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

时间:2023-11-16 07:29: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我与地坛》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1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我与地坛》、《合欢树》等12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双腿残废后待在地坛公园中度过漫漫时光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者在地坛中思考生死,也在地坛中感怀亲情,在这个园里他渐渐调整了自己,也向命运发出最强力的回击,这种以沉重回击沉重的行为,给予同处于迷惘中的我以巨大的鼓励。

  史铁生在插队时瘫痪了双腿,回到家乡后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不断做透析来维持生命。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中,史铁生仔细论述了他双腿残废之后面对巨大打击而产生的生死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要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史铁生对于生死的哲思,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其对痛苦的体验之深切,怕是一般人所无法体会的,他的生死观使我想起《史记》中樊哙的一句话:“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一个人如果看轻了死亡的话,便看轻了许多危难。史铁生对于活的想法,在《我的梦想》、《好运设计》中以一个有趣的形式进行了叙述,通过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的命运无论如何往完美的方向设计,人生总是有缺憾的,而最好的设计是让人有惊喜也有挫折,这样他的一生才是完整的。通过这一番想象,面对困境的我们心也能宽慰很多。

  《我与地坛》是这本散文集里最重要的一篇散文,在散文的后半部分史铁生讲述了一个比他更加不幸的人——他的母亲——对低谷中的他的深沉母爱,以及对母亲未能活到他自认为闯出了一条出路并获得一些成就后的惋惜,对自己在母亲在世时没有对母亲坦诚相处而悔恨。他在对自己的救赎中并没有变得自私,而是愈加珍视亲情,对于出现在地坛中又消失在地坛外的人也给予默默的关心,甚至收获过一段爱情。坚强不代表着冷漠,人在走向独立自强的途中不应逐渐关闭起自己的内心,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其内心必定是丰富的、充满人性关怀的。在另外几篇散文《合欢树》、《秋天的关怀》中,史铁生专门讲述了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我二十一岁那年》、《墙下短记》、《黄土地情歌》、《记忆与印象》几篇散文中史铁生回忆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残废前的自由与残废后的落魄形成了鲜明对比,史铁生对于过去生活的追溯,想必是对于过去自由的缅怀吧。在我陷入低谷的那段时间,我也时常回忆过往,翻翻过去的相片和日记,追忆自由时自己的心情。

  最后的《想念地坛》和《扶轮问路》是书本的'中心思想所在。《我与地坛》的单篇发表之后,曾有人去地坛寻找史铁生,或者特意去地坛寻找安静。史铁生搬家之后,离地坛远了,而且地坛也渐渐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因此不再常去地坛。“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求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求地坛。”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生活的沉重,地坛是史铁生的归宿,而我们不应以史铁生和地坛为信条,应不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归宿。“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史铁生想必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悟出了“怎么活”的端倪了吧,怎么活、活得如何,都只不过是一处景观、一次际遇,而心魂是不灭的,当下的怎么活并不会影响未来的路途。

  散文集《我与地坛》是我陷入低谷与迷惘时的福音,其对危难中的人们有着谆谆教诲的作用,在那段时间里史铁生的地坛即我的地坛,后来走出了低谷的时期,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追寻属于自己的地坛,“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但史铁生面对苦难虽备受打击而坚忍不拔、虽自立自强却充满关怀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这位读者心中,留在千千万万苦难中却恰好读了他的书的读者心中。“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我与地坛》读后感2

  一个故事,一个有关一个残疾人的故事。他年纪轻轻就落得残疾,他不能和常人一样在操场在欢笑的跑来跑去,陪他只是他不得不带着的轮椅。他丧失了很多常人的快乐,但他还是很坚强。母亲的激励,自我的感慨,虽说也有惆怅的时候,但一次次的停过。他叫史铁生。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终于她的儿子明白了,她的儿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儿子一个人的苦思。他的儿子一次次的希望时间可以重来,但逝去的不在回头,看着地坛从开花到落叶,从抽芽到朽去。没有了母亲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单的一个人。

  看着大雪覆盖着熟悉的地坛,也许只能感到那种无能为力。时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后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后天后悔。无奈的摇摇头,只能但看这白雪皑皑的地坛。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这不变的风景,人生好像一场梦。快醒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错下去。每个人如同过客,指不准哪一天自己就到头了,也许你会感叹自己还有好多事没有做,也许你还会不舍这尘世。但有谁可以去改变,超脱轮回。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铁生早老了,身体的病痛一次次打击着他,但,在他眼前,落日的黄昏,永恒与变迁的对比,使爱情更无常了些。夕阳下携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的日日夜夜,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但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无奈,友谊无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离去。而其中总有些味儿,奈人寻觅,或许是甜的,或许是苦的。

  看不透,看不清,那些是过眼还是云烟。不懂,不清,那些是哭还是乐。尘世有太多的的不确定,也许不是可以说的出的。心有话,到了嘴边也许不再是那个味了。

  死亡,总会来,它难已预料。命运,总神秘,它让人心酸。

  夕阳还在照在那习惯了的地坛,一辆轮椅远去了,也许它不会再来了,也许它不会再出现在这习惯他的地坛,但他的文章已经永远留在这里。

  记住,曾经有个地方,叫地坛。记住,曾经有个人,就史铁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3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带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我与地坛》拉开了序幕。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家破人亡般的悲哀,但却如此震撼我。或许这个残废一生的人躲在和他一样的孤独的古园是那么偏执又平凡,但细读过文章,才会明白,这是一个已进中年的人对年少时故作悲伤的惭愧,是对这个不幸却也幸运的人生的豁然接纳。

  我感触最深的是“快乐在细微处萌生”。在狂妄之年忽然残废的作者虽然无力看见波涛汹涌,但处在寂静的地坛,他看见了循者亘古不变的路途到来的太阳,飞的悠然自得昆虫,甚至被太阳照的金灿灿的空气。这些是多么平常的啊!平常到它们就静静的待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却无暇瞧他们一眼它们有多美好。我们总在抱怨着成绩不够好,零花钱不如别人的多,我们的父母为什么那么古板,生活的节奏怎么那么快,还有,我为什么不快乐。

  合上书,我静静想,有多久没有独自在自然中慢慢走。还记得上一次是在初二,我放学一个人沿车的线路走回了家,那次,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路边有卖风筝、布鞋的小店,有古色古香的店面,还有一抬头能看见的片片绿荫。平时我大概不是在车上发呆,就是和同学谈天说地,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车窗外一闪即逝,我从未发觉,也无心去寻找,自然也不会懂得更广的快乐。

  快乐在细微处萌生。我想这世界上并不乏美好,只是我们那双本会发现美的眼睛闭上了,是太累了或是再也不愿睁开了,那么,沉下心读读石铁生的《我与地坛》吧,他虽然身有残疾,却因此更有暇在细微处体会到自然的乐趣,还有深沉的母爱,最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读后在感动的同时也去郊外走走吧,沐浴在干净的阳光里,好好地微笑吧。

  我想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几件让自己感到不幸的事情,可是每个人对于“不幸”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失业了,这便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有些人却完全觉得这不算什么。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命运把他逼上了绝境,双腿落下了残疾,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站立起来了,可能每个人遇到这样的境遇都会感到悲观绝望吧!特别是家人都需要自己照顾和养活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反倒还要家人照顾自己,这时的心里想必会很不是滋味。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止一次的追问到“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一个人在面临绝境时,是否还有活着的意义?当一个人看不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之时,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活着?我想作者曾经在地坛这个地方对“生与死”这个问题思索了很长的时间。在地坛经常出现的那个小女孩,从远处看,我们只会看到她的可爱和美丽,当我们知道她是弱智时,我们是否为她可叹惋惜,但正是这个小女孩活着,在她得身上才体现了美的意义,如果她死了便一切意义都不存在了,包括她与生俱来的美,虽然在她的人生中承受了苦难,但一个人能活在这个世上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文中史铁生写到写作就是为了活着,就是自己在绝境中所撞开的那条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那条路,“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一个人面对“生与死”时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人们只会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活”?只会想到自己怎样活下去,这时人的本性便会完全暴露的显现了,一个人想要活下去获得物质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现实,所有写作便是为了活着。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着人应该怎样面对苦难这一中心主题,一个人能过超越苦难,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对自我超越的最好的诠释,因此人活在世上本身就很不容易。

《我与地坛》读后感4

  《我与地坛》让我感动。

  爸爸曾说,感动不是觉得这个人太惨了,我想帮助他;而是,这个人原来和我一样啊!我或许还不能说自己和史铁生很像,既没有像他一样双腿瘫痪,也没有写出他那样的惊世篇章,但我确实曾和他一样想离开。

  曾经,我被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各种压力逼迫得身心俱疲,几近崩溃。我不止一次盯着天花板上一块块掉落的墙皮问自己:“我一辈子都要像这样熬不出头吗?”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一句玩笑话。没有目标和生之愿望的日子是最艰难的黑暗之日。在某个想就此了断的夜晚,突然从半睡半醒中惊醒,反应过来自己在想什么,突然就泣不成声。

  几百个夜晚,天幕转暗,我就戴上耳机,去附近的公园,听着很吵的音乐,发疯般地走上十几圈。其实我很明白史铁生为什么不愿待在家里,而想去地坛。家里太安静了,在一个内心已无希望的人耳中,寂静时刻会如针扎般刺进心脏。地坛有着自然又不聒噪的虫鸣,起码有些生气,“园子荒芜并不衰败”。

  对一个抑郁的人来说:“人生很美好”,就好像冲一个窒息将死的人说:“周围空气很清新”。痛苦不发生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想明白。对这样的事,我妈妈和史铁生的母亲选择了一样的`做法:小心翼翼的叮嘱与沉默。

  我一直以为妈妈不知道我当时那么多消极的想法,而一年以后,妈妈说起当时她看见我写的一些东西,很害怕我晚上出去走路时会出事,我顿时回想起自己最后能走出来的原因。

  在一个天色苍白的午后,我终于站上了窗台。当我伸出手,颤抖着握住把手时,却迟迟不敢拉开。窗外,雪花飘飘。我明白,如果我真的拉开窗户,我的自尊心和倔强就绝不会允许我回头了。我已经记不太清当时的心情,或许当时自己已经麻木了。

  我想起了妈妈,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我走了,他们怎么办?亲情有时是一种累赘,我只想让自己的离开轻如鸿毛。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画面,在小公园的草地上,我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小裙子,手里还攥着一朵未开的蒲公英,我们都笑得特别开心。有些往事就像一瓶汽水,我很久不敢想起它们了,害怕它们会整瓶炸掉。而现在,我才发现,这些汽水早已被我喝光,往事存在心中,至今隐隐回甘。我从未放下这世间的一切,我不能死,我想活下去,为那些美好的事物。

  人生并不全然是痛苦,被逼到极点时,才会回忆起曾经那些如雪花般缥缈又美好的往事。我顿悟,之前的我总爱远望天边绯红的云彩。

  看吧,人们总是喜欢遥望,好像望得越远就越能够忘记曾经的脆弱与天真。最后却发现,望而忘,不如不望,永不淡忘。

  这之后,我才终于开始回想妈妈在我的不眠之夜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她说,每次我出去的时候,她就把家里其它地方的灯都关了,只留一盏客厅的灯,然后坐在沙发上,什么也不做,时不时看一眼挂钟。其它时间就翻看我写的文章,一遍遍地担心。她和我说的时候,我哽咽了,泪水蒙住了双眼。

  她其实比我痛苦。那段时间我都不怎么愿意和她说话,一直很冷漠。她和爸爸说过,爸爸只是不断安慰她,没事的。她不敢和姥姥姥爷说,但她觉得他们看出来了,因为姥姥云淡风轻地对她说:“我已经给佛祖上过香了”。

  我第一次觉得我的家很坚固。

  我也觉得我们家很幸运,我和妈妈都熬过来了。

  但史铁生的母亲没有,他比我悲哀。

  从那以后,我一直非常乐观,不再把所有的顺逆看得非常重,我很愿意这样活下去。我曾把生活当做一个任务,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然而现在,对我而言,生活是一个机会。而且正因为我经历过真正的低谷,所以我知道自己要努力。我不能再掉进那个我拼尽全力才逃出来的漩涡中去,我要奋斗,用奋斗改变那些我不想接受的命运。

  每个人的梦和苦只有自己懂,我没有体验过史铁生的苦,但最后的释然都是一样的。

  有人觉得,生而为人,他(她)很抱歉。但更重要的,或许是,生而为人,结果已定,不必抱歉,尽力而为。

《我与地坛》读后感5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地坛是他的心灵园林,是他的精神悟道场,让我们走进地坛,走近史铁生,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一起感悟人生,体会理解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思考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结缘地坛,是因他在人生最狂妄的年纪双腿瘫痪。那时的他失魂落魄,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什么都找不到的他用轮椅摇进了离家很近的地坛。这个安静并非无声,荒芜并不衰败的园子接纳了他,从此他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在这里他思考生与死,悟道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是从健康到瘫痪的,其过程之痛苦绝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他苦闷、彷徨,他在无尽的痛苦中挣扎,他常常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关于为什么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向死而生,向阳而活。

  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是母亲的爱与鼓励,最终让他走出死亡的阴影,并对生命有了深度的思考,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

  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母亲为此付出了全部的爱,甚至生命,她痛苦着儿子的痛苦,欢喜着儿子的欢喜,她用她的母爱使死神屈服。

  他的母亲不单单只会疼爱儿子,更懂得理解儿子,她懂儿子心中的苦,正因为母亲理解儿子,明白有些事不宜问,便常常在儿子面前犹犹豫豫地想问而不敢问。每次去地坛,母亲都无言地帮他准备,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院。直到有一回,因想起一件事又回来,看到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自己临走时的姿势。母亲每天把他送出,默默地注视着他的背影,视力不好的她常常在这个大园子里寻找自己的儿子,母亲走过多少焦灼的路,我知道有过我车辙的地方都有母亲的脚印。她多么希望能分担儿子的痛苦,希望儿子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之路。母亲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作为年轻的儿子当时还不能理解,文中这样写到:“那时他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情愿截瘫的是她自己,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我却从未替她想过,是的,她心里太苦了。”

  当母亲发现儿子写小说,于是说:“那就好好写吧”。为此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对于我的写作,母亲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母爱之心无尽头啊。

  终于我的小说发表了,还得了奖,但这一切母亲却看不到了,活得最苦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母亲去世后才深深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不易,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然而这都已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内心充满了愧疚、不安、自责,可已经来不及了,生活中常常就是这样,失去才懂得珍惜。

  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境,不能悲观消沉。人生就是一场精神的旅程,思想的过程,让我们与思考相伴,正所谓我思故我在。直面人生的一切困苦,学会面对,即使内心哭泣,也要含泪微笑,即使跌倒,也要再次爬起来笑着奔跑,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凤凰涅槃浴火中才能重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愿生活中的我们常怀感恩,心中有情,用爱去捕捉生活中的美,你就会发现那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组成的是一幅幅人间的大爱与美好的画面。爱源于心再流入心,美施于心由于心。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地坛,能与心灵相遇的地坛,静下心来思考,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不断检查自己的过失,勿使伪劣的心魂流布,健康自由地创造生命的完美,实现人生的梦想。

《我与地坛》读后感6

  说实话,读过汪曾祺散文的轻逸潇洒,读过梭罗散文的自然空廓,读过林清玄散文的空灵明澈,却从未读过史铁生那般的痛苦中寻求解脱的挣扎。那么痛,又那么轻,像生命一样。痛苦中,轻盈仿佛就在那求死的一念之间。轻盈里,却藏满了属于生命的那一份沉甸甸的重量,重到肩背被压弯,重到灵魂都要破碎,重到亲手将它抬起的那刻世界都在为你而欢呼和嗟叹。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地坛里有作者对生命的全部思考。平凡人匆匆路过这荒芜的园子,四百年的'时光,却未曾让这园子衰败。我想正是这匆匆过客们的生命印记赋予这座人类文明的产物能够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里来过一对中年夫妻,园子看着他们由中年步入晚年,见证岁月流逝。这里来过一对兄妹,感情那么深厚,却抵不过一句命运,将爱变得那么难那么难,背负着世人的指指点点,哥哥将痴傻的妹妹抱起,抱起血脉里鼓动的亲情,抱起生命里那一份沉重。这里来过一对母子,那是四年来好多好多个太阳落下的日子,母亲满怀焦灼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找到了便在树影下看两眼然后转身离去,找不到便仍然独自忧心和害怕,而她的儿子正看着日影为残缺不全的身躯而疼痛不已,他们的目光追随着不知谁的背影,殊不知是生命中的阴影笼罩着他们。

  在这里,在地坛,在这样一个荒芜却没有衰败的园子里,命运的齿轮推着平凡的人们向前再向前。

  宿命的味道那么浓烈,让每个人都透不过气来。

  史铁生在地坛里絮絮写下那些痛苦的心情,那些挣扎的历程,似乎满满都是阴霾。可光明依然从黑暗的夹缝中通过,刺痛人们的双眼。

  “先别死,再活着试试看”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或许接受命运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或许接受苦难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来人间走一趟,就是将酸甜苦辣咸都尝遍。

  史铁生将所有苦难写成命运对他的修炼,其间有万千苦楚,他却挣扎着学会安然接受,然后再将平淡日子里的思考写成文字,为这个纷扰的世界留下一点哲思,留下一点痕迹,然后再如一滴水汇入大海一般,消失在这广袤的世间。

  这其中我最爱那篇《好运设计》。作者用一整篇文章去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一个人生来荣华富贵、身体健康、天赋异禀,直到成人都顺风顺水。似乎他应该是最满足于现状最满足于自己的一个人。但我们不禁要想,一个人若事事如意事事顺遂,从未遇到苦难,也从未遇到挫折,那他究竟因何成材?即便他已成材,志得意满无所求之人,又如何拥有进取心再往前冲往前跑向前看?又怎么会有进一步的成就。似乎人生总要有苦难。可是拥有诸多苦难的人生又怎能算作“走了好运”?那么“好运设计”似乎又变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你不能失去距离,不能没有新的企盼和追求,你一时失去了距离便一时没有了路途,一时没有了企盼和追求便一时失去了兴致和活力,那样我们势必要前功尽弃,那道阴影必会不失时机地又用无聊、用乏味、用腻烦和麻木来纠缠你,来恶心你”

  然而作者告诉我们,要有“距离”。万事万物,都不可过满,始终保持一段与“梦想”的“距离”。距离产生追寻,距离让我们渴望靠近,渴望让我们勇敢地去奋斗,奋斗不息让我们的人生拥有非凡的意义。

  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我们背负着希望、压力、挫折、苦难、比拼、荣誉……

  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淖,让我们失去挣扎的力气,甘心沉沦。然而《我与地坛》告诉我们,苦难不可避免,正是因为苦难,所以我们拥有了与梦想的“距离”,也拥有了追逐与改变的勇气。

《我与地坛》读后感7

  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我想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几件让自己感到不幸的事情,可是每个人对于“不幸”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失业了,这便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有些人却完全觉得这不算什么。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命运把他逼上了绝境,双腿落下了残疾,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站立起来了,可能每个人遇到这样的境遇都会感到悲观绝望吧!特别是家人都需要自己照顾和养活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反倒还要家人照顾自己,这时的心里想必会很不是滋味。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止一次的追问到“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一个人在面临绝境时,是否还有活着的意义?当一个人看不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之时,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活着?我想作者曾经在地坛这个地方对“生与死”这个问题思索了很长的时间。在地坛经常出现的那个小女孩,从远处看,我们只会看到她的可爱和美丽,当我们知道她是弱智时,我们是否为她可叹惋惜,但正是这个小女孩活着,在她得身上才体现了美的意义,如果她死了便一切意义都不存在了,包括她与生俱来的美,虽然在她的人生中承受了苦难,但一个人能活在这个世上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文中史铁生写到写作就是为了活着,就是自己在绝境中所撞开的那条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那条路,“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一个人面对“生与死”时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人们只会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活”?只会想到自己怎样活下去,这时人的本性便会完全暴露的显现了,一个人想要活下去获得物质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现实,所有写作便是为了活着。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着人应该怎样面对苦难这一中心主题,一个人能过超越苦难,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对自我超越的最好的诠释,因此人活在世上本身就很不容易。

《我与地坛》读后感8

  最近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部散文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语言的魅力,更让我领悟到一个残疾人对于生命的冷静思考。

  如果不看作者简介的话,我完全想象不到这是出自一个残疾人之手。作者在最美好的年华,双腿截肢,遭遇人生的巨大变故。可是却完全看不到他对生活的绝望,甚至是些许的抱怨。

  在他的笔下,文字是那么灵动:“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中;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急行而去;······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换做是我,我可能会写自己有多么的痛苦,或者夸自己多么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仿佛这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但是作者却抛开着一切不谈,他不写自己怎样痛苦地挣扎,尽管他却是经历过,忍受着。他只是自己一个人来到地坛,看着屋顶的檐头逐渐退去了颜色,看着地上的昆虫在慢慢

  地蠕动,看着地坛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有时合上书,通过斑驳的阳光思考生存的'意义。这是需要怎样的坚韧!与他的命运比起来,我是多么的幸运!我还有爱我的父母,我不会像他一样只考虑自己,而全不顾家人,最后只留下叹息。

  作者笔下的地坛是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准确地说地坛里发生的一切都没逃脱作者细腻的眼光。

  病痛,让作者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在这个地坛里,早些时候还能看到一个大妈,她伫立在角落里,用一种不安的焦急的眼光望着里面一个摇着轮椅的残疾人,可惜她后来不在了;还能看到一对经常来散步的夫妇,那位妇女挽着丈夫的手臂,从中年走到老年;在清晨能听到小伙子嘹亮的歌声,开始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后来是“卖布嘞”;还有一个每天围着地坛跑的年轻人,听说成绩还不错,只是因为犯了点“错误”,没有公开过他的成绩,直到有一年得了第一名;还有一对捡“小灯笼”的兄妹,后来才知道那个漂亮的女孩是个智障。

  这些故事看似毫不相关,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思考,比如默默的母爱,简单而平淡的爱情,对于挫折不幸的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健康地,平安地活着,这也是作者一直在寻找的问题的答案。

  人问什么要活着?答案是,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早晚都要死,所以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所以要活着。至于要怎么活,与其说作者自己战胜了病痛,倒不如说是从那些平凡的人身上作者明白了要好好地活着。

  生活本来不是一件易事,会有各种烦恼,会遭遇各种不幸,但还是要活着,不是苟且地活着。但是如果想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片段,比如吃上一顿每餐,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生活其实也是充满希望的,到处都是对折磨过后的馈赠。没有苦就没有乐。

  地坛是作者心灵的园子,作者时刻没有忘记,也没有走远。在他的母亲去世后,在他的文章发表后,在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后,他始终不忘记里园子里看看,像以前一样静静地思考。如今,很多人已经开着打着“成功”字样的大船远去,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也有人为了达到目的,打翻别人的船,让羡慕,嫉妒,仇恨在自己的心中蔓延,直到把自己吞噬。或许有一句话是对的: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回家的路!童年的那些快乐时光永远也找不回,只是在记忆里还有它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心灵的院子,给自己一个自由的思考的空间,想想为什么活着,想想身边的人,想想未来,想想梦想。它可以没有地坛那么悠久的历史以承载生命之重,可以没有高大苍翠的树木给人以莫名的敬畏。它只是一个安静的环境,纤尘不染,摒弃了那些丑恶与不快乐,操场边,妈妈的怀里,有凉风的屋顶。

  就像《中国合伙人》中的经典台词:生活有时候要按快进,有时候要按暂停。就让生命在此刻暂停。

《我与地坛》读后感9

  桌子上静静地躺着几本泛黄的书,那只心爱的水杯也静静地在桌子上立着,杯中没有了水。乳白的日光灯通过那扇昏昏的玻璃,交织着流向远方,消失在这座小县城暗黄的天际。

  天冷了,窗外传来稀疏的落叶声。曾记得两年前,也是在落叶的秋天,我读到了史铁生,跟随着他年轻的记忆,我“来到”了天坛。我并不明白史铁生是谁,地坛又是怎样的。只是依稀记得有位追梦的青年,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也只记得地坛这个荒僻的园子,是唯一抚摸他伤痛的地方,也正是这个园子,让他重新站起来,找回生命的价值。

  还记得那天。当“史铁生”走了这句话传入耳中时,我竟没有太过失落的反应。只是当再次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再次品读他细腻的文笔时,才恍惚地意识到,这位支撑过几代中国人,在我心中最最坚强的人不在了……

  “想念地坛,主要想念它的安静,那安静,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一个天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史铁生说的很好,人生需要安静,安静地生活,安静地思考。也只要冷静思考,面对苦难时,我们才能坦然。史铁生静静地坐在地坛中,他看透了生命,死亡是一个必将降临的节日。于是,在苦难降临时,他是那样的安详。而一些人当生命遭遇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或是轻言放弃,生命便像流星一样还未闪光,便陨灭了。追逐名利也是缺乏安静。浮躁使大学教授为谋一官半职而勾心斗角,泯灭为人师表的道德。浮躁使得某些公职人员丧失人民公仆的道德,跑出“只为领导服务,让领导先走”的荒谬之语。因此,生命的价值在于安静,让时间放慢速度,看清每一丝风叶飞动,理清每一缕愤懑和妄想,每一丝盼念与惶茫。

  史铁生走了,他没有一丝遗憾,他将自己有用的脏器,或者捐给患者,或是用于科学研究。他从23岁便站不起来了,但他的死,让他高高第站立起来了,而且站到了中国人的道德高坡上。生命或许很短,但精神的生命却因为精神的升华而万古不息。我想,生命的`真正价值,便是乐于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吧……

  轻轻翻动着那几页泛黄的书,耳边虽尽是繁华世界的聒噪,但心里却很安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回到了生命的零度。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说的,生命的零度一是指生命本无意义,二是指生命既然来了,便是向你来寻求意义。我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生命的价值因为人的追求而超越零度。我很喜欢“零度”这个词,虽有许些冰冷,但却是一种诚实,一种坦然。我们去追求生命的价值,是追求其中美丽的过程,而不是美丽的结果,萧伯纳曾说,人的理想的实现是一种悲剧,因为实现了理想,也就失去了追求的动力,人的生命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罢了,与其无限感伤生命,不如去追求生命的价值。这虽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但追求是人生永恒的价值。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追求生命的价值便是为社会的进步做了些什么。我们不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可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史铁生用一生的坚强诠释了他的生命的价值,诠释了他对社会的爱,对人的精神进步的贡献。我们可以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安静地对祖国和社会贡献我们的一点微热,那么,我们生命的价值必将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超越零度。

  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他的生命便焕发了无限的价值。史铁生走了,他的《我与地坛》留给我们很多对人生、对精神世界的思考,他的坚强、对生命的追求、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必将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叶落了,我想地坛的树叶也该飘落了吧,属于史铁生的那片树叶或许正在轻轻地飘落,轻轻地贴在地坛的那片土上,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与地坛》读后感10

  如果有一本书浓缩的是人一生的日月精华,如果它带来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感动,如果它如同一股四季融合在一起的囊括人生酸甜苦辣的风,如果它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却还如同昨日般鲜活地流动在我们的血液里,激情澎湃地撩动我们心中那条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那它无疑就是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它深蓝深蓝的封面牢牢地扣住了我的眼球,很蓝很蓝,蓝得像风寒病人的脸,蓝得散发出一阵阵诡异而神秘的气息。它令我想到压抑恐怖无生还之地的黑洞。史铁生先生的文章也是蓝色的,但是它就像一个单调的调色板,有时候加点白色,有时候抹点蓝色,因此它的蓝是多样的丰富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绚丽而耐人寻味的蓝色世界。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让我在另一个角度观察生命,在绝望和希望的临界点品味人生。

  生与死。这是一个在死亡线上侥幸被死神遗弃的幸运儿所必定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社会上麻木忙碌的`人们所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这更是一个人对生命绝望却还残留不舍的时候徘徊不定的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正值狂妄年纪的热血男儿所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命运的作弄,史铁生先生便恰好在这个狂妄的时候成为了那个不幸的幸运儿。也正好,地坛适时出现,天时地利人和才酿造了史先生笔下的智慧。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的沉着稳重深深撼动了我。生死不是我们能选择和掌握的,它必定会来,它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此我们所能够做得只是好好地利用生与死之间的时间。不需抱怨生在何时,不需寻觅为何生,不需担忧死的降临,不需计较死后如何。人生就是旅途,人只能在一辆没有转弯后退刹车的汽车上乘坐,生是起点站,死是终点站。倘若你的心思在汽车的快慢变速中焦虑,在估计着终点站的方位,在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地上的坑洼,那么不论是沿途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车窗外行人的友善微笑,还是街道上的霓虹灯影都会与之擦肩而过,遗憾地成为省略的过去。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我们何必去在乎它呢?我们不能匆匆忙忙赶时间似地跑完了一生,生命不是怕上班迟到的挤车族。

  母亲的爱与关怀。史先生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一个睿智温柔的母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他的文采,他的文学道路,他的人生感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母亲的睿智和引导。可惜的是,直到母亲去世,迟钝的史先生才能感受到那份浓烈的爱。那份迟到的真心实意的追悔莫及的情感在书中每个角落里激荡,不眠不休地警示着我们。任何情感,一旦错过了懂得珍惜它的时机,错过了履行回报它的有限期,再怎么后悔莫及也是徒劳。史先生含恨后悔为什么不能早些想到这句话:“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否则也许他就能早些懂事了。

  《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很让人痛心和感动“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是对母亲的追念,是史先生的遗憾和悔恨。独爱《秋天的怀念》。北海的菊花开了,却没有和母亲一同去看看。这种遗憾是一生的痛,无法言语的。

  母爱的重量是永远无法估量的和计算的。人类有再丰富再深渊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母爱的力量。风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但是我们能通过周边事物的动态来感受它的存在。其的强弱也是能感受的。它可以是只能吹起一片叶子的微风,也可以是能瞬间吞噬一座城市的飓风,也许它能更强劲。风是大自然的霸主,因为我们无法估量它,也许它能摧毁整个地球。母爱亦如此。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智慧。细细地品读它,无尽的精彩会在思想中跳跃迸发,无尽的感动会在心里汩汩流动。

  最后再看看封面那片刺痛的蓝,却显得不那么惊悚。它更多包含的是疼痛与恐惧后对人生的豁然开朗,正如在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攀上悬崖后眼前的海天一色,只是它在经历了生死的磨练后显得更加沉重且珍贵罢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11

  如果说任何一篇好的作品都可以载你进入作者精心营造的世界,那么,当我读完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后,便是在被度化后的生命里经历了一遭。这一遭,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是短短的几十分钟,在精神生活里,却可以是千年、万年,甚至永恒!在说《我与地坛》之前,我们不能回避史铁生高位截瘫的躯体,否则,我们就无法仰视他宗教式的灵魂!

  文章用了七段来写“我”在地坛中长达十几年的生活,时间静静的流淌,地坛依稀如昨,地坛里的“我”却经历了世事变迁,从青年到中年,从最初在地坛里“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生。这样想了好几年”,到后来“我”终于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至此,作者完成了宇宙的受戒,对生与死都有了虔诚的信仰。而这种信仰的降临,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地坛这座“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譬如“祭坛古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对于“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样的事实,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挣扎中的呐喊,而是挣扎中的微笑与坦然,是和尚打坐时的大彻大悟,是对自己命远的救赎!

  在这样一种心如明镜、净无瑕秽的精神世界的背景里,“我”眼里的时间、时间笼罩下的地坛、地坛里行走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清晰透明起来!于是,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哲人的思想、普通人的情感,向读者讲述了三者之间偶然中成就的必然。十五年中,那些与“我”处在同一场景里的人,都被同一张大手操纵着——命运;都被同一种力量剥蚀着——时间!当“我”羡慕的中年情侣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当每天清晨唱《货郎与小姐》的小伙子再也没有出现……当那个晴朗的日子让“我”知道漂亮的小姑娘是弱智孩子,当那个喝酒的老头、来去匆匆的女工程师都成为“我”生活中的牵挂时,读者和作者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在这些人当中,给予“我”最深触动的是“我”母亲!当“我”终于懂得“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时,读者分明听见了“我”由于深深的憾疚共振出的心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既然选择了活着,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就想有一朝一日能在别人的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能有个位置,于是“我”玩命的写,“我”为写作而活下来,写作是“我”全部的欲望。在这里,作者重新在穹天下铺陈了生与死,并明确地告诉读者:其实人真正惧怕的不是死,而是活!但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作者对地坛这座门壁淡褪了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的园子,充满了感恩!在他的心里,地坛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可以容纳它的,只有心与坟墓!即使有一天听到了死亡的召唤,“我”与地坛,也会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不早了!”但是“我”的灵魂还会在太阳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还会在生命重生之际,回来!

  作者用细腻笔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沧桑古园,实则是他的精神家园!既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他接受度化的地方;更是他将时间物化了的地方……此时,我们隐约听见了在宇宙欲望下辗转的生命,在春天的树尖上呼喊!

《我与地坛》读后感12

  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作者的回忆,也就是第一二部分的“记忆与印象”后边的部分主要是一些散文和小小说,内容比较繁杂但都折射着一些人生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开头很想引用书中的这句话: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地扎根在记忆里”。《我与地坛》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一本书,原因其实很简单,小学课文里节选了本书中的《秋天的怀念》与《合欢树》,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学的很多事都已模糊甚至淡忘但我的心里一直存留着那两篇课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深的一个是母亲为了让瘫痪的儿子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做的一系列努力,另一个是母亲突然离去,而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小时候写关于母爱的作文,总是在那凑字数,要么就是拿什么“优秀作文选”胡抄一通,内容大多都是“生病了,母亲冒着雨或者是雪把我背到离家很远的一个医院”那个时候总觉得“母爱”或者是“父爱”必然要轰轰烈烈,一定要伴随着什么大事才可以体现出来。慢慢长大以后才发现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愚昧或者说无知,其实,母爱的伟大恰就体现在一些微不足道我们总是会忽略的小事上。

  我们的母亲千差万别但我们所受到的“母爱”一定是一样的,母爱只有方式的不同,没有程度上的差异。我的`妈妈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她对我的爱就体现在她的唠叨里,总是嫌我穿的够厚,吃的不过多,挑食……上了大学离家较远,耳边没有她的唠叨,没有曾经想象之中的轻松与自由反倒觉得很不习惯。

  其实人总是善于忽略自己身边的那些美好,等到有一天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曾经有多么地幸福。就像作者在母亲离去了后,在回想往事时才深深悟出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摇着轮椅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呆在地坛,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自己了……

  此外,书中关于住院的那个文章也是使我印象颇深,可能是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吧。我住的病房原本是两人间后来由于医院病患太多加进来一张床。是一位72岁的老奶奶,来自农村,没什么文化,看起来很精神,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前几天是儿子照顾她,由于正值秋季儿子不久就回去收庄稼了。老人一个在医院,过了几天女婿过来照顾她。

  每次一日账单发下来时她总是在那嘟囔着要出院,老人说自己辛苦一辈子存下了一万来块钱,在医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久花的差不多了,自己已经72了,再活能活到哪去?自己没能力挣钱了,不能再给儿女们添负担。终于,在她的存款耗尽的时候她出院了。每次想到她时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能用五味杂陈来笼统的概括。猛然间想到那次去乾陵,在地宫里于庚哲老师讲到盗洞时说道盗墓贼里父子盗墓时一定是父亲在上儿子在下,因为父亲不会杀儿子,儿子却有可能杀父亲。

  书中关于理想这个话题使我触动很大,没上大学以前我的梦想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我可以为这个梦想放弃玩的时间,把我的所有都用在学习上,即使每天站着都困得要睡去的感觉,但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觉得自己活的很充实,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上了大学后的梦想是四年以后我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最起码不能误人子弟,背着学生的骂名。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无端地想起曾经读过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不可以做和尚,但你不可以不想做和尚。他不是说梦想的到达,而是说梦想的永在。无论可否到达,都不可没有那样一份永久的供奉。梦想是我们前进的灯塔。

《我与地坛》读后感13

  我与地坛——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心灵的生生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终弥足珍贵的一隅,那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的源头。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因着爱,因着情,甚至因着对下一世的“白日梦”,虽然这“白日梦”是我等健康人种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说,“希望”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证明必可达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梦”的冠冕之词,其实两者一样可笑可悯,但给人安慰,给人愉悦,无须消耗,实是人生之最大精神。

  我并不认为他是多么坚不可摧的“钢铁人物”,你以为谁都是保尔柯察金?现实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总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又复痛,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孤勇,直至最后平静接受它的冰冷与枯竭。

  正是由于这“写”,这比言语更为私密,更为透彻,更为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这生,在死的对立面上,永远存在。永远无力,但永远坚韧。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还是一种情况,像他这样的情况,因着回忆随时有无可延续的悲哀,才需要这样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其实这幸运,未尝不是取决于自己。这生,值得死来敬畏。这生,真实得让每一个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问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迈出过脚步?

  那前方,便是路远山高,人亡马遥的“零度”。

  他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14

  对《我与地坛》的最初印象,就是来源于课文里的节选篇目《秋天的怀念》,可那篇的“主角”并非作者自己,而是作者的母亲,在作者的回忆中,母亲在作者刚瘫痪时,并没有一味的爱,而是理解他,宽恕他。尽管在作者发脾气,摔坏东西时,母亲还是没有责怪,而是让他“好好儿活”。作者在双腿刚瘫痪时,每天都要去地坛,母亲虽然担心他做傻事,胡思乱想,但丝毫没有过问,只是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可是这份爱,作者却在母亲逝世以后才懂。

  人都说母爱如水,温柔细腻,读了此篇,便更感觉母爱也是可以如山的,作者母亲的爱无声而深沉,仿佛一条无尽而坚定的延伸向远方的路,为什么说像路呢?在令人绝望的命运面前,一个人又该如何看清眼前的路?事实上是,他的迷茫和绝望,早已掩盖了眼前的路,但是母亲的坚强,为他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给他指示一条通向远方的路,这条路指向哪儿?我唯一能确定的,便是这是一条生路,至于怎样生,这是只有走下去才能找到的答案,我猜当时的史铁生也并不知道到底该往哪儿走,会遇到什么,只有走下去,所有的困难与苦难,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我想,《我与地坛》讲述的,便是这么一个生的故事。与其说是讲述,不如说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我斗争,自我追寻。生与死只一念之差,所以作者史铁生时常还会想到死,在生与死之间作精神的斗争,当然是生赢得了胜利,不然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史铁生。

  所以《我与地坛》此书很适合失意的时候阅读,因为它首先是由一个失意的人所写,我也从中“偷”到了一点面对命运时坚强的方法,比如说“好运设计”,以作者的阐述“背了运的'时候只是想走运有多么好,要是能走运有多好。到底会有多好呢?想想吧,干嘛不想一想呢?我就常常这样去想,我常常浪费很多时间去做这样的蠢事”,然而我却不认为这是一件“蠢事”,对我这样的一个“蠢人”来说,这是一个足够有趣的人在与命运斗争时所玩的一点小小游戏,一个小小的骗局,至少它对调整你挫败沮丧的心情起了一定的效用,为什么我们的喜悦,我们的哀愁,全都要依靠他人,依靠外物,依靠命运赐予的事件来赋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自己设计自己的情绪,自己给自己加点料?当命运使你失望,甚至绝望时,重要的都已不再重要了,这时又何必要执着于命运的那些真假,何必不放下那些所谓的“自尊”,做一回“蠢人”,自我安慰,自我排解,设计好运?想想生活中的坐禅吧,也许有些差别,但本质上相差无几,冥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扰之地,世外桃源,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我与地坛》其中的地坛,也许另有所指,即人心中的那片净土,那片休憩之地。这地坛,曾在作者失意之时“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作者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你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失意的人的胡言乱语,或者这不过是为了与环境融入而说的冠冕堂皇的话语,可如果用心去体会,这真真是人与心灵最亲密的耳语,最真诚的赞美。我常以为人是很顽强的,史铁生式的顽强,人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或是为了快乐幸福,或是为了一己私欲,但是不管为什么吧,人总是在自我对话着,甚至有时在这心灵之中为自己的私欲自我辩护着,维护最原始的私欲,那就是生,此时,地坛不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它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支持着我们走下去的那些自我拷问,那些痛苦与混乱之后的宁静和生的希望。作者认为,那七十五年他所做仅一事,那便是扶轮问路,地坛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至此,有关命运与苦难,我们到底该如何呢?一样的无限之问,唯有学习作者,走下去,不断地自我拷问,自我思考,牢记地坛,走下去。

《我与地坛》读后感15

  史铁生的文字,很安静,很沉寂,很萧瑟,却也很坦然。一切尘埃落定,他的笔下,记录着春夏秋冬,记录着变或不变,记录着时光,记录着人世间的爱与奉献;在古老而沉静的地坛,感官被戏剧的放大着,一切的悲或喜都像在放大镜下被他详细咀嚼,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他才能够摆脱世界的目光,摆脱尘世的束缚,仅有自我,思考着tobeornottobe。

  关于人生——“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我的身影。”完美能够在巅峰时带来幸福感,缺陷却能够在低谷时带来坦然。相信地坛也有玉砌雕阑、门可罗雀的时候吧,那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磁铁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还有那眼底充斥的向往,无不是它傲视周围的资本。可是当浮华褪去,时代更迭,当钦羡的目光统统散去,它会庆幸,坍圮所带来的坦然,自我用年华沉淀下来的那份古朴与率直,正如大地般,源源不断的向它输送着一份踏实。

  地坛如此,人亦如此。

  人仅有在真正失去后才会思考什么叫拥有,仅有在不幸过后,才能正视什么是挫折。他真的很幸运。在这嘈杂的世界上,还有一块圣洁的处女地供他栖息徜徉,审视自我的生活,直面人生的苦难,寻找活着的意义。让他有机会看到时光,看清自我的身影。

  关于母爱——“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的爱是坚韧而无声的。母爱韧如丝,她需要加倍的承受儿子的不幸,还要承受因“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所带来的恐惧;母爱润如水,于无声中恰如其分的滋润着儿子心田每一隙干涸、脆弱而敏感的角落。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照顾着儿子的起居,揣测着儿子的想法,理解着儿子的倔强与敏感,母亲从未给儿子带来多少麻烦或不快。因为母亲的默默承受所带来的舒适感,甚至让儿子忽略了母亲的心境,仿佛不存在般,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已然离去,这个迟迟没有参透人生的“少年”,最终听见了母亲的埋藏多年的呼唤,同时,也看到了天边那一道暖意的曙光。有过车辙的地方,也有母亲“茫然又急迫”的脚印。爱如空气,而母亲永远只是远远的看着,看着……

  关于主角——“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主角?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一句话,已道明一切。休论公道,不是说不公道,而是说在上帝的角度,每个人的价值是一样的,绿叶举出红花,丑女造就美人,众生度化佛祖。找到适宜自我的主角,站对了人生舞台,为梦想奋斗过,哪怕是永远的平平碌碌,永远的默默无闻,依旧是高尚而值得敬佩的。红花固然绚烂,可是一片绿叶,又何不是为世界增添了一份阴凉呢?史铁生终究是幸运的。上帝很公平,在让他失去了身体的支撑点后,赐给他一座园子,一个精神上的栖息地、心灵上的避难所。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永恒与变迁的比较,使人世更无常了些。

  夕阳下携手同行的恋人,不明白以往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可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可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我与地坛》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教案11-25

我与地坛教案11-25

《我与地坛》心得04-10

阅读我与地坛心得05-14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心得04-12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03-13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01-18

我与地坛教案15篇11-25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1-24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范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