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时间:2023-12-22 09:08: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1

  如是像呆若木鸡似的去看任何一件事,我想成果并没有想象中完美,反而,你用大脑带着双手一起上场,用大脑想想,再用双手实践,可能获得的成果会更美好些。

  格物致知就是从探查物体而获得知识。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却并不太重视格物和致知。像国外那些人们,他们无论是什么事,都会格物,然而致知,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完美的,脑力加手的劳动,从而使思考亦将是而变得简单。国外的那些人在小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来实践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没有被那些爱动手的实践者所淹没,而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格物致知的意义就被淹没了。

  明朝的理论家――明,空有一幅聪明的大脑,却没有爱动手实践的爱好,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又一次,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就决定要“格”院子的竹子,他就搬了一条板凳坐在院子里面,看着竹子硬想了七天,却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手去实践,只考自己的头脑去硬想,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因为头痛受不了,而失败。明显,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明这样的做法,显然在当时社会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想要观察竹子的结构或它的生长过程,就必须得用手去把叶子切下来,然后拿到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绝不是像明那样坐在板凳上空想,袖手旁观是绝对得不到理想中的`成果。

  实践不是毫不选择的测量,它需要事先的准备与计划。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以作为整个实验的明确中心,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实验者的眼力、毅力和勇气。

  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权威,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让人能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2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通过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任何一个新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明,都是建立在不断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学》中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天地,从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早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物质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推敲身边的物体,并学习好文化知识,要从探察物体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亲自动手实践,让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呈现在你面前,是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这便要求我们不能死学书本知识,必须在生活中潜下心来研究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门卫,整日闲暇无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做什么呢?他玩起了镜片。于是,他凭借着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学的精神,终于玩出了名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大镜和显微镜。

  从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探察事物的确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可我们应该盲目地去观察任何事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不会有成效。永远也不要忘记,实践是与知识相结合的。诸葛孔明一生好学,在年轻时便游历四方。早在隆中时,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可纵有满腹经纶不去施展有怎能体现他自己的才华呢?他追随刘备,子啊连年的南征北战中,我相信对他自己是一种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蛮藤甲兵前说,“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蛮有驱兽之法”,后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实践的过程吗?诸葛孔明后来有发明了孔明灯、木牛流马,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发明家。

  由此看来,亲自动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体会。在物理课上学习电路,之上可以轻而易举地连接,而当一大堆电学原件摆在面前时,还真有些摸不着头绪。几次实验下来,才逐渐有所领会。

  凭我这些年的亲身体会,只有不断地研究事物规律,并把书本中的知识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有所变革,才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3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学过之后,大有感触。

  相信,看了这个题目后,大多数人都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什么是“格物致知”呢?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文章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是大学中所说的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从探察物体中得到知识。这篇文章由文化典籍引出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然后用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实例,印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最终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注重实验精神。

  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文中提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与“致知”,中国学生总是会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词——思维定式,也叫“惯性思维”。是啊!如果我们一直不去尝试做出实验,那么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如果人人如此,就不会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打破“天圆地方说”;就不会有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就不会有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就不会有袁隆平研发出“杂交水稻”......是啊!如果人人如此,这个世界就将很难进步与发展。

  所以我们该做出改变了,该学习真正的“格物致知”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我想首先我们要勇于探索,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理科的学习也许就是个好例子。比如物理,我们目前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多。

  记得有一次物理课,主题是“认识浮力”。在讲课之前,老师问到:“一个乒乓球在空气中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示数是否相同?”我想也没想,便在卷子上写下“相同”二字,然而最后的实验结果出来,却令人大跌眼镜。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妄下定义。即使是在自己眼中,再简单不过的“小问题”,如果没有实验加以佐证,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次,我们要勇于创新,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不被世俗所谓的“原则”与“道理”所羁绊,才能得出真正的真理。

  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在这里说了这么多,如果不去实践,也还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请我们行动起来,去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9-0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4-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3-1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03-3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3篇02-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01-1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03-06

怀孕初期反应有什么06-04

中餐用餐应有礼仪06-11

宝宝应有的心理基础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