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学过之后,大有感触。
相信,看了这个题目后,大多数人都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什么是“格物致知”呢?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文章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是大学中所说的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从探察物体中得到知识。这篇文章由文化典籍引出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然后用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实例,印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最终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注重实验精神。
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文中提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与“致知”,中国学生总是会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词——思维定式,也叫“惯性思维”。是啊!如果我们一直不去尝试做出实验,那么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如果人人如此,就不会有麦哲伦环球航行,打破“天圆地方说”;就不会有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就不会有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就不会有袁隆平研发出“杂交水稻”......是啊!如果人人如此,这个世界就将很难进步与发展。
所以我们该做出改变了,该学习真正的“格物致知”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我想首先我们要勇于探索,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理科的学习也许就是个好例子。比如物理,我们目前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多。
记得有一次物理课,主题是“认识浮力”。在讲课之前,老师问到:“一个乒乓球在空气中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示数是否相同?”我想也没想,便在卷子上写下“相同”二字,然而最后的实验结果出来,却令人大跌眼镜。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妄下定义。即使是在自己眼中,再简单不过的“小问题”,如果没有实验加以佐证,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其次,我们要勇于创新,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理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不被世俗所谓的“原则”与“道理”所羁绊,才能得出真正的真理。
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在这里说了这么多,如果不去实践,也还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请我们行动起来,去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9-0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03-3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3篇02-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4篇03-0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12-22
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感02-15
中餐用餐应有礼仪06-11
日常接受礼物应有的礼仪06-04
中餐用餐应有礼仪-饮食礼仪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