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从3月21日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三个调查组,在常委会主任王铁军,副主任陈冬芝、罗勤、周有顺的带领下,深入到市直有关部门及张湾区、茅箭区、郧县分别围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监管,食用农产品生产监管等内容对全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分别听取了部分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监管部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市县(区)两级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实地查看了农产品批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兽药(饲料)经营店、屠宰场,学校、幼儿园、单位职工和建筑工地食堂,餐饮服务单位,餐具集中消毒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60多家单位。丹江、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自查,并报送了自查报告,市公安局书面报送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全市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层次、多途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检测体系,逐步理顺部门监管职责,加强日常监管,以创卫工作为契入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规范行业秩序,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全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良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感有所提升。
食品安全领导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分管市(县市区)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原在食品药品监督局,现卫生局),组织协调本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治理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十堰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同时,市县两级政府还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农业局为依托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市政府坚持每年与县(市区)和市直各食品安全监管成员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考核,各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业主签订了安全责任承诺书,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定了《十堰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确保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氛围正在形成。市政府及各监管部门注重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将每年的4月定为食品安全宣传月,各监管部门出动宣传车、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公开销毁假冒伪劣食品等形式向市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借每年3月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月4法制宣传日等时机,利用电视、板报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健康饮食知识,仅20xx年先后开展了建设诚信十堰,保障食品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主题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百日食品安全宣传和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的四进活动,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支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合举办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诚信宣誓活动,535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承诺书上签字,公开承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监测网络较为完善,监测工作比较正常。全市建立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市农业、畜牧、蔬菜等职能部门建立了食用农产品、水产品、畜禽类、蔬菜类安全检验机构,开展了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等有害物质检验检测和畜禽屠宰检疫检测。市质监、工商部门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开展了对乳粉及含乳制品、腌制品、肉制品、食用油、饮料、豆制品、月饼、糕点等食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市卫生部门建立了市县(市区)乡三级卫生监督监管网络,承担着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了以疾控中心为依托的市县两级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体系,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餐饮行业餐具消毒监测和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市粮食局也组建了专业检测队伍,添置了检测设备,开展了对储存粮油的安全检测工作。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以检验检测为基础的日常监管工作不断得到提升。
监管部门积极履行职责,日常监管得到加强。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强了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的日常监管。市农业畜牧部门加强农牧业投入品和农牧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相关要求,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每年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检查,最大限度地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田间地头,进入养殖种植企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对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国家地标产品实行奖励制度,我市有机农业品牌占全省1/3,农产品抽查质量合格率居全省之首。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生产和牲畜养殖规模化经营,实施农产品种植和牲畜养殖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引导和指导农牧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统一格式和内容,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促使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坚持市级食用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测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
近年来,依法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160多起,查处假劣农资6余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定控制在96%以上。市质监部门认真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许可制度,严格许可标准和许可程序,严把准入门槛,积极开展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监控和原材料购买可追溯的相关台帐,实行风险约谈制度,强化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市工商管理部门针对食品加工流通网点多(城区经营户5781户)、规模小(个体经营户4602户)、经营杂(兼营百货日杂等)的特点,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三个首要四个严格(即首要工作目标是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首要工作任务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首要问责内容是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许可,严格巡查,严格执法,严格问责)的管理方式,完善了食品流通许可程序,实行了谁签字、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管理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市场监管的各项制度,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行了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实施一季一整治和食品购假工商先赔制度,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市粮食部门在粮油购存环节设立网上举报电话,建立经营者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粮食质量管理档案,规范了收储企业粮油质量管理,努力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漏洞。市卫生局联合有关监管部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现状,开展春雷行动秋风行动卫监Ⅰ号Ⅱ号行动雷霆行动等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商店、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
针对食品消费热点和食品安全较突出的问题,开展了火锅底料人工合成豆腐瘦肉精塑化剂等专项检查,实施对食品添加剂四专管理。对城区1350余家餐饮单位、130余家学校托幼机构和5家集中餐具消毒单位的餐具进行了监测。推行了小餐饮单位二改三落实三完善(即改造操作间和店堂;落实餐具消毒和保洁,落实店容店貌整洁,落实卫生管理制度;防蝇、防尘、防鼠三防设施完善到位)管理措施,提升小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完善了餐饮单位索证索票和食品采购台账制度,对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和量化分级管理。据了解,全市共有餐饮服务单位5883家(城区2572家)、各级各类学校食堂682个(城区134家),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98%以上,健康证持卡达95%以上,学校食堂持证率达100%,城区量化管理率达98%。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既当好市政府的参谋,又协调指挥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战役,在制订、协调落实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方案,总结通报情况的同时,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对地沟油、瘦肉精等专项整治,组织了食品安全案件线索调查,开展了餐厨废弃物的处理情况的.调查论证等基础性工作。市公安局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食品安全的集中整治和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20xx年以来,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案件14起,摧毁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团伙12个,端掉各类窝点90余个。仅20xx年一季度全市食品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违规使用焦糖色日落黄柠檬黄添加剂等食品安全案件114件,查扣禁用高毒农药51公斤,查处无证加工水产品窝点3处,染疫动物及病死肉1000公斤,过期三无食品360公斤,假冒伪劣食品20xx余件,捣毁私屠窝点4处。通过市政府及其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有效工作,较好地净化了全市食品安全环境,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加大了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和整治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在这次调查中,也发现和反映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各地学习宣传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实施条例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一些地方还流于形式,部门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宣传合力,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突击性还比较明显。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开展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公益宣传、实施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食品安全舆论引导还需加强。食品安全防范知识普及不够,市民对QS食品质量安全标志96578食品安全举报电话知晓不多,维权意识比较淡薄。部分生产经营业主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还比较淡化,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心还不强、自觉性还不高。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对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开展日常监管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综合组织协调本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比较乏力。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中,各职能部门大多是独立执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不够畅通、动作不够协调、资源不能共享、标准不够一致等问题,有时遇到棘手问题或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边缘地带,监管部门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推诿现象。市区两级监管职能和机构不相适应,市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大多数监管工作纵向到底,区级政府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呈现出有责无权尴尬局面,一旦出现问题,按法律法规规定还要由区级政府负责。市直食品安全检测力量比较分散,七个监管部门都有自己的检测机构,一些功能相似的实验室和检测设备重复建设,既呈现出检测资源闲置浪费,又显示出技术力量不够充足;既不能检高、精、尖项目,又难以实现全覆盖、多频次的工作要求。
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在食用农产品生产源头,普遍存在着监管力量薄弱与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集中度不高、监管监测工作难度大的矛盾,致使部分农牧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脱离监管。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存在着无证加工食品的小作坊,其产品质量没能得到应有监管,特别是对人们比较喜爱的豆芽、豆腐和腌制品的质量很少抽查。在餐饮服务行业,不少小餐饮服务单位空间窄小、设施简陋,不按食品安全规范操作的行为依然存在,消费者的戒备心理未能消除;餐具集中消毒有待进一步规范,全市7家集中消毒单位,多数设施简陋,基础条件较差,消毒工艺流程不够规范;自行消毒的餐饮服务单位餐具消毒坚持的不够经常,除大型餐饮单位消毒比较规范外,小餐饮服务点的餐具消毒令人比较担忧。餐厨废弃物没能实现集中处理,城区日产餐厨废弃物约80余吨,仅有3家小作坊式的处理单位,且没能实现无害化处理,绝大部分餐厨废弃物用于养垃圾猪和自由排放,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
食品安全监管保障能力不足。一是监管的经费保障不足,监管检测范围小,频次低。据了解,市级食用农产品抽检年需经费约50万元,但实际列入财政预算的缺口较大,县市区一级基本上没有农产品专项检测经费,城区集贸市场蔬菜残留农药等快速检测,因经费是市场自己负担,致使检测工作大多流于形式。二是监管人员力量不足。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广,点多、战线长,特别是城区监管范围在逐渐扩展,监管人员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
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教育力度,制订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措施,将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教育列入六五普法规划,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使执法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新闻媒体自觉承担起维护食品安全的义务,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来,为创建区域性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大环境。
进一步落实法定职责,强化食品安全社会监管网络作用。
市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工作机制,借食品安全机构改革之际,强化完善食品安全办公室的职能,建立食品安全例行会议制度,真正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提高食安办的综合协调能力。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国务院条例和上级食安办要求,加强各有关监管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使各部门既有分工、又通力协作,真正做到监管职能无缝衔接,职责责任明确清楚,各个环节协调推进。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点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食品安全职责,推进监管重心下移。要进一步落实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体系,疏通投渠道,落实有奖举报、消费者维权、惩罚性赔偿等制度,构建较为完备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
进一步完善长效措施,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乘创卫打下的良好基础,总结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措施,坚持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反弹。要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食品安全法的衔接,着力推进农牧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的农资违法经营行为,把好食品生产的源头关,认真实施食用农产品准入制度。要依法严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准入关、产品质量检验关和产品出厂关,特别是要加大对豆制品、腌制品等食品生产小作坊监控力度,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向市场。要加强超市自制自售熟食部和前店后厂食品加工销售小作坊的监管,消除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空白。要进一步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等级量化管理,切实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操作行为和服务行为,加强对餐具自行消毒服务单位的检查检验力度,引导和推进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的提档升级,消除二次污染的隐患。要坚持不断的对校园周边小店、夜市大排档、流动摊点进行整治,努力营造校园食品安全消费良好环境。要严厉打击食品生产流通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缺乏诚信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黑摊贩,要公开曝光,坚决取缔,做到零容忍,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市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依法将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纳入各监管部门预算,并保证逐年递增,确保食品安全执法、检测检验的正常开展。要适应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积极规划筹备区域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整合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强化检验检测手段,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综合能力。要配齐配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提高监管人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作用,组成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队伍,完善食品安全网底建设。
进一步抓好基础工作,强化食品安全源头建设。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出台相关措施,加大对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和餐具集中消毒企业的改造整治力度,引导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切实解决点多、线长、条件差,生产、监管两难的问题。要制定食用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和引导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诚信体系和信用评价机制,充分利用信用档案引导、督促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的自觉性。要及早出台对餐厨垃圾实行统一集中回收处理办法,实施城区餐厨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饲养垃圾猪和地沟油源头的问题。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2
前言
翻翻近两年媒体的报道,有很多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披露。每一次质量问题的暴露,都造成了消费者对市场所卖的琳琅满目的商品越来越不放心,仿佛处处都存在着陷阱,稍不注意就会碰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但诸如此类让消费者不放心的食品在市场上已经不是个别品种或偶然出现的问题,而是时有发生,甚至动辄波及全国的知名品牌企业。企业都怎么了?从食品添加剂到瘦肉精,再到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哪一次不是炒得沸沸扬扬?连双汇这样占市场份额榜首的品牌企业也上了黑名单。凡此种种无不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法商贩的利欲熏心,一次又一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聊天题材,吃完不安全的食品之后,聊着食品安全事件,真是个绝大的讽刺。
一、调查目的
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及他们对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的信心程度,从消费者的角度认识商家要如何行动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了解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消费群体(具有一定认知能力)
调查地点:福州晋安区万达广场、鼓楼区东街口和台江区中亭街及一些街道
调查的实施:小组7个人分为三队,三个小队分别前往福州万达广场、东街口和中亭街三个人流量大的地点,按照小队各自行动、任务按时完成的原则执行。
三、调查结果分析
概况: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率达91%。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如下表
通过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分析,对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对相关问题进行数据分析。
1.食品安全概况
1.1 食品安全具体概况
根据得到的数据我们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基本信息。
就年龄段来看,不论何种年龄,人们对食品消费所选择的购物场所最多的都为超市,而便利店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少在此消费,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30岁以下青少年群体。这个年龄段的人由于工作、经常和友人出去、谈恋
爱等因素比较经常在便利店这种随处可见的店面消费。集市或固定的路边小摊消费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和5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由于方便等因素会经常在此消费;而老年群体则由于长期的传统观念所致,习惯性地在这样的场所进行消费。除此之外老年群体还经常通过自己种菜、种一些粮食等方式来获取食品的原材料并制作食品。在调查群体中20~30岁的新一代年轻父母也逐渐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部分也采用了此种方式。批发市场消费主要集中在30~55岁之间,此类群体主要为有家庭或者自己有经营的店面等会经常性由于工作或者生活需要方面,批发一些自己认为没有安全问题的食品。
从如下数据(图)中可以知道人们进行食品消费所选择的购物场所随着月收入的增长逐渐偏向于超市,而其他类的购物场所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这是由于收入高的人群往往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度更高,所了解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会更多一些。而且由于有能力去选择更好的替代品或选择质量更高的产品,对自身健康程度的关注度更高。
在调查中教育程度也会对人们食品消费购物场所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消费问题,在调查中研究生一般都是去超市,高中、大专、本科生主要消费场所在超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场所也是比较常去的,比如便利店等。不过选择超市的比例随着学历的增加也在不断的增长中,人们相信超市里面的产品普遍是让人们信服的品牌。
1.2 食品安全关注度
在调查群体中,男女性别在调查群体的比例中,女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且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与媒体的宣传有极大的关系,在调查群体中人们主要通过从“电视”、“网络”、“报纸”和“有购买经验的人”处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人们在生活中的认知而不断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在调查人群中人们对瘦肉精的认知度最高为86.80%,无论是电视报道数、报纸报道数还是网络报道数都是最高的。随着近日食品安全问题的屡屡曝光,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中。一直居于人们认知首位的染色馒头和瘦肉精之所以会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与媒体的关注度和曝光度有直接的关系。
为了客观地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情况,我们根据所调查食品安全事件(问卷第一题),通过问卷中消费者是否知晓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来判断消费者对事件信息的关注情况。我们对“电视”、“网络”、“报纸”这三个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来源渠道进行分析,以调查群体中人们对某一项食品安全的关注为因变量进行关注度分析。
消费者对事件信息关注度不同,可能与新闻媒体宣传曝光的强度有关。我们输入关键词到百度中搜索,用相关信息出现的统计数来反映网络报道频率,以“新闻”代表“报纸”,以百度中搜索的“视频数”代表电视。
对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各个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会得到以下模型。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对电视报道数、报纸报道数和网络报道数的回归模型为其中模型中表示,在其他变量不变得情况下,每变化一个单位,平均上升单位,表示在其他变量不变得情况下,每变化一个单位,平均下降0.009807个单位;表示,在其他变量不变得情况下,每变化一个单位,平均上升个单位。
判定系数=0.801940194229249,表示在因变量的变差中能够被与、、之间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比例为80.19%,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一般。估计标准误差=18.9396,预测误差一般。
Significance F(即P值)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由于Significance F=0.0009964<,所以此回归模型中与、、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所以此模型成立。
从模型中可以知道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与电视报道数和网络报道数成正关系,由于报纸报道数在此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使得其的正负号与单变量分析时的相反,为负值。从总体上看,验证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情况与媒体报道的直接正关系。
食品安全对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影响,可以从表格中看出“固定在几家超市或几个品牌购买”和“尽量选择在家用餐,减少外出用餐次数”占据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26.53%和23.21%,达到近50%。另外“注意媒体报道,选择推荐品牌,避免购买网上黑名单的商品”占据18.37%的比例,显示出在当前信息社会下,网络媒体为消费者信息的传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及提供安全信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食品安全事件肇事厂商难逃舆论的监督。此外,消费者选择通过“不在马路市场、农贸市场上购买”及通过“尽量购买有机食品或无公害食品”分别占据14.54%、13.52%,“其他”则只占据3.83%。
2.2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度的影响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出现食品安全事件但经过重新整顿后的消费品态度,保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占据绝大多数,达57.1%,体现了消费者的理性态度,同时反应了对整顿后消费品的期望。另外有27.5%的消费者表示“不信任”,造成这样的结果只能怪厂商的唯利是图。此外15.4%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从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即使那些曾经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经过整顿生产的产品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是有很大部分的消费者对他们不相信,且相当大比例的消费者对此持观望的态度,可见一旦消费者遭受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就会大大下降。
2.3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在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尤其是媒体曝光出来的安全事件的影响下,往往会对自己平时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所思、所想、所行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个人的购买决策都会受到周遭社会环境和事件的影响。当消费者平时的消费习惯受到影响时,就会采取其他的替代品。消费者只能选择从一种品牌到另一种品牌;一种方式到另一种方式。而消费者购买数量的行为变化则是一种“连续”的变化,虽然有包装单位的限制,但从理论上讲,消费者仍然可以“连续”地选择变化的多少;加之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品牌终究有限,因此,消费者做出购买数量的变化比品牌的变化相对灵敏且容易调节。
在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对消费者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方面。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消费者“转向消费其他同类品牌的食品”有34个,占了18.68%;“转向消费国外进口品牌的食品”有9个,占4.95%;“转向更有安全保障的消费场所”的有81个,占44.51%;“转向价格更高更有质量保障的商品”有20个,占10.99%;“自己动手种菜、做饭或做馒头等DIY活动”有22个,占12.09%;“其他”的有16个,占8.79%。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选择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商品品牌、质量、消费者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这些都可以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在这些行为选择中,转向更有安全保障的消费场所所占的比例最高,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行为正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影响。
3.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信心
3.1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信心
从表格数据分析,容易得知对于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信心,被调查者中50.5%的消费者认为“问题太多,令人失望”,占到了一半的数量,说明在目前愈演愈烈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产生了消极看法,打击了消费信心;同时,有34.6%的消费者认为“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说明虽然在当前不容乐观的食品安全形势下,仍有相当部分的人对此持理性态度。有11%和3.8%的消费者分别选择了“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和“无所谓”。此外性别并没有造成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差距。
3.2调查对象中年龄因素与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信心
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受访的消费者年龄层次中20~30岁和30~55岁的人群居多,其中20~30岁的群体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比例。这两个群体的看法集中体现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态度。说明食品安全事故对消费者中的年轻化群体影响更为深刻。在20~30岁的消费群体中有39.09%选择“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体现了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当前存在各种问题的理性看法。
综上分析可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免让消费者产生消极的看法,当然也有不少保持理性看法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不仅需要商家良好的道德操守,消费者雪亮的眼光,同时还需要政府在诸类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4.企业或厂家应采取的措施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选择“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 ”的因素占据了首要选择,达到了39.50%的比重;“价格”这一因素则占据了次要因素,占有22.13%的比重;其次“品牌因素”占据31.3%的比例;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观方面占据13.17%的比例;“相关检验证明”占据5.60%的比例;“生产加工厂家”占据3.64%的比例;“其他”则占据1.96%的比例。因此厂商应该着重做好“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这方面的有效工作,让消费者能买到合乎基本保障的食品。
此外,从性别差异来看消费者首选因素的差异,女性在“生产加工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和“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三个因素分别比男性高出4.46、4.77、2.69个百分点,男性则在“价格”和“品牌”比女性分别高出8.43和5.54个百分点;在“相关检验证明”和“其他”方面则差异不大。因此厂商应根据男女性别的差异做出适应消费者选择倾向的措施或者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将其赋予同一个商品上,例如将“生产加工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价格”和“品牌”这几个方面同时体现到商品上,使得商品符合更广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
4.2从消费者所遇到的问题来考虑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消费者所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是所调查消费者遇到问题最多的情况,占19.10%;其次是“假冒知名品牌”,占16.29%;再次是“非法使用添加剂”,占据14.61%的比例;其余的“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占据13.48%的比例;“农药残留”占据12.73%的比例;“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占据10.86%的比例;“没有标明转基因、进口食品”占据5.24%的比例;“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占据4.31%的比例;“其他”则占据3.37%的比例。
从所调查群体所反映出他们在消费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看出“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假冒知名品牌” 和“非法使用添加剂”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消费者最常遇到的食品问题,因此消费者在消费时除了要多个心眼外,厂商应在不超出产品保质期销售、不假冒名牌商品、在符合国家的规定下使用食品添加剂、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4.3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消费者对厂商要如何提高消费者信心的认识中,大部分认为“严格食品检验检测”占据绝大比重,高达44.5%;其次是“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证”,占据26.4%;其余的“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占据16.5%的比例;“树立放心品牌”占据8.8%;“采用最新防伪技术”占据1.1%的比重,“其他”则占据2.7%的比重。
从结果可以看出厂商应该在“严格食品检验检测”、“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证”和“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中严格食品检验检测是消费者认为厂商必须做的,这也体现了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高发的背景下,消费者希望有合格的消费品的基本要求。另外所调查的男女消费者在“树立放心品牌”方面体现了明显的差异,在这点上女性比男性高出5.09个百分点,体现了女性对品牌消费品的较高要求。
4.4商家在哪方面宣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从对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渠道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网络占据了重要位置,“网络”这一信息渠道占据了37.90%的比例;“电视”占据了32.17%的比例;“报纸”占据了20.38%的比例;“有购买经验的人”占据7.64%的比例;“其他”则占据1.91%的比例。
从结果可以看出网络、电视和报纸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占据了消费者信息获取的重要位置,反映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厂商一方面要利用网络、电视和报纸的信息途径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要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解决。
5.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及行为的影响因素
5.1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
由于消费者的信息获取途径的不同和关注问题的差异,容易导致消费者忽视和夸大食品安全风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忽视日常消费各类食品的安全风险,夸大各类食品危害因素的风险水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存在的矛盾认知,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出相反的行为,存在着认知方面的差异,比如说转基因的食品,科学家说没有什么风险,但是公众不相信,例如对于日本食品辐射问题,在日本方面就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知的差异就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食品购买意愿和行为。食品安全风险意识是消费者对于可能威胁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风险的反应,不同消费者面对同样的风险或认知同样的风险的情况下,因为其健康风险反应意识的不同就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尽管很多人都知道食品普遍存在健康风险,但因为健康风险反应意识的不同,消费者就显现出不同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
5.2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
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消费者通常表现出:恐慌、逃避、悲观、破坏、逆反的心理。
恐慌心理:食品是直接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联系的商品,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比其他商品的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惊恐要大得多。此时人们迅速拒绝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利用各种渠道不间断传播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容易产生对食品安全的过敏化和扩大化反应,不仅拒绝消费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且连带性地拒绝消费其他相关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跌宕起伏乃至全面萧条。
逃避心理:消费者在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产生的一种消极避让的心理,其行为特征是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尽量远离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人群,采取极端
自我保护措施,有时不愿意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缓解食品安全危机所作的努力,对他人在食品安全危机中遭受的伤害也表现得比较冷漠。
悲观心理:行为主体丧失信心的心理表现。持这类心理的消费者为缓解自己由于悲观而产生的过高心理压力,可能采取违规性消费行为,比如继续消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逆反心理:这些消费者往往对政府、医疗界、媒体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采取的行为与这些机构倡导的行为刚好相反。
破坏心理:严格说这是一种反社会心理。一般只发生在极少数对社会现状不满乃至怨恨的消费者身上,但是其破坏性极大。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这类消费者内心不仅不感到恐惧,甚至还感到高兴。他们往往通过传播谣言,故意夸大或者缩小食品安全方面的危害;有些甚至进行违法性消费活动,比如向他人推荐已经携带病毒的动物食品。
在食品危机中,如果缺乏对大众心理的引导,那么有可能导致大众无条件服从某些消极、负面的心理,出现冲击食品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严重局面。
5.3食品安全教育
相关部门及人员,通过网站、电视、报纸、中小学课本等,对不同人群进行灵活多样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教,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消费意识和能力,提高消费者的辨识能力。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一方面,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倡导食品安全教育从小抓起,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农业体验”和“参观食品工厂”等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拥有正确、健康食品消费观念和食品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的消费者,形成未来具有理性消费行为的群体。食品消费属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特殊消费,而且由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沟通,食品安全市场的信息扩散效应非常之快,消费者在受到食品安全侵害或者获知食品不安全隐患的信息后,会迅速采取措施从市场退出。在我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缺乏,食品安全常识匮乏,安全意识缺失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缺乏正确判断能力,对负面信息反应缺乏理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过度紧张,反应过于激烈,食品消费心理易受打击,出现心理恐慌,以致出现"十年怕
草绳"的连环后果,严重影响消费信心,不仅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而且会破坏正常的食品市场秩序。
四、建议
1.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一是使消费者成为清醒、明白的消费者,提高消费技能,能在市场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增强消费者防御和抵御假冒伪劣商品侵害的能力;其二,是培养消费者对自己权利和所承担责任、义务的意识,懂得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样消费者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在购买和使用消费品的过程中受到的损害,特别是在其权益受到侵犯时,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是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要加强舆论引导,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辟食品安全专栏,介绍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诚信企业和食品放心的企业,公开曝光不符合食品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准确曝光食品违法案件,及时报道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和食品检测信息。设立食品安全专门网页,介绍食品放心工程的进展动态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可对食品安全问题实行网上举报。通过营造声势,扩大影响,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监督环境。
1.2 加强食品安全的信息化建设
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保护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一方面通过信息披露明确不同群体的责权,鼓励帮助各种责权的反映和实现,倡导社会公平机制。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可以丰富各群体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决策过程,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在解决公平和效率的同时,受食品安全信息分布不对称的严重影响,通过信息披露,可以减少或消除其潜在影响。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应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发布程序,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对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建立定期研究制和工作责任制。要定期研究和督促指导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制定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发布管理制度,建设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报送网络,及时采集、更新食品安全信息网站信息,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如实、及时地公布食品危机中的相关信息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消费者在混乱的形势面前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协作政府作好抗击食品安全危机的工作。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政府在危机期间向人们公布“双面信息”即正面和负面信息,能增加民众的信心;相反,如果仅仅公布正面信息,反而容易引起民众的猜疑,为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留下空间。政府信息越透明,越有利于消费者保持心理稳定,这已经为SARS期间的实践所证明。
1.3 加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
一方面,政府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加强普法宣传和行政执法监督,以限制性措施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严格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应以各种鼓励性措施来激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培育相关非政府组织和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同时,企业应加强学习研究,树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观和正确的企业伦理观,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并积极解决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为稳定消费者心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1.4 加强政府在食品安全危机中的大众心理引导
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政府在自然和社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替代不了的。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政府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加强对消费者的积极引导,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并显示战胜食品安全危机的决心和能力,为消费者心理的稳定创造基本条件。同时,积极运用社区和群团的力量,贴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及时的心理辅导工作,保持消费者的心理稳定。
总结
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这一体现不少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研报告,其中虽有不少阻碍,但最终还是被踏在脚下,并且体验了社会的一些动态,付出与收获并存。对于当前食品安全这一关联各个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的关键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不是哪一方面就能说得算的。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对于他们反应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并加以解决。希望食品安全问题能够防范于未然,我们的社会大环境能够越来越好,国民的幸福指数能够稳步上升。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15前夕,北京等40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同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四成多消费者不细看食品标签及说明;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六成多消费者遇到过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易辨识的情况;六成多消费者认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问题;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消费者占比最高,同时仍有 19.91%的消费者“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很多消费者对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到实处持怀疑态度;七成多消费者认为只有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提高消费信心。
四成多消费者看标签不仔细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场所的选择上,92.89%的消费者通常会在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购买食品,占比最高;五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便利店和农贸批发市场,还有三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网店和食品零售店。同时,86.51%的消费者认为路边早、夜市或小摊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网店,有57.13%的消费者认为网店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比较而言,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的食品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只有11.17%的消费者认为这里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低。调查显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路边早夜市、小摊贩及新兴网店的食品安全检查,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在被调查者的消费习惯上,调查显示,44.37%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会查看包装标签及说明,但看得并不仔细;同时有1.53%的消费者根本不看。在“消费者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中,92.42%的消费者表示会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有四成多的消费者却不关注食品的生产厂家、厂址及产品成分等信息;还有六成左右的消费者不关注食品添加剂、贮存条件、规格、净含量及食品安全标识等信息。这说明很多消费者还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自身消费安全。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受品牌、价格的影响最大,分别有77.04%和76.77%的被调查者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要求企业在给消费者更多实惠的同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呵护品牌形象。另外,因为食品的特殊属性,75.97%的被调查者表示食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也是影响他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半消费者对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并不敏感,六成多消费者没受到产品成份、生产厂家的`影响。这也提醒部分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还应多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及产品成分、生产厂家等因素。
近八成消费者:偶尔遇到食品安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另有14.96%的消费者则表示经常遇到,仅有 5.56% 的消费者表示还未遇到过此类问题。
在消费者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没有显著标注,不易辨识”占比超过60%;“宣传虚假或夸大”、“餐饮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卫生不达标”和“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三种情况的占比均超五成;另有四成消费者遇到过食品掺假掺杂、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还有两成多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标”、“转基因食品没有按照规定显著标示”及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没有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等违法情况。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食品经营者的高度关注。
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环节来看,65.47 %的消费者认为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16.65% 的消费者则将原因归咎于种植养殖环节;另外,分别有10.83%和7.01%的消费者认为餐饮消费环节和批发零售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这说明多数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是否安全、卫生非常担忧,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这一环节的监管以及处罚力度。
那么,在遇到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消费者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高,为56.70% ,向行政部门或消协投诉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7.81%;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的则较少,仅为4.29%。这就要求食品销售者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不要推诿责任,力争将消费纠纷解决在这一环节;调查还发现,仍有 19.91%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强化维权意识,勇于维权,不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在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看法方面,51.25%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问题很多,并表示担忧;33.07%的消费者则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表示“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还有15.62%的消费者更为积极乐观,认为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从消费者的态度看出,我国食品安全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令部分消费者非常担忧,但相关部门改善现状的努力,已使不少数消费者感受到了政府的决心。
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来看,七成多的消费者认为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而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不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因;还有54.20% 的消费者将原因归咎于自身,认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欠缺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食品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建设,监管部门也要严格执法,加大不法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
20xx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那么,广大消费者对这一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武器了解程度如何呢?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竟有63.4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新的《食品安全法》了解很少,甚至有12.50%的消费者完全不了解。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工作,扩大这一法律的社会认知度,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而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73.41%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消费者的投诉能否得到及时处理,37.45% 的消费者关心从源头到餐桌如何实现食品的全程监管,37.89%的消费者关心各部门能否狠抓落实,严格执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这一举措,消费者又是怎么看呢?调查显示,64.24%的消费者表示效果很难说,关键要看是否真正落实到位;30.88%的消费者表示非常好,可形成有效震慑;仅有4.89%的消费者持否定态度,表示这一举措未必能起到预定效果。这显示了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能否真正落实似乎信心不足,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对此,执法监管部门还应严格执法,避免法条形同虚设情况的出现。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呢?调查发现,选择“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的最多,占被调查者的74.88%;排在第二位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占比为71.09%。这也说明,消费者信心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执法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和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4
摘要:民以食为天。我们生存离不开它。但是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我国加大了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20xx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20xx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食品安全重如山,加强食品监管刻不容缓。 〔关键词〕(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监管) 20xx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这拉开了三鹿事件的序幕,而三鹿事件也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食品安全重如山,加强食品监管刻不容缓。 20xx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6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法2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获得高票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食品卫生法将同时废止。 从“卫生”到“安全”,食品安全立法不仅是法律名称的变化,更是监管理念的提升,是适应社会新形势、顺应群众新要求的切实之举。食品安全法的制定,为我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所以我们进行了这一次的调查研究,希望可以在关于食品安全上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品安全,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地点在杭州西湖周边、杭州地铁站以及下沙高教区共发放纸质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3份。其中女性占42.8%,男性占57.2%。调查对象有学生、个体经营户、公司职员、农民、其他等。
答案分单选和多选,是否题三种。采用无记名的形式,由被调查者自主选择填写,答题后
当场交卷。问卷结果采用计算器和人工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1)现状:
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食品生产消费的大国,但我国目前的食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都较低。食品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数量巨大。种植养殖环节也是如此。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数量庞大、高度分散,这将会给相关部门的检查机构的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食品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虽说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总体上还可以,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可忽视。许多不法商贩为了获得暴利,置法律道德于不顾,弃广大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只是向着钱看,罔视食品安全问题,干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从苏丹红染色剂到“漂白”木耳,再到人造化学鸡蛋,再到“三鹿”奶粉,到地沟油,到染色馒头,到双汇瘦肉精事件??这一件件无不在警示着人们食品问题相当严峻,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关注食品安全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方面老是出问题,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次次的警钟响起,不得不让相关部门和商贩反思!
根据我们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
图表1
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食品的放心程度。大部分的人还是对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不是很放心,因为这几年的食品问题已经刺激到了人们的神经,食品问题已经关乎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们小组做了这次调查。
(2)原因分析:
第一,是因为食品产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一些小型企业只是以营利为目的,忽视了安全和质量问题。在一些偏远的山村地方食品加工厂的条件落后,启动资金不够,环境差设备破,环境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他们更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而走上不归路。为了降低成本,他们用化学原料“制造”鸡蛋,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使用便宜的地沟油,为了增加利润,他们甚至用苏丹红做红心鸭蛋……
第二,是因为从事相关食品制造的人员素质较低,并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生产制造食品。根据我们小组做出的调查来看,大部门人最不放心的就人们最不放心的环节
是生产制造的环节。那些违法者做出令人发指的事与他们的道德素质有关。他们之所以会干出那些事来,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法律素养低,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以上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现在我国社会在道德法律方面教育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水平发展迅速,社会财富积累的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着,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欲更是疯狂地增加。特别是最近以来人们过度地强调物质财富的重要性,不管强调,“有钱便有了一切”、“结婚要有钱、有房、有车”等社会观念的出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贫瘠,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刺激着人们对金钱和财富的欲念指数爆炸,因此,才会有些人便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来。既害人又害己。,既破坏了他人的家庭,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最终导致一些人间悲剧的发生。
第三,是因为相关部门未做好监督职责,并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事,使得一些不法商贩有空可钻。老实说吧,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还是很不到位的,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做到自己相应的职责,而且监管制度还不完善。实行免检制度本意是为了激励企业,但不完善的制度终究会酿成祸患。“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件很好的例子,还有红牛的配料中含有国家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胭脂红……这种事例还有很多。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督人员为了个人谋取私利,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和违法犯罪的企业合作赚黑心钱,尸位素餐,这不仅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还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挑战,也给我们的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督带来了挑战。从我们小组的调查情况来看
图表2
民众对相关部门有无做好职责的看法大多数民众对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责还是抱有怀疑态度,认为相关部门的人员并没有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且根据我们小组查阅的资料来看,现今的很对食品问题,都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不法商贩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玩笑,出现了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相关监督部门部门部门也并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一些食品制造商和一些不法商贩,这是间接的导致了食品问题的发生。第四,是因为有些民众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让不法商贩有机可趁。
图表3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关注过食品安全的相关新闻或常识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各个层次的人的民生问题,而最近的电视新闻媒体和报纸书刊也报道了许多的食品安全的案件,例如毒大米,毒牛奶,注水牛肉等等,说明现在的食品安全形势还是很严峻的。而人民是否会关注呢?由上述的图表数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5
(一)调查目的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涉及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食品安全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它还对个人、家庭、社区、商业和国家产生严重的后果。我国在基本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政府和人民也都逐渐开始注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生产公司食品安全监管中担负了重要责任,其职能的发挥对食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话:病从口入。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我们打开电视,翻看报纸,都可以看到大量各式各样的食品广告。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而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这直接导致了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大主题。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大患”,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对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构成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本文将对杭州玫隆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做相关调研并对玫隆品食品的安全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简要调查分析目前公司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促进公司发展。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
为有效的加强食品安全,确保调查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真正能够做到从样本的评价意见中推断出总体的评价意见,本次调查确定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分别如下。
1、调查对象:杭州市民
2、主要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相关信息。
(2)面谈访问法:对杭州市民采用面谈访问法,通过访问员与被访者面对面的交谈,由访问员询问和记录被访者的回答来获取相应的资料。
(四)访问调查基本情况
在目标区域内的调查问卷数量见表如下。
对象
杭州市民
地点
各地抽取的小区、学校和公司
时间
20xx年1月15日—20xx年5月15日
有效问卷
310份
(五)调研过程
此次调查的受访对象是杭州广大市民,年龄覆盖面在16~45周岁之间。调查采用的是访问问卷的形式,调查的组织方式是在各地抽取的小区或学校进行随机拦访,调查时间为20xx年1月15日至20xx年的5月15日,总共发放了330份问卷,回收了318份问卷,有效问卷是310份。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6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为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为了生存,我们离不开食品。而正因为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食品工业一跃成为我国的一大产业,各种新式食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地伤害了民众的生命健康,也一次次地损坏了公众对食品市场的信心。这严重制约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更对我国的食品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5份,实际收回25份,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率100% 。
调查对象:
xx医学院20xx级学生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1.请问你平常比较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方面?(多选)a.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76%)b.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93%)c.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73%)d.生产与存储过程中的卫生状况(61%)e.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20%)f.激素问题(28%)g.相关检验证明(25%)
2.选购食品时关心:
a.价格(17%)b.品牌、生产家及厂址(27%)c.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56%)
3.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a.问题太多,令人失望(86%) b.形势向好发展( 0%) c.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14%) d.问题不大,无所谓(0%)4.你所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有:
a.包装不合格(21%) b.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36%) c.三无产品(39%) d.无产品图案(3%) e.其他(1%) 5.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a.非常关注(60%) b.一般(35%) c.从不关注(5%) d.无所谓(0%)
6.从什么渠道获得辨别问题商品的方法?
a.电视媒体(78%) b.政府公共教育(12.5%) c.杂志、报刊等(9%)
d.亲人朋友等(0.5%)
7.你认为政府该如何减少食品问题的发生?
a.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14%) b.加强对商家产品抽查、监控(35%) c.严格处理食品安全的问题(32%) d.严格限制食品行业的准入资格(19%)
8.你认为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最大责任在于谁?
a.食监局(47%) b.公司厂家(47%) c.群众(6%) 9.目前,最令你感到不安全的是哪类食品?(多选) a.奶、豆制品(36%) b.海鲜(42%) c.腌制品(78%) d.速食、膨化食品(69%) e.蔬菜水果(22%) f.饮料(41%) 10.是否会有想吃而却不敢吃的现象?
a.有(77%) b.没有(23%)
11.是否关注相关食品安全的新闻?
a.经常(48%) b.偶尔(44.6%) c.很少(7%) d.从不(0.4%)调查分析:
在上述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关注,绝大数人都会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食品安全的各种各样问题,已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令大部分市民失望。电视媒体的揭露成为打击问题食品的重要工具。人们对食品进行选择时更多的是食品本身的安全问题,而不会去进行盲目采购。大多数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食监局的监督不力与商家自身不自觉。
调查总结:商家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事件中,不法产商及商人是最大的驱动者。这暴露了这些不法分子的不诚信及只为谋取私利等不道德行为。若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则须先把这些不法分子的道德拉入正途。每位经营者在从事经营前应签订诚信规则以一种硬手段的方式要求自己不出售有问题产品,更为甚者,经营者需将每位顾客当成自己的家人那样珍惜,而不是只把盈利放在眼中,只顾吸取顾客的金钱,而将他人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置之度外,倘若他们制造或出售的问题商品回流到他们家人的手中,当事故发生后,他们会有如消费者般经历的万分痛苦。这循环的道理及弊处,相信每位商人都懂,因此,他们都应该将这把警惕量尺放在自己心中以时刻提醒着自己。当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发生时,这一切就变得两全其美,消费者买得值,吃得安心,商家得到更多信任,更多顾客,更多利润。
政府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及其其他机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是为了给人民谋取利益,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只有政府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高度重视的位置上,且各职人员明确职务,尽职尽责,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努力协调好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工作,提高食品监管的准确性及增强食品监管的权威性。对于那些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听听百姓们的声音,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进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馈,要积极宣传及传播食品科普知识,使大家了解食
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该如何处理解决,也要开展一些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使食品安全意识能更深入民心。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作为国家强硬的手段及体现公民权利的法律,那是不可缺的,为的就是能够通过这强硬的手段将那因一己私利而谋取暴利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违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得以绳之于法,并且打击那些欲违法犯罪的犯罪分子和在执法过程中的腐败官员,才可让那些食品安全问题远离咱们的生活圈。
唯有政府及其人员与法律相辅相成,才能使执行制度真正的履行而不是一种监督执行的过程,才能使政府做得更好、执法更有力、管理更严,食品安全问题才更少。
而人的观念也是影响此类问题的一大因素,因此当人们观念意识更高时,政府及法律更好地运作时,食品安全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才会越来越少。
消费者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化,以食为天的我们对问题食品的'恐惧也逐步加深,对厂商的信任度也江河日下,甚至发展到对众多的食品都出现不敢吃、不敢买的程度。同时我们也希望食监局能加大对问题食品打击的力度,与厂商能够用良心与信用去制造商品。因为从调查中看出,我们对食监局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却总有失望的情况,对于厂商我们尽是痛斥他们对食品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不负责。所以广大的消费者都希望食监局与厂商能归还一个既安全又有保障的食品市场
给我们。除了对食监局与厂商的期望,我们消费者也应该加强对问题食品的辨别能力,多关注食品方面的新闻,了解多一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及其作用与副作用。进而从自身的知识层面上减少对问题商品的购买,同时也减少了问题商品的销售。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配合食监局的整理,遇到问题商品时尽快举报,以尽早扼杀问题商品的进一步泛滥。
总而言之,我们消费者不但要加强自我对问题食品的防范意识,而且还要配合食监局的治理方案。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7
摘要: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们暑期实践队在暑假期间在海宁范围内对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 食品安全意识;城乡比较;调查问卷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
我们进行此次关于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海宁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观念进行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状况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别。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在农村或城市生活获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被调查者年龄从20岁到70岁,以20-40岁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98%。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4%,20-30岁的`占30%,30-40岁的占26%,40岁以上的占20%。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
2、消费者眼中的食品安全状况
调查发现,对于近几年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农村居民中有35%认为是逐年好转的,而城市居民中有高达59%的居民认为是逐年好转的。20%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食品安全状况的一年不如一年。
消费过程中曾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农村 城市
食品不清洁加工 12% 17%
转基因食品 24% 37%
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 44% 32%
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 8% 10%
食品过期变质 28% 33%
据调查现阶段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主要有食品过期变质,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食品不清洁加工等。
在被问及已经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被解决的时候,有34%的农村居民和46%的居民认为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有3%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3、食品安全意识
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其中64%和62%城市和农村居民表示对食品安全十分关注。少部分的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一般,但是仍有35%的农村居民和39%的城市居民表示无所谓,很多人认为只要吃不死人就无所谓。不少群众还存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落后观念。尤其在农村地区,卫生意识缺乏的情况令人担忧,农家宴多而杂的剩菜剩饭等都 “舍不得丢”,卫生质量难以保证,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来讲,消费者对购买农产品的地点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调查发现,有35%的城市居民平时选择在大型超市购物,而农村居民为25%。有30%的城市居民选择在小商店购物,而农村居民高达38%。另外有小部分居民选择在摊点等其他商店购买商品。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最早的“苏丹红”到近期的“塑化剂”,这些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质大量侵入我们的生活,牛奶、鸡蛋、鲜肉、果蔬这一列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彻底的席卷了我们生活,对我你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一、活动项目
明确市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强弱,清楚他们关注哪些方面的食品问题
二、关键词
食品安全、意识、食品添加剂
三、活动目的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则直接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人们要提高安全意识,看清其重要性,这样才更有利于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
四、调查体现的几个问题
1)消费者一味的追求味道而忽视了安全问题
2)食品的价格左右了消费者的消费范围和食品质量
3)一些个体私营对添加剂的使用量和质量要求不达标
4)消费者因消费目的不同,单一的食品安全不引起其重视
5)消费者有安全意识却不够全面
五、建议
1)作为广大的消费者,不能单纯的抱怨企业的道德缺失、不负责任,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面对五花八门的食品,我们不能过分的追求色香味,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我们要将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或其他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时,要使用合法的手段博取自己的利益
2)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加大监控力度,从源头控制好食品的质量,发挥广大市民的`监督作用,积极举报伪劣商品,打击非法制造不安全食品人员的势力
3)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物,以保证所需昂食品的安全性
4)要养成正确认识和防范食品添加剂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买东西务必翻过来看包装背面配料表的习惯,尽量买不含或少含添加剂的食品,树立“简单的怀疑”精神,“为什么蛋糕的颜色这么鲜艳?”“为什么这种零食这么便宜?”具备这种精神,在挑选食品时,将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
六、心得感悟
食品安全问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当下依旧不可小觑的问题,在前不久的“马肉丑闻”风波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食品安全没有旁观者,它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食品供应链已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联系在一起,而单单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一味的就事论事,它所折射的种种现实让我们每一个公民深思。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15前夕,北京等40省市消协(消会、消保)与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同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四成多消费者不细看食品标签及说明;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六成多消费者遇到过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不易辨识的情况;六成多消费者认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问题;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消费者占比最高,同时仍有 19.91%的消费者“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很多消费者对新《食品安全法》能否落到实处持怀疑态度;七成多消费者认为只有严格执法、加监管力度,才能提高消费信心。
四成多消费者看标签不仔细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场所的选择上,92.89%的消费者通常会在超市等型购物场所购买食品,占比最高;五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便利店和农贸批发市场,还有三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网店和食品零售店。同时,86.51%的消费者认为路边早、夜市或小摊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网店,有57.13%的消费者认为网店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比较而言,超市等型购物场所的食品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只有11.17%的消费者认为这里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低。调查显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路边早夜市、小摊贩及新兴网店的食品安全检查,使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在被调查者的消费习惯上,调查显示,44.37%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之前会查看包装标签及说明,但看得并不仔细;同时有1.53%的消费者根本不看。在“消费者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中,92.42%的消费者表示会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有四成多的消费者却不关注食品的`生产厂家、厂址及产品成分等信息;还有六成左右的消费者不关注食品添加剂、贮存条件、规格、净含量及食品安全标识等信息。这说明很多消费者还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自身消费安全。
调查发现,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受品牌、价格的影响最,分别有77.04%和76.77%的被调查者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这要求企业在给消费者更多实惠的同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呵护品牌形象。另外,因为食品的特殊属性,75.97%的被调查者表示食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也是影响他们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半消费者对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官方面并不敏感,六成多消费者没受到产品成份、生产厂家的影响。这也提醒部分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还应多关注食品的色泽、外观及产品成分、生产厂家等因素。
近八成消费者:偶尔遇到食品安全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79.46%的消费者表示对食品安全问题“遇到过,但较少”,另有14.96%的消费者则表示经常遇到,仅有 5.56% 的消费者表示还未遇到过此类问题。
在消费者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事项没有显著标注,不易辨识”占比超过60%;“宣传虚假或夸”、“餐饮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卫生不达标”和“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三种情况的占比均超五成;另有四成消费者遇到过食品掺假掺杂、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还有两成多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或致病性微生物超标”、“转基因食苹有按照规定显著标示”及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没有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等违法情况。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食品经营者的高度关注。
从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环节来看,65.47 %的消费者认为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16.65% 的消费者则将原因归咎于种植养殖环节;另外,分别有10.83%和7.01%的消费者认为餐饮消费环节和批发零售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这说明多数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是否安全、卫生非常担忧,相关部门也应加对这一环节的监管以及处罚力度。
那么,在遇到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消费者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高,为56.70% ,向行政部门或消协投诉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7.81%;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的则较少,仅为4.29%。这就要求食品销售者要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不要推诿责任,力争将消费纠纷解决在这一环节;调查还发现,仍有 19.91%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强化维权意识,勇于维权,不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在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总体看法方面,51.25%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问题很多,并表示担忧;33.07%的消费者则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表示“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还有15.62%的消费者更为积极乐观,认为形势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从消费者的态度看出,我国食品安全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令部分消费者非常担忧,但相关部门改善现状的努力,已使不少数消费者感受到了政府的决心。
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来看,七成多的消费者认为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而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不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因;还有54.20% 的消费者将原因归咎于自身,认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欠缺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这就要求食品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建设,监管部门也要严格执法,加不法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六成多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知之甚少
2015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那么,广消费者对这一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武器了解程度如何呢?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让人跌眼镜,竟有63.41%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新的《食品安全法》了解很少,甚至有12.50%的消费者完全不了解。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普及工作,扩这一法律的社会认知度,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而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73.41%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消费者的投诉能否得到及时处理,37.45% 的消费者关心从源头到餐桌如何实现食品的全程监管,37.89%的消费者关心各部门能否狠抓落实,严格执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对于新的《食品安全法》加了对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这一举措,消费者又是怎么看呢?调查显示,.24%的消费者表示效果很难说,关键要看是否真正落实到位;30.88%的消费者表示非常好,可形成有效震慑;仅有4.89%的消费者持否定态度,表示这一举措未必能起到预定效果。这显示了消费者对新的《食品安全法》能否真正落实似乎信心不足,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对此,执法监管部门还应严格执法,避免法条形同虚设情况的出现。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呢?调查发现,选择“严格执法,加监管力度”的最多,占被调查者的74.88%;排在第二位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经营”,占比为71.09%。这也说明,消费者信心的提高,很程度上有赖于执法监管部门加监管处罚力度和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0
20xx年机构完成,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监管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与和谐。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全面分析食品行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促进xx县食品行业更加健康、稳步、持续地发展,我局对我县食品行业进行了认真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xx县食品行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共有注册餐饮服务单位910户,未取证的小餐饮店212户;食品流通经营主体1040户,未取证的小食品店621户家;食品生产企业26家,未取证的小作坊201家;未取证的食品流动摊贩100余户;不规则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县食品行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涌现出了一批名优产品,包括麻辣牛肉、飞龙面、龙女酒、盐皮蛋等;西南商圈著名零售商企业重百商城看中xx县消费潜力,在沿口镇开设两个零售店;印山假日酒店、渝源庄、雪花啤酒风情街等餐饮业领头羊和餐饮服务示范街则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助推我县食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xx县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20xx年,我局为摸清食品安全现状,抓住食品亮剑行动的契机,集中查处了一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后续又多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包括食品添加剂、米、白酒、饮料、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等多个方面,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截止目前,我局共计办理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127件,罚没款合计23.33万元。同时,为了严防食品安全风险,根据市局年初下达的食品抽样方案和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共计开展民生工程抽样96批次,不合格6批次,合格率97.8%;开展监督抽样55批次,不合格32批次,合格率41.8%;对抽样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县食品安全总体现状较往年有所提升,但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一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人员数量少。按照“三定”方案,全局共设立编制80个,到位人数46人。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紧紧23人,食品安全监管面积
、战线长、监管基础薄弱、动态性强,同时食品行业兼具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强的特点,现有监管人员即便超负荷工作,也不能达到监管率100%。二是监管设备缺乏。目前我局共有快检设备2套,只能针对极少部分品种做基础检测,面对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食品,我们执法人员绝多数时间是采取凭经验肉眼看、鼻子闻、手摸和检查购物凭证等方式来辨别假劣产品,支撑食品安全工作的物质技术力量无法保障,难以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办公场地受限。我局共设立6个监管所,为我局的派出机构,办公场所在监管所乡镇府所在地划转,但目前无一个正常运转,监管所缺乏电脑、打印机、执法车辆等一系列办公设备。
(二)食品安全隐患突出。一是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隐患突出。食品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绝部门来自农村或者是城镇下岗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未实行进货查验及台账登记、索证索票制度或者记录、索证索票不全,不能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缺乏,留下巨的食品安全隐患。二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权困难。在我县很多消费者没有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老人、小孩在购买食品的时候,基本不会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这些标识,这就给一些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而部分经营户往往不会主动提供发票和小票,一但出现问题,维权就会比较困难。三是农村食品市场名目繁多,秩序混乱。农村食品市场上廉价食品琳琅满目、山寨食品品种繁多,因农村消费者普遍对食品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加之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农村食品市场和城乡结合部是低价劣质食品的倾销地,农村消费者也是假冒伪劣食品的直接受害者。
(三)食品经营缺乏有序竞争。一是食品生产经营户分散不成规模。我县食品经营店分布范围相当广,从城区到几人、十几人聚集的农村居民点都有食品生产经营户;但绝多数规模都不,有两张桌子就组建一个小餐馆,有几十包小食品、几瓶酒、几包帖就能构成一个小食杂店,有简单生产工具在简陋的棚户内搭建的小作坊,同时,很多农村地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及食品流通经营户未取得相关的证照,小作坊也未到监管部门实施备案管理,这给职能部门监管带来较难度。二是食品行业小、散、乱、差问题凸显。食品行业作为一般的服务业,普遍投入不,技术含量偏低,尽管完全由市场竞争来选择,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等问题,缺乏有序的竞争力。除进行注册登记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经营户、食品生产企业及已实施备案管理的小作坊外,食品流动摊贩随处可见。因不能对未获证或登记的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食品原辅材料、制售过程、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控制,所生产销售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四)食品安全监管难度。一是监管依据缺乏。20xx年全省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但针对“四小”的监管办法依然没出台,执法人员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可适用的法律条款不明确,在执法过程中不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监管对象数量庞。我局负责除食用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整个食品市场的监管,涵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集贸市场的监管,监管对象适量庞。三是违法成本较低。目前针对食品安全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法律责任条款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违法成本较低,获利空间较,违法成本远低于违法收益,故意违法现象频发。四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今年“毒豆芽”事件屡见报端,一度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主要原因是监管责任分工不明,豆芽监管处于真空地带。
(五)法律宣传效率低下。一是法律宣传惠及面窄。我局虽每年都借助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技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但是受惠面基本集中在城区和乡政府所在地,广农民群众未能及时获知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食品安全意识低下。二是普法教育未能跟上。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食品经营商家犯了法都不知自己触犯了法律,不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有的认为只要罚点款就能了事,这些都映了普法教育和宣传力度远远没有跟上。部分经营户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对食品安全电子溯源、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嫌麻烦,消极应付。有些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购买食品时不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不看合格证、不查证验证,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意识也不强。虽然我局每年都对食朴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但部分食朴业人员责任心差,操作随意性,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差甚远。
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我县食品安全问题纷繁复杂,食品安全隐患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财、物力支撑不足。一是人力资源不足。机构后,我局编制空缺数目,人员迟迟没能到位,现有人员是多部门整合而来,食品安全监管业务需经历学习期、磨合期、熟练期三个阶段,食品安全问题也会经历一个集中爆发期。二是物力支撑不足。目前我局办公设备、执法装备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全县食品行业的监管,为食品安全隐患埋下伏笔。三是财力保障不足。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投入少,抽检经费缺乏,发现可疑食品不能及时开展抽样检验,锁定证据,致使执法监管陷于被动状态。
(二)食品行业管理水平低下。
一是食品行业规范化程度低。我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户几乎都采用家族管理,家庭中不同的成员在食品生产经营不同环节担当不同角色,控制着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各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要依靠经验,随意性较,不能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食品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食品生产企业虽然都制定相应的产品执行标准及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检查中发现企业受文化素质、成本等各方面的影响,不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制度严格实施,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从业人员工作服鞋帽穿戴随意、购销记录不全面、食品添加剂采购及使用记录时有时无、产品出厂检验更是形同虚设,同时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食品安全风险较。
(三)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平庸。一是执法监管各自为政。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从多年的监管履职情况来看,各部门联合执法频率低,信息互通量少,震慑效果不佳,不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社会参与度低。现阶段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特别是部分制假售假窝点为躲避执法检查,隐蔽于居民小区、采取筏作时间或夜里开工,紧紧依靠执法人员的日常巡查难以及时发现,劣质食品流入市场,食品安全隐患较。部分群众知晓此事,但不会及时向食品药监部门、机关举报,导致违法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四、加强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充实监管力量,做好安全保障。机构后,食品监管范围广、面积,而执法人员及执法装备却不能满足实际执法的需要,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不能正常履行监管职责。希望上级政府能加快充实食品监管队伍的速度,充分发挥乡镇食安办的作用,并在乡镇、村社区聘任食品安全协管员,配合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对食品监管的投入,配备精良准确的食品监管设备,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形成合力,保障食品安全。
(二)加宣传力度,提升安全意识。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另一方面我局继续加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经营业主的食品安全培训及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
(三)构建信息平台,筑好安全防护。一方面要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将有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互相交流通报,加强沟通协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动态管理,共同筑好食品安全监管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各级媒体要引导群众加入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中来,发现问题及时拨打12331投诉举报电话,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让不法分子无容身之地。
(四)加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盲区。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达不到卫生条件要求的食品单位坚决不予以发放证照,对经营条件十分差、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的无证经营单位坚决取缔。二是加惩处力度,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三是加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型商超、承办宴席单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明确各单位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四是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履行职责全面到位。对违法犯罪分子要用重点治乱,绝不能心慈手软。五是突出重点环节,加打击力度。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过期劣质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猪肉冒充牛肉等食品安全重点环节下力气查处,坚决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五)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监管方式,坚持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相结合,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力强化服务,做到监管于服务并重,寓监管于服务中,通过监管体现服务。为方便食品流动摊贩的监管,建议县政府在食品流动摊贩聚集地划定一块食品流动摊贩集中区,实行统一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素质建设是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我们应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是转变执法作风,树立良好执法形象。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把先进性教育与开展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结合起来,引导每个执法人员都来深入思考:作为食品监管部门的人员,怎样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二是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知识、专业常识以及执法行为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把法律法规的系统学习作为工作中的常修课和必修课,加强对法律深层理论的认识,提高执法质量。三是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际运用和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规范和指导工作的实际能力。
(七)加强行业自律,构建信用体系。我局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经营户负责人身上。同时我们要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评价、食品安全信息披露、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等制度,增强全社会的食品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杜绝故意违法现象的发生。
(八)加监管投入,构筑安全保障。县级人民政府应加财政资金投入,解决我局及监管所、检验检测中心无办公场所的实际困难;同时拨付专项资金采购检验检测设备,让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常履行检验检测职责,发现问题,立即抽样检验,检测出问题,及时查处,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构筑食品安全新防护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1
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 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 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 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 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 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2
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实地查看、抽样检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对全县餐饮消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餐饮消费食品安全现状
(一)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我县创建省级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先进县工作自去年月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制订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各乡镇和监管成员单位对照创建标准,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档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分环节建立“示范点”,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二)加强协作联动,综合监管积极主动。县食安办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组织协调的职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监管工作。各职能部门强化堵源头、严监管、树标杆、抓典型等工作措施,两年来,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大检查、中、高考学生饮食安全大检查和食品添加剂、地沟油、一次性筷子、问题乳品等10多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推动农产品、动物源性食品、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领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得到加强。
(三)深入开展整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两年来,我县认真开展了食品安全隐患、食品质量、食品违法行为“大排查”行动,先后出动检查人员28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集贸市场、超市1947家(次),检查宾馆、学校食堂、夜市大排档、餐饮摊点372家(次),检查畜禽养殖企业、农资、兽药、饲料经营门店190余家(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238起,下发整改意见书和限期办结通知书370余份,有效防控了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餐饮消费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生产、流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不知、不懂、不在乎。食品生产者只要生产的产品能成为商品,合格不合格与已无关;食品经营者只要有人买,有钱赚就卖,心存侥幸心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知道不多,只要是市场上卖的和上餐桌的食品都去吃。很多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顺。一是职能权限不清,综合监管有死角。食品安全由于是多头管理、多头执法,存在都管都不管的现象,许多职能相互交叉,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导致小吃店、卤制品店、油炸食品店、面包店、餐饮摊点等现做现卖直接入口的食品存在监管空白,对前店后厂、甲地生产乙地卖不直接入口而自产自销的食品小作坊存在监管盲区。二是配套细则不完善,部门执法不力。少数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三是监管手段滞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食品质量检测设备简陋、不配套,有的完全凭工作经验,监管人员在查处有“瘦肉精”等问题时,需送样品到上级部门检测,自己难以迅速提供精确有效的检验结果,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无经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食品源头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农村传统农家肥的使用越来越少,农民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的`现象,老百姓吃的农家菜、水果和饮的茶叶等仍时有检测出农残超标。鸡、猪、牛、鱼等养殖业的业主随意、超剂量、违规使用抗生素、激素、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物质,动物未能消耗完的各种生长(促长)激素就无形转化到人身上,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缺位。我县食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点多面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3
本周,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对食品安全进行社会研究。作为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我和三个同学在一天之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研究对象
本次食品安全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5日
研究方法
调查结果和分析
有33名男生参与调查,占总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数的45%。一年级学生15人,占总人数的25%;大二7人,占总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3人,占总数的5%;四年级学生11人,占总人数的18.33%;六年级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餐场所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大多数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较高,女生比男生更重视食品安全。中国有几(9)个男生爱在小店吃饭,有的爱在路边吃,只有几(3)个女生爱在小店吃,没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更喜欢去小沙滩摊贩买菜,而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去小店买菜。大部分女生不喜欢在小沙滩摊贩买一些吃的,只有少数喜欢在小沙滩摊贩买一些吃的。而且大部分男生都是在小店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单独买零食,说明男生对食品安全不太重视。有些男生女生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因为好吃才卫生,说明城市里可能很少有学生把好吃的当成食品安全。从以上问题和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对食品安全并不重视。只要好吃方便,他们就会注意食品安全。
酷理论和建议
从以上结果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很重视食品安全的,很少有学生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这里我想提几点建议:
请家长为孩子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请告诉自己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每个班的学生和老师把食物注意事项写在纸上,贴在教室显眼的地方;
学校可以让一个老师站在小店门前,告诉学生不要买零食;
学生们互相提醒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很高,但请注意一些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学生。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4
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的第四本年度报告――《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xx》已经出版。以吴林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为主体撰写的系列“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视野开阔,主题凝练,已成为国内融学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科普性于一体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性研究报告,对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食品安全的真实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xx》(以下简称本《报告》)无论是研究内容的深度、广度,还是研究方法上,均取得新进展。
本《报告》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是实践特色。本《报告》共21章,研究内容均源自实际调查。通过实际调查、实证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保证了本《报告》鲜明的实践特色,尤其是第八章基于全国与山东、广西与江西进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案例调查,揭示了食品安全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针见血地提出了构建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报告》研究团队自20xx年以来,始终关注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等相关问题,连续与动态地展开了相关调查。在20xx年开展了对全国20个省(区)90个县市的299个行政村的3943个农村居民调查的基础上,于20xx年7-8月间再次组织专门力量,就相关问题再次调查了10个省(区)59个县市92个行政村的3984个农村居民。所涉及的调查工作之深入、工作量之巨大,反映了研究团队根植于国情而研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情怀。
二是理论特色。本《报告》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的理论框架,在借鉴西方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把握“全球视野”与“本土特质”两个维度的层次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厘清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现实问题的.本质特征是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整体性治理”应该是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理论分析框架应具有研究视角的中国特色、风险治理的实践特色、共治体系的系统特色和开放特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技术保障的有机统一等一系列理论观点。
这不仅提升了《报告》的研究质量,更推进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理论研究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研究报告泛泛而谈不同的是,本《报告》的理论研究体现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在第十七章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的理论分析框架”中,研究团队参考的国际文献多达120多篇,在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国际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我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风险类型与危害、基本矛盾等内容,由此分析中国现阶段食品安全风险的本质特征等,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是研究方法。本《报告》坚持“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实证研究”的学术理念,采用多学科组合的研究方法。与以往《报告》相比较,研究团队采用了大数据工具的研究方法,这是本报告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他们率先在国内开发了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监测平台Data Base V1.0系统,率先计算了10年间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数量,研究了最具风险性的食品种类,刻画了食品安全事件在空间区域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在食品供应链体系中最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环节等。
未来是历史与现实的延伸。过去10年间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特征,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所有这些,不仅为科学地回答“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首先‘共治’什么”奠定了科学基础,而且体现了吴林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勇于创新的探索性勇气。
四是研究内容。本《报告》既延续了良好的体例与范式,又实现了研究内容新颖化、系统化。尤其是增加了粮食、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状况的分析,在粮食数量保障总体上处于紧平衡与片面追求数量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提出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与节约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与建议,不仅确保了《报告》更好地把握食品安全数量与质量的内在关系,更体现了吴林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为保障粮食与质量安全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党的十后,国务院实施的第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改革就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从20xx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到20xx年10月1日“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出台,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进一步开创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新境界。
虽然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议程”中,全国上下在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建设、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治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具有系统复杂性、矛盾多面性等突出特征,当前保障食品安全仍然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食品安全仍然是老百姓担忧的突出问题之一。我国当前保障食品安全仍然面临非常艰巨的任务。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5
一、 前言
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课题小组展开了这一次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一些潜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 课题的展开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实地考察、访谈法为辅。我们对学校的一些饮食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来了解那些广大师生常去的主要餐饮场所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态度,并希望借助我们的问卷调查反馈结果,使他们了解到目前师生们对他们的举措提出的建议和看法,并且在未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我校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一个情况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三、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全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四川大学软件学院20xx级3班的活动小组针对目前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及学生的消费特点,制作了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表,于10月底11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问卷84份。
根据问卷表所反映的内容,有以下一些情况:
一、有74.6%的学生一般选择在食堂就餐,22%的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就餐。对学校食堂的的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满意的学生占53.2%,不满意的占30.7%。觉得食堂提供的餐具安全性一般的占80%,不安全的占10.2%;觉得食堂的就餐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占72.9%,不满意的占10.3%;觉得食堂的食材一般新鲜的占65.5%, 不新鲜的占30.2%。
二、认为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卫生状况一般的学生占58.7%,认为较差占27.2%。认为学校周边有存在不卫生的餐饮摊点的学生占89.8%。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未关注小摊点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看到哪儿有好吃的就坐下吃。许 多学生同时还反映学校周边摊点存在碗筷较油腻、不卫生、好像没有消毒等现象;蔬菜没洗干净、有黄叶;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帽、指甲未剪、戴手饰等情况也比较多;基本卫生设施不够完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饭菜质量不高。
三、对于购买可存放的食品大多数同学会到比较正规的'商店购买,并注意商品的价格、生产日期、厂名、保质期等事项。也有少数学生并不重视商品质量,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图个方便。由于大型超市有着相对比较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所销售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有比较好的保障,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首选场所。所以在大超市购物相对比较放心,大部分学生会注意保质期和不去购买“三无”食品,但有部分学生人不知道“三无”是哪三无;对散装食品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疏忽,大多数学生不会注意,说明学生对散装或裸装食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好在国家已经对散装或裸装食品采取措施(国家质监总局、卫生部等部门规定,散装速冻食品等十类食品必须加贴“质量安全(英文简称QS)”标志才能上市销售。)。这样更能保障食品安全。
四、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舆论监督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多数学生很少关注到食品卫生方面的新闻报道,说明舆论的宣传力度不够。毕竟广播电视和家长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还是主要手段,通过这些媒介虽然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有提高,但是仍然比较薄弱,毕竟这些知识的来源有限。足以说明有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大,消费维权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地调查总结:
1. 调查时间:20xx年1月4日
2. 调查地点:拉面馆.超市
3. 调查内容:调查餐馆的食材是否新鲜,饭菜制作过程是否卫生,同学对餐馆饭菜及就餐环境是否满意,调查周围私营餐馆的卫生许可证和超市销售食品的安全安与卫生.
4. 总体情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是过关的.
1.食堂篇
一餐食材都是新鲜的,制作环境相对卫生,碗筷都经过消毒处理.就餐时间会有工作人员及时清理餐桌上的剩饭,保持清洁
兰州拉面馆规模较小,人手不及一餐,所以难免清理餐桌不及时,但总体不错.
2.商业街篇
私营餐馆均有卫生许可证.
在超市抽查的食品均未过期.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1.食堂工作人员不戴口罩,这样不卫生.
2. 超市会卖一些制作及其不卫生的廉价麻辣垃圾食品.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02-25
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04-29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07-07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10-31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范文02-25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06-04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报告04-23
校园食品安全调查报告04-28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