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时间:2024-12-03 07:24: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1

  一、高效课堂,理念先行

  随着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走出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理念是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方向,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设计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导学案,自然就打破了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已开始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我深知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也就是导与学的关系,导占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一个流程。它要求细致化、具体化,要有深度、广度、梯度和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一个轻松、愉悦而又充满学习气氛的课堂。

  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但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在脑海中有一个粗线条的轮廓,导学案分为导案和学案,教师通过导案为学生设计出学案,学生可以按照学案进行预习,他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习目标,抓重、难点,为学生更好地交流以及展示能力提供很大的平台,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提高合作意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精心设计预习问题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

  三、导学案下的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在导案的指导下和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一反往日旧的学习模式,走进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对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虽然课堂交给了学生,但是老师要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组外、全班展示活动后,教师再进行重点点拨。课堂上,按照学案设计的问题提问,学生可以是一问一答,也可以是分组回答等,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2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而,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作为教学,虽然既含有“教”、又含有“学”,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家虽然认识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颠覆,但仍有许多模糊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旧教学方式深层面的质的变革,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己也曾错误的认为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就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地学习,于是把过去的“填鸭式”改成了“放鸭式”。

  到底如何认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呢?《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指出:导学案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它是一个隐含老师主导作用的文本——“导案”,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练案”,还是一个师生、生生情感交融,生命对话的有机载体,一个蕴含新教育理念的创新性文本。导学案体现了教学合一。于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找到了一艘“渡船”。我认识到:认真学习、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力争把导学案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并在使用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就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二)在教改实践中如何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让我们认识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创造之精神的人。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往往成为口号,而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面对这种现状,自己觉得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的学生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考上高中,升入大学,成为一名知识型人才;要么中考无望,回家务农,放“藏獒”,成为一名文盲型的劳力。要对得起家长和社会,是否还得抓住中考这条主线?《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给我指明了方向。书中引用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口号:“高考只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是的,在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对这句口号做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我从中深刻认识到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有了良好的心态和能力,何愁中考和高考呢?

  《高校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还明确指出:虽然考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考试过不了今天”,“但是光有考试过不了明天”。好的教育不会因考试而改变,更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这也是许许多多的课改学校用不争的事实证明了的。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3

  要使课堂高效,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一位历史老师的备课记述说:“他是用伟大的人格备课,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用生命与生命对话”备课。备课时不但要研究设计教师“教”的环节,更重要的是围绕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样”研究设计学生“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设计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时,应努力把握好“四个度”。

  第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要有一定深度。

  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深入浅出”就没有学生的“浅入深出”。高明的教师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而糟糕的教师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原本懂了的学生被搞得云里雾里、扑朔迷离。因此,只有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才能够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才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才能对教学内容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保证课堂驾驭,使课堂教学有序、有层次、适度进行,才有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第二,在对教材内容设计的范围和领域要有一定的广度。因为,在由封闭走向开放,有专制走向民主,由预设走向生成的新课堂,尤其是高效课堂的开放性、生活性、生成性、生命性上表现尤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重组教材,整合课程资源。

  第三,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梯度。梯度设计就是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情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删繁就简,化难为易,达到分层教学,同步推进,整体提高的目的。设计上有了梯度,才能够适应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才能有效地使教学在不同层面上齐头并进,才能更好的体现以学定教,收到较好的教

  学效果。

  如在进行“科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时,由于此类题目综合性较强,题目中图文并茂,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交错复杂,使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读懂题目,更不用说进行解答。因此,在复习时,若能够让学生明白多复杂只不过是由简单的基本实验所组成的道理,再将其题目分解,划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层次的几个小题目,同时把实验图肢解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从基础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汇总,提升到综合实验题目上来,也就是,进行有梯度的.设计。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差生吃不了的问题,又能解决好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教学分层推进。

  第四,设计时还要多角度设计。针对不同的学科要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就要根据学科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设计教学活动。如九年级化学的教学,在设计整体教学时,就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考虑入手:

  1、重引领—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好基。(1)上好化学第一课--入门(2)抓住学科特色--实验;(3)介绍化学史料--价值;(4)勤交流沟通—思想。

  2、寻方法—为学生取得好成绩铺好路。(1)因时、因地、因生、因情灵活施教;(2)课前小测人人过,化整为零;(3)开展多种形式竞赛;(4)发挥改错本的作用;(5)单元检测月考制;(6)小组长负责制,捆绑式评价;(7)多渠道搜集学习,不断改进。

  3、多奖励—让学生能够看到希望。(1)配合学校、年级组的奖励机制,多赏识;(2)多给展示的机会,当堂评价,给予鼓励;(3)教师给学生写“寄语”。

  4、讲团结—使成功更有把握。(1)群策群力,协同作战;(2)同头备课,共同研究,齐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虚心的学习去坚

【读《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有感】相关文章:

导学案的使用心得07-04

高效课堂心得01-28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03-15

导学案心得体会10-27

我的早年生活导学案06-21

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06-13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10-29

如何开展高效的课堂11-01

高效课堂口号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