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追风筝的人》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事刚开始时,阿米尔是主,哈桑是仆,小时候他们一起玩间、读书、放风筝,像所有的小孩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哈桑经带少义米尔背黑锅,而阿米尔,也会为哈桑讲故事,两人其乐融融。这段描写,我个人认为非常精彩,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玩耍的片段,也想起了很多中国作家散文中所描绘的量年场景。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我最先想起的。在《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里,他写到: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套,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骂喷出一阵烟雾。童年种种,立马浮现于眼前。
一口气读完,我想起了李宗盛的《凡人歌》。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凡人,就是真实的人,而真实的人性,在《追风筝的人》里,在恐惧和利益面前,人性的种种,全堆在我们前面。
阿米尔是一个临弱且自私的人,哈桑被性侵时,他亲眼目睹。在冲上去救同伴和害怕被打之间,阿米尔向恐惧屈服了,转身离去,回家,享受荣誉,尽管肯负愧疚,但也没选择勇敢面对。他口口声声把哈桑当最亲的朋友,但其实心中有明显的主仆之分,真遇到事情时,第一时间会选择运用特权、逃避困难。
阿米尔的父亲,被士兵用枪抵住,马上要丢掉性命时;还敢挺身而出维护正义,但即便正直勇敢的人,也曾经侮辱了自己最亲密兄弟的妻子,哈桑勤劳勇敢、聪明机智,一生兑现着对阿米尔的忠诚,但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期待和悲伤。很多真实,掩藏于身份之下,这本书描绘出了人性中的懦弱、虚荣,也有善良,真诚。
阿米尔背负着20多年的悔恨,回到故土,勇敢地救出了哈桑的儿子,带他到美国重新开始。阿米尔拯救了哈桑的儿子,也拯救了自己,弥补了自己童年记忆的缺陷。
这个故事值得我品味一遍又一遍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设计得十分巧妙,更在于两个少年性格的真实。年少时,因为单纯的面子与别人的一句肯定,我们会努力追着那只“风筝”。我们真诚的对待世界,也曾冲动心伤害别人,这都是成长中确确实实的经历。
为了心中的一片赤诚,千千万万遍地去追赶。这是我读了这么多次这个故事后,所得到的启示,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我们都应该勇敢去追。
多年之后,阿米尔经历生死,走上了那条可让他变好的路”,有些东西,可以暂时躲过时间,但逃不过良心的谴责。我相信,我们也可以为了某样东西而去努力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