西瓜》。

  3.教师自制大西瓜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利用歌曲《蚂蚁搬豆》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

  2.教师出示西瓜和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今天蚂蚁要干什么?(出示西瓜)哦,原来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1.出示大西瓜画面,教师讲故事:在一个好热的夏天的下午,不知是谁在草地上放了一块大西瓜,甜甜的大西瓜,引来了几只很小的小动物,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引导幼儿畅所欲言,猜猜会是哪种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2.出示有蚂蚁的图片,提问:这么大的西瓜,请你用好听的词形容西瓜的味道。如果你是蚂蚁,你最想怎么做?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模仿蚂蚁吃西瓜的`样子。

  3.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片,教师讲述故事:蚂蚁们ー下子就吃饱了,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嗯,一只蚂蚁搬不动,嗨哟,两只妈蚁也搬不动,嗨哟,四只小蚂蚁还是搬不动,图片上的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他们用力了吗?你是怎么看出米的?(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合适的动词,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4.请幼儿为蚂蚁们出主意想办法把西瓜搬回家:蚂蚁们怎么样都搬不动,蚂蚁数量太少,力气又小,即使非常用劲也搬不动大西瓜。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吧。

  教师小结:西瓜实在是太大了,看来光靠人多没有工具是不行的,靠工具整块搬也是行不通的。

  5.开动脑筋,帮蚂蚁们想办法。

  教师提示:怎么分工好呢?用什么办法搬既快又省力?请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讨论后出示蚂蚁分头行动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蚂蚁们用的办法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它们是怎样分工的?想了什么办法搬运西瓜?我们一起来和小蚂蚁铲西瓜、背西瓜、抱西瓜吧!)

  7.故事最后部分:西瓜都吃完了,还剩下什么?(西瓜皮)把西瓜

  皮搬回去做什么呢?“哈哈,这是蚂蚁的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蚂蚁们正在玩西瓜滑梯和跳水呢。

  四、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故事《蚂蚁和西瓜》,让幼儿完整的听故事。

  2.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了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3.教师小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五、随音乐搬着西瓜走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们帮助“查理”找房子的过程。

  2、能根据情节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如果同伴遇到困难,我们应积极想办法帮他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投影仪、绘本《小蜗牛找房子》

  活动建议

  1、解读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提问:画面上有谁?它哪里比较特殊?为什么会这样?

  2、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猜测,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出示绘本第 1-4 页,知道小蜗牛的房子为什么没有了。

  提问:小蜗牛们在干什么?小蜗牛查理怎么了?它心情怎么样?

  小结:小蜗牛们正在进行赛跑比赛,查理遥遥领先,结果被一只大红鞋踩碎了蜗牛壳,查理伤心的哭了起来。

  出示第 5-16 页,初步感受同伴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1)提问:谁帮助了查理?怎么帮助它的?这些房子适合查理吗?

  小结:刺猬大妈给了查理针和线,让查理自己织了一个暖和的毛线房子; 蚂蚁们给查理搭了一个结实又防水的砖房子,但都不适合查理。小蜻蜓带查理去了沙地;老鼠带查理去了垃圾场,但是里面的房子都不适合查理。最后查理找到了一个他喜欢的`奶酪房子,一周后奶酪房子却被它吃没了。

  (2)提问:查理把砖房子送给了谁?查理和甲壳虫的心情怎样?

  小结:查理把砖房子送给了无家可归的甲壳虫,甲壳虫一家可开心了,查理帮助了别人他也很开心。

  出示 17-22 页,知道查理和米夏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提问:查理去了哪里?他发现了什么?这个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是谁送给它的?查理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查理去了原来居住的花园,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个最美的蜗牛房子, 原来是米夏给他做的新房子。查理有了新房子可开心了。

  3、完整欣赏绘本,感受同伴间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1)完整欣赏,理解故事结局。

  提问:查理喜欢米夏送它的新房子吗?有多喜欢?

  小结:又一次赛跑比赛,查理第一次钻进新房子里,待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肯露出头来。

  (2)结合实际情况,懂得要主动帮助别人。

  提问:你喜欢米夏吗?为什么?如果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办?

  小结:如果同伴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帮他克服困难。帮助别人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5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绘本,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并根据画面细节, 大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逐步阅读画面和讨论交流,理解绘本中小猫和小鱼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

  3.能用语言或动作大胆表达自己的爱。

  二、课前准备:

  1、《亲爱的小鱼》ppt,柔美的音乐

  2、一顶帽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封面:

  1. 在封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2. 猫咪看到小鱼,会想到什么? (想吃鱼)

  师:你们家的小猫喜欢吃什么?是啊!猫咪最喜欢吃小鱼,猫和小鱼本来就是天敌。那么这对天敌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3. 图中的小猫咪和小鱼在干什么呢?

  师:猫咪亲小鱼,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亲爱的小鱼》。猫咪怎么叫小鱼呢?老师现在是小猫咪,你们是小鱼,我们来相互叫叫好不好?师:“亲爱的小鱼。”学生:“亲爱的猫咪。”

  (二)、 师生共同阅读绘本:

  1、师:我有一条心爱的小鱼,我好爱好爱他,我每天站在鱼缸前静静的看着他。

  (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为了让你快点长大,我会拿面包喂你。”

  2.(ppt)猫咪:“每一天,我都会送你一个甜蜜的吻,而且,我保证永远都不会忘记。”

  3.(ppt)猫咪:“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小鱼,你会大的没法再呆在小小的鱼缸里。”

  师:如果你是猫咪,你会怎么办呢?(等待学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看看猫咪是怎么做的?

  4、(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把你带到大海边,看着你自由地离去。”

  5、(ppt)猫咪:“你是那么的快活!可是,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6.(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一整天在这儿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7.(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一整夜在这儿等你,看你会不会回到我的视线里。亲爱的小鱼,我好想你。”

  8.(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会把我唯一的帽子扔进大海,看你会不会把它带回来。”

  9.(ppt)猫咪:“如果你带着它回到我这里,我将是怎样的惊喜!”

  10.(ppt)猫咪:“亲爱的小鱼,你会成为我最爱的小船,和我一起去远航。”

  11.(ppt)猫咪:“亲爱的小鱼,你带着我穿过河流和大海,来到长着棕榈树的小岛上。”

  12.(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们就住那里,一直玩“接帽子”的游戏。”(师生互动扔帽子)

  小鱼请把你的帽子摘下来,扔给我,小鱼我要把帽子扔给你了,你要接住哦!做这个游戏你们高兴吗?

  师:“猫咪和小鱼还可以一起做什么游戏呢?”

  猫咪:“亲爱的小鱼,只要你在我的身边,我就会觉得好幸福。”

  13.(ppt)猫咪“亲爱的小鱼,我明白你对我的爱,我给了你自由,你却还是愿意回到我的这里。”

  猫咪:亲爱的小鱼,我爱你。”

  学生:亲爱的猫咪,我爱你!”

  (三)、师生共讲绘本故事。

  师:大家想不想再读故事?那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这个故事吧!

  师:“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为了让你快快长大,我会拿面包喂你。”

  生:“亲爱的`猫咪,你好爱我。为了让我长大,你会拿面包喂我。”

  师:“亲爱的小鱼,每天,我都会送给你一个甜蜜的吻,而且我保证永远都不会忘记。

  生:“亲爱的猫咪,每天,你都会送给我一个甜蜜的吻,而且你保证永远都不会忘记。”

  师:“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小鱼,你会大的没法再呆在这小小的鱼缸里。”

  生:“可是,总有一天,我亲爱的猫咪,我会大的没法再呆在这小小的鱼缸里。”

  (四)、 升华主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爱。

  师:爱是个永恒的话题,爱是一个温馨的字眼,爱是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东西。孩子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学校里,老师同学们对我们的爱,你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谁的爱呢?

  学生展示。(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

  师:孩子们,当几年之后,你们会离开一小这所学校时,所有爱你们的老师们,会目送你们到高等的学府去。当你离开这个你学习的地方,当你离开这些关心你的老师们以后,你会做些什么呢?

  师小结:是啊!爱是什么?爱是一种付出,爱是一种陪伴,爱还是一种回报。让我们对着我们身边每一个爱着我们的人,表达并回报出我们心中的爱吧!

  四、拓展问题:

  1、小鱼在大海里这么自由快乐,为什么还要回到小猫身边?

  2、说说你听故事后的感受?你背故事的哪些地方感动了?

  五、活动延伸: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将你心中的故事也绘一绘。

  1、小猫和小鱼之间还会做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再画一画。

  2、听了这个故事,你还会编一个什么样好听的故事呢?赶快画一画,再讲给大家听吧!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6

  教材简解

  《小老鼠的大计划》这本绘本图书内容生动而又富有童趣,画面简单易懂,色彩丰富,故事以小老鼠们为完成自己的计划给猫找主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观察猫的特征为主线。画面中形象的刻画了小老鼠去观察猫的害怕心情,偷偷地只看到了猫的局部特征,如:猫的尾巴长长的、猫的胡子长长的,猫的眼睛一只绿色、一只是蓝色的,猫的爪子又尖又红,猫的身上有黑黄相间的条纹。幼儿可以依据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能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猫的特征,通过小组拼图拼出完整的猫,帮助小老鼠完成计划。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目标预设

  1.通过自主阅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中猫的特征。

  2.尝试整合信息,帮助完成小老鼠们的大计划,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仔细阅读故事画面,能用语言描述猫的局部特征。

  难点:观察画面中小老鼠的细微表情动作,理解小老鼠的心情变化。

  设计理念:

  《指南》指出要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讲述能力,《小老鼠的大计划》这个绘本故事画面形象生动易懂,教师通过创设多种条件让幼儿可以观察画面大胆讲述故事,体验小老鼠的心情变化,通过自主阅读初步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知道小老鼠的计划,接着幼儿通过自由翻阅图书,讲述看到的猫的局部特征,然后通过组合信息,和同伴一起拼出完整的猫的图片,最后帮猫找到了主人体验小老鼠欢乐的心情。通过这样从简单到复杂的讲述方式,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从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准备

  绘本图书《小老鼠的大计划》,课件、拼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告示风波

  1.出示寻猫的告示,解读告示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书、讲讲故事吧。

  出示告示的图片师幼一起解读告示,知道告示的内容是寻找走丢的猫。告示上有图片和文字。

  2.知道猫走丢了,小老鼠最害怕。(出示图片观察小老鼠们害怕的表情)

  师:老鼠为什么会害怕、会紧张呢?(理解小老鼠的心情)

  这一环节师幼共同解读告示,通过对告示的解读了解小老鼠的心情以及大计划的起因。

  二、自主阅读绘本,讲述猫的特征,了解小老鼠的心情。

  1.教师说出老鼠们的计划。(寻找主人的告示)

  2.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绘本,通过对绘本的`观察,掌握猫的一些特征,同时能仔细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体会小老鼠的心情。

  3.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4.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后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猫的特征。并能说出老鼠的`心情和动作。

  这一环节是幼儿自主阅读图书,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指导猫的一些局部的特征,并且能用语言描述。同时画面中生动的刻画了小老鼠的表情和动作,幼儿可以借助图书更好的认识。

  三、尝试合作整合琐碎信息,完整讲述猫的特征,完成告示。

  1.师:看来他们真的是很怕猫啊。好,这个大计划还差一点点就要完成了,接下来老鼠们根据自己看到的,开始画起了猫。

  2.师:可是,这只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完整的说一说告诉小老鼠。

  3.幼儿完整讲述,画面展示,全体幼儿一起讲述。

  4.小组尝试拼图,完成寻找主人的告示。

  师:小老鼠们你画一张我画一张,可怎么办呢?(幼:把图片拼起来)

  幼儿小组拼图完成告示。

  5.思考在告示上再写写什么告诉主人呢?(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

  这一环节幼儿整合零散的信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告示,通过补充告示内容迁移生活经验。

  四、讲述故事的结尾,体验小老鼠的心情变化。

  1.这个大计划终于完成啦!(鼓鼓掌)小老鼠们把告示张贴在了小区里,猜猜结果会是怎样的?幼儿自由讲述故事的结尾。

  2.画面展示,感受小老鼠此刻的心情。(一起阅读绘本最后一页)

  故事的结尾总是令人开心的,小朋友们通过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的结尾,体验小老鼠开心、激动地心情。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7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3.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量词。

  难点:让幼儿能从几个不同的图片中找出相同的,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配音

  3.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书封面。

  师:今天老师想邀小朋友一起玩一玩,玩什么呢?玩一本书《救救我小猫》。是谁需要帮助呢?,老师带来了很多小猫,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讲述故事并进行游戏。

  1出示9只小猫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猫?一共多少只猫?

  师:这9只小猫,白天睁开眼睛,晚上就闭着眼睛睡觉,这天,小猫们都睡着了,打起呼噜.....呼呼呼......,就在这时,有敲门的声音,小粉猫和小绿猫睁开眼睛。

  提问:哪两只小猫睁开眼睛了?

  师:小猫睁开眼睛说:“你要干什么?”外面的`人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提问:外面的人要干什么呢?

  2.出示龙卷风卷走小粉猫和小绿猫的画面

  提问:用什么办法捉走了小猫?你们愿意帮助救救小猫吗?

  师:小猫被龙卷风卷走了,我们应该怎么救呢?我们一起找解救的方法

  3.出示苹果、菜叶和巧克力图片,认识量词。

  一(个)苹果 一(片)菜叶 一(块)巧克力

  提问:这三张图片哪里是一样的?(都可以吃)

  师:我们都把他们救出来了,可是到了晚上,小猫们都睡着了,敲门声又响了,小橙猫和小红猫听到了敲门声。我们一起听听门外的人怎么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提问:他又干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他用什么办法来捉小猫。

  4.出示用网捉小猫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要不要救它们,我们来看看他又给我们出什么题?

  5.出示蜜蜂、斑马和彩虹图片,认识量词。

  一(只)蜜蜂 一(匹)斑马 一(道)彩虹

  提问:“他们好像不一样,但是请你想一想,快把眼睛擦擦亮,他们哪里是一样?”(它们都有线条)

  师:已经救了一只,我们继续救另一只。

  6.出示小鸟、飞机和火箭图片,认识量词。

  一(只)小鸟 一(架)飞机 一(艘)火箭

  提问:“他们好像不一样,但是请你想一想,快把眼睛擦擦亮,他们哪里是一样?”(都会飞)

  师:它们都获救了,太感谢你们了。

  三、结束部分

  师:可是又到了晚上,小猫都睡着了,打起了呼噜,敲门声又响了,小猫们都睁开了眼睛,门外的人说:“小猫小猫真可爱,大大眼睛快睁开,小朋友们猜一猜,我把它往哪里带?”

  师:我听说:“外面的人想把这9只小猫一网打尽”什么就一网打尽?我也听说了,只要给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把小朋友带走,孩子!我有很多的好玩玩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游戏,你们跟我走吗?

  师:你们是聪明的,知道不跟陌生人走,可是小猫它们呢?让我来骗骗小猫它们是否跟我走,小猫小猫,我给你们好吃的,你们跟我走吧!

  提问: 你们认为小猫会跟我走吗?

  1.出示小猫课件。

  师:8只小猫被捉走了,只剩下一只小白猫没有被捉走,8只小猫去哪里了呢?老师知道在哪里,你们看。

  2出示幼儿园课件

  师:小朋友!小猫就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我们回去以后仔细找找好不好。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8

  活动目标:

  1、理解巨人帮助小动物的故事情节,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2、感知周围生活中有爱心、乐意帮助别人的人是最漂亮的人。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引起兴趣

  1、说说周围最漂亮的人。

  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漂亮的.人,请你说说哪些人是你眼中漂亮的人呢?

  小结:你们眼里漂亮的人是穿着时尚的阿姨、长相好看的帅哥。

  2、说说故事中巨人的外表。

  提问:在一座城市里有一个巨人,从他的穿着我们来评价一下他漂亮吗?

  小结:巨人不漂亮反而给人留下了的是邋遢的印象。

  二、分段理解,感受故事

  1、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一段(巨人改变外形)。

  2、继续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二段(巨人遇到长颈鹿后帮助长颈鹿)。

  提问:巨人碰上了长颈鹿,长颈鹿怎么了?巨人会怎么帮助长颈鹿呢?

  小结:巨人用领带给长颈鹿做围巾。

  3、继续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三段(巨人遇到山羊后帮助山羊)。

  4、继续观察PPT,自主阅读故事情节第四段(巨人遇到老鼠、狐狸、狗后发生的事)。

  5、继续观察PPT,理解故事第五段(小动物送巨人礼物和信)。

  6、问题讨论(巨人美在哪里)。

  提问:巨人现在又变成了邋遢的人,为什么小动物们却觉得他很美呢?

  小结:原来,做一个善良的、乐意帮助别人的人,也能给人带来美感。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三、活动延伸,启发迁移

  1、引起思考谁是最漂亮的人。

  提问:想想,在你生活的周围哪些人也像巨人一样懂得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总结: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巨人一样喜欢帮助别人的人,睁大我们的眼睛再去找一找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很多。

  2、到生活中继续寻找“最漂亮的人”。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9

  课程分析

  山羊、三只小猪、小红帽.....这些形象如此熟悉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经典童话故事:《狼和小羊》《三只小猪》《小红帽》《大野狼》...在这些故事里,很多角色都成了狼的腹中之物。可是为什么这只小狼却看不上狼所垂涎的猎物呢?是什么促使他找出各种借口弃美味而不顾呢?我们不禁跟着他好奇地走下去。

  故事的结尾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大逆转:小狼走出了森林,迎面的一体小房子里飘出来的香昧让他走了进去,到底会是什么好吃的呢? 他可是一只无比挑剔的小狼啊。这个时候,我们的“胃口”也被吊得足足的。赶快翻到下一页一- “宝贝,你的午后点心做好啦,快吃吧!笑眯眯的襄妈妈手中捧着刚刚出如的蛋糕。原来,小狼路急匆匆地穿过森林,就是为了回家吃妈妈做的午后点心;原来,他最想要的是一顿爱心大餐;原来,爱是吸引他不顾一切往家赶去的无形力量。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怦然心动,一股柔情在心里升起……

  课程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比表达对狼的形象的理解。

  2.大胆猜测小狼会不会吃掉小动物,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随着故事的`展开,产生担忧、好奇、惊喜等情绪反应。

  课程准备

  1绘本《明天我再来吃掉你》人手一本。

  2.绘本PPT。

  课程过程

  (一)幼儿回顾听过的有关“狼”的故事。

  1.话题导入:说说你知道的“狼”。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哪些关于狼的'故事呀?故事中的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喜欢它们吗?

  2.师幼共同小结印象中狼的形象。

  (二)封面设疑,猜测故事内容。

  1.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这本书也讲了一个关于狼的故事。封面上的这只狼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它会是一只什么样的狼?

  2.继续猜测故事情节。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接下来森林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自主阅读,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尝试根据连续画面梳理故事的情节。

  1.自主翻阅绘本,验证自己的猜测内容。

  师:请你仔细阅读这本书,看看和我们刚才猜的故事内容有没有区别。

  2.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绘本中的发现。

  师:你在故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熟悉的地方?

  (四)师幼共读,进一步探讨故事内容。

  1.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的内容。

  师:狼先后遇到了谁?它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故事中遇到的人和动物,你在其他书上见过吗?故事内容和你看过的一样吗?

  2.幼儿自主交流,讨论并猜测。

  (1)幼儿猜测:第二天小狼还会去吃掉森林里的那些小动物吗?

  (2)幼儿自主讨论:明天小狼为什么会(不会)吃掉小动物?

  课程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我是尽可能发掘让孩子们有话说的问题,孩子在前,教师在后这个理念在备课的时候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我也是一直在想怎么样的绘本是孩子感兴趣的,有话好说的。这书讲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坏狼,跟我们知道的经典故事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和英国童话里的人物,让小羊(《狼和小羊》)、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 )、七只小羊(《狼和七只小羊》)、小红帽和猎人(《小红帽》 )依次出场,这种杂糅的奇巧设置,先让你产生错觉,再让你在思维定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戛然而止,来一个漂亮而自然的大逆转,是不是很过瘾?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有趣的绘本,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兴趣也很高。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0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故事《我是霸王龙》,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能够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并续编故事结尾。

  3.感受故事中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重点:理解故事基本内容,能够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

  难点:能够通过两个主角情感的变化,懂得要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并根据情感经验续编故事结尾。

  二、活动准备:

  物质:PPT,音乐《雨的印记》

  经验:幼儿对恐龙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前半段内容。

  教师播放霸王龙刚出现的图片猜故事内容。

  提问:

  谁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2.讲述故事后半段并体验角色情感的变化。

  提问:

  (1)翼龙怕他吗?为什么还救他?

  (2)小翼龙发现霸王龙好了之后会怎样呢?

  (3)霸王龙第一次见小翼龙的时候想怎么样?后来霸王龙为什么要叼鱼来呢?为什么?说明霸王龙现在变得怎么样了?

  (4)教师总结:关心和帮助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朋友。

  3.续编故事结尾

  (1)如果小翼龙和霸王龙再次遇见了,会发生什么事?

  (2)如果你是霸王龙,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小翼龙呢?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1

  设计意图:

  《艾薇的礼物》是凯特?格林纳威大奖金奖获得者的代表作,本次活动我通过观察、自主阅读、师幼共读等方法来了解绘本内容,自主发现绘本每一页的关联,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懂得付出与给予,学会感恩和关爱。

  3~6岁的幼儿总是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惜,可以说到了吝啬的程度。绘本《艾薇的礼物》让幼儿看到了分享的快乐——当别人收到自己的礼物、自己的祝福时而露出的由衷喜意,自己也会满足得窝心快乐!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过程。

  3、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绘本

  2、绘本课件

  3、礼物盒(鞋子、老花镜、食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礼物盒,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收到过礼物吗?

  师:当你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盒,我们一起看看礼物盒里面有什么?这些东西可能是送给谁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故事里有谁?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前半段,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图片内容。

  师:艾薇的礼物盒里都装了些什么?你觉得她会把礼物怎么样?会送给谁?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看。

  3、播放绘本前半段,引导幼儿说说、看看。

  师:艾薇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送礼物给别人,看,他们是怎么送礼物的?

  师:她把大鞋子送给了谁?把老花镜送给了谁?好喝的送给了谁?奶嘴送给了谁?你们觉得艾薇的礼物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四幅图的同时,再关注到反页人物的动态)

  4、教师小结:是呀,艾薇送的礼物常常不合适,不过呀,有时候,艾薇的礼物也很棒哦!

  5、教师出示小图标。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礼物盒里都有哪些礼物?分别送给了谁?艾薇送的礼物合适吗?如果重新请她送一次,老花镜送给谁会比较合适?大鞋子呢?好吃的呢?

  6、师幼共读绘本后半段,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图片内容。

  师:她将奶嘴送给了谁?她将好吃的送给了谁?她将老花镜送给了谁?她将大鞋子送给了谁?艾薇送了这么多礼物给别人,当然,她也会收到别人的礼物哦。

  7、教师出示教师绘本,完整讲述,幼儿欣赏。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完整听一遍。

  8、提问:

  (1)为什么艾薇喜欢送礼物给别人?她把礼物送给别人的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

  (2)你喜欢艾薇吗?为什么?

  (3)8、教师小结:虽然艾薇送别人的礼物不一定和合适,但她很用心选择每一样礼物,当她送出礼物的时候很开心,同时她也会收到别人送的礼物,好的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送礼物和收礼物的经验。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送过礼物呢?送过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收到礼物的人心情会怎么样?

  小结:小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当我们和别人一起分享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收获快乐,我们要用心的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2

  设计意图:

  绘本《跑跑镇》给孩子们演绎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跑跑镇上的朋友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会撞在一起。可是当汽车和梯子撞在一起、白熊和黑熊撞在一起后出现了什么呢?整个故事充满着幽默诙谐的生活情趣和奇妙现象。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不仅对幼儿的思维是一个冲击,而且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以“跑跑镇”里的朋友为素材,设计了拓宽幼儿思维、鼓励大胆想象的游戏活动,满足他们的奇思妙想。

  活动内容

  大班语言活动《跑跑镇》

  活动目标

  1.对两个物体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有兴趣,并用xx和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的句式完整连贯地讲述

  2.能大胆想象,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PPT、图片、游戏音乐、游戏胸卡等。

  活动过程

  一、奇妙的跑跑镇——对故事中两个物体组合后的奇妙变化有兴趣

  (一)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叫跑跑镇,跑跑镇的朋友都在跑跑跑,碰碰碰,会发生很多奇妙的事情,和老师一起去体验体验吧。

  1.汽车和梯子

  师:看看谁来啦,汽车和梯子,汽车和梯子跑跑跑,碰碰碰,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猜猜……你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哇,是消防车,消防车是做什么用的?

  小结:哇,太奇妙了,汽车和梯子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一辆消防车!他有汽车的本领还有梯子的本领!

  2.黑熊和白熊

  师:跑跑镇的朋友还在跑呢,看看这次谁和谁碰在了一起?白熊和黑熊,那想想它们碰一起会有什么变化?(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碰出了谁?怎样的熊?什么变化了?你们能用xx和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这样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吗。

  小结:看,黑熊和白熊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一只黑白色的熊。

  3.人和鱼儿

  师:这次谁跑来了?会碰出什么呢?请你们用xx和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这样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小结:人和鱼儿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一条美人鱼!

  师:谁来学学美人鱼的样子?来吧!

  (三)小结:跑跑镇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有些朋友碰在一起本领变大了,有些朋友碰在一起颜色变了,还有朋友碰在一起形状变了,真是太有趣啦!

  二、有趣的碰碰碰——对游戏中两个事物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乐于思考,能大胆猜测和想象。

  (一)游戏:对对碰

  1.师:跑跑镇里还来了些朋友,看,都有谁呀?(出小女孩、宝石、蓝色、黄色、山楂、竹签图片)

  2.师:你想让哪两个朋友跑跑跑,碰碰碰?它们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奇妙变化呢?先和的的好朋友说一说。

  3.谁愿意来说说哪两个朋友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什么?还有谁也是找这两个朋友,但是碰出了不一样的东西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

  4.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跑跑镇里的朋友碰在一起,碰出了这么多神奇的组合。

  (二)游戏:找朋友

  1.师:小朋友想不想到跑跑镇去玩啊?跑跑镇里还有这么多朋友,快看看。

  2.介绍游戏规则:我们要先听清游戏规则,音乐一响,小朋友们在小镇上跑跑跑,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碰碰碰,想好碰出的'奇妙东西,音乐一停,就在幸福圈里站好,告诉大家你们碰出的奇妙东西。

  3.幼儿自主拿牌子,跟着音乐做游戏,自主寻找朋友,(请小朋友们轻轻的到就近的位置拿牌子,把他挂在脖子上,看看你变成了跑跑镇的谁啦,我们要准备出发咯,快快快。)

  4.第一遍游戏

  师:谁来说说你们碰出了怎么奇妙的东西?你可以先介绍自己,我是xx,我是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你的想法是一样吗?(个别提问后引导幼儿自主分享)小朋友可以告诉旁边的朋友。

  5.第二遍游戏

  师:我们还要去跑跑镇上找朋友呢,音乐马上就要响了,你现在可以继续做的牌子上的朋友,也可以和别人交换交换,换好了吗?现在看看,如果3个朋友甚至更多朋友可以碰出什么呢,出发了……

  引导幼儿说:我是xx,我是xx,跑跑跑,碰碰碰,碰出了xx;(个别提问后引导幼儿自主分享)小朋友可以告诉旁边的朋友。小朋友请坐,收好牌子。

  6.小结:小朋友好厉害,我们都是跑跑镇的朋友了,不管和谁碰在一起,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三、生活中的“跑跑镇”——对生活中各种物体组合现象有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继续大胆想象的愿望。

  (一)欣赏生活中物品的组合

  师:所以跑跑镇的朋友跑着跑着就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碰着碰着就碰出了很多和我们生活有关的好玩、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生活图片解说)

  (二)欣赏果酱视频,丰富生活经验

  师:橙子果酱是怎么变来的呢?我们继续看……哇,原来是这样变得啊!

  (三)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碰在一起可以变出更奇妙的东西,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感觉还是比较投入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和孩子们平等交流,营造了一个比较轻松愉快,自由的活动氛围。

  在第一个环节,我主要是模拟绘本情境,鼓励孩子进行猜想,肯定他们的想象,目的就是帮助幼儿建立想象的基础,如功能、颜色、形状的变化等,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及欲望,让幼儿带着愉快的心境在活动中学习,从而达成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效果。这个环节,我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孩子们也是能积极参与活动,发挥想象,目的基本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我比较看重孩子是否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没有太强调孩子在这个活动中是否一定要学会具体什么句式。因为如果我们过于重视孩子的语言形式,就可能影响孩子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影响孩子对用恰当语言表达某一种情境的自我认同,甚至影响孩子交流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一些提问及追问的技巧,鼓励孩子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从孩子们现场的回答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游戏有助于幼儿将个人的经验与所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包括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动机、愿望,可以使幼儿不断获得学习的快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所以在后面的游戏环节,我的关注点是幼儿能不能三三两两组合,进行商量讨论,想好会碰出的奇妙东西,完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表现更我感觉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是非常丰富了,而且很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了。

  至此,我觉得我这个活动的目标也基本达到了。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实物的特征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感受碰撞拥抱后产生的神奇现象。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比较连贯的表述。

  3、感受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平板电脑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活动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一个小镇,那里的朋友都喜欢做一件事,是什么呢?(引出跑跑镇)

  2、理解什么是拐角?你有没有在拐角处碰撞的经历?

  小结:这里的朋友都喜欢做一件同样的事情,他们都喜欢跑步,爱跑步是一件好事,可是碰上这样的拐角就会发生碰撞。

  二、看图想象,猜测表达

  看,谁跑来了?

  1、出示汽车和梯子(功能)

  汽车跑跑跑,梯子跑跑跑。他们在拐角处相遇了,咣!会发生什么事?

  (2-3人说理由)

  师:为什么汽车和梯子碰到一起会变成消防车?说出你的想法。有趣的事。

  2、公主和鱼儿(外形)

  跑跑镇上的朋友们哒哒哒跑跑跑,看看这次谁来了?

  咣!会发生什么事?说说你的想法。

  3、黑熊和白熊(外形、颜色)

  谁来了?他们碰到一起发生什么有趣的变化?

  4.4个二维码出示,幼儿自由扫码观看动画,介绍要求:学习用句式“xx跑跑跑,xx跑跑跑,咣!它们碰在一起变成了xx”

  5.它们有的是外形的碰撞结合;有的是外形和作用相结合,有的不仅仅是外形的结合更有了颜色的结合;甚至还有的是外形、颜色、里外的碰撞结合。

  三、逆向思维,发散性想象

  大屏幕出示(河豚)。

  师:它是谁?它有怎样的外部特征?猜猜它是谁和谁碰撞变成的。(出示很多图片)请你来试试(电脑上操作变一变)

  四、自主体验,想象与创编

  1.师:跑跑镇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居民在跑步,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谁?

  2.师:如果你是跑跑镇的居民,又会选择和谁发生碰撞?选择两位居民放到同一个框内,将你想到的碰撞出的新居民用绘画的形式画到另一个大框内。

  五、结束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跑跑镇的朋友,他们碰在一起变成了有更大本领的新朋友,待会儿可以把你们的发现告诉班上的其他小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4

  一、设计意图:

  《跑跑镇》这个绘本情节有趣,居民喜欢快跑,这样的经验和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谋而合。而我们会常常提醒孩子慢点,跑跑镇这个绘本满足了孩子的跑的愿望。幼儿的兴趣也很浓,通过PPT让孩子更能动态的看到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扩展了幼儿的思维,满足幼儿奇妙的想法。

  二、活动目标:

  1.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想象、猜测。

  2.感知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感受碰撞的神奇。

  三、活动准备:

  手偶、故事PPT、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PPT第1页、第3页)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小镇,这个小镇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做“跑跑镇”,为什么这个小镇的名字这么奇怪呢?因为这个小镇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在跑。

  2.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跑吗”?

  3.师:“因为呀,他们跑着跑着就会撞到一起,然后就会发生一件很神奇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边看图片边讲述故事

  1. 小黑熊跑过来了,唱:我是黑熊、我是黑熊,啦啦啦、啦啦啦。 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只白熊,唱:我是白熊、我是白熊,啦啦啦、啦啦啦。黑熊和白熊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黑熊和白熊撞在一起居然变成熊猫。

  2. 小公主跑过来啦,唱:我是公主、我是公主,啦啦啦、啦啦啦。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只小海豚,唱:我是海豚、我是海豚,啦啦啦、啦啦啦。小公主和小海豚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小公主和小海豚撞在一起变成了美人鱼

  3. 仙人球跑过来啦,唱:我是仙人球、我是仙人球,啦啦啦、啦啦啦。 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条小鱼,唱:我是小鱼、我是小鱼,啦啦啦、啦啦啦。仙人球和小鱼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变成了河豚

  (三)边看图片边进行猜想

  1.黑熊和白熊、小公主和小海豚、仙人球和小鱼,它们碰在一起以后,就会变成一个新朋友,它们是怎么变成的呢?

  2.红宝石哒哒哒、苹果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3.喷火龙扑啦啦、大山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4.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它们是怎么变成的呀?(它们结为一体、组合起来了)

  5.楼房哒哒哒、轮子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咣!火车来啦,房子变成了火车的车箱、轮子变成了火车的轮子,房子和轮子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就变成了火车。

  6.馒头哒哒哒、肉丸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咣!变成了肉包。

  (四)律动游戏

  1.师: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再去跑跑镇瞧一瞧吧。

  儿歌:车子车子跑跑跑,速度快得不得了,

  梯子梯子追追追,速度快到像在飞,

  车子跑,梯子追,碰碰碰,变成谁?

  2.会变成什么呢?咣!消防车

  3.儿歌:小猫小猫跑跑跑,速度快得不得了,

  小鹰小鹰飞飞飞,快到飞机都没法追,

  小猫跑,小鹰飞,碰碰碰,变成谁?

  4.师:小朋友们,小猫和小鹰碰在一起,到底会变成什么呢?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跑跑镇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跟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阅读吧。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5

  设计思路

  绘本《跑跑镇》给孩子们演绎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跑跑镇上的居民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会撞在一起。可是当小猫和小鹰撞在一起、台灯和路灯撞在一起后变成了什么呢?整个故事充满着幽默诙谐的特点和奇妙现象。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不仅对幼儿的思维是一个冲击,而且给了他们想象的空间。拓宽了幼儿思维、鼓励大胆想象的集体活动,满足他们的奇思妙想。

  活动目标:

  1.对两个物体组合后产生的奇妙变化有兴趣,并能大胆想象。

  2.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会用“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什么”句式完整表述。

  3.乐于与同伴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PPT、操作卡、黑色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跑步吗?为什么喜欢跑步?我们一起站在原地跑一跑试试看吧!(小朋友原地跑)在跑步的时候脚下会发出什么声音?是哒哒哒的声音。

  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个奇妙的地方,那儿的朋友都喜欢跑步,名叫跑跑镇。跑着跑着,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观看PPT,了解绘本内容,发现“咣”的神奇

  1.汽车和梯子

  师:看看谁跑过来来啦?(汽车和梯子),他们跑到一个拐角处,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汽车哒哒哒,梯子哒哒哒,咣的一声,你们猜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呢。哇,是消防车,

  总结:引导幼儿重复句式(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汽车哒哒哒,梯子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一辆消防车)是不是很神奇啊!

  2黑熊和白熊

  师:跑跑镇的朋友还在跑呢,看看这次谁和谁撞在了一起?(白熊和黑熊),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什么啦?(变成了一只大熊猫)总结:重复句式,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一只大熊猫。

  原来啊,在跑跑镇里一个朋友和另外一个朋友撞在一起就能变出新朋友

  真是太有趣啦!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了解神奇的“咣”

  师:(出示ppt游戏)还有个朋友也跑来了,看看是谁?它请小朋友帮它找个朋友来撞一撞。看会不会变出新朋友。(幼儿到PPT前操作)有没有变出新朋友。

  成功:就出现咣出来的新朋友。师:非常棒,黑马非常感谢你。

  失败:就出现失败的声音。师:和黑马撞在一起没有变出新朋友。

  重复句式:白马哒哒哒,黑马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了一匹斑马。

  师:跑跑镇还有朋友想跑呢,你来把它请出来(幼儿拖一个朋友出来),你们来帮它找个朋友来撞一撞。(成功或失败)重复句式

  四、游戏对对撞,撞出更多神奇的组合

  师:跑跑镇里还有很多朋友在跑呢?看看都有谁啊?(出示大操作图)它们撞在一起又会变成什么?(交待操作要求)待会儿就请你们到后面,用笔把两个撞在一起的朋友连起来,想想能变出什么新朋友,(在小操作图上连线)并用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的一声,变成xxx的句子说给同伴听一听。

  师:谁愿意带着你的操作卡,说给大家听一听。记得要用同样的句式哦!

  五、生活中的跑跑镇,激发幼儿继续大胆想象。

  师:跑跑镇里的朋友们撞一撞,就变出了许多新朋友,真是一个神奇的小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也是这样撞出来的,现在就和身边的伙伴说一说吧!还可以三个朋友撞一撞,还可以更多的朋友撞一撞哦!(交流、分享)总结:跑跑镇变出来的这些新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更有趣,也更美好。老师今天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跑跑镇》这本书里,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6

  活动目标:

  1.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想象、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2.感受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操作底板、小图片(每组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想象、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难点: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正确的贴对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我去过一个奇妙的小镇,名叫跑跑镇?叫什么?跑跑镇的居民都在跑步。跑步时脚上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你们试试,哒哒哒,哒哒哒。

  2.跑跑镇真是一个神奇的小镇,那你们猜猜跑跑镇上都住着谁?到底住着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有谁呢?一只黄色的小猫,小猫哒哒哒,这是谁?这是小鹰,小鹰哒哒哒。小猫和小鹰哒哒哒的快跑着,这是在马路边的一个什么地方呀?他们跑到一个拐角处,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于是,咣的一声,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和谁撞成了一只猫头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的撞在一起会变成猫头鹰。

  4.哇,好神奇啊!我们再来看看跑跑镇上还有谁,睁大眼睛哦。这是黑熊,黑熊哒哒哒,这是白熊,白熊哒哒哒,他们也在哒哒哒的快跑着,他们会发生什么呢?黑熊和白熊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那到底会变成什么呢?我一起来看一看。黑熊哒哒哒,白熊哒哒哒,咣!变成了什么?真的好神奇啊!

  5.跑跑镇上还有许多的居民,他们也在哒哒哒的奔跑着,于是,咣!他是谁?他叫刺豚。叫什么?你们觉得刺豚有可能是谁和谁撞在一起变成的呢?为什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和谁撞在了一起变成了刺豚?仙人球哒哒哒,小鱼哒哒哒,咣,撞在一起变成了刺豚。

  6.跑跑镇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居民,他们在快速的奔跑,他们在碰撞之后也会发生有趣的变化。接下来我为你们准备了操作卡,请你们仔细看看操作卡上有什么,找一找是谁和谁碰撞在一起变成了他,找到相应的'图片贴在前面的格子里。

  7.请你轻轻的站起来走到自己的桌子前面,一组小朋友完成一份操作卡。

  8.做完的小组请把操作卡拿上来,那你们做的到底对不对,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验证一下。公主哒哒哒,海豚哒哒哒,咣,变成了美人鱼。红宝石哒哒哒,苹果哒哒哒,咣,变成了石榴。馒头哒哒哒,肉丸哒哒哒,咣,变成了香喷喷的肉包子。荷叶哒哒哒,拐杖哒哒哒,咣,变成了雨伞。扫帚哒哒哒,老奶奶哒哒哒,咣,咣,变成了骑在扫帚上的巫婆。喷火龙哒哒哒,大山哒哒哒,咣,变成了火山。房子哒哒哒,轮子哒哒哒,咣,变成了火车。卡车哒哒哒,梯子哒哒哒,咣,变成了消防车。黄色哒哒哒,蓝色哒哒哒,咣,变成了绿色。

  9.你们都做对了了吗?你们可可真棒,都做对了,我们来击个掌庆祝一下。

  10.瞧,跑跑镇上又跑来了谁?谁呀?爸爸哒哒哒,妈妈哒哒哒,咣,他们碰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数1、2、3,揭晓答案。咣,变成了什么?幸福的一家人。

  11.这就是奇妙的跑跑镇,跑跑镇就是这么有趣!今天我们认识了跑跑镇上这么多的居民,高兴吗?他们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做客。其实啊,跑跑镇还有很多很多的居民,你看,还有……他们也在快速的奔跑,谁又会和谁撞在一起,碰撞后又会变成什么呢?我们现在休息一下,等会再把你的想法告诉我,好吗?

  活动反思:

  跑跑镇上的居民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撞在一起:小猫和小鹰撞在一起出现了什么?苹果和红宝石撞在一起?全书充满生活中幽默诙谐的小情趣。故事有想象力,构思巧妙,以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人忍俊不禁。本书是一本创意游戏书,但是创意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通过两个不相关的东西快跑、碰撞在一起后,变成“新”事物;孩子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对象上观察趣味的元素,进而联想出两个角色碰撞后可能产生的新变化。本次活动极具趣味性,在操作时人数有点多了,一组上如果四人左右操作的话效果会更好。

  大班语言教案《跑跑镇》 17

  活动目标:

  1、学说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变成了xxx。

  2、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活动准备:

  操作底板、小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说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变成了xxx

  难点: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的进行想象、猜测,感受碰撞的神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有一个小镇,名叫跑跑镇,镇上的居民们都喜欢快跑,跑着跑着,咣,免不了会撞在一起......瞧,谁来了(出示会动的ppt)

  幼:黑熊和白熊

  师:白熊和黑熊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想想跑步的时候,我们脚底下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跑跑镇里面都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二、基本过程

  1、观察图片,学说短句

  提问:出现了谁?

  幼:小猫和小鹰

  师: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变成了什么?

  幼:变成了猫头鹰

  提问:刚才是谁和谁跑过来变成了猫头鹰?

  幼:小猫和小鹰

  师:他们是怎么撞在一起的?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讲述小猫哒哒哒,小鹰哒哒哒,咣!变成了猫头鹰

  师:哇,好神奇啊!我们再来看看跑跑镇上还有谁在跑?

  出示小女孩和小鱼的ppt

  师:谁来啦?

  幼:小女孩和小鱼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学说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

  幼:小女孩哒哒哒,小鱼哒哒哒,咣!

  师:会变成什么!

  幼:美人鱼

  出示图片和幼儿一起说:小女孩哒哒哒,小鱼哒哒哒,咣!变成了美人鱼。

  三、操作

  师:跑跑镇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居民,他们在快速的.奔跑,他们在碰撞之后也会发生有趣的变化。接下来我为你们准备了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图片上有什么,找一找谁和谁碰撞在一起变成了谁,找到相应的图片贴在上面的格子里。

  验证孩子们的操作,请孩子们用xx哒哒哒,xx哒哒哒,咣!变成了xxx

  四、结束部分

  提问:瞧,跑跑镇上又跑来了谁?谁呀?

  师:爸爸哒哒哒,妈妈哒哒哒,咣,他们碰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数1、2、3,揭晓答案。咣,变成了什么?

  (多了一个小朋友)

  师:哇!变成了幸福的一家人。

  师:这就是奇妙的跑跑镇,跑跑镇就是这么有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之后可以和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找找有什么相关联的事物,想想他们在碰撞之后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反思

  本节活动内容幽默诙谐,故事有想象力,以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人忍俊不禁。首先通过两个不相关的东西快跑、碰撞在一起后,变成“新”事物,幼儿通过两个事物的快跑以及碰撞学会说完整句。其次,幼儿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对象上观察趣味的元素,进而联想出两个角色碰撞后可能产生的新变化,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增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极具趣味性,只是在设计的环节以及问题的设置方面,没有把空间留给孩子自己思考,而是急于向孩子讲解,也没有把时间留给幼儿让幼儿学说完整句。其次在游戏环节,操作的卡片没有面向全体幼儿,只是让单个幼儿操作已设定好的事物,没有拓展幼儿的思维。应该提前把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合作找一找那两个事物碰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以上就是我对本节微课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把机会留给幼儿,注意问题的有效提问,争取做到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多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