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读后感

时间:2024-09-11 11:19:00 宜欢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华)《知行合一》读后感2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知行合一》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知行合一》读后感22篇

  《知行合一》读后感 1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 2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这个人的本身的修养,你的工作状态体现了你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贵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许会碰到一些难题,完全可以通过“致良知”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事上练”,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机会真的来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吗?所以,别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时间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书中,其实我还挺喜欢第七章,讲了王阳明的心学命运,侧重于心学对众门徒的人生影响,及心学左派的源流,对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导作用,心学对日本的影响力更是巨大,体现在军事,经济管理上,影响了若干人等,再次赞叹了王阳明心学令人惊异的神奇力量。

  正确的世界观,就要取消我们和外物的对立。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和别人闹矛盾了,误会解开就行,不用耿耿于怀,遵循规律,因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对立起来,它主导了你的情绪,你不能控制情绪,自然会被情绪所控制,采取“前摄行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发生了什么矛盾的话,只要误会解释清楚就好了,千万别太执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前几天跟闺密承认了一个错误,我说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却说,开玩笑,就这点小事能影响到我们的关系。那一刻我懵了,看来这几年的感情真不是盖的,哈哈,其实我一直没有她大方,正因为良知所发出来的“意”,指引我去及时承认了这个错误,我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为善去恶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铭记于心,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所以朋友的相处之道,还是需要不断地事上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去承认错误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天长地久的。

  《知行合一》读后感 3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xx项目部的xxx,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 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有选择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关系,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不都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王阳明“知行合一”可从以下三点来借鉴和理解:

  首先,从工作实践来看,“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工作方法。“知”在实践中的运用就是“行”,而最大化运用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将执行与具体情况有效结合。针对掌握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以适而合用、分而细化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二是经验与执行力的有效结合。“知行合一”讲究的是“知”与“行”的紧密结合,在工作实践中,要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及时有效地总结,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以此改进个人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执行力。

  然后,从意识上来说,“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论与道德实践论,但从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内圣外王”的思维逻辑与思想传统的角度来说,其道德修养必定要落实到政治实践和社会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种政治学说。

  最后,从文化层面理解,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所谓“文化”,按古人的定义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教育人民,养成良好社会风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重点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发挥“人文化成”作用,推进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积极作用。

  知善而行善,行善而知善,此乃知行合一!(此处的善指善巧方便)。知和行有着很大的分别,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意义,不要等自己出现遗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知道但是没有去做,徒留遗憾,岂不伤悲。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勇敢去追,勇敢去尝试,你将在行动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让我们大家携手共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读后感 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知行合一》读后感 5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我终于明白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是是什么意思了,同时,我也知道了知行本是一体,“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也许,只有真正知行合一致良知,才能达到王阳明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真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境界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 6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心学家,享誉国内外的圣人,心学,则是开启智慧的大门,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获得幸福的康庄大道。

  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王阳明先生以及他创造的“心学”颇受阻碍,磨难可谓是一重又一重。

  王阳明先生的一生,也如“心学”一般跌宕起伏。经历过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一切过往,烦恼都随云烟淡逝,唯有挫折与坎坷带来的精神财富,久久留于心头,实于行动。

  然而,这些常人难以隐忍的困难,却成为促进他悟道的推力,使得他建立“心学”的城堡,百年前的明朝,朱熹“理学”颇有一番成就,一定程度上,“心学”与“理学”是相悖的,但放至如今,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可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究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内心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无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控制这个度的一杆秤。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心本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能做的,是如何将这些所谓的“追求”控制在一个度里。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的人有做领导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将利益扩展到最大化,而在良知下产生出来的利益,必定是利己又利他的。

  人之初,性本善,身为一个正常人类,我们自小携带着分辨善恶的因子,懂得分辨是非,但在外界的干扰下,逐渐模糊了善恶间的距离,韩寒曾说过:“成人世界没有善恶,只有利弊。”这句话细思极恐啊,没有共存,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这难道不是动物圈,牲畜圈的状态吗,仔细想想,也不对,动物都尚有一丝“人情味”,而一些时候,人心比任何东西都要可怕,生活在这样危机四伏的环境里,我感到害怕,有人也许会问,那些犯人,盗贼难道还有良心?有的,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小偷也不愿意人家叫他小偷,这就是良知的表现,而如何发掘并且善加利用我们的良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们作为自己内心的主宰,要控制好心中的善恶两面,将善的那面,也就是良知,最大化地体现在行动上,思想上,而恶的那面,自私的那面,也不能强行压抑,那样会适得其反,修心,要慢慢来,学会放下自己,放下憎恨,私欲,其实大多时候,人内心的第一意识,都是良知所发,所以多多用于行动上,激发我们的良知,恶的那一面自然就消沉了。

  活在自己的良知里,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可幸福,又该是这21世纪以来人类最遥远的梦吧,但幸福真的很难么?不一定吧,可现如今,多少人陷入了“成功”“财富”就能带来幸福的幻想里,所以在追逐“幸福”的路途中,忘了初心,陷入迷茫,等真正得到了“成功”与“财富”时,却发现,自己还是不幸福,吃着大鱼大肉谈几个亿的生意时,无意扭过头,落地窗几十米外的小地摊,弥漫着烧烤的香味和小情侣暧昧间散发的暖气,不禁感到空虚和茫然。并不是说追求成功与财富就会失去幸福,追求这些东西照样可以拥有幸福,但前提是你得带着良知去做,成功与财富也不会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只能作为阶段性目标去努力,它也照样不是得到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财富的多寡与事业的大小的确是衡量这个人获得成不成功,可活得幸福与否,是要用心感受的。追随初心,茶米油盐酱醋茶一样可以幸福,坐拥金山银山也不一定就是人生赢家,王阳明先生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人若是能光明一生,那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定是无憾圆满而美好的。

  所以行任何事,做任何决定时,不妨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初心,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更不要偏离良知的路途。

  工作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唤醒自己内心的良知,同样可以调动周遭人的良知,运用在经营小组,班级上也绰绰有余,即使是不上进的同学,内心仍有良知,他们也会希望被发掘,被认可,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这些东西或是被习气遮掩,导致他们看不清自己的心,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利用“心学”调动,激发其良知。

  曾国藩先生创下的太平天国就是依靠“心学所治”,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运用到企业管理,而后创下两个世界500强公司,心学并非玄学,相反,它人人适用。

  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坚定初心,做自己内心的主宰。

  《知行合一》读后感 7

  一个月前的深夜,长辈在微信上给我推送了央视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王阳明》,该纪录片一共5集,每集40多分钟,以《溺》《困》《悟》《功》《明》五个篇章将这位明朝大儒的一生串联起来。结合辛柏青的倾情演绎,场景、摄像、服化道极具写意与古韵的制作呈现,令人颇感惊艳。

  看完后,总感觉意犹未尽,便在网上搜寻了与王阳明有关的著作,恰巧度阴山先生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被我捕捉到,细细的进行了品味。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从小,王阳明就立志要成为圣人。他的父亲及族人知道他的想法后,对其百般劝解与阻扰,要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而王阳明似乎着了魔,独处山洞、冥思苦想;他对着竹子盯了三天三夜,茶饭不思,滴水不进,格物求道。成为圣人是他从小就立下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他心中埋葬了二十五年,39岁,他终于悟道,最终成长为一代圣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一是要专注。当今世界,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物欲丛生,让我们无形中失去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变得浮躁,人云亦云。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静”是一种本领,我们要清晰自己的赛道,静下心来,持之以恒走下去。

  二是要有深井思维。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补短板,补了这个,又补那个,没有深挖自己的优势,以致于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专,缺乏特色,容易被取代。深耕优势,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优势无限放大,就如同深挖一口井,时间久了,自然能够天旱不干,源源不断。

  有一种成长叫做逆境。39岁是王阳明人生的分水岭。39岁之前,他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迷茫不明;39岁之后,他的人生一路开挂,顺风顺水。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龙场悟道。王阳明得罪了朝廷的一个宦官,多次被追杀,逃到龙场,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醒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尔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念。

  人在事上磨,经历过大风大雨之后,才能处事不惊,遇事不慌。回顾自身经历,20xx年对我而言可谓是爬坡过坎的时期,那段时间可谓是“千头万绪的矛盾,千辛万苦的'工作”,但对我而言,那也是最有收获的日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总得难到一定程度,你才会思变,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不走出来,就永远看不到外面的风景。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苦难摧毁了心智,再也站不起来。

  有一种革命叫做破“心中贼”。历史评论王阳明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在他身上,有三分痞气、七分正气。他惯用伎俩、兵不厌诈。有一次他去打战,交锋之前,他写了一封信给对方军队的将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敌军的将军士兵心理防线崩溃,此次交战,不战而胜。

  王阳明有一句名言流传千古:“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每个人的意识都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的内心会有两个声音,有一个声音叫我们勇往直前,还有一个声音劝我们安贫乐道。两个“我”在斗争,有的时候,那些“小私心”“小心思”占了主导,让自己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有失公允的事,这些都是“心中贼”,这些贼不破,人就容易被眼前的一时一事所蒙蔽,从而言不由衷,失去良知。看一个人是否有大德,就看这个人在关键时刻尤其是涉及到他个人利益层面所表现的气度和涵养。

  这便是我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不一定是原文本意,有一些是自己的思考。经事以长智,人生是一场修炼,要在漫长的人生中立言、立德、立行。

  《知行合一》读后感 8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王阳明画像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抗议,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平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平定南赣汀漳(盗匪),平定宁王(王爷叛乱),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平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知行合一》读后感 9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讲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如何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达到人生的巅峰的。王阳明出生在一个士大夫家庭,父亲是个状元,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商,所以比较桀骜不驯,年轻时做过很多狂傲的事情,跟随道士寻过仙,盲从僧人坐过禅。然后跟随自己父亲的道路一样入朝为官,然后为小人所害,进锦衣卫大牢,九死一生终见天日,后被发配龙场,在山间野岭中,出了著名的龙场悟道,终成心学大师,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后在江西剿匪中首次展现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后平江西宁王乱;功成后,归浙江余姚老家讲学,晚年奉命前往广西剿匪,再现知行合一无边威力。死于广西返回浙江余姚途中。

  以上用我自己的回忆描述了一下王阳明的一生,从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王阳明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王阳明一生,和王阳明在几次剿匪中所立的盖世奇功,都无比展现了知行合一的威力,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呢?用王阳明的话说,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行即为行动,将良知和行动整合起来才能展现出超凡的实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得到的结论是:知行合一的重点是擦拭自己的良知,并把去修正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用自己良知悟到的感知,拿出来和别人讨论然后去格良知,所谓的格良知,就是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良知,只有自己的良知明亮了,才能在后面的人生中更好的运用知行合一的力量。而如何格自己的良知,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必须像曾国藩那样一日三省,每天都和自己的良知对话,发现自己良知不好的部分抓紧剔除。

  不光通过这本书,还有我此前看过的书,基本都告诉我一个道理,学习是一方面,悟道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而悟道就是要多去思考,将所学到的道理知识,通过我们的思考融汇到一起,很多时候我们就觉得此前学过的东西都忘了,而通过悟道后的知识,可能也会忘了具体的来源,可以我们通过悟这个过程将这些知识切入到我们现有的知识系统去了,貌似忘了,实则和我们的知识系统融为了一体,这让我联想到张三丰对张无忌所说的太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所有学过招式全都忘掉,然后无招胜有招。而悟道大抵也是这个道理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 10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与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人心古今中外是相通的,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1、我是自己的主宰。

  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不是从人的外在具象例如财富权利地位等方面来说的,而是说每个人从出生就心存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照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你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人,是贤人;不肯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蒙蔽了,那就是愚人。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指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体现。

  所以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主宰,任何人也不可能有资格控制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有权利控制和支配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能主导自己的人生。

  2、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

  王阳明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所以不需外求。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不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当我们遇到不公时,良知是知道的,天理也受到了伤害,勇于反抗才是正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你杀人放火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伤天害理。

  这就是王阳明告诉我们的真理: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3、去心中贼之私情。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都出自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生、香、味、触、法)在七情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哀伤忧愁,而最傻的是愤怒。有人可以不哀伤过度,但从来没有人不会愤怒。有人说,愤怒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物家通过实验证明,愤怒和慢性自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如何应对愤怒呢?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从当事者变成旁观者。

  4、去心中贼之私欲

  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人们最容易也是最严重的“私欲”——好名(爱慕虚名)表现之一是“表现欲”(追逐名利),表现之二是把抱怨和指责别人当成是一种生活。

  王阳明曾说:“真正的修行之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当你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缺点时,你还有时间指责别人吗?

  如何应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闲思杂虑说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 例如人对未来的憧憬,实际上却是贪欲。

  如何应对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人生在世,不可拘泥于常规

  不拘泥于常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人生在世,准备遵循任何外在规则和违反任何外在规则前,首先要问自己的良知是否合适,因为常规不在外,就在你心中。

  7、我们该追求什么

  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

  如何应对呢?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8、如何对付恶

  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不要被外来的毁谤所击倒,因为这不值得,也说明你太脆弱了。

  王阳明说:“毁谤是从外来的,圣人也无法避免”。

  应对:要自我克制。

  9、不要操心

  事情来了就去做,事情不来也不要去找事,不过是随感而应罢了。

  王阳明说,相信人生是多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不要操心,并不是指你什么都不干,而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也就是光明良知,而光明良知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去事儿上磨炼。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炼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临事情时心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

  人真正的风度应该是遇到变故遭遇屈辱时,在这个时候,平时愤怒此时能不愤怒,惊慌失措者到此时不惊慌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10、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所谓“不刻意”,就是说“好恶”全凭天理,再无他意,就是不要刻意和事物对立。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希望能拥有功名利禄。的确,功名利禄是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可问题是,人有一样东西和别人无法平等的,这就是天赋。如家把人分为三等:生而安行者———只要稍加学习就能成为圣人的人; 学知利行者———通过刻苦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人;困知勉行者———被动刻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圣人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 11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一书作者用知行合一的方法来叙述王阳明的一生,究其要义并非一时就能明了,我结合《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仔细研读后有所感想:

  一是关于王阳明“四句教”,我不禁想起之前旅行时展开的思辨:理工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究竟哪个更重要?本人一直崇尚理性唯物。如今看来,理工科学本质为工具也,人和社会才是根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中提及的既非唯物、又非唯心的'世界万物为一体的理论深得我心。这本书理论构架逻辑清晰、内容简明。书中提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下的人生观,可以用练心的方法去提升自我修为。这让我大有收获。

  二是纵观王阳明之后心学信徒,明代的王艮、颜钧、何心隐、李贽等人,有的剑走偏锋追逐个人自由,有的敬业实干将理论落到实处;清代的曾国藩、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心怀天下,身先士卒;近代的孙中山、宋教仁等人,为了正义,愿为釜薪,舍生忘死。其心学信徒,无名小卒不知多少,有名大家名列其上。作为后世人来看,撇开纷繁冗杂的学术分异,其理论终究还是个思辨的正能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开放平等的看待每个人、每颗心,自省“良知”,向善向上。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华。

  《知行合一》读后感 12

  这么厉害!心学到底是什么学问?“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思吗?孔孟程朱之外还有这样的圣人吗?这是我刚接触王阳明和心学时的疑问,很遗憾的是知道王阳明还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的。

  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代,从小不读四书五经,甚至连三字经百家姓都只作课外读物背不出三句,于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天生的距离感,上学后多少也在语文课上学一点古体散文诗词,但是欣赏起来总有点吃力,对于古典文学有点敬而远之。

  直到央视《百家讲坛》播出,易中天钱文忠等人把古文化用现代语言重新演绎了一遍之后,像我一样的普通读者眼前一亮,原来古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古文学也同样博大精深,只是缺少了引路人和好的载体。

  几年前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一时间在图书市场所向披靡,无需考证无需引述,只需要一点史实加一点故事再加一点想象力,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我们这些不读史书的人也可以在看完后对明朝历史侃侃而谈,这是古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重生。

  几年后度阴山以类似的笔法,摒弃枯燥乏味的古文引述,使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把王阳明的生平以编剧的手法写了一遍,加上一点点玄幻一点点添油加醋,把王阳明生平的大小事件写的生动活泼,更厉害的是把心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融入其中,把心学这门看似高深的`哲学高度提炼,简单化拟人化,让人一看就懂,不至于半途放弃。

  即使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如果简单把一种理论以书面的方式写出来,例如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马克思的资本轮简单的书面化,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买来看这种书,更不用说是用古文撰写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了,度阴山和当年明月们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就像是翻译家和小说家的结合,把晦涩的古文学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语言上幽默诙谐一点,内容上不失其精髓,这样问题迎刃而解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王阳明的心学伴随着他的建功和悟道成形发展,他一生的事业都建立在他的心学基础上,这样的哲学家找不出第二个,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理论结合实践,虽然这只是心学的初级解读,不过作为理论指导,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经足够了。

  度阴山想必已经领悟了心学的要旨,能把王阳明和心学用这种方式写出来不就是最好的知行合一嘛,作为历史书或者哲学书都可以算作王阳明心学的引领之作,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能够让普通人看明白的书就是最好的书,这点上,度阴山显然已得心学真传了。

  《知行合一》读后感 13

  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这个社会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点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病态风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沟通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架起了一道桥梁。、

  做为新三科技设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在“笃行”上求实效。“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行”,而不是“知”,它彰显的是一种实践精神。结合今年我们设计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来看,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回款较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中获取的好理念、思考中发现的好想法、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产生实际成效。尽可能的将我们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想实招、出硬招,强化执行落实,努力把本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明白、解决好,让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积累、多干少说,善于在实践中反刍内省、提炼创新,不断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真正在学用相长中实现知行并进。

  我们还要在“善成”上见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鲜活体现。做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是要发扬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终,给公司带来效益最大化。

  《知行合一》读后感 14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习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知行合一》读后感 15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 16

  人心没有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中,就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明智聪明的孩子,但有时我真的想被特别麻烦的孩子生气,我想不到制服她的方法,无助容易让自己心烦,心特别易怒,但我不能发脾气,心不动,随机,我的良心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只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只要满足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孩子们需要教育。他们不仅要用爱来教育她,还要在情感上理性地与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融为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良心去爱人、爱世界、爱世界。孩子们需要教育。他们不仅要用爱来教育她,还要在情感上理性地与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融为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良心去爱人、爱世界、爱世界。仁者爱人,更何况孩子的天性是纯真的。为什么不多爱他们呢?

  在合适的时间做良心认为是最好的事情,就足够了,改变不住,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只有适当地表现出七种感觉,才能让你的心更强壮,因此不被诱惑。七种感觉是雷区,只有通常消除雷区,当火不会爆炸时。这样做,也恢复了活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会有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心的引导会告诉你,悲观的想法是错误的。面对困难,你会发现原来的困难根本微不足道。你只需要有勇气在那一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解决困难的关键点还在你心里,只是看你是否要求。只要你要求,你的心就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你知道良心的力量,你的.良心会“网格的“意义”,也就是“积极”这个坏主意,培养自己的“心”,心有良心,一切都知道,关心它的“真诚”。

  如果有人嘲笑你,冷静下来,不要生气,这只是一个坚强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心,像这样高尚和骄傲的人,我们不蜂拥而至。正如书中所说,所谓的“自信”并不是被动地相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把挫折和磨难当作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磨练人和磨练人的东西。而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负面磨砺你。

  《知行合一》读后感 17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 18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1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开始《传习录》的学习。

  《知行合一》读后感 19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终于完整的读完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更加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也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深的感悟,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正确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行”不单单指行动,而更指要听从良知的指引,祛除私欲,不断用心地在“事上练”!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王阳明先生还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自己内心真的收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要过度考虑外界的各种评价,要敢于尊崇内心良知的指引,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这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让心震撼,让心清明,值得反复研读。

  《知行合一》读后感 20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前半部分通过描述王阳明一生经历,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心中的王阳明其人和他的“心学”理论。依度阴山之见,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在于“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人们找到自己内心的良知,并遵从良知去做,就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最终成为圣人。书的后半部分,是度阴山对王阳明“心学”的总结归纳,分别论述了心学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

  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可把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做一些对比。

  从对待物的态度来看。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阳明说,物我合一,心外无物。看起来,王阳明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但是物我合一,心外无物,并不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王阳明的心学是把良知,即意识,放在了中心位置上,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道理都在人的心中,物是其次,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必向外寻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将中心放在了客观事物之上,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不过对物有一定的反作用;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认识和行为应当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良知和行为应当统一。两种理论都主张实践出真知,唯物主义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说,格物致知需到事上练,光知不练就成了陆九渊的枯禅。两种理论有很多交差,也有很多不同。而关键的不同在于,它们立足点不一样。

  再从两者的作用来看。

  唯物主义更能揭示事物的本来规律,以安全工作为例。唯物主义可以告诉我们,春节快到了,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定会增多,因为人流物流在这段时间会急剧增加,人们着急放假的心态会分散人们在安全生产上的精力,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唯物主义还可以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应对这样的情况,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要加强监管(实践),还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措施。唯物主义说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方法论。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则是提醒人们,要去做,和要去做什么?还是以安全工作为例。王阳明说,当我们知道春节期间事故会增加的时候,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要采取措施避免伤亡流血,保护群众的安全,如果我们觉得事不关己、觉得采取措施麻烦,这就是不正确的意念,要想办法去除并且动员自己换位思考深恶痛绝,而我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应该加强监管,良心和智慧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良知。知道良知怎么要求的之后,我们只需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就行了。王阳明强调的是,要端正态度,要做。

  因此,王阳明心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们才会全心全力去做事,才能执行合一、求真务实”。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定位便在于此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 21

  初次读这本书,有诸多的不认同,为什么,首先对王阳明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就不能理解,在当时的时代,儒家思想,是要抛弃物质的东西,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也要享受物质层面的,我认为我除了吃饱以外,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除了穿暖以外,也要注意衣着得体,让大家见笑了,这就是我当时初次接触这本书的想法,诸多评判。

  再次阅读这本书,我抛开我之前的态度,慢慢进入,反而越读越有意思,在读的过程中,悟到一些道理。其实,每个人在读书领悟中,都会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我们不能去评判谁对谁错,只能说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王阳明他的成功也是吸收了道家、佛家、儒家的精华,成为他今天的心学。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打开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升华,而不是生搬硬套。就像王阳明格竹子格了六天六夜都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还把自己给格病了。而我们组的马威前几天在群里发:“竹子用了四年,仅仅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就长到15米。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看,王阳明格不出的'道理,被我们马威同学格出来了吗。我们现在不就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升华了么。

  有些同学说,为什么读这本书呀?我又不想当圣人,王阳明说的人人都是圣人,肯定认为是扯的事,怎么可能呢?其实我觉得王阳明说得对,人人都是圣人,只是分大圣小圣而已,为什么?如果我们对这本书融汇贯通后,把致良知做为以后做人处事的准则,去影响孩子,影响家人,影响周围的朋友,未必不可称之为圣,也可以向陈教授、胡清老师一样,向更多的人去传经授课,去影响更多的人。目前我们学习的九点领导力,也是让我们从心出发,遵循心中的善念,按照这种指引去工作,去生活。

  我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按照我们心中的善的指引,来做事情,处理事情,用向上向善的力量来影响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

  我的三点感悟:

  (一)听从良知的第一感觉。

  每个人做事情,对错与否,首先是否从心中的良知出发,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说,如何练习好自己的情商,如何会说话,才是为人处理的道理,准备去买两本《蔡永康的说话之道》好好学习如何说话。当时我就告诉她,好好说话,如何说话是术,重要的是你的心,是否遵循良知的指引,良知是道,有术无道,你说的话只能让他人觉得你是虚情假意,甜言密语,并不走心。我们只有心到了,才能让别人觉察你的真诚。

  (二)凡事内求。

  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正是舜常常内求,自以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舜每天想着自己不能尽孝之处,因此他就更加孝顺,等到瞽叟高兴时,他只不过是恢复了心中原本就有的慈爱的本体。所以当我们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夫妻关系有问题的时候,上下级关系有问题的时候,朋友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向内求,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所有问题都迎刄而解了,并不是说有问题是我们自己错了,只是更换一种思维模式,更换一种做事的方法,可能就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和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马歇尔卢林堡的《非暴力沟通》,不就是让自己换一种沟通方式,有同理心,这样沟通就没有障碍了。

  (三)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必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也就是必须在事上练。我们知道了良知,也就是知道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但是不去用,那也不对,只有在事上练习多了,我们才能得心应手。

  《知行合一》读后感 22

  人心本无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时,才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小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懂事乖巧的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真的要被特别捣蛋的孩子给气到了,我想不到制服她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容易让自己心烦意乱,内心特别烦躁,但是我又不能发脾气,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的,只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要满足他们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仅要用爱去教育她,更要感性中带点理性地去和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仁者爱人,更何况,小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有什么理由不多爱他们一点呢。

  在适宜的时间做良知认为是最好的事,就足够了,变动不居,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七情唯有适当地表露出来,才能让你的心更为强大,由此不动心。?七情就是雷区,只有把雷在平时排除干净,当火来时才不会大爆炸。做到这点,也就恢复了活泼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知的指引会告诉你,悲观的念头是错误的,迎难而上后你会发现原来当初的困难其实根本就微不足道,只是需要在那刹那间,你要有勇气地去做出正确的抉择,搞定困难的关键点还是在自己的心中,只是看你求还是不求,只要你求,你的心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你懂得了良知的力量,你的良知会“格物的“意”,也就是“正”这个不好的念头,修身在正其“心”,心有良知,无所不知,修心在意其“诚”。

  如果有人对你嗤之以鼻,息思虑,切勿动气,正好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强大的机会,锻炼心性,像这种清高又居功自傲的人,我们不趋之若鹜。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

【《知行合一》读后感】相关文章:

《知行合一》读后感06-26

知行合一读后感11-16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01-21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09-09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精选15篇)07-13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03-24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独特价值》阅读答案03-02

知行合一的演讲稿03-04

知行合一演讲稿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