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农村调查报告

时间:2024-05-28 11:11:35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热门)学生农村调查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农村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学生农村调查报告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

  一、 调查的目标和方法

  (一) 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 调查方法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提出一些与实际、与我们自身有关联的问题。

  二、 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中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中学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继续进修,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

  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

  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

  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中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

  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

  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 实践体会

  这次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2

  在县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县政协文教卫体员会组织部分员,重点对旧县、白砂、临城、湖洋、稔田、下都等6个乡镇2个村(居会)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了有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汇报,广泛征求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xx年以来,在县、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乡(镇)、村围绕建设新农村,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为重点,按照农村“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工作思路,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领导重视,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县、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乡(镇)、村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及时成立了“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专门工作机构,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逐级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县对乡镇目标管理考评内容,编制了上杭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制定了农村垃圾清运和集中卫生填埋机制,建立健全了乡镇水质交接断面责任制,全面推动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等,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章可循、有效开展。

  (二)宣传造势,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悬挂横幅、宣传栏、广播电视、散发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要性,提高了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使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较好地推动了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深入持久开展,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加投入,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xx年以来,为提高乡(镇)、村两级“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对列入县垃圾治理试点村,经有关部门按照《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垃圾治理验收试行标准》要求验收合格以上的每村补助2万元,对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行政村垃圾填埋场建设,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每村补助5万元。截止XX年x月份,县财政共下拨补助资金约270万元,争取省、市级资金补助500万元。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试点乡(镇)、试点村按照“百户一池、百米一箱、千人一员、每员一车”的标准配备了垃圾收集池、垃圾箱、保洁员和手推车等。XX年,全县78个家园清洁行动试点村设置了22507个垃圾桶,xx年起,对实行垃圾收集收费制度的古田、南阳、蛟洋、白砂、临城、才溪、官庄、珊瑚、稔田、步云x个乡镇所有行政村,按照800人以下、800600人、600人以上的行政村分别聘请x名、2名、3名保洁员,保洁员工资x万元人年,古田、南阳、蛟洋三个乡镇的工资费用按市、县、乡(镇)x:x:x的比例,白砂、临城、才溪、官庄、珊瑚、稔田、步云7个乡镇工资费按县、乡x:x的比例,给予配套补助。

  (四)突出重点,整治效果较为明显。

  一是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各乡(镇)、村开展以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以治理“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房、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为整治重点目标,组织发动群众对村内外的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特别是对辖区内的道路河道沿线、市场、小溪、集中居住区的房前屋后多年积聚的垃圾进行重点清运。

  二是加快推进垃圾集中收集、焚烧和填埋。目前,古田镇、白砂镇、旧县乡、才溪镇、蛟洋乡、稔田镇、南阳镇、步云乡、太拔乡等9个乡镇都建设了垃圾填埋场;古田镇、中都镇、茶地乡、旧县乡、下都乡、才溪镇、蛟洋乡、稔田镇、南阳镇、步云乡、太拔乡、官庄乡等2个乡镇建设了垃圾焚烧炉;庐丰乡、蓝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各试点乡镇、试点村都按照要求建设了相应的垃圾集中收集池,同时,古田镇金湖村、南阳镇黄坑村、白砂镇桥村等40个行政村建设了垃圾填埋场,保证了农村垃圾“扫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

  三是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试点村制订了村规民约、卫生监督制度、卫生管理公约,实行门前三包和征收垃圾处理费等制度措施,建立了“村监督、乡镇自查、县月查”的农村垃圾治理分级巡查制度,做好农村垃圾治理巡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要求馈整改情况。

  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村容村貌不容乐观。

  一是村庄布局规划滞后。我县农村部分村庄布局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现象,给农村综合整治工作带来很难度。

  二是乱堆乱放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村普遍存在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比较突出,且不同程度存在乱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影响了整治效果。

  三是绿化、美化不到位。部分村没有一个统一的绿化方案,借用自然绿化,没有体现农村生态特色。

  四是农村饮用水普遍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

  五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卫生“死角”。城乡结合部经常出现卫生责任互相推诿、环境卫生无人管理的现象,导致城乡结合部交接处往往成为环境卫生死角,长期得不到根治。

  (二)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从总体看,试点乡(镇)、试点村好于相对偏僻的村,经济条件好的村好于村级经济薄弱村,村级班子强的村好于班子涣散村。全县已有4个乡镇、4个村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工作,分别占任务数4%。今年计划完成2个乡镇、45个村庄的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xx年x月2日经过环保、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后,厂主又偷接私拉电线继续违法生产,今年3月26日县政府又再次组织联合执法,拆除其供电设施。彻底取缔工作阻力很。

  一是养殖业污染治理难。我县生猪养殖业量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尤其是量的散养户及500头以下的猪场,虽建有沼气池,但容量小,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突出,对小河、小溪的污染治理难。猪场环评审批手续程序多,费用高,养殖户有抵触情绪。

  二是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难。近年来,各乡镇通过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垃圾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多数垃圾填埋场堆积如山的垃圾如何有效实施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困难,极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三)宣传教育亟待加强,群众环卫意识急需提高。

  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县乡两级重视,工作力度,但有的村组干部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等待观望态度,工作敷衍塞责,搞形式,走过程,缺乏主动性;广农民群众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难以改变,随意将建筑垃圾堆弃河道、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普遍存在,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缺乏足够认识,“创卫靠家”群众性、基础性工作难以深层次推进。

  三、对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

  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真正为民谋福利、让民得实惠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的村在“xx”期末要完成村庄总数的80%。目前,全县342个村(居)会已实施“家园清洁行动”的有4个乡镇4个村,仍有一半多的村还没有开展。为此建议:县政府把目前还未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xx年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并要求村建立一套管理机制、落实保洁人员、建设垃圾收集池硬件设施且启动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

  (二)加快新村规划。

  新村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长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为此建议:

  一是城乡规划建设局要高度重视新村规划工作,加快新村规划编制进程。编制新村规划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我县当地农民群众发展养殖、堆放柴草及农机具等生产生活实际,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注重体现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做到高标准又实用,一村一特色。规划实施时,城乡规划建设局及乡(镇)、村两级要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使新村建设科学合理,整洁雅观。对新村规划编制已完成的村,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变化发展了的情况及时进行规划调整完善,以弥补规划滞后带来的缺失。

  二是各乡镇政府要因地制宜对农村垃圾焚烧炉、填埋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统筹考虑。每个乡镇的垃圾焚烧炉、填埋场的建设数量要根据人口数量状况而科学设定,并经过充分论证。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选址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避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三)创新运行模式。

  垃圾处理模式要坚持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建立农村垃圾整治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目标,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治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为此建议:

  一是在县城和县城近郊范围内,可以采用“村收集、乡(镇)清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

  二是在地理位置离城比较远的乡(镇),可以采用“户归集、组(片)建池、村清运、乡(镇)处理”的模式;“户归集”,即农户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提倡对垃圾进行分类,易降解可利用的有机物尽量返田,不易降解的垃圾归集到垃圾池(桶);“组(片)建池”,即以村为主,组(片)或自然村为单位,按人口数量比例,选择适合地点,建固定的垃圾中转池;“村清运”,即村统一安排保洁人员负责村庄内道路、水沟等公共场所卫生保洁,并负责将垃圾池(桶)的垃圾清运到垃圾中转池;“乡(镇)处理”,即由乡(镇)政府确定统一环卫人员,配备运输工具,负责将各村垃圾中转池垃圾清运至焚烧场或填埋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是边远地区、山区等交通不便的乡(镇),可以中心村为单元,采用“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对个别确实无法集中处理的偏远自然村,鼓励推行农家堆肥方式,就地处理垃圾,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

  (四)健全长效机制。

  机制既是活力、动力的源泉,又是约束的保证。建立和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是搞好“家园清洁行动”的关键,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和弹性的特点,仅靠紧一阵子是根本搞不好的,必须结合实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作“不断线”,持续深入有效开展。为此建议:

  一是要建立管理机构。县、乡、村都必须成立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长效管理机构,配备好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指导和管理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的开展。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环境卫生扫除,引导村(居)民自觉对门前占道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清理,定点装卸农业生产用料,及时清运保洁。

  二是要加快编制《XX~xx年上杭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上杭县区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并由县人进行审议通过。

  三是要建立健全联动互动责任体系。解决农村垃圾处理在持续方面的难题,需要建立“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牵头,县直有关部门配合、乡镇政府负责实施,村(居)会具体落实,村民广泛参与”的联动互动责任体系。

  四是各乡镇政府要按人口比例配备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精干的专业保洁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每天负责对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和运送,监督和劝导村(居)民不乱倒垃圾,不乱堆杂物和乱搭盖。制定《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管理办法》和《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工作职责与奖惩措施》。

  五是要强化考核,实行滚动式管理。县对乡、乡对村要层层建立年度目标责任制、督促协调机制、动态管理制度和准入退出机制。严格依据“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标准,每年组织对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乡(镇)、村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跟踪互查等多种方式进行验收考评考核。经过考评考核验收达到合格要求的乡(镇)、村,由县政府给予适当奖励补助;对未达到合格要求的乡(镇)、村不得参加各级文明村、卫生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评选,取消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补助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效能告诫。

  六是要建立健全明查暗、民意调查、检查评议和巡查督察机制,完善“村监督、乡(镇)自查、县月查”的农村垃圾治理分级巡查制度,实行村两和村民代表、老年协会对保洁工作成效进行“一记二查三评四考”工作方法,即专人记录保洁情况、群众抽查、村民代表评议、村两考核,评议结果与保洁员工资奖励挂钩。对于出现垃圾污染严重回潮的,要对乡(镇)、村予以黄牌警告直至追究责任领导的责任。

  七是要加强村级“两会”班子建设,为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加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落实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家园清洁行动”的关键所在,应建立完善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分级负担资金筹措投入机制,确保“家园清洁行动”持续长效运行。为此建议:

  一是县政府继续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对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项目资金支持补助。

  二是县政府每年在编制财政预算时专门切出一块资金作为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专项资金,继续实行新村规划编制的补助政策,且对所有已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又实行了征收垃圾收集处理费制度的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的工资费用按县、乡:比例给予配套补贴。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要按照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标准要求,组织力量对全县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村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根据摸底的情况和各乡(镇)、村财力状况,县财要按比例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清运车辆及设备购置给予补贴,做到每户要配置一个垃圾桶,每村设立若干垃圾集中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垃圾清运车,使乡(镇)、村垃圾做到集中投放、及时清运、无暴露的垃圾堆。

  三是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成立民间环保机构,并设立环保专项基金账户,向社会募捐,多方筹措环卫经费,以保障工作运转。

  四是村民员会要形成合理的环境卫生保洁费筹措机制。通过村民代表会“一事一议”方式,确定每个村民、每间店铺、每家企业每月交纳的环境卫生保洁费标准,使群众自觉参与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县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台《上杭县农村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指导性意见》,规范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收支公开。

  (六)强化综合执法。

  综合执法是解决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突出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应持续开展企业、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综合整治工作。为此建议:

  一是要由城乡规划建设局牵头,卫生、农业、国土、水利以及乡(镇)政府等部门紧密配合,对向河道乱倒建筑和生活垃圾的现象,组织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一抓到底,不留死角,取得实效。

  二是环保部门要加对农村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强化环境保护,将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逐步向清洁生产方式过渡,建设生态文明厂区;严格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推进小流域水环境整治,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明确责任,加对无证“五小”、“十五小”企业打击治理力度,尤其是在电力供应上实行严厉管控。

  三是畜牧兽医水产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协同配合,通力合作,对去年已拆除关闭的猪场加巡查力度,防止回潮弹;对禁养区外的养殖场进行综合治理,督促场主采取生态立体养殖或施行零排放养殖技术;突出抓好人群集中区域散养户的管理,督促其限制养殖规模,达不到治理标准的,继续组织拆除或关闭。

  四是对辖区江河中的水电站要严格做到最小下泄流量达标要求,以助净化水质。

  五是要进一步明确城乡结合部位的环境卫生整治界限、职责和责任。由于城区在扩,主次干道在相应增加,县环卫所或保洁公司应将管理范围逐步延伸。按照“城区主次干道由县环卫所负责”的规定,应将城南琴岗路、光华路、金鑫路、新塘路、城西丰山溪东和西路等划入县环卫所或保洁公司负责保洁。

  (七)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家园清洁行动”的工作水平,人的素质是根本。因此,各级政府要致力于正面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和方式,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的影响面,努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增强公民“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洁我家园”的思想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为此建议:

  第一要以发放宣传单和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进村入户,加“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卫生观念;

  第二要通过制定卫生公约等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个人家庭卫生、居住小区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行为,对不卫生、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给予公开曝光,有效促使群众规范个人卫生行为,以巩固垃圾处理成效。同时,要通过开展评选“优秀保洁员”、“十星文明户”、“文明卫生户”等活动来扩群众的参与面和受教育面;

  第三把“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洁我家园”纳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从小树立环境卫生良好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四要注重树立和推广典型,对在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3

  我们于20xx年xx月8日~12日,对我校小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走访调查

  通过对八一村及万胜村小学生的调查走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真实资料,使调查报告的结论的真实性得到极大的保障。

  2.座谈会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小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

  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小学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初中及以后考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小学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小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小学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小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小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小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

  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小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小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小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小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

  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小学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小学进行小学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小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4

  一、调查概述

  20xx年4月,我在住处附近的一所省重点中学调查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趋势,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a)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2、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3、当前农业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在城西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近理想有效样本数。

  2、研讨会和案例调查

  在整个调查中,举行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和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也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的结果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多次师生讨论的分析,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村中学生具有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考上大学,16%的中学生不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3、学习需求

  目前,专业知识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52%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习更多实用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初中毕业后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99%的学生高中毕业后想读大学。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过去的农村中学生有明显的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

  自己跳出来,到城市。他们大多意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和生活所需的基本文化和科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一些经济条件较好、成绩优异的学生致力于追求高等教育。

  中学生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中学生越来越追求未来教育产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许多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他们课程的价值,然后决定他们在不同课程中的努力。他们要求课程教学应更多地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和判断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感到困惑。原因如下: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难,使他们对高考失去信心;第二,学历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产生内在的刺激和兴趣驱动的学习。这些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调查发现,由于个人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不同,农村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出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意味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初中毕业准备就业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教学课程难度适中,学习成绩适中;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要求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到一流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意味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有宽泛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学术课程知识,还需要充分培养自己的专业,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的目的很明确,但是很主观,不协调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9%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然而,通过对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自身的调查,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的主观性表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困难,但67%的学生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工作。显然,这么大一个群体有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将来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但48%的学生不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上高中或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在职业发展中的根本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行动的不和谐。调查结果显示,3%的学生将准备去农村工作,相当一部分准备参加高考的37%的学生表现出等待学习的被动态度,而不是表现出相应的热情。

  四、体验调查结果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成因分析

  目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主流是积极的,他们健康成长,但也有消极的方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农村中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快速步伐,并为辉煌的经济成就感到高兴。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82%的学生对竞争这种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众所周知的。从微观上看,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中学生对这些变化异常兴奋,因为他们享受着隐藏在其中的经济和文化利益,这使他们不愿意生活在农村,天真地想早点完成学业出去工作。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将有机会上大学,这样一些学生就有信心参加高考。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调查结果显示,26%的学生认为家庭负担不起未来上大学的高额费用,放弃了上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括作业,所以觉得前途渺茫,学习没有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一些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困惑和失望,逐渐淡化学习兴趣,失去学习热情。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它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拥有真正的天赋和技能的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加与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相联系,与以考试为中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法自发矛盾。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使部分学生过分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术性强的文化课的基本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农村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受到家庭的青睐。他们普遍意志薄弱,缺乏进取精神,沉溺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在接触了很多学生的家长后,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大多以学习成绩为主,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学生考高中,尤其是考大学提出了要求,从而形成了学生在家、在外、在学校都很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然而,由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

  6、教师的影响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持久和有效。然而,目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的不断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积极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目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速步伐,对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在日常学习中,他们接触到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地和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对比必然会让他们疲惫和冲突。因此,只有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和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激发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没有深入了解。因此,有必要以专题报道的形式向他们介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困难和光明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和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和公平性;向他们介绍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迫切需要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动机、兴趣、能力,测试心理和适应能力。

  3、将职业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村教育我们要从办学转变为服务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向更高层次的学校输送新生。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开展初中后职业教育术语职业培训或3+1;训练系统。但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传统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了关闭、停课、合并、转行的不良局面。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就必须致力于追求科学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4、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主题,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积极适应学生纵向多层次、横向多目标的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平衡各学科教学时间的比例,淡化各学科考试的学术标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各学科进行均衡学习,在最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人事制度,创造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落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学习内容贫乏,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他们往往拿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没有机会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农村中学教育基本属于这种情况。求解教师行为落后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一是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为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公正、科学,营造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第三,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和低效。

  本文研究的学习心理是指在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影响下,农村初中生对现实学习的态度和对未来教育产出的期望。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5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习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笔者近日走访了**市武**区部分乡镇学校,重点了解了农村小学生严学的表现,并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提出如何统筹解决的方法供参考。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在学校里的表现

  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校比较迟。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刷牙、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

  3、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也很少参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要不就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据观察,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这逗留会,那逗留会,回到家都比较晚。

  2、到家后经常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看,极少部分学生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

  4、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涂。

  5、老师布置的非书面作业从来不做,对父母就说没有作业。当然,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当中也有少部分同学在家比较听话,是个乖孩子。

  二、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比例很高。近日,笔者调查走访了**市武**区六所乡镇学校(小学),小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的比例为一年级28.13%,三年级30%,六年级47.89%。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时遇到困难多没有及时克服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习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习,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习就失败很少成功过,他们已放弃学习,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学习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习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坚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习上。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倦。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的占26.76%,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习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别好的对学习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习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习少。

  (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长与教师把学习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习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这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如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诿化语言斫削,慢慢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诿化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习、害怕失败的心理。

  (五)班额过大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习互动,学习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学生向优质学校涌进,而薄弱或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容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班级规模较大,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习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习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

  发生认识论认为,学生认知水平影响了学习兴趣。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有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置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综上所述: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不良的学习环境、方法、习惯和兴趣的缺乏使得小学生迷失学习方向,失去学习兴趣,心理包袱重,以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如何帮学生清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回归正道,从而健康自信地学习、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获得成功。

  农村小学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把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里,就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自由伸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智力高低范围,在学生的生活近区选择探究专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获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成功的认同,首先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只要承认自己成功了,就会得到一种愉悦;如果教师也认为他们成功了,这种愉悦感就加强了;如果同伴也认为他成功了,这种成功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我们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极为明显。学生的乐学情绪明显增加。

  (二)教师、家长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分数不客观、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其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因此教师、家长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能对于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家长所谓高分的学生,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的引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成功,应从长远看,而不是一日一时的分数,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总之,要使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要给他们创设一个适宜他们个性、智力发展的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外部学习环境。

  (三)老师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高的学习要求、过重的作业常常使学生精神紧张,身心俱疲。只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学校及家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通常表出自卑,要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只能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彻底转变对学习的观念,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存意义。首先,赏识教育很重要,不要忽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和家长要用:“你真行”、“你是好样的”之类的话多激励孩子,使孩子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不要总是抓住缺点不放,让孩子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增强自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次,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笔者要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次失败,会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尝试成功,获得成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可运用“成功教育”手段,如在讲新课的头一天,先给后进生讲一遍,着重指出重难点,第二天上课时,让孩子能积极举手,成功回答出问题,他们的信心就足了。这样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后获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自信心越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孩子就乐学、爱学、会学,这为孩子一生的学习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各种场所应加强学习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人们早挣钱早成家的观念要转变,让他们明确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使用未成年民工的监察力度,严惩使用未成年民工的单位和个人,加强说服教育,让未成年人从返校园。第三,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大群体,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都要切实负责,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总之,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6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教育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十八岁之前,阅读的影响很大,18岁以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减小。所以,中学时期的阅读和学习对中学生扩展知识、充实精神生活、促动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一年一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必读的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并具体规定了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而在办学条件比较差、学生人数比例较大的广大农村地区,课业之外,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今年开学初,我对我们学校高二年段三个班级,初二年段四个班级,共530位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实行了一次调查。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重点和方法。

  (一)调查重点

  在调查中,我把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和兴趣、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学校及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

  1、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了相关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兴趣、所花的时间、课外阅读的范围、老师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内容。在调查过程中,我共发问卷536份,回收有效问卷53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我组织召开了各种座谈会14个(高二6个,初二8个,学生家长2个),访谈同学46人次,书店8次,教师12人次。这些座谈会、访谈,不但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数据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所花时间少。

  你是否喜欢课外书籍喜欢一般不喜欢59人 296人 175人 33%

  你每天课外阅读所花的时间(%)

  2小时以上 1至2小时 1小时小时以下 或没有 13% 18%

  在回答“你是否喜欢课外书籍”时,只有11%的同学表示很喜欢课外阅读,另外约有33%的学生很少接触课外读物。从调查中我还发现,有近56%的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在小时以下或没有,22%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1-2小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而只有13%的学生在2小时以上。

  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较高。

  但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绝大部分同学承认阅读之于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在问及“课内讲读教学、课外自由阅读哪种对你写作协助更大?”这个问题时,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课外自由阅读”,而选择“课内讲读”的仅占%。中学生课内讲读的课时远远超过课外阅读的时间,但他们普遍认为课外自由阅读对自己更有协助。由此看出,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课外阅读。

  阅读量少,范围窄,质量不高。

  从调查中,我发现,在对于读物种类的选择这个栏中,37%的人选择了主要功课的参考书,40%的人选择的是武侠言情类小说和漫画,而选择经典名著的人仅占8%,阅读时政的更少,只有6%。由此而见,在当今的考试制度下,绝大部分学生都难以从事真正的课外阅读,而仅有一部分人要么就强攻参考书,要么寻求刺激,沉迷于刀光剑影,男欢女爱中。特别是阅读中外名著的较少,“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仅占12%左右,而一本没有看过的达30%,另外约有33%的学生很少接触课外读物。通过个别访谈,我了解到绝大部分同学课外阅读最喜欢的是科幻武侠小说、笑话幽默、《读者》、《中学生天地》等休闲轻松类读物。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武打、言情小说,男生常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中,女生常枕于风花雪月席上,甚至还有的唯"黄"是读。部分学生对一些只靠漂亮脸蛋取悦世人的所谓明星以及他们的无聊绯闻,能够如数家珍,不过对《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得起岁月淘洗的名著却一无所知,对科普读物的涉猎自然更少得可怜了。

  部分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解产生偏差。

  在回答“你父母是否了解、支持你看课外书”时,居然有65%的同学认为家长不支持。在农村,学生家长都渴望子女“跳出农门”,他们只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

  有些家长担忧课外阅读影响孩子的考分,每当孩子在课余时间拿起课外书读时,他们就会说:“不做作业,又看闲书了,”可见,学生实行课外阅读与家长的意愿相悖。

  教师理解上的偏差和课外阅读教学的不得力。

  虽然绝绝大部分农村中学已推广普及素质教育,但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课业负担过重仍是农村中学的一个严重问题。有些老师在教学上因循“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模式,重课内灌输,轻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从调查中发现,33%的学生认为老师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支持阅读课外书籍。

  另外,指导不到位也是困扰农村中学生阅读质量提升的因素之一。从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不固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的占%,利用休息日阅读的

  占36%,有空就读的占44%,愿意什么时间看就什么时间看的占36%。虽然部分中学从领导到任课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一定理解,但缺少对学生实行必要的阅读方式及方法的指导,甚至有些中学放任自流,这也是防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提升的因素之一。

  课外书籍拥有量少。

  表表33:

  课外书籍拥有量(%)

  10以上5至10本5本以下或没有%%%

  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内容贫乏是展开课外阅读的一大障碍。从调查结果看,拥有10本以上读物的学生只有%,拥有5至10本读物的学生有%,另外,约有60%的学生只拥有5本以下或没有课外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调查,现在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给我的印象是:惨不忍睹!这样的阅读状况,谈何提升语文水平!谈何提升文化素质!谈何培养健全人格!语文学习活动与其他课程不同,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实行的,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阅读,又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

  探讨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的原因,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的教育还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考试的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受害。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上群众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依据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所以,凡中考、高考不用考的科目一律受到冷落。语文学科还算幸运,也还算得上是一门主课。但因为语文这个学科投资多、见效慢,在各学科中是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有的教师还说:语文嘛,多一节和少一节有什么关系!所以,课外阅读当然就更不可能得到重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学阶段仿佛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想。再加上绝大部分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不充足,学校对图书的投入很少。有的学校虽有部分图书,也时隔久远,内容陈旧;再说,因为缺乏理解,管理不善,学校图书室形同虚设;有的中学甚至连图书室和图书都没有,更不用说配套的报纸杂志。假日进城逛书市,我看到习习空调之下,琳琅满目图书中的芸芸学子,我想城里的孩子真是幸福!

  那么,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能够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应该把展开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要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读书能够增情,足以长才”,使他们逐渐明白了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提升素质,陶冶情操,是课堂教学的有力配合。

  二.转变观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还孩子以闲暇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观点,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之形成重视读书的良好风气。我们应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出封闭、狭隘和沉闷的死胡同,进一步让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恢复知识生动丰富的本来面目;明确课内外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开设阅读指导课,实行准确的阅读指导,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推荐有益读物。

  要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准确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增强阅读指导的针对性,体现层次性。协助学生提升阅读层次,高起点、高要求。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准确的人生道路克服阅读盲目性,增强阅读效果。引导他们树立准确的阅读观,防止放任自流,造成负面作用。同时,与校团组织联系、挂钩,经常性地展开各种语文活动,促动课外阅读顺利、健康地发展。

  四.应协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难题。

  书籍少,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据调查,约有60%的学生是通过与同学、朋友互相交换个人存书实行课外阅读的,20%的学生是通过个人购买书籍实行的,但不论是何种形式,可供选择阅读书籍数量少,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客观原因。比较切实可行的是发动全体同学的力量,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持续丰富书籍刊物,使学生做“有米之炊”。同时学校要增大对图书的投入,增强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

  五、净化图书市场,扫除精神污染。

  积极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清除发源地,净化文化市场,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的、适用的书籍,保护中学生的心灵不受污染。

  我相信,虽然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但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每位中学语文教师以最大的热情潜心研究,努力探索,我相信,课外阅读这朵“灿烂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只要我们学校、社会、教师家长齐心协力,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主阅读能力成为每一个人必备的能力,而小学生正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合适年龄,为了扎实做好“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小课题研究,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好小课题,我们将调查的对象确定在三、四年级,三、四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刚刚增多,他们对文字充满了兴趣,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自主阅读的能力又几乎为零,因此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最佳年龄,为此,我们设计了详细具体的问卷表,从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时间、阅读对象、阅读方法等多方面进行问卷了解,专门针对三、四年级学生发放了100份问卷表,又将100份问卷表进行了详细的汇总,现将调查分析呈现如下:

  一、阅读兴趣与习惯

  阅读的兴趣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从数据汇总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看书,对书感兴趣,这一数据的出现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增加了很多的信心!

  从数据汇总图表显示,学生对动漫类和绘本类的书籍更感兴趣,因为这两类书籍图画丰富,色彩鲜明,吸引他们的眼球,同时文字较少,阅读障碍少,读起来更轻松。

  从数据汇总图表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每天的读书时间较少,而还有11%的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量是0,这需要我们深思!

  以上数据图表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读书方式,基本上都是随便翻翻看,随意性更强一些,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侧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自主阅读能力

  掌握阅读的方法,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决定阅读的效率!

  从问卷数据汇总显示:

  1、56%的人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是随便翻翻

  2、97%的人没有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

  3、17%的人读到精彩的地方会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4、12%的人会摘抄积累书中的语句

  5、90%的人遇到不懂的问题跳过,忽略不计

  6、98%的人不会主动的写读书笔记

  7、85%的人读完书后不会和他人交流

  8、84%的人读完书后不会清晰的表述大概内容

  通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我们惊奇的发现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方法!读书时没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对于读不懂的地方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习惯,而是忽略不计,对于读过的书籍没有太多的回忆和交流,而是抛于九霄云外,更谈不上写读书笔记,做摘抄,由此可见,学生没有正确的自主阅读的方法,于是也就没有了阅读效率!

  三、策略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给了我们做课题的方向,通过调查分析,小课题的研究要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上做大量的功课,让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开启他们自主阅读的大门!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阅读活动来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有利途径,因此,此时,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者。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同样,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阅读习惯的引导者。

  4、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应以《小学生心理学》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主动阅读的愿望,通过自主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教师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8

  家庭问题信访案件中,来访者遭受家庭暴力,其中绝大部分是身体暴力。调查结果显示,报告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中,30%是高中文化水平,31.25%是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此外,30%以上出现家庭暴力的婚姻在来访中提出离婚或进行离婚咨询,而大部分人仍选择停留在目前的婚姻关系中。

  婚外情是“80后”产生婚姻危机的`主要原因。从问题婚姻家庭信访和离婚案件调查显现,24%的婚姻家庭问题信访案件中,来访者遭受婚外情给家庭带来的困扰。

  此外,婚外情问题往往还会和家庭暴力以及遗弃问题交织在一起。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女性在发现配偶有婚外情后遭受身体虐待,甚至遭受胁迫离婚。一些女性则发现配偶断绝对家庭的经济支持,使得女性和孩子的生活变得困窘,而不得不向妇联寻求权益保护。

  同居关系对“80后”女性弱势群体危害极大。调查结果显示,90%的同居信访者是由于怀孕或生育后被男方遗弃。这表明,在同居关系中,有10%的案件男方是已婚的并没有考虑他们的未来。

  在同居信访案件中,70%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30%的女性无业,绝大部分女性都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女性对同居男方存在经济依赖问题。同居造成怀孕或生育后被遗弃和女性社会阶层低交织在一起,这部分被遗弃的女性和孩子给未来婚姻家庭生活带来危机。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9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97%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3%的学生选择就业,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对调查结果的体会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中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农村中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数侧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户外、学校紧张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不断提高,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不透彻,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中学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中学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中学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0

  一,农村政治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关注,多侧重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而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和谐很大程度上由农村政治状况来决定。农村的政治状况也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

  就我村而言,农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是存在村干部行为失范,甚至有村干部在与民争利时采取非法手段,以致村干部与村民关系紧张,村干部与村干部关系紧张。甚至有村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事。尸位素餐有村民如是说到。就我调查到的而言,在农村,缺少优秀村干部。有文化的、懂高科技的、有知识的农村干部凤毛麟角。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不高。

  要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就必需把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搞好村干部与群众关系。使大家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搞好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地区经济

  构建新农村河-蟹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经济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村位置虽位于新邵偏远之地。但交通顺畅。有217省道贯村而过。这给村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给村里的大理石矿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希望。

  我村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均收入也越来越高。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声名远扬。

  工业发展较快,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够,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务农人员也不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我村在养殖业,种植业上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三,农村文化

  构建农村河-蟹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而文化建设是关键。对建设新农村而言,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

  在这个寒假期间,我就我村的文化建设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了解。我村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激发了农村文化建设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地重要任务和目标。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村改革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这就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们村早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娱乐中心,村民们的踊跃参与,也使我村组建了一支属于村里的鼓乐队、腰鼓队、健身操团。而每晚参加了健身团的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娱乐场地一起跳舞,健身,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充分展示出了我村文化建设的新精神,新面貌,新风采。

  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没有完整的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以少数文艺爱好者带动多数村民,以营造一个新的农村文化氛围。

  四,医疗卫生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河蟹。

  而合作医疗制度能提高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和公平性。合作医疗能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自费看病相比,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花费相同成本的条件下,能享受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农民患大病时能给予医疗保障费用。以防止农民看病不起,一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现象。

  这种现象在我村也存在。我村仅一个卫生所,农村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不精。水平只能居于中等或偏下,且医疗设备也不全。对乡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是当前重中之重,才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

  五,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尤其是在城市污染防治方面。但是,中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则仍然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农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大致有如下三点。

  1,资源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我中源铺村是远近闻名的工业小村,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我村对大理石的需求量增加,大理石资源被过度开采,破坏了山上大多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工业污染乡镇工业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比重逐渐增大。就我村而言,工业发展较快,工厂建立较多。而矿石粉厂在生产产品时,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理石厂也可能排放出大量有害物质。若不经处理就排放,则严重污染河水。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外保护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工业企业在给村里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严重破坏。

  3,农用化学品污染

  在农村无法避免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而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其中所含的N,P,K易造成水富营养化,使水面长满水葫芦,浮萍等水生生物。以致河水变质,河道淤塞。大量的N,P,K长期留于土壤中导致土壤变质。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1

  最近闲来无事做一报告,希望我说的对的帮我顶顶哈,不对就说出个人观点我还重新修改报告,大学生一个时代的新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象征。

  在我们农村有一个观点,读一个大学,离开落后的农村,随认现在农村发生啦很大的变化,但是传统思想还停留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在农村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读啦一个大学,多少要高人一等,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过去有工分,吃国边,一生无忧。随认时代变啦很多,但是这个思想多多少少还有点停留在上一辈的脑海中。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读啦大学就会有发展,就会赚大钱。为什么呢,可能很多家庭并不富有,为啦佩养一个大学生把家里得一点老本都拿光啦。以前很红光的家庭一下就变的不那莫好,有人说不就是五六万快钱吗,对有些家庭来说这点钱并不算什么,可又有多少家庭都有十几万呢,我看不是很多,有是有。

  都是农村娃我最了解农村情况。有的人家送一个大学生捞空啦家底,穷他不怕,怕人家说他,你崽读啦大学怎么也跟我崽一样,有人说打人不打脸,可这个话就打啦人家脸,。读大学的崽是他家一家的骄傲,你说他可能没关系,可你不能说他孩子谬用。可现实就是那样,有的人就会说人家短处,(我说话比较直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认为正确我会做出修改,谢谢大家支持),就这样,家庭父母就希望自己孩子在外面很成功,能当上高薪簇,能买车买房,可现实往往相反,社会永远不给你梦想,老板也是一样,他给你开五千,你就必须跟他赚到一万。可想而之,家庭给啦太多的压力给你,给你背啦一个大包,你怎么能跑的过出来早,又处事圆滑的七零后呢。现实永远是现实,从不给你讲价。你就的必须面对,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出来两三年,以前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大学生你叫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家人的不理解,外面行事的坚难,让他到那去找成功之路,白手是弄不到芝麻的。空有一腔热情不会给你带来成功之路。

  所以很多大学生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出路在那里,爱上啦网络游戏,爱上啦上网,只有那里才能找到自己感情的着点,凭心说,我很理解你们,在我身边看到过很多落寞的大学生,有时也只能说两个安慰的话。有的大学生说,家庭希望我很成功,可要成功真的很难,对前途一片迷茫。我能理解,都是农村娃,知道农村人的看发,知道他们那思想,我还是真心的提醒一个,稳打稳干,步步为营是你们成功的保障,好高毋远那真的是前途迷茫。有几大的锅就下多少米,不要过分去要求结果,用心去干好眼前的事是你最大的成功。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2

  调查原因:家庭作业在教学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虽然提倡减负,但由于受到教育现状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家庭作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调查目的:转变教师对作业的传统看法,提高老师布置作业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弱点和难点,以便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同时使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有更深的认识,优化家庭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真正的从“质”和“量”上实现家庭作业的减负。

  调查对象:东海县房山镇大倪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发放问卷38份,收回有效卷37份。

  调查方式:自编问卷,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包括学生学习情况,家庭作业情况,学生对家庭作业的评价。

  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老师态度:

   1. 86%的学生认为老师批改作业的态度认真;10%认为批改比较认真;4%认为批改不认真。

  2. 85%的学生反应对没能完成作业的,老师会辅导学生做完;10%的学生反应老师会严厉批评。

  3. 75%的学生认为老师有时会表扬家庭作业做得好的同学,20%的学生认为经常表扬。

  以上3点反应老师对家庭作业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来是这样,但有的老师会随便应付作业,带着这种态度给学生的表扬及反馈值得深思。

  二、家庭作业:

  (一)家庭作业的“量”

  1.87%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预习对新课的学习有帮助,13%的学生认为有时有帮助.

  2.65%的学生一般做作业花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以内,30%的学生一个小时多一些,只有5%的学生花了一个半小时。

  3.93%的学生在老师批改完作业会后会认真订正,不懂的问同学或老师。

  4. 58%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作业和以前的作业比较起来有减少,34%的认为有点减少,8%的感觉没有变化。

  通过以上4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业量还是适中的,这让学生对作业没有反感,通过访谈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布置作业是有统一规定的。教师间应当搞好协调关系。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学生花的时间比较少主要是由于他们会在其他课上偷做作业,或利用午休的时间以及晨读的时间做作业。

  (二)家庭作业的“类型”

  1.家庭作业一般有练习册(3本)、写词语背诵、预习;周六周日有小作文、日记。

  2.74%的学生喜欢的家庭作业的形式是动手做东西;只有20%平时老师布置的,但要减少;6%的学生选择其他种作业形式。

  3.你喜欢做家庭作业吗,为什么?生1:喜欢,因为作业我都会做。生2:喜欢,因为如果没有家庭作业,我会觉得很无聊。

  4.91%的学生觉得抄写词语的作业能帮助记住词语。5%的学生认为不抄也能记住。

  5.你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布置吗?学生普遍反映没有。

  从中以上5点可以说明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单一,而且一般是为了让他们练习。及时巩固就会使遗忘减速甚至停止减速。抄写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这样的作业要适量,学生更渴望的是灵活的作业方式。

  三、家长方面:

  1.49%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如果吃点水果或乱动,家长会责骂,不让他们做其他事;27%会责骂,但还是会让他们做小动作。

  2.学生家庭作业太多时,20%的父母从来都不会让他们停下来休息;45%的有时会,但需要自己请求;只有29%的学生家长会经常让他们休息。

  3. 如果学生没能及时完成作业80%父母会严厉批评,有时会打他们;10%不加以过问 ;41%问明情况,和老师沟通。

  从以上3点可以看出,由于父母错误的作业观,限制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的作业成为一种应付,而且变得无正趣。

  四、学生对作业的'认识:

  1.90%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

  2.6%的学生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只有4%的学生不知道为了什么。

  3.89%的学生认为不做作业不可以考好成绩,只有4%认为不可以。

  从以上 3点可以发现学生对作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积极的,这可能是由于作业适中。

  五、家长,教师关于家庭作业的沟通:

  大倪小学的作业很少需要家长签名,比如背诵,读课本之类的,这是考虑到农村家长的文化差异很大,但是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在作业方面的沟通很少!

  六、问题对策:

  (一)教师方面:

  1.不该让学生在早读的时间或正式上课的时间做作业,同时应该纠正学生在上课时间偷写作业的不良习惯。

  2.尽可能根据学生需要布置作业。作业设计要尽量分层次,注意把握好难易度,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

  3.及时批改反馈给学生。

  (二)家长方面:

  1.与老师保持联系,第一时间获得孩子家庭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的信息。

  2.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不把时间排在快要上床时,这时孩子可能已经困了。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星期六。

  3.应当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给孩子造成有机会依赖家长,什么都问,要让他独立思考。

  4.对孩子完成作业好的表现及时表扬。让孩子对作业产生积极的情感。

  5.允许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喝水,上厕所等。

  优化家庭作业是值得每位教师钻研的,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更应该认真思考,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达成一致,让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能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3

  一、调查目的

  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应立足于农村校本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为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积累第一手资料。为了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本次调查以农安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生为样本进行。此次调查在20xx年12月中旬进行,共对12所学校170个班68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6800份,收回6790份;总听课1200节,课前测试16000份;期中期末检测2次,批阅试卷29000份;进行五项综合素质评价1次,填写评价表23498份;组织组织各校质量分析报告1次;组织家长会24次。

  二、调查对象分析、内容、方法

  1、对象分析:农安县青山中学、龙王中学、杨树林中学、前岗中学、开安中学、高家店中学50个初三和初二班学习状况等比分析;青山小学、杨树林小学、前岗小学、开安小学、龙王小学、高家店小学110个三至六年班质量状况等比分析(其中10个一年班)。

  2、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外作业、按时复习、质量检测、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交流、学生交往、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心理特点等项目。

  3、方法:采用不记名查、考、评、听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前预习

  课前有学习计划者占70%,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也有两成多的同学没有学习计划,在学习上盲目进行。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68%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有复习计划者也有63%是偶尔制订的,更何况要落实到行动中去。由于没有学习计划,只有11%的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就占了50%。

  2、课堂探究

  在课堂上,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还不够认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生只占35%;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记笔记的占44%;而有35%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4%的学生不记笔记;同时,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仅占15%;只会照抄板书的占39%;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与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占82%。

  3、课外作业

  部分学生认真对待作业,41%的学生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重视错题矫正,只有32%的学生能及时订正错误,74%的学生没有自备的错题集。但在作业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注意:33%的学生有抄作业的行为;22%的学生有时不能甚至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4%的学生虽有错题集却不能认真使用。

  4、按时复习

  学生不大重视复习,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5%;课后马上复习的也仅占6%;考试前,75%的学生会进行复习。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5、质量检测

  学生重视考试不够,只有63%的学生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65%的学生重视考后总结。但常常不重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32%的学生考后也知道分析得失,明确问题,但未想办法加以改正;25%的学生只关心成绩,能订正错误,但不分析存在问题。

  6、学校管理

  有18%的学生不喜欢所在的学校,学生对学校管理感到满意的占有37%,还有12%的学生对现在的学校管理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平均满意度占有25%,还有15%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7、班主任工作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4%,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之一与学生谈心,情况不容乐观,班主任从来没有找学生谈心的就占有20%,经常谈心也仅占8%。在班级的学习风气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38%,觉得不浓厚占有15%。

  8、师生交流

  学生很希望老师能多与自己交流,但老师没有和学生交流就占有55%以上,师生交流让学生感到压力占14%,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仅占有14%,不关注学生的占有21%。

  9、学生交往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较好,很难交到朋友的学生仅占有5%,但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觉得初中这个年龄阶段适合谈恋爱的就占有12%。不能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学生就占有17%,不知道结果如何的占有21%,表明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迷茫,而且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受到压力的就占有42%。在对待男女同学交往的行为上,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0%,认为是无聊行为的占有56%,21%的同学在面对收到的情书的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10、学习态度。

  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30%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持久性,很多是源于家长的被动趋势,源于功力的趋势,学习习惯的主动性很脆弱。

  11、学习方式和方法。

  大多数学困生学习方式处于接受式状态。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方式仅在公开课或听课时有所表现。60%学生学习方式呈现两层皮的状态现象很严重。

  12、学习心理特点。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教育价值观的另外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还表明,74%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这些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调查结论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还不太端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学习计划的仅占有7%,没有学习计划的就占有22%,学生能在课前预习的占有51%,近一半的学生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能认真听课的学生只有30%,有37%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对待作业上有时不完成或经常不完成的学生就占有24%,只有42%的同学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51%的同学能正确改正作业的错误,73的%的学生没有错题集,重要考试前能制订计划的也仅占有38%,考后能分析得失也只占有64%。

  2、相当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有69%课前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其中有10%没有执行;66%缺乏课前复习旧知的习惯;81%课堂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或没有自己的想法只听取老师和同学观点;36%有抄袭作业现象;21%虽有错题集却不能经常使用;85%没有课后马上复习习惯;79%考前才复习;65%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54%考后只关心成绩,或未想办法改正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92%从不或偶尔与老师交流。

  3、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程度不高。

  学生对学校管制七分裤表现相当反感,对学校食堂管理不满意,对食堂的饭菜一成不变反应强烈,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高,只有19%的学生明确喜欢本校。学生对宿舍管理有12%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满意度占有25%,还有16%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4、学生对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要求高。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5%,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2%;学生很希望能多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交流,但老师出于种种原因,能和学生交流的不到一半,学生对班主任在班级建设方面要求较高,表现在对班团干的认可和对班级的学习风气的看法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28%,觉得不浓厚占有16%。各课任教师没有把教学进度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计划经常变动或不能执行,同时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等常规的学习方法。由于很多许多老师是刚从乡中上来的或是老教师偏多,学生要求这些老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5、学生的人际交往总体较好,但异性交往认识不够。

  学生目前的人际交往有较多朋友的就占有48%,小范围交友的也占有43%,说明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同学之间能进行一些交流活动,能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讨论,也可以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31%的学生能和老师的自然的交流。学生很谈论过异性同学的就占有97%,说明学生对异性同学交往的关注程度很高,但在如何进行交往当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3%,20%学生认为高中年龄段适合谈恋爱,但却有12%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交往。收到情书时有20%的学生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五、调查建议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快进步,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充分认识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理论书籍、刊物和文件,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热潮。

  3、各校要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常规一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

  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等。

  4、认真抓好自学课,严格控制各课任教师挤占学生自习的时间,班主任应多与本班的课任老师协调好。

  自习时间是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复习和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时间自主的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时间自主,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5、学校要像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制定习惯养成的规划和保证措施;

  二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与以落实;

  三要通过科研的方法将习惯养成中难以落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四要通过检查和评比促进习惯养成工作的落实。

  学习习惯养成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6、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学生管理要现代化,以及大力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等各种环境,让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同时,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使师生交流能真正关注到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辅导学生的能力。

  7、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任老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正确的交往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回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健全人格的建立与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4

  调查主题

  关于我的家乡——“新农村”建设

  调查目的

  第一,寒冷的寒假好不容易过了,转眼到了报到注册的日子,且说报到注册不是什么难事,可定要人手奉上一份寒假调查报告。没怎么调查,就按所思报告一下,好解报到之围。

  第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光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在学校外面的日子更要了解社会、关注当前各种情势,作为连在学校都不能好好学习的本人,只得更用功去亲近社会(不论大小),以便不被社会遗弃。

  第三,新农村好啊,大家吃饱了、喝足了、玩乐了、长胖了……值得称颂!

  家乡社会现状

  第一映像:当然是指这次回去的第一映像。归心似箭(虽然不知道归哪)的我,在车上看到家乡的.大致显然失望了——农村始终是农村!

  调查总结

  (1)、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汇总】

  (2)、20xx年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模板范文4篇

  (3)、20xx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0篇】

  (4)、20xx年精选大学生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范文

  (5)、20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6)、20xx年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7)、大学生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8)、大学生兼职社会调查报告

  (9)、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时事关注程度

  (10)、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首先,政策好了,社会进步了,终于有空来关注农村了,我们农村人也就有干劲了。

  其次,经济发展了,中青小一代的思想也慢慢跟上脚步了,老人虽然离这进度还差一段。

  第三,脑筋活、能干的人在“新农村”政策下的农村也容易发财了,肯干的人也慢慢向富裕迈进了,农村的贫富差距也渐渐朝大脚步迈开了。真希望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概念会慢慢消失,即使不能,农村人也要成长为富有的农村人。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15

  一、调查目的

  当今的农村小学生由于他们在生活中不会留心观察,不会积累写作素材,所以作文选材视野狭窄,题材老套,千篇一律,甚至东拼西凑、胡编乱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本调查研究围绕农村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开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小学生作文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寻找差距,提出改进对策。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信息。

  (二)抽样:中高年级学生为主,随机选1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作文状况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归纳分析如下:

  1、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从调查来看,只有18%的学生觉得写作文轻松愉快,有82%的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别人的作品,你才能自己学到巧妙的写作的方法,才能积累好词佳句,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不会留心观察生活,不会从生活中选择写作素材。调查表明,善于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有意义的事记下来的学生只有8%;写作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仅占8%;在写作时用平时观察积累的真实材料的占19%;借鉴中的材料的占36%;胡编乱写占45%。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4、没有掌握观察方法。

  (1)观察没有目的

  (2)观察没有顺序

  (3)观察没有重点

  (4)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对策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顺应儿童心理,激发写作兴趣

  (1)把作文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他认为合适的体裁抒发自己的情感。

  (2)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项目、写作要求,放手让学生讨论怎么写,不怕干得不完美,不怕偏激一点,不怕产生矛盾,老师表面放手,暗里使劲,不露痕迹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2、语文课前,开展一分钟新闻活动语文课前,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开展一分钟新闻活动,让他们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用简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给大家说一说,促使他们用心去观察、感受生活,让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3、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写日记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奠基石。我们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文学素养。

  寒假里的一天,我坐在电脑前,快速地浏览着网页上的信息。突然,“当今的网络带给少年儿童的危害甚大”这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于是我想:当今的网络到底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呢?少年儿童对网络的看法又如何呢?不如我来做个调查吧!说干就干,我设计好了调查表,里面的问题涉及到了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等。接着,我拿上调查表和笔,去调查了!

  本次调查的地点是在新华书店,调查的`对象是2~6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小时的奋斗,调查结果出来了。在这次调查中,我一共调查了11名女生,9名男生。根据统计显示:作业量相对较少的低年级同学竟然比作业多的高年级同学上网的时间少!有一位5年级的同学每天上网的时间竟然要达到4小时以上!而且他上网就是玩游戏,我可真替他担忧呀!在这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的上网时间都在1~2小时或更少,但上网的内容还是以玩游戏居多,写博客的最少。在这次调查的20人当中,家长们都挺支持自己的孩子上网的。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把时间掌握得很好,都知道自己上网该干些什么,玩多少时间。同学们都觉得网络是很完美的,不需要改进。

  但是,我在这儿要提醒大家,网络上有一些不适合我们的东西,可千万不要去看哦!我建议同学们要正确、科学地上网,改掉以前那些不良的坏习惯。只有这样,网络才会成为你今后的好帮手!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农村调查报告05-28

小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01-11

农村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报告01-09

农村调查报告03-26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04-17

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03-26

农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03-27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报告05-08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