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调查报告(通用17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毕业生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生调查报告 1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我县部分“先富群体”参与竞选“村官”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具有经济实力、却一度远离乡村政治舞台的“先富群体”,在村民主自治进程中脱颖而出成为村级核心人物,如何认识这一新现象,以及如何趋利避害加以正确引导?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所谓“先富群体”,在我县农村而言,主要指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或种养大户。这个群体中大部分对象所拥有的财富规模都大大超出了普通农民,在生活和生产方式上也脱离了传统农民的主要特征,属于受益于政府富民政策的新型农民群体。他们头脑活络,思维创新,有实力、有魄力、有能力,有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并具备较好的社会活动能力。但长期以来,这部分群体在乡村的政治舞台上并没有扮演重要角色。20xx年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村民自治选举的开展,我县农村“先富群体”的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才被极大的激发出来,并成为民主改革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今年上半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县342个村开展了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在这次换届选举中,全县共有选民218295人,其中属“先富群体”所占的比例不到10%,但在全县新当选的338位村委会主任、683位村委会委员当中,属“先富群体”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0.2%和20.9%,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郊村,比例更高,如:天马镇48个村共选出村委会主任48人,村委会委员94人,其中属“先富群体”的分别占52.1%和27.7%。
“先富群体”已经成为当前村级基层组织的一支生力军,究其竞选动机,总的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谋求经济利益。争当“村官”或是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是为创造更多的财富机遇,甚至不排除部分企图寻机“捞一把”的目的。二是为图政治名声。“商而优则仕”。生活富裕起来的人关心政治、参与政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心理还是根深蒂固的。村主任虽不在国家行政官员的序列,但也是农村的.一方“首脑”,是一种地方权力的象征。三是为民造福,希望通过担任“村官”为群众更好地办一些实事,干一番事业。人的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就会产生诸如实现自身价值、贡献社会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一些农村“富人”在事业上、财富上有所斩获后,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以此来回报社会。这种心态是“先富群体”参政的最积极动因,也是“先富群体”参政的主流。大多数情况下,三种动机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参政行为。
二、利弊分析
“富人”村官的治理方式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建设方面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明显的效果,表现在:在发展思路上,“富人”村官敢于大胆创新,善于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在开展农业开发、调整经济结构、招商引资等活动中,培养了村民的市场意识,推动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农村建设中,他们积极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改变村容村貌,表现出富于开拓的精神与非凡的工作魄力,为农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富人为核心的治村班子,管理主动,完成任务快,勇于改革陈规陋习推行“新政”。如天马镇城郊某村历来是个散班子、乱摊子的“老大难”村。20xx年先富起来的叶某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利用本村地处城郊的良好区位,鼓励群众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大力改变村庄的面貌,修膳村集体活动场所,凝聚了人心、团结了班子。但从全县来看,部分“先富群体”在参政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参政行为不规范。一是参选的方法不规范。如在今年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我县城郊某村两位“富人”为竞选主任,各花10多万元费用给选民送钱、送物,后因涉嫌贿选,最终退出了竞选。二是施政决策短期化。在具体施政过程中极易出现搞政绩工程、超村级财力举债建设等短期行为。如:天马镇某村主任为了争取再次当选,在任职的最后期限内,不惜花40多万元村集体资金来硬化村里的所有道路。
第二、兑现承诺不积极。在竞选时,为了获得村民的支持,“先富群体”往往“财大气粗”,在群众面前公开承诺出资修路搭桥、为村民代缴各种应交款、改善村民福利待遇等,有的甚至不惜违反政策法规规定信口开河。当选后,他们或忙于个人事务,经商办厂、承包工程,疏于兑现承诺,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根本就不可能兑现,对群众不关心、不重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拖再拖,把自己所作的承诺抛之脑后。
第三、履行职责不认真。一是“先富群体”虽然家在农村,但由于接触农村事务少,不熟悉农村情况,对村民自治的程序方法、政策法规一知半解,不知如何去履行职责。二是在处理村务过程中,将个性作风带入工作中,使管理、决策、监督等各项制度流于形式。三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领导,不配合工作,甚至与乡镇政府分庭抗礼,对某些政策不执行或不配合执行。如对计划生育、殡葬管理等“得罪人”的工作,能拖就拖、能躲就躲,以免得罪选民。
第四、自身要求不严格。由于“先富群体”工作和生活经历多样,往往思想政治意识淡漠,组织纪律松散,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带入日常工作中。有的注重在钱上做文章,善于跑关系,搞权力寻租,以关系强化自己权威,捞取私利。有的习惯于一言堂,办事不按程序,决策独断。
毕业生调查报告 2
一、调查说明
1、调查时间:20xx年6月29日——20xx年7月24日
2、调查地点:xx技术师范学院、扬州、镇江、泰州
3、调查方式:网络问卷、纸质问卷、QQ交流、实地访谈、文献资料
4、调查对象:大三、大四学生(以大四为主)
5、调查内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6、调查目的:就业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一个问题,虽然我们还是大一学生,但是时间过的是很快的,只有提前准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才能更好的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将这些收获与成果运用到实际中,将来更快地让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找到一份合适的职业。
二、调查结果
1、调查数据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邮箱在网络中投发25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2份,以纸质问卷形式投发4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8份,通过QQ在线交流发送24份问卷,实际收回10有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共计150份汇总成电子稿。在这些问卷中,大三升大四的大学生占10%,剩余90%为大四毕业生。其中,在男女比例上,男生占84人,女生占66人。
2、调查结果分析
不用的就业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有的会选择去试试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有的另辟蹊径去找一份竞争压力较小、踏实稳定的工作,也有的依靠自身能力自主创业。根据调查的问卷,大致可以得出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心理特点:
第一,倾向于稳定舒适的工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81.5%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一些舒适并且稳定的工作,比如说在这81.5%的人中有42.6%想要从事公务员、企事业主管、部门经理等职务。他们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职位薪水待遇高,工作相对轻松。
第二,先就业、后择业。就业与择业一直都是比较困扰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问题。在调查中有几道是关于就业与择业的取舍问题,我们通过汇总发现,73%的人在毕业后愿意找一份工作先做着,哪怕专业不对口,他们愿意凭借自身努力在以后的道路上等待合适的实际找一份适合于自身的工作,这是令人欣慰的。
第三,掌握合适的解压方法和积极地就业态度。在调查中接近84.2%的人,在遇到就业压力时愿意和父母、朋友分享,并且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选取合适的发泄途径。不仅如此,92.3%的调查者表示他们对于就业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在投简历或者面试过程中碰壁,也愿意继续寻找工作,不会因此放弃,都有着很强的独立观念,想要自己养活自己。
第四,就业方式比较的单一。通过调查我们看到73.5%的调查者找工作都是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等方式。不可否认这些方式都是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需要的职位就那么多,但是应聘的却很多,因此一大部分要被淘汰,一轮又一轮的淘汰、筛选浪费了求职者的很多时间不说,最终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而在调查中,只有31.2%的人能够将大型招聘与网络招聘相结合,既节约了时间,也增加了成功率。
第五,期望过高,好高骛远,倾向于稳定舒适的工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81.5%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一些舒适并且稳定的工作,比如说在这81.5%的人中竟然有高达有42.6%想要从事公务员、企事业主管、部门经理等职务。他们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职位薪水待遇高,工作相对轻松。调查还显示,57.5%的毕业生都要求工资在20xx以上,只有22.1%能够接受1000-20xx这个范围。可见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过高的期待,不符合现在的实际状况。
三、解决方案
1、毕业生调整心态,选择合适自身的工作
薪水高、待遇好,这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而且这些工作往往也意味着自身责任的加大,作为毕业生,是否有这个能力担当这么大的责任?同时,高薪也意味着压力大,竞争大,是不是都能适应这样快节奏的节拍?这是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好高骛远,在等待中浪费了我们的青春与激情。
2、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大学生多种方式就业
由于教育的不断改革,现在,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成为一名本科生,这也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随着政府职能的'完善,政府应当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公平的就业环境,让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多机会去得到一个良好的职位。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多种方式就业,比如自主创业等等,而不单单是鼓励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3、社会传媒做好导向工作
我们都看到现在的传媒行业已经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了,正因如此,传媒行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多制作一些励志的作品,多报道一些正面积极的新闻,以生活点滴为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毕业生的价值观,让他们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积极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四、总结与体会
这次的调研,作为负责人,从问卷设计到投发,再到汇总,最后到总结,我参与了其中的每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毕竟,问卷的投发和汇总的工作量可以说是极其大的,光靠个人根本不能完成,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原本很多的工作。
不仅如此,在这次调研中,还让我对毕业生的心理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原来我总是认为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存在很多消极的想法,都是在等待中浪费青春。经过调查,经过这写数据我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积极面的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应对着就业的压力。他们还对自身有着很客观的看法,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不适合什么职业,善于反省自己。以上就是我们的调研成果,我们也会将这些调研成果运用到未来自身的就业当中,树立正确观念,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毕业生调查报告 3
近年,学生基层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成为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也一贯倡导学生到基层去就业。为了深入了解山东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基本情况,以便为下一步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依据,山东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20xx年5月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调查活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分两种,分别针对学院和学生。本次调查得到了各学院的力支持和广学生的热情配合,我们将调查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一、学院调查结果分析
学院层面的问卷调查覆盖全校的29个学院,《山东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学院)》由各学院指定专人负责填写,共收回有效问卷29份,回收率为100%。
山东学自合校后,20xx年,我校共有968名毕业生面向基层单位就业,其中,20xx年120人,20xx年172人,20xx年222人,20xx年232人,20xx年222人;博士23人,硕士174人,本科生771人;面向基层就业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外语、法学、机械、文学、环境、能动、化学等学院,其余学院相对较少。
调查显示,对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个学院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普遍认为这是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可以使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中锻炼成才,更好地为国家社会服务。
在具体的工作中,有的学院持积极响应的态度,有的学院存在顾虑,担心就业质量不高,会影响专业的发展。从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到基层就业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从到小依次为:生活条件差,风俗习惯难以适应;前途不明朗,担心政策有变化;工作条件艰苦,难以发挥自身能力;家人不理解,亲戚朋友对等。
各个学院对学校开展到基层就业宣传教育活动也提出了许多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入学教育开始将基层就业教育融入学生就业教育整体规划中,对于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2、邀请正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
3、利用校区内的`宣传栏、橱窗进行政策宣传,使学生较早获得相关信息,树立基层就业的意识。
4、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倡导奉献精神,鼓励先进,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5、为毕业生提供相关信息,加强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指导,提供基层就业的相关知识和服务。
6、为基层就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并相应提供一些外部优惠条件。
7、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孺对现状,教育学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明确基层就业同样可以发挥才干、建功立业。
二、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学生的调查,我们选取了法学院、管理学院、机械学院、文学院、信息学院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学院,由各学院组织学生填写,共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各学院的分布情况见表一。
调查显示,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有:基层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34%);渠道不畅通(23.3%);用工不规范(18.8%);对基层就业的认识存在误区(17.8%)等等。
三、小结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的今天,基层就业正逐步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针对问卷调查中映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提高认识,强化服务意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站、宣传栏、橱窗等各种渠道对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行政策宣传,使广学生了解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和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转变对基层就业的认识;同时,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宣传,助学生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青年学生锻炼成才、建功立业的沃土,从而增强毕业生投身基层,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应当服务上狠下功夫,未到基层的学生的排忧解难,尽可能的提供便利。
1、积极开拓市场,努力为企业和毕业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平台,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尤其注意基层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
2、争取做面向基层就业学生的坚强后盾,做好他们的档案、户口和组织关系的管理和迁移转递工作。落实各项政策,以免除其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和畅通他们与学校的联系,做好跟踪服务,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积极进行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3、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拓展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进行培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建构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利国利党利民,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和西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节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工作。
毕业生调查报告 4
本次调查在某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1491份,回收问卷1412份,其中有效问卷1369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1.8%。样本基本反映了城市、农村、父母职业等不同家庭背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涵盖文史哲、社会科学、理工农医三种门类。
【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学习成就与先赋性因素的关系分析
1.学业性成就与先赋性因素的关系
从专业门类来看,先赋性因素诸变量对学生专业门类选择有影响。女生更多选择学习文科类专业,男生学习理科类专业多一些;非农业户口与城市大学生、父亲职业地位高或在体制内或具有党员身份以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学习文科专业的更多。家庭经济状况虽然与专业门类不存在显著相关,但从相关系数上来看,家庭经济状况与专业之间依然是负相关。
从专业知识技能来看,女生比男生专业知识技能显著要高,户口、家庭居住地、家庭政治资本均对专业知识技能有正向影响作用;在公共性知识技能方面,性别、家庭居住地、家庭文化资本以及政治资本均与公共性知识技能存在相关,具体来说,除计算机水平以外,大学生的家庭背景越好,公共性知识技能也相应越高。同时,女性也比男性的公共性知识技能水平显著要高。
2.符号性成就与先赋性因素的关系
首先,在党员、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等校内符号性成就方面,女生比男生更易获得党员身份,有更多的社团经历,但担任学生干部略少。男女生在荣誉称号获得上并无显著差异。非农业户口及在城市居住的大学生、父亲职业地位高或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等均有助于子代成为党员、获得荣誉称号,子代更易担任学生干部,更易参加各类社团。但家庭经济资本与党员身份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明显。
其次,在长期与短期实习兼职等校外符号性成就方面,女大学生实习兼职次数较男生多;农业户口与农村大学生实习兼职经验较非农业户口和城市大学生多;父亲职业地位高、在体制内单位工作以及父亲具有党员身份、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实习兼职次数相对越少。
从相关系数来看,先赋性因素对长期实习兼职经历的影响要低于短期实习兼职。专业相关的实习兼职总体来说与先赋性因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性别与父亲职业地位对专业相关实习兼职存在一定影响,女生比男生的专业相关实习兼职次数多,父亲职业地位虽然对实习兼职有负向影响,但对专业相关实习兼职则具有正向影响。
3.交往性成就与先赋性因素的关系
首先,从日常交往对象构成及规模与先赋性因素的关系来看,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亲戚建立交往关系。户口与家庭居住地及家庭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提高均对子女与父母亲戚日常交往有促进作用。此外,大学生与校内朋友的交往也受到家庭背景的一定影响。大学生日常交往对象的规模与先赋性因素之间并无明显相关。
其次,从大学生交往对象的文化程度情况来看,男女生在交往对象的文化程度上并无明显区别。户口与家庭居住地及父亲的职业地位、是否在体制内工作及父亲受教育程度等均对交往对象文化程度存在正向作用。其中,户口与家庭居住地对交往对象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其他方面略强。
最后,从大学生自我感觉的社会交往广泛程度来看,男生的自评社会交往广泛程度要高于女生。此外,家庭居住地、父亲在体制内工作、党员身份和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自评社会交往广泛程度也具有一定影响。总的来说,先赋性因素对大学生校外交往情况的影响比较明显,对校内交往情况的影响则比较微弱。从性别上来看,女大学生更侧重于校内交往而男大学生的校外交往情况则要强于女大学生。
总结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先赋性因素对于学习成就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女大学生学习成就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家庭背景的优势与学习成就的高水平之间则有一致性。
(二)关于学习成就对初职收入的影响分析
从先赋性因素模型看,性别和父亲职业地位两个变量对初职收入有显著影响。在性别上,男性的收入要高出女性305.597元。父亲职业地位每提高一个等级,子女初职收入相应高出55.509元。整体来说,先赋性因素对初职收入有一定正向影响作用。先赋性因素的优势有助于转化为初职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学习成就模型显示的情况来看,学业性成就、符号性成就与交往性成就对初职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在学科门类上,社会科学类与理工农医的初职收入水平比文史哲类均高出300元以上,表明不同专业门类之间存在一定收入差距。英语水平的.提高与职业资格证书数量的增多均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收入水平。担任学生干部经历越多,参加专业相关长期实习兼职次数越多,初职收入就越高。交往对象文化程度最高与交往对象最多对初职收入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在三种类型中,符号性成就与学业性成就对初职收入的影响较强,而交往性成就对初职收入的影响较弱。
对比先赋性因素对初职收入回归模型、学习成就对初职收入回归模型及整体模型,可以看出,在引入先赋性因素以后,交往性成就中交往最高文化程度这一变量变得不再显著,而学生干部、性别、专业相关长期实习兼职、职业资格证书、英语水平、专业门类、交往最多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和父亲职业地位等学习成就,则成为新的对初职收入有显著影响的变量。
(三)关于学习成就对初职单位类型的影响分析
从初职单位类型分析结果来看,先赋性因素和学习成就均对大学生能否进入体制内工作单位具有显著影响。在先赋性因素模型中,家庭居住地对于大学生进入体制内工作具有正向影响,家庭居住地每提高一个级别,大学生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可能性就增加0.253倍。那些具有父代工作单位体制内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比父代不在体制内工作的大学生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0.764倍。男生比女生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0.262倍。
在学习成就模型学业性成就方面,英语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进入体制内有正向作用,英语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大学生进入体制内的机会就增加近0.5倍。获得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比不曾获得相关证书进入体制内机会增加0.685倍。从学科门类看,社科类学生比文史哲类学生进入体制内的概率高出0.787倍。在符号性与交往性成就方面,党员身份、与校外朋友交往关系的建立、及校内交往对象职务的提高等均有助于进入体制内单位。专业相关短期实习兼职与长期实习兼职经历及交往对象最低文化程度水平等,对能否进入体制内的影响也接近于显著(P
在整体模型中,在增加了11个自由度以后,模型的似然比卡方值变为163.511,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显著(P
(四)关于学习成就对初职工作地点的影响分析
从关于大学生初职工作地点的回归分析结果看,无论先赋性因素、学习成就模型还是整体模型的似然比卡方检验结果均为显著,显示先赋性因素与学习成就均对大学生是否会进入县级以上工作地点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在整体模型中,模型的拟合优度也有所改善,表明整体模型较之两个分模型对初职工作地点更有解释力。
对比先赋性因素影响模型、学习成就影响模型以及整体模型可以看出,在控制学习成就以后,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工作地点的影响不再显著,而在控制先赋性因素以后,学习成就中与校外朋友联系频率这一变量被剔除出模型。同时,学生社团对工作地点的影响作用变得显著起来。
总体来看,父亲职业地位、党员身份及短期实习兼职对于工作地点有负向影响,而家庭居住地、学生社团、荣誉称号和专业相关长期实习兼职则对工作地点有正向影响作用。
【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1.学习成就对大学生初职收入、单位类型、工作地点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比较而言,学习成就对初职收入和单位类型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对工作地点的作用则稍次之。从各类型学习成就在初职获得中的作用看:首先,在学业性成就方面,通过观察在各个总体模型中学业性成就在大学生初职收入、单位类型和工作地点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在控制了先赋性因素和其他类型学习成就因素的作用以后,学业性成就依然对大学生的初职收入和单位类型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工作地点的作用则不再显著。其次,在交往性成就方面,在控制了先赋性因素以及其他类型学习成就要素的作用以后,交往性成就对大学生初职收入和单位类型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但是对于工作地点则不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在符号性成就方面,与学业性和交往性成就相比,符号性成就对大学生初职获得的作用更全面。无论是初职收入、单位类型还是工作地点,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以后,符号性成就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影响作用。
总的来说,学业性和交往性成就对初职收入和单位类型的作用显著,而符号性成就的作用最为全面,对收入、单位类型和工作地点都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
2.先赋性因素与学习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
学习成就与先赋性因素在初职获得中的作用存在“互动”。这里所说的大学生初职获得中学习成就与先赋性因素的“互动”,是指学习成就可以传递一部分父亲职业地位和父亲单位类型是否体制内这两种家庭背景因素在初职获得中的作用,但是抵消一部分个体由于性别以及家庭居住地的不同而在初职获得中的差异。
通过观察大学生初职获得各个先赋性因素模型、学习成就模型以及总模型中各变量的具体情况及其变化可以发现,在控制学习成就因素以后,初职收入总体模型中性别的作用相较先赋性因素模型变得更加显著,而父亲职业地位的显著程度则变低。同时,初职工作单位总体模型中,性别和家庭居住地的作用也较先赋性因素模型变得更加显著,而父亲单位类型是否体制内在其中的作用则较先赋性因素变小。最后,在初职工作地点中,家庭居住地的作用也变得更加显著,不过父亲职业地位的作用则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在大学生初职获得中所直接表现出来的性别和家庭居住地的作用有一部分是被学习成就所抵消掉了,而父亲职业地位和父亲单位类型所直接表现出来的.影响,则其实包括了学习成就的影响在里面。
总的来说,女大学生以及家庭居住地处于劣势的大学生通过学习成就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的劣势。但在父亲职业地位和单位类型上居于劣势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对学习成就的建构情况,则逊于那些居于优势的学生,从而导致先天差距在后天中被进一步扩大。
(二)对策
学习成就在大学生职业获得中的显著作用预示着个体、高校、社会在学习成就习得过程中应付出的努力。
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首先突破原有心理认知对自我的束缚,通过沟通、学习与思考努力确立积极的职业认知心态,将是构建学习成就的起始。其次,要擅于认识与利用自身所处的众多情境,引领个体对职业信息的获得,建立更合理的职业心理认知,如通过对就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向的合理判断来调整个人努力的方向;通过与师长与同辈群体的互动,为自身学习成就构建与职业获得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等。再其次,根据自己的职业认知心态和对职业信息的把握,积累自身的学习成就,如提高英语水平、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短期实习兼职以及与专业相关长期兼职、获得学生干部和党员身份等,努力实现学习成就效益最优。
对于高校而言,高等教育要致力于学生职业性的培养。而高等教育职业性的实现往往是以一定的学术性以及人文性为基础的。学术性是指对大学生学业性成就中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强调高等教育在对学问和真理的学习、追求和探究方面的意义,主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人文性则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而展开,致力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职业性强调高等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的生活、求职、工作、创业做准备的作用,是在学术性与人文性基础上而形成的。
对于社会而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通过多种政策的改革与完善,破除城乡分割,东西部分割、体制内体制外分割等多重分割现象,使城乡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之前的成长阶段所享受的教育、文化资源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的差异逐渐缩小,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减少社会阶层代际复制,实现社会阶层代际合理流动。
【调查者说】
我关注大学生职业获得过程的动因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获得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当前大学生职业获得中“代际复制”以及分割现象日趋明显。个人努力在职业获得中的作用开始受到质疑,同时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更加怀疑学习的功用。大学生就业难之根源是在政府、学校、家庭还是个人?
在职业获得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推进就业;家庭通过编织各种社会网络,对其子女的职业获得提供帮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社会需求脱节成为职业获得中的阻力。政府、社会、学校等诸多要素参与作用的发挥,使得大学生在这场“就业大战”中存在被动丧失或主动放弃个人主体性与自身发展可能性的倾向。如此一来,“自己在现实中是如此的软弱”逐渐成为许多大学生内心状态的真实写照,这种对自己所处环境控制感的丧失,让个体体验到的是习得性的无助感。那么,大学生本人在就业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种角色?他们能否通过自身努力左右自己的职业呢?如果存在着这种可能,那么,他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何种努力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提出了学习成就的概念,以此代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通过个人努力而取得的、有利于自身有效进入社会持续发展的各种学习性收获,并分析学习成就在初职获得中的作用,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毕业生调查报告 5
一、社会调查的背景
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不断崛起,国际贸易壁垒的消失等因素的影响,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衡量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造成一些走俏专业人才奇缺和企业难招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等现象发生。对此,为了解普通高校和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工作及社会适应状况,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课题组特意组织了该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本科生毕业投入社会。他们能否胜任工作?碰到了哪些问题?用人单位对他们评价怎样?我们需要对企业难招人才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认识到目前的不足之处后,学校、企业以及毕业生自身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以有效改善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希望通过本次社会调查,反映出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实际调查数据出发,提出改善与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更多的大学生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高校教育机构应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合企业的大学生。本次社会调查对两个不同年分毕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社会调查,具体过程及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一)调查时间与方式
20xx年1月18日,家中电脑网聊,提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份,收回4份。
(二)调查的范围、对象
两个不同年分毕业的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的领导。
1、xxx,男,1986年10月出生,20xx年7月毕业于广西政法管理干学院法律事务专业,于20xx年进入广西北部湾银行获得第一份工作,担任信贷部经理,年终考核优秀。
2、xxx,女,1990年1月1日出生,20xx年6月30日毕业于广西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共青团员。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并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荣誉称号。20xx年进入广西先锋公司获得第一份工作,担任程序员。
(三)调查的内容
本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时间为20xx年1月18日,调查地点为南宁,对于本次的社会调查方式,我们首先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精确的设计,问卷分为针对本科毕业生本人和用人单位两版,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最前沿、最准确的调查信息,再通过对所得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质量及相关体会、建议。
1.针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个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状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状况;本科教育改革建议。
2.针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项:毕业生的专业精神;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毕业生的沟通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高校培养的建议和希望
三、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工作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对于本次的社会调查,从本科毕业生所进行的调查问卷中第一部分的毕业生基本情况显示出,毕业生的自身总体质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丰富程度、较强的交际能力、心里承受与协调能力、是大部分毕业生和企业所认可的。50%的毕业生都曾经在校期间担当过学生干部或社团领导,并且全部学生在校期间都获得过奖学金,拥有英语四级和计算机证书,这些因素对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都起到正面的作用,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从事职业与本科所学的关联比较对口,50%的毕业生都在从事于所学专业,这对于用人单位的继续培训和对于工作的适应速度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防止了所学专业知识的浪费,但是,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因为100%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没有在全国等刊物上发表过专著、论文,也没有独立或参与完成技术发明或技术革新项目,所以大部分的人在毕业后仍然选择继续学习和培训。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结果与分析在20xx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xx年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中得出,企业最看重的大学生的条件依次是综合素质、潜力和品德。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可提高就业的竞争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丰富程度、较强的交际能力、心里承受与协调能力、是大部分毕业生和企业所认可的,对此有关人士就企业关注大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多的几点来作了分析。
1、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对人的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进行的评估和检测。它包括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人际交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用人单位之所以如此看重大学生的这些能力,究其根本是他们的这些能力与一个企业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
2、潜力
用人单位为了节省对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成本和培养时间,让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自己的职务,为企业创造财富,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
3、品德
由于用人单位经常会碰到招来的大学生随便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也逐渐注重大学毕业生的品德。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作企业人才选择标准和用人观念的理性回归。
四、社会调查的结论
(一)效果及体会
综合本次的调查问卷结果,尤其是综合分析毕业生本人及用人单位两方面的问卷,我认为,用人单位对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本科毕业生对于岗位工作的适应和职业生涯也有比较强的信心,并且认为学校在专业技能的培养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双方仍然存在共识,即认为大学教育改革让很多大学生收益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情商”和个人素质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毕业生并没有显示出成熟、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且缺乏个人解决问题,承受压力和创新组织能力,这些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和专业技能同样重要的作用。
(二)建议和对策
我认为在大学教育改革中,应加强改革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加大学生知识广博度培养的力度和注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多地使在校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即建立更多的、高效的教育实践联盟,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而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顺应社会的择业观念
在校期间,我们要通过各种主题集体活动和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实事求是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忘自大,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自强不息,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面对一切困难。我们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主动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中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2)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学习中要通过努力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握学习规律,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弥补单一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和专项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校期间,不仅要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学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锻炼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毕业生调查报告 6
1、调查的意义
为更好地掌握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参考,不断提高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学院组织系部老师对94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2、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此次共调查94家太仓地区用人单位,回收问卷94份,其中有效问卷94份。在所有答题人中,有100%是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或单位的负责人。
2.2调查方式
由我院教师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由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5到10分钟。调查时间:20xx年5月至6月
2.3 调查内容
采用我院自编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涉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人才培养建议”等内容。
3、用人单位信息
3.1 单位性质
我院毕业生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就业占主流,达到了91%,这和学院所处的区域特点符合;而到事业单位、国企等就业的比例相对较少
3.2 用人单位所在行业
调查显示机械电子制造业(包括电子,机械)占31%,生物化工行业各占约29%,商业贸易建筑房地产类占25%,其他类占25%,在此要说明的是其他类主要是指服务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次调查用人单位样本仅有94份,并不能完全代表聘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群体。因此该文所有分析都是基于已经收集的样本的基础上进行(正文中本院样本用人单位简称为本院用人单位),学院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整体的用人单位情况做以判断。
4、调查结果分析
4.1 用人单位对我院的了解情况和我院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对我院总体情况的了解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中比较了解我院的占79%,不太了解的占21%,不了解的为零,从这方面说明我院在太仓企业的管理者和人事管理人员中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应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的拓展。
2)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非常需要我院毕业生的占37%,比较需要的占42%,一般性的占21%,不太需要的占零。
4.2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及建议
1)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5%,其中非常满意达到了54%,基本满意占41%,一般占5%,不满意为零,这表明我院毕业生素质高、质量好,毕业生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主动性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也充分说明了我院对学生的软、硬技能培养成效显著。
2)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用人单位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岗位素质要求也不同,这就对我院的就业工作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毕业生总体胜任岗位的比例达到了85%,还有15%的学生经过短期培训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难以胜任岗位的学生为零。这说明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4)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不太严重的比例达到了85%,还有15%的认为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一般,没有企业认为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严重或比较严重,说明我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性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5)用人单位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建议
用人单位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我院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用人单位认为我院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素质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素质能力为:外语水平、创新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知识、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外语水平的训练,以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还应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同时,还应继续通过各种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并参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5、问题与思考
从我院成立以来,我院在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充分参与到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来,校企双方全程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而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此,用人单位对我院的.人才培养最有评价权。调查数据表明,用人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5.1 进一步加强外语应用水平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水平,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外语水平的评价偏低,并建议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外语应用水平的培养,同时也说明太仓地区的区域经济对高职毕业生的外语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我院生源来自xx各地,各地区对外语的重视也有所不同,而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本科相比普遍偏低,因此,学院应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进一步加强外语教学改革,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院也应该加强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积极主动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再学习,真正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5.2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指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毕业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心理素质较弱,企业也建议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的指导。在以往的用人单位调查中,学生的稳定性是毕业生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方面说明我院学生的期望值较高,但同时也说明学生未能很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持续有序地进行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通过现代职业人课程、主题班会、优秀校友座谈会、企业文化宣讲、心理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及就业能力的辅导与指导。
毕业生调查报告 7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xx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
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
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
其原因在于:
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
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毕业生调查报告 8
一、调查背景
随着20xx年我校08级大二同学的实习生涯拉开帷幕,各种各样的就业情况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这一情况,特作出一份毕业生就业情势分析报告。
二、调查目的
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使毕业生能够看清当前社会的就业现象、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有所准备,很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地点: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3、调查对象:淮北职业技术学院08级实习生及在校生
4、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四、调查内容
今年3月份刚来到学校就已经感觉到那种就业的气氛了,学校开始向我们介绍一些以前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单位并且零星的有一些企业来我校招聘了。但一开始的招聘会最终被招走的人很少。通过了解原因有以下几点:
(1)那时候的我们大多数其实还是没太在意的,反正知道了这学期就要出去实习了那就在学校多呆一些日子吧,而且也从上届学长、学姐那里听说不管在哪,后来都觉得还是在学校最好。所以,就多享受一下当学生的好吧。
(2)开始的.招聘会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像是一个对以后找工作所做的一个铺垫吧,知道找工作是怎么回事,涨点找工作的经验。
(3)对于校园招聘,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从一些人口中知道,其实是把没有一点工作经验的我们当苦力,根本学不到一点东西。所以,我们都在等,等有好一点的工作。就像买东西“货比三家”一样。
(4)还有的是因为家里面可以帮忙找到工作、或是嫌远,还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试等。
介于这些种种,学校最终留下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之后,一次算是比较大型的招聘,在我校财经系就招走了六七十人,可能这时候大家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了吧,而且和自己的专业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联系,算是专业对口吧。招聘的`人是以前的学长,可靠,且有他的成长经历可以有动力去那里拼搏!
而4月25号我校组织的一场拥有154家大小企业参与招聘的招聘会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60%~70%当时没有找工作的都去参加了,其他同学也都去奔赴各大人才市场。在五月中旬08级的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有了实习单位。
毕业生调查报告 9
一、调查概况
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
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毕业生调查报告 10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的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中国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近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考证存在盲目性:
2、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
3、对企业不够了解:
4、对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特别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毕业生调查报告 11
调查目的: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经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忙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供给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梦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供给参考。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25日
调查对象:
广州大学学生
数据分析(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
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州大学的学生,共计100名,男生46名,女生54名。经过调查数据显示这次调查主要以广州大学大三学生为主,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期望能经过对广州大学学生的调查,帮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正确的择业观。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100%的人认为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可见此刻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还是一片迷茫的,大学生对就业蒙上了一层迷雾,自己感觉就业困难重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83%的同学选择在东南沿海工作,因为本学校在广州,所以广东以及东南地区的学生占很大比例,有一些外省或者本地同学处于一些研究对工作地点无要求,还有少部分同学要求在家乡工作,这样的选择结果,不禁让人担心,大学生的自己观念太强,没有太多服务社会的`意念,我想这样的就业观念还是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去改变大学生的想法,此刻一向都有说支援西部,如果大学生都没有榜样去支援,那还会有多少的人会去。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包括学校,政府,社会和大学生自己。
在问到自己此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当前的竞争状况时,36%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41%的人觉得一般,23%的人选择不明白,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着疑问,没有很好地去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自己的实力存在着质疑。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46%的人能够理解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30%的人则是先就业,后找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24%的人则是因为就业,而无奈理解。这一是个还不错的结果,可见此刻的大学生并没有执意要找自己的专业对口工作,而是在就业中慢慢地来,先就业后找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在问到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时,80%的人选择的事3001-5000元,17%的人选择2000-3000元的范围。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此刻的高职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数是介于中层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此刻的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理性了。
在择业的时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业所在城市,工资与福利待遇,还有就是工作环境与工作的稳定性。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稳性和公司的待遇问题,但我们再择业的时候也应研究一下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展自我的空间。
在问到学校对大学生最应当培养的能力时,大多数的人是全选的,可见高职大学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发展,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这一选项也给了高职院校一些启示,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发展学生,培养学生。
经过这些的问题分析总结,最终得出了一个基本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发挥个人特长,贴合个人兴趣,薪酬介于中层,企业待遇较好,就职地点是:经济较发达地区。
目前就业形势
从20xx年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以来,每年仍在增加,去年已达670万,20xx年估计近700万。中国超过700万人口的城市有几个,但我们一年的毕业生却有700万,再加上近三年未实现稳定就业的,何止1000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是事实,这是社会问题,不是谁能够随便解决的,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却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毕业了,意味着我们要工作,要独立生活,要赚钱养活自我。一个月没工作,这个月的生活费便是问题。所以——不能哭泣,生活不相信眼泪。我们必须进取应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应调适对策
1.充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
所谓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是什么,学什么,有什么特色,在社会上的就业度是怎样的,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你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等,仅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有清晰地思路去学,去研究自己应当要怎样去应对自己的未来之路,未来的就业方面。以至于,我们在踏入社会的时候,不会是一片迷茫和无知,只是认识到就业的严峻,而不会有所准备。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此刻的社会,能够说竞争力是十分强大的,多数学生只会一味埋怨,学生太多,就业压力大,却不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必须承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就业压力大的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仅有我们自己。不要做无用的埋怨,进取应对困难和挫折,采取措施,积极主动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毕业生调查报告 12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助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的理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己的理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考虑下的,接下来是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从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
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度比较少。
2、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
3、学生的职业期望还是比较高。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
(2)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
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3)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毕业生调查报告 13
一、调查目的:
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
xx
三、调查对象:
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调查方法:
经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六、调查资料:
经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提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仅有坚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一样的人对“您认为此刻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梦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俭,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职责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证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学校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构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当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当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能够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特别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所以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梦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当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当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当首先研究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当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当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当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当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八、调查结果分析:
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职责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当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期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活力,乐观自信,有梦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己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教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所以,具有良好的自己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礼貌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进取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仅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仅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所以,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必须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我,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理解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所以,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十分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一样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证明,不仅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研究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必须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有能力、有职责、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完美!
九、调查总结与提议:
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必须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偏少的。所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职责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必须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日的大学学校更完美,更灿烂;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扬眉吐气。
毕业生调查报告 14
一、调查对象:
舞钢市恒祥物业公司
二、调查方式:
问卷式资料法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
四、调查目的:
对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了解该公司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调查内容:
1.公司概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抓住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机遇,从事服务业,为家庭,小区等进行物业服务。在多年经营过程中,公司拥有大批员工,其中有高素质人才及大批从事体力劳动人员。
2.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
3.公司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六、调查结果
①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
1.岗位职责与人员招聘现状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是解决人与组织的关系问题,这一命题自然的集中在人与组织的结合点---岗位的管理上。已岗位分析为核心岗位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反映一个企业管理的规划化水平。
在调查的企业中,90%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60%的保安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太明确,50%的清洁工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不太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基层作业人员对岗位职责不太明确;从不同部门岗位管理状况看,保安部、清洁部相对滞后。
2.教育培训现状
从统计结果上看,有管理及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管理人员比例为40%,工作后受过相关培训的人数比例为30%。数据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低。
不同部门的人员,工作后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物业部占60%、保安部占20%、清洁部占10%。
调查显示:80%员工希望参加“具体工作中所需要特殊技能培训”,迫切希望参加“管理技能培训”的50%,希望参加“组织协调沟通方面培训”的40%。
3.薪酬现状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人员对目前的薪酬表示不满意。公司一般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和该公司的情况确定工资标准。回答“基本满意”的占30%。“很满意”的占10%,回答“不满意”占60%。
4.人员年龄、学历现状
调查显示,各岗位员工中,部门经理平均年龄为46岁,学历本科以上,项目主管平均年龄37岁、学历专科或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年龄26岁、学历中专或中计以上,保安员平均年龄46岁,学历初中,清洁工平均年龄42,学历初中或以下。
②存在问题
⑴招聘环节
调查了解,招聘者对一些技能含量不高的岗位进行初步的面试,主要是简单了解应聘者的学历、个性、工作经历、态度、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信息,而疏忽了与员工进行公司制度的沟通,比如上岗后的考核制度,团队管理制度等的沟通,新招聘饿人员在入职后发现与期望的差距甚远。
⑵培训开发单一与职业规划匮乏
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新进的员工初期可能还充满抱负怀揣梦想,但在入职后几个月开始感到迷茫,对于手上的工作已经很熟练了,可是对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或者说晋升却模糊,以至于看不到自己将来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工作上也自然而然的开始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信心,人员流失率也随之上升。原因在于,主要是公司重管理,轻创新,公司对员工开展的培训多为工作技能的培训,培训开发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公司没有对员工做出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晋升渠道单一。应该说公司不缺乏人才,但是基本上单一的工作和专业化晋升之路,走的是单一的发展道路。这样或多或少地减少员工的职业攀升机遇,不免挫伤了员工奋进的志气,同时会出现人才难留的困难的局面。
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没有形成规划范的制度化,只能行使时多带感情色彩或个人主义,没有随时将公司的利益看做最大化,人事配置的手段比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这对制度化的管理多会带来不便,难以任人唯贤,公平,公正也很难把握,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公司人事安排往往多是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普遍存在。
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没有充分利用
目前,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这块用的是金蝶系统。它主要功能有:
1、基础认识管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职员管理、报表查询、薪资核算、社保福利管理、考勤管理等模块;
2、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能力素质模型、招聘选拔、培训发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功能模块;
3、员工自助。提供分角色的CEO平台、经理人平台和我的工作台等功能管理模块。因此,可以利用K3的这些工具规范基础数据,理顺组织流程,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选、育、用、留四个阶段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提升HR专业管理水平。但是,除了员工入职、转正、异动、离职等的基础的档案资料,员工合同录入系统中,报表查询,资料查询,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块的功能基本都是闲置的。在做人员分析,培训开发和招聘选拔时没有充分利用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基本上还是靠ExCEL等基本办公软件处理的,造成每月作出的WORD文档,ExCEL文件繁多,培训专员甚至启用了两个移动硬盘存放培训资料。从而极大影响了培训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导致部分资料遗失。
七、调查后体会及感受
⑴.建议及措施
1.坚持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唯一源泉。尊重人才,避免任人唯亲关系至上。加大执行力度,奖罚分明,坚持公平,公正,坚持以制度管人,避免出现情大于法,让所有人都遵守规则。
2.留住人才才是关键。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考虑人力因素,重视人才的.价值,尊重人的需求,提供员工发展和晋升的平台,将员工的个人思想与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员工看到自己在公司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对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感到迷茫。3.培训系统化。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与其贡献对等报酬,还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愿望的基础上,制定出出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和计划,杜绝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的,费力伤财的培训。
4.加强沟通。人力资源的任何制度变革变动都要及时面向全公司人员公布,做出简明扼要的解释,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与员工进行沟通,避免因较大变革引起过大优秀人才的流失,必要时可顺应时宜向上级申请做出调整。
5.规范人事管理流程。对于不科学的流程和规定,要做出改进和完善,例如简化手续办理,提高运营效率。
6.K3系统的开发利用。及时升级系统,请专业机构对人资源部的相关人员做一些专业方面的培训,深入学习和挖掘k3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然后向全公司推行,改进,实现各个环节对接,达到管理系统化。
⑵.体会及感受
当然,调查是很有局限的,并且书本学来的东西,终究是要经过实践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做这个调查报告,也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差,沟通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现实中复杂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还很欠缺等。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关键是能找到问题的要点和解决方法,不断在错误中成长。
毕业生调查报告 15
一、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二、调查地点(对象):
钟桂云老师、陈焕明老师、黄元盛老师
三、调查方法:
人物访谈,组织讨论,网上查资料
四、调查目的:
(一)为了对精细化工专业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有更多的了解,学习如何在将来的就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了解周边化工企业现状,化工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预测化工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三)调查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岗位,明确岗位任务和要求
(四)岗位工作任务,明确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五)调查周边典型企业对化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看法和基本要求,为我校教育建设指明方向。
五、调查内容:
钟桂云老师
学生:老师,您对我们现在所学的行业有什么看法?
老师:你们现在学的这个行业还好吧!在本校每年的就业率还是挺高的。但是比较担心招生情况,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这必然会造成整体质量下降,若停止扩招,又会对生源造成一定影响。
学生:在您教学时,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老师:最喜欢的是学生能够认真听课,还有和学生沟通交流,最不喜欢的是学生上课不听讲,以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
学生:您是从事教师这一专业的,请问一下您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老师:因为跟学生在一起心态会得到鼓舞,还有自由时间比较多。学生:你认为当老师最大成就的是什么?
老师:能够培养优秀的学生和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重要的是一些毕业的学生还保持着联系,他们会咨询一些有关专业前景的问题。陈焕明老师
学生: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工作的?职位是什么?
老师:我08年1月份左右因工作上的需要而被调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担任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学生:那您以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老师:我以前在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过车间主任和厂长助理,长期主管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学生:老师,请问我们的所学的专业有哪些核心课程?
老师: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化工原理、树脂合成、胶黏剂技术、涂料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技术等
学生:老师,您觉得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怎样?
老师:你们这个专业主要从事涂料胶黏剂及日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和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原料与检验等工作;在机械、电子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企业从事相关产品表面电镀与涂料工艺操作、技术开发与生产技术管理,镀液及助剂的、应用于开发等工作。黄元盛老师
学生:老师,您觉得我们的专业怎么样?
老师:你们这个专业比较重视实践,强化职业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校内拥有省级的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设备齐全。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99%以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
学生:请问老师,在校期间我们应该着重掌握哪些技能?
老师:比如胶黏剂生产和涂料生产工艺控制、胶黏剂和涂料生产原料与检验等。
学生:我们这个学期要考高级化工证,请问老师这个主要考哪些内容的?通过率怎么样?
老师:这个考试分为笔试和实操两个部分,主要上课认真听讲,做实验时步骤规范,考试是没什么问题的。
学生:老师,我们读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待遇一般怎么样?
老师:按以往的来看,一开始的时候工资方面的待遇一般比较低,等你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会慢慢的`根据你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所提高,你们的上班时间一般都是八小时制的。
1、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我们国家自80年代确定精细化工为重点发展目标以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发展较为迅速。“八五”期间已建成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10个,年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产品品种约万种,年产值达900亿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末精细化工率达到35%。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他们仅就电子工业一项就需精细化学品1.6万种,彩电需7000多种,国内产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余靠进口。其它在织物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等方面更为短缺。另外从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品种、技术水平、设备和经验来看,都不能满足许多行业的需求。(摘要)
2、就业岗位根据调查,精细化工技术专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面向医药行业、日用化学品、食品行业及化工行业相关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毕业后可按自己的具体情况从事制药业,化工业,自来水,环保业,塑料业,农药业,或油漆涂料胶粘剂等待业的工作,在这些单位可从事技术操作、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产品检验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3、就业去向及工资待遇:该行业对人才的.技术性要求较强。需求职位中以技术类、销售类、管理类职位为主。从行业来看,该专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业、能源业、医药、生物制药业以及环保业,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业等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由于对专业技术要求高,毕业生2-3年内转行的较多,人才相对缺乏,所有市场对此专业人才需求量都大。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外资企业、全国各大、中型国有和民营化工企业,工资待遇好,月薪多在2000元左右。
六、调查总结
总的来说,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有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运行、生产管理及产品开发的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本专业培养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化工工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和正确选择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控制指标、操作要点等,能运用工具书进行化工工艺计算,能在化工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等。因此我们要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都希望有一份轻松而满意的工作。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要从长远来看,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毕业生调查报告 16
一、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迷茫,是考研继续留校读书,还是踏入社会就业?针对我们动物科技学院学生,专科生就业率不低,但是条件相对艰苦。由于本科生专业的缺乏性,我们必须考虑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这些都是我们要加强调查分析的重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小组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为主题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要求详细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方面的情况,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科学的依据。
1、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所持的看法及对自身的认识。
2、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学校、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3、通过对就业现状的了解,让更多刚进校的大学生们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而不虚度光阴。
4、了解到就业形势的严峻,要让更多的大学生应该想到、做到自主创业,为自己的前途开创一片新天地。
5、将所调查的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相关资料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作出切实的引导。
三、调查内容
此次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方案调查,我们小组根据调查目的将问卷内容主要划分为对以后就业工资、单位选择工作的方式以及对自己专业的评价等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采取问卷调查、咨询毕业生、大二大三学生的形式进行调查。
四、调查范围、地点、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范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点:八号教学楼、三号教学楼、创新实验室
调查对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班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管理中心主任
分析单位:
五、调查理论假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主要存在学院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院联合企业三方面的问题,而原因则应从国家队相关专业的重视度、相关专业的市场成熟度、学院对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去考虑。下面是提出的一些假说,通过这些假说来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情况及导致其产生的原因。
问题假说
1、学院的专业知识要求较为严格,本科生无法满足就业知识储备,需要深入学习。
2、该专业本科生工作环境较差,使得很多学生退而求其次
3、学院所联合的企业比较丰富,工作岗位提供较多。
4、国家对某些专业有很好的辅助政策,相关产业发展较多原因假说
1、我国的基本国策。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就业工作实施情况。
3、一些学院过度鼓励本科生读研或出国。
六、抽样方案、资料收集方法
结合调查目的,综合考虑下来,确定以所在学校的大二,大三及大四同学、相关主管老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在校大二,大三学生。
1、抽选样本单位
本次大学生就业意向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总共150人,其中大二30人,大三40人、大四80人。
2、确定调查方法和抽样方式
经过全组人员讨论决定,按随机原则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都采取多阶段抽样(多级抽样)方法。
3、总体指标(参数)设计思路
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为对就业的看法,就业的.欲望,就业的首选地,就业前的准备,就有目的,就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
4、资料收集
可以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管理中心咨询相关老师并获得就业情况资料
七、调查内容与项目
调查的内容与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资料与情况。主要项目包括被调查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等等。
2、被调查学生就业准备、就业价值观、就业期望等等。
3、被调查学生是否选择直接就业。
4、被调查学生是否有自己现有的计划。
5、被调查学生认为就业需要的哪些能力。
6、被调查学生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就业信息。
7、被调查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
八、培训安排、人员组成、组织结构
1、培训及规定
(1)仪表端正、大方。
(2)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
(3)具有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精神及职业热情。
(4)访员要具有把握谈话气氛的能力。
培训必须以实效为导向,本次调查其人员的培训决定采用举办培训班、集中讲授的方法,针对本次活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调查人员面授调查技巧、经验。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端正其工作态度、作风,激发他们对调查工作的积极性。
毕业生调查报告 17
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在进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也不能幸免。过于庞大的待业人群,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数量和失业率,以及连续不断的国际形势的冲击,浪路漫漫,我们新一代大学生将何去何从,中国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作为八零后九零后的大学生,已被深深印上自由的印记,那就突破所谓的传统,惯例,我的方向我做主,我的未来我抉择。
从小学初中的懵懂,到高考的拼搏,我们马不停蹄,一路急急冲来。而今,漫步在庸懒的大学校园里,椰风海韵,与爱情、自由的邂逅,一切放佛苦尽甘来。事实是否果真如此?非也非也!20xx年的日子也过了大半年了,事实上中国09年前七个月的大学生就业率仅为68%,千万不要心怀侥幸;而去年全球金融危机还超过一半呢,不要因此就掉以轻心,一个不慎便可能被划归到那不行的三分之一。因此,09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应当是对我们的当头棒喝,惊醒那花前月下,而不是直接忽略。千万不要太多指望家族关系和国家机器,救世主是从来不曾有的,上帝说:“人啊,你当自救。”
一、 调查对象
海口经济学院即将面临毕业学生
所学专业类型:室内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程造价。
二、 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50份,收回有效的40份。
三、调查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大学生的择业观的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从而让社会了解学生真正所需,及早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择业观。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此次调查结果统计:
1、职业规划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学生在其大一的时候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在大三之前有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仅有27%,由此可以看出有73%的.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前半段时间是没有进行任何个人的职业规划的,一半以上的同学并没有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强烈的就业危机感。同时,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学生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对于各位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2、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评价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3、关于所学专业与职业需求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有42.1%的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的,也有31.6%是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选的,但是,却仅有4.7%的人是非常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的,而37.4%的学生也只是有所了解。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仅有31.5%的学生是有所关注,有所了解的。从这些数据的显示,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的方向以及未来可能的就业情况是不太清楚的。与此同时,有28%的同学仍然是希望在毕业后尽量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过也有31.6%的同学认为大学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拘泥于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
4、就业途径与地点
据调查得出,现今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彩,有55%的同学毕业后是选择依靠自己的能力参加招聘会。但也有17%的同学是希望依靠父母亲戚的帮助的。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对于理想的工作地点,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东部、家乡以及大学所在地。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更多的学生还是比较趋向于大城市的。
5、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现在大学生人很多,竞争很激烈,找工作非常困难,大部分学生更看重的自己的优势是:能很快适应工作以及具有团队合作精彩,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强。为了增强自己的就业机会,大部分大学生会考取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等专业的相关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同时,还有部分同学选择利用现有资源,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以便为自己以后找工作时服务。
6、面对第一份工作与薪酬
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55%的学生会选择坚持做,做多久不定,培养自己的能力,把它当作追求更高理想的平台。但是如果对第一份工作为不满意的话,67%的学生认为,应该先干着,再抓紧时机再找别的工作,20%的学生表示会试着接受让自己喜欢它,但也有13%的同学认为没商量,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至于刚刚开始工作为的薪酬方面,有23 %的学生能够接受的薪酬是1000-2200,47%的学生选择的是2200-3000,21%的学生选择的是3000-4000,仅有9%的学生选择5000以上。
四、我的个人建议
1、关于职业规划的建议
在大学期间,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有所准备。
2、关于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关系的建议
多了解自已所学专业的信息,了解其就业方向与专业范围
3、关于就业途径与地点的建议
就业途径可以多样化,尽量扩展自己的就业途径,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4、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考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以及多参加社会实践,这会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就业竞争力
5、关于面对第一份工作与薪酬的建议
在做第一份工作时,我们要能沉得住气,多学点东西,以后不管是否要在原来的单位工作,至少我们提升了自我。
此外,在我个人看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出现,是社会追求片面,盲目发展的必然结果。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的整体素质大大提升,但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家长不由将考大学与光明的前途、有面子联系在一起,再加之大学扩招的推波助澜,教育界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恢复高考给了中国大学一个新生,但中国的大学还是不太成熟,区区32年,是比不上西方雄厚的历史底蕴的,向西方大学学习成为了大势所趋。可偏偏这拿来主义用的不尽如人意,其实在高等教育这一方面,德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
德国素来以注重办教育而著称,但德国教育所努力的方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送进大学。因为大学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综合的统一体,它与具体的职业训练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据统计,在教育发达的德国,在15—18岁的青少年国民中有60%以上受过高素质的职业训练,政府为此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来保障这一制度的发展和运转。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没有丰富的资源做后盾的情况下,德国却能以尖端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因而高等教育仅仅集中于大学教育是不够的,教育界应该更加注重职业教育,而社会也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承认其作用与地位,将其与大学教育平等对待。
另外,在大学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必要的。一个父亲曾告诫自己的女儿:“你一定要把钢琴练到十级,将来就是去卖艺也能养活自己。”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却又不单是一个玩笑话。将你的兴趣爱好发展为特长,说不定将来这就是你的优势。甚至可以因为爱好而选取职业方向,这样就可以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毕业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毕业生调查报告03-19
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01-27
毕业生实习调查报告03-15
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04-10
毕业生调查报告通用05-11
毕业生调查报告15篇04-0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需求调查报告整理12-14
调查报告04-17
调查报告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