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4-02-23 08:04: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晏子的故事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的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晏子的故事读后感

晏子的故事读后感1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齐国晏子的思想言行、反映晏子政治主张的古代文学名著。

  我们能从晏子治齐,晏子劝谏景公善政的传说中悟出点管理经验和领导艺术来的。

  领导个人修养方面:仁、俭、谦、正、实。

  仁者爱人,具体到领导者而言,仁就是爱民,就是有爱心,有同情心,就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的努力下,伤槐者、伤竹者、惊鸟的野人、养马的官员都免除了酷刑,保全了性命;逢于何的母亲得以安葬,北郭骚的母亲得以颐养天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晏子的公仆意识之强,爱民之深,是显而易见,处处见着于行动的,这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里确属难能可贵。

  晏子尚俭,但对自己物质欲望的抑制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不但穿破衣服,吃粗劣的饭食,而且不讲排场,不比阔绰,甚至不惜寒酸龌龊,丢人现眼。

  就晏子的俭,我领悟到,一个领导的俭朴,不仅关乎个人修养和公众形象,而且事关整个群体的利益;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问题,而且是一种工作作风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政治方面问题。

  谦,即谦虚。一个人谦虚,则有礼,能平等待人,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大概是每一个为官者必须遵守的.宝贵原则罢。

  晏子谦恭有礼,稳重大方,从不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更不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身正则立。脚正不怕鞋歪。上不正则下邪。所谓正,就是作风正派,集中精力,务正业,干正事。具体到领导者,就是事业心强,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不良嗜好。实事求是地分析,实,就是努力实践,扎扎实实的做事。晏子对领导者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是颇有微辞的。

  晏子是很重视礼的,晏子既讨厌贵族化的繁文缛节,又强调要有礼,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定的界限和规范。古今同律,万事一理。虽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千差万别,大相径庭,但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是有着惊人的一致,带有一定规律性的。古人云,修身然后齐家;齐家然后治国;治国然后平天下,是颇有道理的。

晏子的故事读后感2

  今天,我漫无目的地在“书香中国”的网页里“闲逛”。忽然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吊起了我的胃口。其中,一个《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更是吸引了我的目光。故事是这样的':

  在齐景公时期,齐国有三位勇士:古冶子、田开疆、公孙接。他们虽然武艺高强,但是却横行乡里,危害百姓。所以当时齐国人把这三人称为“三害”。有一次,齐景公设宴招待鲁昭公,由叔孙和晏子两人作陪,底下站着的卫士就是这“三害”。这“三害”全无礼貌,根本不把客人放在眼里。鲁昭公几次眉头直皱。因此,晏子就想制服他们。宴席上还有两个鲜桃,晏子就说:“主公,不如就让三位勇士论功行赏吧!”齐景公点头称是。公孙接第一个站起来:“主公出去打猎,遇见一只猛虎,是我飞步上前,三拳打死猛虎,救了主公,我应得一只桃子。”说完上前抓起一个桃子吃了下去。紧接着,古冶子站起来说:“主公渡过黄河,我随主公乘船,一只大鳖挡路,是我跳进河中杀死大鳖,救了主公,我也应得一只桃子。”古冶子一口将剩下的一只桃子吞了下去。田开疆也站了起来,说:“我南征北战,曾杀了徐国大将,俘虏了五百多徐兵,逼得徐国投降了。我这个功劳是谁也比不上的。现在桃子已经没有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说完,田开疆拔剑在手,自刎了。公孙接、古冶子一看老田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没吃到桃子,心想,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也纷纷自刎而死。

  看完这篇文章,我心里暗暗的明白了,不管生前立过多大功劳,如果你自以为是、心高气傲,仗着自己的权势横行霸道,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们迟早会把你推翻。更可怕的还可能像这“三害”一样“多行不义必自毙”。

  话是这样说,但是只要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像雷锋叔叔一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且从来不用自己的功劳去欺压百姓,即使是去世了,名字也一样可以流芳千古。

【晏子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胎教故事06-01

晏子的车夫中国寓言故事05-28

晏子使楚教案03-04

《晏子使楚》教案03-01

《晏子使楚》的教案02-14

初中《晏子使楚》教案09-20

晏子使楚的教学反思04-28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4-28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