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姆雷特》有感

时间:2024-02-19 10:57: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哈姆雷特》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哈姆雷特》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果说:“哈姆雷特不是你,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雷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哈姆雷特犹疑又果断,理智又冲动,性格复杂且内心饱含挣扎。当直面黑暗和不公时,他勇于面对,坚决地想要为父亲报仇。从这一点来说,他无疑是个英雄,但他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英雄,因为他拥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懦弱和犹豫。他是一个复杂的人,是芸芸众生的代表。

  哈姆雷特一开始是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者。他拥有美满的家庭、拥有世间一切的美好幸福,因而他极力赞扬:“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故与打击,让他的幸福生活彻底破灭:母亲改嫁动摇了他对坚贞爱情的信念,父亲死亡的真相让他知道了亲人的口蜜腹剑。在对人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遭到了致命打击后,他开始质疑人性。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陷入了矛盾;面对急转的命运和复仇的道路,他陷入了纠结:“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海,通过斗争将它扫清,这两种行为,究竟哪一种更高贵?”

  哈姆雷特是个犹疑的人,又是个果断的人。他不断地高呼,质疑,讽刺,挣扎,在命运的摆弄中来回奔走。就像每一个你我,在现阶段,多多少少会有迷茫和纠结——我们也会有在“卷”和“躺平”之间做出选择的纠结,结果陷入了“卷又卷不过,躺又躺不平”的困境;我们也会有“拖延症”和“赶紧做”的纠结,结果跌进了“死亡deadline”的难题;我们也会陷入所谓“孔乙己的长衫”迷局之中,结果产生了对前途、对人生的迷茫。

  思考使哈姆雷特看透了尘世,看透了世界的虚幻,因而他嘲讽道:“世界是一间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思考使他看透了人性的黑暗,可更令人绝望的是他所厌恶的一切也毫无例外的存在于同样身为人类的自己身上,因此他厌恶世界甚至厌恶自己,“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并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思考使他犹疑,挣扎,而复仇的火焰燃烧着他的理智,促使他冷漠果决。他在犹疑和果断中挣扎着,思考着,却挣不脱命运的摆布、人性的束缚。就像加缪所说:“如果你继续寻找幸福的组成部分,你将永远不会幸福;如果你在寻找生命的意义,那你就永远不会活着。”

  对于思考,有人曾说:“思考是属于闲人的”。因为在思考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我们反而会陷入纠结,困溺于无谓的精神内耗,不断的在无谓的选择上做思考,所以为了破除困境,我们反而应该少思考,多花时间去做实事。不要考虑所谓“内卷”,充实自己才是最应该的;不要考虑所谓“拖延”,该什么时间就去做什么事,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的时候认真学。

  偶开天眼观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不正是哈姆雷特的悲哀?如果我们也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们的人生亦是悲哀的。

  《哈姆雷特》的结局更是耐人寻味,哈姆雷特最后躺在霍拉旭怀中,对他说,“你可以把这发生的一切事实都告诉他。此外仅余沉默而已。”

  哈姆雷特所面对的困惑和挣扎,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困境。《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对于自己疑问的答案,“仅余沉默”是哈姆雷特最后给自己的答案,那么我们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我想,是时候对犹豫不决、对徘徊不前道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