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1
班级:食工1204
学号:
姓名:丘荣欣
完成日期:20xx年1月3号
一、中国人现阶段营养状况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营养不良问题。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百姓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营养素之间关系密切,补充时必须强调平衡。但当今市场上产品的配方多来自于西方国家。饮食习惯和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人所缺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西方人不同,使用西方国家配方并不科学。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世界营养科学联合会理事、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教授在20xx年9月27日的一个科学报告中有这样一段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论):中国人目前的营养状况是:有一些营养素不够,需要立刻补充;有一些营养素已经充足,就不需要再补了。各种营养素在身体里是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关系十分复杂,比如:
维生素A得到维生素E的保护、维生素A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维生素B群、D、E及钙、磷、锌要成一定的比例、维生素B1、B2、B6必须符合1∶1∶1的比例、维生素B2与C要成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铜过量,锌会损失 、
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 锌要与维生素B6一起增加摄入量为上。
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一) 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
(1)钙
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到RDA(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营养素不足,就会发生缺乏症的危险。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时,人们就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该数值称为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因缺钙,会有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
(2)维生素B2
维生素B2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二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0.8毫克,仅占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状况各地区之间差异不是很大。因缺乏维生素B2,一些人已出现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的症状。
(3)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中国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为维生素A,319微克来自β-胡萝卜素的转化),仅为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不少人都有皮肤干燥、粗糙,眼睛干涩、怕光的现象。
(二) 中国人缺乏的营养素
(1)锌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0毫克,比RDA的要求量少20%,属中国人缺乏的营养素。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儿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
(2)维生素B1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2毫克,离RDA的要求差11.3%。因城市居民已广泛使用精白米面,而维生素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麦的.表面上,所以城市居民实
际缺乏情况比调查数据还要严重。煮熟的大米所含的维生素B1基本上已被破坏。
(3)硒
中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2微克,离RDA要求相差11.7%。
(4)铁
调查食物摄入数据,中国人每天摄入铁已达到RDA要求,但据调查后分析,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黑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另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铁并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仍然广泛存在着贫血现象。
(5)维生素C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DRI的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数维生素C已被破坏。
(三) 中国人不缺的营养素
(1) 磷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1058毫克,而RDA的要求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钙最佳的比例为1∶1,如果磷大于钙的摄入量,钙的吸收就会被破坏。中国居民实际摄入比例为钙∶磷=406∶1058,钙与磷的比例严重倒置。这一点已引起中国营养界的高度重视。
(2) 铜
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2.4毫克,DRI推荐量为2.0毫克。过量的铜有明显的毒性,且铜过量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摄入的铜是多了而不是少了。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尚未发现任何国家有过铜不足的记录,反而关于铜中毒的记载却不少。
(3) 女士不缺维生素D
因成年妇女维生素D的需求量为5微克,仅为儿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国成
年妇女已达到5微克的标准,故不缺维生素D,但儿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妇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4)泛酸
中国居民饮食范围较广,而泛酸广泛地存在于各类食物中。所以,调查发现,中国人根本不缺泛酸。
(5) 儿童、青少年不缺维生素E
我国儿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摄入的维生素E偏高,达到RDA的300%。主要是因为我国食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远高于西方国家。维生素E对提高成年人生育能力、抗氧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儿童、青少年过量则有较大风险。
(6)镁
镁缺乏症患者并不多,几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呕吐情形严重或注射大量缺镁输液,才会发生缺镁症状。镁过量会引起运动肌障碍,且会妨碍体内的铁效利用,建议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7)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和在人体内仅停留4小时的维生素C不同,维生素B12在肝内的储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中国缺乏维生素B12的人十分罕见。维生素B12过量,不仅会导致叶酸缺乏,还会出现哮喘、湿疹、面部浮肿、寒颤等过敏反应,发生心前区痛、心悸,常能使心绞痛的病情加重或发作次数增加。
二、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的健康与寿命,生活方式决定了百分之六十,环境因素决定了百分之十七,生物学因素决定了百分之十五,医疗卫生只决定了百分之八。生活方式中有百分之三十是由饮食决定的。
所以膳食结构变化是影响疾病谱的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项目官员张平平曾指出“如果人们平衡膳食,适度地运动,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还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还有三分之一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近20年来人们对肉类、油脂消费量大幅度增加,而谷类、蔬果等消费相应减少,导致了膳食向高脂肪、高热能、低谷物的不健康方向发展。谷类加工过精,以致有的地区儿童出现维生素B1缺乏。即使在农村,高收入者也出现同样的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不但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
我国目前有2亿人超重,6000万人肥胖,其中城市超两成儿童超重或肥胖。我国已经迈入肥胖者增加最快的国家行列。肥胖或超重将大大增加青少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而造成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结构不合理和缺乏体育锻炼。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高脂肪膳食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关。
目前,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禽肉类及油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使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不断上升。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且以每年100万新发糖尿病患者的速度增长。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世界上糖尿病的发生多在65岁左右;而在中国,则提前到45岁左右。中国的高血压患者达到1.6亿,高脂血症患者也有1.6亿;也就是说,平均每8个中国人里,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和一个高脂血症患者。而高血压、高血脂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病”,“富贵病”,威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甚至带来生命危险,是因为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饮食变得和以前大为不同,而这种不同就会给我们健康带来风险和威胁。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围45.1%。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每标准人日389mg,还不到适宜摄入量的半数。
现代人的饮食过于精致,吃入太多高糖、高精制淀粉、高不良油脂、高热量、高化肥、高农药和高化学添加物的食物,反而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都很缺乏,所以长期处于一种 “营养不均衡”的状态。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便服用人工综合维生素来补充,但这类人工合成的综合维生素会让身体添加许多毒素,反而雪上加霜。现代人不是虚胖就是太瘦,体力也不好。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2
一、目前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食品分为28类525种。目前,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20xx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586.95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产量分别达到:小麦粉5193万吨、食用植物油1985.5万吨、鲜冷藏冻肉1112.5万吨、乳制品1459.6万吨、啤酒3515.2万千升、软饮料4219.8万吨,啤酒、食用油、饮料、味精等食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20xx年上半年,对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10类中国消费量最的食品组织国家监督抽查,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
食品工业的三特点:
一是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啤酒等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加工关键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共有10.7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ccp)认证;
三是产品结构趋于优化,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逐渐上升,软饮料制造业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影响食品安全的三隐患:
一是占食品企业总数70%强的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是一些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伪造标识、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特别恶劣的是将假冒伪劣食品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卖店,农民购买食品时容易上当,蒙受损失;
三是食品生产潜规则屡屡曝光:奶粉中含有xx氰胺、毒豆芽、毒火腿、毒酒、毒泡菜、毒黄花菜、苏丹红、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变质奶、红心鸭蛋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中国的对外形象。
二、xx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的基本情况
(一)食品企业(包括小作坊)的基本情况
我市有食品取证企业10家,签约食品小作坊558家,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食品加工坊约1827家,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型企业有6家,仅占企业总数的0.17%;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到3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有50家,也仅占企业总数的1.45%;而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有3393家,其中不符合生产条件、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小作坊有1800多家,占企业总数的53.0%,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绝部分规模偏小,且小作坊和私营食品企业占较比重,它们在设备投入、人员使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不能保证要求,甚至盲目降低原材料成本,导致产品质量极不稳定。据20xx年统计结果: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8.16亿元,实现利税7.3426亿元,其中利润3.35亿元。
(二)产业特点、特色
1、区域特征明显
我市食品行业区域分布较为明显。各个地区由于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在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中,行业分布明显、产祈位发展,带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海安形成了以米、食用油和禽蛋制品为主的食品工业发展格局;xx的肉制品、黄酒、白酒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如东和启东借助临海之势,形成了水产加工的产业链;xx富豪啤酒、海门羊肉均做出特色。但是,数量上的优势未必就能转化为质量上的强势,海安的食用油企业数目多,却缺少龙头企业;xx的白酒企业数多,却缺少品牌企业;启东、如东海产品企业多,但与宁波、连产业发展存在很的差距。
2、产品种类齐全
我市食品企业数量多,门类广,涉及食品种类近500种。
3、特色产品多
像xx的白蒲黄酒、xx茶干、xx潮糕,xx的新中乳、xx脆饼,市区的费家扒鸡等具有浓郁地方风味和特色的产品有几十种之多,这些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三、目前我市食品生产监管的措施、效果及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措施、效果
1、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市场准入竖家针对食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局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把现场核查关,凡是不符合审查通则和审查细则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通过,真正做到[]宁缺毋滥;同时加强服务,动员助具备基本条件的小作坊取证。仅20xx年全市新增取证食品企业281家,换证企业104家。持续确保我市符合取证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
2、强化日常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1)、以巡查、回、年度报告审查、添加剂备案、监督检查、强制出厂检验和加严检验等手段,多管齐下,力求监管工作富有实效。根据、b、c、d分类监管原则,结合季节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拟定巡查计划,确保每周都有巡查小组在外突击检查,每月一小结,通报问题企业,确定回计划,确保整改到位。今年累计巡查、回取证企业1598家(次)、小作坊778家(次),发现问题553个,已整改到位539个。市区年度报告审查80家、添加剂备案累计77家、托加工备案53家。
(2)、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全力推进食品小作坊产品目录报批工作,目前当地政府均已批复第一批允许存在的小作坊及产品目录;同时督促小作坊改造生产条件,监督小作坊履行各项质量安全承诺,通过重点扶、督促改造,全市有34家小作坊整改提高后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3)、对高风险食品重点监管。
一是确定“一地一品”,实施专项检查。根据各地以往的监管情况和当地食品产业特点,确定一个高风险的产品作为重点检查的对象,通过企业自查,监管部门巡查,上级部门抽查,形成食品监管的高压态势;
二是开展监督抽查。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先后对辖区内涉乳制品、水产品、年货食品等开展监督抽查。
(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监管界线不够明确
一是《食品安全法》虽已颁布,其实施条例、省人会关于食品小作坊监管的法规尚未出台,造成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如街面、集贸市场内糕点房等前店后厂、现做现卖企业应该谁监管;
二是食品安全的标准制定跟不上,许多标准标龄过长,有的已经滞后,明显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在技术内容方面与wo协定存在较差距。
三是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要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经费没有保障,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量的小作坊式企业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农村。目前在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过程中,经费远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仅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聘请食品协管员、信息员,这就需要工作经费。同时,许多基层质检机构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没有专项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检测设施和技术人员匮乏,严重制约着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根据国务院新的三定方案,今后将不再进行卫生许可,两证并一证,质检部门职能增加了,责任加了,但监管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扩充,监管难以到位。食品监管的机构仅设到县(市)级,基层乡镇政府部门无专职的监管人员,不能形成基层的监管网络,无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必要的监管工作,尤其是面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的食品小作坊、小企业,缺乏专职人员进行有效监控,而这些区域往往又是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
3、食品小作坊监管难度
全市2385家食品小作坊,遍布各地。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卫生条件、从业人员素质、检验能力等均达不到应有要求,具体映为质量意识淡薄,无标生产情况严重,产品质量不合格,滥用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工业用添加剂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这些小作坊、小企业具有简易性、季节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给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带来较的难度,给食品安全造成较的隐患。
四、探索科学的监管方式,健全应急应机制
(一)、探索食品企业电子动态监管方式
20xx年以来,我局依托自主研发的食品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立了以实现全过程监管为目标、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为核心、以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为目的、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环节为措施、以强化过程监控为主要内容、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为抓手的完整的质量监管链条。该系统使用“.n”语言,采用bs架构,监管终端依托xx质监电子政务工作平台,企业终端由xx质监局主页电子监管平台接入。该系统能够按照全过程监管的目标要求,通过监督企业实行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检测全报告、变更全告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的.监管体系,配合现场巡查、回、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等措施,以“动态监管组合拳”,形成对食品企业365天天天监管的态势。食品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由企业概况(基本信息)、食品企业监管(过程监控)、外网数据管理(质监政讯)三个部分组成,实现档案、监管、动态、沟通等四功能。
1、系统组成
(1)企业概况(基本信息)部分。记载了企业相关证照的基本内容,以及人员结构、产值效益等。其中的质量技术监督信息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企业产品信息、质量控制、主要生产设备、行政许可、认证认可、综合评定、监督检查、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记录等基础信息。为确保基本信息的真实性,系统禁止企业对自身的基本信息任意修改,如确需修改,系统会将修改的内容自动提交监管部门审核,只有经监管人员审核通过的信息才会保存。
(2)食品企业监管(过程监控)部分。这是实现对食品企业实时动态监管的主要手段。这部分总共包含了十四个小模块,分别为:产品信息、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质管人员、原材料、包装材料、添加剂、生产报表、日常巡查、监督抽查、不合格品、托检测、行政处罚和生产许可。每个模块都是由1到2张相对立的含有相关关键字段的动态数据信息表组成,记载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关键控制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如:“日常巡查”模块,就记载了由监管部门根据《江苏省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回管理办法(试行)》对辖区食品企业的分类分级,进行巡查回检查的历史记录。“监督抽查和托检测”模块,记载了食品企业接受国家、省级和市级各项专项监督检查的情况和托法定质检机构进行检验的历史记录。“行政处罚”模块记载了食品企业接受质监部门行政处罚的历史记录。
在上述十四个模块中,原材料、包装材料、添加剂和生产报表这四张动态表是食品企业动态监管的精髓所在。企业每次采购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的情况都要求及时录入,包括采购产汽称、规格、批量、时间、索票验证情况,添加剂名称、用途、作用、使用范围等;企业每批产品的生产情况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都要求及时录入,包括生产时间、数量、出厂检验情况、基本销售去向;添加剂名称、用途、作用、使用范围、最允许使用比例、实际最使用量、备案情况等,出厂检验通过电子版本直接上传至系统。这些动态表的信息由企业落实专人负责录入,不经监管部门审核直接保存,由企业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系统监管端口能同步接收到企业报送的数据信息,监管部门根据这些信息通过系统对企业发出相应的监管指令。
(3)外网数据管理(质监政讯)部分。这部分主要由通知公告、咨询交流、监督提示三个功能对话模块和待审核企业数据、企业登录日志、企业操作统计、企业密码管理和在线企业信息等五个辅助功能模块组成。监管部门通过这些模块进行数据审核、发布政策资讯、通知公告和监督提示、接受企业咨询,和食品企业实现动态实时交流,实时掌握食品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登录使用情况。
2、系统的主要功能
1)分级管理、分类查询,食品企业质量档案做到全覆盖。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全登记、全备案,全面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了质量管理、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执法查处等完整的质量信息档案,实现了全方位、全覆盖。市局和县(市)局监管人员可以按照权限、实现分级管理、分类登记、分类查询、分类监管。
2)严把两头,突出中心,食品质量监管实行全过程。按照全过程监管要求,从企业产品原辅材料进货登记验证台帐、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食品添加剂备案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和产品流向记录等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使任何质量安全问题都可追溯,确保监管关口前移,严把源头质量关。
3)实时申报,互联互动,监管信息更新实现全动态。定期提醒食品监管人员,按照监管等级定期巡查,远程登陆查看动态监管系统信息,并与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比对,变事后监督为事先服务,督促和指导企业规范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记录巡查内容,明确企业需要整改的项目和期限,做好巡查后处理工作,提高巡查的有效性。
4)及时发布,加强沟通,政策要求落实实现全方位。依托辅助监管模块,及时发布食品最新政策资讯,企业登陆系统可以随时查询,实时签收会议通知,点对点进行政策咨询,远程进行释疑解惑,实现监管部门与企业“和谐监管”的问题。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突出监管双方资讯交流功能。同时,质监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向企业发出网络监管提示。
(二)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应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以及培训演练基地、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督查督办力度,建立回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研究食品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以及危害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对高风险食品安全性和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开展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工艺和设备对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
五、几点建议
(一)明确分工,制定制度,健全网络,落实责任
1、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安全范畴,各级党政府每年要研究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并将食品安全必须的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2、要健全乡镇食品安全机构。在乡镇、街道一级成立统一的食品安全领导机构,明确领导机构和具体人员的职责,强化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3、政府要强化食品安全组织协调、综合监管牵头部门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政府食品安全的“抓手”。
4、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坚持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每年通过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的自查、抽查的形式,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督促检查履行监管责任的情况,严格问责制。
(二)突出监管重点
加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把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作为重点监管地区;把区域性、季节性高风险食品作为监管品种;把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窝点,乱用非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作为查处重点对象。
(三)食品加工作坊要扶强去小
“十一五”期间,小作坊监管将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原则,在摸清底数、落实质量安全承诺制、鼓励小作坊联营发展和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实行分类监管,并探索建立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对食品小作坊、小企业的监管措施,原则就是逐步提高其控制能力、降低风险、消除隐患、减少危害、确保安全。
具体做法是:对数量较多的同类小作坊,由政府协调,集中在一个区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便于监管;二是把已达到条件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点积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使其取证;三誓励走联合生产加工的路子,把分散的、有限的生产加工资源整合起来,使之壮,达到规范的标准。
(四)加食品安全的宣传、培训、教育力度
以《食品安全法》颁布为契机,各级新闻媒体要对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及时报道宣传,各执法部门也要采取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教育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引进课堂,强化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市、县两级政府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对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特别是乡(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食品安全常用的、基本的知识,便于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要加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自律性和依法生产经营意识,强化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五)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应机制,提高整个质监队伍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应预案。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快速应程序,落实工作职责和责任,按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手册》,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加快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应联动机制,使一线工作人员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到掌握主动,应迅速,处置果敢。
二是建立突发事件紧急报告制度。对发生区域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或者重食品安全事故时,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须及时就有关情况向市局、地方政府汇报,做到第一时间层层汇报。
三是实行定期食品安全专家咨询制度和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专家评估制度。通过评估了解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生原因,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准确性。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3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及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精神,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协作、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有效预防了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市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督促食品药品安全措施的落实。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xx年8月份,市政府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员会,由常务副市长担任食安主任,三位分管农业、卫生、经贸口的副市长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市直25个相关部门和梅列、三元两区政府分管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并根据市领导工作分工的变化及时调整充实食安成员。
二是科学界定职责。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多头执法、职责不清、检测资源重叠等问题、专门组织进行调研,召开专题协调会,进一步理顺食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做到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三是周密部署工作。市食安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调研,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促食品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是经费列入预算。为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市财政局将食品安全经费列入预算,所有经费由食安集中管理、专款专用。
(二)加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市食安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职能,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检查、突击检查与明查暗、群众举报与点上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规模养殖场、蔬菜基地、型超市和药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较到位,索证索票制度较健全。xx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开展食品各类执法检查11万多次,检查食品、加工、经营企业14.6万户,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xx多起,查获污染食品80多吨,总货值500多万元。
二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针对节假日的食品供应情况以及食品安全重点问题、群众映的热点问题,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水产、经贸、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执法人员,重点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中秋、国庆等节日食品安全联合检查,以及豆制品、学校食堂、农村食品市场、迎奥运等专项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对食品种植养殖源头、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的重要部位、重点单位、主要品种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认真办理人代表建议和政协员提案。xx年以来共办理人和政协有关食品安全的建议和提案24件,通过建议和提案的办理,使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突出治理重点,强化专项整治。根据食品产供销各环节的市场供给状况和安全薄弱环节,结合我市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多个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开展食品小作坊、小企业专项整治。xx年,对全市小作坊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全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情况。从xx年起,每年都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两取缔”、“一转产”、“四个到位”等措施,把绝多数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纳入正常监管范畴。
二是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xx年,按照国务院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如期完成了10整治工作任务,实现了30个硬性整治目标,包括省定的13个100%量化目标。
三是开展了乳制品专项整治。去年九月份,“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我市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环节和奶牛养殖、奶源供应环节的清查和监管,落实婴幼儿的免费筛查和治疗措施,维护了社会稳定安定。
四是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从去年12月份以来,我市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养殖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整治。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278人次,检查单位25546家次,整治重点单位925个,整治重点品种153个,查处案件5起。
五是全面深化药品市场整规。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药品市场整规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几年来,我市共组织开展了208次专项检查,查处药械违法案件6032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起,取缔无证经营药械1244起,不断净化药品市场。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一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并通过加强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联系,力宣传《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上半年,田共计发送食品安全短信2万条,发放《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单行册5000本,宣传单5.3万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全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监管职责,举办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主及食朴业人员等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监管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监管水平,增强了业主及食朴业人员素质,从业和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自律意识都得到加强。三元区今年举办食品安全法学习培训宣贯会2期,邀请有关专家解读《食品安全法》,共有60多位已获qs证的食品企业、小作坊、商场超市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
一是一些领导和干部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三元区至今未设立食品安全员会办公室,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协调不够有力。一些食品卫生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
二是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守法经营意识淡薄,生产加工企业设施简陋,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从业培训不到位,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和常识不了解。如田岩城啤酒厂生产环境差,从业人员存在未穿工作服,穿拖鞋现象。田均溪小学食堂靠猪圈太近,臭味难闻,空气质量差。
三是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个别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和餐饮单位台账、相关记录登记不全,流于形式。如田七星渔业公司下药记录不全,明溪屠宰厂进厂猪检验登记不够完整。四是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存在食品安全意识差、辨别能力低、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许多消费者不知道“qs”是食品质量安全标志。
(二)食品药品安全的隐患仍令人担忧。
一是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缺乏标准化程度高的规模种养殖,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一些农民在生产中往往盲目加施药量和施药次数的现象,不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使用,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农产品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瘦肉精和市区周边众多“泔水猪”养殖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是食品生产单位以家庭小作坊为主,生产条件较差,食品添加剂超标。三无食品、过期霉变食品、以次充好食品仍然存在。
三是食品流通终端多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索证登记不规范。
四是餐饮业卫生状况堪忧,有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有的碗筷消毒不够,食品品质难保证。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排档卫生存在“脏、乱、差”的问题。特别是餐具洗涤公司监管不到位,个别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企业工作流程不规范,包装车间不具备无菌操作条件,洗涤、消毒原料和包装材料索证不规范。在全市相当多中小酒店都使用这些消毒餐具的情况下,潜在着较的食品安全问题。
五是部分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药品的储存、保管和养护,药事管理不够有序、规范,对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较为薄弱。药品流通环节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食品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相关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紧密。7月23日省政府关于研究落实《食品安全法》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下发后,有的部门传达不及时,造成衔接不力,相互推诿。此外,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之间的权限应当重新调整,但《食品安全法』有界定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餐饮服务的含义,导致监管工作内容难以截然分清,存在监管缺失和交叉的问题。
二是有的部门监管责任没有到位,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如笨鹅酸奶厂迁移新址后,在未办理好卫生、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将产品供给市区居民。我市的竹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仅60%左右,尤溪竹产品已被列入全省重点整治地区及重点整治产品目录。三元商厦中经营冷冻水产品普遍没有索证。
三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监管手段滞后,三无食品较多。
四是长效机制不够健全。责任目标、责任考评、责任追究、日常巡查、应急管理、安全信息等制度还不完善。
(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措施不配套。
一是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一些部门存在承担的监管任务与配备的人员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地方监管专业化水平不高。市质量监督局负责两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仅2人,三元区负责协调食品安全工作仅经贸局1人。
二是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和手段。工商、农业、畜牧等相关监管部门普遍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检测技术落后且资源分散,只能做简易的农药残留检测,无法进行抗生素、重金属等残留检测,依靠感观、目测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仍然存在。
三是经费保障水平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部门检测经费和买样经费未列入预算。三元区蔬菜批发市场共有80多个品种蔬菜,每4天仅抽检一次,检测8个品种农药残留,难以保证上市蔬菜质量。
三、建议意见
(一)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广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对《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各项措施。要加强食品药品制售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熟悉并掌握必要的食品药品知识和技能,知晓本行业科学发展的动态和信息,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要加媒体对违法生产、教育行为的曝光力度,促进依法、诚信经营。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食品药品安全健康教育,让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增强广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药品,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
一是要继续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定期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加强沟通,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对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之间的权限,对监管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各个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空白,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是要完善和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依法履职,严格监管,切实负起责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执法人员行政不作为、玩忽职守、执法犯法应严肃追究责任,给予必要的处分和处罚。
(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要高度重视消除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继续加强种植养殖源头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安全监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消除监管盲区。
一是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源头的监管。积极扶持和引导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做做强、规范生产,通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统一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的规范自律行为。要在有条件的超市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相关部门要严把好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准入关,不能因陋就简,降低门槛,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违相关程序的厂商要加处罚力度、限期整改。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禁止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三是加强对流通环节监管。要严格执行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加对产品抽查检验力度,确保进入流通食品安全。
四是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严格餐具消毒,加强集中式餐具消毒服务公司的规范管理。加对夜市、摊点的整治力度。
五是高度关注广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力量,从源头上控制伪劣食品药品对农民群众的危害。
(四)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围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对象,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合执法,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提高市场规范化程度和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程度。
(五)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步伐,调整充实食安成员单位。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切实使现有监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用体系和信息体系,继续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和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提高对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和事故的快速应能力。全面推广药监系统的监管台帐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监管部门检查、抽查台账和现场记录,落实整改措施和时限,使各项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探索农村食品药品综合监管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作用,真正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六)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
一是加财政投入,将食品药品监管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逐年增加。解决好食品药品执法交通工具、快速检测装备、取证工具和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提高监管水平。要进一步整合市、县食品药品检测资源,提高检测面和检测水平,切实使检测到位,实现检测常态化。
二是尽快配齐配强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同时要把住人员的进出关,对现有的执法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人事编制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和乡村食品药品协管员编制,以满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七)力扶持食品医药产业发展。通过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将食品安全的管理延伸到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标准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方面继续加对小作坊的整治力度,逐步淘汰生产条件差,技术落后又无力改造的小作坊,一方面支持技术先进、质量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展壮,逐步提高名牌产品企业和质量认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4
品流通环节是消费者接触食品的第一道主要环节,同时也是牵涉消费者数量最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工作至关重要。温县工商局围绕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食品安全长效监管,近期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县共有涉及食品经营的单位和业户445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个体食品店(含部分经营副食的百货店)375家,有限公司1家,超市(商场)5家;“食品放心示范店”93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126家,食品统一配送率7080%;无照经营70家。
这些经营单位是全县流通领域的食品经营主体,直接为百姓提供食品来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监督、管理好这些经营单位,就管好了全县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就为百姓创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对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督执法力度,有效促进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目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基本令人放心,经营单位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不合格食品退货制度、购销台帐制度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基本实现了无缝隙监管。而在农村食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水平仍有待提高。
今年我局组织了10余次食品类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取缔无照食品经营户67户,查处各类食品案件27起,其中无证经营业户84%在农村,食品案件90%发生在农村。检查结果显示,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较城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县设立12315消费者投诉站(点)547个,在全县各行政村聘请一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262名,制定了义务监督员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他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以期达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改进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农村是食品流通环节安全问题的多发地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监管是需要着力破解的难点。虽然县政府每年均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且在食品监管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有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集市散装食品的“两防”设施不够完善。农村集市食品近60%为散装、装,虽然有的业户添置了网罩,解决了防蝇问题,但防尘效果不理想。
二是食品店的散装食品标示不清晰。调查发现,农村商店所售的散装食品多数无原料说明,无加工日期,无保质期,消费者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农村杂货店食品混放严重。农村杂货店规模较小,卫生状况较差,商品类别较杂,洗化用品与食品混放,存在食品被污染的隐患。
四是销售三无产品、超期食品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经营业户销售本应淘汰的过期商品,少数业户为牟取利润违规销售三无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五是部分食品质量堪忧。集市和小食品店出售的果冻、汽水等食品普遍存在色素、有害菌超标现象。部分饮料由糖精、色素和水简易勾兑而成,未经杀菌处理,便进入市场流通。
六是部分食品外包装质量低劣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进行食品外包装,有些企业使用未经充分消毒杀菌的二次包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生产企业和批发商、零售商盲目逐利,形成了劣质食品供应链。一些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低价战略向农村倾销;部分批发商图利润,批量采购低价劣质产品;一些零售商只顾“适销对路”,对食品质量置若罔闻,销售低价“三无”商品。很多劣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正是通过这一供应链条流入农村市场。
二是农村消费能力偏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农民购买能力不强,质量过硬的名优食品难以占领市场。很多农民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时,多数农民辨伪能力不强,在消费时没有查验证照和索要发票的习惯,给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和城市淘汰食品流入农村埋下了隐患。
三是农村市场存在监管薄弱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已呈现出“跨区域流通、多部门交织”的特点,多数劣质食品由外地加工窝点制造并向本地输出,打掉这些加工黑窝点,需要区域合作、部门配合,存在一定难度。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多、分布散、流动,难以实现集中监管。
二、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要有效整合监管资源,促进监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切实做到监管工作全履盖和经常化。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我单位基层执法人员均为国家公务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还要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整体防范食品安全能力。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鼓励其积极举报违法案件,达到实时监管的效果。
(三)强化食品源头监管。要继续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建设,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要继续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实现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确保食品源头安全。
(四)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要力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切实落实经销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销毁、公布制度,加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
(五)加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加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对餐饮单位食品、餐具等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机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要加对无证经营的整治,开展集中整治卫生不合格现象,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食品清洁卫生。
(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要加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5
班别:1201展示与广告设计
学号:
姓名:赵嘉雯
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
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化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3309g,低出生体
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4.2cm。
(三) 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未14.3%,比1992
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 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优质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 一些营养缺乏病仍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
下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
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mg,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 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未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和12.6%。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未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
(2) 糖尿病患病增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
城市由3.4%上升到3.9%。
(3)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
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4) 血脂异常值得关注。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
现患人数为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布为:高胆固醇症2.9%,高甘油脂三酯血症11.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5) 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膳食高能
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果冻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6
为认真做好我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地区食品安全协调员要求,我区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环节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食品安全信息分布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试点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区局基本情况
xx区始建于1965年,1970年设区建制,从而形成政企合一体制。区政府辖五个镇(林场)区(局)机关设在小扬气镇内,总面积459048公顷,人口49611人,其中镇内23397人,形成面广、人疏、线长的自然情况。
xx区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事常抓不懈,积极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和综合评价,加对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为保证全区人民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区食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8户,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户,面食类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饮加工3户,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占总数的36%。这些企业,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较好,加工设备较落后,产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类食品经营企业有280家,年销售额五十万元的有6家。
餐饮业(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饭店32家。食堂5家,全区共37户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我区评为b级的餐饮单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为c级单位。
以上映出我区的食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加工能力差,种类偏少,是外地生产加工食品的销售区;食品流通业处于一般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壮;餐饮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三、近年来我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别是xx年以来,我区借助“食品放心工程”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开展了不同种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对无证照生产小作坊的取缔力度,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对提高全区食品质量的总体好转起到了明显效果。
四、我区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我区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牛、羊肉定点屠宰尚未实行,没有检验、检疫设备,肉类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等于没有开展,导致我区鲜肉的安全质量没有保证;少数城乡结合部定点屠宰操作尚不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2、豆制品行业。我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9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变。 3、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4、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区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打折扣。
五、目前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
我区于xx年6月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区食品安全协调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总体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区食品安全协调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使区政府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个“抓手”。这个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
在该机构运转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协调员会在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感到这是一个议事的、协调的机构,统一性、权威性特别是高效性难以得到真正树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需要有一个更有力的机构具体进行实施。
2、检测监测情况。
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在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食品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我区目前还没有检测监测设备,要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很难达到的。
3、人员、经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范围广、责任。目前,我局仅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而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经费。给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带来很难度。
六、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食品安全协调员会的作用。加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功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2、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探索。我们认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加强食品生产和市场准入;
3、加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我区食品现状调查,我们选择了3家企业作为食品信用体系试点单位,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试点单位:xx区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我区最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金额为五十万元,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好,加工设备先进,主要产品为加工提取华青素,生产前景好。
(2)xx区南味饭店:在我区餐饮业中为规模较酒店,此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被评为b级餐饮单位,为xx区最高等级评分。
(3)xx区东兴商店:此企业为批发兼零售食品超市,为xx区信誉好的一家企业。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质监、工商、卫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区已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试点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诚信档案。
5、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全社会对信用的价值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加之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失信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防范和严格的惩戒,违规失信已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对突出的信用供需矛盾,只有从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才能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食品市场环境的形成,才能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对我区食品现状调研情况看,我区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对我区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7
根据20xx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人常会重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调研小组在潘毅刚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市财政局、教育局对我市20xx年度薄弱校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展开调研,通过听取财政局、教育局及部分项目学校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实施项目单位水源中心小学、水源中学、顺阳中学、小松中心小学、龙村中心小学,并调阅有关部门的相关资料。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薄弱校改造专项资金
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xx年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省级及以上补助资金的通知》(闽财(教)指(20xx)46号)及《关于20xx年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的批复》(闽教直〔20xx〕9号)文件精神,20xx年下达我市“全面改薄”省级以上的专项资金3280万元,主要用于:
1.校舍建设类(投资1857万元):用于建设38所学校校舍、运动场、围墙及护坡等45个项目,其中投入794万元用于新建6所学校综合楼或学生宿舍,建筑面积5095平方米;投入360万元水泥硬化2所学校运动场,硬化面积9050平方米;投入703万元建设29所学校围墙9729米、护坎984立方米。
2.设备添置类(投资1423万元):为全市161所小学(其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配备小学实验实习设备144955件,为全市178所学校配备体育器材设备65392件。
项目进展情况
1.校舍建设类:目前5个综合楼和学生宿舍项目已开工2个,均进入基础施工阶段,另4个项目未开工,处于图纸设计阶段;2所学校运动场均已完成水泥硬化,硬化面积9050平方米;30所学校37个围墙和护坎项目中已有18个项目开工建设,另19个项目也已在设计预算阶段。因此,已开工建设项目计22个、占项目总数49%。
2.设备添置类:目前161所学校实验实习设备144955件及178所体育器材65392件的政府采购已完成,均已配送到各校。
(二)营养改善专项资金
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营养改善结算资金及预拨20xx年营养改善资金的通知》(闽财(教)指〔20xx〕172号)规定,20xx年预算安排营养改善专项资金是878.5万元(省级以上资金702.8万元,县级配套175.7万元),实际拨付额843.09万元(省级以上资金674.47万元,县级配套168.62万)。全年按250天计算,每生每年营养餐补助为1000元;其中低保家庭寄宿生最低生活补助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20xx元,初中每生每年2250元。同时,营养餐补助范围扩到公办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中非寄宿低保家庭学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5元营养午餐补助,全年按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营养餐补助为1000元。我市财政、教育两部门资金拨付及时有效,各校也能根据享受学生人数进行安排配餐。
(三)亮点与成效
一是我市改薄资金由于教育部门对资金向省上争取工作扎实有效争取资金数是全省第四、南平市第一。通过“全面改薄”的力实施,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校舍和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有效改善了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让学校能根据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并满足学生学习的各项需求;拉近农村与城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校舍及附属设施及实验实习设备和体育设施的距离,进一步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通过对小松中心小学实地查看调研组认为该校能认真按照营养改善相关规定执行管理规范,账务、实物进出仓、盘点、成本核算完整有效。因此,该校向学生收取的`伙食代办费比其他校低学生得到真正实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营养改善计划对于切实改善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现实意义。
二、资金拨付使用程序、监管制度方面
(一)薄弱校改造专项资金
1、专户封闭运行,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全面改薄”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人员在市教育局设立“全面改薄”办公室,负责改薄工作的具体事宜。市财政局、教育局能严格遵守《福建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坚持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健全工程资金管理制度,设立专户,严格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坚持按合同并根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拨付的程序是专户报支的所有发票必须附上招投标合同等材料,填写《建瓯市教育系统基建项目资金拨款申请表》,由项目经办人、项目监理、学校负责人、教育局规划股负责人、财务股负责人、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校“全面改薄”办主任、市“全面改薄”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逐一审批签字方可支付。
2、监管制度严格,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坚持按合同并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工程量的增减、变更严格执行报批制度,加强对工程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教育局与各项目校签订《“全面改薄”专项资金使用责任书》,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玩忽职守影响“全面改薄”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严格要求各项目单位对校舍的建设及教育教学设备的采购按照上级有关招投标法规及政府采购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和统一采购。
由于严格执行资金拨付程序、监管制度这二年来,我市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的各项工作基本上能顺利开展,已竣工的项目在各校发挥了良好的使用效益极改善办学条件。
(二)营养改善专项资金
1、建章立制、加强监管。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教育、财政两部门根据省财政、教育出台的《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制定了《建瓯市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实施意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财务管理规定(试行)》规章制度。对资金使用、食堂管理、食材采购、财务公开等做出一系列的规范。
2、专户封闭运行,资金使用规范。20xx年12月,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校食堂在邮政储蓄银行开设学校食堂专用账户,实行专账核算,市财政及时将省上和本级配套资金(配套比例为20%),直接拨付到各学校食堂账户与学校每期收取伙食代办费(各校标准不一)一并使用。学校基本上采用统一配餐形式(三菜一汤)提供营养餐或部分没有学生食堂或食堂不具备卫生条件的村级小学,就采用配发营养早餐的方式,即为对象学生提供与补助金额等值且符合相关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盒装牛奶或禽蛋类食品。伙食代办费是每期结算,专项资金只能结转下期,不准向学生发放现金和不得用于学校教职工福利、奖金、津贴等支出或挪作他用,各校在资金的管理使用基本上做到“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及时结算、年度平衡”。
3、健全监管机制、管理公正公开。
一是我市农村各学校建立健全覆盖食堂管理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或兼职食材采购小组,程序屎买(证明)、验收、付款并及时建立台账。同时配备了食品安全监督员,监督执行食品安全制度。
二是各学校能定期公开受益学生名单和人数、食堂收支、宗食品采购、菜谱、饭菜价格等情况,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膳食员会的监督。学校食堂每学期能对食堂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结算,结余伙食费代办费余额,能及时退还学生,同时能将收支结算情况报送市学生营养办备案。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20xx年度改薄专项资金和项目批复,在20xx年xx月才拨付到专户和批复到位,加上各种主客观原因到20xx年xx月止,已招标开工的项目只占总数的49%,因此,教育局和各项目单位要加快项目进度,力争按省上规定时间内全面完工。
2、调研过程中发现已动工项目中,有少数项目违省上改薄项目批复的相关规定,未经批准变更项目内容。
3、改薄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财务部门未介入,不利于财务对具体项目规模、资金使用的监督。
4、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只限在日常审查,未按《福建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加强监督检查。
5、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中小学食堂主要的食材如:蔬菜、肉类等都是随机向个人购买,订合同配送比较少,存在食品卫生安全的隐患。
6、违财会管理制度的几个问题:
(1)各校食堂财务凭证购买食材方面未开发票均用白条入账。
(2)个别学校食堂财务会计、出纳只设1人,部分学校食堂出纳每月未填制现金收付报告单与会计对账。
(3)部分学校食堂银行收入及付款凭证不齐(银行流水、利息单、银行余额对账单等缺失)未做到每月与银行对账。
(4)少数学校食堂财务人员没有取得会计证就上岗。
7、部分学校违规定燃料费在食堂财务账列支。
8、规模比较小、学生数少的农村学校由于公用经费少食堂的工友工资、燃料费用均在公用经费支出经费比较困难。
四、几点建议
1、20xx年度改薄专项资金中校舍建设类(投资1857万元):用于建设38所学校45个综合楼、运动场、围墙及护坡等项目。均为省上的补助资金且省上资金只能用于主体建筑。前期和办理两证费用不在补助资金范围内。因此,为减轻项目单位的负担建议由市财政专项补助或市政府减免相关费用。
2、财政、审计部门要把专项资金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加强力量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并把资金使用情况纳入每年的审计内容,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决不允许有新的教育债务产生。
3、人常会在20xx年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的调研报告和审议意见中就要求建设、规划、国土部门要落实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xx)90号、(20xx)56号确定的办两证“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这次调研发现改薄项目的“两证”办理仍然是个难点,因此,再次建议市政府落实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xx)90号、(20xx)56号的相关内容,对教育改薄项目工程能“特事特办”。
4、针对目前各农村各校食堂的主要食材(蔬菜)向当地乡镇的散户购买的现状,由教育局统一通过招标的方式在东、南、西、北片区确定价格优种植方式安全的种植户或果蔬专业合作社承担配送本片各校蔬菜,这样既能解决购蔬菜白条入账又能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5、教育局对这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时纠正整改,要按省财政、教育《福建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把好事办好。
【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食品营养调查报告(通用7篇)05-30
中班健康教案:《营养平衡才健康》02-13
坚果类食品的营养与作用02-15
补充骨髓营养健康知识02-18
大班健康营养宝塔教案10-11
大班健康营养的蔬菜教案03-21
健康知识:什么奶最营养02-18
大班健康教案营养宝塔反思11-16
小班健康教案宝宝的营养早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