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教育水平

作者:聚优时间:2017-09-06
要成为一名具有高反思水平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探究问题的热情、质疑的精神和教学的主体意识。同时,外界的各种教育支持和帮助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教师群体的反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不同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不同的特征。在对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构想中,笔者将需要得到帮助的教师群体定位为“反思实践者”,而将能给予“实践者”帮助的教师群体定位为“反思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包括教师同伴和幼儿园园长,也包括大学专业教师或科研机构的教育专业研究人员。以下是笔者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初步构想。

一、入职期教师的培养——从观察描述入手,积累教学经验,了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职期教师是指教龄1年以内的新教师。这类教师的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较少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些陈述性知识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少量的程序性知识则显零散而不系统。因此,对于新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一般教学经验,探究优秀教师的教学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聆听“反思支持者”外显的、展开式的反思活动,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体方案举例如下:

反思实践者
反思支持者

定期观摩现场教学或录像,并尝试把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讲述出来,尽量详尽、全面。因为讲述过程本身就是对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如某新教师在观摩优秀教师组织的小班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后,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行为作了如下描述:“这位教师先请幼儿复习歌曲《大雨小雨》,又请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大雨’时做幅度较大的自上而下抖动手臂的动作,唱‘小雨’时做两手指轻轻触碰的动作,最后请幼儿用两种打击乐器——铃鼓和小铃分别为

两段歌词伴奏。”
对新教师的讲述进行补充,并且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关注关键问题。如:“这位教师在请幼儿为两段歌词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时用了什么方法?她 最先提的问题是什么?(想一想,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大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儿回答不出来时,她又提了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种乐器——铃鼓和小铃。请你敲敲小铃,摇摇铃鼓,听一听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当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来时,这位教师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了什么话?(铃鼓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大雨’,小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小雨’,对不对啊?)请总结一下这位老师的提问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问题,比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学环节被自己忽略了,并做好记录。

听取“支持者”对教学中各环节的解释,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 支撑其选择和判断的知识。
对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中执教者的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并向新教师指出执教者用以调整教学策略的

@_@我是分割线@_@

非言语线索,帮助新教师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利用什么教学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问题。如“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难以回答时,教师应 该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如将问答题改成选择题,甚至改成是非判断题,从而使无效问题变成有效问题。”

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类总结,记录关键环节,并形成书面材料向全园发布。这可以为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原始素材。因为只有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合理的,才能为教学反思提供基本的参照物。
帮助新教师分项归纳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优秀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类型、特点、效果。

倾听“支持者”的理论分析,形成书面材料
大学专业教师或专业研究人员从理论角度剖析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新教师将观察到的教学实践与原有的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这种方法可以使新教师获得接近实际的经验。这样,教师同伴运用教学经验,专业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共同帮助新教师分析当时的教学情境,使新教师逐步形成反思的理论框架,积累经验材料。

观摩合作教师的教学活动,听取合作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外显的、展开式的反思。总结合作教师的反思思路,形成书面材料。
幼儿园还应尽量将新教师与那些经验丰富的合作教师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合作教师可经常向新教师解释所使用的教学策略,解释采用何种形式能 使特定的教学内容较容易地被幼儿所接受,同时合作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为新教师教学反思提供基本的思路:(1)详细描述教学过程,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问题情境(2)分析原因,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3)在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原思路,并采用有方向的、聚焦式的、自我定向式的方法积极寻找新思路与新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4)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二、适应期教师的培养——开展微格教学,掌握教学技能,训练反思技术入职期教师经历了一定的培训和实践后,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但要将它们转化成教学技能,尚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对于适应期的教师,特别是刚刚步入适应期的教师来说,继续定期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且接受“支持者”的指导仍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是,此阶段的培训应该加入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如何“教”。“微格教学”不失为一种训练适应期教师教学技能的好方法。以少数幼儿为对象(有时也可以以教师同伴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10分钟)组织小型教学活动,合作同伴对其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摄像,然后,执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反思。具体培养方案如下:

反思实践者
反思支持者

定期观摩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对优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某教师在观摩了一名优秀教师组织的打击乐活动后,对该教师的指挥技术作了描述:“该教师在打击乐教学中所用的指挥动作好像 有点特别,看起来她教得很轻松,孩子学得也轻松。在多声部演奏活动中,她好像总是提前将身体和目光转向下一个演奏小组。这个行为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吗? 如何把握提示的时间及动作幅度?”
倾听“反思实践者”的详细描述,帮助她将教学技术进行细化。如:“确实如此,这位教师之

@_@我是分割线@_@

所以能轻松地组织幼儿进行演奏,关键是她的指挥技术。当幼儿对音乐和演奏还不太熟练的时候这位教师的身体和头部总是提前两拍转向下一个演奏小组,同时还用眼神提示该组幼儿:下面要轮到你们了,准备好了吗?而手臂却仍然在指挥前一演奏小组,直到前一演奏小组演奏到最后一拍的‘尾部’,教师的手臂才转向下一个演奏小组。

制定微格教学计划,选定某一教学技术(如提问的技术、指挥的技术、空间移动的技术、集体舞蹈中指导幼儿交换舞伴的技术、唱谱的技术,等等)进行微格教学
将“实践者”的过程录音和录像。

观看微格教学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技术,考虑改进教学技术的方法。如:“我的指挥方法和优秀教师相比,显得不够从容,效果也不太好。是不是我指挥时动作幅度还不够大?”
对反思实践者的微格教学进行分析评价,重点放在教学技术方面。如:“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当你用身体和头部提前转向下一个演奏小组交替演奏的误解和不必要的紧张。”时,你的指挥动作幅度有了变化,这使得前、后两组幼儿产生此时应该

根据“支持者”的分析、建议及自己的反思改进教学技术,再次进行微格教学。
和“实践者”一起分析第二次微格教学。如:“这次效果比较好。要注意的是,当幼儿对音乐和演奏都不太熟练时,教师清唱旋律的速度还要慢一些,应该逐渐加快演唱和演奏的速度。”

在完全掌握该项技术后,尝试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迁移该项教学技术,确认其效果。
重点评析“实践者”的教学技能调用水平,暂不涉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对幼儿的诊断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教学原理的水平。


通过观察、模仿、思考,教师步人适应后期时,已掌握了基本的教学技能,并且已经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使用。同时,初步掌握了反思的技术。

三、发展期教师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决策意识,全程反思教学在适应期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程序性知识已比较丰富,但缺乏背景性知识,因而当教学过程中出现新的情境时,尚不能快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发展期教师的培养重点就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得经验、掌握教学技能,而应该要求教师将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活动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全过程进行分析和再认知,解读自身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综合各种教学要素与条件,关注幼儿的反应,理解各种教学策略运用的条件性知识,提高教学的决策意识。具体可依据一定的反思线索采用“列问题清单”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反思实践者
反思支持者

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组织教学活动,并努力观察“教”与“学”的情境
主要观察“实践者”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教师的

@_@我是分割线@_@

评价与反馈情况,教师的教学指导语和体态动作、选用的策略、投放的材料、环境的设置以及对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控等方面,并做好记录。

依据以下反思线索进行自我反思:(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如: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依据是什么?以前从书本上或培训中了解到的关于目标制定的原则和方法都考虑到了吗? 今天的教学目标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是否相适应?等等。(2)对教学内容、材料、环境的反思。如:今天的教学内容对本班幼儿适宜吗?材料的使用起到降低学习难度的作用了吗?教学环境的创设与音乐作品本身所渲染的情绪一致吗?等等。(3)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反思。如:今天我在导入活动这个环节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唤醒幼儿注意的目的了吗?在学习新内容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调动和保持了大多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要解决的主要是什么?书本和经验已经告诉我有关解决这个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了吗?这些知识技能我验证过吗?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对这些知识技能的适用性产生怀疑了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怀疑呢?今天遇到的未知的突发问题主要是什么?当时我的临时判断和应对策略有效吗?如果下次我再来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怎么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呢?等等。(4)对教学结果的反思。如:今天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情绪是否高涨?他们学习愉快、轻松吗?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很集中吗?预期的活动目标达到了吗?等等。
引导“实践者”产生问题、澄清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并且努力引导“实践者”让缄默的知识变得清晰明了。教师的教学包含一系列的决策,因此,帮助教师明确各种教学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并提出对策,应是这个时期“支持者”的主要任务。此外,只有让“实践者”明确教学行为的实践和理论根据,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真正地沟通,这也是检验教师反思水平的重要依据。

根据自我反思和“支持者”的建议,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思考解决的方法。总结教学中的成败得失,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好反思札记,请“支持者”阅读并提出意见。
阅读“实践者”的反思笔记,并指导“实践者”进行理论提升。


四、成熟期教师的培养——开展合作研究,提升理论水平,获得全面成长

成熟期教师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对教材的处理也有一定的独到见解,教学策略也比较丰富和有效。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来说,应该不断磨砺自己应用理论和质疑理论的能力。因此,对于成熟期教师的培养重点就不再是“了解、理解、记忆现成真理”,而应该

@_@我是分割线@_@

是与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相结合,用“提问、质疑探索、研究未知真理的活动”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因为系统的科学研究既实现了先进的理论与科学的实践的融合,又推动了缄默的知识与明确的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发展。但是,教师进行研究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的。教师要努力争取大学专业教师或教育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作为其支持者进行合作研究。这种互助合作研究的特点是:教师和理论专家双方都是“反思共同体”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反思共同体”的受益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既是“反恩实践者”,又是“反思支持者”。一方面,理论工作者切实进入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将系统的科学理论操作化、策略化;另一方面,教师参与研究也得到了“理论提升”,并将缄默的知识明确化、理论化。也许在研究的开始阶段,教师可能基本上是依赖专家,希望专家能告诉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将会渐渐发现研究的假设与自己的经验之间存在着冲突,理论有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一致。这时,他们便会就这些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与专家的合作研究中,教师将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从事研究的自信。在这样的合作研究中,不仅研究的对象、范围要扩大,而且研究的深度也要增加。研究方法要以教育实验法等于预性的理性研究为主,加强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丰富和完善原有的教育实践理论,提高自己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技能,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而且有意识地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以上针对四类不同的教学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反思能力培养构想。在具体实践中,应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反思特征,采用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策略。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