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观察的方法

作者:彭福洪时间:2017-12-29
寿光市稻田镇 彭福洪    一、 扫描观察法:这种方法是指观察者在相等的时间段里对观察对象依次轮流进行观察。此法比较适合于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儿童的游戏情况,如可以掌握游戏开展了哪些主题,学前儿童选择了哪些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行为特点。扫描观察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运用较多。

二、 定点观察法

观察者固定在游戏中的某一区域定点进行观察,适合于了解某主题或区域幼儿的游戏情况,了解学前儿童的现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学前儿童之间交往、游戏情结的发展等动态信息,并且让教师较为系统地了解某一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导的盲目性。定点观察法一般多在游戏过程中使用。

三、 追踪观察法

观察者根据需要确定1~2个学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固定人而不固定地点。适合于观察了解个别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水平。教师可以自始自终地观察,也可以就某意识时段或某一情节进行观察。

四、 观察的记录

教师在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进行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加以记录,以作为珍贵的资料加以保存,为指导游戏服务。

在游戏的观察记录中,有表格记录、实况记录、图示记录、影像记录等方法方式。使用较多的是表格记录。这种记录方法简便易行,直观明了,除了设计表格记录之外,也可以用文字记录,有条件的学前教育机构,还可以充分利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来进行观察记录,以保证记录的全面性、立体性、长久性和有效性。

幼儿的内在需要

“计划”靠着“过程”来达成,那过程又靠着什么来推动?答案是“内在需要”。

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阶段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要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目标(例如,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了,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寻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大人不注意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内在需求”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哟大人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了!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助他好好的长大成人!

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自己一步一步踏实地建构成一个完美地大人。

元旦通讯报道

转眼间, 2012年要过完了,要迎接新的一年了,2013的元旦就要到来,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使新年增添热闹的气氛。桂二幼儿园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老师们和宝宝们已经忙碌起来了,在积极准备迎新年工作:布置教室;准备自己拿手的节目;准备游戏材料;宝宝们也在苦练本领,准备在游戏中大显身手。今年该园的迎新主题是“快乐舞台我来秀”。桂二幼儿园将搭建舞台让每位宝宝一展风采,到时候还要邀请任课教师一起参与游戏比赛,活动丰富多彩,创意设计神奇,他们都期待着节日早一天到来。期待着自己的拿手好戏早一天展现给大家。

孩子渴望成人的爱和关注

小班的时候,晶晶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已经是比较强大的,大小便都能自理。进入中班下学期后,有一段时间他却经常尿裤子,老师也常常在下课的时候提醒他去解小便,但每次叫他去他总是摇头,过一会儿却又尿裤子。后来,我找了他奶奶,他奶奶说晶晶在家里从不尿裤子。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老师也没有什么办法,有时只能硬拉着他去上厕所。有一回,在和他奶奶交谈的过程中,他奶奶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晶晶在家里说老师像妈妈,特别是老师给他换裤子的时候,总喜欢把他抱在膝盖上,就像妈妈一样。”我仔细一了解,原来前一段时间,晶晶的父母离异了,晶晶跟了爸爸,而且爸爸还不允许妈妈来看晶晶。我的心里一惊,莫非孩子是故意尿裤子的?从此以后,每天我都会找机会抱抱晶晶,跟他聊天,告诉他有小便了,要早点上厕所。这以后,晶晶尿裤子的现象就杜绝了。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爱,有时就会采取一些比较特别的、出人意料的行为方式。晶晶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缺少了母爱,在他的心目中肯定会留下阴影。他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缺失的那份爱,可能第一次偶然的尿裤子使他感受到了老师像母亲一样的爱,于是就采用比较极端的方式试图持续这种关爱。

为此,老师要善于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同个性的孩子表达自己心理需求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区别对待。比如,有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往往通过一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希望能引起老师的注意,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则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晶晶就属于内向的孩子,他不会像一些小朋友那样主动地来拉老师的手或亲吻老师,而是用尿裤子的方式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让老师抱抱他。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我们就要重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合理的心理需求,而且尊重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