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时间:2024-06-11 09:39: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华】《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

  最近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觉得收获颇丰,现将自己的感悟分享如下。拿到这本书后我先在网上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简介,里面有一句话:“李镇西老师让他的所有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看到这里我既钦佩又好奇,能得到学生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做老师的最高境界,但我同时又有所怀疑,这会不会是书商推销的广告词呢?怀着这样的心理我认真阅读了《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从中了解到了李镇西老师三十多年精彩的班主任生涯,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整本书李镇西老师从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日常工作和团队建设三个方面全面总结的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反思了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的经验得失。书中详细介绍了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各种工作能力,如何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如何处理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可谓班主任工作的入门指南和实操宝典。由于我现在还没有担任班主任,所以我重点阅读了对我目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第三辑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第三辑中的第一部分‘走进心灵的艺术’可谓整本书的精华,李镇西老师在这一节把他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总结为这样几点原则: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比机智更重要的是民主等等。学生和老师之间天然存在着隔阂,要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绝非易事。李镇西老师认为老师与学生交心第一步很关键,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永远不会再信任这个老师。所以一定要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了交流的要求说明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这个时候老师一定不要敷衍学生,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急于给出指导。首先要耐心听完学生的'述说,不要打断学生。因为老师对于学生的天然权威,学生在向老师求助时往往不会一下子就直奔主题,可能会先讲一些他认为次要的问题,然后再引出他的根本诉求,如果不等学生把所有问题都讲完就发表意见可能并不是学生想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对待学生的求助时不要居高临下,用一些伟光正的回答来批评学生。用原则取代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用抽象的人生意义去取代学生眼前的具体困难,用远在天边的榜样去指导近在眼前的学生,这样表面上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实际上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学生以后也会向老师永远的关上心灵的大门。关于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一定要以一种平等的心理状态与学生交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用一种过来人的腔调,简单粗暴地用教师的权威去命令学生服从自己的要求。只有在平等的人格面前,两颗心才能慢慢靠近。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廖东芳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2

  自放假起。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一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下载、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应该说,所有的老师对“奉献之心”都有足够的认识,并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对“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3

  又一次打开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他对教育的执着与付出而感动,更为他身为教师、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恒久的幸福与充实而感染着。我想他对教育的热爱以及一如既往的痴情源于他富于激情、永不服输的人格魅力,高瞻远瞩、敢想敢为的豪迈情怀,以及他对于人的崇敬与自身的责任感,而这些正是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他全身心的付出让他得到了来自学生纯真的爱,在良性循环下,这种职业幸福最终成了以后教育工作不竭的原动力,成就了他今天的幸福和事业。而这些品质也正是我所缺少的东西。长期以来的'墨守成规,不求钻研让我一点点地失去了教育的激情、追求的勇气。看来,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恶习”,以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为榜样,与学生一起迅速成长起来。

  回想前几年的教育之路,不,是教学之路,弯弯曲曲、迂回盘旋、充满矛盾、装满困惑,苦思冥想却苦于教不得法。我想主要原因是我的保守封闭,没有“拜师学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周围的技艺高超的各学科的同行。我没有悉心听课、请教,他们的言传身教定会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二为教育专家和教育论著。由于我不去研读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论著,所以就很难做到高屋建瓴,也就不可能用一种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教育上的成绩。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超越时空,获得教育大师们的支持和指导,让自己插上一副无形的翅膀,在教育领域展翅高飞。

  李镇西老师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朋友。想想我自己的形象,就像一个蹩脚的警察,企图像征服囚犯一样,通过专制、强迫去制服一群朝气蓬勃、渴望赏识的孩子。我的字典里很少民主,缺乏沟通。更多的是一堂堂单调的,缺少真情的,无法打动学生的教学脸谱,只有沉重的责任感才能一点点地推动他们前行的脚步。这样的课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师生之间在这冷冰冰的课堂上更是丧失了起码的温情。而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学生对小卢老师的首肯也在此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作为一个班主任,他一直勤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任何一个小事都能成为他心中的大事;而真诚、民主更为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他的课堂富于激情与创新,与同事的交流及虚心的请教帮助他得到了更大进步。相比之下,我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

  我想我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在这些优秀的教育家及教师的引领之下,我会取得进步的。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4

  最近拜读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心潮澎湃!读李老师的书犹如观看一部让人回味良久的电视剧,里面有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作为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笔财富。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幼儿园大班班主任,35个娃娃的贾爸爸,现将读书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因为爱所以爱: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爱所以美好,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爱才显亲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班级的爱,缺一不可,当然这种爱是相互的,班主任的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这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爱,是教育行业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师德,因为爱,李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褒奖、赢得了一般教师体会不到的幸福。

  经常有同事说:下辈子再也不做老师了,做老师也不当班主任了。为啥?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呀!要管理班级,要上传下达,要做学生工作,要做家长工作,还有教研工作等等。可我们可以转变角度来想:正是因为做班主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了解、心灵相通,曾经被借调在小学带一年级,说实话,小学老师很少自愿主动做一年级班主任,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规则意识、集体意识都不强,同学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而他们又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时班主任的身份又成了法官。

  带一年级琐事很多,我经常开玩笑说,做这个班主任是既当爹又当妈,可为以后自己的子女教育打下基础了。想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学校领导临时通知我去市里听课,等我下午回来路过班门口时,班里的孩子立即沸腾起来,叽叽喳喳地争相喊着贾老师,你去哪了?

  贾老师,我们都想你了。说实话,当时我进班板起脸假装生气,批评他们不该活动课上乱喊,但事后心里还是偷着乐,能够被孩子们喜欢、挂念是一种真切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可爱的孩子们!现在回归幼儿园,更是多重身份:教师、警察、医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爱一个人,可以是无缘无故、无拘无束的;爱班主任岗位,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当问自己理由时,这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爱了。一份对教育和孩子的爱,足以让生活充满阳光!还有什么比孩子回馈的爱来得更为纯净呢? 术业有专攻: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班主任都是从任课教师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实实在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浮躁。李镇西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又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我想他的学生们真是幸福!

  听他的课一定是一种享受,正是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他这位老师,必然喜欢他的学科、他的课堂,学习成绩自然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上课从不带教案,轻轻来,轻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的头脑就是词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上他的课仿佛在听相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在意犹未尽中过去。

  上这位老师的课,谁能舍得错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术业有专攻,专家型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专业是永远不可放下的!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5

  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无私的爱,这种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在我的书房里珍藏着一串串展翅欲飞的千纸鹤,这是班的孩子们亲手折的,五彩缤纷,孩子们要用这千纸鹤寄托一份份感谢之情,一片片深情祝福,凝望着毕业合影,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每当想起诗人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我的心中总会涌动起无数感动,那是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更是乐观豁达的生命气度。我常常用阳光的心情工作,孩子是阳光的,生活是诗意的。我多么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获取真知、享受成功,他们从学校带走的不仅是真才实学,更多的是陪伴他们一生的人性的美德: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我祈望通过我的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自己的精神家园,师生结伴一同追求真知,感受欢乐和成功,让每一片绿叶受到阳光普照,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或许这才是对师爱的真正诠释吧!他宋代哲学家张载云:志大,那么才大,事业大;志久,那么气久,德性久。只有“立大志,立长志”才能拥有浩然正气,才能拥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在“立身于斯,成长于斯”的教育事业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创造教育的新天地。

  又一次翻开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他对教育的`执着与付出而感动,更为他身为教师、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恒久的幸福与充实而感染着。我想他对教育的热爱以及一如既往的痴情源于他富于他、永不服输的人格魅力,他远瞩、敢想敢为的豪迈情怀,以及他对于人的崇敬与自身的责任感,而这些正是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他全身心的付出让他得到了学生纯真的爱,在良性循环下,这种职业幸福最终成了以后教育工作不竭的原动力,成就了他今天的幸福和事业。而这些品质也正是我所缺少的东西。他以来的墨守成规,不求钻研让我一点点地失去了教育的他、追求的勇气。看来,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恶习”,以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为典范,与学生一起迅速成长起来。

  回想前几年的教育之路,不,是教学之路,弯弯曲曲、迂回盘旋、充满矛盾、装满困惑,苦思冥想却苦于教不得法。我想主要原因是我的保守封闭,没有“拜师学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周围的技艺高超的各学科的同行。他悉心听课、请教,他们的言传身教定会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二为教育专家和教育论著。由于我不去研读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论著,所以就很难做到高屋建瓴,也就不可能用一种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教育上的成绩。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超越时空,获得教育他们的支持和指导,让自己插上一副无形的翅膀,在教育领域展翅高飞。

  李镇西老师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朋友。想想我自己的形象,就像一个蹩脚的他,企图像征服囚犯一样,通过专制、强迫去制服一群朝气蓬勃、渴望赏识的孩子。我的字典里很少他,缺乏沟通。更多的是一堂堂单调的,缺少真情的,无法打动学生的教学脸谱,只有沉重的责任感才能一点点地推动他们前行的脚步。这样的课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师生之间在这冷冰冰的课堂上更是丧失了起码的温情。而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学生对小卢老师的首肯也在此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作为一个班主任,他一直勤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任何一个小事都能成为他心中的大事;而真诚、他更为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他的课堂富于他与创新,与同事的交流及虚心的请教帮助他得到了更大进步。相比之下,我的努力太微缺乏道了。

  我想我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在这些优秀的教育家及教师的引领之下,我会取得进步的。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6

  当魏主任把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交到我手上时,我第一印象就是,做最好的班主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李镇西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他的经验一定让我收获很多的!看了之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2)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四、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为我们解密,爱心、善心、仁心、平等之心,做事有心,才能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教师,做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7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颗种子,这颗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我们每一位老师,是阳光,是雨露,是土壤,是微风,时时刻刻陪伴着这颗种子,呵护着每一颗处于萌芽的童心。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三个月,我感受到了许多,每个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都是他们童心的绽放,每个孩子稚嫩无邪的言语都是他们童心的吐露。李镇西老师说,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是一个教师,更是一个班主任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教师与学生最好的关系莫过于朋友,当学生毫无保留的相信你,毫无保留的与你嬉戏,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童心和教师童心靠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在一颗颗童心的贴近下,内心慢慢发生了改变,是他们的童心唤醒了我的.童心。

  有一次工作闲暇,我和几位同事在学校操场上踢毽子。下课的时候,一个个学生围过来,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比赛。不同班级的学生为自己班的老师加油,一声声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我耳边,在阳光下跳跃,在微风里穿行,在校园里荡漾。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孩子,是一个与我的学生一样天真烂漫的孩子。童年在我的身体里不断积聚,慢慢发散,孩子们的童心感染了我!

  活动结束,我回到班里,几个小姑娘围在我的身边,无拘无束地拉着我的手:“老师,我们看见你在踢毽子呢,啥时候咱们一块踢呀?”望着他们眼睛里透着的光亮,我毫不犹豫接受了他们的期待,把一颗颗最真的童心揽入怀中。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8

  做班主任的,总感觉自己有很多的欠缺,却不知道如何去弥补。今夏认真研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解决了我很多的困惑。起初我是抱着完成学校的任务的态度去看的,可当我阅读以后,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

  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如春风拂面,惬意非常。

  书中第一章就写到:"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寻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登过三尺讲台的人都知道班主任苦,班主任累,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啊!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体重减轻了,脸蛋变黄了,皱纹变多了,脾气变差了,种种迹象表明:班主任不是那么好当的!李教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答案: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很难,而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更难。我们班主任早来晚归,可以说事无巨细,但有时,还出现难以预料的难题。所以,我们常常会埋怨班级工作的烦琐和复杂,感慨工作的忙碌和不值,确实是有多少老师愿意做班主任?书中李教授写到:"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他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奥秘所在。"他把无法预料的麻烦看成教育的魅力,成长的必须,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如果说过去我还对自己的全心投入和得到有过不满的话,那么当我怀着感受教育魅力的心态,开展工作时,我觉得一切的麻烦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记得两年前刚接新初一,面临着班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压力(男生是女生的两倍),我不知在心里抱怨过多少回,因为男生的调皮好动是出了名的,值日也不如女生自觉,总是状况不断,被扣星也是身不由己。给我的管理带来的麻烦真是从未间断过,我牢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我坚信每个学生,无论多么调皮甚至捣蛋,他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于是我通过多种渠道唤醒他们的自信,制定最近目标,不断地刺激学生们有持续地学习动力,所以今天,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们班上学生无论好差,没有放弃学习的。我们班从刚入校的不被看好,到现在成绩已名列前茅。我在与他们的斗争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如果说,成绩的进步带来的更多是功利和虚荣,那么注重情感投入,宽严有度,抓住教育契机,做足文章,才真正让我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做一名班主任的幸福感。就拿这次校运会来说,由于我班两名男生在校内闲逛,让我们班与精神文明班擦肩而过,我自认为是一个包容心很强的老师,我的教育理念是,无关乎原则,可以"视而不见",允许学生犯错,但不逾距。实际上换平时,恐怕这点违规我私底下说服教育就可以了,可是,这是一年一次学校活动,是对外证实班级管理的机会,我两天以来的形影不离和我自感两天以来我们班上的学生良好表现都被一票否决了的委屈和心痛,让我禁不住的在总结会上声音哽咽,当时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了群情激奋,大家纷纷指责"肇事者",我强烈感到肇事者的无地自容,似乎一场战争就要开始,我调整情绪,从我个人的期望讲到全体的付出到班级的荣辱最后到正确对待犯错同学的态度,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讲话时我感受到学生从未有过地认真和专注。在事后的周记中,王丹阳这样写到:原本我打算放学后找人把他们打一顿,但是杜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让我认识到什么是宽容和爱,我会永远记住。许多学生都深有感触地说:虽然我们失去了荣誉,但我感觉我们班凝聚力更强了。就连我们班最调皮的`王磊还在这次周记中写到:虽然我是老师眼中调皮,捣蛋的孩子,但我绝不会给班级惹事,不会让一颗星因我而扣。自此一个月了,确实我们班没有扣过一颗心。经过这次,我更加认识到抓住教育契机,把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经过几年的磨砺,学生们确实也一次次感动着我,让我真切领悟到"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和学生"心心相印",才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美丽。"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我们班有一名学生8,他刚进班时,对我充满期待,表现特别积极,我也一视同仁,可不久我发现他每一节下课都来找我,而且重复同一个问题,被很多人认为有点弱智,还常常中午在我刚休息后打电话,我感到反感了,电话我故意不接,他找我我也推辞没时间,他也意识到我的冷落,渐渐与我疏远,刚开始我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直到一次,看到他的周记,我意识到我错了,他是需要关心的弱者,我口口声声说要爱每一个学生,可是我做到了吗?那天我给这位学生立即回复了一封长信,有自责有期待,当周记本发下去以后,我不一会儿就看到他从未有过的兴奋,我知道是我的回信起作用了,他还激动地向我询问他的笔名起的好不好。自那以后我有意识地赞赏他,发现他自信多了。老师有时一个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可以唤醒也可以扼杀一个纯洁的心。我不住地提醒自己"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包括我在内,相信都不愿接手一后进生多的班级,而李老师却把后进生当作科研对象来研究,提出在转化后进时享受教育的魅力。让我再次被他的教育思想所折服。他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填"报喜单",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推荐好书……"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如获至宝。我也采取过如师徒结对,对手竞赛等方法,但我做的远远不够。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试想一下:全国的校长当中(包括副校长)有几个是做了行政工作后,还主动要求当班主任,又是甚至是三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不当班主任心里不踏实啊,不回到学校工作自己不舒服啊!

  的确,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我深深知道: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李镇西老师的这样几句话:

  1.神秘的命运之神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到我的生活中,让我永远都和童心为伴,与青春同行,因此,我要对我所有的学生说-----你们是我永远的青春礼物!!

  2.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和学生"心心相印",才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美丽。

  3.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

  4.享受职业,赢得尊重,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5.班主任一定要胸襟开阔,不要斤斤计较,同行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敬佩,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才会幸福.

  6、我的教育理想:为现代化中国培养真正的公民!

  7、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

  8、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

  9、教育杂感所需要的,首先不是写作能力,而是思考习惯。

  每次读起这些句子,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他班级日记里朴实的话语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邻家大哥哥在讲述。 "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9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完了李老师的书,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作为班主任,我们称职吗?”心中的答案让自己感到羞愧。

  李老师教会了我怎样爱学生。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会爱学生吗?我不否认,和我一样,每位班主任都很爱自己的学生,但至少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爱学生,或者说我们爱的方式不对。因为我们的这种“爱”不能被学生感受到,所以我们的爱就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我们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明白了,爱学生并不那么简单。

  以前我总以为爱学生就是一心只为学生好,就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就是经常地嘘寒问暖,就是要坚决改掉他身上的毛病,就是即使是学生不领情也要不厌其烦的教育他,就是??现在看来我对学生的爱太狭隘了。爱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并感动于你的这份爱,你的爱才有价值。爱学生,就一定得尊重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走进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包容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理解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忍让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欣赏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倾听学生;爱学生,还必须忍受有些学生对你的“不爱”。学会爱学生,这不仅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境界。我想,受李老师的启发,我也会慢慢学会怎样正确的爱学生的。

  李老师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用任何批评的言辞,却收到比批评更好的效果。就像这本书,李老师从头至尾没有对我们的同行有半个字的批评,更没有一句话的说教,但对我心灵的震撼却如此的强烈,我迫不急待、认真仔细地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种种错误,我为什么会如此自觉的反省自己呢?因为他详细书写了自己的做法,在我们认同了他的正确做法之后自然就能够反省自己的不足了。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则往往相反:总是一味的让学生认同我们的观点,总是简单的说教,一味的训斥,即便学生有了一定的改变,也是不得已的改变,也是为了“变”给我们看的,而不是一种心灵需求。

  李老师的做法则是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从心理认同后自觉改变,这种看似“不强求”却比“强求”效果好得多。书中提到一个住校生因为不适应而向他请假,要求每周回一次家的事,智慧的李老师就处理得非常好,他正是用非批评的方式达到了比批评更好的效果。在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正面的引导,一味的强调学生诸多的不好不如让他认同怎样才是好。有了这种认同,孩子就有了自我反思的欲望和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行动了。这一点,我们真的应该向李老师学习,让我们的教育真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真诚铺设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这一点也是和李老师比起来我们所欠缺的。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想起了多年前我教的一个叫宋立星的学生,他对我就像黄雅鞠起初对李老师一样是充满了敌意的,而我恰恰没有铺设好这条心灵之路,最后我们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当时我想:“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当别人感觉不到你对他的.“好”时,你的这种“好”还有任何意义吗?而往往这时你对他越“好”,效果就越坏。当年就因为我和这个孩子之间没有铺好这条心灵的路,所以我对他的教育可以说失败了。

  李老师对待黄雅鞠这样棘手的学生却是是充满了智慧的,而我们则缺少了这种智慧。我始终记得李老师的这几句话:“不能说一个学生被老师转化了,才能算是教育的成功,否则就失败。教育的成功也许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更是一种幸福。”教育学生不能只看短期的效果,我们平时这则常常追求“短时高效”,这是一种不合实际的期盼。的确,正向李老师说的那样,教育应该“不知不觉”的,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中关于指导学生上网的那一段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网虫,他们对网络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了。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真的很头疼。所以对于学生上网我们是明令禁止的,然而这东西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不让学生上网不就是让学生拒绝进步吗?正象李老师说的那样: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它对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全取决于上网者自身如何对待网络。它好比一把刀,在厨师手里它是用来切菜的,在歹徒手里它却可能被用来杀人,在绝望者的手里他还可以成为自杀的工具。这和刀本身没有关系,一切都是由用刀的人决定的。

  网络对于我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工作方式,还是一种交往方式,或者说网络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亲近网络,了解网络,走进网络,科学的利用网络,而绝不是让学生与网络隔绝!老师的确应该指导学生科学上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孩子们之所以沉迷于网络,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们对网络的初始认识是:它是玩具,不是工具。如果正确引导,认清网络积极的意义,那么孩子对网络越痴迷我们不是应该越高兴吗?老师首先要对网络有个科学合理的认识,然后才有资格指导学生上网,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绊脚石。在这一点上,我以前的做法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李老师的书对我的触动实在是太大了,这几天我的耳边经常回响李老师的一些话: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的确不称职!但是很庆幸我及时看到了李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渐渐明白了怎样的班主任才是最好的班主任,怎样做才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0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老师岗位的年轻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好老师的难处:不仅要完成工作中的教学任务,还要与学生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而入职两年的时间里,还不是班主任的我,也看到了班主任的无比辛苦,班主任就像是一个家庭的大家长,为班里的孩子操碎了心,不仅要督促学生们的学习,还要妥善处理学生们生活中的困难。

  进入暑假,我在思考,是不是经过了两年的沉淀,我能够步履轻快地走上班主任的岗位?答案是否定的。还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搜寻教学方法时,一个博主名为“三年的缘”的博客映入我的眼帘,里面的博客关于学生学习、学校生活、家校联系的内容记录得非常详细,博主还详细地回答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浅出地给出解决方法,受到诸多老师和家长的夸赞。由此,我深深地被她吸引,她就是全国模范老师—于洁。于洁老师有一本著作《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怀着崇拜的心情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也许这是我对自己的班主任职业生涯做的最好的未雨绸缪。于洁老师在书中阐明白教育的目的:渡人渡己。书中的每一个用爱心与学生相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事例都让人感动得流泪,即使是素未蒙面的学生,她都能用美丽的文字、真挚的话语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最喜欢于老师说的这句话:“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老师应以燃灯者的姿态,专心灵的仁爱之光、敬重之光、公平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路途。的确,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用真心对待学生,敬重学生的进展规律,信任学生,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赢得了学生的心,教育才会有劝说力和感染力!于洁老师在书中概括了优秀的老师应该做的事:教学生审美、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学习;亦师亦友、渡人渡己。我想,这简洁的二十几字,可能需要我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去磨练多年才能体会到它的真谛。感谢于洁老师为我们年轻老师指明白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不会在纷繁的工作中迷失自己,让我们少走弯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去工作、生活。于老师对年轻老师说的话感染着我,愿与更多教育同仁共勉: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次激励一次批判,不行能马上就转变一个学生长期以来的问题,你要有持续的耐心。你假如爱这个职业,那么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难,方法一定比困难多,只要你一直在实践中想方法;假如你不爱这个职业,那么还是去干别的工作吧,由于老师这个工作很特殊,你若不爱,会误人子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1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四年,也是我当班主任的第四年,在这期间,我总是竭尽全力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但是时不时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最近看了《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下面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几点感受: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特别强调: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用真诚唤醒真诚

  卢梭在《爱弥儿》中告诫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因为只有用真诚才能唤起真诚。

  与学生平等交往

  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不仅仅由教师的所谓“师德”决定,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蕴含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从事教育或教学时绝不可能是单向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同样有着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因此,教育的实施必然是师生双向互动。教师必须有赖于学生多方面合作――即使是一种被动合作,也可能完成其教育任务。如果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育任务不可能完成。换句话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授受一体的关系,是双向互利性的,而不是一种单向施与。

  与我而言,教学生涯长路漫漫,李镇西老师的许多理念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相信:随着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会做得越来越好。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2

  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无私的爱,这种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在我的书房里珍藏着一串串展翅欲飞的千纸鹤,这是毕业班的孩子们亲手折的,五彩缤纷,孩子们要用这千纸鹤寄托一份份感激之情,一片片深情祝福,凝望着毕业合影,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每当想起诗人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我的心中总会涌动起无数感动,那是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更是乐观豁达的生命气度。我常常用阳光的心情工作,孩子是阳光的,生活是诗意的。我多么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获取真知、享受成功,他们从学校带走的不仅是真才实学,更多的是陪伴他们一生的人性的`美德: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我祈望通过我的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自己的精神家园,师生结伴一同追求真知,感受欢乐和成功,让每一片绿叶受到阳光普照,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或许这才是对师爱的真正诠释吧!

  宋代哲学家张载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只有“立大志,立长志”才能拥有浩然正气,才能拥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在“立身于斯,成长于斯”的教育事业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创造教育的新天地。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3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并且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也让我获益匪浅!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是非常有深意,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才智。工作已经13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将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重,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公平”,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妙的开端”。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试想一下:全国的校长当中(包括副校长)有几个是做了行政工作后,还主动要求当班主任,又是甚至是三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唯恐只有这“东魏西李”!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不当班主任心里不踏实啊,不回到学校工作自己不舒适啊!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久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久不要用薄情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行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但他的方法我们也很适用。读他的书,使我寻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4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利用闲暇时间,我拜读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需要爱,教育需要智慧。

  “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一、播洒爱心,工作幸福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班主任”是辛苦、劳累的代名词。但是李镇西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理解。“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镇西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从书中读到李老师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不但让我感到有幸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而且也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幸福的班主任。当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科学管理,民主实施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虽说按照学校要求去进行小组的建设,但也会有同学要求小组的成员的调换,这提醒了我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搞好小组的建设。

  李老师的班级是一个民主的班级。大到班级干部,小到班级的规章,全部都是同学们一起提议、讨论、通过,整个过程包括内容的设定都是学生们真正做主。学生既表现为了班级的小主人,又可以在研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语言等能力。而且,班级规定一定设立,就是不容忤逆的,甚至李老师自己也不例外。班规规定,李老师对同学们发火,就要扫地一天。有一次李老师对一个男同学发火,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教室,自觉地拿起扫除工具打扫卫生。学生们看见老师这么遵守规定,也都自觉地遵守了。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老师,同样也是身教重于言教。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上,非常会巧借东风。在发现一个学生的缺点或优点,他会动用全班的舆论去影响那位学生。一位男同学经常会和同学打架,李老师就让全班同学都写作文:《我眼中的***》。他会把这些作文都给那个男同学看,他看了之后,心里很难受,有了想要改正的欲望,李老师就不断地帮助他改正。当这位同学有了改变后,李老师又让全班同学写作文:《***进步了》。再把同学们夸这个男同学的作文拿给他看,该同学受了很大的鼓舞,继续坚持改变。这种班里的舆论导向强过老师的批评说教,人都是群体动物。学生也有自尊心,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李老师这招很高明啊!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读他的书,使我寻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寒假,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很感人。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用学李老师的优秀经验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以后我收获颇多。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难的,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更难。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不错,它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做好班主任。这本书写得很实在,书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书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获益不少。

  工作已经18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走进心灵的艺术》,短短的几节却使我心发颤,使我深受启发,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进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耐心倾听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化批评为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他们在犯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看了书以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写周记、找学生谈话等。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诚、热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人格魅力一定能影响学生的心灵。只要温暖学生的心灵,我们就能对其进行“抑其恶,扬其善”的正常引导。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5

  又一次打开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他对教育的执着与付出而感动,更为他身为老师、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恒久的幸福与充实而感染着。我想他对教育的热爱以及一如既往的痴情源于他富于激情、永不服输的人格魅力,高瞻远瞩、敢想敢为的豪迈情怀,以及他对于人的崇敬与自身的责任感,而这些正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素养。

  他全身心的付出让他得到了来自学生纯真的爱,在良性循环下,这种职业幸福最终成了以后教育工作不竭的原动力,成就了他今日的幸福和事业。而这些品质也正是我所缺少的东西。长期以来的墨守成规,不求钻研让我一点点地失去了教育的激情、追求的士气。看来,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恶习”,以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为榜样,与学生一起迅速成长起来。回想前几年的教育之路,不,是教学之路,弯弯曲曲、迂回盘旋、布满冲突、装满困惑,苦思冥想却苦于教不得法。我想主要原因是我的保守封闭,没有“拜师学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四周的技艺高超的各学科的同行。我没有悉心听课、请教,他们的言传身教定会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二为教育专家和教育论著。由于我不去研读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论著,所以就很难做到高屋建瓴,也就不行能用一种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教育上的成果。由于个人的力气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超越时空,获得教育大师们的支持和指导,让自己插上一副无形的翅膀,在教育领域展翅高飞。李镇西老师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伴侣。想想我自己的形象,就像一个蹩脚的警察,企图像制服囚犯一样,通过专制、强迫去制服一群朝气蓬勃、渴望赏识的孩子。我的字典里很少民主,缺乏沟通。更多的是一堂堂单调的,缺少真情的,无法打动学生的教学脸谱,只有沉重的责任感才能一点点地推动他们前行的脚步。这样的课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师生之间在这冷冰冰的'课堂上更是丧失了起码的温情。而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学生对小卢老师的首肯也在此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作为一个班主任,他一直勤于与学生沟通、沟通,学生任何一个小事都能成为他心中的大事;而真诚、民主更为他赢得了学生的敬重与爱戴;他的课堂富于激情与创新,与同事的沟通及虚心的请教帮助他得到了更大进步。相比之下,我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我想我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在这些优秀的教育家及老师的引领之下,我会取得进步的。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最好班主任》读书笔记06-28

《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04-17

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02-08

《做最好班主任》心得体会04-14

《做最好的自己》心得05-08

做最好的自己句子11-22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5-19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2-05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04-27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