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出空间,相信孩子——剪纸活动《大青虫》的启发

作者:木子时间:2017-12-28
《大青虫》,一听这个名字,我就可以想象孩子们对于这个活动的兴趣有多浓厚了。今天的剪纸游戏中,我们引导幼儿沿线剪出“大青虫”身体的各个的部位,并能拼贴出大青虫不同的扭动姿态,进行适当地添画。

游戏前,我给孩子们观看了一段大青虫扭动的视频,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感受大青虫的身体特征以及它扭动起来的不同姿态,帮助孩子们解决游戏的重难点。没想到,短短一分多钟的视频竟引来一阵“骚动”。

“看,大青虫,大青虫!”

“好难看啊!”

“我敢抓的!”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发表了自己对大青虫的看法。大家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大青虫的害怕。

“老师,我以前摸过它,怕的我把手赶紧缩了回来。”悦悦举手告诉我。“可是,今天我们要制作的大青虫一点儿都不可怕,看,它是一条可爱的大青虫。”孩子们终于被我的“大青虫”逗乐了。“你们刚才也看到了,大青虫扭动起来可是很有趣的呢,有不同的姿态。今天我要看看谁的大青虫待会扭动的最好看。”

开工了。悦悦第一个把大青虫的各部位剪下来。可是找不到大青虫的脑袋了。小家伙急的差点哭了。正好还有一张多余的操作纸,我急忙给了她。我笑了笑和她说:“你看,赟赟有一个好办法,她剪下一个部位,就粘贴一个部位,这样就不会弄丢了哦!下次,你也可以学习她的这种好方法,好吗?”她感谢地向我点点头。“谢谢李老师。”说完,她开始认真地粘贴了。直直地贴了几个部位后,她发现大青虫的身体是直的,于是便停了下来。

@_@我是分割线@_@

拿起下一个部位摆来摆去,往下移了一点后她笑眯眯地看了看我,明显她对刚才的这一举动充满了信心。我向她点了点头,别的什么也没说。

分析:

活动中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来粘贴才能表现大青虫扭动的不同姿态,只是把问题抛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教师“教”的痕迹就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成分就多了。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地去相信孩子,留出一些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悦悦今天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活动中我们老师要及时地关注幼儿的表现,当孩子们操作中出现问题时,不要一味地去批评他们,给大家推荐一下“榜样示范”方法,很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