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10-22 11:16: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合集)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在我心中一本好书的标准:一是读完后意犹未尽,令人遐想;二是给予人积极正面的思想启迪。而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这样一本书。

  读完一本书,往往有很多想说的话,该从何说起呢?为了有一个思路,就从刚翻开书的那一刻说起吧!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一位九十岁的老者,以讲故事的口吻拉开了本书的序幕。原来,这位老人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鄂温克族。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个民族的风俗人情也许能够给我们当下的生活带来某些思考。

  初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给我的感受是:与《百年孤独》有点相像,当时感受到的相像只在表层:一是书中人物的名字不易记住,且很难理清人物关系;二是和《百年孤独》一样充满了离奇荒诞的情节,有时无法用正常思维理解,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当我读完整本书后发现,这两本书对于孤独都做过注解,这里我引用《百年孤独》中的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我们常常期望别人理解自己,殊不知,别人的出现只是辅助自己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逝在我们看来是顶重要的事,可在鄂温克族这里,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敬畏生命,在我看来,他们尊重自然与生命的规律,只是他们看透了生命终将逝去这一规律,因而无惧它。书中这样描述死亡:“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书中对苍老的描写,读完让人在一瞬间不那么惧怕衰老了。或许本书传达的另一个思想就是:人应该平静地对待生命中突如其来的意外、分离、得失……

  眼前的苟且与诸多不如意常常令我们痛苦不堪,而迟子建老师《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一些文字,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现实的纷扰,回归大自然的静谧与舒适。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就是对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动情刻画:山野间绽放的花儿,徐徐吹拂的晚风,夜空忽明忽暗的繁星,驯鹿脖子上欢快的铃声,人们围着篝火欢快舞动的身影……这里的人与物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好!

  一本书不能帮我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却可以在我们面临困难时给予正确的向导,给我们鼓励。

  书中人物直率纯真简单的性格我也很喜欢,他们爱憎分明,悲人之悲,乐人之乐,他们的爱恨是那样简单,他们的生活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他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生活的那片地方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读这本书,也让我感叹个体之渺小,在永不停息的时间与奔流不止的江水面前如沧海一粟。这大概就是苏东坡《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要表达的意思。

  故事讲完了,生活还在继续,那就让我们都好好热爱生活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民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女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该长篇小说20xx年出版,20xx年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且被公认为茅盾文学奖中排名前十的优秀作品,20xx年还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豆瓣评分高达9.0分。作者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漠河市,现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其他代表作还有《群山之巅》、《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她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90岁鄂温克老人的自述形式,讲述二十世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该小说很具迟子建作品的特色,文中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唯美,让人印象深刻;小说反映游猎民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现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对少数民族的同情;小说中有大量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借以反映人性的善恶和生存之不易。按照作者自己在“后记(跋)”中的表述,该小说创作的“种子”是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一代又一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部落的两位萨满(相当于巫师,有很强的神力):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为了部落的利益、为了亲情,他们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尼都萨满是主人公的伯伯,他终生未娶,常年女性打扮,一直深爱着主人公的母亲,但受限于氏族规定,主人公父亲去世后也不能娶她的母亲。妮浩萨满是主人公的弟媳,为了救死扶伤,自己的6个儿女先后死了4个。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死亡事件。在大自然面前,游猎民族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包括恶劣的天气、野生动物的攻击、伤病的困扰,也难怪他们会极度崇拜自然的力量、相信神灵、相信因果报应。主人公的'父亲死于雷电,一个姐姐死于风寒,姐姐列娜是在部落迁徙时冻死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也是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则死于熊掌,小儿子安道尔被误杀,大儿子维克特死于酗酒,几乎没一人是善终的。

  游猎民族人数很少,一个乌力楞(部落)里就二、三十人,大家都是亲人,会很亲密也很容易产生冲突,由于缺少缓冲和解决手段,有些看似不严重的冲突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或对人造成严重心理问题。比如书中描写的依芙琳(主人公的姑姑),她口毒蛮横,说话经常得罪人,她吓跑过娜杰什卡,气坏了玛利亚,逼死了自己的儿子金得。又比如,拉吉米由于意外事故失去生育能力,一直闷闷不乐。后来他领养了汉族女孩马伊堪,他担心失去女儿,直到30岁都不让女儿结婚,结果导致女儿自杀。

  读完这本小说,我就在想,到底像鄂温克这样的游猎民族,最终该走向何方,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存。继续保持原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如人意;改为定居生活,势必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与驯鹿都不适应。也许这世上就很难有两全其美的完美答案!可是,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势头无法阻挡,人类有了更强的能力,很难不向自然索取更多,人类看到了新的可能,很难不去寻求改变。只希望,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尽可能多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多兼顾其他生物的生存问题,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欲望、回馈自然。

  由于体例的问题,这部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并不太出彩,个性突出丰满的人物并不多;作品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多是人与自然,有些人与人的冲突情节略显突兀,有些情节太过离奇,比如老达西对尼都的奚落,老达西死后玛利亚突然就怀孕了。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我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其文学性,还是立意高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反复鉴赏。首先它立意很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与现代的冲突、对生命的思索,一直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作者的文字功底很高,尤其表现在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具有诗意;再次,少数民族、最后一个游猎民族这样的选题也非常吸引人,能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总之,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推荐,才有幸读到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到了鄂温克族在原始森林的狩猎生活,令人心生向往。简单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一切都很简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故事也很简单,而这一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他们的一切都很简单,简单生活是传承,是积淀,在他们信仰的神庇护下,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一直都生存在山林中,与外界的联系很少,顶多是交换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从小到大与驯鹿为伴,积累了足够的生存经验,才让生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饮酒欢畅,直到天亮。看完这本书,会对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感到恐惧,不胜其烦,很容易对那种生活心生向往。但是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适应那种生活的,在那种环境下,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谈享受那种生活了。

  读这本书,最让我意难平的就是不断地有人死亡,而这本书中讲故事的人,大多数故事都与死亡有关。面对生命,面对死亡,他们虔诚而又豁达。对生命的敬畏,面对死亡的豁达,才是这本书令人读了又读,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生与死总是那么动人心魄,生死之间有大秘。死亡一直笼罩在鄂温克民族的头顶,生存环境虽然风景优美,但是生存状态恶劣,大人小孩随时都在经受着死亡的考验,虽然他们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存,但是再多的经验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一次狩猎都能平安归来。

  书中给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是一个女人,从她小时候直至生命的尽头,把给她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她有一团火,是她出嫁的时候,她母亲送给她的,这团火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老去。火是文明的象征,生生不息的火苗,预示着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她在周围的石头上画了很多画,那些画我们没有看到,只能根据描述想象,但正是这种想象,反而让那些画变得鲜活起来,那些画上的驯鹿,蹦跳着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也让我们更加渴望身临其境去欣赏那些画作了。

  最后,他们部落的人大多数都下山了,定居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有没有变得更好呢!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书名:《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豆瓣评分:9分

  推荐指数:★★★★★★★★★☆

  昨天过生日,刚好是周六,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坐。无聊时,把一个多月前读了80%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又拿出来,终于把它给读完了。刚好公众号也一个多月没更新了,今天简单写一下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像是一本纪实、一本历史,一本记录了鄂温克族中一个小族群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生存百年的历史传记。书中以酋长的最后一个女人作为第一视角,描绘了他们族人的生活,描绘了大兴安岭的自然之力与自然之美。也讨论了数千年来每一代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降生与死亡。

  另外,我也觉得这是一本没有结局的书。书的末尾,看似是一个结局,通过讲述者的嘴交代了每一个人的结局,但那只是讲述者的当下,读者会有很强烈感受,它们族人仍在延续,只是讲述者已经老了而已。在这本书中,我似乎也看到这个狩猎民族的信仰,他们看似是信仰的神灵,但其实他们从来都是在敬畏自然。

  这还是一本没有主角的书。作者透过讲述者的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族群中与讲述者一起生活的每一个人。他们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离开。对于看惯了要有个男女主以及有一个BE(Bad Ending)或HE(Happy Ending)的我而言。这本书甚至还让我有了些许隐约的不适感。因为我还是会本能地去期待。期待妮浩萨满应该拥有更多自己的孩子,因为她喜欢孩子,她也值得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也期待马伊堪可以找到除了死亡以外的办法让自己解脱,尽管我知道她过得很痛苦,但我还是会期盼着她能够活着。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我期盼的一样,才让这本书里的人,多了几分真实和美好。也才会让我对书中频繁出现的'生与死、人与自然有一些全新的思考。

  关于迟子建老师的语言功底,自不必多说,短小精炼而不失灵动。整本书大部分时间,我是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看的。我读书,通常都是好几本书一起读。这本看一些,那本看一些。但无论隔了多久,每当我拿起《额尔古纳河右岸》,它的语言都能瞬间将我的思绪和灵魂拉倒,那个大兴安岭的深林中。再加上我会戴上降噪耳机。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一般。而我之前停下来忘却的那些人物、场景,都会在慢慢地继续阅读中,从我的记忆深处一点点,像画卷一般展开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感觉,那些内容不是我一两周之前读的,而就是刚刚读过一样。

  周六读完了这本,让我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但又不知道失去了什么。周日跟二哥分享了这句话,二哥说他读完了也有这种感觉。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或许我失去的是一个年近九十的忘年之交。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书中最不幸的婚姻,无疑是“我”姑姑依芙琳和姑父坤德,依芙琳记恨坤德爱的人不是她,这一恨就是一辈子,甚至影响到下一代。依芙琳放不下她的执念,把婚姻当成了爱情,过去了的事情,久久不能放下,终成了人生悲剧。婚姻中的夫妻,面对矛盾时,要多问问自己,日子还要不要过下去,如果要,那就请宽容、忍让吧,一起携手走向未来。

  书中幸福的婚姻大抵是一样的,伊万和娜杰什卡,一眼看中,一辈呵护,百般包容,相互尊重。再看主人公“我”的'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非常疼爱她,面对丈夫的意外,她没有逃避,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死,生活中豁达开朗。遇到的第二任丈夫,也非常地爱她,正如她自己说,和拉吉达在一起感觉自己像是穿行在山谷中的风,而和瓦罗加在一起就像是畅游在春水中的鱼。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当我们从阅读中见过众生后,就不会被生活中的所遇击垮,因为我们的内心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能量与之抗衡。是的,我们要学会和这个世界和解,学会接纳,学会释怀,面对世事纷繁,就让我们用宽容的胸怀容纳缺憾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额尔古纳河,我查看了一下地图,是中俄边境线,右岸是我们的祖国,左岸便是俄国。

  书中的鄂温克族的人们,随着驯鹿群沿着河流迁徙,他们喝着山间的泉水,吃着熊肉、灰鼠肉,穿着鹿皮衣,带着狍皮手套,他们的火种保存在桦皮筒中。他们繁衍着后代,热情而又离奇的生存着。

  读书的时候,我拥有了另一双眼睛,以及另一个感受世界的大脑,将这个鄂温克族女人的生活重新活过。

  我仿佛看见了他们希楞柱缝隙里的星空,看到了山间的百合和结婚时他们佩戴的野花。我仿佛听见冬季林间呼呼的风声以及他们在深夜制造的风声。

  我仿佛和女主并肩站在一起在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雪中等着拉吉达回家。我仿佛看到瓦罗加的长发,和他读诗时的迷人模样。也仿佛看到伊万抗日的英勇。

  我好像看到了达玛拉穿着尼都萨满做的惊艳羽毛裙,跳了一天的舞。我好像看到马伊堪迷人的眼眸及绝世的容颜。

  我感受到了另一个新奇的世界,我想去摸一摸驯鹿的皮毛,喂它们吃盐。我想骑在驯鹿的背上,走遍额尔古纳河的山涧。我想晒着肉干,吃着柳蒿,我想像着自己变成了一个鄂温克族的女人,勇敢、健壮、美丽又善良。

  但他们的民族终究还是走向了现代文明,历史的河流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裹挟着河流中的砾石及金石汹涌的前进。

  当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出现使鹿民族鄂温克族的时候,当鄂伦春小伙转赠狍皮帽的时候,当达斡尔族重新训鹰的时候,当爱吃鱼的赫哲族穿着鱼皮衣的时候,这些英勇的民族带着他们的民族特色惊艳了世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一见钟情,爱神的幸福之箭。

  林克和达玛拉是书中“我”的父亲和母亲。达玛拉从小是个爱跳舞的姑娘,林克在一次随族人搬迁的途中与她相遇,被她甜美的长相和跳舞时欢蹦乱跳的样子深深吸引,同时被吸引的还有林克的亲哥哥。

  两兄弟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达玛拉当时活泼可爱,美丽单纯,觉得两个小伙都不错,一个看上去温和、忠厚,一个看上去精明、开朗,一时无法选择。最后由“我”的祖父决定让两个儿子比试箭术,用自己的箭来说话。

  林克和哥哥开始比射箭,他们等距离地射击长在两棵柞树上的猴头蘑,结果哥哥的箭偏了,扎在了树身上,林克赢得了达玛拉。

  林克和达玛拉举行了婚礼,从此过上了甜蜜恩爱,生儿育女的幸福生活。

  林克的哥哥,也就是我的额格都阿玛终身未娶,做了我们氏族的萨满,也就是尼都萨满。

  可惜的是,林可为了给氏族换取健壮的驯鹿,在一个雨季,在松林中被雷电击中而亡。

  林克走了,从此爱笑的.、爱穿裙子的达玛拉大变样子,不仅笑声和裙子从此从她身上消失,她还经常呆呆地掉眼泪,连林克送给她的鹿骨簪子也不喜欢戴了,一下苍老了许多。

  每逢雷雨天气,达玛拉总是跑到树林中,她想让雷电带走自己,可是雷电并不想做勒住她脖子的绳索。

  当她披散着头发,浑身被雨淋湿,打着寒战回到营地时,尼都萨满就会唱起十分哀愁的歌谣来……

  达玛拉像一株植物一样,越来越枯萎,最后在他儿子成婚的当晚,一个人在月下的篝火旁彻夜旋转、舞蹈而亡。

  不得不说,感情深厚的伴侣是彼此生存的强大支柱,在生活中对彼此有深深的依恋,一旦另一半离去,对活着的人像是抽筋断骨一样疼痛和煎熬。

  因为这种浓烈美好的感情,会像常青树一样,永远留在对方的心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身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身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身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身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身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身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身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身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身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民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近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完几天了,一直没顾上写读后感,其实也不叫读后感吧,就是想记录一下读过的书。这本书也看了20多天,其实就每个周末看,平常上班很少看,有时候间隔长的都忘记里面人物关系了,有得翻前面才能续上。这本小说读起来很愉快,文字温暖、描述的画面令人向往。

  小说以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鄂温克族百年的沧桑巨变和顽强的抗争,以及他们优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背景设定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里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的鄂温克人。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森林里过着游猎生活,鄂温克族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民族风情,还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弱小民族的生存困境。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在这本长篇巨著里,作者讲述了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的成长发展历史,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现状。

  作品以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一个民族的生存、坚守、抗争和文化变迁。“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越来越稀疏,它们就像我身下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痕迹……”,这是它的第一个句子。这些比喻的、完成式的、叹息着的句子有一种来自命运本身的苍茫意味。有时低吟浅唱,有时大气磅礴,简约、直接使忧伤与诗意洋溢而出,为整部作品确定了基调。

  整部作品充满忧伤悲悯与同情,同时也表现鄂温克人民的善良坚韧不屈。这个民族在冰天雪地的祖国大北方生存,一条额尔古纳河隔成了中苏两个国度。这脉坚强的鄂温克民族,在右岸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以饲养驯鹿为生,以獐狍野鹿灰鼠为食,他们不忌生冷,敢于生食野兽的心肝脾脏和生肉。这是严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一脉人民,试想,冬季里漫天大雪,风沙茫茫,千百里地渺无人烟,他们不生吃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等着饿死?

  这里的环境和严酷的现实生活条件,造就了这个弱小民族的衰败!

  饥寒交迫,野兽袭击,疾病瘟疫,缺医少药,都是对这个民族最大的威胁。“许多生在冬天的孩子,常常由于严寒而夭折。我有一个姐姐,她出生时漫天大雪,父亲去找丢失的驯鹿,母亲特意搭建了西愣住,姐姐出生时由于风大掀起了一角,姐姐受了风寒而得病,只活了两天就走了。姐姐被装在一条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母亲因为失血过多,加上悲伤,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没有走出希愣柱,面色如土。所以,当组长提出这里灰鼠稀少,要搬迁时,父亲林可是反对的,并且把族长痛打了一顿。母亲说“你怎么能这样?你真让人生气,我们怎么能这样自私?!”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夫妻之间的恩爱,也从母亲口中说出了他们的善良和识大体,小家服从大家服从整体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监看发展生存。

  姐姐,从小被萨满跳神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有次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死了。可是,再一次迁徙途中被冻死在小鹿妈妈老驯鹿身上。

  达西的妻子被野狼吃掉,达西为了报仇驯养一只鹰,最终杀死了两只狼,达西和那只鹰双双被狼吃掉。这就是悲惨的结局。

  另外一个希楞柱来请萨满,原来是驯鹿得了瘟疫,萨满没有救活他们,回来时带回两头驯鹿,也带回来一场瘟疫,大多数驯鹿都死了,只剩下父亲精心挑选出来的三十几头驯鹿生存下来。

  父亲出去换驯鹿,遭遇狂风暴雨,被雷击死在茂密的森林里。萨满和族人把他风葬了。

  几件很简单的事情,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命运。

  这就是这个民族的命运,他们风餐露宿,捕食野兽山鸡、灰鼠为生,现在啥也没有了,他们依靠打鱼烤鱼吃。

  作者通过一位老人的回忆,把她的幸福,她的快乐,她的悲伤,她的痛苦写出了,展现鄂温克族人民的坚强和特殊的'生存方式以及与生活的抗争。从一百年前写到了现代社会,从鄂温克的第一个识字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清末的动荡、罗萨的侵扰、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到二十一世纪的幸福安康,从生活在森林到搬迁到城镇的许多变化,从住的希楞柱到住在大瓦房里,这总总的变化,道出了这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的滚滚洪流,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这一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担忧。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记录他们崛起的坎坎坷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只能靠口口相传,而这些也只是在很少的一部分老人那里可以得到只言片语。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全国上下各地区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争先奔小康,这一民族的青年人也开始走出自己居住了千百年的深山,告别了他们祖先赖以生存的驯鹿,告别了他们引以为尊的萨满,走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学会了普通话,学会了所在城市的语言,可令人担忧的却是,他们出去后会不会忘记自己的母语。故事讲完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美好圆满的人生结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心中久久回荡着那片土地的神秘与沧桑。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跟随那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同穿越了鄂温克族的百年岁月。那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驯鹿、希楞柱,构成了一幅既原始又美丽的画卷。我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存,每一次的狩猎都是与自然的对话,每一只驯鹿都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个民族的故事里,有太多的爱与痛。爱情如林间的清风,真挚而纯粹;亲情似温暖的炉火,默默守护着彼此。然而,命运的无常又让他们历经无数的生离死别,每一个离去的身影都让人痛心不已。

  迟子建以细腻如诗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勇敢,或温柔,或倔强,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也感受到了在时代变迁面前,那份坚守的艰难与可贵。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史诗,更是对人性、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它让我明白,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珍惜。它就像一首悠扬的长歌,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余音不绝。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绘我国东北少数民族生活的小说,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家族几代人在河流右岸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对生命、自然和爱情等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诠释。这部作品不仅在我国文学界享有盛誉,还荣获了多项大奖,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奖最佳小说奖等。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叙述家族成员在河流右岸的生活点滴,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们敬畏它、依赖它,也与它和谐相处。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细腻而富有诗意,如清晨的阳光、傍晚的炊烟、四季的变换等,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同时,作者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命运变迁的叙述,表达了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沧桑巨变。

  在文学风格上,迟子建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她采用了传统的叙述手法,文字优美、诗意浓厚。作品中,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入微,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她还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作品中提到的“右岸”,既可以理解为地理方位,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寄托。这种写作风格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令人回味无穷。

  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例如,主人公萨满女神般的母亲,她勇敢、善良、智慧,是家族的`灵魂人物;父亲则是一个充满激情、矢志不渝的探险家,他的命运与河流右岸的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其他人物如姐姐、姐夫等,也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面对自然、生命和爱情时的抉择与坚守。

  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传统。如萨满教信仰、民族风俗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还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深感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诠释,使我意识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珍惜生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同时,作品中对爱情、亲情的描绘也让我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和美好时光。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领略了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感悟自然、生命与爱的佳作。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迟子建独特的文学风格,还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命的沧桑巨变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静下心来,品味这部作品,从中汲取力量,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拥抱爱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大约两个月前参加了一个线下读书会,会后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并告诉我最好在安静的户外阅读这本书。

  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我默念了几遍额尔古纳河,印象中我从未听过这样一条河,这条河在哪里呢?河边有山吗?浅浅翻了几页,出现了好多又长又难记的人名,回想起曾经被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支配的恐惧(花了很久才读完,一边读还要一边做思维导图才理清人物关系),便放下了这本书。

  前几天回了一趟广州,返回武汉途中习惯性的打开了微信读书,一路上都是青山,水不是很绿甚至有些浑浊(也许是最近南方下大雨的原因,以前不这样),车穿过隧道时信号总是断断续续,突然想起来这本书我已经下载,因而又重新翻看。

  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一个个在我过往生命中从未听过的词汇映入我眼帘:“希楞柱(由松杆及桦树皮或兽皮搭建的圆锥形住房)”“靠老宝(架在森林高处松树之间的林中仓库)”“佳乌(桦树皮做的窄长的大白鱼形小船)”“堪达罕(长着漂亮鹿角又像牛一样壮的驼鹿)”“玛鲁王(搬迁时走在最前面且驮着玛鲁神的`白色驯鹿)”,这些字我各个认识,可拼在一起时成为了我完全预料不到的意思。

  阅读此书时仿佛就坐在主人公身旁,听她娓娓道来,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刻入了我的脑海深处,也许很久以后,我还是会突然想起被堪达罕在湖心拨碎的金黄色的月亮碎片,娜拉用粉色百合花染色的如晚霞一般的布,尼都萨满用蓝绿褐灰多色的羽毛做出的最美的羽毛裙子,瓦罗加做的扁平窄口桦树皮花瓶中的紫菊花,维克特为柳莎打磨的鹿骨项链,尼都萨满和妮浩的神衣神裙上的发光的金属饰片,拉吉米吹响的忧伤的木库莲……

  我会记得这些如同花草树木般凋零的生命,记得他们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敬畏,对自然深深的爱与尊重,记得人与人之间最动人的真情,和让人永不厌倦的驯鹿、树木、河流、月亮和清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读完小说的第一感觉就是:无知真的很可怕。

  鄂温克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兴安岭广袤的森林中,树木、河流、驯鹿、青苔、月亮和清风。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森林中宁静快活地生活着,而这份宁静与和谐被打乱,正是由于现代文明的野蛮侵扰。

  我们不禁反思:现代文明真的就好吗?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就快乐吗?我们对大自然是不是索取太多了?现代人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吗?鄂温克族半游猎半游牧的生活方式是落后的吗?土著的生活方式就注定要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吗?现代文明为什么要野蛮的去侵扰土著人的'生活,而不是文明的去包容和接纳它?等等。

  野蛮中有文明,文明中有野蛮。野蛮人的文明基于人性的善良,文明人的野蛮出于无知。

  我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看到了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那份自由自在的快活,也在自己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压抑!

  现代人也好,土著人也罢!你开你的汽车,我骑我的驯鹿。开汽车的未必比骑驯鹿的高级,各自有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各自安好,不必自以为是的以救世主的身份去侵扰对方的生活,这才是文明与否的边界,而现实中往往越界的却是披着文明外衣的现代人,野蛮的侵扰土著人的生活,野蛮的破坏自然生态,野蛮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由鄂温克人让我想到了澳洲土著莫西干人,让我们聆听澳洲土著的音乐《最后的莫西干人》,去感受那份悲怆与无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02-08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精彩01-2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1-09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2-0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1-21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03-2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16篇)07-0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篇)05-19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篇(经典)06-2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