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正确给宝宝使用防暑中药的诀窍
诀窍,汉语词汇。指关键性的好办法。同义词:窍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正确给宝宝使用防暑中药的诀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诀窍:
清凉油、仁丹、金银花露等,都是一般家庭常备的防暑中药。可是,和成年人不同,对于不同月龄的宝宝,各种防暑中药的用法、用量是不同的。就让有经验的中医告诉我们,正确给宝宝使用防暑中药的诀窍。
仁丹仁丹,又叫清凉丸。主要由甘草粉、儿茶、丁香、陈皮、薄荷脑、冰片、檀香、砂仁、豆蔻、木香、霍香、肉桂、朱砂等组成。夏天中暑,头晕头痛,恶心胸闷,晕车晕船都可以用。服用仁丹还可以止呕。
注意:仁丹内含有朱砂,对于大人来说,也绝不可以超量服用,否则有汞中毒的危险。因为汞特别会危害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服用仁丹,可以为中暑的孩子选择别的中药。
清凉油清凉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油,薄荷脑、樟脑、樟脑油、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等。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的药效。夏日由伤暑引起的头痛、蚊叮虫咬、皮肤瘙痒,或者是晕船、晕车、因烫伤引起的局部皮肤红痛都可以使用。
注意:由于清凉油刺激性较大,因此,建议1岁以下的婴儿少用或不用。如果给宝宝使用清凉油,皮损有溃烂处不宜使用;涂后局部皮肤发红或起小红疹,或瘙痒感加重不宜继续涂擦;以前用过但有过敏的宝宝也不宜再用。
风油精风油精主要由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丁香酚等组成。风油精清凉止痛,能驱风止痒。夏天蚊虫叮咬、晕车不适或是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牙痛都可以使用风油精。
风油精是油剂,孩子外用时,可以涂擦于患处或穴位;口服的话,每次1~2滴,是成人量的1/2~1/3,比较安全。
注意:外用的话,半岁以内的宝宝尽可能不要使用。如果孩子皮肤有刺激感,就不要使用了。
口服的话,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有因长期服用风油精而成瘾的报道,建议慎用。
金银花露金银花露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金银花清热解毒,主要治疗暑热口渴、疮疖、小儿胎毒。也适用于小儿热疖、痱子、暑疹及热毒痘疹等。还可以辅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
金银花露有每瓶500ml的露剂,相当于金银花31.25g;也有每瓶250ml、500ml的合剂。口服露剂,7岁以上的孩子每次60~120ml;7岁以下的孩子每次30~60ml。每天2~3次,像喝茶一样饮用。口服合剂的,每次15ml,每天2~3次。
注意:有疮疡溃脓的宝宝不要服用。
清凉含片清凉含片主要是由薄荷油、薄荷脑、紫苏叶、葛根、乌梅肉等中药成分组成的。如果孩子受到暑热,觉得口渴恶心,咽喉肿痛,烦闷头晕,可以含服。一般每片0.5g,6岁左右的孩子每次可以含服1片,每日数次即可。
注意: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以防不慎呛入气管发生意外;不会含片剂的儿童也不要服用。含服的同时,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如果孩子身子虚,出汗多,也不宜服用。
十滴水十滴水的主要成分有樟脑、大黄、桂皮、小茴香、桉叶油、辣椒、干姜、乙醇等。按中医的说法,可以祛暑辟秽,健胃驱风。宝宝夏季伤暑而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烦躁、腹痛胃肠不适等症状时,可以酌情使用。
药店出售的十滴水酊剂有5ml和20ml瓶装的。3~7岁的孩子每次口服2ml,1~3岁的孩子每次口服1ml,都可以用温开水送服。
注意:1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服用,新生儿禁用。
霍香正气水霍香正气水主要是由霍香油、紫苏叶油、白芷、陈皮等中药成分组成的。如果孩子夏天中暑,有头晕、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以给孩子服用。药店出售的霍香正气水有酊剂和口服液两种,一般不要给孩子用酊剂的霍香正气水,可以用口服液的。3~7岁的孩子可以口服成人的1/3的量,7岁以上儿童减半。
注意: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用。3岁以上的宝宝服用霍香正气水的同时,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像心动过速、急性荨麻疹、过敏性药疹等,应该马上停用。
相关资料:
大暑过后,气温越来越高了,在这个炎热的三伏天里,在这个季节感冒、发烧、腹泻的宝宝可不少。宝宝新陈代谢快,机体温度调节能力还比较弱。三伏天气温高,宝宝容易排出大量的汗液,水分的散失就削减宝宝的免疫力,百病就会因此侵入宝宝。所以说,防暑降温让宝宝安然度夏是宝宝身体的保证。
1、多喂水。
三伏天气温高,宝宝比其他季节更需要补充水分。宝宝出汗很多、烦躁不安甚至大便干燥,就是脱水的迹象,及时补水是防止脱水的最佳途径,而与体温温度相似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吃了喝水,补充水分还可以多喝粥汤,荷叶粥、绿豆汤等都是不错的补水圣品,可以有效防止脱水。
2、外出避开高温时段。
宝宝每天早晨和傍晚凉快的时候在外面玩儿,中午特别热的时候,不要带宝宝出去玩耍。
3、吹空调要当心。
宝宝穿得过少,一进入空调环境,温度大幅度下降,毛孔突然收缩,骤冷骤热之下,如果不能及时添加衣物,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就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咽痛、流鼻涕以及发烧等症状。所以,在空调房内,记得给宝宝套上一件长袖衣服。
4、预防腹泻。
这点相信很多父母会忽略。气温高,冷饮喝多了,或者不小心食用了变质食物都非常容易引起宝宝腹泻。所以,冷饮不能多食用,注意注意环境卫生以及宝宝的饮食卫生,给宝宝喝的水要烧开,食物要熟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热透。宝宝腹泻要及时就医,还需要补充盐水,避免引发脱水。
5、吃什么。
(1)黄瓜。
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孩子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2)薏米。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3)鸭肉。
四季之中,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多吃鸭”。鸭肉富含人体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凡体内有热的孩子最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孩子食之更为有益。
(4)鲤鱼。
夏季是鲤鱼的产卵季,鱼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身体肥硕而结实,因此肉的味道最鲜美,吃起来有种香甜的感觉。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给孩子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适合孩子食用。
(6)绿豆粥。
推荐理由:绿豆有“食中佳品,济世食谷”之美称。在炎炎夏日,绿豆粥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粥。绿豆亦食亦药,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的孩子过量饮用后,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体质的孩子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7)西瓜。
推荐理由: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些西瓜能清火解热。孩子在夏天时出汗多,随着汗水的排出,丢失的营养也多,适当吃些西瓜,不仅能补足丢失的水分,更能增加营养。
【正确给宝宝使用防暑中药的诀窍】相关文章:
给宝宝喂中药的诀窍05-08
给宝宝使用奶瓶的诀窍解读05-07
宝宝使用眼药的正确方法05-28
让宝宝乖乖喝中药的四个诀窍05-08
给宝宝测量体温的正确使用方法05-26
家长怎么给宝宝正确使用抗生素05-31
妈妈正确使用宝宝理发器的方法05-30
宝宝的喂饭诀窍02-28
夏季给宝宝正确使用尿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