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真正的儿童

作者:陆莉玲时间:2017-02-08
春节中,鞭炮声里,边听李宗盛的歌,边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李宗盛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但好多歌我还是第一次听;郭教授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界也是声名鹊起,我听过他的讲座,在《人民教育》等重量级教育刊物上也拜读过他的文章,也看过他《教育走向生本》中的一些章节,但他整本的专著还是第一次阅读。读罢掩卷,许多想法纷至沓来,感慨良多。套用李宗盛两首歌的歌名,作为我这一篇读后心得的标题——

一、《领悟》:

李宗盛在《领悟》中唱道——啊!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愿你挣脱情的枷锁/爱的束缚/任意追逐/别再为爱受苦
读罢全书,我觉得这几句歌词也可借用在当今的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者身上。我们怀着一腔爱心,以“爱”的名义,把孩子们看成一张张的白纸,雄心勃勃要在上面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认为儿童的起点为零,他们是懒散的、无知的、好动的,如果在教学中、在课堂上高度尊重他们,课堂就会失控,教学效率就会低下。“先学后教”,学生不会学怎么办?课堂教学不是变成了放任自流了吗?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

因此需要教师不停地教,教得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还生怕嚼得不够烂,学生消化不了、吸收不到位。我们也许做到了在伦理上关怀儿童,讲究教学民主,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尊重儿童的权利,承认儿童的个性心理等,但涉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时,我们通常又将这些认识抛之脑后。在教学中,我们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实际上,教师还是严格把握着教学活动的进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压抑了儿童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生命生长。

过重的负担让孩子们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批量的接收、识记,机械重复的练习。甚至连这些死知识都缺乏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因此,也就遑论发现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理解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了。他们缺少交往合作的机会,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甚至失去了本该属于孩童的游戏的时间。因此,我们的校园生活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个性被忽视,丧失了学习兴趣,厌学情绪严重。他们在日益苍白的世界里变成了拥有丰富的书本知识却情感乏味、了无生机的人。

深究造成以上不合理、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源自教师的儿童观发生了偏差。儿童并非“起点为零”,郭教授认为:人之初没有具体的知识,但不等于没有知识的框架性的结构或内蕴;没有成型的能力,但不等于没有为相关能力打下基础的种种本能;没有具体自觉的善恶观念,但不等于没有趋于善的指向。

@_@我是分割线@_@

人的思维、学习的框架性的结构、内蕴或指向,以本能的方式附着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因此,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回归本体,回归主体。所谓教育的本体,郭教授的定义是——提升生命。而教育的主体,则当然的是学生。两者合一,就是依靠儿童自己提升生命。生本教育,就是把人看作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

二、《希望》:

李宗盛在《希望》中唱道——毫无意外我真的越来越忙/还好孩子总是给我希望/如果能够陪着她们一起成长/生命里就算失去一些别的又怎么样/总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模样/对自己对人生对未来的渴望/她们是我的希望/让我有继续的力量/她们是未来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她们是未来的希望/但愿我能给她一个最像天堂的地方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的自序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作为大人和教师的我们,要像郭教授说的那样,做一个生命的牧者。不是去包办羊群的食物,而是把它们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让它们自由地觅食。这意味着,教师既要负责学生的管理和安全保护,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拥有万年之功的生命体,对于这个本体来说,我们的教,不过是为个体成长服务的、较为重要或必要的外部条件而已。课堂上,为孩子们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交流、争辩;进行实验、操作;进行归纳、总结。课后,让孩子们有时间和空间进行游戏、继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实现互助交流和沟通,让他们成为实实在在的自己,对学习充满旺盛的兴趣的自己。

孩子是未来和希望,他们所拥有的生命力和学习潜能经常会让大人惊喜、赞叹,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葆有纯真,葆有对自然、社会、生命的好奇,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让学校成为最像天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