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20 17:29:0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推荐】《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刻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联,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正因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味道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户外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正因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此刻,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家人的家信的摘录。

  读了《傅雷家书》后让我了解了什么叫无微不至的父爱,一丝不苟的观心……《傅雷家书》能这样受欢迎是因为他用书信的方式去互相沟通。

  傅雷曾经在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地告诉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

  有些家长只学傅雷的“棒槌下出孝子”,只学到了一个“打”字,让孩子的金色童年变得瞳淡无光。打真的好吗?这是在恐俱下学习,最终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有的人自己坐在麻将场上,让孩子在房间里学习,他们能学得安心吗?还有时看心情来拿孩子出气,她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情,她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学习傅雷的言传身教呢?不防也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

  虽然我只读了50多页,但我觉得傅雷的家庭教育氛围很好。在这本书中,他们的书信知识闲谈家常,但从信中透露出父母对儿子的爱。教诲他们要如何成为优秀的人,让他们慢慢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从小就与自己的儿子分离,依靠的是书信进行沟通交流。而现在的社会上出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而傅雷与傅聪兄弟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代沟。

  傅雷家书中同意反映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几千年前孔子早已推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到现代为止,有多少人是因材施教的呢?

  《傅雷家书》我觉得是让现在人们反思自己对后代的教育方式,手段,让人们反思与家人之间的沟通问题,让家长反思与儿女之间存在的问题。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

  傅雷对儿子的失败,并没有责骂,也没有训斥,而是祝贺儿子又有了一点失败的经验,再教儿子如何面对失败,战胜失败。这种循循善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长能做出来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头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事后能否爬起来,这样,便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每个人的成功都伴随着痛苦,战胜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对儿子说话,一会儿像一位语重心长的`长辈,教育孩子如何做这做那,这个放心不下,那个放心不下;一会儿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给予安慰,解决烦恼。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讲方法,大道理谁都懂,孩子需要的仅是一点安慰,因为这安慰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行为更加独立。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它并不是为了出版而创作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经意的笔墨,贯穿了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妇最后的生命历程,并且记录了儿子傅聪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过程。

  在这一篇篇的家书中,我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傅雷夫妇作为父母对儿子的关爱与担心。在傅聪出国留学波兰的第一天,傅雷是这样写的: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的'不像样了,干的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在母亲朱梅馥的身上体现了,它也在天下每一位母亲的身上体现着。有的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会担心我们自己出去,甚至还会不耐烦,跟他们吵。但其实我们并没有了解到他们的苦心,没有了解到他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

  我从这些家书中感受到的不只是语重心长的教诲,而只是父母的关切和叮咛。那一封封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6

  父爱如山、如海、如家书,封封触情、触爱、沁人心脾。亲情至深,傅雷却用数封家书表达了爱的全部。一本书,一段情,一对父子,即使时光易逝,时隔半个世纪,亲情之爱却从未腐朽。

  傅雷,他为人坦荡正直,爱子心切,是严父更是良友。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心孩子远离身边,父母们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抚养成人,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高兴,也为此感到忧愁,我们应谅解父母的矛盾心情。

  在傅聪的成长途中,父亲傅雷似乎早已化为天空的北极星,引导傅聪在黑暗迷途中找到正确方向。除生活的琐事之外,还涉及了艺术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傅雷让儿子知道了“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体会、文化感悟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儿子。

  回首遥望,过往的今天,微弱的烛光下,仍有心系游子而深夜未眠的傅雷。提笔,细细询问孩子是否已经加衣加棉,是否工作有张有弛,生活是否有做到自律,是否找到终身伴侣。两人若近在眼前,互相嘘寒问暖,比量三分,虽然傅聪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依旧孜孜不倦的给傅聪写信,这其中满满是深切默默的爱。

  傅雷在信中曾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饱含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与支持,虽然眼泪是辛酸的,但这却是让内心变得更加坚强,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我们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崎岖坎坷、荆棘丛生,但经历了这些,我们会变得更坚强,收获如那酒浆一般的甘甜。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都深藏着一颗父亲的爱子之心,不同于母爱的温柔细腻,父爱更像是那雄伟的高山,深远而广阔。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7

对我而言,《傅雷家书》实在是一本好书。

  初读此书,会感到乏味,无趣,因为我觉得这只是一堆杂乱的书信,甚至连成书都太过牵强。但是,读完我才恍然大悟,这并非只是父子之间琐碎的家常话,这其中包含了许多。

  这是傅雷对于儿子傅聪的牵挂之心,也是父亲深沉而又严格的爱,傅雷是一位文化素养,高学识渊博的父亲,他能够理智的教育孩子,帮助孩子,他总是会预料到一切,可能发生之事,给儿子提出建议,当然也爱说些琐事家常。

  其次,书中所有书信内容,都很具有文采,虽只是普通,日常的来往书信,却又像极了精雕细琢,不过倒也符合他作家,翻译家的身份。诚然,如果让我用心去花很多时间来写一篇作文,我也决不会有傅雷所写的信那样优美。

  像傅雷夫妻一样,我的'父母何尝不是对我关怀备至,他们对我的爱,虽然没有傅雷那样文采飞扬,但却没有比傅雷夫妻少任何一点对子女的关心。我曾厌倦父母的唠叨,认为其不值得一听,但也可谓是天纵之才的傅聪,也是在父母的唠叨中成长的。现在,我也意识到父母的唠叨,是十分可贵的,因为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会花时间来关心你的生活了。对于父母理应该是尊重和感激。

  “家书始于墨迹,墨迹止于绝笔。”这是书中序言的一句话,的确如此,这本书不仅仅是书信,也包含了傅雷的大半生,书,我们毒的尽,可人,我们读不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8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8];[8]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8];[8]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8]"[8]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8]"[8]。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8][8]《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8][8]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8][8]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8]——[8]着名钢琴大师、傅敏[8]——[8]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8]"[8]家[8]"[8],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8][8]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8]"[8]为什么[8]"[8]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9

  对于《傅雷家书》,我是只闻其名,从未翻阅,直到寒假来临,在给学生布置假期名著阅读任务时,我临时决定要与学生共读名著、共写主题文章,这才给了自己一个读这本书的机会。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傅雷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其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着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大到道德行为,小到琐碎的生活细节,傅雷无不一一教导儿子该如何去做。

  在大的方面,傅雷告诫儿子:“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地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那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叮嘱儿子;“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要求儿子:“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

  傅雷的家书中并非都是在“说教”,也涉及到了许许多多的琐碎小事,例如,写信的时候字号要小点、用薄点的纸张以省张邮票、邮票贴在哪儿才不至于遮盖信息;托人带去伤风药粉并叮嘱儿子要每三小时服用一次;揩拭眼镜的方法等等。身为父亲的傅雷还全心全意地为儿子提供必要的学习帮助。

  在我看来,《傅雷家书》可以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之作。在傅聪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中,他经历了喜怒哀乐、低谷和辉煌,作为父亲的傅雷用一封封充满深情的家书陪伴着儿子,在儿子经历事业的低谷时,给予无限的鼓励,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儿子迎来事业的辉煌时,直指孩子的缺陷,激励孩子更进一步。

  我总认为我那年仅两岁的儿子年龄尚小,管束得多了便是在抑制他的天性,殊不知正是我这种可怕的思想使得他的性格出现了一点点的“怪异”(犟得很,脾气大)。书中摘录的第一封家书作者便提到巴尔扎克的话语:“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第二封家书中作者再次说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这些话在我的心上狠狠地划下一笔,如若我继续以年幼不懂事为由,任由儿子自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是不是到了中学,他也会成为我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呢?这些是我们身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希望各位父亲、母亲都来读读《傅雷家书》,跟着傅雷学习教育的方法,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并纠正,力求帮助孩子在正确的成长航线上航行,不致于给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遗憾。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

  【好词】

  谀词、谦卑、良师益友、刻骨铭心、气吞斗牛、凭吊、庸碌

  颓废、惊心动魄、重蹈覆辙、涕泗横流、相契、垂手、扶掖

  日以继夜、自知之明、枘凿赤子、心坎、萧萧一劳永逸、首当其冲

  巧夺天工、颐指气使、炙手可热、倾巢而出、登堂入室、万人空巷

  耳熟能详、万马齐喑、莘莘学子、深孚众望、梁上君子、休戚相关

  美轮美奂、始作俑者、讳莫如深、文不加点、不刊之论、苦心孤诣

  明日黄花、琳琅满目、不易之论、豆蔻年华、青梅竹马、自食其果

  毫发不爽、首鼠两端、如蚁附膻、气冲斗牛、如坐春风、不以为然、弹冠相庆

  涣然冰释、大方之家、不耻下问、趋之若鹜、望其项背、比翼双飞

  耳提面命、鼎力相助、醍醐灌顶、不足为训

  【好句】

  1.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3.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4. 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

  5. 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6. 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7. 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

  8. 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9.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10.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11.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12. 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

  13.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14.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15.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16.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17. 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进步更快。

  18. 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

  19. 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20.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21. 莫扎特既不知道什么暴力,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惶惑和怀疑,他不像贝多芬那样,尤其不像华葛耐①那样,对于“为什么”这个永久的问题,在音乐中寻求答案;他不想解答人生的谜。莫扎特的朴素,跟他的温和与纯洁都到了同样的程度。对他的心灵而论,便是在他心灵中间,根本无所谓谜,无所谓疑问。

  22. 你不是一个作家,从单纯的职业观点来看,固无须训练你的文笔。但除了多写之外,以你现在的环境,怎么能训练你的思想,你的理智,你的intellect[才智]呢?而一个人思想理智intellect[才智] 的训练,总不能说不重要吧?

  23. 你到波以后常常提到精神极度疲乏,除了工作的“时间”以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工作时“消耗精力”的问题。倘使练琴时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可以减少疲劳。比赛距今尚有三个多月,长时期的心理紧张与感情高昂,足以影响你的成绩;千万小心,自己警惕,尽量冷静为要!我十几年前译书,有时也一边译一边感情冲动得很,后来慢慢改好了。

  24. 对外国朋友固然要客气,也要阔气,但必须有分才。像西卜太太之流,到处都有,你得提防。巴尔扎克小说中人物,不是虚造的。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所以我特别要嘱咐你“有分寸”!

  25. 反过来讲,我们和欧洲真正的古典,有时倒反隔离得远一些。真正的古典是讲雍容华贵,讲graceful[雍容] ,elegant[典雅] ,moderate[中庸] 。但我们也极懂得discreet[含蓄] ,也极讲中庸之道,一般青年人和传统不亲切,或许不能抓握这些,照理你是不难体会得深刻的。有一点也许你没有十分注意,就是欧洲的古典还多少带些宫廷气味,路易十四式的那种宫廷气味。

  26. 共产党员常常强调:“克服困难”,要克服困难,先得镇定!只有多用头脑才能解决问题。

  27. 孩子,你一定很高兴,大家都在前进,而且是脚踏实地的前进,决不是喊口号式的。我们的国家虽则在科学成就上还谈不到“原子能时代”,但整个社会形势进展的速度,的确是到了“原子能时代”了。

  28. 环境安静对你的精神最要紧。作事要科学化,要彻底!我恨不得在你身边,帮你解决并安排一切物质生活,让你安心学习,节省你的精力与时间,使你在外能够事半功倍,多学些东西,多把心思花在艺术的推敲与思索上去。一个艺术家若能很科学的处理日常生活,他对他人的贡献一定更大!

  29.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30.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31. 假如经常能有些少许进步,就不要灰心,不管进步得多么少。

  32. 你考虑这许多细节的时候,必须心平气和,精神上很镇静,切勿烦躁,也切勿焦急。有问题终得想法解决,不要怕用脑筋。我历次给你写信,总是非常冷静非常客观的。唯有冷静与客观,终能想出最好的办法。

  33.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 imperfect[较少不完美之处]!

  34.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人,令人误会。这些修养很不容易,我自己也还离得远呢。但你可趁早努力学习!

  35. 看到内地的建设突飞猛晋,自己更觉得惭愧,总嫌花的力量比不上他们,贡献也比不上他们。只有抓紧时间拚下去。

  36. 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

  37.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38.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39.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

  40. 我劝你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烦恼,主要是常常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发掘自己的毛病,寻找毛病的根源,然后想法对症下药,或者向别的师友讨教。烦恼只有打扰你的学习,反而把你的技巧拉下来。

  41.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42. 低潮等等。尽弹而不想,近乎improvise[即兴表演] ,弹到哪里算哪里,往往一个曲子练了二三个星期,自己还说不出哪一种弹法(interpretation)最满意,或者是有过一次最满意的interpretation[弹法] ,而以后再也找不回来(这是恩德常犯的毛病)。假如照我的办法作,一定可能帮助自己的感情更明确而且稳定!

  43.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44. 以实际来说,你倘若为了要说明情形而回国,则大可不必,因为我已经完全明白,必要时我可以向文化部说明。倘若为了要和杰老师分手而离开一下波兰,那也并无作用。既然仍要回波学习,则调换老师是早晚的事,而早晚都得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向杰老师作交代;换言之,你回国以后再去,仍要有个充分的借口方能离开杰老师。若这个借口,目前就想出来,则不回国也是一样。

  45. 以我们的感情来说,你一定懂得我们想见见你的心,不下于你想见见我们的心;尤其我恨不得和你长谈数日夜。可是我们不能只顾感情,我们不能不硬压着个人的愿望,而为你更远大的问题打算。

  46. 一个人往往对有在手头的东西(或是机会,或是环境,或是任何可贵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我们自己的这种愚蠢,不想法去改正。

  47.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48. 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49. 这样下去,少年变了老年。与社会脱节,真正要不得。我说少年变了老年,还侮辱了老年人呢!今日多少的老年人都很积极,头脑开通。

  50. 一般小朋友,在家自学的都犯一个大毛病:太不关心大局,对社会主义的改造事业很冷淡。

  51. 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要承认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次,那就不会期待太切,稍不进步就慌乱了。

  52. 我知道你忙,可是你也知道我未尝不忙,至少也和你一样忙。我近七八个月身体大衰,跌交后己有二个半月,腿力尚未恢复,腰部痠痛更是厉害。但我仍硬撑着工作,写信,替你译莫扎特等等都是拿休息时间,忍着腰痛来做的。孩子,你为什么老叫人牵肠挂肚呢?预算你的信该到的时期,一天不到,我们精神上就一天不得安定。

  53. 有经验的朋友商量的;反之,朋友有重大的事也很少不来找我商量的。

  54. 开音乐会的日子,你仍维持八小时工作;你的毅力,精神,意志,固然是惊人,值得佩服,但我们毕竟为你操心。孩子,听我们的话,不要在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勉强]自己。多留一分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尤其在比赛以前半个月,工作时间要减少一些,最要紧的是保养身心的新鲜,元气充沛,那末你的演奏也一定会更丰满,更fresh[清新]!

  55. 练琴的时间必须正常化,不能少,也不能多;多了整个的人疲倦之极,只会有坏结果。要练琴时间正常,必须日常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

  56. 我说“希望”,不是指“专业”方面的造就,而是指人格的发展。所以我越来越觉得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

  57. 我始终认为手的紧张和整个身心有关系,不能机械的把“手”孤立起来。

  58. 假如你看了我的信,我的发言,和周总理的报告等等有感触的话,只希望你把热情化为力量,把惭愧化为决心。你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生活纪律化,科学化;休息时间也不能浪费!还有学习的计划务必严格执行,切勿随意更改!

  59. 练琴一定要节制感情,你既然自知责任重大,就应当竭力爱惜精神。好比一个参加世运的选手,比赛以前的几个月,一定要把身心的健康保护得非常好,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出场竞赛。俗语说“养兵千日”,“养”这个字极有道理。

  60. 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和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这个和谐中间。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1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也证明你的感受力极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但你至少得承认,你的不容易“牢固执着”是事实。我现在特别提醒你,希望你时时警惕,对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

  题。傅雷讲劳逸结合,跟我们平时谈的角度不太一样。他特别强调的是,仅仅依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行不通的。如果太偏重以音乐本身去领会音乐,时间长了就会减少艺术的新鲜气息,走向抽象、封闭,缺少生命的活跃。所以,他建议傅聪在刻苦的钢琴训练之余,要多去公园,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通过造型艺术和大自然来放松精神。傅雷认为,劳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经常跳出自己的牢笼,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找到新的'感觉和看法,可以启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同样的,定期欣赏造型艺术,可以调剂自己的状态,也会让音乐表达更丰富、更有生命力。

  如何理财的问题。艺术家往往轻视钱财,傅聪也不例外。傅雷说,我们当然不要做吝啬鬼、守财奴,过分无度地追求物质,被金钱奴役。但是艺术家如果不懂得善待钱财,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一个艺术家要想保持人格上的独立,只有建立切实的经济保障才有可能,所以傅雷对于傅聪的物质生活特别关心。傅雷认为,瞧不起金钱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为不重视金钱而不会处理,最终吃了金钱的亏,成为物质的奴隶。生活中物质的一面并不比精神的一面要低级乏味,重视理财,做好计划,总结一套预算决算的方法,跟重视物质不是一回事。这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就好比我们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不是为了过上刻板枯燥的生活,而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做更多有用的事。简单的说,就是要有钱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不能被金钱所奴役了,陷入到拼命赚钱花钱里面出不来。归根结底,处理好生活上的细节,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总之,这本书三观正、道理明、想得清,对于懵懂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对于迷茫的中年人老年人来说,这本书也值得一读。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3

  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内容。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重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练好几个小时的琴。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带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到这一封封的家信中。

  读了《傅雷家书》,我懂得了很多,我也更加了解我的父母了。也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那份父爱如山的意义。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4

  全书都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整理而成的,全书呈现出一位如朋友般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他在信中谈学习、谈生活、谈修养、谈做人,儿子有做的不对或不妥的地方他也会“郑重”的指出、分析、纠正,让我深深地体会傅雷先生做人、做事的严谨、认真、细致。

  何为家书?古有“家书抵万金”之说,家书即是亲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书信中的句句行行,包含着喜悦、忧愁、祈盼、思念,与家人分享、交流。随着时代的进步,家书已经被短信、电话、视频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直接、更方便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就再也记不清当时发生过的事情以及心情了,不能说没有一丝丝的`遗憾。我打开我存放信件的盒子翻看,最近的一次写信还是上中学的时候和远在丹东上大学的姐姐的通信了,姐姐是个浪漫的人,每次写信都会和我分享她在大学的趣事,并会在信中附上校园里的丁香花、银杏叶,信中的我们青涩、懵懂,但也真实,现在翻看,脑海中隐约还有一些当时的印象。

  傅雷先生就是通过这样的家书,教育他的儿子说:

  “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先要学做人,否则也不会对人类有大的贡献。”整本家书,傅雷先生在教育儿子做人做事上俨然是一位严父,他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

  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

  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

  不入他国国籍。

  爱子教子的精神让人感动。当读到“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你,每天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是为什么”时,我被这段话深深感动了,父母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他们含辛茹苦的哺育、呕心沥血的教导,才能使孩子们展翅高飞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傅聪匆匆回来时已是在傅雷先生的葬礼上了。“我仪表堂堂的归来时,你已去了”、“我给您的回信,远少于您给我的,连关心也是,可我却不曾在意”、“今日,我终究是慢了一步”。傅聪只能一遍遍温习泛黄的书信,从中看到昔日的亲人。读到此处潸然泪下,为那拳拳父爱,也为那未尽的孝心。

  所以,我很庆幸,我能伴着我的孩子一起成长,教他做人,教他做事,和他一起烦恼,和他一起欢笑;

  我也庆幸我的父母健在,身体健康,不论我几岁,只要父母在,我就是孩子,享受着他们对我的爱。谢谢你们,我爱的人和爱我的。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其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傅雷夫妇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傅雷夫妇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书中没有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父母对自己孩子说的家常话,但读起来却像潺潺的溪水,飘浮的白云一样,清新、质朴,令人动容。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无论是在谈及艺术,对待感情还是待人处事,无不体现着傅雷对儿子的爱意。“父爱如山”正是如此。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诫傅聪:“对终身的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又细心叮嘱傅聪:“谦虚是很重要的',要学习非谦虚不可,谦虚才是聪明人。”他还反复勉励傅聪:“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傅雷也常常教导儿子要时刻努力,加强自我的管理,不可迷茫地度过一生。“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时时刻刻都让我们体会到“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身为人父,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子女龙飞凤舞。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了深厚的爱。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心怀祖国、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读来感人至深。相信大家读后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28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7-14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2-2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5-03

2022《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07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热门】12-14

【推荐】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14

【荐】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2-14

关于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3-04

傅雷家书优秀读书笔记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