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随笔:哭闹的背后

作者: 丛霞时间:2017-04-21
刚上大班的孩子,有的很自豪,早晨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俨然一个小学生的样子;有的适应能力差,来园时有些闹情绪,我们班的辰辰小朋友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几天一直是妈妈来送,姥姥来接。每天早晨她都能找出各种理由,如:肚子疼不舒服了,小朋友不跟她玩了,她没有好朋友了等等,哭闹着缠着妈妈,躲在妈妈的怀里,很伤心的抹着眼泪,真有点难分难舍的样子,老师费了一番功夫,才把她安抚好。可接下来一天的时间里,她一会儿告诉老师肚子疼,老师给她摸了摸,观察发现没什么问题;一会儿又说手指疼,一看只是起了个小皮皮;一会儿又说耳朵疼;一会儿又说脚疼;一会儿又说、、、、、、就这样一天不停地折腾着。

刚上大班,老师对孩子还不是太了解,是不是家里太娇惯了呢?可我观察了几天发现,她没有感冒,却带来板蓝根,让老师中午给她冲着喝。留着小蘑菇头型,不用扎小辫,却带来皮筋,午睡起床后,也加入了梳辫子的队伍中。特别是有一次,壮壮小朋友拉肚子,肚子疼,我用热水袋给他上热敷,这时她突然也很痛苦的样子,说肚子也疼,眼泪都流了下来。这孩子怎么回事呢?真像个小大人,整天察言观色的,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对哪个孩子亲近了,她会马上跑过来,说这儿疼,那儿不舒服了。

一天发生的一件事,终于让我恍然大悟。傍晚接孩子的时间到了,进来了一位文质彬彬的陌生男子,询问得知原来是辰辰的爸爸。可辰辰并没有和爸爸打招呼,而是异常兴奋地跑到了好朋友小颖面前,摇晃着小脑袋,噘着小嘴,炫耀着大声喊:今天我爸爸来接我了。好像她想让全班小朋友都知道这事似的。当时,我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愣住了,心想,不就是爸爸来接孩子,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不对,我感到其中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第二天了解得知,辰辰的父母离婚了。她有两个家,一个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和辰辰,一个家里有姥姥、姥爷、妈妈和辰辰。哦,我连想到早晨来园一直哭闹不止,以及她一天中的异常行为背后的真实隐情了。

辰辰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白白的圆圆脸,非常讨人喜欢。可由于这种非传统三口之家的特殊家庭形态,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希望每时每刻都能得到老师地关注,没有自信,自私自利,整天心事重重,非常敏感,不能完全走进孩子们天真浪漫的童心世界里。长此以往,这不能不说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她的人生观没有影响。当下,像辰辰这样生活在特殊家庭环境的孩子多了起来,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可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更多的关心她,给她爱的温暖。

这以后,我每天都会关注她,找机会让辰辰表现自我,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她慢慢树立自信心。走近她,拉着她的手一起和小朋友做游戏,让她感受到周围人对她的爱。通过讲留守儿童和孤儿院小朋友的故事,让她理解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让她知道要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也更知道要感恩和惜福。经过了大半年地努力,辰辰早晨来园哭闹的现象没有了,身体的“疼痛”也少了许多,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其实医治心灵的“疼痛”比身体的“疼痛”要困难得多,我背负着重任与她一起快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