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搀扶》读后感

时间:2023-01-23 16:38: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用搀扶》读后感3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用搀扶》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用搀扶》读后感3篇

《不用搀扶》读后感1

  读了《不用搀扶》这篇文章让我认识了帕尔曼。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帕尔曼在与世界最杰出乐团与指挥家合作时,在济济万人的大会堂前试图站起来,几次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第四次他成功了,随即赢得了许多掌声。

  让我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已的自尊,不想得到别人的'搀扶,而我却一不小心跌倒了,就趴在地上不肯起来,等待搀扶。而帕尔曼却在一次一次地跌倒后,笑了一笑,平静谦和地又试了一次,心里想着:我下一次一定能成功的。而我却必定只会是一二次,如果第三次还不成功就坐椅子上,再也不起来了。心态则更糟糕,那还会笑哪。更糟糕的可能一次之后便板起脸来,发脾气、等人去扶。而帕尔曼的这种自尊、自信、自强,不用搀扶的行为更令人敬佩。而想起他从容自信却艰难的上台时,更让我敬佩,我们受了一点伤便抬不起头,十分害羞,深怕被人笑话。而帕尔曼却是面对几万人还能艰难地走上来,从容自信地表演着……

  在这篇文章中帕尔曼用他的行动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有感而发: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不用搀扶》读后感2

  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思曾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是呀,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不用搀扶》这篇文章中的帕尔曼,正是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一真理。

  文中最令我感动的片段是:一曲终了,他用拐杖支撑着自己试图站起来。起来——跌坐在椅子上;再起来——又没有成功;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 终于,第四次的时候,他成功了!同时也让在场的观众感到震撼!

  记得有一次,爸爸出差了,妈妈又发高烧,病得很严重,但是她还硬撑着像平常一样给我做早饭。看着妈妈那苍白的脸,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心想:平时我太过于依赖妈妈了,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妈妈生病了,该由我来照顾他了,我要学会独立。于是我把她劝回了房间。

  接着,我照着妈妈平时的'做法去煮粉,可是,从没做过饭的我还是把粉煮糊了,妈妈说道:“还是我来吧。”可是我还是坚持说:“妈,别担心了,相信我,我可以的!”第二次的时候,我听从妈妈的建议,小心翼翼地煮着粉。终于,热腾腾的早餐做好了!我的尝试成功了!

  是呀,稳重的帕尔曼不也是这样吗,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都没有放弃,而是坚强地克服了苦难,帕尔曼成功的站了起来,而我经过失败后,成功地煮了粉。

  我也要像作者一样感谢帕尔曼,不仅因为他杰出的音乐,更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因为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有自强的精神,并要去克服困难。

《不用搀扶》读后感3

  前几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名叫《不用搀扶》,我受益匪浅。

  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世界杰出的小提琴家帕尔曼在人民大会堂表演,一曲终了,他试图用拐杖支撑自己站起来。可是第一次起来,跌落下来;再起来,再跌下来:又起来,差一点了;第四次,他终于独自站了起来,缓缓地走到了台下。此时,他周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经久不息的掌声证明着帕尔曼:他不用搀扶,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站起来,勇敢坚强地站起来。所有观众面对这位小提琴家,这位不用搀扶的.人,都致以崇敬的敬意。

  不用搀扶,展现了帕尔曼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件事,在我七岁时,已经是一个很勇敢的小孩了,记得那年我学轮滑,刚一穿上鞋,就手舞足蹈起来,连站都站不稳,我连忙扶着妈妈。等我刚站稳,妈妈就把我的手移开,吓得我大叫起来:“妈妈不能松手!”妈妈对我说:“如果我一直扶着你,你就别想学会轮滑。”我一脸不高兴,嘴里还小声嘀咕着“这是什么歪理啊?”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也在数次的摔倒中学会了轮滑。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像桑兰,她受伤后,让别人给她端茶送水,她现在的生活还能自理吗?要不是桑兰每天那么地训练,她还能有今天吗?如果那时我没有听妈妈的话,继续抓着妈妈不放,也许我现在还不回轮滑呢。

  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坎坷,但只有说“不用搀扶”的勇气,有“独立站起”的行动,那么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不用搀扶》读后感】相关文章:

《不用搀扶》读后感01-23

冰箱长期不用怎么保养08-10

不用猫怎么连接路由器03-01

win10电脑不用鼠标怎么关机08-27

不用机顶盒看电视的方法解析03-31

手机卡不用了该怎么办08-02

手机如何上网不但免费而且不用流量08-11

瓢读后感英文读后感优秀飘读后感英文03-28

史记读后感 读后感《史记》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