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各种不同的野菜,知道野菜的营养价值。
2、体验品尝野菜的乐趣,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野菜的ppt。
2、幼儿自备一份野菜,并事先了解野菜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一、参观菜肴
1、事先教师布置菜肴展示桌,带幼儿进入教室。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桌上准备了什么呀?
师:这些都是小朋友带来的野菜制作成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2、播放轻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菜肴。
二、认识野菜
1、师提问:刚刚你看到了那些野菜?(幼儿说到一样教师就出示ppt展示)
2、观看ppt,认识野菜。
(1)马兰:
外形特征:一种植物,绿色的叶子,地下有细长根状茎,匍伏平卧。
生长环境:原野、路旁、河边。
食疗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食,止血、散结消肿作用。
食用方式:可炒食、凉拌或做汤,香味浓郁营养价值:用马兰来治疗传染性肝炎和菌痢的,也均有良效。蔬中佳品,诸病可食。马兰含丰富的维生素,
(2)荠菜:
外形特征:茎直立,有分枝,呈莲座状,具长叶柄,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
生长环境:田边地里食疗作用: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
食用方式:焯过后凉拌、蘸酱、做汤、做馅、炒食都可以,还可以熬成鲜美的荠菜粥。
营养价值:所含营养素平衡,并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三、烹调方法
1、师提问:你知道这些野菜的制作方法吗?(幼儿介绍)
2、了解简单的烹调方式--凉拌。
3、教师当场凉拌野菜。
四、品尝延伸
1、请大家品尝野菜。
2、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项:
第一,野菜不可多吃。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有的野菜就有微毒,多吃有害,蕨类等野菜含过敏物质,多吃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因此食野菜不能偏食贪多。
第二,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食,以免中毒。
第三,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
第四,需要浸泡的野菜: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后周身不适。这类野菜在煮食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活动反思:
到了活动时间,我刚组织大家把自己带来的菜盒放到自己桌上,很多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阵阵香味马上扑鼻而来,有的孩子已经忍不住先偷吃一点了。更多的孩子是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带来的菜肴。 大家开心地相互吃着,聊着,评着。 我和配班老师则从不同角度忙着给孩子们拍照,抢拍下很多孩子狼吞虎咽吃菜的样子。有的孩子看到我拍照就忙不迭地伸着两指摆了个POSS,耶!……孩子们吃得不奕乐乎,整个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2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对生活中的家务劳动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更别说是帮助大人们做些家务活了。平时大人们总想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究竟什么是最美好的东西呢?是高档的服装?精美的蛋糕?昂贵的玩具?我想都不是。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教会他们生存、生活、创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为了让孩子多了解生活中做菜的各种细节,感受到大人们的劳动之辛苦,我特此设计了本活动,旨在让他们体验与他人共享劳动成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感受劳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能分工合作学习野菜菜肴制作的烹调方法(凉拌、炒、包饺子等)。
2、体验自己动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参加野菜活动。
2、提醒幼儿参与买菜做菜等家务,观看过家长制作的多样菜肴。
3、家长帮助幼儿准备野菜制作的菜肴(一种),并知道菜肴的名称及制作。
4、饺皮、肉馅、野菜实物,佐料(幼儿已熟识)
5、凉拌菜的制作录像
6、预计活动需要两小时。
7、本活动需要两个老师配合完成。
活动过程:
1、野菜菜肴展览。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菜肴的名称及烹调方法。
2、组织幼儿摘洗并制作野菜菜肴。
(1)摘洗野菜,提出活动要求
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摘菜,一组洗菜。摘菜时注意将黄叶摘去,洗菜要浸泡并清洗干净。(教师在旁指导)
(2)制作野菜菜肴。
根据菜的烹饪方法不同,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包饺子小组;另一组为凉拌组。
两组同时进行活动。
包饺子组:一教师示范包饺子的方法,幼儿学习。教师帮助准备菜肉馅和幼儿一起包捏。并将包好的饺子在现场或交厨房煮熟。
凉拌组: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录像《凉拌马兰头》,并请幼儿讲讲凉拌马兰头的'方法。
教师帮助幼儿切、烫马兰头。
教师重点讲述马兰头凉拌方法,幼儿根据自己的口味试着凉拌,教师在旁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制作。
3、野菜品尝会活动。
教师将幼儿制作好的饺子、凉拌菜摆放在桌上,组织幼儿已自助餐的形式品尝自制的及家中带来的野菜菜肴和混饨、饺子等。
4、谈谈野菜食品的味道,讨论人们为什么喜欢吃野菜?
活动延伸:
1、将自制的饺子和凉拌菜送给其他班的孩子尝一尝,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乐意与人交往的良好品质。
2、让幼儿向他人讲述当天的活动经理,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又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活动反思:
本活动及科学、生活劳动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活动。在活动中,老师通过家园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看一看、讲一讲、动一动、尝一尝等活动形式,感受到自己动手制作野菜菜肴的乐趣。整个活动是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幼儿没有任何的压力。教师和幼儿一起共同学习,分工合作,相处得十分融洽,正是这种融洽,才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野菜的不同制作方法,从而完成了教育目标。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 能认识各种不同的野菜,并知道野菜的营养价值。
2. 体验品尝野菜的乐趣,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4. 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 野菜的PPT。
2. 幼儿自备一份野菜,并事先了解野菜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1. 事先教师布置菜肴展示桌,带幼儿进入教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桌上准备了什么呀?”
教师介绍:“这些都是小朋友带来的野菜制作成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
播放轻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菜肴。
2. 认识野菜
教师提问:“刚刚你看到了那些野菜?”(幼儿说到一样教师就出示PPT展示)
观看PPT,认识野菜。
3. 烹调方法
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野菜的制作方法吗?”(幼儿介绍)
了解简单的烹调方式——凉拌。
教师当场凉拌野菜。
4. 品尝野菜
教师组织幼儿品尝野菜,并提醒注意事项。
活动延伸:
1. 将自制的野菜菜肴送给其他班的孩子尝一尝,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乐意与人交往的良好品质。
2. 让幼儿向他人讲述当天的活动经历,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又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了解农村最常见的一些野菜,萌发幼儿观察农村最常见事物的兴趣。
2.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工、分享,培养幼儿爱惜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3. 知道一些野菜的烹调方法,乐意品尝野菜,体验自己动手烹调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己挖的野菜及买的野菜(幼儿挖野菜时的.录像或照片)。
2. 各种调味品与餐具、洗菜筐、幼儿围裙、菜板、面粉等。
3. 创设厨房环境,摆放各种调味品,让孩子随意取放。
4. 亲子调查有关野菜的相应资料(名称、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烹饪方法)。
活动流程:
1. 交流回忆
教师提问:“我们上次参观秋天的小树林时挖了一些野菜,谁能说一说在挖野菜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师小结:“野菜生长在田野里、小路边,不需要人们去种、去浇水、施肥料,它可以制成野菜食品。野菜没有受到污染,所以营养很丰富。”
2. 互动交流
教师提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野菜可以怎样吃?”
个别幼儿介绍(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3. 商量合作
教师提问:“请找几位小朋友一个组,商量一下想做什么菜,需要什么东西,然后你们自己分工,洗菜、切菜、做菜。”
4. 幼儿烹制
准备:每组一份野菜、一套洗菜筐、菜板、炉具、餐具。
幼儿进行烹制:分类、洗菜、分工、切菜、在老师帮助下烹调。
5. 品尝分享
教师组织幼儿品尝自己小组做的野菜,并将另一份放在大餐桌上,准备开野菜品尝会。
教师提问:“这些野菜味道很好,我们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尝尝,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好吗?”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野菜,并了解野菜的营养价值。
2. 让幼儿体验品尝野菜的乐趣,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引导幼儿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 野菜的PPT。
2. 幼儿自备一份野菜,并事先了解野菜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布置菜肴展示桌,带幼儿进入教室,播放轻音乐,引导幼儿参观菜肴。
2. 认识野菜:
教师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野菜,包括其外形特征、生长环境、食疗作用和食用方式。
3. 烹调方法:
教师提问幼儿是否知道这些野菜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烹调方式。
教师当场示范简单的烹调方法,如凉拌野菜。
4. 品尝野菜:
教师组织幼儿品尝自己带来的野菜菜肴,引导幼儿分享品尝的感受。
教师讲解吃野菜的注意事项,如不可多吃、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久放的野菜不能吃等。
5. 活动延伸:
将自制的野菜菜肴送给其他班的孩子品尝,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鼓励幼儿向他人讲述当天的活动经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野菜的营养价值和烹调方法,还体验了品尝野菜的乐趣,培养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了解农村最常见的一些野菜,并萌发他们观察农村常见事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合作、分工、分享的精神,爱惜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3. 让幼儿知道一些野菜的烹调方法,乐意品尝野菜,体验自己动手烹调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自己挖的野菜及买的野菜(附挖野菜时的录像或照片)。
2. 各种调味品、餐具、洗菜筐、幼儿围裙、菜板、面粉等。
3. 创设厨房环境,摆放各种调味品,供幼儿随意取用。
4. 亲子调查有关野菜的资料(名称、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烹饪方法)。
活动过程:
1. 交流回忆:
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挖野菜的经历,分享挖野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小结野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
2. 互动交流: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吃过哪些野菜,以及这些野菜的'烹调方法。
3. 商量合作:
鼓励幼儿分组商量,决定想做什么菜,需要什么东西,然后进行分工。
4. 幼儿烹制: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进行洗菜、切菜、烹调等步骤,制作野菜菜肴。
5. 品尝分享: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野菜菜肴,分享品尝的感受。
鼓励幼儿将野菜菜肴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品尝,分享劳动成果。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野菜的制作和品尝方法,还学会了合作、分工和分享,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社交能力。同时,活动也激发了幼儿对观察农村常见事物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 能认识各种不同的野菜,知道野菜的营养价值。
2. 体验品尝野菜的乐趣,养成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 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 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 野菜的PPT。
2. 幼儿自备一份野菜,并事先了解野菜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事先布置菜肴展示桌,带幼儿进入教室,引导幼儿参观菜肴。
2. 认识野菜:
教师提问幼儿看到了哪些野菜,并展示PPT,帮助幼儿认识野菜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食疗作用和食用方式。
3. 烹调方法:
教师提问幼儿知道哪些野菜的制作方法,并介绍简单的烹调方式——凉拌。
教师当场凉拌野菜,供幼儿观察。
4. 品尝野菜:
教师组织幼儿品尝野菜,并提醒幼儿注意野菜的食用注意事项。
5.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野菜的美味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培养乐意与人交往的品质。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认识了多种野菜,还了解了野菜的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在品尝野菜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并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
【《野菜品尝会》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采摘野菜大班教案(精选10篇)09-09
中班挖野菜教案10-10
幼儿教案:挖野菜11-23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采摘野菜07-09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采摘野菜03-16
大班教案《会变的颜色》11-02
大班教案:会变的月亮11-28
《会变的水》大班教案11-18
大班教案《会变的月亮》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