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

时间:2024-02-20 14:10: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于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存亡之时,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尽显于此。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穿越历史的车轮,回首八十多年前的昆明,破败的房屋,简陋的环境,短短八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

  翻阅许渊冲先生的《永远的西南联大》,在荣誉之外,伟大背后,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独属于联大人的生活,惊叹于许先生的才华,震撼于那一批民族的脊梁。

  联大精神,是一代大师的伟大与无私。

  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杨振宁在香港《今日东方》创刊号上说:“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联大的老师是谁,是诗人作家、爱国战士闻一多,是做X射线试验帮助康普顿教授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学院院长吴有训,是世界少有的文理大师、中国第一个科学博士世界桂冠诗人顾毓琇,是世界第一个中西比较文学大师吴宓,是《人间词话》的王国维,是《春》的朱自清,是《人生的艺术》的林语堂……

  每一位教授,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

  在学术的路上,正是有那么一批才华横溢的引路人,奠定了联大的学术基础,让许老赞叹“联大有世界上讲课最好的教授”。

  我想,那一代的联大人是朴素且幸福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再是遥远的文言,此后联大能走出一批批国家脊梁民族骄傲,正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那么一群人,倾尽毕生所学,呕心沥血,呵护住微弱的火苗。

  茅屋虽矮,先生才学满地,战火纷飞,赤子之心永恒。

  联大精神,是一代学生的奋进与成长。

  “狂而不妄”的许老在书中很喜欢提及当年的学习和考试,对于自己和同学成绩的记忆程度让人惊叹。

  在那个时候,后来的第三世界数学院科学奖得主廖山涛便证明了“六条线只要不平行,怎样都会得到二十个三角形”,而上课不大听讲的钱钟书考试成绩却常是全班第一,少有的让许老一直称赞的杨振宁各科成绩都极为优秀……

  透过文字,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青春正好的年纪里积极向上的生活。

  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也毫不怯弱,身披戎装,站上前线,以知识为枪,担当民族重任,无数的像黄维等一样的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年纪奉献给了国家。

  联大精神,是一个年代的奇迹与荣耀。

  书中最后有一段话,“后来我走过半个地球,却没有再看到昆明这样美的蓝天,东南亚和非洲的天空太亮,把人的皮肤都晒黑了;欧洲大陆的天多是灰蒙蒙的,仿佛吞噬了太多的硝烟和灰尘;地中海上的天空却又蓝得太深,仿佛照见了人间的苦海深渊。因此,我无论走到天南海北,总是忘不了昆明的蓝天,忘不了使昆明变得四季如春的蓝天。”

  或许许老难忘的不是昆明的蓝天,而是蓝天下的人和蓝天下的故事,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和那一批人的回忆。

  当他写下这些字的时候,书中的人大多早已驾鹤西去,物是人非。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没有哪个学校能再次云集那么多的大师,也没有哪个地方会培养出那么多伟大的人。

  那是属于联大人的爱国、好学、勤奋、博识,他们忘不了敌人的残酷,忘不了家乡的破败,忘不了纷飞的战火,更忘不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充实世界,以笔为枪,以纸为炮,扛起民族的未来。

  看完书,我感叹,日军侵华,民族危亡,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为了保存最后的文化火种,一批仁人志士在昆明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学校。

  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没有舒适的生活条件,甚至还要忍受炮火的袭击,在祖国的一隅田地,他们悄悄地扛起了我们的今天。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浓厚的学术氛围足以让人忽略物质的简单。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享受科技发展的便利,一切得到的太容易,反而有可能会失去质朴的求学之心。我们应以先辈为榜样,怀揣中华富强为己任,求实上学,时代的大旗正交在我们手上,祖国的未来须看我当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