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

时间:2023-12-16 15:08:2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以来倍受幼教工作者关注但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始终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幼儿一旦升入班,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常规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也是在积极的寻求一种两者相互结合的交融点。但由于双方很少达成共识,就具体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所以还是形成了衔接工作的不统一性。事实证明,学校、家庭、幼儿园三方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九月,班幼儿即将迈进小学的校门,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如何在儿童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助家长更新、端正、树立好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与小学和谐接轨,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首要保证。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幼儿园于开学初向班170位家长发放了幼小衔接问卷调查表。

  (二)调查方法:就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需求;家庭幼小衔接的做法;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热点问题”三个方面六项内容进行了调查。包括三项多项选择题两道谈题。所有问卷都由孩子的父母填写,因此他们的信息填写更为真实可靠。选择题的选项有罗列了各种可能的选项也有供家长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的空间,这样就考虑了所有家长的需求。主观题的设置给家长提供了说话的空间,也给幼儿园老师带来了更贴近事实的信息和最想了解的内容。本次调查问卷回表率100%,体现出家长对孩子幼小衔接工作的高度重视。以下是对家长问卷中所提问题的数据统计:

  1、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令您感到困扰或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83.7%)能否及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3%)能否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

  (60%)能否胆发言。

  (57%)能否习惯老师的教学风格。

  (55%)学习是否跟得上。

  (41.2%)能否会与新朋友友好相处。

  (3.75%)其他。

  2、就幼小衔接来说,您认为幼儿园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

  (92.5%)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

  (75%)倾听、理解、运用的训练。

  (71.2%)基本加减法(20以内)。

  (67.5%)常用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67.5%)拼音符号的拼读活动。

  (65%)数字认读和书写活动。

  (50%)英语口语的基本句型和字母发音。

  3、就幼小衔接来说,您认为幼儿园教育应培养幼儿哪些生活适应能力?

  (87.5%)会胆的表现自己。

  (85%)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85%)会整理、准备自己的物品。

  (80%)有主动结交朋友的能力。

  (71.25%)热爱劳动。

  (60%)会根据天气变化自己增减衣物。

  (6%)其他。

  4、在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您认为幼儿园教育应培养幼儿哪些方面?

  (88.7%)自信心。

  (83.75%)懂得怎样与老师和同学相处与沟通。

  (80%)有一定的受挫能力。

  (78.75%)自我保护意识。

  (75%)集体观念。

  (53.75%)自主性。

  (45%)行为意识。

  5、您会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哪些准备?

  在这个问题中,多数家长填写了如:参观小学,给孩子讲述小学的`生活,调整作息时间,在社会上报识字班、速算班等。

  6、希望幼儿园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哪些准备?

  家长填写的内容比较统一:

  (1)、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

  (2)、熟悉小学各项活动与生活。

  (3)、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现状与分析: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最的收获就是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长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关注问题的角度较传统认识而言更加全面科学。他们从原来的重知识技能轻能力习惯,转变为重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爱学、乐学的兴趣。

  从调查问卷的馈情况来看:家长也在重视幼小衔接这个热点焦点问题,他们也希望和幼儿园老师合作交流,共同商讨幼小衔接的最优方案,幼儿进入小学,最让老师和家长困惑和难解决的问题是自制力差,不会倾听他人讲话,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是否要提前学习拼音、识字这个问题,部分家长认为可以学习一些拼读和简单识字,以“少写多认多听”为原则,还要注意发音的正确,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四、思与体会

  孩子从幼儿园走到小学,幼儿期的自由、活泼、散漫的自发学习环境转换为分科学习、有专业、受纪律支配的学习环境,环境的陌生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烦躁不安,使孩子情绪易受波动。我们是不是应该降低期望值,允许孩子出错。其实孩子上小学了,还是孩子,所以,当孩子的行为表面看来有点破坏性时,我们是不是不急于批评或制止,而是应耐心地观察和倾听,真诚地询问和了解,使孩子心理上有安全感,增强孩子适应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引导家长用正确的观念教育孩子与我们同步。经常召开家园交流会,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传达幼儿园教育新理念,家庭教养信息。请小学老师对幼儿园家长开办“家长学校”,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学习状况,制定幼儿家庭作息时间表。请已毕业家长返回幼儿园,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自理能力培养、尊重孩子、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用现身说法的经验交流,营造家长间的互动。培养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观念的转变使家长注重幼儿做事能力的培养,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就胆让孩子去做。如:幼儿自制“图表式”功课表准备好第二天应带的学具,自己洗脚、洗袜子,按时入睡;每天早晨,孩子自己起床、叠被、盥洗,按时到园。一些较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购买生活小用品等都由孩子承担起来等等。

  为了更好地衔接,除了家长的指导外,幼儿园的教师和小学教师还要相互深入了解双方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尤其是双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经常组织幼儿园教师到小学听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参观,现场指导、听课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定时或不定时的召开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会,并能制定出详实、具体、有效的可行性计划,多方位准备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五、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从观摩小学课堂,和与小学老师的直接对话来看,重点培养幼儿的立性、课堂常规、学习习惯和兴趣、生活自理能力是当务之及的事,让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手忙脚乱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才会有进入小学后有条不紊的生活。

  针对本次问卷和许多小学老师提出的小学语文识字量增多,幼儿阅读能力较弱的问题,我觉得在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儿的特点培养幼儿前阅读的能力,培养幼儿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以及阅读的兴趣,并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老师、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下阶段我们将根据我们调查馈的情况讨论制定各项内容研究的方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有效衔接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2

  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是指中专升格成专后三年衔接期内教学人员发现、分析、解决以及转化教育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即完成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衔接期的高专教师科研工作有其特殊性,即高度热情却又不知所措。内蒙古民族幼师高专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可为其他升格后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提供借鉴。

  一、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为初步了解升格后专教师科研能力,设计了综合型问卷,针对不同职称、学历、年龄、学科、性别的教师科研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科研适应能力概况、科研意识和态度、科研方法与技能、科研影响因素、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期望及建议。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发放159份,全部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55份。

  (二)谈设计

  为了深度了解中职中专教育阶段向高职高专教育阶段衔接期教师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谈调查,以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不足。谈对象锁定了内蒙古民族幼师高专30名教师,涉及不同职称、学历、年龄、学科和性别。

  (三)调查结果

  第一,适应方面。多数教师表示不适应,认为时间和精力不足,多时间在带班、教学、从事行政工作等;需要科研带头人;以前中专时候对科研不重视,升格后不熟悉科研规范和相关程序,无从下手。第二,对科研的认识方面。认为科研是教学教法的研究;是写论文,写书,做课题等;科学研究;发现问题;对教学面临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本质和规律的活动;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理论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实践;对教学的升华;研究未知的知识,创造发明新的技术;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在某个研究领域找出研究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利用特定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等;有的彻底不明白。

  第三,存在问题方面。教师们对科研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功利心强,只为评职称;很多教师从未接触过科研工作;没有团队意识;缺少科研专职人才和带头人;与学历有关;思想还停留在中专时候的教学层面;时间和精力不足,工作量,顾不上做科研;跨学科研究少;缺乏经费支持;科研不正等。

  第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法方面。认为转变观念;同一领域内开专题研讨会;研究本领域的前沿核心期刊;先观察和模仿再形成研究领域;及时记录和整理;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和技巧;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养成研究习惯等。

  第五,建议方面。认为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建立完整的目标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将科研与教书育人挂钩;给教师留有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多提供基础设施和经费;开设科研专栏作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选题指南;提高质量,严格把关;多邀请专家学者做讲座;注重特色研究;深入系部进行指导;增强分工和合作意识;手把手带出一部分科研带头人。

  二、结论分析

  (一)科研制度不健全

  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制度体系本身不完善。升格后,教师们为了评职称,完成发表论文的任务,滥竽充数。而极少数想做科研的教师们凭借真实本领写出来的论文,写作与投稿馈周期长,数量少,评职称上比弄虚作假的还要慢,导致不公平。一旦学校软件上不去将影响学校的整体竞争力,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二,科研管理机构能力不成熟。产生问题时科研管理机构有时无法及时作出规范化的决策。如中专时要求较宽松,学术责任感不强,对学术不端行为听之任之,教师们面对升格后高校规范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力不从心,甚至有人认为是科研管理部门故意刁难。教师们经常延期项目审核,重申报轻管理。第三,非学术性(也叫非制度性)的影响力虽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行政色彩,但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能动性,可以激励或打击科研人员。

  (二)教师科研理念滞后

  第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多数教师认为科研是副业,再说教学任务重,还当辅导员,带实习,工作量,时间精力有限。这点不可否认,除了教师们的理念滞后还有升格后教职工编制短缺问题,导致一人多职,工作量,阻碍科研。

  第二,做科研比较功利,正只是为了评职称。一旦职称评定完成,科研生涯就终结了,甚至很多人直到课题结题都不知道自己参与的课题项目名称。科研课题中只是靠人际关系占有名次,追随各自的所谓的带头人,各立山头,各自为政,导致“遍地丘陵不见高山”。

  第三,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过程中,学术规范方面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在技术问题上认为是一次能学到,没有耐心长期系列学习,容易放弃,没有虚心谨慎的学习和研究态度,结果所做的各种科学研究项目停留于皮毛上,并无扎实的深入研究,这些都是因为教师们的科研理念中缺乏稳扎稳打的务实精神。

  (三)教师科研能力起点低

  第一,统计到的科研成果没什么分量,数量少,质量低,贡献少。中专阶段科研方面要求不高,敷衍了事。升格后突如其来的科研要求使他们力不从心。第二,科研工作述雪球式的积累,之前积累少,科研能力几乎是零起点,无论何种形式或者学科的研究过程都举步艰难,都是民间组织的科研项目,照葫芦画瓢,蒙混过关。第三,缺乏理论功底和对政策的把握,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不,面子功夫居多。第四,尽管刚升格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已有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但对具体程序很生疏,尤其是面对庞杂的科研系统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此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照章办事时,部分教师开始有情绪。当科研管理部门在教育科学研究管理过程中遇到技术性难题和教师们旧思想的非制度压力时,便影响了信心和热情。这些均为教师科研能力起点低的直接表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第一,培养科研法律意识,加强法制管理。同时,应该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省级规章制度和与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一切法律法规文件。第二,建立健全并学习校本制度体系,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勇于创新,避免论资排辈,公平是机会平等,但绝不是平均。制度体系要细化到科研规划、项目申报指南、成果统计、奖励、转化与推广、审核、鉴定、存档、经费管理、数字化平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部门职能、学术规范等方面。第三,科研管理机构规范化方面,应建立合理机制,完善学术员会的职能,各司其职负责科研工作,包括上报机构,举报、调查和处理等。同时照章办事,减少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主观干扰,对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和决定程序要分开。

  (二)提升科研理念

  第一,明确理论指导和研究目标。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的先导,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但转型期专的科研能力严重薄弱,队伍庞,在教育体系中比例高。将教师视为人力资本去投资,提高我校核心竞争力,但不以牺牲教学为代价。第二,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体系。科研不是某一个学科或者科目的教师的专利、特权或任务,它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以各自的学术研究积累和个人研究兴趣等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深化。科研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与其他管理相同,都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媒介组成。科研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科研人员是科研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归宿。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师科研能力指导中,避免教师们有想法没办法、无从下手的无奈处境。所以一切以人为本,基于教师们的科研现状,抓住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

  (三)抓特色,重效率,切实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升格后专/高职高专院校”的研究集中在升格后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思路,但并未专门涉及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研究。关于“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从研究对象讲,主要是中小学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和在校生科研能力培养;从研究方法讲,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从研究视角与内容讲,主要从学科性和地区性角度研究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法律与制度管理、科研团队建设等。关于“中专院校升格后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较少。各高职高专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中,应做到抓特色、重创新、靠质量。同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提高效率:第一,培养对象方面:专院校青年教师都是带着高校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经验来的,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实践更容易投身于科研工作,应该成为科研主力和新生力量。第二,培养方法方面:使用“贝尔兰卡斯特制”,即导生制。第三,建设立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提高科研交流与管理效率。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3

  调研目的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各级教育部门有关师资培训方面文件精神,一年来,我县组织安排了多期各级各类培训,各校(园)也按照校本研修计划,实施校本培训。为了了解培训工作开展完成情况,总结培训经验成果,发现先进典型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教育局安排,进行一次专项检查调研。

  调研内容

  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一是校本研修方案、计划制定情况,二是外出培训情况及培训返校后二次培训情况,三是校本培训工作落实情况,四是校(园)培训需求和对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调研时间

  20xx年11月8日-24日。

  调研方法

  调研分两个组,分别有校领导带队,1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项工作。工作组深入全县各校(园),听取负责人汇报,查看有关资料,走教师,掌握一手资料后,分别在各单位召开座谈会。

  调研情况报告

  一、主要成绩:

  多学校重视工作,校长亲自抓并成立了本校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制定了校本研修计划或方案,工作纳入日程,有工作管理制度等,与教师考核、评职、聘任、晋级相结合。

  1、一把手工程的实施基本落实。一把手均担任本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管理网络,实行目标分解,责任分工,使校本研修整体工作从设计实施运作过程的检查到检查结果的运用,都在一把手宏观指导之下有序地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校领导均发挥出很好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

  2、校本研修工作基本走向制度化。各校园制定了培训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

  3、力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各中小学均重视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学科基本功训练,均不同程度的举办了竞赛或评比等活动。

  4、按计划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与绩效考核挂钩。

  5、培训基本上遵循了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分阶段实施,整体推进的练功思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教师培训。

  6、对各级教师培训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人员、时间、经费方面都能全力予以保证。

  7、校本研修个人记录较为详细。各校对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的意识增强了。多数学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比较规范,基本符合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比较齐全,认真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多,真实可信。

  8、校本研修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工程初见成效。各中小学都能明确学年培训主题,开展研训活动,广泛开展专题讲座、汇报课、示范课活动,开展写教育叙事、读书笔记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能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积极推行骨干教师扶活动,在培训方式上能够灵活采用专题讲座、自学读书、汇报演示、师徒结队、网上研修等。

  二、主要问题:

  校领导对校本研修有关文件学习领会不够,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重视、指导不够,研修方案要素缺失,顶层设计出现问题,导致缺乏工作活力。有的领导在带头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方面有明显的差距,行动不到位。

  1、部分学校的主管领导认识不到位,组织协调能力差,又缺少理论辅导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无法实现研训一体,效果欠佳。

  2、部分学校档案管理不规范,过程材料保管不善。有的档案记载不及时,过程管理不认真,具体工作力度不够,有始无终,跟踪检查指导不及时,缺少考核、签到、外出学习记录等。

  3、部分学校由于组织管理、历史形成、教师内因等因素影响,有少量学校和个别学校的个别教师继续教育专用笔记记录不认真,有明显的.后补现象、糊弄现象、被动学习现象。

  4、对校本研修的重视有待提升。整体上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的机会太少,校际结对扶活动开展的较少。

  5、在培训过程中,由于个别学校缺乏组织管理和有效引导,所以有部分教师表现为被逼无奈、不得不学,出现了真培训、假学习的现象。有的学校师训工作无统一规划,表现为推着走,左一耙子、右一扫帚,表现为有内容、无系统,只研不训、教学依旧。

  6、教师师德存在着一定问题,有个别教师存在师德不良情况,应切实将师德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

  7、档案资料建设还须花力气。虽然各校对档案资料建设越来越重视,但在资料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资料不全不实。有的地方缺少详实的原始资料,如相关文件、图片、数据等,说服力不强。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资料说明。

  (2)资料组合不当。有不少地方材料组合的对不上目录,需要的没有,不需要的又在里边。

  (3)资料收集零乱。少数学校材料收集后,整理粗糙,纸张小不一,没有装订,或者装订不规范,甚至有倒页现象和明显的网络下载现象。(4)缺少影像资料。

  三、今后建议

  1、认真学习领会文件政策,抓住契机,开创校本研修新局面。深入学习领会校本研修、内涵发展等方面的的文件精神,按文件规定要求,使教师校本研修形成良性运行机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虚心学习先进经验与做法,结合本校教育队伍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在方案设计时候,要广泛调研,听取家的建议。

  2、加强全员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全员培训突出按需施教,强化学科培训,科学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工程,努力实现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3、校本研修过程中要让教师在校本研修中获得充实感。校本研修活动中,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校本研修中获得充实感,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校本研修才可能获得其内在的生命力。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使校本研修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主要是要让教师体验到校本研修的价值所在。

  4、按需施教,分类指导,强化校本培训。在教育培训部门的宏观指导下,立足于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方案、计划,抓好计划内的培训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5、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要定期进行奖惩。校本研修要列入教师的重要考核内容,做为职务聘任、岗位评聘、评优树模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广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6、积极开展网络研训。各校要积极开展教师博客创建活动,要把网络研训列入教师培训的议事日程,要把博客圈建设作为校本研修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平台,领导要与教师共同在这一平台上实时研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7、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研究,逐步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推动全县校本研修工作。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11-30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2-09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活动方案04-23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案11-25

幼小衔接优秀教案11-30

幼小衔接算数教案11-30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11-25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11-25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