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时间:2023-01-31 09:15:2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集合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集合15篇)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

  我品读了一本《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颠覆性的书籍。

  其实有一个敏感期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就是儿童的语言天赋。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是非常惊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这点成人体会最深,学外语现在对我也是一件头大的事情,无论是听力还是单词,都是需要持续的下苦功才可以。但是除此之外,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

  蒙台梭利说: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也许更清楚地表现在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都是由于这种敏感性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支配它。心灵的适宜环境是这样的:一个人能闭着眼睛到处走动,仅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环境是平静和快乐所不可少的。很明显,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秩序给成人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幼儿来讲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动物漫步的大地,或鱼儿游憩的水。

  不过这一点,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新到了一个环境,也是会经历很不适应的时期,所谓的水土不服,但是儿童却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没见过的雨伞也会生气的`地步。而儿童的这个敏感期,据说一直会持续到五岁。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还有我们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识字,剥夺了他们的乐趣。过早地强求他们通过阅读书本来识字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追求这些并不很重要的东西会削弱他们生气勃勃的心灵的能量。这一点,在松居直的《图画书论》里也有所涉及。

  每一个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们的教师,所以,并非有孩子的父母亲,或者教授他们知识的老师才应该来阅读这本书。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端了一杯水,他就开始害怕这只杯子可能会摔破,当他感觉到这一点时,他的贪婪就使他把这杯子看作一件珍宝,并从儿童手中把它夺过来。另一方面,儿童还必须形成他的行为习惯,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许可去展现连续的行为过程。如果儿童正在游戏,成人就会打断他,认为该是散步的时间了。这小孩就被打扮一番带出去了。这些都是不好的。当儿童工作时,他并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进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儿童个人的反应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没有联系,因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满精力是儿童的特征。

  实际上这本书里的珠玉比比皆是。我以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她。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在某个地方被弄丢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2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现代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

  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在“节奏”一节里,蒙台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为的外在目的,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引导他运用最直接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没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这时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这是因为成人不理解儿童在活动中需要运用他的手,不把手的运动看成是儿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工作的障碍。

  无论是做为家长还是老师,我都曾因为看到儿童试图去做一些在成人看来似乎是毫无必要的活动而去阻止他,甚至变得恼怒,如果儿童企图反抗,结果往往是以儿童“不听话”而告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作好准备。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以便发现自己身上某些具体的缺点。而不要只注意儿童的坏脾性和如何纠正童错误的行为。教师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后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3

  《童年的秘密》这本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蒙台梭利列举了很多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读书过程中,蒙台梭利对成人进行控诉,在她的论证中,我读着感到一种愧疚感。确实,直到我们此刻生活中,都仍然出现着像书中列举的错误的教育孩子的行为。经过读此书,让我反省了日常生活中与儿童的错误交流方式,这也对我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必须的警醒作用。

  经过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儿童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个体,相反,儿童有着巨大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甚至不允许成人去打扰,一旦打扰,儿童则会朝着与自我个性相反的方向发展。大人都自以为是地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不会去研究儿童的感受,这样就会违背儿童的心理愿望。儿童有自我的秩序模式,成人一旦打乱了这种秩序模式,对儿童则会造成影响。

  在教师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在学生的视线范围内,正如学生都带着教师的影子,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极强的模仿本事。教师写字的姿势,做事的方式,对人讲话的态度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蒙台梭利说,成人应当努力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他就能够给儿童供给一个适宜的环境,使他们得到满足。仅有这样,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它将带给人类真正的帮忙。如果儿童要发展他的个性,成人必须控制自我,领会儿童的表示,并且,成人应当把这当作是一种特殊的事,使自我能理解和追随儿童。这让我想到在教师职业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能够跟着学生走,而不是学生完全跟着教师走。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实践本事。学生实践得来的知识比教师苦口婆心叮嘱的知识点要来的深刻。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体验的欢乐,即使发生了错误,也不能妨碍他们这种欢乐的心境,他们在错误中将成长的更快。

  蒙台梭利在书中还讲到此刻在我们社会中更加明显的溺爱问题。蒙台梭利认为,家庭财富应当给儿童幸福,而不是一个奢侈的环境。此刻“小皇帝”“小公主”很多,上大学了还不会洗自我衣服,不会打扫卫生,甚至要父母陪读等现象。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逃避现实,所有事都由父母代劳,导致的是抗挫折本事的降低,自我生存本事的薄弱。

  在书中,蒙台梭利还提到,不仅仅是成人对儿童拥有爱,儿童对成人也拥有爱,只是这种爱常被成人无意识地打断。如一个儿童早晨醒来,会去父母的房间叫父母起床,这是出于儿童对父母的爱,其意是说“新的一天已经来了,快起床享受。”可是成人会以一句“都说不要早早进来我房间吵我”伤害了儿童。儿童行为受到打压,便朝着成人阻止的方向、成人的意愿发展。在这一个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了儿童本来的爱与个性。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例如学生帮教师擦黑板,主动帮教师捡粉笔等,这些都是学生出于对教师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有时得不到教师的回应,则会打击学生。甚至教师不理解学生“爱”的表达,错怪学生。学生有时对教师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要擅于倾听学生,关注学生。

  《童年的秘密》不仅仅是对教师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是父母的育儿经典。我觉得每个人都应当读读这本书,在书中探索儿童的奥秘。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4

  玛利亚·蒙台梭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方式遍及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和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

  对教师来说,一个成年人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控制儿童,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当儿童无法受自己控制时,很多成年人会选择发火发怒,正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让很多成年人无法理解或者和儿童一起成长,结果只能使他们直接的相处方式越来越糟。所以当成年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是来判断儿童的行为是否正确的时候,一旦儿童偏离了成年人的轨道,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并予以纠正。事实上,成年人应该去理解去努力和儿童沟通他们的需求。这样才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使儿童得到快乐和满足。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自由地成长和发展。我们教师不单单要做到注意这一点,首先必须系统的研究自我,使得自己的内心做好准备。我们教师必须一开始就要研究自己的缺点,以及自己的脾气,而不是过分关注“纠正儿童的错误”,必须学会如何使自己变得谦虚和宽容,这些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

  这种心理上的`准备将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平衡和沉静。教师必须沉静,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蒙台梭利建立的教育体系中有一条主线,分成三个部分:环境、教师和教具。这三个要素犹如脊椎动物的脊椎发育,一环扣一环节节攀升,逐渐显现出独有的特征。《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说到这么一个方面,我很是认同,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比别人批评提醒来的更能让儿童接受。让学生自己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但不会出现叛逆心情,还能更迅速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一点我很是认同。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还有很多小小的故事却引发蒙台梭利的各种对教育方面的启示,对于做教师的我,深受启发。相信通过更深层次的阅读,能够让我更真实的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来施教,对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帮助。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5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在产假期间就听过一部分,觉得当时都记在脑海中了,但现在又感觉忘得一塌糊涂了。最主要的是对于现在的我听这本书应该是恰到好处。人们都说,生了二胎后老大都会变得很懂事,但我想说的是,那估计是逼得让孩子懂事。我——就是这样子的。在教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总觉得越来越难,而且方式方法特别重要,心理都明白这些事,但做起来就有些难了,可能由于二宝的出生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是忙乱,主要是二宝从生下到现在一直夜醒比较频繁,所以长期处于休息不好导致白天精神状态糟糕,然后就导致在大宝身上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时不时的去吼叫孩子,什么不如自己的意愿就会冲着孩子发火,或是所有的事情都在控制,必须按我说的去做,但事情过后自己又特别后悔,这样的吼叫和控制只会伤害到孩子,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我又再次回放《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觉得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道路上应该学习很多。

  这本一百年前的书确实有冲击到我的心灵,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确实影响了无数个家庭,整本书是围绕三大方面来写的。

  1.儿童的心理发展。

  2.儿童之家的教育。

  3.儿童与社会。

  首先在第一方面让我觉得特别受益的是书中的原文:当一个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压抑时,她的心理状态就会受到影响。通常,这个“成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然后是他的父亲,最后是他的老师,很多父母听到是自己的问题时,马上就踮起脚来,怎么可能,我们都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的,我们不让他做这做那是怕他受到伤害。父母的这种错误都是“潜意识”的犯错误,每一个人都犯了有意识的错误却感到后悔,但无意识的错误却迷惑,甚至执迷不悟。我们往往都会犯这种潜意识的错误,而导致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其次在第二方面谈到自卑,有些控制型的成人因为其潜意识的对儿童的防御,不仅限制儿童的行为,还会引致儿童的沮丧和自卑。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什么都在控制,非得按你的意愿去做,那么会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本书最后说到,教育子女是大工程,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只有耐心坚持。孩子的优点、缺点,最初和最终的来源都在父母。引导儿童走在正确的路上,是每位成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的路上我会继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6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我分享书中几个非常触动我的观点:

  1、当一个儿童刚出生时,所有人关心的却是他的母亲,因为她经受了很大的痛苦。儿童难道没有受过痛苦吗,那位母亲需要专门的照顾,儿童难道不需要吗?

  我记得我家壮壮出生的前24小时是在观察室里度过的,现在想来他将是多么痛苦,他刚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这个世界,我甚至连看他一眼都没看,而家人只顾着给他拍照,跟亲戚传达这种喜悦,而完全没有顾及到他的感受。下面这张就是他爸爸匆忙给拍的第一张图片。

  2、要让母亲保持绝对的安静,为了不打扰她而把她的新生儿抱走,只有喂奶时才抱回来。给新生儿穿着漂亮的衣服并用花边和丝带打扮起来,这个过程颇使他心神不宁。所有这些,就相当于要母亲在分娩之后立刻起床穿衣参加一个宴会一样。

  我们大多数家庭现在都请月嫂或去月子中心,对妈妈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事情,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跟宝宝同床,虽然当时会累一些,当你后来再回想时,我保证你会甜蜜的笑出声来。我从壮壮出生只要我不出差只要在家肯定一起睡的,下面这张是坐月子的时候牵着手睡觉。

  3、外部秩序:婴儿不能生活在杂乱无序的环境中,杂乱无序干扰了他,并使他心烦意乱,他会通过绝望的叫喊来表达自己的痛苦,甚至会采取生病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焦虑。

  读到这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画面,每次我进屋拖鞋,鞋如果不是整整齐齐的放在门口壮壮肯定就会重新来放,如果地上,桌子上甚至其他地方只要有他认为的垃圾就会马上全部丢到垃圾桶里。看门口的鞋壮壮摆的,还有他帮我收拾其他东西的图片。

  4、捉迷藏:一个儿童当着其他儿童的面藏到铺着长长的台布的桌子下面,然后其他儿童走出房间,等他们再回到房间时马上就去掀起桌布,当他们看到藏在桌子下面的的同伴时就高兴的大声叫喊起来。这些儿童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种游戏,而且都是藏在同一个地方。

  我想家长们都有这样的发现吧,我记得小猪佩奇第一辑捉迷藏当中乔治就是这样的,这也是孩子的秩序感,我家壮壮也是,跟爸爸玩捉迷藏只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藏,如果爸爸换了地方他会很生气,大声喊:爸爸,快藏”爸爸每次都好无奈,我明明藏好了,哈哈。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7

  有个提法,孩子三岁前学到的东西,大约是我们往后人生里所有知识的总和。

  这三年里,他(她)学会的东西,未来一生我们都不太可能学到那种程度。

  比如灵活的操作自己的四肢,在我们的成人世界里,绝少见到操作某样工具如指臂使,这样的人古代叫做大匠,现代大约是叫高级工程师吧。

  比如用喉咙发出有意义的音节,同时理解它的含义,学会说,并且理解一种语言文化的人,在我们的世界被称为大师。

  再比如认识到墙是墙,人是人,玩具是玩具,还有独立认识这些事物的能力,现实里能这么做的人,叫做科学家。

  这是很有趣的角度:我们从0艰难的跨越到1,开始了从1到10000的人生旅程,很奇怪的失去了这种跨越的能力。

  就像年少时的懵懂,当你懂了,懵懂就失去了,同时失去的,还有懵懂时的无来由的,莫名的感觉。我把这种感觉,叫做天性。

  佛教里有种说法,叫做“所知障”,大意是,你知道的越多,障碍就越大。

  当知识、技能、阅历等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和诸多事物更顺利的相处的时候,我们那种无知无畏、那种穿透迷雾的`激情和快意、那种拂尘见珠光华灿的幸福和感动,那种人性,也被驱赶出了伊甸园。

  所有我们知道的,就这样变成了镣铐、牢笼和枷锁。而无意识时的那种不明所以,荡然无存。

  道德经中,“专气致柔,如婴儿”,大约是想描述那种状态。

  有些艺术家或者修行人,会选择放逐自己,或者让自己放浪一些,或者让自己紧紧束缚,来尝试感受曾经的真挚。

  这些行为或者方式,不予置评。

  我只是想起了一些看过的话:在未来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我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生长。

  与诸君共勉。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8

  为了发展他的心灵,儿童在他的环境中必须有一些他能看和听的物体。由于他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他需要有一些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但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儿童周围的东西属于成人所有,并为成人所用。对儿童来说,这些东西是禁忌之物。在儿童的发展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即他不要碰任何东西。如果一个儿童成功地抓到了某个东西,他就会像发现了一块骨头并躲到角落去啃的饥饿的小狗一样,从并不能给他营养的物体中寻求营养,并且还害怕有人会把他赶走。

  就词汇的。运用而言,儿童并不像鹦鹉。他不仅仅模仿声音,而且能运用他已获得的和储存起来的知识,儿童的模仿绝不仅仅是机械的。如果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活动和他跟成人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做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的'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节奏并不只是一种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型,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当其他人的活动节奏跟我们的相接近,我们就会为之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破事自己适应于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谁会想到,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儿童将经历的各种压制中的第一个压制,而且这种压制将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后果呢?

  儿童对暗示的敏感性可以理解是一种内在敏感性的扩张,而内在敏感性能帮助儿童心理的发展,并可以称之为“对环境的热爱”。儿童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承认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它们。在这方面,成人可能有一种使命。他可能对儿童行为的一种鼓舞,是一本打开的书。通过这本书儿童可以学会如何指导他自己的活动。但是,如果成人要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就必须始终平静地和慢慢地行动,这样,正在注视着他的儿童就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行为的所有细节。

  当儿童企图把意志付诸于行动时,我们应该帮助他。儿童有一种自然的欲望,要自主地掌握运用他的运动器官。如果他没能这样做,他就不能使他的智慧成果外在化。因此,意志不仅仅是行动的工具,并且也是心理发展的工具。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9

  《童年的秘密》是探索儿童成长的书籍,从幼儿到儿童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让读者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和了解,详细地描绘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孩子成长的奥秘。通过阅读《童年的秘密》一书,我们可以明白孩子的智力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应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以下就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心得:

  1、孩子的世界

  随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人们开始了解并越来越重视它对人们的影响。潜意识是被我们深深压抑或隐藏起来的,却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影响我们性格的强大力量。

  潜意识的形成很多都是源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创伤,也许我们都忘记了事件本身,但是不愉快感觉都被埋在意识的底层,历久弥新,且很难愈合。这些心理创伤是造成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根源,而造成这种痛苦的人恰恰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

  儿童时期的生活模式决定着人一生的生活模式。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为整个家庭和孩子不计回报地付出了太多精力和物质,甚至有些力不从心,但有没什么想过,你为什么会那么痛苦?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大多数面对孩子的好奇、需求无所适从,运用控制、恐吓、束缚、甚至是暴利等不平等条约管束孩子,以爱为名义教育自己的子女,其实是在用不科学不理性不成熟的行为伤害着孩子、阻碍着孩子的发展,变向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与其用错误的方式让我们的亲子关系紧张,对孩子也无意,为什么不去学习科学的方法呢?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首先是要用心观察,孩子自己形成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什么,走进他们的内心,最终达到了解孩子,而不是逼问,打探他们的隐私。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孩子拥有不同的内心世界,所以不要一概而论,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

  2、照看新生儿的方式

  新生儿从原本黑暗、寂静、柔软的温室中,经历了挣扎、痛苦来到这个世界。一切的环境都与之前的不同,强烈的光线、噪音和陌生的场域令他们赶到恐惧,于是他们没有安全感,大哭不止。

  因此,他们需要的是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和足够的安抚和温柔对待,来帮助他们从身体和心理上适应周围的环境。医院的护士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却是机械化的,缺乏细心和温柔。孩子在出生后的一个月之内是不需要穿衣服的,衣服的作用是保持人体原有的温度,更好的是来自身体的温暖庇护。

  我们都有一种守财的本能,害怕孩子弄坏我们的任何东西、害怕他们制造麻烦,我们一定想要看住孩子,不让他们做任何的“破坏”,即使东西本身并不具有价值。

  3、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的本能中,有一种叫做创造,能够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这个世界的过程,就是敏感期,敏感期非常重要,且随着长大就会消失,在敏感期他们会自我调节,产生强大的征服力,掌握一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本领。

  在敏感期,孩子们可能会产生情绪,乱发脾气,原因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危险、反感、焦虑等感觉,才会发脾气。因此,我们要弄清楚他们哭闹的真正原因,满足他们的需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才会变得安静,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孩子的本能,他们就会变得软弱、缺乏活力。

  婴儿有一种观察周围环境的欲望,他们希望看到一些能够满足心灵需要的东西。好的办法是,把婴儿床稍微倾斜成一定角度,便于让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或者离开婴儿床的局限,在花园等环境中享受鲜花的芬芳、小草的摇曳。不推荐在婴儿床上方悬挂铃铛、玩具等。他们会用不自然的姿势关注那些摇摆不定的东西,从而对身体有害。

  4、孩子心中的秩序感

  婴儿会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出现对秩序的敏感,他们会对东西放在了不应放的位置上或者衣服是应该穿在身上而不是搭在胳膊上或是洗澡的姿势发生了变化或是床没有护栏等等而感到不适应、哭闹,这种对秩序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的,并且非常强烈。

  比如捉迷藏游戏,躲藏的意思就是能够在同一个隐蔽的地方找到同样的东西或人,他们知道东西就在那,即使闭着眼睛也可以找到。孩子是那么的单纯,他们正在对外界印象产生着感知。

  如果一个人的脑中只有一些杂乱无章的图像,我们的生活在一个不按秩序摆放家具的屋子里,生活质量必然会下降。我们的头脑和生活也是一样。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0

  《童年的秘密》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之一玛利亚所著,本书深刻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并解释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儿童心理发生偏差的根源。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正确对待孩子,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改变家长、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是必要的。总之,有必要改变成人的观念,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作品中,蒙台梭利阐述了她对儿童教育的观点,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一个合适的儿童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始于出生,满足不成熟儿童的需要,放弃自己的要求,遵守他们的要求,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应为‘解放儿童的思想’创造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并应消除他们行动的一切障碍。

  真正的新型教育是:首先发现儿童,实现儿童的解放。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保护和培养孩子,帮助他们成长。教师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教师应该从心底里摒弃愤怒和傲慢,应该懂得谦逊和善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允许孩子的一切行为,完全放弃对孩子的判断,忽视孩子的智力和情感的发展。相反,他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是老师,他们的任务是教育。

  儿童代表未来,对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至关重要。为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而不懈努力,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类的秘密。蒙台梭利发现了童年的秘密并告诉了全世界。也许,我们中间还有很多家长和老师不知道这个秘密,这可能就是翻译这本书的目的。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1

  上学这么多年来,尤其是中学阶段,觉得所谓教育就是在学校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考个好大学就是最终的目标,大学的教育一定是高深莫测,丰富多彩的,大学之前都是些小儿科。而且中学之前,更是觉得自己没受过什么教育,一路就这么玩过来的。 直到今天,读了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童年乃至刚刚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教育就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的成长,而且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在的自己。其实童年时期的教育,相比与成年人的教育,更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成年人接受教育更多的是知识上的增长,科学知识的复杂并不代表教学过程的复杂;而童年时期的教育相比与成年时期,知识层面并不显得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影响与思维上的开发。

  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这不禁让我想起蝴蝶效应的原理,也许在儿童时期的某种小的'刺激,就完全改变了这个人的一生,最近甚至有研究表明,后天形成的精神病抑郁症甚至最早会在儿童时期就埋下了祸根。

  不得不说儿童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怎样才能对儿童做好早期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幼教所面对的是一个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生机勃勃,充满动力的,却又不善于以成年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体。很多时候,我们对儿童的行为很难理解,甚至无法理解,也往往会对儿童的行为作出不合适的教育方法。

  正如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工作还存在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儿童并不寻求获利或是帮助”。在成年人眼中,往往意识不到这个层面,记得在我们小学的教育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仍然记忆犹新,这样的一句话就好像暗示了儿童是懒惰的,没有主动能力的一样。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拥有一种趋动力,它不同于成年人的趋动力。成年人总是为了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行动,这种目的要求他奋发努力和艰苦牺牲。是的,儿童时期的活跃,或者说“调皮”都是发源于内心的,这是儿童“工作”的动力,然而成年人并不了解,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对儿童进行引导,

  反而更加误解了儿童。蒙台梭利进一步指出:如果成年人不理解这个秘密,他们对儿童的工作的理解就永远不可能比过去理解得更多一些。他们在儿童工作的范围设置障碍,认为休息将是他适宜的生长的最大帮助。成年人为儿童做每件事,而不让儿童按他所应该遵循的规律活动。成年人感兴趣于花费最少的精力和节省时间。由于成年人更有经验和更敏捷,他们就试图给小孩子洗手、穿衣,用手抱或用小推车带着他们到处转。重新整理儿童的房间而不让儿童插手。

  儿童的世界非常复杂,成年人对儿童有太多的误解,但是,读了蒙台梭利的书,让我收获了很多,每天学习物理学的我,突然有一种想去研究儿童教育的冲动,我相信,只要我们成年人多一点留心,认真的揣摩儿童的成长过程,总会探索出最好的儿童教育方式。这样我们人类在儿童时期的成长发育更加顺利,不知不觉中,当一个儿童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就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贴近与自然文明,更加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社会的文明也会向着更加自然与和谐的方向发展。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2

  读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个性是书中讲到我们成人对儿童缺乏明白,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成人就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搞笑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但是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成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就应停下脚步等待孩子,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正因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那里我想到了以前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成人真的就应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成人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取。

  看这本书,解开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不少,看来多看书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3

  《童年的秘密》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灵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当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用错了方法。这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蒙台梭利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因此这本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值得一看。

  这本书里的好的`观点是在太多,我现在就讲几个对我感触比较深的片段吧。

  敏感期,这是蒙台梭利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点,我们知道,蜜蜂的幼虫都要经过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的雌幼虫都可能成为蜂皇。但这个蜂群只选择一只雌幼虫作为蜂皇。工蜂为她准备一种称为“蜜蜂食料”的特殊食品。被喂了这种极美的食物之后,这个被选中的雌幼虫就成为这个蜜蜂群体的蜂皇。如果工蜂挑选她时,她已经年岁较大,就不可能成为一只蜂皇,因为她已经不再会有贪婪的食欲,她的身体不可能再发展成一只蜂皇。这些例子可以使我们意识到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儿童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由此使他产生惊人的举动。不能跟随这些冲动力,意味着他们软弱和无活力。

  然而当敏感期儿童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是就会有一种外部表现,成人称之为“发脾气”。然而这真的是儿童的一种无理取闹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成人不知道不了解儿童这种反应背后的原因,便把它加上了“瞎想”、“任性”“发脾气”的名称。我们把任何没有明显动机的行为,任何固执或无理性的行为当做任性。我们也注意到某些发脾气的方式会更加恶化。很多任性的行为只是人们过去错误地对待儿童并由此恶化而导致不正常的结果。跟敏感期的内部冲突有关的各种瞎想就像敏感期本身一样是短暂易逝的。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儿童每种任性背后的原因,这完全是因为这些原因就是我们尚未知道的东西。一旦找到这些原因,就能使我们深入到儿童心灵的神秘幽深处,并为我们理解儿童及跟儿童和谐相处提供了基础。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法则。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们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于是,当孩子想自己倒杯水喝的时候,他往往不能自己来完成,成人怕儿童打翻热水,打翻杯子,于是,成人自己来代替孩子来快速地完成这些。他们可能会斥责儿童因为他们心疼那个被打碎的杯子,可是,如果是一位客人来他家做客不小打碎了这个杯子,成人马上会对客人说:“没事,没事,一个杯子值不了几个钱的”在这里,儿童的身份地位显然被看轻了,没有得到重视,同样是人就是因为我年纪小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请把儿童当做人看,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社会在生活的意义上,要做到儿童与成人的平等。

  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这本书让我也意识到自己对待儿童那些错误的态度。书本上的每一句话我都觉得富有哲理,意味深长,但是,今天,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不会像蒙台梭利那个时期那样忽视儿童,而是有点溺爱儿童,但爱的方式还是不适用于儿童,用哪种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儿童,才能使儿童更好地发展,还是我们要思考的话题。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4

  在真正从事了两周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以后,我才读到了这本《童年的秘密》,多次接触和听到蒙台梭利的名字,却一直都没有读过她的著作。读到它的时候,才理解了为什么她的理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为什么她的著作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而广泛传播。

  书中讲到了她和孩子们的真实经历,她对于孩子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儿童之家的初始及发展,最后在儿童之家里面的很多问题儿童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儿童的敏感期

  不论是自然界中的动物还是人类,都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就像毛毛虫会本能的爬向光亮的地方,因为在植物的顶端有它需要的嫩芽,在它长大之后,就会自然地放弃这种趋光性去追寻另一种适合它的食物。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样,儿童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他不知道所谓的学习是什么,接触这个世界,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世界,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的本能。就像儿童天生的对妈妈的脸感兴趣对人说话的声音感兴趣,这不是周围的任何一个成年人可以教给他的。在敏感期内,儿童会表现出想要获得某种特性,在这个时期内这种特性的发展会很迅速,行为习得特别容易,一旦完全拥有了这种特性,其敏感性也会消失,但是如果这种特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制约,可能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儿童有时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可能就是这种敏感性遭到制止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想到了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兴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还是会有这种情况,成年人总是在猜想儿童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其实很简单,你关注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使人专注和愉悦的事情不就是兴趣吗?一直在寻找的事情很可能就存在于当下,存在于不知不觉中。对于儿童,我们能做的就是安静观察,了解其关注的东西,然后给予更深层次的解答。这种观点与我国教育经典《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观点不谋而合。

  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大了太久,成年人好像都忘记了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是如何成长的,在很多事情当中,自己的心理历程又是怎样的。有太多的家庭,太多的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用和自己相同的成长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自己生活轨迹的复制品吗?

  书中开始的部分,就提到了心灵胚胎这个概念。成人可以看到儿童身体的成长,更多时候的照顾是吃饱、穿暖,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儿童心灵的成长。从生命的开始,其实他们就已经有了身为一个人的情感,即使是婴儿也有自己的情绪,会哭会笑会关注感兴趣的事物,成人眼里的世界和儿童眼里的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成年人非常愚笨,不能正确理解很多东西,从儿童的心理视角来看,成年人不够精细,也不够用心。”很多成年人无法关注到微小事物,儿童却能够察觉,儿童身体上的反应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是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弄清楚的。关键在于,成年人是否愿意以全新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是否有着足够的责任感,是否能够以一个观察者而不是统治阶级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生活之中。

  三、自由而守纪律

  “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的病人一样不动弹,这个人只能说是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得不说,对我来说,真的有些震撼,因为这是每个老师几乎都会做的事情,要求孩子们不要说话,不要乱动,好好听课。可是,如果这种行为不是强制,而是自发的,出于尊重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育的初衷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而不是心灵的摧残。成年人相对于儿童来说,最大好处就在于他是一个自由的人,可以决定自己想做什么。

  “只有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能管住自己的各种行为,主动遵循生活规则时,他才能说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不去做违法的事情,这是一种法律的制约,可是一个人,如果在没有各种条例制约的情况下,依然恪守着一种秩序,并且执行的过程来自于内心的乐于这样做,这就是道德。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的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纪律,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纪律。纠正和干预错误的行为,建立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帮助孩子发展。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5

  第一次听说蒙台梭利是在刚入起跑线的时候,只知道她是致力于婴幼儿早教方面的学者,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三年以来,耳濡目染,对亲子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从来没有系统的去了解一下蒙台梭利博士的理论,今天有幸读到了《童年的秘密》一书,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工作的目标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具体怎样去做,或者说我们现在做的够不够,怎样完善自己的工作内容,我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相信每个孩子从刚出生就是优秀的种苗”,但这株小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除了它自身先天的营养以外,还依赖于灌溉和施肥。我们是它的雕琢者,感觉到责任的重大。

  生命始于那个微小的细胞,却蕴藏着惊人的潜力,蒙台梭利博士毕生都在解读生命,帮助生命,为生命的成长留下宝贵的财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不断地分化和成熟,直至胎儿的成熟,在这个复杂而又神奇的过程中,遗传基因是内力因素,而外界的干预是外力因素,正方向的外力因素可以达到我们预想不到的微妙的效果,由此产生胎教的科学。

  0—3岁构建整个人生的基础,却还是没有被大部分人重视,或者说已经重视却不知道怎样去操作,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上有着迷茫的.判断,蒙台梭利博士帮我们揭开了儿童的秘密,给我们一个正确的指引:正所谓儿童的自由、儿童的吸引力和儿童的敏感期。

  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适应环境的开始,从安逸、温暖的海洋中进入一个已经被改造过的陌生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和考验,在孩子身上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和适应能力,他们有着自己的发展趋向和成长秘密,有着一种神秘的发现世界、研究世界的好奇心,却在某个时候、某个阶段这种能力没有被很好的促进,以至于可能影响整个的以后。

  引导儿童培养自己的兴趣,给他一个最适宜于他的空间,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孩子能力的历练不是一蹙而就的,需要的是反复和耐心,需要成人的关爱,唯有爱才是成年人接近儿童、理解儿童的能量。我们应该怀着最无私的爱心去照顾儿童,尊重儿童的一切心理表现,但并不代表着纵容。

  儿童的可塑性是惊人的,儿童的潜力是无与伦比的,萌芽阶段的重要性的发挥靠的是孩子的灵性,还有成年人的悟性。一位好的教育者能让孩子在各大领域都能充分地发挥出他的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成功。

  未来的栋梁始于教育者的思想,但愿我们能成为蒙台梭利思想的执行者。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2-05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2-05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08-31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1-17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5篇08-11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5篇)11-04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5篇)12-05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5篇03-25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汇编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