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

时间:2023-12-26 07:18: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1

  近日读了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让我产生不少启发。这些感想不是推翻当下某些认知理论,而是就像转到房子背后从而窥得其某些本已存在但与以往所见有所区别的方面。有些问题似乎从未细加思考,被社会的约定俗成所遮蔽。对于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想着如何直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却不去想想这方向为何会往这而不是往那儿。孩童为什么学习?为了人类种族的延续吗?他们内在的动力是什么?这些看似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些看似与我的工作生活略有一点距离(如果不去思考我依然可以从事我的工作),其实都是很有必要认真对待的。就此写下自己在读书中的一点小小思考,表述应该有点混乱,仅作记录。

  一、学习的源头

  孩子为什么学习?从出生开始,孩子在家里便有“学习”行为,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有着情不自禁地模仿行为。而当认知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便需要得到更为系统的学习。

  “当儿童的兴趣集中在学习家庭以外的社会方式时,学校就出现了。学校的目的在于使他开始学习如何与同侪群体进行互动的细节,使他熟悉蕴含在文化之中的观念,并且将其作为必须使用的思维工具去观察和理解他周围的人类生活之发展状态。”(P70)为什么学习?因为他从最初的无意识模仿到后面发生“兴趣”,比如他不满足与父母进行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后,便要学习父母间在实行的交流规则,他不满足只与父母交流时便会自发地学习与其他人之间可以实行的交流规则。所以学校的出现,使因为儿童有必要通过学习参与到社会,是一种从个体参与到集体中的途径。这是一种宏观的统筹安排。而儿童学习的原始动机是“兴趣”。

  那么“兴趣”又是从何而来?杜威说“我认为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受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兴趣”来自“刺激”。当他进入社会群体中,能力便受到刺激。当他与群体成员无法交流时,便会因为这样的刺激而对群体成员中的交流规则产生兴趣。而这刺激与兴趣的最终源头,是儿童想融入群体的动机。既然学校时帮助孩子进入“社会”群体的机构,那就必须明确儿童的“刺激”与“兴趣”对他们的意味,不应抛却、遗忘教育、教学于人类而言最原始的目的。

  二、学习的误解

  宏观地来看,学校的存在、儿童学习的原始动机是那样紧密相连。而当下,谈教育、谈学生等等,似乎已经有些舍本求末。尤其于我等一线教师而言,谁会去细想儿童于学校意味什么,学校于“人类”意义上的“儿童”意味什么。在杜威的书中,儿童的“兴趣”是从“个人”到“集体中的一员”,从“家庭”到“学校”的,是其在家庭中无法满足而需要继续深入学习的动机。但我们当下的各种学习,其实于生活的联系似乎不太密切。“学习”高于“生活”,“生活”称为“学习”的基础(辅助),本应是“学习”服务于原本就存在的“生活”——通过学习从而更好地生活。这样的结果,与中国历史、传统观念都有关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思想控制着古人,也影响着当代人。于是儿童学习的“兴趣”从一开始就显得过于生硬与枯燥,可以说它也是与儿童的生活需求相脱节的。我们学习生字词语等等,变成了获得成人肯定的行为。“语言固然是一种逻辑的工具,但基本的、最重要的是一种社会的工具”(P99),“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这些形式只是符号”(P150)。

  经常会听到一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凭自我意志为儿童挑选的教学材料,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激发”兴趣,有点像在温室里种反季蔬菜。“毫无疑问,娴熟的教师经常能够成功地唤起儿童对这些事物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或多或少是以人工的方式激发的,而且,当激发时,兴趣有点做作,与儿童生活中的其他兴趣没有关系。”儿童一开始进入集体中必然还保留着从家庭转向学校时的兴趣,那种兴趣从他们内心出发,真是而生机勃勃。但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到了小学高段,有点难以辨别他们的“兴趣”,而有许多的“兴趣”则是后发的,像在黑板上擦掉原有的内容而加以重新书写。在学校中学习知识,儿童的思维模式更像是被集中统一扭到一个频道上。“他的思维集中在对形式的纯粹辨认和表达中”(P153),“书本上的`资料与儿童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资料与分离——在儿童处理后者的良好的组织能力形成之前,前者就强加给了儿童——是非自然的分离,它只能产生有缺陷的欣赏标准,只能让感性的和短暂的兴趣高于有价值的和永恒的兴趣。”不得不说,学校的教育与最初的目的有些不相符了。我们现在教学目标中时常会出现刻意服务于生活的目标,大概也是发现学习行为与生活习俗等越趋越远。如果一开始便不曾分离,为何之后还要“回归”?儿童一开始便是从生活中而来。可以看出,我们在让儿童进入学校后是先让他们适应、服从群体生活方式,然后再回过头来关心他们一开始来这里的“兴趣”,很可惜到了那时儿童自己都忘了“兴趣”为何物。

  三、学习的方向

  学习,当然首先得正视儿童的兴趣。这里的“学习”,不是单指语言、计算等在学校里通过各种方式考核是否掌握的形式,而是指作为人类需要尝试、掌握的基本以及拓展性的技能。如烹饪、缝纫等,如对自然事物的了解等,作为一个人类(群体中的一员)应了解掌握这些生活中的技能。而确实,入学前的儿童对家中大龄人员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会模仿大人的样子握着锤子敲打,他们会模仿大人的模样给洋娃娃剪衣服,他们的兴趣全在这种模仿上。但是进入学校后,“兴趣”会被刻意更改,这无疑是一项违背生命成长的举措。并不是指我们学校教育就该抛弃语言学习等,而选择锄地、耕种、缝纫等生活技能,而是应该保留儿童的最初兴趣,不应像现在这样侧重形式如此明显。

  “在我们许多学校中流行的以不自然的、机械的单调低沉的和歌咏方式阅读的现象,恰恰是缺乏动力的表现,阅读被变成了一种孤立的技能。”(P152)新的“兴趣”被人为强势“培养”以后,容易变成“基因异变”。“没有人能估计这种纯粹形式上的连续不断的操练所带来的麻木和僵化的后果。”如果在长期的学习之后,儿童对形式已足够习惯以及掌握,当他们离开校园发现最初的对于自己能力的刺激依旧存在,又该如何看待自己这些年的受教育。

  学校学习与儿童“兴趣”的脱离有许多呈现,比如我们让小学阶段的孩子阅读名著。有许多书并不适合小学生,但当下社会可能给人一个假象——读名著才算爱读书。或者教师未加挑选就将大量书籍推给学生读,也是对他们的伤害。儿童在少年时期读了某本名著,他当时确实读懂了一些,但与这本书能给人带来的内容而言可能是九牛一毛,而在他接下来的人生中一般不会再次阅读。这便是浪费了这本书的价值,同时从另一角度而言,这个孩子也可能对该书做了错误的学习。“由于文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压倒一切地要求儿童在学龄初期就学会阅读,我觉得这种思维似乎是一种曲解。正因为文学如此重要,所以才适合把书面语言的引入推迟到儿童能够欣赏和理解其真实含义的时候。”(P155)如果强硬加入,儿童也会适应,但终究阅读只是为了阅读。

  如果我们刻意关注儿童的学习,可能也会出现问题。“我们不是为了享受关注而关注这些事情,而是心中的目的决定了我们的视阈范围。如果我们心中有了儿童即将要适应的固定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在儿童身上看到与该目的有关的事情。”(P109)毫无疑问,这使得我们的观察也有了局限性。杜威认为“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能使他工作得罪起劲、最有效果。”我们在教育中应以儿童的“兴趣”为基础,这一“兴趣”不是指对某样玩具,而是从他们生命发展而来的对某些事物本能的产生“兴趣”,而是对群体对个体能力的刺激而来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而不是掌握信息。”希望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清明,抛开那些故弄玄虚的东西。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2

  相信大家对杜威这位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并不陌生,他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其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影响至今,当然杜威的教育名篇多不甚数,然而这些名篇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是由于在当时19世纪上半叶以来美国的公共教育虽然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当时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法还是集成了欧洲大陆和英国就学校的传统,形式主义、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此时的杜威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开始从事一系列的教育事业和撰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其中杜威的早期作品中,《我的教育信条》是他在芝加哥大学期间早期撰写的一个纲领性著作,因此我在《杜威的教育名篇》中挑选阅读了《我的教育信条》,而后有了个人的心得体会。在《我的教育信条》里,杜威把自己的教育信条分成了五条:第一条:什么是教育;第二条:什么是学校;第三条:教材;第四条:方法的性质;第五条:学校与社会进步;他的教育信条里明确地分析了每条的重要性与意义。下面是我自己在阅读这些教育信条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该篇著作中,杜威在自己的教育信条里把什么是教育放在了第一位,说明了教育是核心地位,在这一信条里,杜威明确的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人的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一过程几乎是从出生时就在无意识的开始了。这说明了杜威是把教育作为一个手段去实施这一过程,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他还强调了教育是为了对儿童能力刺激而来的,这无疑是肯定了教育是针对儿童能力的,并非只是如传统的形式主义、呆板的死记硬背,这是杜威在长期的探索中得出的有别于其他学者的,是适应当时美国教育的现实情况,这一信条认为儿童应该是为适应社会而教育的,不需要一些无所谓的与社会活动不相符的课程教育,这在当时是很大胆的想法,的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并非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践动手能力,当然这里不只是知识的教育,还是社会的实践;因此杜威认为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强调了它们是平行排列的,也是有机的联系着的,决不能偏废。在最后,杜威明确地表明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并要加以把握,明白它们的意义,这样才是教育。

  学校是作为实施教育的最佳场所,所以杜威在信条里阐述了所谓的“学校”。他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而儿童作为教育的对象,就应该把学校设置成一个真实的接近生活的而生气勃勃的地方,这样儿童才能更轻松更容易的学习,也就是说他所认为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现实版的社会,是简化的,属于雏形阶段的,这样就能培育出更快适应社会的人才。但是这一想法与当时的传统学校是相违背的,但是却是更适应时代的要求;反观中国的传统学校,教室是老师在讲台教学,学生听讲的地方,而且老师的权利最大,是不可挑战的,导致了学生怕老师,学习有压力,是个人人都惧怕的地方,因此学生都希望放学后马上回家,不希望呆在教室,特别是传统的私塾。杜威的这种“学校”的提出无疑是让儿童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杜威的学校里,教师的职务不是把某种概念强加给儿童或是让儿童形成某些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着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教师是主角的思想,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权利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让学生更能快乐的学习。这是当时无人敢提出的观点,这无疑是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虽然未能全面实施,但这却是空前的飞跃,为现代的美国教育甚至全世界打下了牢固的教育基石。

  在杜威的第三条信条里,他认为学校不应该给儿童太多与社会无关的专门科目,这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应该是选择与儿童本身相适应的社会活动。这不正是现在很时兴的什么开发智力教育等等之类的雏形吗?过去传统的教法只是把教材上规定的教学方案教给儿童而已,并没有注意儿童的年龄,忽视了他们的天性,杜威这一思想不是对成千上万的儿童的恩赐吗?这也为这些儿童在健康成长过程中提供了基础,再也不用逼着学一些根本不适合自己年龄的课程了,甚至是阻碍了儿童思想活跃的天性的发展,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这就是杜威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他认为教材应该有的意义。

  既然有了基本的教育、学校、教材,那么就可以上升到了方法的探究,也就是杜威教育信条中的方法性质,他针对了儿童的能力先和兴趣发展的顺序问题做了论述,他认为首先应该是要遵循儿童的本性来发展儿童的心智,而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就儿童本身来说,儿童对所见的事物是直接的感知,所以只能是直接的表达所见的事物,但是还不能把心中想象的东西表达出来,所以在教育儿童时应该要考虑儿童身体的发展状况。当然儿童学习的新知识的动力来源的是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不会推动儿童去学习新知识,杜威认为只有经常观察儿童的兴趣才是教育的.最大帮助,是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根本,否则很难调动儿童的学习动力,这一思想在当代有很大的影响力,不管是学习任何东西,如果没有兴趣也就很难达到你所要达到的成功,所谓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在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中始终都离不开社会的联系,所以在他的第五条信条里说的是学校与社会进步,但是杜威阐释的却是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因为学校是教育的最佳地方,所以杜威把学校与社会进步等同于教育与社会进步来阐释了吧,他认为教育是对社会的一种道德责任,通过教育,社会能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坚持学校也就是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工具,是每个对教育事业感兴趣的人的任务,这里指的是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应当是指引学生学习的好榜样。他这样的思想无疑是说学校是将来存活于社会的必经之路,强调我们要努力学习,以提升社会文化素养,重视教育。

  读完《我的教育信条》后,我了解到了杜威的教育是大胆设想,大胆创新的,他的实用主义是完完全全的与社会联系起来的,但是并非是无中生有的,他是通过联系当时美国社会以及借鉴了前人的经验,不断地摸索出来的,这对我们现在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在当时也一度因起过轰动,虽然后来他的儿童中心主义被很多人否定了,但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教育难道没有受他的影响吗?他的思想难道不是对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飞跃吗?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不正是他在摸索中的成品吗?他应该是获得我们的肯定的。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3

  每一个人总会有点期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杜威也一样,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信条。

  他说:“我相信——方法的问题最后可以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发展的顺序问题。提供教材和处理教材的法则就是包含在儿童本性之中的法则。”

  在他的心中,儿童才是教育的中心。在这章的第一点中他说“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情况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就是一种“静听”的教育,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消极的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划一,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外,重心是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因此,他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结合于我们的.大学课程学习,在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过很多提倡“以儿童为重心”的教育人物和教育思想。例如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中,他们的教学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要尊重学生,无条件接收学生。正如代表人物罗斯杰所说“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学”。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但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我们确实应当尊重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会他们如何学,并且还须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我们不应让学生被动的坐在教室中,只让他们盲目地听课、记笔记,而是应该让他们融入其中,自己积极探索,寻求真理。而非逼着他们学习,成为为了考试的工具。

  在本章节的第二点杜威提出“表象是教学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对我来说映像并不是很深刻,但它总是使我联想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那就是——模仿。此时的我想到了他另外一本书《民主主义与教育》里第三章提到“模仿和社会心理学”,“模仿”里更多的提到了刺激和强化。在我们的课程当中,有学到过关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里的强化理论,说道:强化是伴随着行为之后,增加行为重复发生概率的事件,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比如说当一个学生上课调皮时,教师会让他罚站;当他又认真听课时,便让他回到座位。不仅如此,当刚阅读到“表象”时,我还联想到了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模仿”也很有关联。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来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些的过程有四个阶段:(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观察者集中注意观察被示范的行为或活动,以表象或符号等表征形式贮存所观察到的行为,然后模仿所观察到的行为,将符号表征转化成外显活动。

  在本章节的第三点他又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机之一。这种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且满足来自活动本身,这是内部的学习动机。

  最后,在本章节的第四点中他提出“情绪是行动的反应”。在这点中,我还记得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有相关的叙述,但他更强调的是与道德有关。首先我们需要对道德规范及意义有认识,这是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其动力是道德情感,也就是说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例如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等。因此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只要我们能参照着真、善、美而获得行动和思想上的正确习惯,情绪大都是能够约束的。

  杜威在教育上有着自己的教育信条,未来的我们即未来的教师们,更应该有着自己的独到的教育信条。我们应该对未来的教育有所期盼,应该对未来的学生有所期待,对我们自己有所要求。我们更应该学习这些优秀的教育家、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以及为人处世,来丰富自己的内涵。

  我相信——教育的未来会更美好。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4

  纵观美国教育发展历史,创新教育有多种思想基础,但最重要的思想渊源应归功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倡导的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从做中学”等思想为促进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我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杜威继承和发展了由皮尔斯创立、詹姆士使之通俗化的实用主义哲学,并把它具体应用到社会事物和教育领域中。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经验”占据着重要位置。“如果想得到某些方面的知识,就必须亲自尝试一下,而不能道听途说。”由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杜威是研究性学习的最早倡导者之一。

  在美国中小学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定理,教师总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怎样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就是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就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通过“从做中学”,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校虽然也有教科书,但教师讲课从不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不用教科书。大部分的教学方式都是采用学生主动参与的办法,从活动和实践中进行学习。美国学校更加注意让学生从社会中、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学生们经常出去旅行;学到什么内容,就到实地参观、考察什么内容,工厂、农场哪儿都去。如有学生因家庭困难没钱出去,学校会建议他用勤工俭学来解决经济困难。如果家长出国或到外地去旅行,并要带上孩子也去,学校也会积极支持,并不认为会耽误学习,反而认为这是最生动的学习,可以开阔眼界。

  现在,再反观我国的教育实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屡屡呈现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牵着学生走路。这怎么能培养出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呢?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5

  初读《我的教育信条》就犹如攀爬崎岖山路,异常艰难。不过,既然是教育学经典著作,便不会像读一般小说那么容易,必然需要“啃读”。于是,就暗自下决心:一遍读不懂就再读一遍,直到能理解为止。读到不太懂的句段,我也会与同行交流,在这样的反复啃读下,感觉总算有些入门了。本文以三步走为框架,浅谈阅读此书后的几点感想。

  第一步:教育之初——找寻兴趣,点燃热爱

  阅读此书,感触最深的就是杜威对兴趣和努力的阐释,如“对理想的真正兴趣,必然象征着对表达理想的所有条件产生同等的兴趣。”杜威对兴趣的阐释,让我想到了班上的一位学生。他的语文基础很差,成绩也不理想,但是因为他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对实现目标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这条路上,他越挫越勇,他对每一份练习和资料都充满了兴趣。对啊,于学生而言,提升自我,取得好成绩是他真正的兴趣,那么,他完成的每一份作业都是令他充满兴趣的。反之,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的兴趣,他做的每一份作业都使他痛苦。于教师而言,想提升自我是真正的兴趣,那么,阅读如此佶屈聱牙的书,也就是充满兴趣和快乐的。学生、教师如此,做其他的任何事情亦同理。因此,在教育之初,若能帮助学生找寻兴趣,让他们的所学和自我趋同,那必然能产生对学习的热爱。

  基于对兴趣的这种认识,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找寻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如将诗词教学与音乐、美术等学科融合,以情境为载体开展文本教学,以激发内驱力为导向开展作文教学等。如在执教张孝祥的《过洞庭》这一课中,我跳出单篇诗词教学的局限,将《过洞庭》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进行比较阅读教学。通过“为诗词撰写绘画提示”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获得鉴赏诗词抓住意象分析意境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我用“立像”“立言”“立心”三个具体任务串联课堂。“立像”这个任务就是通过分析诗词,给执笔作画的美术生提供思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呈现引导总结意象意境等知识并板书学生讲出的方法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虽然两首作品都有洞庭湖、舟等相同的意象,但是在不同的主观情感的影响下,表现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我们在鉴赏所有的诗词中,都不能忽视的一种思想——一切景语皆情语。“立言”这一任务就是结合诗作,为画作题写一句话。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理解:提示内容我们更多的是侧重从写景部分找“立像”的依据,在“立言”环节,则可更多地结合作品的抒情部分。“立心”这一任务主要是结合作品思想感情及主旨,为画作取一个小标题。在学生讲述中引导学生讲出立心的关键就是对情感主旨的把握。这堂课,发现几个平时不爱学诗词的男生,竟然十分认真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其中有一位同学不仅写了绘画提示,还动手作画。在之后的巩固测验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比以往要好很多。这种出人意料结果的贡献者正是兴趣,如果能找到与学生的学习相契合的兴趣,必能点燃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第二步:教育过程——在兴趣与努力之间寻求平衡

  虽然,兴趣有如此之奇效,但是我们又不能过分夸大兴趣的作用而滑入极端。兴趣是一种情绪,它易改变,或者断断续续,只能带给人暂时的积极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兴趣能够稳定而持续,这本身就已经不是单纯的兴趣,它所带来的成功不在于“兴趣”本身,而是依靠“稳定而持续”,“稳定而持续”地为某一个目标奋斗,这不就是努力吗?正如杜威在书中所言“附着于目的的每一种兴趣或者价值都附着于每一步的努力中”。努力本身带有自律性和持续性,它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兴趣”的随意性。“兴趣”只影响人想或者不想,而努力则促使人必须完成。总之,“兴趣”虽然很重要,但它具有随意性,不稳定性,因此兴趣并不可靠;而“努力”则是相对稳定的,更可靠。

  在“兴趣”与“努力”的诉讼中,杜威指出“兴趣的真正原则,在于承认事实或者主张的活动形式和自我的统一,在于行为人自己生长的方向”。但是,我们所接触和面对的学生,几乎很少有这种理想的状态,大部分学生,不但无法做到统一,而且他们的活动和自我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认为在探讨兴趣和努力的关系问题中,我们无法绕开“兴趣的起源”这一话题。从兴趣的源起来看,兴趣到底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对普通人而言,大概率是后一种。人的天性大体一致,喜欢吃喝玩乐种种,一出生就对学习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肯定是小概率的。只有做得好的事情,才会感兴趣,但是不付出努力,事情大概率不会做好,在不断的失败中,哪怕一开始存在的兴趣也会很快丧失,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在不断地肯定中,学生的能力才会提升。从兴趣的不可持续性来看,再有兴趣的事情,想要做好,都需要大量的练习,会变得乏味,兴趣会被慢慢消耗。所以,当兴趣消耗殆尽无以为继的时候,只有努力才能突破!

  总之,兴趣和努力之于教育的作用都是无与伦比的,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所有科目都感兴趣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真正开始学习之后,学生的态度和模式都应该发生变化,学生不能被兴趣左右,让兴趣凌驾于努力之上。他们应该达到的状态是:感兴趣的科目努力好好学,不感兴趣的`科目也要尽量努力学。教育如果能在兴趣和努力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样的教育便更能够实现教育的目的。

  第三步:教育之终——做一个向上的人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生活的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对于我所执教的高中这个阶段,杜威对它的定义是“高中是大学、非大学的企业和专业公众之间的桥梁。”但是,在普遍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所学的当下,我们的着眼点往往只在考试成绩。当考试分数成为升入大学或进入社会的唯一通行证,这种高中与大学、社会的连接就会非常脆弱,容易成为被轻易摧毁的桥梁!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有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让学生成就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自我,而不是沦落为只会刷题的考试机器。正如著名教育家罗素所说“学生应该被当作目的而非手段”。

  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目的来教育,那么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到底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答案是:一个向上的人。想到了正伏桌写教案的某一天,微信上接连弹出了自已毕业学生的消息。“飞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又获奖了!‘青燕归巢计划演讲比赛’我得了二等奖!”“团委正副书记还有主持人都惊讶于我的进步,这次有2000元奖金哦!”“我的进步跟高中时期飞姐的教导密切相关,是你告诉我‘应该一直都保持着向上的姿态’,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又是一个来报喜的学生,看着女孩透露着欣喜的文字,我的思绪被拉回了多年前。女孩成绩基础很差,弱科特别弱,但是很用功,尽管成绩有进步,但高考前几次模拟考考出来还是跟本科线有距离。当时,班里跟她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好多。在他们因为受挫想放弃的时候,我总是用这句话安慰他们:“保持向上努力姿态的人,机会都会在那里等你的,你的成功,不在这次,就在下次……”这位女孩最终顶住挫折和压力,如愿上了本科,并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中突破自己。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最好的馈赠就是我们能与那么多学生相逢。我曾在两所高中任教,所遇到的学生大多是成绩很一般的,甚至是较差的。他们当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努力了,最终也不一定能上本科的人,是在统计数字里被标记为“没有上本科线”的一群人。虽然高考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考试,但高考毕竟不能完全决定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作为语文老师,我能给予他们什么帮助呢?我想,如果能帮助他们找到兴趣,监督他们持续努力,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做一个向上的人,我的教育就是有意义的吧!如果从高中大门走出的是一个阳光自信,向上的人,他的通向大学或是社会的那座桥梁,都将更坚固吧!

  《我的教育信条》虽然很难读,但在阅读中闪现的灵感却也很多!从最初的消极抵制到后来的甘之如饴,只因为懂得了:博览群书,自会自信从容,走进经典,才能信手拈来。感谢教育经典,感谢他们在我科学育人的道路上,让我不断地去反思,去总结。感谢他们给了我很多方法与智慧,让我作为人师,能够以真情唤醒真情,唤醒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三步走,从兴趣到努力,再到打开向上的人生通道,学生如此,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相关文章:

《刺客信条3》游戏攻略05-23

《刺客信条》游戏起源制作过程04-29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04-28

读 《爱的教育》有感04-02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03-28

读爱的教育有感01-06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03-13

读教育的威力有感03-04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04-04

读《爱的教育》有感[经典]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