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读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鸿门宴》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鸿门宴》读后感1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
《鸿门宴》读后感2
文章简介:《鸿门宴》所叙述的是楚霸王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楚霸王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
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
就个人观点而论,项羽——我崇拜,但只有一个叹惋——英雄短命;刘邦,曹操——我尊重,但他们也只有一个评价——书写历史。
《鸿门宴》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史记里的《鸿门宴》。
战国时期,赵国被围,曾几次向楚军请求救援,为此,楚怀王将军队分为两支:一支命宋义位上将军,向北进兵救赵;一支由沛公刘邦率领,向西进军关中。楚怀王与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称王。
诸将大多认为西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路上都有秦军把守,而在剿灭陈胜之后,就很少吃败仗了。只有项羽因痛恨秦军击败了项梁,愿意和刘邦西进入关。因为项羽性情残暴只要他经过的地方,无不惨败毁损,于是诸侯决定只派刘邦率军西进。
刘邦奉楚怀王之命,率军西进,路上收集了陈胜、项梁的一些散兵来壮大自己的队伍,等到该攻打宛城的时候,宛城的`陈恢为了不让自己的城池受到攻打,就给刘邦的队伍出了一个计谋,宛城向刘邦的军队投降,身下的几个城池就会开门迎接刘邦,并且不损一兵一马,刘邦一一照做。
到了函谷关以后,刘邦本来不想占函谷关为己有,想等其他诸侯来了,在商讨以后的事,但是有人向刘邦献计:秦地物产丰富,地理形势又好,如果其他诸侯来了,能让给您吗?刘邦觉得这很有道理,就一一照做了。
一个月后,项羽率领诸侯西进,到达函谷关,发现关门闭关,又听说刘邦一占为己有,岂能不怒,就率兵准备攻打下来,但是刘邦的兵只有十万,而项羽的兵有四十万,实力非常悬殊,张良听说了以后,就连忙让项伯来,对他说:“刘邦不敢违背项王!”项伯回答说:“明天你们一定要早点来给项王道歉啊。”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只带了一百多人来见项羽,给项羽赔罪,项羽的心肠软,就答应了,便说:“你可知道给你出计谋的人是曹无伤的手下吗?”刘邦便答;“是他呀,我回去一定好好惩治他!”两个人谈得非常和谐。但是那个范增就想借机会杀了刘邦,就自称助兴舞剑,项伯见情况不妙,就拔起剑与范增对剑,项伯用身体挡住刘邦,没有机会让范增下手,刘邦见形势不妙,就带着樊哙、夏侯婴、蔡强、纪信等四人抄小路回到了军营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
这篇史记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杀人不心不可有,防狼之心不可无,我们要多动动脑子。
《鸿门宴》读后感4
鸿门宴之时,众多实权派并立。
刘邦、项羽但是是其中之一罢了。在众多实权派眼中,如果刘邦敢挑战项羽的霸主地位,那项羽杀刘邦,只能怨他自不量力、活该。
但是如果刘邦对项羽俯首称臣,项羽只因猜忌刘邦就杀刘邦。在众多实权派想中,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项羽固然能够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但刘邦的军队呢?项羽却显然不可能立刻消灭。众多诸侯的实力,他显然了无法消除。
项羽不杀刘邦,那他当时已是无人能挑战的霸主地位。如果他杀了刘邦,众多实权派必然立刻人人自危。项羽霸主的地位必然立刻就会丧失。
项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再利用霸主地位去谋求自己最大政治利益。就好象庞统劝刘备杀刘璋,程昱等人劝曹操杀刘备,刘备与曹操都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很简单,政治利益决定的`。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说杀刘邦,也是基于政治利益。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什么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为什么蒋介石在北代成功后,不敢杀冯、李、阎任何一个人,情景大约也是如此吧!
项羽不杀刘邦,却被人们人们却说项羽妇人之仁,项羽真的会有妇人之仁吗?最初会稽都尉想造秦始皇的反。感觉势单力孤于是就找项氏叔侄做帮手。项氏叔侄想当老大,于是项羽就拿刀把都尉杀了。有人不服,于是项羽拿刀一口气杀了好几十个,直到没有敢表示不服。项羽才住手。(这但是合作伙伴)
之后率兵攻打彭城。攻破城后,下令屠城。当时的人都说,项羽打仗从来都是这样貌的。太野蛮太残忍了。
再之后项羽给宋义当副手。项羽不满意宋义的指挥,于是拿刀就把宋义给杀了。从此他成楚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这但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再之后项羽大败秦军,俘虏了二十万秦军。感觉这些秦兵留下来实是祸害。于是一黑夜把他们全活埋了。
再之后有人说项羽没有一点政治头脑,但是是沐猴而冠罢了。于是项羽把他扔到锅里煮了。
再之后,项羽感觉义帝对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了。于是派人杀了他。
这种人如果都称得上妇人之仁,那杀人不眨眼该是什么样貌!项羽绝对是一个举手不留情的人。
他为什么不杀刘邦,时也、势也!是迫于时势。这种时势,刘邦、张良都看得清清楚楚。否则?凭刘邦那种雄才,张良那种智谋之人,敢把自己的生死寄托于项羽这号人的测隐之心上。
《鸿门宴》读后感5
今人读《鸿门宴》,往往抑项扬刘,说项羽有勇无谋,女人心肠,不该放走刘邦,以致后来败走垓下,皇帝没做上,连命也丢了,真是大傻一个!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对刘邦则赞美有加,说他有头脑,会办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该他做。 英雄被视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对象,美丑错位,善恶颠倒,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胜感慨。
项羽本是一个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但项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 且不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 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着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 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之?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大敌当前,岂容内讧? 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樊哙为救其主,敢做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皆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 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这些伟大人格如日月经天,光华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仪。这是他为人的大人格,作为一个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今天,刘邦一类的奸诈虚伪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顶礼膜拜,项羽这样没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视。历史的脚步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但人类的思想还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时期! 这无疑是社会的悲哀,这说明社会的无序,道德的低下,较两千年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道德文明的重建,任重道远!
《鸿门宴》读后感6
“真可惜,真可惜!”读了《鸿门宴》,在庆幸刘邦安全回营的同时,我又为项羽的疏忽而惋惜。
公元前208年,各路反秦大军联合在楚怀王的大旗下,向秦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谁先攻入关中,进入咸阳,就封他为王。当时所有的战争中,最骁勇善战的,首先要数项羽了。刘邦被封为沛公,刘邦手下曹无伤密报项羽,说沛公野心勃勃想称王,项羽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这还了得?
项羽的谋士范曾鼓动项羽利用这次机会除掉刘邦,铲除这个心腹大患。项羽的叔叔项伯暗中向好友张良说了这事,张良是刘邦的心腹和得力干将,自然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刘邦。于是,刘邦想到鸿门给项羽赔礼道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鸿门宴”。宴中,看上去充满了欢声笑语,其实是充满了刀光剑影,范曾多次向项羽使眼色杀了刘邦,可是项羽却一直犹豫不决,几次杀刘邦的机会都错过了,刘邦终于找了一个借口,趁机溜回了营中。
刘邦是幸运的,他最终躲过了鸿门一劫,建立了大汉王朝,使自己成为一代风流人物。而项羽却因自己的妇人之仁,不听范曾等人的劝告,铸成大错,致使被刘邦连续打败,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可悲下场。
如果当时,项羽不心慈手软,及时铲除隐患,那么凭他的能力坐定江山是不成问题的。如此看来,这种仁慈是多么危险啊!
今天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但是受传统观点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掉以轻心,不懂得防患于未然,从而使自己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由于一时疏忽,被对手打败,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果。
如果毛遂不自荐,他的才能几时才能被大家承认呢?而平原君又怎样才能与楚国达成协议呢?所以我们要懂得抓住机会,敢于向对手挑战,让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的中学生们也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习,虽然我们并不要像刘邦、项羽那样作生死搏斗,但也是成功与失败的`抉择。我们在竞争中成长,要借鉴刘邦的成大事之勇,而舍弃项羽的妇人之仁,打破旧观念的束缚,去显示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争取每一个机会,让自己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鸿门宴》读后感7
从古至今,世人皆喜欢歌颂那些“重情义”的人。但我觉得“重情义”并非好事。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典例。
在秦朝统治时期,项伯因杀人而触犯秦律而惹来杀生之祸,后因张良动用关系把他救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当项伯知道项羽攻打刘邦的计划的时候连夜敢去刘邦的军营中向张良告密的原因。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这也完全符合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美德。“重情义”的人往往会拥有许多的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较多的人愿意为他伸出援助之手;“重情义”的人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提升:“重情义”的人在社会上是很容易取得到别人的好感,这样有利于自己在社会上“站稳脚”。但是“重情义”并非好事,就拿项伯来说,如果项伯没有因为“重情义”而跑去张良那里告密,那没我觉得项羽就不会输的这么惨,到最后还要以“乌江自刎”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生命,甚至,到最后在关中称王的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呢。因为项伯“重情义”而加速了项羽的悲惨的结局;因为项伯“重情义”导致了他变成了军中的叛徒;因为项伯“重情义”把项羽军中成千上万的士兵的安危推向死亡的边缘。
所以,我觉得“重情义”这种品德固然是值得发扬的,可是“重情义”也要分清场合,不然“重情义”就会适得其反。
时至当代,古人有因为中“重情义”而坏事的.例子屡见不鲜;今天生活在激烈竞争和毫无“情义”可言只重视利益的社会下,也出现了一大批“重情义”的好人,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为自己的“重情义”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像,有位好心人看见老人摔倒在地上,他就连忙把老人扶起来,但是当他送老人回家后老人的家人不感谢他反而说是他故意撞倒老人的,硬是要他赔偿;另一位好心人,在回家的路上发现发生老人车祸晕倒了,他急忙打电话叫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医院,一直等老人醒来。可是没想到老人一醒来就说是他把自己撞伤的,并要求他赔偿医药费及一大笔精神损失费。
像上述我说的这类事件还有许许多多,这些“重情义”的好心人因自己善意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所以,我说:“‘重情义’并非好事”。
《鸿门宴》读后感8
我心目中的项羽,是一个坦荡威猛的真英雄,是一个侠骨柔情的伟丈夫。虽然他也有残暴的一面,但他的残暴也表现的坦荡真实毫不掩饰。这就比那些玩弄手段,表面上儒雅仁慈而背地里阴险毒辣的人可爱的多。易中天说曹操是个可爱的奸雄,我说项羽是个可爱的英雄。他是一个没有失去本性的人,一个真实的表达着自我的人,一个敢打敢拼敢爱敢恨痛痛快快的人。
然而,政治斗争却不需要如此的真性情,相反,它需要圆滑机变,需要明争暗斗,需要笑里藏刀…总之,某些政治方面的成功往往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刘邦在政治上取胜了,可他得到的是背信弃义的评价;韩信在政治上得意了,可他背负了不孝的骂名。再远一点说说勾践,他为了雪耻,宁愿做夫差的马前卒,以躬身牵马亲自尝粪来取得起信任,后来他终于打败了夫差,他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算一个大赢家。然而,他为之负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值得吗?每读到这一段历史,我总会这样问。同时往往会想起这样一首诗: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唯有鹧鸪飞。”
其实,李白早就一眼看穿了:你拼出自己的做人尊严换来的只不过是一场过眼烟云而已!
因此,我认为,豪气冲天傲气十足的项羽,是不屑于去玩弄那些以牺牲自尊为代价的'政治阴谋的。帝王他当然想做,但他不想在做帝王之前失去义气,失去傲气,失去坦荡以至于失去做人的本性。这是他的原则。我赞赏这样的人,也奉行这样的做人原则。
虽然,项羽也有残忍狂妄反复无常等一些严重的缺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秦末汉初,本来就是一个残酷的年代。在连年战乱中,“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情况并不鲜见。项羽大破秦军后,在新安活埋二十万降卒的确是残忍之极,但是,试想这二十万士卒都战死于沙场,你能把这笔血债归罪于谁的头上?这样一想,我们是否能对项羽的残忍减少一些厌恶之情?因为战场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地方,项羽能在战场上杀死几十万士兵,却在宴会上杀不了一个刘邦。这也是他的做人原则的体现。
《鸿门宴》读后感9
今天我读了《鸿门宴》,感触颇多。
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英雄。项羽身为楚国贵族后裔,从24岁(前209)起兵反秦开始,到31岁(前202)垓下身亡为止,在风起云涌的反秦斗争和楚汉相争的舞台上,只活跃了短短的8年,却留给人们历久不衰的鲜明印象。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此时陈胜被杀,项梁战死。秦军名将章邯率20万主力围困赵军于巨鹿,而反秦起义军首领宋义却坐观成败,延误战机。项羽果断地斩杀宋义,率楚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杀声震天,九战九捷,消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此时的.项羽将他的英雄豪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已近尾声。项羽到了四面楚歌的悲惨境地,不免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但在最后一战中,他孤身奋战群敌,“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倒退)数里。”可以想见其多么神勇!但“虎落平阳遭犬欺”,终究摆脱不了受围困的处境,故有乌江边赠马亭长之举,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以自刎之举成全急欲领赏的汉军将领。一代英雄,自我毁灭。死得坦然,一点也不拖泥水。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弱女子也不禁赞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项羽,岂不是将整个南宋小朝廷比了下去?项羽是英雄,但只是一个失败英雄,只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力能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他有勇少谋。他自视甚高,豪爽直率,但“自矜攻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刘邦能利用项伯来摆脱危机,项羽却轻易出卖曹无伤;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项羽有一范增却不用。他坑杀秦军降卒20万,火烧阿房宫,其暴戾之举令人扼腕。他自封西楚霸王,分裂天下以封王侯,更是倒行逆施之举,岂不是要将历史车轮拉回到战国时代?他在面临垓下之围的绝境时,尚自负英雄,说什么“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拒绝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政治上优柔寡断,目光短浅,不屑于耍弄权术,又怎能玩得过年长他24岁又极有心计极有野心的刘邦呢?
总之,项羽能作一员伟大的军事将领,却不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屠洪刚在一曲《霸王别姬》中唱道:“问世间谁是英雄?”后人却更感慨于他生离死别时表现出来的侠骨柔情。至于他是否英雄,他已以自身的行为作了最好的注解。
《鸿门宴》读后感10
成王败寇,这是人们历来所遵循(信奉)的“真理”。惟有千年前的楚汉之争好像是个例外。这场战争最终是以项羽命断乌江而告终,刘邦才是最后的胜利者。然而,后人往往是不为刘邦喝彩而为项羽惋惜。
众人皆知,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善带兵打仗,乃一代枭雄。他身上无处不透露着慑人心魂的威严、虎虎生风的气势和与生俱来的英雄魅力。他一出现,似乎其他人立刻变得渺小了。而刘邦,出身寒微,举止粗俗,为(是)公认的地痞无赖。想当初,西楚霸王项羽无敌于天下,有谁能想到刘邦会这么快地战胜他呢?但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如同一盘棋局,项羽善于勇往直前,大砍大杀,当他把刘邦逼得就要满盘皆输的时候,刘邦突然妙手转动,最后竟反败为胜。
鸿门宴被认为是楚汉战争的转折点。正如宴后范增碎玉所言:无知短视之辈,不足共谋大事。天下,终归要落入刘邦手中。天意,这是天意!正所谓“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往今来,多少人感叹:如若鸿门宴上项羽狠下心来置刘邦于死地,哪里还会再有后顾之忧;如若战败时项羽横渡乌江东山再起,哪里还会落得如此下场;如若……可我想说的是,如若这一切统统实现的话,那他就不是项羽了,而是另一个“刘邦”。没错,比起戎马一生的大英雄项羽,刘邦是个十足的小人,阴谋家。但他却有着精明的政治头脑和笼络人心的技巧,这恰恰是项羽所不具备的.,而这又恰恰是在乱世争雄中独占鳌头的锐利武器。
所以,刘邦最终获得了胜利,用他自己的方式,不是礼义廉耻,不是道德说教,而是阴谋诡计、权术厚黑。这也正诠释了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即使是这样的结果,后人还是一味地敬佩项羽的一身正气,而将刘邦视为阴险狡诈的反面典型,但是,作为开创西汉王朝二百多年霸业的帝王,令人敬佩不如令人畏惧。
再看这最后的失败对于项羽未尝不是一种公平。以他的性格,注定不会成为真正的王者。然而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项羽必须为自己的妇人之仁和自大狂妄埋单,就算代价是死亡。可怜项羽和虞姬的生离死别,也不过是其悲壮结局的序曲!而项羽的傲骨和正气必将流芳百世,只不过,是以一种失败者的姿态。
这就是历史。
成王败寇,刘邦与项羽也无法例外。
《鸿门宴》读后感11
虞美人,好美的词牌名,可惜她却美得冷艳,这冷艳的花让我想起了霸王别姬。
垓下一战,艳绝古今,那种艳丽是霸王泪美人血、楚地将士的英魂铸就的。霸王悲歌,将士垂泪,虞姬自刎,这种恩爱互酬,这种情义相融,在刘邦和吕后身上绝不可能出现。项羽拥有这些就足够,他虽败犹荣,于是这血泪之地后来长出了一种极其艳美的花——世人称之为虞美人。
青衫落尽声声叹,融化得了冰雪,却唤不回已逝的人。项羽的死是千古的绝唱,谱写出一首属于他自己的乐章,他的死是千古的争辩,软弱与勇敢,完全相反的词,却出现在项羽的身上。他的死是“刘邦式”成功者所不屑的。他的死让痛恨“刘邦式”成功者的清高者所怜悯。事过千年,我们怎么可以用我们的情感去猜测他的心,又怎么能妄言他的喜与悲?到底他的死是喜是悲,是解脱还是压抑,我们又何从得知?谁又可窥视一个已死千年之久的人的内心?只知道,项羽以自己的本色,在这不尽的长河中留下自己悲壮的一举,更为我们留下千年的疑惑与千年的'感慨。
把项羽的成败放一边吧!我从虞美人的词中看到好多项羽的影子,有爱情,有江山,有缠绵悱恻,也有豪言壮语!所以说虞美人入词也有一种艳,有一种凄婉,如虞姬在霸王面前舞剑作别,依依恋恋……
像南唐李后主李煜的一首虞美人堪称绝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在临终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用亡国之痛换来词家绝唱,他不再软弱,而是觉得愁似江水,恨比天高,这种恨无处发泄使他觉得生无可恋,最后无奈地奋戈一击,为他屈辱的人生抹上一层血样的色彩。他诚然是个失败者,却也是个成功者,这点像极了项羽,死又何妨?
有纳兰词中的一首虞美人——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在纳兰容若的这首虞美人中我也看到了项羽和虞姬爱情的影子。我所爱的,正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当纳兰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学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其实他又何曾薄情呢?项羽与纳兰二者可谓相映成趣啊!
然长逝的英雄们,看得见开始,却猜不到结局,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鸿门宴》读后感12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鸿门宴》读后感13
一次鸿门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它拉开了四年楚汉之争的序幕,也为日后刘邦以弱胜强开创汉业、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身亡埋下了伏笔。
太史公的笔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曹无伤和项伯的“双向高密”,使刘邦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急。他也有面对强敌的惊惧与慌乱,却依旧能虚心地向足智多谋的`谋士张良请教“为之奈何”;在宴上,他懂得借助樊哙等手下的力量助自己脱离险境。这些都可见刘邦的善于用人。刘邦更善于分析时局,随机应变,他能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也能以花言巧语把“欲王关中”的野心撇得干干净净,打消了项羽的杀机。这是刘邦作为未来帝王能屈能伸的风度,是他最终能夺得天下的关键原因。
反观刘邦的劲敌项羽,他的确曾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勇将,可他空有上将之才,未有帝王之谋。他任人唯亲,却将智谋不输张良的谋士范增的计策置之一旁;他自大轻敌,刚愎自用,白白放过了刘邦,错失了除去劲敌的良机;他对于政治麻木不仁,随口就说出了敌营内应,在刘邦逃走,张良奉璧后,他也仅仅只是“受璧,置之坐上”,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种性格缺陷,也说明了项羽日后的失败,并非“天要亡我”的偶然,而是自身因素导致的必然。
读罢《鸿门宴》,除了惊叹于太史公细腻形象的描写,现在的我们还应当学到些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当学习刘邦的随机应变,在遇到困难时,与其惊慌失措,不如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如何解决困难;同时,也要学会团结身边的伙伴,互相帮助,借助他人的力量度过难关。其次,项羽的自大轻敌和刚愎自用,是我们应当摒弃的,有时候,越是我们看不上的细微的漏洞,就越能给予我们沉重的打击,这一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十分适用的,因此,无论发现多么细小的漏洞或“敌人”,我们都不能轻视,而应当及时将其“消灭”。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当善于听取周围的人的意见和建议,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终究只会导致失败。
一篇《鸿门宴》,就是一部令人受益匪浅的经典。
《鸿门宴》读后感14
翻开历史的画轴,穿越时空的界线,行走于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在惊叹五彩斑斓的历史之余,禁不住感叹:许多时候,历史给予成功者的,是赞美,而留给失败者的,只有批评与嘲讽。
也许这是历史的一个通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上的“史记”,多数都是由某一时期的胜利者所抒写,所以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也不为过之。
可是,无论历史的评价如何,每个历史的观望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它不会被历史同化,它是自我精神的一种见证。正如我一直深深地坚信着,项王并非是一个卑微的失败者,而是一个完美的失败英雄。
项王有情,也许他并不像一个真正的霸主,因为他的感性,总会超出他的理性。他可以一直深深地钟爱着虞姬至死不渝,于是便有《霸王别姬》的绝唱经久不衰,悲得令人泣下,壮得令人击节;才有公元前202年那个苍凉的秋夜:一弯冷月如钩,残月照着凄清的垓下古战场,四面楚歌时,大英雄与大美人作千古诀别的凄美。于是,中国文学殿堂里又多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垓下歌》及其一首美人的和诗。他可以不拘小节地体恤将士,求贤若渴,甚至可以在一场本该果断下杀手的宴会上对敌军的一员大将惺惺相惜。不怕千军万马的他,却害怕愧对江东父老。他的情,让他在帝王之路上从此多了许多的羁绊。
项王有义。他对于项伯的泄露军情并不责备。也不过多地责备别人的无心之错,这是他的义,是他的灵魂之柱,也便有了世人所谓的“妇人之仁”的骂名。
项王有勇。他是一员勇者,他的勇把战场上的暴力诠释成了艺术。当四面被诸侯兵重重包围时,他徒步杀死汉兵几百,即使身受重伤,汉军将士也不敢轻易近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着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语罢自刎而死。这是何等地蔑视,这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亡,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这就是勇者——项羽。
这就是生时轰轰烈烈、死得光明磊落的楚霸王项羽,一个失败的英雄。
一个个遗恨的旧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的故事,还时常令人挂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至今激励着世人。
《鸿门宴》读后感15
《鸿门宴》这部小说是根据电影编写的。讲的自然是刘邦、项羽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众所周知,两雄在鸿门的这一场宴会,是刘邦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转折点,刘邦才得以在后来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历史向来都是成王败寇,刘邦“胜了”,他成了一代明君,治国有道。我之所以要在“胜了”上面加引号,是因为刘邦只是表面上获得了楚汉相争的胜利,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一入鸿门宴,所有人都注定是失败者。
刘邦为何也是失败者?因为他变了。不管历史上如何,小说中的刘邦曾经是个重情重义的大哥大。他与萧何、樊哙等人南北征战,出生入死。他们经历过困难,经历过危险,共同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狼狈。刘邦从来都没有摆出过架子,他信任所有的手下,绝不猜疑,他从不因失败去指责下属,把大家都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他和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从不在意所谓的君臣之礼;他与张良在月光下畅谈,探讨兵法,不眠不休。他绝不抛下兄弟们一人逃生,坚信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可是后来呢?他变得多疑,杀害了以前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兄弟们,变得面目狰狞,双手沾满了鲜血。他的改变,说到底还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还是为了巩固稳定自己家的江山。在皇权面前,无亲情可言,更不用说是这连亲情都比不上的兄弟情义。在刘邦的眼里,江山,只能是刘家的江山,而不能是大家的江山。光彩夺目的龙椅让他变得自私,挖掘出了他丑恶的那一面。为了让后代坐稳这把龙椅,为了让自己不用为江山担忧,他挥起了屠刀,砍向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此时的龙椅,不仅是金色的,还是红色的,那上面沾满了血腥,沾满了欲望,沾满了无数贤臣良将的不甘与不解。刘邦已经失去了相信他人的能力,经历了鸿门宴上的猜度与算计,他早已无人可信,鸿门宴上的一幕幕场景,一点一点吞噬了他所有的信任,吞噬了他所有的善良。没错,他胜了,可这胜利却使他改变了,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改变了。在他赴宴之前,虞姬曾问过他:“你知道这赴宴的代价吗?”他至死才明白,赴宴换来了无上的权力,而代价就是让他失去相信任何人的权力,陷入永远的梦魇之中,无法自拔。这不是他想要的结局,亦非其他人想要的结局,但为何结局会是如此?
若想爬上最高的地方,就必须踩着兄弟、亲人的身体,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王者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鸿门宴》读后感】相关文章:
鸿门宴教案03-01
【热门】《鸿门宴》教案04-24
《鸿门宴》教学反思04-21
鸿门宴教案优秀02-28
鸿门宴的读后感01-30
《鸿门宴》读后感07-07
鸿门宴读后感07-02
《鸿门宴》读后感07-05
鸿门宴读后感07-24
【热门】鸿门宴读后感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