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读后感

时间:2023-12-16 15:57: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谈读书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读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读书读后感

  谈读书读后感 篇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段。读中品悟,品词,品句,品读。

  2、理解“忘我”字表之意,读懂“忘我”的深层含义,体会青年不仅有着特别的举止,还具有特别的精神——专注、勤奋。3、读懂“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4、学习作者通过看、听、问等多种途径积攒写作素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忘我”,读懂“特别”,体会青年的特别举止与特别精神。读懂“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这节课继续学习第二十七课,你来读一读课题?(评价: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能选择合适的生词填到方格里,把主要内容补充完整吗?小声音读一读。

  “我”在玉泉观鱼的时候,

  地画鱼,仿佛鱼在他的纸上游动。他认为,鱼先游到了他的心里。

  3、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二、聚焦精华——理解“忘我”

  1、作者真的认识这位特别的青年吗?为什么说他特别呢?谁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读一边思考。

  2、找出作者不认识青年的两条理由:一是阅读文字,二是阅读标点。“认识”加上了引号,就有了特殊的含义。

  为什么说青年特别呢?(指导朗读,教师做示范,评价:用心,更用心,最用心。)

  3、“忘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拿出尺和笔,轻轻地画一画。请学生读一读。

  4、这些语句都表现出了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只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是“忘我”?

  他似乎忘记了,也忘记了,常常忘了,忘了。

  所有的事情都忘记,惟独不忘的是什么?(观鱼与画鱼)这才叫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三、聚焦“观鱼”——读懂“忘我”

  1、他是怎样忘我地看鱼?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中描写青年看鱼的句子。哪一个词语让你的心为之一动,让你产生了体会,把它圈起来,一会我们分享你的体会。

  (预设:老是:大约看了多少天?从课文中找根据。不厌烦吗?“呆呆地”是在愣神吗?“静静地”看着,是怎样地看?怎样的.心灵才可以称之为宁静的?)

  2、请你用心地读一读这段话,读出青年心中的宁静。

  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3、因为忘我,所以心宁静了;因为忘我,所以静静地看鱼。(板

  书:忘我静静地看)

  四、聚焦“画鱼”——读懂“忘我”

  1、青年人又是怎样忘我地画鱼的?谁来读一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青年人的画技怎样?

  2、你再静静地读一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青年人画技高超,那么你就把这样的词语圈起来。一会分享你的体会。

  (注意指导学生把前后词语联系在一起,谈体会。)

  3、青年人画鱼也是特别的,怎样画画?为什么他没有一边看鱼,一边画鱼呢?

  4、静静地画,就是胸有成竹地画。把这段话连在一起读一读:

  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静静地画画,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因为忘我,所以静静地画鱼;因为忘我,所以胸中有鱼。(板书:静静地画)

  5、此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站在金鱼缸边的老人,会发自内心地说:“ ”站在金鱼缸边的青年,会由衷地赞叹道:“ ”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指导朗读:读出了惊奇的语气,读出了自己的体会,赞叹,惊讶,高声地叫??)

  6、听了女孩说的这句话后,你有没有疑问?是啊,鱼在水中游,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

  7、围观的人都在赞叹,都在议论,青年有反应吗?谁来读一读第八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反应?

  8、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你再读一读这两句话,思考:为什么说他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而不说和金鱼融为一体了呢?

  9、把读过内容连在一起读,感受青年的“忘我”。

  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静静地画画,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五、读懂“特别”——特别的举止与特别的精神

  1、当我把女孩说的话写给聋哑青年看时,他在纸上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能游进他的心里吗?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2、你能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吗?(可以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我的心里。

  3、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特别的青年。说“认识”,其实我们并没有见过他,只是从课文中了解了他。说他“特别”,因为他。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句子填到横线上吗?

  4、这就是青年特别的举止,而“特别”一词本是中性词,但加上了引号,这就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在里面,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崇敬、赞叹??)

  5、崇敬什么?赞叹什么?我们一起交流。这就是青年特别的精神。

  6、虽然作者不认识青年,但却发现了青年的特别之处,特别的举止与特别的精神。为什么作者会发现这么多的特别之处呢?

  (缘于观察:看、听、问)

  7、只有这样,才能搜集到更多、更好的材料,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样观察细致,及时积累材料,相信你们也能写出像《鱼游到了纸上》这样优美而富有启发的作品。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可长可短,不限字数。

  谈读书读后感 篇2

  案头摆放着魏书生老师的《魏书生谈语文教学》已经快十年了,时不时的翻阅,继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遇到难题再读,细细品味,魏书生老师的教师生涯,用心,用情,用爱,学习,实干,超越,坚持,无一不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他对学生的用心用情感染我也去做一个像魏老师一样热爱教育的人,他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品质鞭策我去学习,去探索教书育人的方法。

  “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

  走上教师生涯已经27年,与先生两地分居,我一直就在同一所学校工作,长期在同一学校工作,弊端很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不思进取,应付工作,有时会看什么都不顺眼,容易把工作干成死水,学习积极性不强,没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创新能力不足。面对这些情况,想改变,想调整,读完《魏书生谈语文》,心中豁然开朗,他说:“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新了。”“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懦夫每天都在重复自己昨天的言行,因循守旧像一层厚厚的土,深深掩埋着他的才能,他只是在这土的下面叹息,抱怨。”“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改变自己的学生观,教育观,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将自己的狭隘变得宽阔,自私变得利他,僵化的方法变得活跃,唯心的变成唯物的。”魏老师的话渗入心田,细细咀嚼,我试着去学习,试着去了解学生,试着改变自己,试着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试着去分析学生,时时告诉自己,我没有老资格,长期在同一所学校并不是优势,我把自己当做新人,敬畏学校规章制度,敬畏每一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敬畏生命的成长。

  “人生中没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确如此,做任何工作时间久了,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以至于抱怨。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改造别人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真心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一个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人,谁能相信他会有能力驾驭改变别人呢?”

  面对现实中,教师的工作量如此大,内容繁杂,属于教育的,不属于教育的通通都干,这种辛苦,别人无法理解,跟别人说一说,人家还会打击你,你喜欢干啊,你厉害啊,能者多劳啊,难道我就不停的抱怨吗?这样只能是伤害自己的心更伤自己的身体,同时还会给别人带来负能量,所以,学习学习,乐观乐观,超越超越,调整心态改变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多做教书育人的事,拓宽生命的长度与宽度,魏老师告诉我们“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标准去衡量自身的价值,不要过多关注报酬。”

  “人对自己应该经常提这样的问题: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时能不能再抓紧点,每件事能不能干得再好点,能不能创造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如果我们的生活太过清闲舒适,容易滋生懒惰和消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多做事,积少成多,集跬步至千里,或许有一天,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一位负责人的老师,最重要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年轻的老师问魏老师:“你是靠什么办法,是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我们看到你的学生每天都能自觉写作业,写日记,他们互相出考题,互相评卷的时候,都非常仔细认真,你用什么办法使他们学习这样自觉呢?”魏老师的'回答是“育人”,魏老师抓住“育什么样的人”“育人于讲读课文之中”“育人寓于写日记之中”“育人寓于作文之中”“育人寓于课外阅读之中”“将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主人”“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魏老师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给学生每天任务、每周任务、每月任务、每学期任务定质定量,有句话这样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钟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会收获一种命运。”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了授人予渔”。

  “方法是艺术,因此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形式单一,其生命力也就越容易衰竭。应该是各种色彩、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艺术之花都争奇斗艳的开起来才好。只要他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力。”“授人予渔一餐之需,而教人予渔,终生受益”,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说就是授人予渔的范本。魏老师说要少讲多读,注重实效,读得多学生菜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成自己克服阅读困难的能力。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放在十四年后的今天,也是历久弥新,不会过时,现在的语文教学也是强调阅读与表达。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丰富多样:从组织教学就可见一斑,集体唱歌、集体朗诵、口头作文、气功冥想等,可见,魏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用情用心,至诚至爱。

  魏老师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引导自学一类文章,引导自学一篇文章、引导自学文学常识等,引导自读一篇课文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指导意义。

  魏老师的人生观,育人观,教学观,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意识,提高意识真的很可怕,当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走进丰富的语文教学课堂,有时我们会感到“词穷”,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尴尬;魏老师的教育是一个教学神话,用二十节课教完二百节课的内容,且学生成绩好得出奇,担任两个班班主任,还到处讲学,虽然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我会去尝试,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年龄特点,去解决探索遇到的难题;魏老师是初中语文老师,他的人生观,育人观,教学观,教学方法也值得小学教师借鉴,品味,但不能照搬照抄,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目标,灵活应用。其实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魏老师是人生赢家,事业家庭庭两不误,事业上功勋卓著,获得许多荣誉,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让我用魏老师的话鞭策自己:改变自我,调整心态,踏实做事,不断超越。

  谈读书读后感 篇3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而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有思想的学者之一,胡适关于读书的学问更是值得我们当代人认真拜读和品察。

  胡适在《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一书中谈及了许多有关读书的问题,如第一章节的"为什么读书",第三章节的"怎样读书",第四章节的"找书的快乐"等。而在这众多的篇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胡先生对于"为何读书"和"如何读书"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关于"为何读书",胡适讲了很多,归纳起来共有三点:其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接受人类的遗产;第二,要为读书而读书,读了一些书便可以读更多的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对环境,并可以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对于以上三点我也有自己的理解:第一,因为书代表了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知识和智慧的遗存,我们后代接受了这笔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智识。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传递知识,再加以印刷术的发明,许多书报便印了出来。这时你可能要问了,把智识和经验传给后人有什么用处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就是进化。所谓进化就是节省劳力,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知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的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智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都要个个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经验,岂不是太麻烦了。所以人类有了这笔宝贵的遗产,就可以缩短工作,就有余力去做别的事情。

  其二,为了读书而读书。胡适先生所说的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为了考试和成绩而读书,他所指的是为了读更多的书而读书。就好比是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清楚,远的可以变为近的。读书就好比是这副眼镜,眼镜越好,对于其他书的解读能力也就越强。因为书读的越多,积累的知识越多,读书的能力也就越大。这便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意义所在。

  其三,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对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的来源,思想又可以分为五步,而思想的源头是最大的疑问。吃喝拉撒不用想,但遇到三岔路口、十字路口那样的环境,就有了困难了。走东或走西,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有了困难才有了思想。第二步要把问题弄清,究竟困难在哪一点上。第三步才会想到如何解决,俗话叫出主意。但主意太多都采用也不行,必须要进行筛选。但主意太少或全无主意,那就更没办法了。第四步就是要选择一个假定的解决办法。要考虑到这个方法能否行得通,若能,便很好。若不能,那就需要再换一个。第五步就是证实,凡是有条理的思想都要经过这一步。这也就是胡适先生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五步之中,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关键。问题当前,全靠有主意。主意从哪儿来?从学问经验中来。没有智识的人,遇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而学问丰富的人,以碰到问题变会在脑海里涌现出各种解决办法。读书就是对过去学问经验的记录,而这些智识就要用在这个时候,所谓"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就是这个道理。

  说完了"为什么读书",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么读书".胡适先生认为,首先要培养起读书的习惯,习惯重于一切方法。对此我也非常赞同,没有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又谈何读书的方法呢?那么关于读书的习惯,胡适讲了三点:一是勤,二是伸,三是谦。勤奋是成功的基础,读书做学问更不能自欺欺人。其次谨慎小心也是很重要的。另外,读书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万不可自以为是,不经考察便妄下结论。

  最后,说到读书的具体方法,胡适先生留下了两个字:"精"和"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读"和"泛读".对于"精"字,胡适先生强调了"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指的是个个字都要认识,这是保证我们对书本内容理解的准确性。书是集字而成的,要是字都认不清就无所谓读书了。"口到",前人所谓"口到",是把一篇文章倒背如流。现在虽不再提倡死记硬背,但如果我们遇到极其精彩的文章和段落,不妨把它背下来或至少诵读几遍,这至少在我们作文的时候会是一笔亮点。"心到"的意思是认真体会作者行文的用意和想要抒发的情感。"手到"即通过札记和做笔记的方式写下一些文章中的妙语,又或者写下自己的感悟与体会。那么对于"博"就更为人们所认可了,中国人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意思。胡适先生提出要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要读,因为往往一本极其平常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和惊喜。就如众所周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花费了三十多年的光阴,积累了许多材料,但总也想不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偶然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便大悟起来,了解了生物进化"物竞天择"的原则。

  总的来说,胡适先生的这些关于读书的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当下,我们生活在以个信息爆炸的现代化社会,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渗透到我们每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各种碎片化的知识每天不断地更新,并且不断地通过手机、互联网等终端设备传递至我们的大脑。人们,特别是我们当中的年轻人已经没有时间和愿望安静地坐下来拿起一本书来细细品尝。我们每天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消费者各种"快餐文化",心气也跟着浮躁起来,这只会让我们奔波的身心更添一层疲惫。因此,找个机会,拿起一本好久不看的书,试着放松自己,不带任何焦躁,不再为了完成什么任务,投入进阅读的世界里,沉淀,沉淀,再沉淀……你会感受到阅读的美好,生活的美妙。

  谈读书读后感 篇4

  长时间不曾读书,更不曾这么认真的读书。《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到底什么是美? 为什么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朱自清语)。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习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

  曾几何时?凛冽的寒风不停地敲打着窗外,而今,秋风再次扫过落叶!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美,每个人都有不同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谈美》一书中,朱先生带领我们走出“柳暗”进入“花明又一村”,给了我们一个“美”的答案。

  成长的过程是一种顿悟的过程。林清玄说过:诗情与道情的转折是“悟”。这种悟,不是凭空冥思苦想,也不是死盯着书本的一句话想上一个中午,而是在生活得点滴中,发现某种永恒存在的道理,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长大了,说得更多的是思维与涵养的增长。审美的能力也是如此,通过不断的“悟”来进行充电。

  在美的普遍性中找到美的特殊性,便意为对美的一种创造。即美的艺术价值是在美的共性中找到个性的美。只有个性的作品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家代表人公孙龙子有许多有趣的诡论,其中最为有名的要算是白马非马论了。相传有一天,公孙龙子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城。于是孙龙子就开始他的论证——白马非马,最后说服了守城官,于是就骑着他的白马进城去了。他的论证大概是这样的:“马”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白马非马)。阐述了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

  《谈美》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美的答案,既要与事务之间保持一种距离感,又要与这种距离有一种美的结合,处于能触摸,能感受到美的位置。美感属于一种直觉,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求证的内心的美的触碰。

  悠悠然,勿把遗憾留脑后!“慢慢走,欣赏啊!”

  谈读书读后感 篇5

  能有机会接触到这本书还要感谢学校给了老师们很好的读书资源,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摆满了书,感觉随处都是图书馆,一想到以后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挺开心的。

  我现在读书有一个习惯:首先是把书的目录浏览一遍,尤其是对于一些由许多小专题的文章构成的书籍,总喜欢先读那些一眼就被标题吸引的内容,这本书也不例外。

  我最先读的是《读书能否少点功利?》,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在求学时读书情况、工作后的读书习惯与喜欢的书目、对现在大学生读书现状的分析与建议、对网络电子书的看法以及对增加国学在语文教材中的占比的观点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让我想起了自己最初读书的情景。

  (一)哭着读完第一本书

  在上大学之前我是没有读过任何课外书的,因为学校里要求学的东西太多,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去看课外书,所以直到大学我对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只是听过名字而没有读过。上大学后时间宽裕了,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关于俞敏洪在大学读了好多书的励志视频,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想着是不是也可以在大学里读很多书,沾染一些文艺气息。说读就读,我到现在都记得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简爱》,当初选择这本书也是很有意思的',我看书名是《简爱》,猜想应该是描述的某种简单的爱吧,是谁对谁的爱呢?很好奇,于是便读起来,这一读才发现,原来简爱是一个人(自己当时都觉得自己挺好笑的,哈哈)。万事开头难,尤其那些外国名著,一个外国名字我就要好久才能记住,例如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先生,我估计看了有一周的时间才记住,所以故事情节根本看不进去。不过我有时候又是一个挺执拗的人,为了跟自己较劲,我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流着眼泪,用了多少长时间已经记不住了,只记得最终“哭”着看完了整本书的那天觉得自己可有成就感了,当时的自己很幼稚,现在想想也有点可爱,还蛮有趣的。

  (二)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第一本书看完后我又陆续看了很多外国名著,例如《飘》、《茶花女》、《呼啸山庄》等等,但后来发现这些外国名著对我来讲很难读,尤其是那些拗口的外国人的名字。于是我又转战中国文学,现在还能记得住的有毕淑敏的《血玲珑》、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琼瑶的《水云间》《鬼丈夫》、张松的《爱有时差》……读这些书的时候没有了之前读外国名著的痛苦,甚至有些痴迷,但是读完之后反思自己的收获却发现除了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其他的好像也没有什么了,因此我又继续接触其他类别的书籍……

  后来我看了一些励志书籍,每当心情比较糟糕的时候就会给自己灌两碗“鸡汤”,你还别说,偶尔喝点心灵鸡汤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直到现在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现在比较喜欢看教育类书籍,也有可能与专业相关吧,即将步入工作岗位,作为新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经验,而将来代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事情,为了以后工作不至于手忙脚乱,我会看一些班级管理类和儿童心理学的书籍,最近在看《非暴力沟通》,这还是去年参加正面管教的培训中贾老师推荐的,读起来有些吃力,需要精读,所以不能着急,慢慢来吧。

  当然我也不是只专于专业方面的书籍,偶尔身心疲惫的时候会读一些情感类的书籍,目前比较喜欢的是李筱懿的《先谋生,再谋爱》、《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情商是什么?:关于生活智慧的44个故事》……她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所以读起来会有一种共鸣吧,作为工作学习之余的放松也为何不可。

  (三)读书过程中的蠢事

  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蠢事,最印象深的要数坐车坐过站了。自打读研之后就很少有宅在寝室的时间了,几乎每天都是东奔西走,后来我发现有很多时间都花在坐公交和坐地铁上,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我喜欢上在坐车的时候看书,由此一来我有好几次都坐过了站。例如有一次由于看书坐过站,结果差点耽误学生的上课;还有一次家教结束就赶去北师大参加一个讨论班,结果坐过了两站地,最后又是差点迟到。虽然蠢事办了不少,但现在还是喜欢在坐车的时候看书,很执拗吧。

  (四)读书是否要带有功利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与温儒敏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最初我开始读书的目的就是不纯粹的,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己多读书,记住好多好多知识,以后可以在他人面前显摆一下,但后来发现,自己读书的过程很痛苦,书中的内容也记不住很多,或者能收获的知识都很浅显没有深层次的思考。然后慢慢地我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读书只为自己开心快乐,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能记多少就记多少,记不住也没关系,后来发现真的没有记住多少(捂脸)。不过随着实习期间的一些经历,我却发现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不知不觉就运用了之前在书中读到的方法,至于哪本书我已经不知道了……

  对此我有了一定的反思:或许读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读完之后能回忆起多少书中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你读书了,书中的内容就会存入你的潜意识,在未来你需要它们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为你自动调取,至于它来自于哪本书,那已经不重要了。

  (五)关于电子书籍谈谈我的看法

  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电子书籍逐渐取代了纸质书籍,从温先生的访谈中发现他更倾向于纸质书籍,我觉得这可能与他喜欢的书籍类别有关吧。我比较倾向于电子书籍,原因有两个:一是携带方便,自打备战考研时就开始使用一个读书软件叫做当当读书,一直用到现在,它可以让我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读;二是随心所欲,想读哪本读哪本,我在不同的时间或情境中喜欢读不同类别的书,这样我可以在手机里随意调取任何种类的书籍,方便。

  (六)关于读书我还有一些想法或改变

  虽然我很喜欢电子书的阅读,但现在也有些想改变了,尤其对于那些需要精读的书目,真的需要好好的品读,而且有需要的时候还应该做点标注。另一个想改变的地方是:我希望以后可以在读书后把感想写一写,或许适时地沉淀一下自己有助于使自己的思想更充盈。

  谈读书读后感 篇6

  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异;说明了写实主义和对美的差异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平均开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近、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那么竭力掩盖本色。——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是否能欣赏。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一样有福。”借用阿尔卑斯山谷间路上的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劝告游人莫错过眼前美景,朱光潜提醒“赢得了职场,却输了人生”的我们,不要成为“这丰富华美世界中一个了无生趣的囚徒”。我以为,美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心情,一种选择,其次才是一种原理和方法。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但不得不成认,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确实切答案。一个偶然的时机,我拜读了美学朱光潜的著作《谈美》。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一书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美——是一种人生态度。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有几句话写得很好:“种田的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却把道理说得那么清楚,而且也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很容易接受。朱先生用很朴实很精确的语言将一系列抽象的美学概念给我们描绘了出来。其实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考虑人家是怎么看我的,了解人家对我的态度;有时,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适不适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决定。大局部人都会因为盲目而错失良机,总是会因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坚守自己的东西。

  13封信,行云流水,读来浑然天成,却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认识。每一封信都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每个人多应读一读这13封信。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这种说法和我画画的理念不是不谋而合嘛!于是果断买了。

  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好书不老,常读常新”。

  我读完了确实是这样的感受。册子虽小,但是内容真的是太丰富了。尤其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名家的画作,我没见多的画几乎占一大半。我买的是电子版的书,里面的.高清大图让我惊喜不已。我甚至看一局部就能写出好多心得,简直收获太多。

  我自己从15年坚持每日画画到17年真的这样一天不落地实行后,我慢慢发现自己想要表达的绘画风格。让我很开心的是,看我画的人也通过我的作品看到了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我的画确实是我的心借由画面表达的形象来表现我内在的情趣的。这样的说法简洁而准确,非常棒。

  朱光潜的众多身份里面不包含艺术家这个头衔,不过他确实知道艺术为何物,也知道做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常常说,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我一直认为我们也很应该感谢一直努力的自己。就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遇到自同道合的朋友,才会收获朋友们的时刻挂念。去年也找了同龄人学了我需要学习的那局部画画技巧,收获了绘画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朋友。我明白了美在于创造,更在于辛勤和规划。就拿我学画的那个美女举例,在别人眼里她成天就在吃喝玩乐。然而我看到的是,她用心安静地画画,为了拥有自己的工作室,默默努力好久。搬到新的工作室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当然别人看到的只是她发出的享受生活的美图。

  这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有位同事带寿司当午餐时想的一样,她好有钱可以买寿司吃。后来才知道那是她自己做的寿司。我现在出去和朋友们吃饭,她们都知道我做的饭很小资,一定要给我点颜值高的食物。我分享的生活状态中的每一张美图,都是我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很多人认为我每天都是在创造美。

  谈美这本小册子虽然内容不多,我却慢慢地读了挺长时间。借由书中的一段话来完成这篇读书笔记吧: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

  谈读书读后感 篇7

  朱光潜把自己写于1932年的《谈美》称为“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我是还没有读过,但是这本小书的确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著作,在我曾经读过的书库当中很难有一本可以与她相媲美,因为朱光潜先生把枯燥、复杂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了。倘若如今“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们看见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先生的作为,不知道他们是否会赧颜。

  《谈美》全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她就像一个耐心的长者又像一个亲切的朋友在与你交谈。读罢此书恍然大悟:美学也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东西。

  以下概括《谈美》各个章节的大意——

  《开场话》开门见山地表述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医治社会腐浊、人心俗不可耐的良药是“无所为而为”的艺术活动,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话语使读者体验“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广到人生世相的方面去。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由木商、植物学家、画家三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不同态度得出结论:个人所见事物的形象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木商的实用的态度偏重利害、意志,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偏重事物的关系、抽象思考,画家的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因此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艺术作品可以流芳百世。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推而广之,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它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把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叫作“移情作用”,也叫“宇宙的人情化”。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而已。人不但移情于物,而且极易模仿物的形象。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享乐主义的美学错误地将“快感”等同于“美感”,“快感”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作者把弗洛伊德派心理学也纳入享乐主义。“美感”过后伴随着“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考证、批评都不是欣赏(美感),但欣赏却要有考据学、批评学作基础。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美是外物、人心婚媾后所产的婴儿,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但是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错误地承认自然中本来有“美”,它们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通常所谓“自然美”指事物的常态,“艺术美”是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与情感,但是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但是因为艺术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想象多半是再现的,即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想象也有创造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创造的想象又可分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有选择时就已经是创造。联想可分接近联想和类似联想,类似联想又有“拟人”“托物”两种结果。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情感的阴驱潜率使诗人对于出于己者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旧经验的新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原来似散漫、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散漫、不重复。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借用写诗词必须受格律约束的道理,说明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后来都做到脱化规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遗传和环境对于天才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这只是一种本钱,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的,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事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王昌龄使用接近联想写到“团扇”,“寒鸦”是拟人的手法隐喻赵飞燕,“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长信宫四周的许多事物之中只有带昭阳日影的寒鸦可以和弃妇的情怀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显出一种“怨”的情境。《长信怨》前两句拆开来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后两句,但是如果没有前两句所描写的荣华冷落的情境,便显不出后两句的精彩。《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他以前和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用它。

  这忽然给我一个启示,通过心理学和美学的分析,原来唐诗如此值得玩味啊,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出来的。

  谈读书读后感 篇8

  今天跟你谈谈看了蒋勋谈莫奈之美的感想。

  艺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那么,应该怎样欣赏艺术,怎样欣赏艺术品呢?比如,一幅画、一本书、一首曲子。可能你会脱口而出,喜欢啊,看着喜欢,读着喜欢,听着喜欢,就是在欣赏啊!这话,其实没有错,欣赏就是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去与一幅画,一本书,或是一首曲子相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感悟。欣赏没有什么标准,更没有对错之分,可能你为之痴迷的,别人会毫无感觉;而别人爱不释手的,你也不一定想再多瞧上几眼。当然,专业人士会有其专业标准,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不需要非要具备专业水准才行,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去欣赏美。这,是肯定的。

  当人,这并不是说对于艺术而言,专业知识一点也不重要。其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欣赏艺术。比如说,你现在学了素描,有了一些绘画的基本功,那当你面对一幅画时,不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版画,除了第一眼的视觉感受外,你还会注意到其构图比例是否匀称合理,其光影处理是否自然和谐,整个画面是否灵动传神,等等。总之,拥有一些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能让你更多地关注到一些细节,让你对画作的欣赏更深入,更细腻,也更能发现其动人之处,也才能辨出大师与一般绘画者之间的细微差异。

  也正因如此,面对一幅幅主题单一的《干草堆》,蒋勋才能从我们一般人不曾体会,不曾留意的光影变幻中发掘出莫奈画作那深藏不露的美。同样的干草堆,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在清晨,在黄昏,在春光中,在夏阳下,在秋风里,在冬雪之后,在莫奈地笔端生动着,经历四季轮回,经历阴晴冷暖。干草堆,像是一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每一天都姿态不同,每一刻都神情各异,但,都是美的。于是,虽然那个手执画笔的人,在一天天老去,但干草堆却日复一日站在那里,站成了永恒。

  以此推之,对于一本书,一首乐曲的欣赏,也是如此。专业训练和专业熏陶,能让人对作品的理解更细腻,更深入,会让你从作者的行文和字句间更深、更真切地体会到其文字或音符的张力和表现力,体会到其构思的精妙或是处理的巧妙。欣赏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对话,彼此了解的越多,沟通才会越流畅,对话才会更深入,才能成为一种心灵之约,心灵之会。

  有时,欣赏需要的又是对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了解了其创作时代,我们才能把目光收回,放置在我们不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段时空,不管是几千年前,还是几百年,几十年还是几年前,不管是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学会和懂得把你当下看到的东西,重新放回它们所属的那段时空,不再用当下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更多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以及创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现在,人们一提莫奈,就想到他的名作《日出》,想到他所代表的印象派。但如果单以那副画作而论,我想,大多数人并不会感觉莫奈有什么高明之处,特别之处,甚至某个在校的艺术系学生都能画出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作。也许,会有人说,就是因为是莫奈画的,所以现在才价值连城,才会有那么多人千里万里不辞辛苦地跑去看上一眼。而当我们随着蒋勋,回到莫奈生活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的很多画作并不为大众和专业评论家所认可——我们才真正懂得莫奈的价值,以及莫奈的勇气与对美的执着。

  那时候,人们都是在室内完成画作的。一个模特,摆好姿势,站在室内某个固定的角落,阳光或灯光从同一个角度照射过来,画家们或坐或站,在那里忙碌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莫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感觉到了这种绘画模式的刻板与造作,于是勇敢地走出房间,走到室外。于是,他感受到了大自然最神奇的光影变幻,每一处都不同,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同。

  他爱上了在自然天光云影下活动着的人们,爱上了那些因自然的光影变幻而披上迷人面纱的万事万物,一棵柳树,一方荷塘,一朵莲花,一片莲叶,一段石桥,一座凉亭,乃至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干草堆。他的画作,因真实的自然,真实的光影而生动,他的心也被那样的光亮抓住了,牢牢地抓住了。大工业时代为人们带了崭新的生活,莫奈的心也随着时代的脉搏澎湃,向往光明,向往温暖,向往美好。

  你一定还记得在临沂博物馆看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吧?还记得在廊坊博物馆看到的青海马家窑出土的红陶器皿吧?如果拿现代的眼光看,那些画像石和红陶器皿实在粗糙得很。画像石上的人物,面部表情单一,身材比例也不合适。至于场景构图呢,更是没有运用什么透视手法,没有什么近大远小的概念。那些红色的陶盆陶罐呢,上面的线条则太过简单,动物造型更是朴拙,像是出自某个孩童的手笔,更不要说,有些还上下左右不对称,看起来歪歪扭扭呢!

  但是,要是我们把眼光放回它们各自的创作年代,放回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个时空,用两千年前的眼光去看看那些画像石,我们就能感受到汉代石匠们的才思之巧妙。是他们开始尝试,把尘世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刻刀一笔笔刻画在坚硬的石头上,让离开人世的人们在死后也能如生前一般,看到自己想看的人,看到自己想看的生活。他们耐心地雕刻着那扇虚掩的大门,那个从门内探出头来的侍女,那个端着酒杯的人,那个在厨房忙着杀鱼的人,雕刻着自己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以及那里生活着的`西王母和乐女。而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当我们尝试用三四千年前的眼光去看那些马家窑出土的陶盆陶罐,想象着那时的先人们还住在洞穴或是不遮风雨的草屋中,想象着他们还在拿着粗糙简陋的石器与野兽搏斗,想象着他们还不曾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餐,那么,我们当会对那些陶罐刮目相看,对那些烧制陶罐并在上面画上简单图案或线条的人刮目相看,会为他们对美的追求所折服。

  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他们居然也会有美的需求,会想到要为生活添加一些修饰!换成四千年前的眼光,你看到了,那些线条是不同的,有直线,有波折线,有网纹的,有锯齿状的。你看到了,那条鱼好像真的在游,那只青蛙也好像真的在跳。总之,你会看到,那些红色陶罐中的稚拙之美,会看到,那些四五千年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凝聚自己全部智慧与心力所传达出的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同样的,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你也得了解那时的时代背景;欣赏摇滚乐,欣赏邓丽君的歌,欣赏现代白话文,欣赏朦胧诗,你都得把自己的目光放回到那个时代。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艺术创新的可贵之处,感受到艺术创新的活力所在,正是因为突破了原有的束缚,艺术才可以飞得更高,更优美,也更自由。

  怎么样,闺女,艺术世界走一走,我们两人手拉手。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子,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心就能在那一时,那一刻,忘记压力,忘记烦恼,静静地,自由地飞翔。因为,那一刻,心中那双隐性的翅膀会悄悄地自动张开。

  谈读书读后感 篇9

  " 村上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很有意思。是一个长句,与那些五个字以内的书名相比,就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得益于村上的名气,这个书名现在经常被当下媒体评论一些实时题材时所引用。举几个栗子,当我们谈世界杯时我们该谈论些什么,当我们谈马云离职时我们该谈论什么,等等不一而足。

  而事实上,“当我们谈XX时我们谈些什么“,这个连体式其实并非村上原创。谦虚的他,在书的最后提到,他敬爱的卡佛的短篇集“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些什么)”才是他这本书标题的原型。

  不如如此,村上还专门登门拜访卡佛的夫人,以征求她的许可。当然,加拉赫也欣然同意。

  谦虚、平静,也体现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字里行间,这也是我喜欢这边书的原因。——蓝迪"

  跑步,主要适合我的性格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讲述了村上十次跑步的感想,除了一次是一九九六年的,其余都是在二零零五年、二零零六年的跑步感想。

  而实际上,村上是从一九八二年开始跑步的,至写这边书时已经坚持了跑步二十三年,每年一次全程马拉松。这个记录,放眼全球,估计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长跑与我的性格相符合,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在我迄今为此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好习惯里,跑步恐怕是最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多年从不间断的跑步,我的躯体和精神朝着良好的方向强化。”

  村上把喜欢上跑步,归结于他的性格,这和他后来成为小说家的动因一致。追求一直存在于自身内部的安安静静。表达得准确一点,他性格是那种不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脚步声、呼吸声与心脏的鼓动交织一起,营造出独特的'节凑。”

  村上早期并不是从事写小说,而是开餐饮。用他的话说,做服务业,无法拒绝形形色色的客人,不管顾客是什么人,只要不是太糟糕,都得笑脸相迎“欢迎光临”,于是改弦更张成为小说家。

  村上属五十时代的人,他开始跑步的时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在,国内喜欢跑步的人群越来越多,大城市马拉松的报名一票难求,也有很多人超越了村上春树的记录。

  但在跑步的道路上想把身体和灵活结合在一起的话,还是要读一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至少,村上作为早期一名优秀、专业的跑者,把他的完整心灵路程和长跑经历,提前给我们后辈完整地预演了。

  当我跑步时我想些什么?

  很多粗心的朋友,容易把这本书看成“当我谈跑步时我想些什么”。情有可原,其实谈什么是从想什么而来,文学的产生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再通过文笔呈现出来。

  实际上,跑步的大多数感想,并不在跑步的那一时段。可能在跑步之后,就像现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可能是在跑步的时候写一样。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

  跑步的时候,其实脑子里什么都不想,村上如是描述。

  “在寒冷的日子里,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热的日子里,则思考一下炎热;悲哀的时候,思考一下悲哀;快乐的时候,则思考一下快乐。”

  挺多如此。

  并不是一本推崇跑步的书

  在跑步中,身体得到了强化,腹部的赘肉也消失了。村上承认跑步对他的好处,这也可能是现在跑步人群中部分人跑步的目的。

  “对于长跑者而言,在跑完全程时是否能够感到自豪或者类似自豪的东西,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跑过一趟全程马拉松便会明白,在比赛中胜过或负于某个特定的人,其实不是特别重要。”

  “老实说,我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强弱,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我能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

  村上在书中也坦言。他从来没有向周遭的人推荐过跑步。“跑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家一起来跑步吧。”这类的话,他也极力不说出口。

  对长跑感兴趣的人,你就是不闻不问,他也会主动开始跑步。若不敢兴趣,纵使你劝得口干舌燥,也毫无用处。

  就像有的人合适马拉松,也有人合适高尔夫,还有人合适。

  村上,专业跑者

  6月 260公里(每周60公里)

  7月 310公里(每周70公里)

  8月 350公里(每周80公里)

  这是村上在二零零五年的月度跑步记录,他这一年的目标是参加纽约城市马拉松。书中一章,村上详细回忆了他一九八三年第一次在雅典,自己一个人第一次跑完四十二公里的经历。

  “观众、终点棉带、人群的盛大声援统统没有。”

  “路边,连狗都躺在树荫下一动不动,究竟是死是活,看了许久还是看不出名堂来。天气热到这个程度。”

  在书中有更加细节的描述,值得一看。村上还参加了过一百公里超级马拉松。

  “世间大多数人恐怕都没有这样的经历。普通的健康市民一般不敢去干这种鲁莽的事情。”

  “而我只有过一次,比赛后好长一段时间对跑步都产生了抗拒情绪。”

  “我并挑战记录的无邪青年,亦非一架无机的机器,不过是一介洞察了自身的局限,却尽力长期保持自己的能力与活力的职业小说家。”

  村上如是说道。

  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村上现在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今年8月5日,他一反常态,出演了东京频道的广播节目。

  在叫“村上广播-跑步与音乐”约50分钟的节目中,村上介绍了自己跑步时的私藏“歌单”,闲侃写作、音乐、跑步的关系,还回答了“村上迷”的各种有趣提问。

  在二零零五出版“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已经坚持了跑步二十三年。

  如今接近七旬的村上,继续坚持跑步了三十五年。

  而且每年一次马拉松。

  现代的“村上”们

  尽管村上还在跑步,但网络媒体上基本上是没有看到他的信息了。作为文学家,归隐于喧嚣的信息社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幸的是,在我们身边,有着好多正能量的跑者,激励了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再举个栗子。中山小榄的年叔,比村上还大几岁。两年之前还因为患病和“三高”,走路都要拿拐杖。如今,跑了二十多场马拉松。

  厉害不?

  谈读书读后感 篇10

  季老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种语言。《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是我厂在读书月活动中发放的书籍,书中汇集了季老九十余年的生活感悟。读季老的这本书,犹如当面在聆听季老的谆谆教导。事实上对于季老的认知,并不是单一的从这本书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是经历了一个只惟大师之名到逐步去了解季老人生轨迹的过程。

  常人看季老的人生,并不完美,逝世后的身后事纷争不断,或许有缺陷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什么叫人生,季老在《季羡林谈人生》中说他也不清楚,不但他不清楚,他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从季老的身上,从这本书中,我也只能愚钝的读到了“勤奋”、“随遇而安”、“坚持“、”尊师重道“,季老九十余年的生活智慧与感悟又岂是我短短数日通过一本书能够领悟的?季老的书,书读常新。

  季老所获得的成绩是与自己的勤奋分不开的,季老曾在书中谈到“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的关系,表面看是季老感激机遇的垂青,细细品味,季老的机遇是来自于他前期的勤奋,如果没有勤奋,机遇到来的时候也是难以把握的,到头来也是一场空。我觉得勤奋是季老获得人生辉煌的基础,是所谓的机遇垂青的前提。就如同我们当下的工作与学习,如果说各人的天赋秉性是有差别的,我觉得这种差别还是很小的,不能说没有,但就大多数人而言,其天赋秉性的水平是持续在一个水平线的,并且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有的人多一些勤奋,智力开发就会多一些,获得的结果就会好一些,相反的,有的人懒惰多一点,获得的成绩、创造的价值就会少一些。因此,勤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勤奋,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生活,取得成绩就会显得顺理成章一些。

  但并不是所有的勤奋都能获得成功,用季老的话讲,天才与勤奋的关系用“七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会更符合实际一点。我姑且大胆的揣测季老并不是在否定勤奋的重要性,而是在阐述一种人生态度。在这里我的拙见是,倘若机遇不垂青,那就只好做到老实本分了。这种人生态度叫做随遇而安。事实上,季老的生活并不平静,经历的磨难多于常人,磨难反而没有把季老摧残倒下。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是人生哲学的大智慧,事实上,人,作为一个个体,有许多的事情是难以改变的,出身,学业,爱情,工作……都是不可以推倒重来的,随遇而安就是要认同自己当下已经取得的、拥有的,是获得新丰收的基石,是传统文化中寻根的表现,是进步的跳跃板。随遇而安,不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而是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下积极进取,奠定好基础,以期取得长足发展。季老晚年的随遇而安,其背后也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十里”的来日方长的愿望,却也有着“烈士暮年,壮心难已”的惆怅。或许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那么一个阶段,有心为,而力不足,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许能够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一份指点的作用。随遇而安,对于人生的机遇就是要心怀大度的去接受,这是心态方面,而行动上还是要保持那份勤奋。

  以当下的'观点看,季老的成果多数是坐了冷板凳的结果,天下皆知季老为大师,且不知大师何以为大师之人何其多?我对季老的了解,是从大学本科时期开始的,当时有幸参加了一次学校的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有人提到季老的成果,才知自己愚钝了好些年。在那之前,我对季老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大师“这一名词的表面层次上。如今,从历史的观点看季老的研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等,这些语言方面的研究在当时那也是当年学者所不青睐的研究领域,属于学术界的“穷乡僻壤”,而今却由于填补了世界文化的缺失而成为了大师,大师之意不仅仅是大师本身,更在于大师的这份在学术殿堂里做冷板凳的依然坚持的执着的精神。这对于我工作上的启发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果不明显的时候,往往令人心生浮躁,包括自己以及团队中的人,都会面临着一些压力,来自于自身的以及周围的,而事实上也是坚持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坚持就一定没结果。我觉得,季老这种能够做冷板凳搞研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另外,季老这种以冷门出奇制胜的研究之路其实也值得我们反思,当下的市场上的畅销的产品也必然依据它的生命周期的规律走向衰弱,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迎合未来之所需,也许才是我们产品研发的一丝曙光。当然,坚持还是要贯穿始终的,没有了坚持,可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半途而废。而季老的坚持也让季老获得了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桂冠,尽管季老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但其获得的美誉受之无愧。这种坚持的精神,坚持一天,容易,坚持几十年,难,令人敬仰。

  《札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说要尊师重道。季老在书上言陈寅恪大师必开口”先师“,其尊师重道可见一斑。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技术领域内的专家在我们入职培训过程中所讲的”严师出高徒“、”不要让老师没饭吃“,是从企业的角度更契合实际的对尊师重道的阐释。当下由于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老师“、”校长“、”领导“几乎成了邪恶念想的代名词,我们更应该提倡尊师重道的理念,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不仅是学校的老师,生活中的长辈、工作上老师傅也应该得到尊重,从内心上,我们都要有感恩,有敬畏。重道,自然讲的是我们也要遵守社会道德的约束,待人以诚,讲方法,讲原则,讲和谐,才能获得社会以及其他人的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尊师重道,知识上才能有序传承并得以发展,科技上才能保持先进并得以创新,社会实践上才能应用并得以突破,文化上才能繁荣并得以延续。

  季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取得了令世人敬仰、难以企及的成绩,读季老的书,犹如在听一个老人讲故事,讲他对生活、工作、爱情、学习、事业等的理解,也是喃喃自语,更是教导,如今季老已经逝世多年,而身后事也曾惹得世人非议,但也因为这样,季老才更真实,季老的书也显得更真实、更真情、更智慧。我们都是自己最虔诚的信徒,或许走在负重前行的道路上,或许即将迎来康庄大道,或许依然在迷茫中徘徊不已,但不管如何,像季老书中说的“做真实的自己”、“一寸光阴不可轻”,对于世人都具有良好的教导之意。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是其精神财富的汇集,充满了人生智慧的真知灼见,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蓄意迎合,我更是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读懂了些皮毛而已。好书是常读常新,好书是百读不厌。这本书便是如此。

  最后,用季老书中的话做个结束语吧。“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

  谈读书读后感 篇11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我初二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年幼懵懂,翻了前几页,却不能读懂,就认为我没有那么高的文化造诣,读不懂书中的奥秘,也不能理解朱自清先生书中所谈的美,便一直耽搁下了。时至今日,当我重新翻开这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已不似当年那般生涩难懂。

  《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他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说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

  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朱光潜从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父亲老早便开始教他做科举考试的策论经文,这就是议论文的一种了。我从十岁左右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这种训练造就我的思想的定型,注定我的写作的命运。我写说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说得出,很难说的理我都能用很浅的话说出来。朱光潜自始至终都喜欢使用的写作形式,他追求的散文的审美效果,如同朋友之间促膝谈心,开诚布公,家常白话,娓娓道来。《谈美》的读者乃是中学生,朱先生在写作时必须放下身段降低高度,必须将抽象的概念和高深的道理简单化通俗化。所以朱光潜的说理文总是洞见源于生活,来自体验。读《谈美》,让我们觉得,美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

  《谈美》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朱光潜的自我评论:很难说的理我都能用很浅的话说出来。朱光潜谈美学,不像其他文学家那样用概念、用文字抽象地空谈,而是从真、善、美三大人类价值的基本分野入手,他把真善美三种抽象价值转化为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将道理活生生地化在人人可以直接感受的经验之中,幽灵般虚无飘渺的价值拥有了形体,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仿佛生活中可以触摸的文具或碗筷。所以我觉得,《谈美》可能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关于美学的作品了!

  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朱先生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朱先生先用自身的一个例子,认为距离自己远的东西比自己身边的东西更美,认为新奇的东西比熟悉的东西更具有美感。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说明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而若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同样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所以,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在《谈美》的最后一章,朱先生强调了,美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谁知道如何把握一种度,谁懂得和谐的规律谁就能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种驾驭生活的本领,要辛苦要勤奋,有所得有所失,得失来去全赖一种心境,心多宽路就多宽,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有情趣的生活、带一颗感激的心珍惜生活。在欣赏事物的时候,当你发现事物别人说不知的美后,不仅使自己身心愉悦,而且让艺术细胞得以熏陶。在发现、感受美的同时,愉悦自己,享受生活。

  当第十五章结束,对于朱先生说的人生的艺术化在本节中已经分析的及其透彻了。读完此书,更见朱先生对美、对艺术理解的功力。慢慢走,欣赏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现在人们都提倡要艺术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致更有情趣,心态的平衡也是关键所在,豁达乐观的心境就是艺术。希望每个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发现生活生活中的美,用正确的方法品味点点滴滴的美,艺术生活从现在开始!

  

  谈读书读后感 篇12

  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心中感受颇多。难以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由于最近很崇尚《巴黎圣母院》,所以对作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叙述特别关注(这也是少数几本我有所耳闻的作者所提的书了)。“敲钟人是艺术创造出来的奇迹。”这句话我觉得颇有道理,不要说如此“以自然丑衬托灵魂美”的角色了,即使是“自然美与灵魂美并存”也是很难有的.,而现在的街头流氓普遍长得好看没心没肺,恐怕是对这一现象的反讽吧。但是仍然要佩服文学才子的功力,这样一个不可能的角色,却依然写的栩栩如生,动人心弦。

  首先,就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终于对朱光潜这个人有了新的了解。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以为朱光潜是一个仍然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写写《咬文嚼字》之类的小文章的人,翻开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惊讶就是发现朱光潜早已在1988与世长辞,而且在他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美学老人”,绝不是会莫名其妙的咬文嚼字之徒。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著,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完了朱光潜老先生写的《谈美书简》才找到了答案———和谐就是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只要去细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发现生活中无处没有美。就拿罗丹的维纳斯塑像来说吧!它虽然缺少了两只手,但装上后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画蛇添足。相反,正是因为那两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对我们而言。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表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我最近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长在洪水泛滥之时,跳入急流中,为了救一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而牺牲。从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情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这是一个人无法去刻意模仿的。这是一种内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长一样。

  生活中充满美,不是吗?

【谈读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谈读书》教案03-17

谈生命读后感04-06

《谈生命》读后感04-29

《谈美》读后感09-04

《谈生命》读后感04-19

谈美读后感04-11

谈生命读后感03-20

《谈美》读后感11-05

《谈读书》教学反思01-04

《谈美书简》读后感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