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时间:2024-09-24 10:50:12 晶敏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泡泡找来的朋友》是中班“长大的我”里面的一个活动,故事里的大白鹅从没有朋友的不快乐到交上朋友的开心,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发了孩子们与人主动交往,主动交流,从中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和欢笑。

  二、说活动目标和重难点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找朋友的快乐。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交朋友的愿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如何去找朋友。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中班幼儿比较单纯,不会察言观色,不太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图片《泡泡找来的朋友》、动物头饰、幼儿用书。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直观的画面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2、说学法活动中我将游戏法作为主要的学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注意力稍显弱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故事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师模仿大白鹅,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请幼儿听故事录音。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讨论:

  “大白鹅没有朋友时,它是怎样的?”“是谁帮助它找到朋友的?”幼儿围绕故事画面内容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用什么办法找到朋友的?”“小姑娘为什么要找这么多的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大白鹅感觉怎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连贯地、有感情地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练习角色对话。

  请幼儿交流:

  “听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方法找到朋友?”

  4、阅读活动:

  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泡泡找来的朋友》。

  5、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泡泡找来的朋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以泡泡寻找朋友为线索,通过泡泡与不同小动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包容。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明快,适合幼儿阅读和欣赏。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泡泡找到的朋友是谁,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友谊的美好,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难点:引导幼儿体会友谊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

  二、说教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讲述法: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的魅力。

  4.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1.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倾听法:认真倾听教师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表达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合作法:与同伴合作讨论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

  (1)播放一段泡泡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你们见过泡泡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出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

  (1)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边讲边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泡泡为什么要找朋友?它找到了哪些朋友?最后它和谁成为了好朋友?

  3. 讨论交流

  (1)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如果你是泡泡,你会和谁做朋友?

  (2)引导幼儿体会友谊的含义,让幼儿明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包容。

  4. 复述故事

  (1)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鼓励。

  (2)可以让幼儿分组复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延伸活动

  (1)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泡泡和它的朋友,展示幼儿的作品,分享幼儿的创意。

  (2)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与故事相关的材料,如故事书、拼图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并且体会到了友谊的美好。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07-13

中班语言《吹泡泡》说课稿(精选12篇)11-28

中班科学《吹泡泡》说课稿01-29

中班科学吹泡泡说课稿12-12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吹泡泡03-28

中班语言亮晶晶的泡泡教案02-02

中班语言《落叶》说课稿11-16

中班语言《微笑》说课稿12-07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5-20

中班语言诗歌的说课稿12-01

在线咨询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泡泡找来的朋友》是中班“长大的我”里面的一个活动,故事里的大白鹅从没有朋友的不快乐到交上朋友的开心,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发了孩子们与人主动交往,主动交流,从中感受到有朋友的快乐和欢笑。

  二、说活动目标和重难点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找朋友的快乐。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交朋友的愿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如何去找朋友。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中班幼儿比较单纯,不会察言观色,不太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图片《泡泡找来的朋友》、动物头饰、幼儿用书。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直观的画面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2、说学法活动中我将游戏法作为主要的学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注意力稍显弱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故事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师模仿大白鹅,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幼儿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请幼儿听故事录音。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讨论:

  “大白鹅没有朋友时,它是怎样的?”“是谁帮助它找到朋友的?”幼儿围绕故事画面内容进行讨论:

  “小姑娘是用什么办法找到朋友的?”“小姑娘为什么要找这么多的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大白鹅感觉怎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连贯地、有感情地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练习角色对话。

  请幼儿交流:

  “听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方法找到朋友?”

  4、阅读活动:

  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泡泡找来的朋友》。

  5、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中班语言《泡泡找来的朋友》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泡泡找来的朋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以泡泡寻找朋友为线索,通过泡泡与不同小动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包容。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明快,适合幼儿阅读和欣赏。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泡泡找到的朋友是谁,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友谊的美好,培养幼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难点:引导幼儿体会友谊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

  二、说教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讲述法: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的魅力。

  4.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1.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倾听法:认真倾听教师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表达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合作法:与同伴合作讨论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

  (1)播放一段泡泡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幼儿:你们见过泡泡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出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

  (1)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边讲边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泡泡为什么要找朋友?它找到了哪些朋友?最后它和谁成为了好朋友?

  3. 讨论交流

  (1)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为什么?如果你是泡泡,你会和谁做朋友?

  (2)引导幼儿体会友谊的含义,让幼儿明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包容。

  4. 复述故事

  (1)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鼓励。

  (2)可以让幼儿分组复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延伸活动

  (1)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泡泡和它的朋友,展示幼儿的作品,分享幼儿的创意。

  (2)在区角活动中,投放与故事相关的材料,如故事书、拼图等,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并且体会到了友谊的美好。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