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时间:2022-04-30 19:17: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本学期,我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受了作为一名教师从教30年的酸甜苦辣,既有初为人师的愧疚,也有与学生心灵相通的经验感受。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他说:“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他说:“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在以前,对于他说的这些话我可能会不理解,但是在我亲身体会了之后,也明白了教师拥有一颗童心的重要性。很多老师认为,老师就应该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认为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认为学生与老师随便开玩笑是不懂规矩的表现,但是李老师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行们,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师的启发,尝试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学生在课间能这么亲切地跟你玩,但在课堂里表现却很好,不会漫无纪律,而且很活跃,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但以我从教两三年的教学生活看来爱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元素。在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严格要求比尊重理解还要重要。爱和严格要求任何时候都要并行不悖。只有爱,我们必被欺负得体无完肤。

  最后摘录几句镇西小语,和大家一起共勉!“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是学生惰性强,提不出问题。二是老师惰性强,即使学生提问题,老师也不愿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因为这样备课难度大大增加,还不容易控制课堂,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长期以来,课改喊了很多年,课堂真正的自主学习并没真正落实,大多沿用结合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的层次,不敢正在放开。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看到了“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章,很有启发,好像找到了方向和方法。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说真正有用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但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面对这种现状,第一,这就需要老师“逼”,甚至达到“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地步。老师别怕麻烦,也别嫌问题幼稚而杂乱,只有先逼,才能越好,越会提问。第二,要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第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语文教学中的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内容的问题。除了让学生找出有关字词句障碍,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一般记叙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继续对结构是怎样的?记叙的详略是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所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散文:形是怎样散的?神是怎样聚的?文章的构思如何?议论文:中心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时,李老师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我觉得李老师的做法很有指导意义。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后一点,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基本都是从文章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指导,在深度引导解读中也常常遵循—写了什么、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这样的步骤,但就是控制性学习太强,自主发问式的自主学习实践只是偶尔为之,远远不够。看了李老师的文章,我增强了信心,我愿多点耐心、爱心,增加些智慧,少点近利,多点远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说无益,不如行动。自主课堂请从逼问开始。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在众说纷纭的世界里,究竟怎样做,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是李老师近30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李老师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自然,读他的书似乎是在与一位智者畅谈,又似乎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交流,真实而心动,让人不得不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可以说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呢?用李老师的话说就是“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都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读到这里我感受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我和昨天的我比,我在进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爱是永恒的教育,(读书笔记 )在李老师的这本书中他也极力在强调这一点。最阴暗的角落也需要阳光的照耀,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在我们的工作中最令人烦忧的就是那些“后进生”,对于这类孩子李老师都是以他“科研”的眼光去看待,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题来对待。用爱和真诚来抚慰这些孩子,使他们的心态平静,教育学生也就从容了。而这里的爱,绝不是迁就学生,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像李老师所说的,是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一直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尊重、平等、真诚、责任、这些爱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这正是一位优秀教育者的魅力。

  总之读这本书,像给自己心灵一次洗涤。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份真情都让我深受感动。究竟怎样做最好的教师?

  “‘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匆匆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虽然是粗浅阅读,但从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书中有许多发生在李老师身上的教育案例,从他自己的身边的故事讲起,实实在在,每一章节都让我感动。其中有三章给我的印象最深,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但这种感情,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的不喜欢你呢?我觉得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首先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幼儿,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快乐与烦恼,他们就会视你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孩子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都能给幼儿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温暖,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是优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师说得对,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孩子们心贴心;因为有爱,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

  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要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要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要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这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李老师在书中写道: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没有失误,而是在失误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所谓反思就是当你做完一件事情以后进行总结归纳,想一想你哪一些地方是做的好的,而哪一些做的是不好的,然后把它记下来,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你就有经验了。做的好的地方发扬下去,做的不好的地方改正。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前提是我们要诚实的对待我们自己的事业,严肃地对待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唯有这种真诚和严肃,才能让我们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失误,要勇于剖析自己,因为这样会让我们更加成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人生和事业的标杆,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一学期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 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已经有17年教龄的老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熔炉里,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

  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使我这个与李镇西有着同样教龄的人来说,望尘莫及。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 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感,产生代沟。学生本身有一种压抑感,快乐不起来。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 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 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树一代良师典范,誓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洒热血,奋斗终生 。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近阶段,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得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在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近十年了,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

  看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深有感触的,觉得他像一个神话一样,回到我工作中,我觉得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过:“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想要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对上课迟到、做错事情、违犯纪律的学生严加责罚。这样适得其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有一段时间,因为经常扣分,我就很恼火,常发脾气,效果却不好,还是扣分,并且我已经明显感到学生有抵触情绪了,那怎么办?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作为老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职责难道只是每天守着他们说不准扣分吗?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难道师生之间的感情连几分都不值吗?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的后背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进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总之,希望所有的教师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老师,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那种对自己永不满意的态度。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开学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师》的书之后,我感觉这不愧是一线的老师,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从不喜欢到要“做最好的老师”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

  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说到师生之间的感情,带一年级两个学期以来,让我深有感受。它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个学期开学之初,学校规定每天放学学生不能自行离开学校,须由班主任带领排队回家。记得第一次出去带他们,学生看到我就想看到陌生人一样,无动于衷,直到我说:一1班小朋友齐步走!第二天仍然没有多大改善,这让我有一些受挫,怎么从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亲近感?

  终于,在两天之后,学生们在见到我,能够自觉站队,而且站队前,还能看到他们在互相提醒,到了第三周,我已经能够在门口看到他们自觉站成队,并且在看到我之后漏出兴奋的表情,他们这时的表现也让我从感情上感受到了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学生之间也变得熟悉起来,不再是最初的冷漠相望。而在日常的教学活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配合也变得默契了很多,我想这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所产生的效果。

  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现在读经典、谈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成了老师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主旋律。我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细细地品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编写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每次打开它,我的心灵总会受到一次次地震撼,思想总会一次次得以提升。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个教育思想,犹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教学路。

  一、全心全意地爱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李镇西老师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忠实的追随者,因此他提出了“爱是永恒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提出了“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才有了他与学生的相濡以沫,才有了他与学生的相依相随,才有了他们彼此的信任与依赖。

  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历程,对待学生又有着几分爱呢?“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可是,我们对待学生有过几次温暖地爱抚,有过几次亲切地慰问,又有过几次敞开心扉地交流与尽情地嬉戏呢?因此,“爱”,应该是老师们永远追随的主题。

  二、创新地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在李镇西老师的眼里,已不再是一本教科书,而赋予了它新的思想与内含,如:一份份深入人心的调查报告,一次次充满挑战性的辩论会,一张张写满热点与焦点问题的班报与日报,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不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吗?在大语文观全面普及的今天,对于在80年代就如此教学的李镇西来说,难道不是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吗?对于我这个面临新课改正处在迷惘阶段的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三、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李镇西老师在著作中用了大量的篇章介绍了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如何当班主任,最让我钦佩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我认为这才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有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才会减少老师们的口苦婆心,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治”,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所不及的。并且李老师还较好地把“法治”引入班级管理,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包括老师也不例外,使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法可依,都井然有序,很好地给班主任老师减了压,减了负。

  合上书本,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思想仍在我的脑海中回响,“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在爱的土壤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为自己的狂妄与无知汗颜。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实实在在的做法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就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读完这段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最后,我想引用附录中的一段话:教育是美丽的——美在理解、美在机智、美在创新!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一口气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毕,感触颇丰。因为李校长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读他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是那样的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

  一、纯真的爱心浇灌着稚嫩的花朵。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幼儿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幼儿。这些话听得多,看得多,而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我对每个孩子一切都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幼儿信服。因此在我的班级,每个幼儿的起点都一样,都是平等的,幼儿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感受着我们带给他们的快乐。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幼儿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幼儿们如何爱别人。

  二、真挚的情感感化着幼小心灵。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幼儿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

  三、尊重每个孩子绽放艳丽花朵。

  最好的教师要给幼儿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幼儿。爱幼儿始终坚持对幼儿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感情,不伤幼儿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幼儿。教师尊重幼儿是幼儿进步的外因,幼儿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幼儿,幼儿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让每一个幼儿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幼儿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书通过朴实、富有诗意和激情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

  书中说“做最好的老师”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套用李镇西老师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说“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平平庸庸是当,争做最好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有目标,都充满创造的乐趣,只有不断的树立目标才能一步步的前进着。同时李镇西老师给了我很多鼓舞,给了我很多启发。

  他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是啊,也许我不是一位最好的老师,但我从不懈怠,从不放弃努力。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虽平凡却总是积极向上,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如何做一名“最好的老师”?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区别对待,给予正确的引导。然后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和家长着想。教师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孩子有信心,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信心。正如李镇西老师说得好:“童心,是师爱之源。”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唯有童心,才能细腻地感受童心,理解童心。”确实,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了童心,没有了爱童之心,那么就趁早离开教师队伍,否则老师痛苦,学生更痛苦。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是一个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的老师,是一个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的老师,是一个用儿童的情感去探寻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个用儿童的情感去交流的老师。教师有了童心,才能更重视孩子们的每一个要求、重视孩子们的每一时刻的喜怒哀乐。

  社会在变、学生在变、家长在变,来自与方方面面的压力促使我们教师不能在原地踏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思考、多一个微笑、多一句问候,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翻开序言,一段话让我感动至深,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做最好的老师》,时时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感动之中又有着深深的反思。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我争取每天都有点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坚持不懈,我就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很佩服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每天还能挤出时间完成这么多工作。每天上好一堂语文课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每天找一名学生谈心也可以做到。但每天与学生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谈何容易?我们时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时间要充裕的多。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5分钟时间与学生谈谈心呢?我们能不能偶尔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与学生交流呢?我们能不能每天写一篇教学日记呢?

  读李老师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开学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师》的书之后,我感觉这不愧是一线的老师,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着李镇西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想:可能其他职业的人读起这本书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受,而作为与李镇西老师同一职业的我却更能体会书中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师对教师这一职业从不喜欢到要 “做最好的老师”的情感变化,以及自身的不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另外,书的序言部分也让我颇有感受,虽然《序言》仅仅只有四页,但也是书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师谈到本学期他担任着两个班语文课,连早读和辅导课在内,周课时二十一节,此外还担负着校长的一些职务,他很坦率:“我现在感到累,的确累。”但他本人对于“走路都在备课的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能够让他感到踏实,感到不浮躁,这是一种与学校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态,读后感《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做最好的自己”正如李镇西老师讲的那样,才有了: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遭到非议和误解时,虽有过灰心但不气馁。正因为这样,李老师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难的可贵的是如今“硕果累累的他还依然保留着那份对学生对课堂的挚爱。

  说到师生之间的感情,开学三周以来,让我深有感受。它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学之初,学校决定每天早上学生不能自行进入教室,须由班主任带领进班。记得第一次出去带他们,学生看到我就想看到陌生人一样,无动于衷,直到我说:一一班同学站队!才有孩子开始向我走来。第二天仍然没有多大改善,这让我有一些受挫,怎么从他们的眼睛里看不到亲近感?终于,在两天之后,学生们在见到我,能够自觉站队,而且站队前,还能看到他们在互相提醒,到了第三周,我已经能够在门口看到他们自觉站成队,并且在看到我之后漏出兴奋的表情,他们这时的表现也让我从感情上感受到了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学生之间也变得熟悉起来,不再是最初的冷漠相望。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配合也变得默契了很 多,我想这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所产生的效果。

  李镇西老师的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从教25年来,风华正茂也罢,人到中年也罢,默默无闻也罢,暴得大名也罢,普通教师也罢,教育专家也罢……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状态,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

  读完这段文字,顿时觉得真的好佩服李镇西老师,更是崇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一份执着,文字朴实无华,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师,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上人人皆知的事。《做最好的的老师》这本书在序言中“做最好的自己”触动了我的心弦。我念这段话给大家听听:"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在《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当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这段话给我的感觉,就像一盏指路的灯塔,在我茫然没有方向的时候,忽然大放光芒,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章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最近读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对于个别班级美术课堂上一些学生比较顽皮,常在课堂上捣乱,我采用了李老师这本《做最好的老师》介绍的方法是: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学生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

  李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零距离!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在学生。”是的,只有和学生们零距离接触,才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记录下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才能体现老师的真正价值!

  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把李老师的一段话献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6-08

做最好老师读书笔记05-05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08-12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6-05

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2-03

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11-12

《做最好的老师》教师读书笔记07-29

《做最好的老师》 读后感02-14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31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