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时间:2024-07-05 19:07: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精选14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精选14篇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1

  **学年的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南浔区领雁工程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了多位专家讲座,他们都谈到了有效的课堂,有效的教学等问题。另外,我又在暑期接触到了《有效教师》这本书,用有效作为教师的定语还是第一次看到。《有效教师》这本书,到底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起了这本书。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从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最后到有效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每个单元都由问到述,由述到论,每一步渗透着对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教师的实际出发,让教师快乐成长,成就教师的成功之路。也让我对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产生许多感悟。

  感悟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思考,如果不思考,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沧海一粟。青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什么都想知道,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就不能恰当地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知识不能局限于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感悟二、教师的成长需要爱岗敬业,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感悟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再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显然,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通过反思,教师能获得改进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还能有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2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这一行业也在逐渐的改变。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了,他还承担着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神圣使命。那么,现在的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这就是当前的学生出给老师的考卷!当前社会给与老师的要求。

  尽管每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她的幽默,喜欢她写得很漂亮得板书,甚至只因为你对他说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我认为他们喜欢的是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他们喜欢是对学生真诚、坦荡,能得到学生真心与信赖的老师,他们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并能积极参与他们的老师。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这天我正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头靠在课桌上,一只手按着肚子,面露出痛苦状,一问才知道,早上起床晚了,为了能赶上上课连早饭也没有吃,下课后,在我的强制要求下(他开始有些不好意思,执意不肯去)这个学生来到我的家给他煮了一碗面条。后来他就成了我家的常客,因为他妈总是让他给我带一些东西,像几把面条,一点炒面之类的东西给我,我执意不要,可是他总是放下就跑。他还和我的小侄子能了好朋友。语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外一个学生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被我叫起来回答问题,他有点结巴,因为紧张就更说不清楚了。问题终于回答完之后班上的同学早就笑翻了天。看着旁边的同学这样他哭了。我费了很大的劲才使教室安静下来,我拿出一张面纸帮他擦干眼泪后让他坐下,我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然后我对全班同学说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是吗?并带头鼓掌,其他学生或许是被我的行为感染到也开始鼓掌。从那以后我总是有意识的常常叫那个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从笑他慢慢开始替他紧张,当他回答完之后总是在我之前给他掌声。那个学生慢慢的结巴没有那么厉害了。每次坐下的时候总是望着我笑了。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做好一个老师,至少让你的学生偏科不是因为讨厌你。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3

  也许我是一个平凡的老师,但我不想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更不想成为一个平庸的老师。我希望到了退休的时候,我依然还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只因为,我依然还是在用当初的心认识孩子尊重孩子喜爱孩子。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讲了如何使人喜欢你。第一条就是要发自内心地关怀他人,其实也就是说要使人喜欢你,首先你要喜欢别人。对老师来说,首要你要喜欢学生。学生总是经常犯错的,而我们有时候太容易纠结于学生的错误,动辄批评责骂,其实换个角度,也会发现不少惊喜。他们在课堂偷偷地做些小动作,然后被我发现时很可爱地冲我笑着;他们有时用方言叫着我老师,那种声调很美,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们看到我检查作业时,不自觉的会翻开作业检查……如此的调皮与纯真,怎能不叫人喜欢呢?我继续着做一个好老师的愿望:敬业、上进、虚心、博爱、充满活力,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平凡、平静、平常。

  还有一件值得用最初的心对待的事,就是读书。我既喜欢读卡耐基的励志教育,喝各种各样的“鸡汤”;也喜欢读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寻找爱的'真谛。读书能让我的心无限开阔,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心灵也在适当的契机得到他的引领和开发。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让我们用最初的心做着永远的事吧,既然远择了与学生为伴,就必须永葆青春的活力,用永远的心做最初的事。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4

  寒假里,闲来无事,翻了翻儿子的许多书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了——《爱的教育》,就拿来读了。这本书是初中学生必读书中的一本,在我上中学时,还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也从没读过这些书。其实,书对我们来说,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有需要,你就可以读你喜欢、感兴趣的书。

  爱就像空气,虽然天天都在我们身边,但经常被我们忽略。《爱的教育》,讲述一个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师讲的动人的每月故事。 书中描写了一群快乐,可爱的少年。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有出身于贫穷家庭的,但他们互相尊敬,互相关爱。这些孩子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呢?两个孩子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孩子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 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常有家长拽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时代发展到21世纪,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天真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老师的的一个拥抱,抚摸,对孩子来说,也许比严厉的批评效果更好。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的学生。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孩子时,孩子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 父母。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5

  这几天看了一本关于家教方面的书,里面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吸引了我。今天把看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会孩子尊重自己的老师

  一些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去后会跟家长说自己的老师不好,而有些家长也对老师千挑骨头万挑刺的。其实,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不利,尊重老师首先是一种品质,其次是孩子往往会因尊重老师而努力学习,对于这些父母都应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把握好分寸。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起负面作用,不说孩子的老师这不行那不行,要对孩子说: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自己的老师,一定具有老师的资格,有许许多多值得学生学习的东西,它包括知识,人格。历朝历代的领袖人物都尊重老师,我们普通百姓更应该尊重老师。要知道,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说哪个老师不好,那么孩子就不会再听这个老师的课了,因此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其实就是帮助孩子自己。

  2、学会对孩子放手

  曾几何时,为人父母后,我生活的全部中就是孩子,为了他我可以牺牲很多很多,对他更是百依百顺,着重于孩子智力培养和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并且有时教育孩子的方法过于偏激,方式简单粗暴。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我总是和同事亲朋好友念叨而不主动和孩子主动交流。李开复老师在培养孩子能力自主选择方法提出几点很值得思考:

  ①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②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③培养孩子的负责心

  ④要信任孩子

  ⑤不要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

  仅仅几点,告诉我们不要过多插手孩子的事事情,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觉的自己为孩子安排的路就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要服从就行。不要什么事情都说“不”,给孩子一个机会。

  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伟人后面必定有一位伟大母亲”,希望天下每一位母亲都能重视自己孩子,教育问题,特别是德育教育,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爱”就要受得其所。

  走亲访友,短途旅行,避暑纳凉暑假里的`每一天就在欢欢喜喜、充充实实的高温天气中悄然度过。眼看着假期一天天接近尾声,心里不由得暗生焦急之情《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原处。终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忙不迭地翻看了这本书的第一页,照本书说来,大概可以称为最后通牒效应吧。

  本以为心理学之类的书很枯燥,都是些抽象的专有名词和概念,没想到每篇文章正文前的经典实验、故事及问题情境,唤起了我阅读正文的兴趣。看此书,就像在听一位哲人娓娓道来,书中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效应和规律阐释得如此清晰明了,连我这种理解能力欠缺的人恍若也读懂了其中的道理,受到了些许启发。那些案例似曾相识,几乎都发生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而很多效应我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不过,冠之以头脑风暴效应、南风效应、蝴蝶效应等专业名词,我们的教育活动似乎也凸显出它的深度和价值来了。

  读到书中真实的谎言一文,我不禁对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让上了名单的后进生在8个月后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在心理学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在教育中也屡见不鲜。

  我班上有个姓马的男孩子,年龄偏小,贪玩好动,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绩在班上差不多稳居倒数第一,孩子们嫌弃他,不愿和他玩,常常喊他大笨蛋。为了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想法,为了使马同学重拾自信心,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些许进步,我努力让马同学感受到我对他的期望。一年级期末评语栏内,我这样给他写道:大凡后来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小时候大都是调皮又聪明的,不过他们后来都是把聪明仔细地用到学习上去了.新学期,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会越来越棒在课堂内外,相比其他孩子,我更关注马同学。上课时,他偶尔会专心听讲,我立即表扬他:你们看马同学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哦做作业了,他偶尔字写得比较工整,我马上夸奖他:你稍一认真,字就写得端端正正,真能干尽管他差不多每次最后一个把课文背出,每次测试成绩总在六、七十分间徘徊,可我仍然没有放弃对他的期望,坚持指导他背好每一篇课文,订正好每一样作业,每一张试卷。也许我的不离不弃感动了马同学,小家伙在期末复习阶段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周老师,您放心,我会努力的,我的目标是90分以上!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要求上进的孩子!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暖流,摸着他的头说: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果不其然,这孩子在期末考中取得了90.5的好成绩,位居倒数第二,他那胖乎乎的小手兴奋地拉着我的衣角说:周老师,我考到了。虽然马同学目前仍然属于班中的后进生,但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较大的进步。

  我想:我们对孩子的期望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这种期望,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自信心,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我们何不用一种发现的眼光,期望的心理,鼓励和培养的态度和行动,用我们的智慧启发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上一定会产生独特的罗森塔尔效应。但愿我们真实的谎言下,能创造出更多的神奇。

  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名为互悦机制的心理效应也很有教育价值。班级里的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表现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相互喜欢,我认为这种两情相悦应建立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之上,从而彼此产生好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班级和谐的氛围。

  班上有个学生姓金,是个活泼好动、调皮捣蛋的孩子,加上块头大,经常把同学弄哭。金同学的家长又常把过错强加到别人孩子身上,既不承认孩子的错,也不接受老师的建议,以为老师故意找家长的.茬。这样一直惹事生非的孩子,几乎没有孩子喜欢他,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感到很恼火,要说喜欢谈何容易。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肯定行不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金同学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饭量大,不挑食,每次就餐表现最好的就是他,也许这是唯一能树立他良好形象的地方。因此,我推荐他担任他们桌的桌长,孩子们也同意了。金同学工作非常热情,尤其在我面前更加干劲十足,吵架也罢,担任桌长工作也好,无非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体现他个人的价值。一次,他这桌的孩子把饭倒翻了,我赶紧拿了扫把打算清扫。金同学立马放下手中的调羹,扯着大嗓门向我喊道:周老师,让我来,你去吃饭好了!说着,一个箭步过来就把扫把拿走了,很快就把地上的饭粒扫得一干二净。看着他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对他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回到教室,我第一时间表扬他:金同学虽然年纪小,却工作认真,勇于承担责任,真是个小小男子汉!从此,他努力以男子汉的标准要求自己,脏活重活抢着干,还主动为班级、为同学干这干那。金同学还会和同学吵架,我故意把原因归结为因为块头大,力气大,才不小心把同学弄哭,还给他戴上高帽子:你是班上的大哥哥,一定能保护好班上的同学们。每次,他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渐渐的,孩子们喜欢上了金同学,金同学也喜欢上了大家。正如书中所说,走进教室,回到家里,告诉我们的孩子吧,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许这会成为孩子新生活的开始。这就是你喜欢他,他喜欢你的心理效应带给我们的惊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介绍和演绎了众多心理效应,条条效应都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方法,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学习用书。如仰八脚效应教我们为师者不仅要可敬,还要可亲;暗示效应启迪我们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式让班级充满暗示的积极力量;80155法则告诉我们班级管理应预防为主,干预有方,他律不如自律

  几小时囫囵吞枣般的阅读仅仅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其中的道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书不厌千回读闲暇之余,一定会再次走进它细细研读,对心理效应达成真知真信,并自觉自愿地将它们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而每一个孩子,无论优秀还是后进,无论喜欢还是惹人厌,都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本本生动的图书,需要我们用爱接近,用心体会。只有读懂了他们,我们才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效应。让我们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用心灵碰撞心灵,用智慧点亮智慧,在读书中,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共同行走在快乐的成长道路上!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6

  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题记

  因为家有小妹在幼儿园,有一天在去接妹妹的时候,看到了幼儿园的一个黑板上写了这么一句话,还加了书名号。通过题目我敏感的捕捉到这可能是她们今天的培训内容,于是,迫不及待的从手机上去搜索,原来,还不是一本书,只是一篇文章,是讲述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样是老师,平时很少接触幼师这个行业,也是看了之后才之知道幼儿园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爱,一直以来都觉得我很爱我们班的学生,但是前几天去家访的时候,看到学生家长眼神中流露出对孩子的关切和爱意,才意识到,我对我们班的孩子所谓的那种爱,是那么的少,那么的浅,完全没有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些孩子我在班里甚至都没和她说过几句话,但是她却是爸妈心中的宝贝啊,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宝贝,那还会有什么工作上的难度呢。带着这样的反思,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作者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们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规、听指挥,假如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创作、孩子的行为。假如我们对孩子的做法不去努力的理解和加以鼓励,孩子的潜能就会在我们的管教中慢慢的销蚀殆尽。

  看到作者的话,很是感慨。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天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通过学习书本的内容和自己工作多年的感悟,情感是最少的投资,收益却是巨大的,爱的力量永远大于一切,正如书中所言:心中有爱,高地阔;让爱成为习惯,让爱在我们工作的细节中展现,爱不会受损,但是爱需要表达,爱的极致就是宽容。

  爱学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宣言,也不仅仅是一份承诺,它应该有科学的方法和细腻的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让自己更有耐心,更宽容,孩子父母的眼神,不仅盯在学生的身上,对我也有深深的触动,只要我对孩子没有那样的眼神,那我就做的还不够。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7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单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和班级活动的主体,搞好学校工作特别是形成良好的学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班主任起着关键作用。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更新观念,班主任更应如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学习、兴趣、个性各异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如何把这个家庭引导组织成团结活泼,勤奋好学,文明守纪的班集体?如何使班里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呢?下面浅谈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

  1、严。

  严是班主任带班的保证。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要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仪容要规范,待人要亲切有礼貌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班主任能严格要求好自己,作为学生的好榜样,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无言活动中不经不觉中已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了。在这样的前提下,班主任带班时严格要求学生已经是顺理成章之事了。当然,总会有一些不规范的学生,那么怎样严师出高徒呢?对这些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批评教育,决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就不能带好班的。例如:我班有一位纠陈永权的男生,成绩历来都不错,近期就发现他有吸烟的现象。面对他这一情况,我就不能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了,如果这种情况在班级蔓延开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立即找他谈心,进行思想教育;还动用其他老师的力量,同学们的力量,家长的力量等来对他进行帮教,使他远离吸烟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的不良行为也开始改变了,将兴趣转移到学习和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中去,面对他的进步,老师、家长、同学们到感到高兴。

  2、勤。

  俗语说:勤能补拙。懒惰是班主任工作之大忌,班主任必须以三勤(勤抓、勤教、勤管)为手段,深入班级,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他们要勤提醒、勤督促、勤开导、勤教育。平时,老师要多观察,善于从平常的一些小事中发现隐患,及时提醒。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爱玩,下课喜欢追逐嬉戏,夏季放学后喜欢到水库游泳,在路上骑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如不及时提醒,就会很容易发生事故。作为老师就要未雨绸缪,平时要勤说、勤讲、勤提醒。这样,通过勤而细致的工作,务实求真的作风来抓好班风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使班风、学风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思想向上。

  3、爱。

  对学生奉献出真挚深沉的爱心,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大前提。只有用心去爱他们,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灵,知道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以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这也可以说明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将爱的种子播撒,让爱在每个学生心中发芽。如我班的林健洪同学,临近高考时出现放弃的情况。原来是他的家庭发生变故,家庭经济出现困难,造成他的情绪低落,便萌发不参加高考的念头。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就找谈心,鼓励他战胜暂时的挫折,树立信心,不要辜负老师、父母、同学对他的期望。同学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了一部分困难,让他重获高考的信心。通过这件事,使他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集体的温暖,同时也让学生们懂得以爱待人的道理。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之桥时,班主任就能全面地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8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张思明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则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爱孩子是连动物都会做的事。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全部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时间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9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拿到毕淑敏的这本最新力作的时候,心里暖暖的,这是去年冬天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毕淑敏的文字平实而温暖,却让人看到了生命的本真,给人生活以信念。

  一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状态,才能变成一缕柔纱,与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在书中,毕淑敏亲切的文字中蕴含着光明与力量,让身处浮躁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静静地去思索人生。

  青春、爱情、婚姻、友情、孝心、幸福、生死、旅行,毕淑敏在书中从多个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让每一个人聆听生命的真谛。

  毕淑敏分享了一些生命感悟,以及与世界相处的态度,带着一种对生命的善意和真诚,如涓涓暖流渗透人心,让我们的内心安宁、平和。在这个喧嚣而浮华的世界里,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柔软的文字,我们的内心渴望这样一种坚强的支撑。例如在《切开忧郁的洋葱》中,写我们不要否认我们的忧郁,忧郁会使我们成长。我们都认识忧郁,每一个人,在一生的某个时刻,都曾和忧郁狭路相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达,忧郁更成了传染的通病。、忧郁几乎是人类这种渺小的动物面对宇宙苍穹时,与生俱来的恐惧,所以我们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忧郁。我相信凡是有人类生存的日子,我们都要和忧郁为朋,虽然我们不喜欢,但是我们必须学会与忧郁为舞。

  又如《提醒幸福》中,提到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时刻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毕淑敏的散文质朴真诚,诉说着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对生活深深的热爱。

  毕淑敏把温暖的作品送给每个经历过生活粗暴对待的人,书中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或许是我们所欠缺的。她教我们学会与生活握手言和,用柔软的内心面对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这样我们才会以一颗淡然的心面对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愿我们都能好好地爱自己,爱生活,珍惜拥有,与世界温暖相拥。

  读《于永正:一辈子做个读书人》有感

  他越来越觉得,阅读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厚重了自己的人生,更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高度和人文修养。

  要学我的话,多练基本功,比如,写一笔好字,会朗读,善于钻研教材,写一手好文章。语文教学说到底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一个语文素养高的教师怎么教都能教好。

  谈及自己的阅读方法,于永正表示,他是思考型的阅读者,读书时喜欢把自己摆进书中,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摆进书中,用自己的话说叫爱琢磨。读书看报爱琢磨,备课爱琢磨,上完了课爱琢磨,听别人讲话爱琢磨,听别人上课也爱琢磨,有时真是思的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

  读了第一篇《于永正一辈子做个读书人》收获很大。

  首先我看书也很多,但不注意选择和思考,也缺少积累,关键是缺少思考,所以不会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变成自己的,用起来才得心应手,就像是你听别人的课觉得很好,你用他的课件和教案去上,却怎么也上不出人家的效果。这就是个人的基本功很重要,只有变成自己的才能用,所以平时要注意个人的积累。

  其次是要注意读书的方法,要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后和同事交流,学到方法要注意在课堂上应用,我们很多人读书是读书,上课是上课,学了很多方法却不应用到课堂上,有的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不注意积累与提高,所以过后也就忘了,所以坚持学以致用很重要。

  第三,于老师提到一个人不喜欢艺术,就缺少灵气。联想到现在的学校的艺术课堂,很多学校都变成了主科,就是开设的也大多不认真的去上,这样艺术的课堂就对孩子关闭了,接受不到高雅的艺术的教育,却在网络上接受一些低俗的东西,所以不仅没有灵气,反而变得很污浊了。

  第四,于老师关于读书的作用的描述非常到位:书是养人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医愚,要从医自己之愚做起。于成龙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人治人,国虽治必乱;人人治己,国虽乱必治。说的真好,读书确实可以逸养人的性情,读完一篇好文章确实神清气爽的,就像是做好事心里暖融融的。传统文化课经常教学生要吾日三省吾身,可真正能听进去的学生却很少,那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怎样让学生把你的话听进去,而不是每天讲大道理,不管别人接不接受,还要看教的效果。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10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11

  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

  写在前面

  所谓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读者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所谓《学记》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可知,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本书告诉我们要具备以下五心: 淡泊名利,积善成德,有颗敬业心。关爱学生,幼人之幼,有颗慈爱心。公而无私,一视同仁,有颗公平心。谦虚坦诚,仁慈和善,有颗宽容心。精益求精,永于创新,预科进取心。我认为这五心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本爱,既爱自己的职业,也爱自己的学生。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养德,养勤勉敬业之德、爱生奉献之德、诚实有信之德、谦和团结之德、公道正派之德、与时俱进之德,守住自己的道德良心,出色履行自己的`天职,人民教师的形象才会可敬可爱,绚丽光耀。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单是个人修养、人生境界的问题,而是一种不可或缺或无法替代的教育因素、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陶冶学生,在学生眼中,教师还要做到威而不令、严而不死、亲而不猥、活而不散、宽而不乱、博而不骄 、新而不怪 、雕而不俗、刚而不犟 、愤而不私,尽管我们要求教师不至于尽善尽美,而我们要为这个目标不懈追求。

  可爱的教师们,我们每天面对繁复的工作,面对那一群各色的学生,我们要让自己时刻相信:

  相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渴望被信任与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渴望能和教育者平等交流和沟通。只要你相信每一个孩子,你就能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你就会相信,即使是一株小草,有一天也会开出像海洋一样缤纷的花。让我们学会耐心,学会等待,等待学生慢慢学会,慢慢领悟;多一点信心、少一点失望给他们鼓励,多一点积极、少一点消极给他们希望,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性急来等待他们成长。

  也让我们对自己、对学生、对未来、对生活充满自信。情是雨露,爱是阳光。春风走过的地方,花儿次第开放,让爱成为教育的果实!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12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与每次活动》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班主任如何开展各种各样活动的专业书籍。细细地读着,慢慢地记着,用心地比对着,不断地思考着,慢慢地感受到激情与梦想同飞翔,感受到这本书中让人回味绵长的那些东西。

  八个专题教育活动细细品来,我就在想:这样整体性的安排有何用意?为什么要安排这样八个专题而不是其它的专题呢?我还会在核心问题处注目思考,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该怎样做呢,我会做的合适、做的科学、做的更有效果吗?每个案例故事细细品来立马就可以就感受到案例的典型、立体和多样,马上就引发了我这个一线班主任丰富的思考;以案例故事为对象,“对话班主任”“对话专家”和“综合评析”,既有一线班主任的实践智慧,又有专家学者的理性分析,最后通过“综合评析”,回放、深入和超越案例,既评析了案例的成功之处,又指出可以改进之处,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又能在实际教育中加以借鉴。

  而“相关资源”和“拓展案例”让我们感受到编者的用心良苦: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让我们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立体,让我们的感受更加丰富,同时还能通过相关资源感受到班级活动的基本策略、流程,使我们以后的工作更有依据,更充满理性。专题最后的学员作业一一思考下来,觉得尽管自己已经有着十六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但是这些问题也未必能完成的比较到位。这一栏目的设置让我们每个专题学下来以后都能反思一下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活动。于是一边思考,一边遗憾:为什么自己没能够亲身参加这次培训活动,若能亲自参加,

  和学员们一起,和专家们一起热烈讨论,思维碰撞,这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好书,好书是值得品味的。这本书这是这样,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正当时。现在,命运把我安排在了教育岗位上,做了一名小学教师,我就要做一名快乐的教师,一名进步的教师,一名孩子喜欢的教师。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13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近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之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 篇14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07-01

教师假期的读书心得02-27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02-23

教师假期心得08-20

教师个人假期读书心得02-18

教师个人假期读书心得06-01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精选20篇)03-05

小学教师假期读书心得03-18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15篇)04-04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14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