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开学,我所带的大二班收到了上届大班由于年龄不够上小学而继续留园重读大班的两位孩子。其中,有这么一位孩子,他叫“俊杰”。之前带过俊杰的班主任我说:“这个孩子你要多费点心,很调皮的,经常对其他孩子大打出手。”我记在心里,脑海里却已经在“策划”应对这个小调皮蛋的方案。
入学的头三天,我很仔细地观察着这个叫“俊杰”的孩子,同时也和班上的其他老师交了底,对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在“戒备深严”的状态中加以防范。还好,因为新环境的关系,俊杰并没有出手打人,只是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具时口气很差,小眼睛一瞪一瞪的,占有欲也特别的强。终于,到了第四天,因为“沛沛”不小心拿错了他面前的一个小玩具,被俊杰误认为抢了他的玩具,俊杰一把拿起自己手里的木质插座玩具往“沛沛”额头上大力的砸去,下手很快,老师们来不及制止,“沛沛”立即捂着额头大哭起来,我扒开一看,“沛沛”额头上已经起了一个大包,而且还破了一点皮,出了一点血。哎呀!真是防不胜防啊!我并没有大声呵斥“俊杰”,而是对他的行为做了一个冷处理。在安抚好“沛沛”后,我把“俊杰”叫到身边,假装问他事情的经过。而后很认真的告诉他,动手打人是不对的。“哼!我就是要打!怎么样!”俊杰满不在乎的样子真让人厌恶。可是在我的心里却种下了“非要改变这个孩子不可”的想法的种子。
之后的半个月,“俊杰”隔山差五的就被孩子和家长们投诉,我及时和“俊杰”的父母沟通,也不见有什么效果。“俊杰”的父母总是一副很无奈很无助的神情。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出手打人还觉得习以为常呢?这里面肯定有很特别的原因。
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又沉重,我抽空上网查找资料,针对“俊杰”的现状寻找能改变他的“突破口”。
一个周二的离园活动,我借着孩子们玩桌面玩具的机会,和“俊杰”聊起了他的父母。当说起妈妈时,“俊杰”还很不屑的说出了妈妈和爸爸在闹离婚的事情,妈妈还问他要跟谁。终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也觉得事情有了转机,孩子能向自己说出家中的事情,证明在他心里还是接受我这个老师的。于是,当孩子们都正常离园后,我首先给“俊杰”的妈妈打了一通电话。
原来,“俊杰”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俊杰”从小是外婆带大的,“俊杰”从小比较瘦弱,外婆很担心外甥受别人欺负,从小就教他:如果有人打你就要还手。久而久之,就变成他打别人而不是别人打他了。爸爸妈妈为这事也经常在讨论外婆的去留问题,因为外婆管教方法不得当的问题,也让爸爸妈妈没少吵架。时间一长,爸爸还会迁怒于妈妈并对妈妈破口大骂,粗话连篇;孩子不乖的时候,还会对孩子拳脚相加。这样,本来一个不愿意受人欺负的孩子在爸爸长期暴力行为的影响下更加变本加厉了,处处喜欢占上风,不肯吃半点亏。
了解到整个事情的原委,我的心中沉甸甸的。多么可怜的孩子,多么无辜的孩子。绝不能让他成为大人无知的牺牲品!一定要及时挽救这个孩子,更要靠自己的良知去挽救这个家庭。于是,我在第二天拨通了“俊杰”爸爸的电话。电话那头,爸爸很吃惊,在我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他表示很难为情,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把家里的“秘密”告诉老师,更没有想到老师会来管这个“闲事”。电话的这头,我语气平缓,亲切自然,首先肯定了“俊杰”小朋友身上的种种优点,告知爸爸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一直在关注着这个孩子。作为一位老师,也作为一位妈妈,不想让自己身边的孩子受到伤害,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希望自己带的孩子都能有全面的发展,更大的进步。同时告诉爸爸,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的行为举止会让孩子成为模仿的对象。如果不改变夫妻现在的不和谐关系,受害的直接对象就是他们的孩子。如果他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请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否则,这个聪明的孩子将毁在他们的手里。
一番话,让“俊杰”爸爸沉默了许久,他对我说:“蔡老师,其实我一直想改变,可每次我脾气一上来,就忍不住打孩子。今天听了你一番话,我觉得自己不配当一个爸爸,俊杰很幸运,遇上了你这个好老师,我们这个家庭更幸运,遇到了你这样一个敢说敢管的老师。蔡老师,我一定改,我和孩子妈妈一定好好相处,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让老师你为我们操心!老师对不起!你工作这么忙还要来调解我们的家务事。真是难为你了!”
此次电话长谈,让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当然,“俊杰”不可能在这短短几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心里知道,没有个大半年这个孩子是不可能“转性”的。这之后,我在班上经常和“俊杰”说知心话,潜移默化的灌输一些礼让谦卑的道理,让这个孩子慢慢改掉事事要占上风的不良习惯;平时也多对他进行表扬,培养他的主人翁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慢慢地,“俊杰”不再动不动就出手,而是碰到问题先来找老师,老师及时表扬他进步的同时教他如何正确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争执。私下,我也经常打电话向爸爸妈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表现,并请爸爸妈妈也在家里鼓励孩子。三个月过去了,班级老师都说他有了很大的改变,到了这个学期末,“俊杰”真的彻底“转性”了!
真的应验了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孩子需要老师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大胆解决问题;家园沟通的桥梁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用对孩子满腔的爱去精心搭建。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聪明的老师首先应该“教”好孩子的父母。撒下爱的种子,去好好爱孩子,孩子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希望!(幼儿教育)
撒下爱的种子,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教父母胜过教孩子
时间:2017-05-31
我要投稿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下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爱摔跤的孩子
最新文章
- 1《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 2呐喊读书笔记
- 3护理学护士优秀的读书笔记
- 4《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 5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 6《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
- 7二年级读书笔记
- 8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 9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 10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
- 11《小王子》读书笔记
- 12西游记读书笔记通用
- 1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 14同桌冤家读书笔记
- 15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 16《感动中国》优秀的读书笔记通用
- 17《詹天佑》读书笔记
- 18《培根随笔》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