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时间:2023-02-21 16:35: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传习录》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2

  立志成圣:纯粹是一种品质。

  王阳明讲立志成圣,志是动机,是驱动一个人向前的精神力量,然而才分高下,志有长短,故曰:“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意思是人的能力大小虽然不同,若纯粹天理的心相同,都可以称之为圣人,犹如金子的分量虽然不同,若成色充足,都可以称之为精金。王阳明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志向,刘文刀也有为全家奔小康的小追求,不论哪一种,纯粹都是亘古不变的试金石。

  志向一词不妨拆开来看,志的关键在于纯不纯,向的关键在于正不正。志不纯,经不起难关考验,向不正。当下这个环境,谈志存高远很奢侈,不如反求于纯粹,正本清源,抱赤子之心,行躬身之事。

  格物致知:专注是一种天赋。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王阳明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是圣人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是贤人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是学者的事。让学者一上来就去体会圣人的境界,难免会不知所措。凡事讲个循序渐进,是“行”这个层面的事,而格物致知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思想,是“知”这个层面的事,那什么是格物致知呢?“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意思是使事事物物都得到它的道理,便是格物,通过格物实现自我心中的良知,便是致知。

  关于格物致知,王阳明亲自做了示范,格了7天竹子,劳思致疾,随后悟出了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只消在自身心上锻炼格物功夫的道理。道理很简单,可知易行难,专注便是其难之一。专注算得上是一种天赋,于外要求注意力长期高度集中在目标对象上,于内要求心无杂念,聚气凝神。格物需要专注,致知更需要专注,有些品质,靠天生不靠后补,有些人才,靠选拔不靠培养。

  知行合一:勇气是一道门槛。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强调知行并进,不分先后,而实际上却往往分个先后,理论指导实践本没什么问题,可先理论后实践就容易出问题了。很多人喜欢运筹帷幄,因为只要不拿出来接受讨论,就没人知道帷幄里藏了什么东西,就可以独自享受决胜千里的满足感,可是真要抄家伙上战场,便高下立判了。

  我们做事讲究胜券在握,谋而后定,事能这么做,人也能这么做吗?况且事有大小之分,大事面前策无遗算,小事面前也应如此吗?人志有长短,才分高下,以上才配短志,下才配长志又合理吗?实际上这些情况随处可见,知行不一罢了。

  从知而后行到知行合一,迈出这第一步是需要勇气的,当手上的胜券没了,要从实践中边摸索边发展时,勇气使你出发,专注帮你驱散恐惧,纯粹保护你抵达终点。这两天还翻了翻东坡的词,真是挡不住的才气,最后附一首比较喜欢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传习录》读后感3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传习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传习录》读书笔记12-02

传习录读后感03-05

《传习录》读后感(通用21篇)09-22

瓢读后感英文读后感优秀飘读后感英文03-28

史记读后感 读后感《史记》11-16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人的教育读后感 《人的教育》读后感03-09

狼图腾读后感《狼图腾》读后感11-17

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