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

时间:2023-04-09 15:14: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1

  初读《科学究竟是什么》,仔细想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自己也思考过其中同样的道理,比如“科学是从实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内容中提到的:广泛持有的尝试科学观、眼见为实、观察陈述的可错性,还有“观察是实践干预”中提到的可观察事实是客观的但可错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像作者那样把这些曾经在脑中闪现的想法整理出来,所以很多值得继续思考与挖掘的东西就不了了之了。

  本书我着重读了前三章,以下是前三个章节的简要叙述:作者首先从常识的科学观、视觉经验、观察陈述的可错性这三个角度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特征与特点;其次从观察的角度进一步介绍研究科学的方法;最后基于“可观察事实是客观的但可错的”这个结论,批判了实验结果是直接给予的和完全可靠的观念,论证了实验结果在某些方面是依赖理论的,他们是可错的和可修正的,总之作者给我们传达了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事实是通过感觉直接给予仔细的没有偏见的观察者的”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事实上,即使是对于一个“仔细的没有偏见的观察者”,感觉仍然不是事实,有时恰恰相反。比如空间的方向感,空间的方向是不变的,可是有几个人能正确感受方向的呢?生活中,我总会把东与西、南与北这些相对的方向完全颠倒,尽管我们说不清方向感是什么,可是有的人能感受正确,而我却总会被方向搞得晕头转向,不得其解。就像我们的宿舍楼,本人已经居住一年,楼房附近的建筑物自以为都了如指掌,可是每当从阳台望出去,我还会有种在完全相反方向的感觉,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感觉、视线、经验都是有限的,或者说是有偏见的,都不足以去验证科学,即便是认识科学,也要结合理论和一些事实去说服自己,也许这就是人们认识科学的一个难点。

  “视觉经验不仅决定于看到的物体”这句话我也有深刻体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大多数人都见到过这样的测试:看一副有意思的画面,有的人只能看到一个场景,有的人能看到不同数目的人脸,通过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可以判断你最近的心境。这是一个简单的测试,但是从侧面,我们不正可以理解为视觉感受不仅决定于所呈现的画面吗?还有个例子,鲁迅先生曾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处“读者的眼光”就是决定视觉经验的一种因素,说明视觉经验不仅仅决定于《红楼梦》本身。由此看来,真正的科学还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到。

  以上是对认识科学的一些感受,我认为,能认识到人本身的局限性也是一种科学态度,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不前,研究探索科学还需要很多努力,本书也有许多关于科学的方法令我耳目一新。“正确看待实验依赖理论的一点:不管理论如何指导实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世界,而不是理论。”从文中举得物理学家的例子看,正是两位物理学家实验安排方面的实质差异,而不是他们持有的理论上的区别,导致不同的结局。在这个意义上实验的结局决定于世界的运转,而不是有关世

  界的理论观点,是世界提供了对照世界检验理论的可能。这不是说重要的结果是容易达到并且不可错的,也不是他们的意义总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它确实帮助建立了这样的论点:对照实验结果检验科学理论的可接受性是有意义的探索。

  诚然,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不能用某一个永恒的理论来解释,且不说世界是在变化着发展着的,如上文所述,即使是同一空间与时间,也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影响着实验,尽管世界是客观的,但是人们仍然不能完全做到对科学理论的检验,可对照实验结果检验科学理论的可接受性是有意义的探索。比如物理学科有“误差”这个名词:一个量的观测值或计算值与其真实值之差,特指统计误差,即一个量在测量、计算或观察过程中由于某些错误或通常由于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变化偏离标准值或规定值的数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说明科学的实验具有局限性,也就是说“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世界,而不是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扩展了对科学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科学的态度。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但实践并不能完全检验科学。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2

  假期看了张红霞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本书,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在科学课堂上,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张红霞老师说,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在一次的培训会上也听到一位老师引用这句话,当时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它。读了这一章内容后,我发现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对科学观察做的很肤浅。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非常习惯的问:“为什么?”明明学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的,我们还是追问下去,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学生说不出来,答不上来,不能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解释,有时会让教师没有了耐性,有时干脆就自己说出来了。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中我明白了,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观察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有效的思考时,是很难进行科学解释的,或者只会进行推想或想象学生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这既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提高证据意识,是学生科学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让学生更好的描述世界,解释世界。

  在本章中对观察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同时兰本达也建议,讨论要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之后势必会有许多发现,在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可以取长补短,从同伴中学习自己所未观察到的发现,也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互动起来,质疑问难,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

  重复实验或多次观察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探究过程中证伪的一种方式。但科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这种重复实验或多次观察是很难在课堂中开展的,而在课外进行,又需要教师及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注意力,学生本身的思维可能就根本不能参与。从这里可以看到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讨论。

  在教学中,我们的讨论有时仅仅只是将观察到的进行汇报,有时仅仅只是个别学生的展示活动,而没有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让其他孩子认真倾听,提出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真实,是否正确,是否和你观察到一样,使学生学会从观察中质疑,也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虽然看了张老师的指导,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3

  在这本书中,张老师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说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实际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尤其在孩子们的埋头活动中,当你不能讲出有意义的话的时候或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要讲话,让孩子们自己去做。美国的几位教师都是在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松懈的时候才进行课堂讨论的。如果你觉得不讲话、少讲话没法上课的话,就说明你的学具没有足够强的结构。一般来讲,在活动时如果孩子们盯着你,而不是盯着学具,一是说明你的学具有问题,二是可能你的'科学问题不明确。

  其实,在上课时,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面对实验器材无从下手,明明想让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却又提出了一些不相关的问题,让老师只能强拉学生回头来研究老师准备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在备课时,我们就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备好学生,选择合适的学具,先行进行下水实验或是让部分学生进行操作,从而来选择更适合的学具,能让学生更容易地触到那个科学问题,进而思考。我们设置的科学问题要清晰明确,科学问题要具体、尺度要小且贴近孩子们的经验。实际上这也培养了孩子们对待问题的分析态度,而不是所谓的“综合”的、不求甚解的、“宏观”的态度。

  学生在埋头活动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随意的说话会打扰学生的思路。并且要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发言,要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导学生,而不强拉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教师只是适度的点拨,学生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应该少说、多看、多听、多感受。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4

  20xx年的课改,让科学课程进入了老师们的视野。科学课到底要的是什么?一直是我的思考。从科学课程标准上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那么,科学究竟和其他课有什么区别呢?我寻找到了一本书——《科学究竟是什么》。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看了这本书的想法。

  从全书的章节安排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呢?在书中,作者在第十章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书本,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仪器,就是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实就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来说,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是很需要的。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在课改进入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天,科学教学正在强调与人文的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能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科学究竟是什么》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胎教究竟是什么01-17

胎教的重点究竟是什么11-29

肌肤暗沉究竟是什么12-14

胎教究竟是什么?有用吗01-17

小宝宝怕生究竟是什么原因02-09

胎教的科学本质是什么01-19

关于科学的理财观念是什么12-10

企业文化和公司战略究竟是什么关系08-29

科学放养孩子的原则是什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