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时间:2024-07-08 16:44: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

  “你有多久没有哭了,你有多久没有笑,有多久没有不熬夜,按时的睡个觉,想要开心是否还能找个朋友陪你闹,在低落时又是否会有肩膀给你靠。”

  蛤蟆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曾经惹出过不少的麻烦与笑话。可就在某一天,他的好友鼹鼠来拜访他时,发现了这个让他吃惊的蛤蟆!蛤蟆当时无比的悲伤,如用蛤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人都不太好!”得知以后,鼹鼠便决定告诉了蛤蟆的好友,于是大家一同决定,要带可怜的蛤蟆去看心理咨询师——苍鹭。

  前前后后一共去了11次,最初初见咨师,蛤蟆便问道:“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战立了,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有这份工作了。”听完咨询师的话后,蛤蟆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但却接受了治疗。到了第二次面谈,苍鹭问起的蛤蟆抑郁的原因,蛤蟆哭了,哭的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停一顿的向苍鹭说出了自己的故事;第三次面谈,曾露与他共同探讨了“成长的寓意”,并给了蛤蟆一个作业,让他回忆自己的童年;第四次面谈,蛤蟆就向苍鹭说出了自己“悲惨”的童年,至少在蛤蟆眼里是,但这一次的咨询让蛤蟆和苍鹭很轻松,在咨询快结束的时候,俩人第一次真正地笑了起来,咨询结束后,蛤蟆往家的方向走去,这次的面谈让他很开心,他很久很久没有像当时那样快乐了;第五次面谈,蛤蟆向苍鹭说出了自己愤怒的表现;第六次面谈,蛤蟆像苍鹭诉说了这周自己和老獾的一次交谈;第七次面谈,苍鹭提出了“挑剔型父母”的问题并与蛤蟆一同探讨;第八次面谈,蛤蟆最终告诉了苍鹭自己与老獾交谈的选择;第九次面谈,是蛤蟆主动告诉了苍鹭自己的人生故事;第十次面谈,他们玩起了“人生坐标和心理游戏”;最后一次面谈时,很明显蛤蟆已经好起来了,他向苍鹭说出了前十次的面谈中,自己的改变与收获,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计划——自己创业!他送给了苍鹭一只小而精致的胡桃木碗,已作为告别,便再也没同苍鹭见过面了。

  蛤蟆来到红狮酒店,是他的朋友为了庆祝他的康复而组织的一个饭局。在此大家都有了新的计划,就连一向笨手笨脚的鼹鼠也有了,各自说完了自己的计划,吃完饭道别,便就各奔东西,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告别与新生吧。

  整篇文章都非常有趣,把现实中的事物转变为童话,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身边的种种。现象,有痛苦,有愉悦,有心酸,有快乐,有失望,有希望,有留下的遗憾,也有新的开始。大家都会做错选择,会莫名其妙掉眼泪,走在路上会突然崩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看晚霞,再次爱上这个世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级书籍,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展开了陷入不好情绪中的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过程,这让我们认识到解救自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另外,情绪影响着行为,而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也似乎与我们儿童期的经历有着内在联系。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情绪,分析找到其原因,认识是改变的前提条件。

  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每一种状态都对生存有着不同的价值。只有成人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而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

  生命早期阶段的经历影响了你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也就是你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人生坐标分成了四个维度,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并且是持续的动态的。

  所谓的高情商是能够理解并且管理自己的情感,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与君共勉~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3

  前几天刚刚读完了我11月的第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由英国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写的。他借用经典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角色,讲述了原本热情、时尚又爱冒险蛤蟆先生抑郁之后,在朋友的督促下去见了心理咨询师,在十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逐渐走出抑郁找回自我的故事。作者通过故事和寓言的形式,将看上去深奥晦涩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通俗诙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简而言之,《蛤蟆先生》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咨询入门书。

  其实网络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实在两极化,有很多人觉得读完之后实在是没什么感觉。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这本书的体量本就不大,想在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中插入大量深刻的思想与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本就不太现实。不过也有相当多的人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蛤蟆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本书读完之后,收获了不少知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让自己走出来阴郁。从这个角度看,我还蛮羡慕那些觉得读完之后没有感觉的朋友,因为他们大概率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童年与烦恼。就我自己而言,我倒是在很多方面都能与蛤蟆先生共情,所有读完之后我个人是觉得获益匪浅的,包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下面就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片段摘抄和随手记下的小感悟:

  认识内心的.情绪

  探寻性格形成的原因

  01.改变在于自己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处于自愿。

  第三章《初见咨询师》

  在蛤蟆先生第一次与咨询师苍鹭面谈的时候,作者就向读者阐述了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原则——自愿原则。只有当来访者完全是出于自愿、而非为了取悦他人(比如为了让家人朋友不担心)的时候,心理咨询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只有靠你自己心甘情愿地自发去做才能完成。这也为后面苍鹭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我的内心,从而让蛤蟆先生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定下了基调。你的人生,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做选择和决定。

  02.性格养成的内因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第五章《抑郁的原因》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这句话,代表了贯穿整本书的脉络。

  《蛤蟆先生》其实想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童年对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自己防御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这与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中的理论几乎一致(这是11月阅读计划的第二本书)。不同的点在于,戴博德将行为模式之前的原因进一步细化到了基本情感。

  在书里,戴博德将一个儿童的基本情感分为: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四种。因为这四种情感是一个儿童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就具备的、与生俱来的情感。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感中时,我们就是处于“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中了。

  然而每个人童年成长的经历和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在童年的时候,这几种基本情绪逐渐演化出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像通过最基础的三原色就能调出所有的色彩一样。正如阿德勒所说:

  在生命开始的第五个年头,儿童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待问题和工作的模式。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在我们之后的人生中,面对特定的场景时,当我们处于这几种基本情绪之中时,我们都总是会做出与童年时期应对这些情绪时所作的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而当我们处于这些由基本情感演化来的复杂情感中时,我们正处于“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中。

  作者以愤怒为例,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愤怒是一种基本情感,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有些家庭环境充满了爱与包容,孩子在面对愤怒情绪的时候,只需要直接表达出来,便会得到家长的正面回应;而有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力去满足,一旦有哪次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在面对愤怒的时候,表达愤怒的方式就会变成任性、撒泼、怄气;当然,也有许多家长非常强势的家庭,孩子们在面对愤怒这种情绪的时候,便只能通过郁闷、拖延等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了。

  这些不同的行为策略,正是我们每个人从各自不同的童年经历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伤害。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在表达愤怒的时候,也总是在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在理解了这些基本理论之后,咨询师苍鹭开始引导着蛤蟆先生去探寻自己的童年,试图从蛤蟆先生的童年经历中找到蛤蟆先生不开心的原因。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蛤蟆先生的童年过得并不算快乐。蛤蟆先生的父亲从小就对他非常严厉和强势,为了适应这样的童年家庭环境,蛤蟆先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顺从。

  或者,换一个更为流行的用词——讨好型人格。在我们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童年,父母便是我们唯一的生活支柱。即便遇上了暴躁易怒的挑剔型父母,我们也无法在童年时期逃离他们而独自过活。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了一套让我们用来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的行为模式。

  可这也给我们的性格养成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懂拒绝,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同意),喜欢表现、炫耀自己来博取他人的关注(取悦),卑微低自尊(道歉),以及不够独立,社交依赖度很高(依赖)……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4

  很快速的读了一遍,对于这种心理学入门书籍也看了几个版本,都是对话形式,从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物一步步从发现自我到解放自我的过程。这本书的一些观念同样蛮令人印象深刻的。

  1、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儿童阶段,父母阶段,成人阶段。只有处于成人阶段才能实现心理成长。

  反观自己,其实在一天中都时刻处于不停地切换状态中。

  我工作上是偏理智的成人阶段,不会感情用事,实事求是,以一种共赢的目标对密切联系,并能促其帮助的工作伙伴。但处于竞争状态的同事,自己却没法抱着大度的心态去面对。所以每当有私心,过后都会自责和反省,但始终避免不了产生竞争的心理。

  生活上,就更容易恢复本性,要嘛像爱挑剔的父母一样,跟朋友聊天中侃侃而谈,丝毫没感受到自己在语气上是凌驾于人的,最终免不了会产生分歧。虽然过后自己也会反省,但当时自己就会以这样一种管教的状态,自以为自己才是真理。

  回想起自己跟亲密的人相处,发现自己是最容易变身为儿童型心态的,依赖,喜欢撒娇,用一种怄气,或者胡闹的处理方式去处理自己不喜欢的事。但说自己不喜欢什么,反倒是为了表现这个情绪,而不是具体因为什么。就跟小孩子总会撒泼打滚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一样,女生也时不时会作一下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却不曾想这样的行为还确实蛮儿童的,幼稚又不讲道理。

  心理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本心,你了解你自己吗,如何摆脱外力做自己。我是个自省的人,也能理解他人。但还是很难一天都维持成人状态,做个情绪稳定,理智的人。虽然一直认为当下的选择最重要,但也不禁在想,是什么导致自己会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上,显现不一样的面貌。我相信千人千面,为了适应社会一个人也有不同的面貌,但问题行为却往往发生在自己最在意,也是心理最轻松的状态中。对外人可以和颜悦色,对亲密的人却抱有挑剔的眼光和对你的无条件纵容。双标的人是因为夹杂着情感成分,还是潜意识就有这样的观念。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像蛤蟆先生一样,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

  小时候作为家里的老二,得到的关注和关怀都是最少的。所以也养成了乐观,自得其乐的性格。现在对家里人的态度也是一样,从不奢望他们给到我什么,就是这么一种放养式的自由。自认为自己是可以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因为反省道歉,我做得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但过程不断地在消耗,结果再怎么弥补也是有伤痕的。所谓的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的自我,大多也是在亲密关系中较常出现,说明自己在这种模式的相处关系中是很不成熟的,这跟我想成为一个包容,大度,体贴是不相容的。

  再往前思考,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亲密关系。其实一直还蛮羡慕我爸妈的,这么一对几十年来一直相互陪伴,对彼此的关心胜过于对孩子的。我没有体会过爸妈全身心的关心,但对于爸妈的彼此关心我内心也是觉得幸福的,他们给了我自由,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我自己。所以内心也渴望有这么一个亲密伴侣,关心我多过于家里人的。就跟我爸妈一样,孩子始终会长大,而且也是独立的个体,以后会有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做主。但伴侣是要相伴一生的,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是彼此的依靠。但现实是,两个人在一起都会经历从相识到热恋到熟悉或者冷淡的时期,处理不好还会产生厌倦期。或者自己不喜欢太过于平淡,焦点慢慢从对方身上转移,习以为常的时期,所以自己就会切换不同状态去作或者各种闹腾,为了让对方的焦点可以重新回归到自己身上,再来用成人状态去弥补解决。

  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行为呢,苍鹭给蛤蟆先生的建议是:下定决心去改变。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在发生改变,并且是有害无益的,认清它并做回成人的自己。于我也是一样的,知道问题在哪,我要如何跟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的重视程度和解。史蒂夫柯维说过,人要以原则为中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中。不同职位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这就是你人生的信条。不能仅仅以伴侣,以孩子家庭,或者工作为核心,这样迟早会有失偏颇。我也试着调整自己的人生准则,开始把精力分散给更多有意义的事,看很多的书,养成健身的`习惯,看电影,听歌,断舍离过极简生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三个心理状态,努力成为为自己人生负起责任来的成人状态。

  2、另外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观念是人生坐标。

  人跟人相处中,心理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处于我好,你不好的心理状态,就会产生幸灾乐祸,打压,pua的对话模式中。感觉现在社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才会出现内卷,攀比竞争的心态。人是很难避免跟人交际的,不能设法改变别人,可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首先要学会跳脱开来,不管是上司还是长辈也好,总是想通过我好,你不好的挑剔型父母状态,设法对你精神攻击来达到一种管教的目的。这是他们惯常玩的游戏,我们可以从局中人变成局外人去看待它,让这个游戏难以进行下去,正所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也有这样一部分人,总是用一种祥林嫂的姿态,说自己的各种不如意,不顺,社会压力多大,通过抱怨自己的不好来获取别人的认同。这个社会可抱怨的确实很多,但我相信也有这么一些人,在自己的小时光里,安心悠闲的活着。想要一个良好的状态,就是让自己调整为我好,你也好的共赢心态。这是个团体性社会,朋友,家人,同事,生活总会围绕着他人。以一种我希望自己好,并希望大家也好的状态去面对人事物,所谓的竞争就变成互利,资源那么多,共享才能实现心理健康的双赢。

  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可以反观自己的很多心理状态也是需要调整的,最终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心的做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5

  这本书很久之前在APP上囫囵看过一遍,当时对我并没有什么触动,看完就忘。这次看完却收获良多。里面谈到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我们默认18岁就是成年长大,开始脱离父母,包括思想和生活上的脱离。但什么才是对自己负责呢?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一,就是我开始真正的面对这个问题。我曾经特别讨厌「情绪稳定」这个词,现在我弄清楚了,我讨厌的不是这个词,而是「冷漠」和「压制」这两个词。我更愿意用控制情绪的能力来代替情绪稳定。

  我觉得,对自己负责,不是无视他人的情绪,而是在我们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能保有延迟动作和缓和当下的能力,当理智回归以后,又能认清和理解那些触发我们情绪的,来自他人的行为和情绪的本质,分清那是气话,冲动还是真正的恶意。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很热门的原生家庭问题,我觉得除去少部分真正有恶意的父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母都爱孩子,只是很多方式都不对。这些不对的方式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长大以后,又造成了很多人生困惑和痛苦。但是,什么是真正的长大呢?我觉得是:我们既能抗议他们的不对方式,又能理解他们的爱的时候,就是真正长大。而一味的抱怨原生家庭,绝对不是。

  我们身边情绪控制能力强的人不多,打心底喜欢我们的人也不多,所以如果我们自己能拥有更强一点的`情绪控制能力的话,就能更好的包容,保护和引导那些真正爱我们的人,不是吗?喜欢是理解,是我了解你的本质,所以即便你在情绪最低处,我也喜欢你。

  任何重要的人生关系里,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回到自我负责。真正的自我负责绝对不是无视他人的情绪,而是能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看清本质,表达不满,远离真正的恶意,包容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咨询入门书之一,讲述了抑郁症患者蛤蟆先生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和快乐的过程。

  蛤蟆先生是英国著名童话《柳林风声》里的一个人物,我认为它有点像孙悟空,每个人都看着它的故事长大的。蛤蟆先生爱吹牛,爱冒险,追求刺激,对什么事它都是三分钟热度,它曾拉着它的三位好朋友踏上了一场冒险之旅,在一路上事故不断,九死一生才逃回家,却发现自己的.庄园被别人给占据了。但还好,最终他们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夺回了庄园。后来它才认识到,家和朋友是多么的可贵。虽然它曾爱笑爱闹,但患上了抑郁症,它一个人躲到屋子里,好朋友来看它,它却放声大哭起来,它的朋友都很担心它,劝它去做心理咨询。它们找到的咨询师,是刚来小镇上的苍鹭先生,苍鹭先生就是作者罗伯特·戴博德的化身,他是英国资深的心理医生。我感觉苍鹭先生就像作者一样是一个温柔又有智慧的老爷爷。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我犹如身临现场般地体验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每一个细节,见证了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中,作者借由蛤蟆和苍鹭的互动,体现出了蛤蟆先生的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深深地影响到了我,让我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怎样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作者写得很巧妙,他把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常用技巧和沟通技巧都融进了故事和对话当中,整个过程就是标准的心理咨询模板。

  读完这本书,我有两个收获:理解到了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意义;还体会到我不能骄傲,也不能过于自卑,要自己帮助自己,努力走向自信、快乐、充实的人生道路!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7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篇有关心理学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借用童话《柳林风声》的角色来展开故事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初听这本书名,可能会以为是小学生看的.一本书,但是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书籍,也正是因为评价很不错的原因,我对它有种不一样的期待,抱着这份期待开始看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是以一位活泼开朗的蛤蟆先生患上抑郁症,朋友们劝导他去看心理医生,然后在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对话中逐渐与自己和解,放下小孩子心性,找到真正成熟的自己的这一条线索。主要表达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还好故事的结尾还是常规的好结局。在最后所有的小动物终于都明白了,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可大家都知道,数十年的童年所经历的童年创伤,仅凭几次心理咨询对话怎么能完全治愈呢,这恐怕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好在这样的结局是充满希望的。

  推荐大家去读一读,最后引用一下这本书的一句话: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8

  Hello!我来啦~

  8月第一周看的书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20xx年在多抓鱼平台销量第一,听着书名还挺有意思的,于是买下来看看。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蛤蟆先生身患抑郁症,在心理咨询师苍鹭的治疗下,成功治愈的故事。

  蛤蟆先生其实指的就是我们自己,整本书以咨询提问的方式引导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第一次见到咨询师时,蛤蟆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直视他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听到这句话,我发现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力量~

  我们都有过和蛤蟆相同的经历与内心挣扎:

  表面上看上去充满活力,但内心总是闷闷不乐;

  害怕别人的意见与批评,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遇到一些人与事情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最糟糕的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好的情绪与心理呢?

  书中讲到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会进入三种状态:

  儿童状态:这种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当我们进入儿童状态后,我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

  父母状态:当我们处在父母状态时,言行都是在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处于父母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成人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理性而合理的.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情况,基于事实来决定为什么做。

  其实一些不好的感受是在我们童年时期,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感受会一直伴随着自己。就像蛤蟆对苍鹭说,他觉得自己大半辈子都像可怜的笼中鸟一样......

  本书讲述了这几种状态,能让读者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当处在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进入成人状态,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回想自己之前的经历,有很多时候自己像儿时或者是父母那样去做事,读了这本书对自己的行为与情绪有了认知,知道了原来我会进入儿童状态与父母状态。而且当再次想要进入这两种状态时,我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现在我应该进入成人状态”。

  书中还讲了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信自己、信他人。

  相信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优点,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

  本书豆瓣评分8.6,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是想深入了解自己情绪,这本书是很值得一读的。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9

  我第一次了解心理学是来自于一本书,书名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借以童话《柳林风声》中角色编写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特为了让普通读者能够了解深奥难懂的心理学理论,用童话故事的方式来表现现代人的内心痛楚,令我看了感叹不已。

  主要讲述的内容是,蛤蟆先生原本开朗活泼,之后却变得双目无光,不愿与人说话,一向是大家开心果的它怎么突然变成了这副模样?朋友河鼠十分担心却不知道该怎么帮它,直到在报纸上看到了心理咨询的广告,于是河鼠和鼹鼠还有獾一起将情绪低落的.蛤蟆先生带到了苍鹭的心理咨询室,一番了解过后,苍鹭医生并没有着急去开导,而是指出蛤蟆先生在与别人相处时,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过错,用卑微的方式来换取大家对它的认可,这样心里好受吗?蛤蟆暗暗在心里思索,并在苍鹭医生的帮助下摆正了态度,积极的去改变自己,终于三个月之后,蛤蟆先生又变回了从前那样开开心心、热情好客。

  这是一本能让我反复阅读的好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怎样让自己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有正确的认知,使自己面对困难时不轻易脆弱。我认为现代许多人都有像蛤蟆先生一样的心理问题,小的时候希望大人多给自己一点陪伴和关注,就一味的讨好、顺从家人,缺少正确的沟通;长大之后,遇到身边朋友不重视自己的时候,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获取大家的认可,久而久之,焦虑、喜怒无常、内心孤独等问题便开始显现出来了,这时便出现了和蛤蟆先生一样的状态——阳光照不进心里,平时看似温和、善良乖巧的人,内心其实正在承受着巨大而无法释放的压力。

  我觉得,一个人真正的长大,就是了解自己,爱护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正如苍鹭医生对蛤蟆先生所说的:“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能够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0

  于我收获有几个:

  一、上下班的路上得到了利用

  二、看书的行为满足了学习心理

  三、很多想法借朋友圈的书评分享

  四、书中的内容是点拨自我、是工作助益

  五、日常生活的规律,逐渐建立

  如果推荐书的角度来写

  一、这是一本身边很多朋友都知道/看过的书籍,也是被熟人肯定的书籍。

  二、这是一本阅读者笔记和书中内容一样精彩的书籍,划线写的想法未必温和,却也足够的深刻、暖心。可以当作书籍的释义、旁白、反思、延展……,忍不住截图保留,或者摘抄,或者记下它的推荐书籍。

  三、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身的影子,或是遇到回忆于生活中遇到的人的形象,这是一个平凡之辈认清自我、真诚面对自己的故事,也是一个勇敢之人、真实生活的故事。

  四、蛤蟆、老獾、河鼠、鼹鼠、苍鹭(明明它的篇幅不少,却最后想起它,也许是它的名字不好写,也许如文中所言,咨询师要自身隐藏起来,只是一面镜子)

  每个人身上的性情各有特点,有优势有槽点,每个人都在爱着这个世界,做着自身的贡献。(在我看来,把自己照顾好也是贡献)

  如果侧重内容传达(干货)角度来写,2个足矣

  前提是学会每个理论,并知晓如何运用,可以是自我了解接纳与调试

  也可以亲子育儿与分享他人,建构自洽的个性与生活

  一、自我所处三种状态:儿童、父母、成人

  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

  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儿童自我状态分: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

  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父母自我状态: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是一个“照章办事”的行为决策者,通常以居高临下的方式表现出来。挑剔型父母状态:爱批评人、愤怒、严厉、沉默冰冷

  成人状态:更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

  儿童的自然状态与基本情感是我们的`底色,但要分情景分场合(延迟满足)!

  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而是独立的个体!过去不是禁锢和理由!

  学习了成人状态让我放下“清高”,随机应变/情商是成年人“该”做的事儿,不是虚伪!

  二、人生坐标:我们的态度与观点

  人在四到五岁左右,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这是生命本身的疑问:

  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好,不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坏,于是就有了四种组合

  我好;你也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这是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构建处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也可以称之为“自证预言”。

  每个人都在拿着人生剧本做着“自证预言”的游戏:

  “我不好;你好”中我是受害者的游戏

  “我好;你不好”中我的施虐者的游戏

  …………

  这与前面的三种状态也是交相呼应,很多父母呈现着“我好,你不好”的优越感,很多子女在长大后呈现出“我不好,你好”为求关爱却常受虐的状态。

  我好,你也好

  是从认知上、行动上,去做积极的人生剧本假设,于此,表现出“成人状态”

  原本在地铁上,这篇读书笔记每一段如何记述已构思全貌+细节填充,繁乱的周末打破了原有的计划,但是也要完成呀,完成比完美重要。

  于周末结束,未早一步,未晚一步,这本书终于接近尾声。

  你好,我也好,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适宜的状态,非虚伪,而是你更好,我也更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1

  在这个寒假我可能不像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早早地就把寒假作业写完了。我是放了假每天十点半才起床,到处去玩。至于寒假作业嘛肯定是明日复明日了,只得最后几天赶工,说来还是有些惭愧。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精读了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里医生》。

  这本书是关于心里咨询的书,通俗易懂,读起来温暖且治愈。他的作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戴博德。故事的开始是蛤蟆先生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和考验结果却让自己迷失了方向从而得了抑郁症。从以前那个活泼开朗助人为乐,愿意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的蛤蟆先生,变成了一个邋里邋遢整日郁郁寡欢还不修边幅的“人”。它的朋友河鼠去找它时发现了现在这个抑郁的蛤蟆先生,回家后他它把这事告诉了鼹鼠和獾子大叔,不久它的朋友都知道了也非常担心它,不想让自己的好朋友被心理疾病折磨就给它找了一个心理医生——苍鹭。朋友的好意它不好推辞只好给个面子去了。

  这天蛤蟆先生和苍鹭医生第一次见面,刚见面蛤蟆就摆出我是看在朋友面子上才来的,你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敷衍态度,这时苍鹭说心理咨询的前提是自己自愿而不是为了应付朋友,只有自己想,我们才能成为合作关系。幸运的是第一次咨询的蛤蟆先生就和苍鹭达成了合作关系。在咨询的最后蛤蟆还是没忍住说出了自己的怀疑,但苍鹭却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但最终都取决于你”。就这样蛤蟆先生的第一次咨询就完了。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苍鹭分别问了抑郁的原因,成长的寓意、探索童年、愤怒的表现、秘密协议、蛤蟆先生的选择、说出人生的故事、人生坐标于心理游戏、赢了游戏却输了自己、最后一次面谈。

  在第四次的面谈中蛤蟆先生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虽然有些记忆早已模糊但其中的感受仍然记忆深刻。父亲的严厉和把它当小孩的软弱的母亲陪伴下,蛤蟆先生必须先处理父母的矛盾和愤怒,比如人一生气它就不分对错的道歉,顺从父母甚至掏讨他们欢心这和它现在与人相处的模式很像。使它不可察觉的养成了依赖习惯,从而变成了适应性儿童。

  接下来的咨询中蛤蟆先生越来越好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咨询,蛤蟆先生从依赖——抵抗依赖——独立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它进入了成人状态,我好你好的生存模式研究,相信自己,相信他人。最后一次咨询苍鹭医生让蛤蟆先生给现在的自己打分,他给自己打了九分剩下的一分是给未来的自己留些余地,或许事情会变的更好。

  看完这本书让我的内心加更强大了,让我对抑郁症有了不同的看法,如果这段时间情绪不好的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哦。

  看书不一定要看很多,但一定要看好书,一本好书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这个寒假我虽然只读了一本书,但我学到了许多对我有用的知识。心情不好时可以看书来缓解放松。最后让我们以书中的话共勉吧:“今天的不开心就止于此吧,明天依旧光芒万丈啊,宝贝”。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咨询入门的畅销书籍,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做心理咨询,重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找到自我,重获快乐的故事。

  鼹鼠在去看望蛤蟆先生时,发现原本热情又时尚的蛤蟆先生变得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整个人都郁郁寡欢。于是鼹鼠告诉了好友河鼠,他们一起带蛤蟆先生去心理咨询师那里看病。在十次咨询之后,蛤蟆先生重新变得开朗起来,最终摆脱了抑郁的生活。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和蛤蟆先生一样幸运,他们往往抑郁而不自知,连父母朋友也认为他们只是压力大了点,其实很少会有人带他们去看病。就像刚开始的`时候,鼹鼠也没同意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咨询师,甚至还认为蛤蟆只是肠胃不舒服。但好在细心的河鼠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其实抑郁症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就在我们身旁。

  蛤蟆先生之前在朋友面前是那么活泼,把情绪都藏在心里,所以抑郁的情绪日益增长,最终压垮了他。但是抑郁的原因甚至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蛤蟆先生小时候父亲经常责骂他,母亲也只会在父亲不在时关爱他。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可忽视,这直接导致了蛤蟆现在的讨好型人格。

  之后的咨询里,蛤蟆与苍鹭逐渐交心,我发现蛤蟆抑郁的主要原因还在他自己的身上。当蛤蟆的朋友老是责骂他,蛤蟆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心中却极为不快。所以在蛤蟆的眼里,自己一事无成,活脱脱是一个失败的实体。每次发生了什么事情,蛤蟆总认为是自己的错,甚至从未发过火。对此苍鹭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导致蛤蟆悲伤的不是事情,而是蛤蟆自己。其实是蛤蟆先生自己选择了悲伤,选择了痛苦。

  所以,我们不能像曾经的蛤蟆一样,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要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遇到了烦心事,也要主动和朋友家人一起交流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3

  读这本书源于班级先后有好几个同学跟我倾诉他们的不开心、坏情绪和负能量,我也是尽我所能的去宽慰,去引导,希望他们能尽快调整,战胜情绪怪兽,回归最好的状态。但是有时候也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就找到了这本书。以下想写给亲爱的你们: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最近突然郁郁寡欢,躲在家里不出来,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朋友们很着急,断定他得了抑郁症,把他送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那里去,希望他能好起来。

  苍鹭上来就把蛤蟆先生给怼回去了,因为蛤蟆先生不是自己想做咨询,而是朋友希望蛤蟆先生好起来,付了钱然后逼着蛤蟆先生过来的。苍鹭说,想要咨询的必须是本人,想要做出改变的也必须是本人。否则,他就不服务。所以说想从坏情绪里走出来就必须是自发的,没有人能逼你走出来。

  蛤蟆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这个答复,真的是说到了我的心里,真的很想传达给情绪不好的你们。

  我们一定要尝试可以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掌控它,能控制冲动延迟满足,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同时也具有共情的能力,理解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如果你不开心了,需要自己有勇气做出改变。通过挖掘自己的感受,讲诉自己的经历,最后找到问题,也可以找个咨询师,然后走出来,进入更好的状态,并且保持在“我好,你也好”的状态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4

  在人生的长河里,能将自己摆渡上岸的人,只能是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蛤蟆先生原本爱说爱笑,突然一反常态,开始郁郁寡欢,继而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就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苍鹭十次面谈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逐渐拔开云雾,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终于找回了原来的自己,重获新生。

  蛤蟆先生属于讨好型人格,他在童年时就一直受到父亲的打压和批评,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求别人对他的肯定,他甚至说:“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在苍鹭的引导下,他发现自己一直处在“童年的自我状态”中。什么是儿童的自我状态呢?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父母的批评,他会感到愤怒。但是如果父母长期批评他,并且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适应这种情况,把自己的愤怒隐藏起来,反之,开始取悦父母,对父母顺从、依赖。孩子也许会对父母感到愤怒,也会因为这种愤怒而产生内疚,这时候就只能牺牲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并不会消无声息地消逝,他会变成另一种怒火,这种怒火看似没有什么攻击性,比如撒娇、任性、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会有一些小孩子脾气,仿佛回到了小孩子的状态。

  我们的童年一旦决定处于什么样的模式中,那么后面就会无意识地坚持这种模式,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底层结构。也就是说,在后面不刻意改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童年模式”将决定他的一生。

  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蛤蟆先生彻底颓废之后,一度想要轻生,好在朋友河鼠及时制止了他,并给他推荐了心理医生苍鹭。在之后每周一次的问诊中,苍鹭只是抛出问题,任蛤蟆自己分析原因。蛤蟆先生才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能指望别人来救赎自己。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伤痕,开启了自我性格的探索之旅。

  人生苦难重重,想越过苦难,抚平伤痕,最终只能靠自己。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医生,与其等待治愈,不如学会自愈。

  几个月以后,重获新生的`蛤蟆即将结束它的治疗之旅。虽然他偶尔还会难过,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为此,苍鹭在最后一次问诊中,告诉蛤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蛤蟆不仅重拾快乐,还找回了魄力和勇气。

  蛤蟆先生用它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能治愈的,永远是自己愿意走出来的人。想要挣脱厄运,旁人无能为力,只有靠自己的觉醒和行动,才能让自己获得救赎。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而所有的治愈,也得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摆脱生命中的伤痛,就要敢于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也许我们也像蛤蟆先生一样,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情绪的低谷期,想要摆脱困扰,只有发自内心的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失去信心或不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找机会与朋友聊聊,慢慢释放自己消极的情绪,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题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主要讲蛤蟆先生经过与苍鹭的十次面谈,蛤蟆先生逐渐走出了抑郁,去了解发现真正的自己,并在最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标。

  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苍鹭先生第一次问蛤蟆先生:“你觉得怎么样?”当时蛤蟆先生很局促,下意识地回答:“很好,谢谢你。”之后,它迫不及待地向苍鹭先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说明蛤蟆先生在进步。

  “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是两种成长状态。这两种状态最为典型的人物是蛤蟆先生和獾,蛤蟆先生一直都是顺从,不会与他人争辩,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想要去如何取悦他人。而獾就是第二种状态中“挑剔型父母”很严厉,爱批评别人,对于之前蛤蟆先生做的任何事情都持否定态度,这使蛤蟆先生时常想起他的`父亲,挑剔型父母。

  这两种类型的人在生活中一抓一大把。小孩子会因为想要一件衣服,想买一个玩具,在地上打滚哭闹,引起父母的关注;孩子在家里向父母提出合理建议、完成家长交代的事情但未达到父母要求,而被骂得狗血淋头。在这本书中,蛤蟆先生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部分人有相似点,有时你可能遇到一些困难,或浑浑噩噩度过了一天一天又一天。自己没有目标,像是漂在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不知道去何方,自己该做什么。

  但身边总会有一缕阳光照亮着你,芾领着你,让你找到目标去奋斗,去实现它。只要你想走出来,离开现在的困境,找对方法与途径,就一定会成功!正如书的结尾,蛤蟆先生骑着自行车放声高歌,它很累,但它很开心。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毕竟人这一辈子,开心最重要啦!开心很重要,但自己要明确好目标,努力去实现,更为重要!亲爱的朋友,你有目标吗?赶快行动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03-08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3-2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04-1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优选)06-14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5篇【合集】06-28

《蛤蟆种瓜》教案05-22

蛤蟆爷爷的秘诀教案01-08

如何选购蛤蟆油?02-03

小班蛤蟆种瓜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