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2-11-07 16:40:2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学生调查报告(汇编1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汇编15篇)

学生调查报告1

  春节期间,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纳闷的是乞丐也越来越多了。

  一次,竟有三、四个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儿童绕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有组织的“丐帮集团”,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帮帮主”了,他们正在开他们的.丐帮代表大会,制定乞讨纲领。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他们便散了。回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继续它们的乞讨。

  更令人可愤的是在公交车站,为了乞讨,一个小孩竟为一个年轻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钱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却嫌钱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让人见了既可愤又可怜,那年轻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钱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离开。

  竟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我便开始了一次社会调查。

  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车站、五马街、人民路这三大版块,可分为5大主要人种:

  1、学生求学;

  2、老人乞讨;

  3、残疾求助;

  4、儿童赤膊求助;

  5、卖艺求生。

学生调查报告2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在在大学谈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而不是稀奇古怪的事了,恋爱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和不正确的恋爱观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各大校园每年都会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原因而跳楼或其它轻生的现象。因此,就这个问题我们组成员就xx学院部分学生恋爱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

  调查结果

  根据xx学院的部分学生关于恋爱观的调查抽样中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调查针对xx学院的学生,由于我们人数的限制,就只能采用随机发放的分层抽样,50卷,并会对50卷做出分析总结,以供参考。调查范围xx的学生。其中,认为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正常的有89%,在调查恋爱状况时,认为曾经谈过恋爱或者已经在谈恋爱的有74%,至今没有谈过,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的有53.%。对7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无形的压力和思想方面的约束,绝大多数人不敢去谈恋爱,也不敢公开去谈恋爱,更多的是为未来而拼搏着,为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尽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当代大学生敢于追求爱情,大胆公开恋爱,恋爱已是当代大学的'普遍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开放。

  一个人恋爱,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那他们选择异性的标准是什么呢?根据调查,71.1%以上的人看重人品和和自己志趣相投,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1.1%的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择偶标准,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相貌、家庭背景、物质等。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

  对于恋爱的动机:调查发现有21.8%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认为自己空虚寂寞冷才开始谈恋爱的,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是一种被动的状态,与从众心理有关。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认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为了这个所谓的目的自己也要谈恋爱,而赶潮流与周围的文化环境的诱导有关。

  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学会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当两个人交往加深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成为恋爱关系。7.6%的同学是因为对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绝(67.9%是女生)。其中79.1%的同学是由于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对自己喜欢的异性类型和对恋爱的未来希望:女生中选择对方更多的是稳重成熟和关怀体贴,男生中选择对方更多的是温柔体贴;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和朝气蓬勃的一代,对未来有着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在对恋爱的未来希望中11.4%选择的是“两人一起升本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64.6%选择的是“尽量朝同一个目标奋斗”,3.8%的同学是只看到了眼前的认为管不了那么多,现在快乐第一,也有37.2%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此项调查中有一半以上大学生对恋爱的未来是尽量朝同一个目标奋斗,这说明现代大学生谈恋爱的心理趋向成熟。

  大学生恋爱犹如空中楼阁一样,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并且在大三时期面临就业的分歧,所以导致成功率不高,最后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很多,这就表明要经历失恋的人群还是很广的。而事实也是如此: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同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失恋大军。“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

  在调查报告中89%的同学能正确对待失恋;28%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去找一个;还有37%的同学认为很正常可以为以后的恋爱增加经验;11%的同学认为可以从中解放自己把这些时间拿去做其他的事情。更有些失恋后就感觉什么都是没有动力了,心情从此都很消沉。

  没有了爱情,友情和亲情依然还会陪伴你的啊!失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正视失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如果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善于利用各种宣泄、转移的方法进行处理,尚能安然度过精神危机,更有者会获得不菲的收获,如不能及时排除对爱的绝望,则会出现一系列消极情绪,对生活和工作学习都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此项调查也可以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结果表明:有80.2%的同学都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与婚姻关系应该顺其自然。他们或多或少认识到了自己当前所处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大学生的思想也还没有完全定型,可塑造性是非常强的,同时对自己的信心也不够足,所以在对未来婚姻的把握上不敢肯定,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同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怀有一种玩弄爱情的心态。

  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对于男女同学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一般来说,男子和女子对爱情的理解和态度是有些差异的。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学院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顺其自然、健康向上的爱情,并且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恋爱

  我们有以下建议:

  1、爱情都是人之向往的,要美好纯真的对待,在恋爱的过程中要做到去相信彼此,不要互相猜忌,大家都要把这个当作通往美好幸福未来的目标,付诸行动一起努力奋斗朝着这个目标前行。毕竟相信有情人,终成家属。

  2、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爱的有机结合。

  3、要正确对待恋爱。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婚姻观,认准目标,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中去,积极投身到社会和集体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而不要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

学生调查报告3

  如今大学生创业问题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而且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对即将面临工作的大学生是一条值得考虑的出路,但是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的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刚出校门就开始创业是盲目的,而且缺乏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调查活动。由于交际的缘故填写问卷的人员中以理工科学校为主,其次09届和10届的大学生是主要的被调查群体。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就业的形式不容乐观,因此,创业这一出路就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的眼中。在调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毕业后有创业的打算。

  主题:

  创业其实是以新的生产力导入的方式开展一段事业。创业和以前的'谋生不太一样,所以对大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说你要能够协调一些人际关系,能够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如在对内有员工团结问题,对外涉及到和工商、税务以及各个社会组织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半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业技能,但是专家称还没有创业,别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学生除了有点子以外,还有哪一些扎实的基本功有45.88%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习如何自主创业非常有必要,但是,仅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时积极地去了解创业的信息。对此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这个现象。我们认为现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很空洞。

  有关创业的具体资料对大学生来说事很难接触到的。所以大学生创业一般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生涩的。最重要的是对于项目或者是事业的定位以及战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方向选错了,后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辕北辙。所以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际沟通;三是关于战略方向的把控。这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具备的话大学生开展创业实际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比较艰难了。

  调查结果

  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对于绝大数的大学生是一条不可行的路,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很表面的地方,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也应加强对这方面信息的关注程度,注意完善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调查报告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电脑、电视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尤其是现在的儿童以及青少年几乎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用来聊天啊、看小说啊、打游戏等等。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而致盲者已超过30万人。因此,儿童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关注。为什么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的眼睛是怎么近视的?难道仅仅是不良的习惯造成的吗?为了了解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及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小学生们做了一次调查。

  二、问卷调查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2.你的`小学年级段:

  A.低年级 B.中年级 C.高年级

  3.你是不是近视:

  A.是的 B.不是

  4.你是如何近视的:

  A.看电视或用电子产品过度 B.坐姿不端 C.遗传 D.不近视

  5.你近视多少度:

  A.200度以下 B.500度以下 C.更高 D.不近视

  6. 你近视几年了:

  A.两年以下 B.五年以下 C.更久 D.不近视

  三、调查分析:导致近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小学生是因为使用电子产品过度才导致近视的。

  1. 看电视的距离太近

  2. 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太长

  3.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太正确

  4. 遗传基因

  四、调查建议

  1.写作业时坐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要做到胸离桌子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2.尽可能少上网或少看其它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

  3.定期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方式近视加深。

  五、体会

  为了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纠正不良的习惯;二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视力关系到我们的一生,所以一定要爱护我们的眼睛,以免将来后悔。

学生调查报告5

  一、调查概述

  20xx年4月,我在实习的一所镇中学调查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趋势,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a)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2.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3.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2)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在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80份问卷,收回70份有效问卷,接近理想的有效样本数。

  三、调查的结果

  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有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考上大学,16%的中学生不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年轻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学习热情高,24%的学生学习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的弱化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第二,与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实用性强的学科充满热情,但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等学科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几乎没有用”。

  3.学习需求

  “专业”是目前师生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52%的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习更多实用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99%的学生高中毕业后有上大学的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前的中学生有明显的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和功利化

  他们大多意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和生活所需的基本文化和科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一些经济条件较好、成绩优异的学生致力于追求高等教育。

  中学生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中学生越来越追求未来教育产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许多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他们课程的价值,然后决定他们在不同课程中的努力。他们要求课程教学应更多地与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联系,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和判断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感到困惑。原因如下: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难,使他们对参加高考失去信心;第二,学术性高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需求,难以产生内部刺激和兴趣驱动的学习。这些原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个人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不同,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出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意味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高中毕业准备就业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院校或艺术院校的学生,要求教学课程难度适中,学习成绩适中;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要求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到一流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意味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有宽泛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学术课程知识,还需要充分培养自己的专业,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的目的很明确,但是很主观,不协调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9%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然而,通过对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自身的调查,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的主体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未来进城就业的困难。显然,这么大一个群体有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另外,40%的学生希望将来事业有成。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行动的不和谐。调查结果显示,即将参加高考的37%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热情,而是表现出消极等待的态度。

  紧张快乐的练习生活结束了。这种实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学实践,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践。期间积极努力,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成绩优异。同时在实习期间也做了深入的调查,针对的是语文课。为了得到老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投入了大量的思考,最终的调查结果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资料,我不仅局限于对自己实习班级的调查,还进行了跨班级、跨年级的调查,甚至去了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发放问卷。同时,我也积极与学生交谈,与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有些可能是前人描述过的,或者是老师经常谈到的,但我觉得这对于我们的实习生来说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之前的理论认识。希望我的理解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谈谈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的学校是一所小镇高中,有22个班。该大学在兴宁地区高考排名第四,但近年来学生人数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就读技校的学生增多,以及附近的吉平中学增加了高中。受经济影响,梅州教育投入有限,学校经济状况差,设备落后,教室没有电脑、幻灯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近年来,学生成绩差,基础薄弱,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我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会设计很多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的一些语文老师告诉我,学生很懒,不太注意学习,尤其是语文。他们认为自己努力不努力就不会考得太高太低,和其他同学的差距也不会很大。另外,如果他们努力学习,可能不会取得好成绩。所以,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基本都不看。所以上课要多提问,这样才能逼他们下课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为什么”。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教材的.相关内容。我在自己的实践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效果确实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中学教学中并不十分流行。重要原因是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理想。学生的目光被课堂上的大屏幕吸引,很少有学生再看书。学生爱看一些图片,记得很清楚,但是忽略了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在这一领域广泛应用,所以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认为一个班的学生语文成绩差异很大,学生可以分几个班。一个老师几乎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学好语文。它取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个人情况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有些

  老师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就牺牲大家的利益。不值得,老师精力有限。老师也承认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偏差,但也无能为力。毕竟他们是被高考的指挥棒绑着的。老师不能平等对待学生,这一点老师可以坦诚的告诉我,真的很难能可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因为考试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不能准确掌握文言文的学习。在调查中,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本,以便背诵,然后疏通单词,讲解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句法和句式。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大多侧重讲解,让学生记忆深刻。而现代文学的教学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不注重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调查中,我也发现有经验的老师授课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记性不好,缺乏自我意识。如果气氛过于活跃,教室会很吵,难以抑制。而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是达到了,但是要花很多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讲讲中国文学的情况。

  调查中有同学公开跟我说,对学中文不感兴趣,不想学。他们认为汉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了,每天都说母语。很多学生不明白学语文的用处,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学课文。现在的学生都那么有个性,我觉得学好语文有很多好处。毕竟高考的时候多了一分,人生轨迹就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当你进入社会时,你需要与他人交流。良好的表达能力很受欢迎,语言技能在你生活中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一开始喜欢现代教学方法,对现代教学方法感兴趣,但是等久了也没关系。有同学跟我说,老师对多面体的教学时间把握不是很好,有的时候记笔记太快,有的时候太慢,学生听起来很烦。有些学生甚至说老师的方法太老,影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重视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落后的同学,在这个问题上都有着相同的看法。调查中有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以后会不会当老师。我回答他们:“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后进生自我意识差,经常不听话,自然会让老师不高兴。”老师也是人,有一定偏差很正常。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只要我们多关注后进生,他们就会被感动,取得很大的进步。老师似乎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后进生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更热爱学习你教的课程。

  有同学说,学语文的时候,有的老师不能加很多课外知识,只能加讲义上的内容。其实他们都能理解。如果老师总是这样,就会觉得这样的老师不好,水平低,然后就不再理会老师的讲解。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下降。他们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谈论当前的社会,并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大多数学生喜欢上课幽默的老师,不喜欢批评学生,能和学生相处融洽。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多关注自己。

  即使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是如此,这种欲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原谅他们的逆反心理,和他们交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且有些同学也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穿着和日常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看来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另外,有同学表示,广东教育版新教材的内容很难理解。我觉得教材多针对大城市的学生,比较接近发达城市学生的体验,而山区的学生体验较少,很难把握自己的情绪。

  学校4点20分放学,学生在此期间无事可做。虽然同学们都说考试压力大,学不了多少题,但是也没花时间学习。平时下课很少问同学老师,这也是他们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调查,我认为教师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科目更感兴趣时,才能快速提高成绩。教师可以组织更多的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出更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理解。课文要简单分析,例题要贴近生活,要是现在发生的事,人们关注的事,让学生更好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兴趣。

  第二,正确看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的确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学,但我认为我们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时应该把握好一个度。过度使用多媒体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以上调查中不难发现。对于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图片和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学习课文,枯燥的课文就容易让学生接受。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最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师生交流。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山区教育,为山区偏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学生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标:

  1.了解学生的理想

  2.了解学校指导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教育现状

  二、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详细调查)、学生当面了解、采访学校教师和领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15到20岁的左右的六年里,现在的孩子一般都要从中学里走过。六年的漫长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的东西,甚至所获得的改变可以左右一个人一生的道路。特别是人在中学阶段的当口。人的身体,人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奇异而深刻的变化。一点点,人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每一种思想,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个开始,而在这个阶段确立人的理想就是人生最紧要的第一步。

  人的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活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是基础,是人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应予以合理的满足;社会理想是人理智上的最高追求,包括国家的,民族的,人类的。而职业理想是生活理想和和社会理想之间必要的过渡阶段和中介环节。换句话说:生活理想应提升到职业理想的高度上去,社会理想应落实到职业理想的实际中来。

  在人一生的活动中职业生涯既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又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人生实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是中学生实现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

  然而,当代中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如何呢?对此,笔者对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问卷显示,虽然经过了初中三年的成长,到了高一高二仍有近16%的学生认为:理想与职业理想的概念是一样的。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这部分学生连职业理想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更不用谈自己树立什么职业理想了。自然的,问卷相关显示:有的学生未曾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那么,在其余近84%的学生中,他们对于职业理想就一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吗?根据我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近距离了解,多数学生对职业理想的问题是比较混沌的,或者说是没有责任型的,职业理想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起点或者目标的意义。有的'学生曾想过有关职业的问题,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对于他们来说,最眼前的学业才是他们所应该关注的。

  在问卷的主观题中,有很多学生明确地写出: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那么考上好的大学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这种好生活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抽象的,并没有清晰的想法和设想。他们实际上把考上大学看成了终极目的了。考上大学之后呢?再说吧!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大学生中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学中文的不喜欢中文专业,学外语的转学法律,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业。

  在问及“是否关于职业理想的问题以后再考虑会更好一些?现在主要是学习?”时,62%的学生选择了“是”,还有近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我不禁想起了资深顾问式培训专家倪砥的《我不是在教训你》这本书中的一句话:错就错在不知要到那里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出席了全国青少年代表大会。他们参观了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而年仅16岁的比尔在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当美国总统,成为影响世界的人。这以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走进白宫,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在他46岁那年如愿以偿。

  用三十年的时间哪一种合理的目标达不到呢,怕就怕南辕北辙。我们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都脚踏实地没错,眼朝地下,背负着学习的铁犁向某一所大学开垦着,而这所大学所学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想要的吗?只要看看下面的问卷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已分科的高二年级,有近50%的学生所选的班科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一致或不知道是否一致。连最眼前的分科都没法保障是学生自己所需要的,大学就可想而知了。这显示出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要持续多久,而我们的学生究竟要往哪里去?

  撇开上面“有没有”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交代的是:我调查的是一所设于小镇上的普通高中,吸收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周遍地区农村的孩子,有一定区域局限性。

  对于“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这个主观题,我仔细翻阅了完整的四个班级的问卷,(其中两个高一班,两个高二班)我惊异的发现这四个班分别是全班45人中有18人,58人中有13人,67人中有18人,73人中有20人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另外,比较多的是医生,每个班里也都有10人左右,此外较多的就是警察、律师。当然也有其他种类的,但这种分布状况实在是不平衡。四、调查反思

  是什么左右了我们学生的选择?是选择的范围!又是什么规定了选择的范围?是周围社会所给予学生们有关的职业信息!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重重围困以及学业的重压下,他们的眼睛所能触及并能够比较了解的也只能是这些。更何况,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小镇,视野更加狭窄,也就更加需要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

  然而,令人担忧的也正是目前的传统教育,升学率是学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长远需要。现代社会的现状是高度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其实早已被打破。据统计,全国现有一万多种职业,新职业仍在不断涌现。闭目塞听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中学阶段是学生吸收外在信息,定下生长基点的紧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非常紧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世界形势,开拓视野,这样学生才会有较高的人生起点和更高的人生标准。而对于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更是起着目标性的启示作用。

  1994年9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之中,明确表示,职业指导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

  而且明确规定:职业指导的教学课时,在初中阶段不低于15课时(一般在初二设置为宜),在高中阶段不低于20课时(一般在高一设置为宜)。职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分初中和高中两阶段分别加以说明,并说明了职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然而,职业指导在学校的现状如何呢?据我了解,类似的指导往往集中在学生毕业前填报志愿时进行。其实进行的指导只是升学指导中的一部分。一般教师也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指导。重要依据即是高校历年招生的分数线,主要是注意学生的专业限制和录取可能。虽然减少了一些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这显然比较忽视学生的兴趣,身心素质,学习潜能和个人理想,也忽视了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再则职业指导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最后选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高素质,发展潜质,使学生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决策的高度。这些都需要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系统启蒙与引导,需要学生在平时就有一种对职业与专业信息较广泛的耳濡目染以及对自身的科学的观察与分析。显而易见,在现行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在仓促的时间里决定自己的命运,似乎可能违背问卷里显示的的人所支持的一个美好的少年愿望——“会努力使职业理想成为现实选择”!显然这样的指导已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离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目标更远。

  中学生正值富于幻想,树立理想,建立人生基点的最佳时期,职业理想教育更成为当代中学生潜在的强烈需求。学校的职业理想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定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和落实到位才能够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召唤。

学生调查报告7

  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20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媒体是他们分享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7、57%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20xx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20xx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20xx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20xx年下降了4、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4、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20xx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9、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被访者愿意把20%~3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20xx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4、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3、62%,比例比20xx年稍有增长。

  住宿花销最多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200元以内,41、92%的人花费在200~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费在500~1000元。

  在中长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费在200元以内的比例降至22、11%,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34、66%,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25、22%。

  在所有花销中,住宿成为花费最多的项目,占据了31、73%;其次是景区门票,占了20、88%,交通(17、38%)和餐饮(16、98%)位列其后。

  而在花费意愿上,78、22%的大学生愿意为美食花钱,看特色演出(38、37%)、买当地特产(33、66%)和景区门票(32、1%)均排在美食之后,此结果与20xx年相同。

  自助游极受青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本次调查中,有73、17%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说明自助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受青睐,选择旅行社团队游和社团旅游的则分别只占据了14、91%和6、28%。

  在选择出游的同伴时,“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据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恋人”则占了9、79%。

  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71、16%的被访者选择会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远远小于火车。选择会乘坐“汽车”的有50、6%,选择“飞机”的有20、96%,另外还有10、57%的人选择“自行车”,6%的人选择“轮船”。

  观赏风景仍是出游首要目的

  在旅游目的的调查中,“观赏风景”(56、38%)仍为第一位,比20xx年增长了18、45%;“增长见识”(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20xx年增长了19、5%。

  更倾向暑假出游网上寻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依然是被调查对象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体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双休日”(25、01%)的比例则远远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别为61、56%和65、1%,这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远远超出“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进行旅游准备,30、07%的被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此结果与20xx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39、52%;其次是“费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此结果基本与20xx年持平。

  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

  最爱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传统方式如互赠照片、发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则成为大学生最倾向选择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6、13%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字记录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睐自然风光类景点

  本次调查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项目设置,其调查结构与之前的类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长见识”(65、68%)和“锻炼自己”(61、3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进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及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

  而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类”更受大学生青睐,占了66、78%,“历史人物类”则稍逊一筹,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国内旅游的时间更长。有58、7%的被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的被访者选择停留一周,而做3~5天的短途旅游的仅占6、78%。

  “背包自助”和“交换游学”成为出境游最主要方式

  在选择境外旅游的出行方式中,“交换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而在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了55、45%,女生占了44、55%;在选择“交换游学”的人群中,男生占了43、99%,女生占了56、01%。由此可见,在选择境外旅游方式上,性别上存在有一定差异,男生更愿意进行背包自助旅行,而女生则更偏向于通过交流或交换项目,边学习边旅游。

  在对阻碍境外旅游因素的调查中,“交通费用高”(58、31%)成为首要阻碍因素,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而“无信任旅行社”则是最小的因素,仅占了22、9%,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青年是旅游的主体参与人群,而大学生群体,又是其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将每年持续进行这项调查,使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

学生调查报告8

  调查

  我观察了周围的环境,植物生长得很茂密,我排除了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可水中的死鱼非常多,垃圾也不少。这样,就只能是人为造成的。

  分析

  1、小河附近有一道公路,那里每天都有很多车辆通过。

  2、附近还有很多商贩在卖小吃。

  3、还有许多饭馆,小吃店和果汁店。

  4、我们看到了两个污水排放管道。

  结论

  1、有很多人往小河里扔垃圾,吐痰,小鱼吃后,导致食物中毒而死亡。

  2、由于有污水排放到河里,有的鱼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

  这些信息告诉我,小河污染都是人为造成的,看着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臭水沟,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吗

  建议

  河道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拉起手来,不要为了个人方便而污染小河,我们应该自觉做到保护我们的小河,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每好与和谐。

  今天我走出家门,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些与我们城市极其不相称的现象,大街上卫生状况相当差,还有许多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我发觉现在的长沙城其实很美丽,干净整齐的五一绿化广场,雄壮挺拔的长沙城标电视塔,闻名全国的岳麓公园和烈士公园。有这么美丽的长沙人们都引以自豪,在火车站我随意的问了一些过往行人,问他们对随地吐痰这种行为的看法,大伙都觉得是不文明行为,可有些人却就是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在五一绿化广场,我又看到有许多小朋友认真的将广场上的果皮纸屑捡起来扔到果皮箱里。我不由得想:为什么小朋友都知道要讲卫生,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那些已经长大的'叔叔阿姨们却不懂得这一基本的文明公德呢

  据了解,年轻一代比年长的一代要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小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都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我相信有了小朋友的环保意识,地球的未来大有希望!

学生调查报告9

 90后生来就任性、娇生惯养、拜金吗复旦大学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报告指出,90后大学生从容、理性、务实,是值得信任的、充满正能量的一代。深究其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丰裕或成解读90后的关键词。

  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调查以随机抽样方式,从覆盖不同地域、不同办学层次(包含211、普通本科、大专院校等)的中国大学中抽取1708名微博大学生用户,通过对样本近两年间发表的所有博文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愿景和情趣。

  重视家庭生活 相信自我奋斗

  报告指出,与40后、50后属于匮乏一代、60后、70后是温饱一代大不相同,90后如今已真正成为丰裕一代,不仅生活在丰厚的物质环境中,还成长在发展机会增多、流动渠道畅通,社会态度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

  环境变革必然带来物质观的转变。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群体更愿意追求舒适的生活,27.1%的大学生认为人生成功最核心的要素是舒适,其次是成就感,再次是美满家庭。23.5%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社会最核心的特质是舒适,其次是安全、富裕等。

  调查还反映出90后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有效样本中98.6%的人表达了对父母的珍视,88.1%表示支持传统家庭观念,包括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赡养父母等,95.4%支持弘扬传统文化。

  追求舒适、向往家庭,并不代表90后不爱奋斗。9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不断的个人奋斗实现梦想,但平等是重要前提,且有89.0%的人认为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受访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应为个人发展提供公平的起点和平台,最后结果的差异则有赖于个人努力。

  追求个性张扬 支持理性爱国

  报告指出,90后注重个性的`发展。94.8%的受访大学生对个人权利持正面态度,其关注和议论最多的公众人物也大多具有鲜明个性。半数以上受访者表示反对条条框框的束缚,希望能自主决定诸如婚姻、生死等重要人生阶段。

  尽管思想前卫,但90后却不爱任性妄为,对待争议性话题,90后通常态度谨慎。在原则问题上,他们也有强烈的是非标准,如98.2%的人对吸食软性(如等)持反对态度。

  90后亦是真正的互联网一代,面对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想观点的冲击,他们总体呈现积极、理性的态度,不同于传统大学生愤青的形象,如83.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中国应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开放心态去借鉴吸收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此外,强调国际关系应互惠合作的大学生比例达91.3%。

  恋爱观:拼能力比拼爹重要

  在恋爱观上,调查指出,90后大学生已更加看重恋爱对象精神交流与情感支持的心理特质,更看重恋爱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少关注外貌、家庭背景等。

  具体而言,21.4%的男性和20.2%的女性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的要素为性格要素;26.1%和31.0%的男女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最看重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70.7%的受访者认为核心要素是情商高、交往能力强,20.7%的人认为是工作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如果将综合素质中的交往能力(情商高)、学习能力(智商高、名校毕业)和工作能力强等概括为能力,那么有11.3%的男大学生和11.6%的女大学生最看重恋人的能力,比例远高于看重家庭背景的男生(3.0%)和女生(3.9%),表明在90后学生眼中,拼能力已远胜过拼爹。

学生调查报告10

  调查时间:20xx年6月14日

  调查地点:xxx职业技术学院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关于在校大学生的兼职情况,以及其中所反应出来的问题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一、目的: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很多,但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兼职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对此,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兼职的看法以及选择兼职工作的类型等,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数据统计1.46%的同学对做兼职持良好、赞成的态度,并且66%的人都有兼职的经历,这些同学做兼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当然,也有22%的是为了赚点生活费,减轻父母的负担,这22%的同学中,月生活费在300-600元左右占大多数。2.40%的同学认为兼职会影响学习,40%的同学认为合理安排就不会影响学习,而48%的同学会在寒暑假做兼职。3.92%的同学选择兼职工作的`类型是派发传单、做促销和礼仪。极少数同学则会选择模特儿和家教等兼职工作,80%的同学获得兼职信息主要是通过熟人介绍和兼职中介推荐。

  三、数据分析

  1.绝大部分同学对兼职持赞成态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而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选择做兼职的同学却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学认为做兼职会影响学习,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议同学们最好在寒暑假等长假时期做兼职。

  3.既然做兼职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那就要选择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兼职类型,如果是经管系的,可更多地考虑促销方面的工作,学习旅游管理的,可选择促销、礼仪和餐饮等多种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小心兼职骗局。四、心得体会大学生可适当地、适时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兼职工作,这样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确看待和对待兼职,要有选择性,不能有“钱”就做,这是极度错误的一个观点。最后提醒大家一句: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切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

学生调查报告11

  面对当代大学生对亲情的冷漠,对父母的疏忽这个问题,我们进行此次“在校大学生亲情观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这次亲情观调查,来号召在校大学生学会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沟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学习进步。同时,亲情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大学生开展亲情观教育,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希望我们的此次调查能够为我校的亲情教育出谋划策,提高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一、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法 :

  本调查小组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针对亲情观的相关内容,编制出《在校大学生亲情观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了解在大学生的亲情观的浓厚程度及其对亲情的看法。问卷采用ABCD等几个选项中选择及问答的形式进行,采用匿名记票。

  问卷内容 :

  【1】被调查者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级。(第1—2小题)

  【2】被调查者对亲情的看法。(第3、18题)

  【3】被调查者对亲情的渴望程度。(4、5、9题)

  【4】被调查者与家人的联系频度、联系方式、联系的原因及谈论的话题。(第6、7、8、16题)

  【5】在被调查者心目中的父母。(第10、11、15、17题)

  【6】被调查者对家人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及自己的实际行动。(第12、13、14题)

  抽样调查:

  我们调查分析的总体是钦州学院所有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通过抽样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填写的形式。为了真实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亲情观,我们本次调查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校大学生亲情观调查问卷调查。样本容量为600,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查时注意将男女比例大体控制在2:3的情况下进行。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1份,有效问卷588份。

  对获得的有效样本,课题小组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调查对象情况如下: 后记: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亲情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且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亲情观教育,还值得我们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同学当中很多对家人的基本信息都有点了解,且在特殊的节日中也附上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父母的一些想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还有12%的女同学、12%的男同学完全不了解的。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我们同学和家人之间缺乏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二、调查结果

  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亲情观既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呈现良好积极的一面;同时也由于西方文化中以个人为中心思想的慢慢渗入,呈现出不良消极的一面。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总结得出一下的结果:

  积极方面

  调查显示,当今我校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比较重视亲情。在回答“亲情、友情、爱情三者中,在您的心里最重要的一个是” 这一问题时,选择亲情的女同学占61。6 %、男同学占52%。“你是否记得家庭成员的生日”这一问题时,女同学有53。4%选“记得一部分”42。4%选“记得”、男同学有48%选“记得一部分”44%选“记得” 在回答“您是否会在家人生日、过节的日子与家人联系并送上您的祝福?”女同学有79。4%选“会”17。8%选“以前没有但以后会”、男同学有64%选“会”20%选“以前没有但以后会”。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日益上升,同学们的感情也日益变得外露。100%的同学选择用电话与家人联系,在联系的时间和频次上也有大幅度的上升,女同学有43。8%男同学有32%选“一星期以内” 同时还有女同学27。6%男同学28%选“两星期以内”与家人联系,由于电话的方便和快捷,父母与孩子双方都比较主动。

  (二)消极方面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中,一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往,但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加之父母和祖父母的溺爱,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烈。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与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孩子与家长缺乏真正的了解。尽管从调查中显示,女同学有43。8%男同学有32%选“一星期以内” 同时还有女同学27。6%男同学28%选“两星期以内”与家人联系但是普遍存在与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谈心较少,彼此互不了解情况。在回答“你是否经常与家人谈心”这个问题时,只有32。8%女同学24%男同学选“经常” 女同学有61。6%男同学76%选“偶尔会”。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时选择家人(女10。9%男12%)作为倾诉对象的远远少于选择朋友作为倾诉对象(女71。4%男64%)。

  在与家人的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只是谈一些生活琐事,真正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很少。在大学过程中,虽然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较多,但是大多是嘘寒问暖,对孩子之间的了解很肤浅。另外一方面,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对于父母的一些想法,21%的.女同学20%的男同学了解,12%的女同学12%男同学是完全不了解。

  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由中学毕业直接进入大学, 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对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也明显不足。尤其是大一的时候,不少同学不会处理生活小事, 不会安排生活费, 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只会找家人或是朋友哭诉。久而久之,生活自主自立能力明显不足, 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都对家庭过分依赖, 不利于自己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在调查中也发现同学们对家庭过分依赖,在回答“当你作出重大决定时,您会?”只有6。8%的女同学24%的男同学选择自己决定。可见我们同学自主自立能力确实是有待提高。

  三、原因分析

  从上述现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亲情观上,大学生讲究奉献少了,索取多了,如今大学校园已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安乐主义风在校园中弥漫。同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在选择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好度,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引起了质变。

  (二)学校教育中亲情教育的缺失。中学教育的实质仍然是应试教育, 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伦理道德教育力不从心, 观念陈旧, 方法老化,脱离学生心理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 情感教育更是缺乏。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大学教育也是重教学、重研究、重实践、轻情感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 亲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 甚至缺失。

  (三)缺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导致人生观出现偏差, 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亲情观上就表现为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自私、自我, 不顾及家庭和亲人的感受。

  四、对策与建议

  1、学校给与一定的重视。学校应该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完善伦理道德教育。

  2、创新开展亲情教育的方式。在我校的伦理教育中,主要以讲授为主,可以尝试改变教育形式,组织同学们观看一些亲情教育片;开展全校性的亲情教育活动,比如说写一封家书活动。创新开展亲情教育的方式,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和践行亲情教育,同时可以采用角色互换,让双方更加了解。

  3、学校与家庭联动, 切实开展亲情教育。亲情看似平凡, 实则孕育伟大。有亲情的人既能爱父母, 也能爱他人、爱社会。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亲情教育,将亲情融入到教育之中, 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父母的期望、关心、理解可以让学生振作,可以成为他们要求上进的恒久动力, 可以增强信心和恒心, 推动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亲情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且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亲情观教育,还值得我们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学生调查报告12

  通过以下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

  当今社会正面向多元化发展,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负翁”、“月光族”随之大批涌来。在我们的校园中,昔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中,又夹杂进了“手机声声”。为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为我校明确确定贫困生标准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同时为我校学工处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特开展此次调研。

  调研时间:XX年11月27日---XX年12月15日

  调研对象:校本部外语学院、水土学院、经管学院等九个学院

  调研方式:问卷调研

  调研情况: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达98.95%,数据真实,可信度高。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等方面展开调研。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消费去向: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我校学生的花费主要在购书上。由于学校发放的教材只是基本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学生的消费去向中,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等级考试等书目占了一定比重。

  在消费去向中的通讯费中,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占的比重最大。对于大一新生,由于刚来到大学,对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都很陌生,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同时对于大学中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习惯,总喜欢和自己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换信息、交流意见。而大四的学生的通讯费主要是联系工作。

  在恋爱消费方面,有些同学有着固定的“爱情投资”。“爱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费”,但是没有资金是浪漫不起来的。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是需要消费的。对于男生,需要给女生买单,送礼物。同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用在化妆品、首饰上。

  另外,在恋爱中,双方都共同支出的一个方面是在衣着打扮上,名牌成为一种标志。“只买贵的,不卖对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种观点。在现在这个社会,恋爱是合理的,但对于恋爱中的种种不合理消费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恋爱中的消费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总之,无论是从哪方面支出,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只是比重的不同于大学生的看待社会的角度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上网消费:无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上网消费都占了较为稳定的一定的比例。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左图是我校学生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状况: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是较为可观的。进歌厅,打台球,遛旱冰,生日聚餐…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在零食、水果方面,女生的消费型对较高。在大学中,女生更多地学会如何保养自己,水果既经济又实惠,所以是最佳选择。至于零食,既是某些女生的喜好,同时也是部分女生打发时间的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校学生的消费去向多样化,正是多样化的消费无形中就增加了总的消费金额。下面是我校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和学期总的支出情况:

  二、月支出情况及学期支出情况:

  月支出

  学期支出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消费层次不等,出现了较大差别。从整体上看,我校大多数同学的月消费保持在200-400元之间,各学院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消费现象。而且在现代的各所大学的校园中,学生这样的高消费的现象均已屡见不鲜。对于着相当一部分的高消费的同学,他(她)们的经济来源以及对家庭的影响又如何呢?

  三、经济来源及对家庭的影响:

  经济来源经济来源

  学院父母助学贷款奖学金或助学金勤工助学

  资环100%

  水土97.5%2.5%

  外语83.33%16.67%

  机电63.64%18.18%9.09%9.09%

  生科72.22%11.11%11.11%5.56%

  经管95.24%4.76%18.18%4.55%

  以上表格中数据表明,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父母,说明我校学生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甚至有些学院学生占到了100% ;此外,助学贷款也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我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方面卓有成效,使学生深切体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对学生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识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的经济来源是勤工俭学,说明我校学生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四、学生对家庭的依赖过重,对他(她)们的家庭自然又有着影响。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的消费度对家庭的影响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的家里因为供应大学生而使生活拮据,生活状况下降。这说明学生的在校生活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家庭的生活。 “再穷不能穷孩子”,绝大多数的家长这样说,“虽然我们家的收入不多,但我们就这样一个孩子,决不能因为钱而产生自卑感,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在大学里过的舒畅,不影响学习”。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的地位。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是再辛苦自己,也不会委屈孩子。在家长这般疼爱与呵护下,大学生是否该有自己的消费计划?四、消费计划图表显示,我校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较为合理,虽没有制定消费计划,但是支出合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自己的资金,更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计划性。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超支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合理,但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支出的方式增多,自然花费增多;(2)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外部诱惑增多,好奇心促使大学生尝试不该有的消费方式; (3)在月初时,常常不自觉地超支(4)常常有意外消费,如和同学打赌输了,就要请客吃饭,请的不好又没面子,所以吃好的……总之,种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引起学生的不合理消费。

  五、对学校的引导力度的看法观点比例

  很好,学生能从中收获很多5.71%

  有一定成果,但力度不够22.86%

  听说过,但没见什么成果14.29%

  力度远远不够,亟待加强57.14%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校对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消费知识的引导力度不够。当前我校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等进行了引导,这说明我校在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生活方面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完善。虽然,不良的消费习惯对学生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消费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尽快加强有关方面工作的力度。

  六、对“负翁”、“月光族”的看法

  上表显示,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消费的现象持否定态度,这说明虽然我校学生中也存在高消费现象,但我校学生还有着正确的消费理念。只要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可以改变局面。但如果长此下去,容易引起攀比消费,大学生仍然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坚决不能踏入高消费的误区。

  七、对贫困生界限划定的界限的看法

  上图表显示了我校学生对确定贫困生标准的观点,为我校发放助学金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就我校贫困生标准划定的观点整理学习成绩优秀

  无手机、电脑、mp3;注:学习、工作等需要除外

  无逃课等违规行为;

  不吸烟、不喝酒;

  上网较少,穿着朴素,不追求时髦;

  月消费金额在180元以下;

  生活费无法保证者;

  每学期生活费低于XX元;

  无经济来源,生活节俭;

  经班级投票,学院认真核实;

  提名候选人,并跟踪调查;

  仔细了解各学院各年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然后再向各学院划分名额;

  由家庭所在地出示贫困证明结合平时表现;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

  九.解决此次调研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1.对当前在校生,由学校制定统一指导思想,然后由各学院团委向该学院学生召开思想引导大会,在会议上引导同学们提升个人的消费意识,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在学林路、望岳路、神农路等学校主要道路上置办可长期保持的标语,以时刻提醒同学们。

  3.由校团委引导,校学生会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在学林路展出展板,并举行一次“拒绝高消费”的大型签名活动。

  4.针对有些学生的不清不楚的消费状况,以及有些同学拿着家长的钱任意挥霍的情况,由各院团委组织各院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财务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财物支出,并鼓励学生将整理的表格寄望家中,以此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5.为了减轻我校的高消费状况,学校对每一届新入校的学生及时展开思想座谈会,及时预防高消费的发生。并由学生班主任定期给学生开展班会,及时引导、教育。

学生调查报告13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我们对xx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20xx年通过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120份问卷进行调查,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113份。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xx财经大学在校生的诚信状况。

  一、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现状一:日常大部分时间能做到诚信,认为人际交往中诚信仍是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受访同学中仅有13.6%能够完全做到诚信,74.2%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做到诚信,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诚信的约占11.1%,而较少和几乎不能做到诚信的只占1.08%。而在人际交往中,50.9%的同学表示很看重他人的诚信,比较看重他人诚信的占了44.7%,而不太看重或不看重他人诚信的同学仅占了0.7%。

  诚信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否诚信影响着人际关系,影响着社会总体的诚信水平。由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校学生的诚信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基本上做到诚信,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校园风气等因素影响,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诚信,所以在校大学时的诚信水平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一个人是否诚信决定了他和别人交往时是否能够真心付出,是否可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很看重或比较看重他人的诚信,说明在如今的社会中,诚信仍然被看作为评价和选择一个人的标准。

  现状二:在校大学生在学业上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同学中,受访同学中16.8%的同学认为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很不合适,36.3%表示不太合适,26.1%中立,超过两成的同学认为可以理解。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12.0%受访同学认为很不合适,14.4%认为可以理解,27.8%认为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一样的,有近一半同学认为不太合适。面对考试作弊,在受访同学中有44.9%对考试作弊表示很不合适、坚决反对,29.1%的同学认为不合适,16.2%中立,但有9.8%认为可以理解。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在学业上诚信状况很是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与大学较自由宽松的环境有关,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逐渐变得慵懒,迟到旷课早已是普遍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没有相应的处罚,学生也大部分认为这个不涉及诚信的问题。由于大学里缺乏管束,很多学生在平时都没好好学习,浑浑噩噩,到期末考时,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通过抄袭的方式,不过毕竟还是少数。

  现状三: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学生诚信状况有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学业诚信得分均值为3.89,女生为4.04,男生的诚信水平显低于女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诚信水平明显高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党员和团员得分均值为3.94和4.10,相对高于群众和其他民主党派的3.44和3.50。

  大一大二的同学刚进大学时,还带着高中时的单纯和幼稚,到大三大四就相对变得老油条了,这样的风气也渐渐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而党员和团员,在入党入团时就已经经过一定的筛选,思想觉悟、综合素质相对较高,故而诚信度也相对较高。

  现状四:在校大学生认为诚信在社会中很重要,但认为当今社会的总体诚信水平一般

  调查结果显示,当询问到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时,近九成的同学认为诚信在社会中是重要的。而约58.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国社会诚信总体水平在一般的。

  虽然诚信缺失状况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诚信是很中重要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大学生的眼中,我国当前的社会总体的诚信状况还不令人满意,可以说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大学生从自身作起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由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比如开展诚信论坛,国学课堂等等活动,让大学生加深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

  而作为大学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诚信,不要被校园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坚持自我,不要被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所影响。

  建议二:改革大学教育体制

  大学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和调整,大学教育本来是自由自觉式的教育形式,但是有时由于过于过分宽松的`环境,许多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里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没有认识到大学一样需要好好学习,到考试时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以求得考试的通过。所以校方可以在体制上加以改革,把这种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而不以期末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指标,多加赋予学生以创造性的作业和课题,让同学们乐于去学习。

  建议三:营造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

  作为校方,需要以身作则,给所有学生做好诚信表率。同样的,老师更要注重他们的言行,首先做到诚信,才能正面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出现不诚信的状况,给予教育、警告,以教为主。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将会深深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诚信水平。通过对xx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调查,初步了解了大学生诚信的基本状况,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虽然大部分学生有诚信的意识,但是却还是不能从行为上严格的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西方发达社会,在诚信上他们做得是比我们好的,或许使他们的法制建设比我们健全的缘故,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近些年来,论文抄袭、贪污舞弊等状况近些年频频爆出,世博会上观众为省时间不排队,“角色扮演”走绿色通道甚至强行通过等等现象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会不断提高,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的。

学生调查报告14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树大大三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三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见附)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 当代大三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 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 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三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 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张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 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二) 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 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 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 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树人大学大三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三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学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 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 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 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学生调查报告15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年大一新生必问的问题肯定就是应该加入那个社团,其实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积极参与为基础。因此一个社团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发展的潜力,社团活动是否具有号召力,取决于一个社团的社员的素质。由于社员素质的不同,大学社团虽然多但也是水平参差不齐,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社员的素质的呢?哪种社团更吸引高素质的大学生参加呢?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又有哪些影响?社团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又该怎样做才能越办越好呢?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我进行了大学生社团活动问卷调查。共调查了30名大二学生,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社团经历。问卷共设有四个问题,对于第一题:吸引你加入社团的原因,回答兴趣爱好的有16人,得到认同,提高自信的有10人,打发空闲时间的有2人,广交朋友的有2人。由此我们可看出兴趣爱好是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首先考虑的因素,正所谓志同道合,大学社团的出发点也正是为了集趣味相同之人,一起做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事。第二个理由得到认同,提高自己。大家已经是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对未来的思考,所以社团活动不仅是追求兴趣的地方,更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场所,因为社团活动都要

  学生自己来组织,经费有自己筹集,如果有幸当选部长,主席之类的领导职位,还会涉及经营社团,管理社员,因此社团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舞台。所以很多同学参加社团更大的理由是提高自信,锻炼自己。虽然这个理由看似不像第一个里有那样单纯,带有功利的色彩,我却认为是很理性,很有远见的一个理由,当然我们不排除因为感兴趣加入,所以表现突出成为领军人物,兴趣与锻炼自己同时实现,这样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对于另外两个理由,打发空闲时间和广交朋友,30人中都是各有2人选择,对于打发空闲时间,给人一种生活态度很消极的感觉,大学生活虽然不像高中那样紧迫,但总不至于到了无聊到无事可做,没事找事吧,如果加入社团仅为了打发时间,那么我想这对于所加入的社团和自己本人都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对社团活动肯定不上心,说不定什么时候觉得没有无聊时间可大发了就会从社团中销声匿迹,而抱着这种心理加入的社团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不起一点作用。至于广交朋友,这可以说是任何一个社团的特点,毕竟大学社团是一个不分专业,可以结识学校各个专业同学的平台。也正因此为了交朋友成为加入社团的一个理由。

  对于第二题什么样的社团更吸引你,我们共设有三个选项,学习类,例如外语俱乐部。娱乐类,例如轮滑协会,登山协会。丰富经验类,例如创业协会,广播站。选择第一个的同学有10人,选择第二个的有8个,选择第三个的有12个,看来很多同学还是很重视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我个人认为大学社团就应该起

  到这样的.作用,但我们也不排除加入一个学习类或积累经验类的社团,另一方面为了放松自己,丰富大学生活再加入一个娱乐的,只要时间安排合理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

  对于第三题社团活动有哪些影响或作用。从活动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来评价,有12名同学认为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大,可以起到发展兴趣,结识新朋友的作用,有9名同学认为社团活动是形式重于内容,没什么意思,参加几次后很失望,有5名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很浪费时间,没什么实际收获,有4名同学认为无所谓。我认为大家对社团的看法不一致是导致影响不同的最大原因,本来抱着很积极的态度加入社团的同学肯定能从中得到收获,而对于那些自己就很被动的同学来说社团活动不过就是人云亦云,跟大流行事而已。

  相比前三题我更关注第四题,社团如何发展的更好。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我共设有4个选项,丰富的活动项目和内容;独特新颖的风格;名人参与,多举办名人讲座;资金充足,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举办大型活动。选择第一个的有7个人,选择第二个的有6人,选择第三个的有8人,选择第四个的有9人,我不得不承认这应该是我们一个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吧,从每次学校一有大型活动各个院系拉的外联条幅就可以推断出这个题的结果。学校到处都充斥着一种经济的气息,不能说大家太功利吧,

  但作为一个单纯的学生社团来说,豪华的设置,华丽的舞台真的没那么必要,哪怕只是操场上的一次简单的外语角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这样反而更自然,更贴近学生的身份。当然经济实力也不可小看,就现在东财的社团来说,勤工助学协会,国旗班,广播站,大家公认的很有经济实力的协会,不仅活动丰富,名气大,而且社员在外有面子,表面很好但容易助长攀比之风,我个人认为简简单单多为学生举办一些实际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一些展现自己的平台是最重要的。

  针对以上我做的调查,我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是社团存在、发展的生命力,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但一些大学生社团图外在的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搞假、大、空。要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在制定好年度和学期活动计划方面提供帮助。所开展的活动要坚持思想性和教育性,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的完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不断扩大社团影响力和活动的教育面。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我们也得看到经费是社团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团本身也可以联合社会上的企业为自己筹得经费。

  总之,社团必须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参与,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来发展社团,使社团能更好的开展活动,使社员获得锻炼成长,进一步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的调查报告02-14

学生调查报告08-27

学生调查报告08-28

学生寝室调查报告04-17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03-16

家乡学生调查报告03-15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04-15

学生近视的调查报告04-14

有关学生的调查报告04-12

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