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工作中的“不专注”
作者:泉水叮咚时间:2017-06-27
近日在指导孩子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直被几个“现象”所困惑:
现象一:看上去孩子是很认真到在进行“工作”,一直埋头“专注”于摆弄手中的教具,但仔细观察,发现孩子只是随意在摆弄,没有按教具原先的操作规则进行“工作”。比如将分红塔无序地垒放,色板无序地排列等。
现象二:孩子换教具的频率很高,每种“工作”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做完一样立刻换一样,显得很匆忙。
现象三:在“工作”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心神不宁,做一会儿便停下来环顾四周,然后接着做;或者看旁边的同伴做“工作”,甚至讲话交流。
针对这三种现象,事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其实这三种现象都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孩子工作中的“不专注”,说明很多孩子在“工作”不是满足于他自身的需要,而是在敷衍了事,甚至只是做给老师看。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着实令人担忧!经过反复地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改善这些不良的工作状态:
1、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
当发现孩子存在这些不良的工作状态时,教师应该立即采取策略,指导并帮助孩子进入有序状态。比如像现象一和现象二中所描述的情况,教师可以走到孩子的身边,亲自为孩子演示一遍该教具的操作过程,目的在于用自身的动作告诉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切忌大声训斥或直接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做。
2、审视工作环境
重新审视一下为孩子创设的工作环境,是否仍存在不适宜的因素。比如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是否恰当,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与旁边同伴的交流。比如像现象三中所描述的情况,也有可能原因就在此。
3、调整工作进度
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适当地对其调整工作进度,转移孩子当前的兴趣,使其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现象一:看上去孩子是很认真到在进行“工作”,一直埋头“专注”于摆弄手中的教具,但仔细观察,发现孩子只是随意在摆弄,没有按教具原先的操作规则进行“工作”。比如将分红塔无序地垒放,色板无序地排列等。
现象二:孩子换教具的频率很高,每种“工作”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做完一样立刻换一样,显得很匆忙。
现象三:在“工作”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心神不宁,做一会儿便停下来环顾四周,然后接着做;或者看旁边的同伴做“工作”,甚至讲话交流。
针对这三种现象,事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其实这三种现象都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孩子工作中的“不专注”,说明很多孩子在“工作”不是满足于他自身的需要,而是在敷衍了事,甚至只是做给老师看。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着实令人担忧!经过反复地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改善这些不良的工作状态:
1、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
当发现孩子存在这些不良的工作状态时,教师应该立即采取策略,指导并帮助孩子进入有序状态。比如像现象一和现象二中所描述的情况,教师可以走到孩子的身边,亲自为孩子演示一遍该教具的操作过程,目的在于用自身的动作告诉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切忌大声训斥或直接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做。
2、审视工作环境
重新审视一下为孩子创设的工作环境,是否仍存在不适宜的因素。比如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是否恰当,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与旁边同伴的交流。比如像现象三中所描述的情况,也有可能原因就在此。
3、调整工作进度
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适当地对其调整工作进度,转移孩子当前的兴趣,使其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上一篇:区角活动货币用否
下一篇:教育的智慧要建立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