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夏目漱石《心》读后感2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目漱石《心》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1
最初对<心>起了兴趣,大概在于“我”对先生的心情。不单是值得揣测与玩味的,描摹起来也多有不易之处。然而夏目漱石写得十分自然。这便引起了我希望读下去的心理。因自己也曾于成长之中的缘故,我对于这般题目向来喜好。当然小说并没有顺着这一点拓展开来,而是转向了伦理道德,或者说“私(则天去私 )”的讨论。伦理道德固非实有,这点(于我)已经无须讳言。过去时中梁师的<孔家思想史>一书几乎为我永远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但小说中精心设置的矛盾冲突仍然令人惊喜。这不仅仅体现在先生遗书中叙述的往事之中。或者莫不如说,就我而言,它不过是个背景的存在。但叙述者自身细微的体验倒是极好的例子。出现较多的地方自然是在家中的日子。待到“兄弟俩在父亲还没死之前,就商量其父亲死后的事情来 ”可算是个情感体验的高潮。作者在写下这样的句子时,纵然为人性之恶感到悲恸,但已然不能持有批判的态度了。固然,这绝非道德的,绝非符合伦理的,但它由自然人性引发而来。其实整篇小说也莫不如此。先生的往事之中,我们也难以对其进行强烈的批判。能够升起的心情,不过是深深的无奈与遗憾罢了。
再来深入分析一下“我”对先生的心情。纵然作者一再强调“所以即使说我幼稚也罢,笑我愚蠢也罢,能以自己的.直觉预见到这一点,的确使我觉得自己是有希望而又可喜的。 ”“但是,我并不是以研究先生的心情出入他家的……现在看来,我那时的态度,竟是我生活中值得珍惜的品格之一了。 ”但这种心情也绝非无私的。小的事情譬如写信时“最后还顺带问候了一句先生的感冒。其实我并没有把他的感冒放在心上。”而在先生饱受精神折磨之苦,决意自杀之时,“我”所想的不过是“用不着母亲催促,我早就在等候先生的来信。而且盼望如果这封信能带来大家盼望的解决糊口的职业,那就好了 。”当然,如上一段所说,这些心情不能够被批判。但至少也说明“我”所以为的“有希望而又可喜的”亦不过是自私罢了。而通篇带有推理性质的小说也不能说明“我”对先生的心情绝无研究之意。
反过来说,先生固然认为“我”是认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至在长达半生忏悔自私之后,对“我”依然是自私的。恕不举例证明。
那么,“我”的父母呢?“我”对他们带有嘲讽与无奈,并有混杂了亲情在内的同情。“我”不只一次的将父亲同先生做比较,总是得出先生对“我”吸引力更大的结论。甚至,在上半部结束时,父亲弥留之际,“我”因为收到了先生的遗书而义无反顾地走进了火车站。但相对弱势的父母便不存有自私了吗?劝说“我”在父亲故去之前即确定财产分配时,先生与“我”有这样的对话。
“(亲戚)都是好人么?”
“似乎没有什么坏人,大都是乡下人啊。”
“乡下人为什么就不坏呢?”
对这种寻根问底,我无法回答,可先生还没有容我思考如何回答,就接着说:
“乡下人反而比城里人更坏。而你刚才还说,你亲戚中似乎没有这类坏人。但是,你认为世上会有那种明摆着的坏人么?这种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当然世上是没有的。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一般人,但一到关键时候,就立刻变成坏人。真是可怕。所以切不可等闲视之。”
诚如斯言。父母表现出的类似于一种无知的自私。这类例子在父母与我一节中比比皆是。不特意点出了。
再谈几点细节。如前所言,关于“我”对于先生的心情,文章最后没有深究。但在之前的叙述中仍然可见端倪。
这时,先生又重复前几天的腔调。
“虽然你遇到了我,恐怕你仍要感到孤独的。因为我没有力量使你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孤独的境地。迟早你就会想别处去发展你的交际。不到我这里来了。”
先生这样说时,凄然地笑了。
在谈到爱情时,先生屡次提到“爱情是罪恶呀”,这引出了下面的对话。
“爱情是罪恶吗?”那时我突然问道。
“是罪恶,真的。”先生回答时的语气同刚才一样坚定。
“为什么?”
“迟早你会理解的。不,不是迟早。应该说你早已经理解了。你的心不是老早就在为爱情而跳动了吗?”
我察看了一下自己的内心,那里却是意外的空虚,连个想象的目标都没有。
“我心里连个这样的对象也没有。我是毫不打算对先生隐瞒什么的。”
“正因为没有对象你才活动的。你以为有了对象就能平静下来的吧,所以就想活动了。”
“现在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正因你不能如愿,不是才到我这儿来活动的吗?”
“也许是这样,可那和爱情不同。”
“这是走上爱情的一个阶梯,按顺序在和异性拥抱之前,才先到同性的我这儿来活动的。”
“我认为这两件事的性质完全不同。”
“不,是一样的。我是个男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满足你的,况且又有些特别原因,更不能使你满足。我实在过意不去,你只好离开我到别的地方去。我宁可希望这样。可是你……”
我悲伤极了。
“您认为我应该离开你,可我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先生根本不听我的话,他说:
“可是,不谨慎可不行,爱情是罪恶呀。虽然在我这儿得不到满足,可也没什么危险。然而——给长头发缠住时的心情,你知道吗?”
作为故事的结局,我们看得到的只有 “接着我毫不犹豫地跳上去东京的火车。在轰隆轰隆响动的三等车厢里,我又从袖子中取出先生的信,才从头到尾地看下去。”而从时间上推断,父亲同先生过世的时间实相差无几。 这两位叙述者经常拿来对比的人物,前者“仿佛我们做儿子的在等待着父亲的死 ”,而自己却“已经丝毫感觉不到煎熬别人的痛苦 ”;后者的离开使叙述者感到“先生的过去,他曾答应要告诉我的那个灰暗的过去,在我看来已是毫无意义了。 ”并且终于“毫不犹豫地跳上去东京的火车 ”。
孤独是小说的另一主题。事实上,在遗书中,先生已将孤独视为导致K同自己自杀的唯一原因。“然而当想到,连世上自己最亲爱的一个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时,便不免悲伤起来。 ”“后来我竟疑惑起,K是不是同我一样由于孑然一身,孤苦无依的结果,才突然选择死的? ”孤独同自私不无联系。或者可以说,正是自私导致孤独的存在。既然人不能豁免于自私,便终究将会体验到足以致死的孤独。
奇怪的是,如先生自己所说“总之,在金钱上我怀疑人类,但是在爱情方面,却不怀疑。 ”。然而这一论述却那么得值得怀疑。或许不过是一种自欺。
有的译本像是将“先生”译作“老师”,想必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罢。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2
前记:
我真正开始读夏目漱石的小说是在三年前,大约是在两年前的时候,产生了就《心》这本小说写一篇读后感性质文章的想法。只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虽然屡次动笔,却始终没能完成。而在最近经历了不少事情,因此对于这本小说有了更为鲜活的理解,虽说仍未能将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到能写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文章的地步,但还是打算趁着如今情绪尚且鲜活真切,希望能够一鼓作气完成这篇文章。
本文所有原文段落均出自竺家荣译本。
关于先生的死:
「当初受到叔叔的欺骗后,我深切感到人是不可信赖的,但正因为认为别人是恶的,才觉得自己还是清醒的。我总是怀有一种信念,不管世人如何,本人必定要洁身自好。但是当我意识到,这种信念已由于K的自杀而幻灭,自己也和叔叔是一样的人时,我突然感到困惑了。一向厌恶别人的我,对自己也厌恶起来,从而陷入了绝望。
……
同时,我反复思索着K的死因,也许当时我的头脑只被一个情字所支配的关系吧,我的看法可以说是简单而直接的。我马上认定K是因为失恋而死。然而,当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再面对同一现象时,便发觉事情并非那么简单。那么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这个解释仍不足以说明问题。最后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莫非K也和我一样,是由于孑然一身,孤独无助,才突然选择死的?我不禁一阵战栗。因为有种预感已经不时地像风一般掠过我的心头——我也和K一样,正走在他所走过的那条不归路上。」
在先生寄给“我”的绝笔信的最后,关于K的死,先生写下了如上两段文字,而我认为这两段话,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先生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所在:既不是因为情,也不是因为道德上的愧疚,而是因为信任的丧失。对他人信任的丧失,对自身信任的幻灭,以及随之而来的更为彻底的对任何人的不信任,与作为结果的彻头彻尾的孤独,这便是先生(以及K)的死因了。
先生最初信任的丧失是易于理解的。父母去世前将年轻的他托付给了信赖的叔叔,而叔叔则趁着先生在东京求学时,骗取了他几乎所有的遗产。这件事使得年轻的先生认定:
「社会上并没有天生的坏人,很多好人会在关键时刻突然变成坏人,因此不可不提防。」
显然当时的先生是把自身排除在外的,他所意识到的会使好人突然变坏的场合,是关于钱财的,而先生作为受良好教育的人,有着所谓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矜持,他可以相信自身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因此能够以傲慢的态度怀疑他人,并且他也认定,任何人都不应当去相信他人。而这份怀疑心态的改变是在同小姐(也就是先生之后的妻子)及其母亲相识之后:
「综合分析夫人(即小姐的母亲)的态度后,我得出了结论,自己在这户人家里受到了充分的信任,甚至找出了从初次见面就受到信任的证据。这一发现,对于已经开始疑神疑鬼的我,是一个小小的震动。」
而我认为先生对于小姐的爱,最初也诞生于此。无法信任他人的人突然受到他人(在他看来)无来由的信任,无法理解,好奇心作祟,尝试去探索信任背后的所谓的深层原因,尝试用自己的价值观念说服自己,却无功而返,最后产生了“近乎崇拜的爱”。
「我对她怀着近乎崇拜的爱。我把这种只适用于宗教的词语用在年轻女人身上,可能会使你惊讶,但我至今仍然深信不疑。我坚信真正的爱与宗教信仰并没有什么不同。」
先生认定爱是高尚的,而自身的行为是正确的。于是一方面心高气傲裹足不前,始终没能向小姐告白。一方面又犯下大罪,在他的挚友K向他坦白对小姐的心意后,选择了直击K心中的软肋,阻截了K再进一步的可能,又在暗中向小姐的母亲请求将小姐嫁给他,而这件事最终导致了K的自杀。
随着K的死,先生认识到自身也是无法信任的。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先生,他可以相信自身不会同自己的叔叔一样在钱财面前突然变坏,但是在爱之前呢?先生意识到,对于所有人而言,或许都会有某样事物,在那件事物面前,人会突然做出平时的自身无法容忍之事,而在那之前,不会有任何的征兆,哪怕是自身也无法预期。因此,人不能信任自身,也因此不能信任他人,毕竟对方又怎能确认他所认定的自身,在关键时刻仍是准确的呢?
在这件事之前,所需要担心的仅仅是钱财相关的事情,因此至少像他自身那类的`人,先生应当仍是可以信任的。而在这时之后,需要担心的则是某个非特定的、不可知的、或许是对每个人而言独特的事物,因此,没有人是可以信任的,而这种不可能信任则难以避免地导向了彻头彻尾的孤独。
而K的死,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之所以能心安理得地欺骗养父母,用本应当用来学医的钱来修习哲学、宗教,正是因为他认定此为“精进”,而他的日常修行,也配得上“精进”一词。
“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都是蠢货。”心高气傲的K曾如此说道。
然而他之后却爱上了小姐,并为之苦恼犹豫,甚至产生了舍弃所追求的道义的想法。
“在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蠢货。”在第二次听完K的倾诉后,先生残酷地将K曾经说过的这句话,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他。
这让K意识到,自身是不可信任的,哪怕是自身长久以来坚持的信条,也会在爱之前动摇。而之后所得知的先生的背叛,则让他明白不仅自身是不可信任的,他人亦是如此,而这最终导向了孤独与死的结局。
简而言之,我认为先生以及K的自杀,都源自于难以避免的信任的丧失。
后记:
没想到之前花了很长时间都没能写完的东西,这次很快就写完了。大概是因为之前总是在尝试进行一些更加完整的分析:分析从第一部分从“我”的角度出发描写先生的作用,讨论第二部分中“我”如何可看作年轻时先生的对照,解释小说第三部分的结构,以及与第一部分相关伏笔的对应,甚至原本在前文的结尾处,还打算就先生“为明治时代殉死”的言论议论了一番。然而与之前的打算不同,这次只是把想写的部分给写完了而已。毕竟我终究不是个文学评论者,勉强自己做这些分析大概也只能是徒增自己的烦恼,或是干脆是止增笑耳。
总之无论如何,这篇文章始终是必须要以某种方式完成的。
我终究只是个年轻人,一旦想到了什么就会想要表达出来,但同时又无法做到真正的坦诚。因此无论是小说也好,读后感也罢,我总是需要一些载体,才能遮遮掩掩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相关文章:
夏目漱石《心》读后感02-12
夏目漱石的《心》读后感06-12
我是猫夏目漱石读后感01-26
我是猫夏目漱石读后感6篇04-16
《心》读后感04-22
感恩的心读后感03-09
《心流》读后感05-14
《感恩的心》读后感06-06
心流读后感01-21
文心读后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