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31 09:28:0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目送读书笔记(优选)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目送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目送读书笔记(优选)

目送读书笔记1

  这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书籍。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委婉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书写了在父亲慢慢老去,母亲得了老年痴呆后遗失在旧时光里,以及孩子渐渐长大,远离父母掌控,兄弟们的渐行渐远,以及与朋友且行且珍惜的时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日常琐事。这些有关于感情的的文字,充满温情,充满温度,让人随着作者的思绪陷入那一段段缓慢的叙述中。

  作者有一颗温柔的心。

  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面前,“我”一遍遍的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是你,我是你的女儿,你记得吗?”

  “我”带她去“邓师傅”做脚底按摩,带她去美容院洗头,带她去菜市场买菜,带她去田野上看鹭鸶鸟,带她到药房去买老人营养品,带她去买棉质内衣,带她去买鞋子买乳液买最大号的指甲刀,买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

  “我”给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二层。涂完手指甲就开始涂脚指甲,帮她搽口红,上腮红,画弯弯淡眉,我们无法交谈,但是,谁说交谈才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她会对着镜子里美丽的自己对“我”说:女儿,你要化妆,女人,就是要漂亮。

  作者有一颗慈爱的心。

  在父亲面前,将买来的棉袜棉裤、贴身内衣,白衬衫,赭红色的羊毛背心,深蓝色的羊毛罩衫,宝蓝色的棉袄,灰色的棉帽,褐色的围巾,毛织手套一件一件,一层一层为他穿上,折腾半天,最后穿上棉鞋。

  虽然他身体向右边微微倾斜,口涎从右边的嘴角流出,必须由“我”两只手臂去拉,才能从沙发起身。

  然后“我”边念诗边来走路,“白-日-依-山-尽-”“欲-穷-千-里-目-”他专心盯着自己的脚,“我”引他向前而自己倒退着走,母亲在一旁兴奋的鼓起掌来,这一切,是多么的熟悉啊,宛如小时候父母牵着孩子肥肥嫩嫩的手臂也倒退着走。

  “我”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我总是在蓝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在爱人面前,作者有一颗童趣童真的心。

  “我”向往一个慢的境界,到了一个码头,没有一个办公室贴着时刻表,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用权威的.声音告诉你几点可以到达终点,你就上船,然后就找一条看起来很舒服的板凳坐下来,带着从此在此一生一世的心情。

  你发现你根本不去想何时抵达,连念头也没有。你看那流动的河,静默却显然又隐藏着巨大的爆发力,你看那沙滩上晒太阳的灰色的水牛,你看那孩子们从山坡上奔下来,你看阳光在芦苇白头上刷出一丝一丝的金线,你看一个漩涡的条纹,一条一条的数……

  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花谢结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黄泥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在儿子面前,作者又有一颗敏感的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幼儿园里,儿子小小的手圈在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但一个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我”送他去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有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在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队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二十一岁,他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他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长大的孩子们成为了美食家。儿子带着我去国际超市买菜,很仔细的来来回回挑选三个小时的东西。

  回来后,把顶级的澳洲牛排展开,把各种香料罐排开,把马铃薯洗干净。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红酒杯,矿泉水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沙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是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GGLE。

  此时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儿子睁大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的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在朋友面前,作者有一颗牵挂的心。

  要赶去机场,时间很紧,路上不知塞不塞车,但我还是给丽莎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到你家,然后直奔机场,准备点吃的给我。”

  十分钟后,丽莎趿着拖鞋,穿着运动裤,素颜直发下楼来,我们坐在她阳光满满的客厅里。她开始谈正在读的菲力普。罗斯的小说,我猛喝一杯五百毫升的优酪乳加水果,囫囵吞一个刚做好的新鲜三明治,吃完喝完,还带一杯滚烫的咖啡,有盖,有吸管,匆匆上车。

  上车前,丽莎塞给我一本书,《二00七美国最佳散文选》,让“我”带上飞机看。

  一路飞奔到机场,临上机,再给她打个电话:“你让马莉去帮我打扫时,洗衣机里有洗过的衣服忘了拿出来晾,冰箱里过期的东西全部丢掉,都发霉了。”

  到了香港,一踏出机舱打开手机,里面一定有一则短讯,“在A出口等候”,大厅里,不管人群多么拥挤,C一定有办法让“我”看到她,她总是盈盈笑意迎面走来,她的一只手有一杯新鲜的果汁,递给你,另一只手伸过来帮你拖行李。

  她开车,一路上絮絮述说孩子,工作,香港政治,大陆新闻,好笑的人,愤怒的事,想不开的心情,我们经常没时间见面,就把接机送机就变成一个流动的咖啡馆,滑行中的聊天室,偶尔,车子也是流动的写作室。

  这些都是牵挂你的人慷慨赠予你的时光和情感,有时候,是你牵挂别人。

  生活是平淡的,但正如作者有一颗玲珑通透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此,才能把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有诗意,有人情味,有快乐,有温馨。这种暖暖的文字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就是一个有感染力有号召力的磁场,让你在若有若无的时光空隙中总能不经意就想起这些温情永远的生活,温情永远的龙应台。

目送读书笔记2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纸质的香味,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当我终于将一本并不太厚的《目送》读完时,留在心中的,是缠绵的一丝又一丝不舍,激荡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对于一个整天关在校园里埋头做题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本书来读,很大程度是受了书名的影响。

  “目送”,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它是缠绵的不舍凝注到目光中送给离去的人最后一份让其早日归来的叮嘱,是一股超越了三维世界将那些必走之物留于心间的神奇力量。

  作为与整本书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从儿子的离写到父亲的逝,那无尽的沧桑在作者冷静而温暖的笔端一一呈现。

  我安静地读着这一切,于是道不尽的痛彻心扉与忆不完的温暖点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唤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间。

  我之所以会对第一篇文章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也许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吧!我是个安土重迁的人,而我的安土,不仅限于地域上,更包罗了春华秋实的交替,物异人非的变迁。

  我常自比为三毛,因为我觉得我与三毛都是步履维艰地行走于稀泥中的人,对于那拖出来的泥水,我们是多么地不忍擦去,因为它携带了我们的过往。

  可是,时间在流,世界在转,再多的留恋也留不住记忆的风逝。于是,我们只有站在风中目送着远去的记忆。

  而在作者的这篇《目送》中,我也读出了作者对那一切即将远去的事物的不舍。

  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日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多么的无奈与沧桑!如若说对于儿子的离,即使不必追却依然可以追,那么对于父亲的逝与母亲的老呢?只能眼睁睁巴望着回忆中的影像一幕幕掠过,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过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样的笔调勾勒出了过往的影像,为了让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还给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张图片。

  在图文并茂的意境中,读着、感悟着那点点滴滴的温暖,我的心头也不断激起点点温暖的浪花。

  我想着,在某一天,当我与作者现在年龄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独自靠在斑驳的墙影中,在夕阳的余晖下回想着我人生的`点滴,那感觉,是温暖还是心痛?也许兼而有之吧?

  当整本书翻至中间部分时,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对个人经历的“目送”,转而将目光转移到了万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对时间、对距离、对人际、对人与物的相处、对所经地点的景况都一一进行了讲述,在作者悠长而不舍的目光中,那些本来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为了一湾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独自散发着深邃的幽光,让我与作者共同打量着人世的一切。

  如果说开篇的《目送》是为了让读者走入一个无奈、疼痛、温暖、回忆与念想并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话,那么,在最后的一系列关于作者父亲病中与离世的文章,则是为读者设下的一级级台阶,让读者看着一个老人在时光的折磨下如何离去,然后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深邃的洞府。

  于是,在缠绵的思念中,我们又见到了尘世的光明,重新面对万千世界。

目送读书笔记3

  雨一直在下,我的思绪也随着雨丝漫天飞舞,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雨天,好像最适合听着音乐读一本好书,于是我和着轻音乐在网上漫步,不经意间又一次看到了龙应台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最初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觉得它应该与女人无关!

  但是当她的作品引领我细细品味时,我才知道她是一位来自一位出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像涓涓细流般,静静的流淌。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入读者的心灵,她的文字平实却有着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今天我是第二次读《目送》了,确切的说是第一次认真的读,这是一《目送》读后让我有些酸楚和失落的文章,龙应台在文章里的每一种感觉都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感同身受。

  《目送》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当我读到“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时,我的心有种难以言喻的痛楚!当读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一个人听音乐。”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我们是如此的排斥与冷漠!

  于是“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任谁看到这样的文字,都不免在心里发出一个共鸣的震颤,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自己,现在我们总在抱怨孩子粘人,总希望能让自己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少一点孩子的纠缠,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想要跟她们亲近都将成为一种奢望了。

  我们的现在就是孩子的将来,今天上午我还在跟表妹埋怨老妈太过唠叨,我都三十好几了还管三管四的。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不知道留给了母亲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离家,留给父母的只有背影!当车轮启动我目视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后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离家,母亲都会把我送到车上,帮我找好座位,而我却只留下淡淡的一句:“妈,你快回去吧”,但每次妈妈都会固执的等到车子启动,直到我完全脱离她的视线。

  感谢龙应台的这《目送》作品,是她让我读懂了老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是她让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去对待我的亲人,爱人和孩子!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遗憾!

目送读书笔记4

  今年暑假,闲暇之余读完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目送》。作者用她独特的角度和叙事方式,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文笔平淡而充满魅力。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颗热爱生活、悲悯生活的心。我和作者一样喜欢走路,“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我也喜欢摄影,用照片记录生活,记录每天的日出日落、云卷云舒、花虫鸟兽……“跟风景约会的时间长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

  看这本书时,常常陷入思考,产生很多共鸣。“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别人的爸爸妈妈,我们会变成别人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但终有一天会经历,这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目前父母健在且身体健康;家中有兄弟,事事有人商量;朋友不多,但有三两知己互相关心,顿感幸福无比。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读到这里不由想起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人生之路亦是如此,没有谁可以陪伴你一辈子,你面对的所有挫折,遇到的任何困难有时只能你自己去承受。因为父母都可能老去,比你先走一步;你的朋友也会因有自己的家庭,无法顾及你的全部;你的爱人也会有不在身边的一天,何况如果有孩子,他们也有长大的一天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去过自己的生活。那个时候,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决定,所有的路也要自己走下去。

  准备好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满怀信心和希望,往后余生不负流年。

目送读书笔记5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你安好我便安心。

  不由得想起我的经历,我在县里上高中那会,由于家离得远,一方面是为了省路费,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回一次家,到回家那个周提前给父母打电话,周五5点放学急匆匆收拾作业,背上书包,赶到汽车站坐大巴回家,父亲就在镇上汽车站等着我,然后踩着自行车载着我就回家了,一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一会被地上的石子或者土堆撞一下车轮子,我和父亲就颠簸一下,坐在自行车后面我默默地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酸了。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现在还能历历在目,有一次,下大雪了,周日吃完午饭我就要赶回学校,雪路很滑,路上除了我们赶路的学生外看不到别的身影,由于我家离车站大概有3公里的路程,父亲骑着自行车要载着我去汽车站,他戴了双白色的线手套,穿上母亲做的棉鞋,骑在路上自行车轱辘不停地打滑,父亲那时还年轻,车技也好,加上父亲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自行车还是很安全在前行,自行车拐了一个弯后,父亲就停下来问我冷不冷,要我趴在他背上,要我把手放在他的衣服里,我说不冷,父亲不相信,硬把我的手拉到他的背后,掀起自己的棉衣。他又继续蹬自行车,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我哽咽了,又怕父亲看出来,我赶紧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感受父亲的温暖和背影。到了车站一直站在那陪我等车,每次都会看着我坐的车开远了才离去。

  我嫁的远,结婚头一天就要赶到婆家安排好的旅店,头一天我走时,父亲没去,家里种了几亩苹果树,那个季节刚好要给苹果树施肥,搜花。我走时,父亲看也没看我一眼,拉着一车农家肥去苹果园,我内心是知道的,父亲是不敢看我远去的背影,我看着他弯着拉农家肥的背影,我心里很内疚自己的选择,眼泪又开始在眼睛里打圈,不想要被人看见,敢接拭去眼角的泪水。婚后比较欣慰的是我老公对我父亲也特别的孝顺。

  结婚这么多年来,每次回家父亲都和我畅谈到晚上12点,聊聊家里的,聊聊庄家的,聊聊亲戚的等等,每次要走时,父亲总要说一句话,“还没待呢就要走了”!是呀!工作,孩子迫使我们好多的不得已,父亲母亲看着我们的车拐过弯看不见了才进家门。拐过弯,眼泪就开始不听使唤。总想好好陪陪他们,可是每次相聚就那么短短几天。从上学到工作再到结婚生子都没有好好陪过她们。

  太多太多的回忆,父爱总是无声的,是伟大的,有父爱从来不觉得孤单,父爱是积极向上的。有父爱的女孩子,从来不缺被爱。愿我们的父母都能身体健康。

目送读书笔记6

  背影,一个多么孤独离愁的词语,代表着离开与目送,代表着你永远都追不上她的脚步,永远无法与她并肩。我们从刚出生时的第一次见面开始就一直是目送着父母的背影。看着那个曾经宽阔厚重的身影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日益消瘦,看着那个曾经需要高高的抬起头仰望的身影,已经随着身高的增长变成平视或俯视了,看着那个或因保养而娇嫩或因干活而粗糙的手变得青筋暴露满是皱纹。就像作者在面对老去的母亲时的发问:“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我想这个答案或许是肯定的,而且不仅仅是指年老的女人,更多的是对所有人的感叹。人生,也不过是从目送别人的背影转换为自己的背影被别人目送而已。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同代人,一个需要珍惜的.词语,它代表着所有在你的生命中路过的人。他们或许走在前面让你目送他们的背影,他们或许走在后面追赶着你的脚步,他们或许只是与你擦肩而过,他们或许陪你走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都会是路过,也只能是路过,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书写的,你不可以为别人而活。

目送读书笔记7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摘自《目送》

  对于父母,总是觉得那是自己坚强的后盾,是自己的避风港,从未想着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他们的依靠。因为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对于家的眷恋也逐渐减少。毕业后,最终也是选择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过着一年回家两三次的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自己并没有觉得不好,甚至是觉得充满了自由。与家人的联系更多的是电话,可是就是电话联系也是老妈打电话居多。每次与老妈打电话,总觉得老妈很罗嗦,大大小小的琐碎事都要一一报告,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能静下心听。可是,对此,老妈却乐此不疲。有时候,老妈打电话过来也会哭诉一番,大约是工作的不顺心或者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又或者,老妈打电话过来就一些事情慎重的问我的意见甚至有时希望我能做决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我们的位置已经“互换”了。

  小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吃饭,我总是饭桌上最后一个吃完的,因为总是在饭桌上不停的说着学校发生的事情,全家只有老妈一个人有耐心听我讲完。遇到委屈也是一样边哭边倾诉。现在的老妈所扮演的角色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原来父母也不是一直很强大的,他们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向我们倾诉的时候,也有需要依赖我们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好这样的转换,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可是,我希望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目送读书笔记8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个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泞的土地上摔倒时,有一个人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运啊。跟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条路最险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并肩作战,时刻充满斗志;在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看到胜利曙光时,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这样的人,就跟他结伴而行吧,毕竟一个人的旅途太过孤独寂寞,而这条路的尽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

目送读书笔记9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希望可以碰到这样的一本书:

  它所展现的,正是眼前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友谊,亲情,爱情;生活,学习,娱乐。

  它最好不要说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阅读障碍,内容应该简洁却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当然不能太过简单、空洞、荒诞、离奇,或者只是单纯地讲个故事,至少在我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过后,有一种随时想要再打开重新阅读一遍的冲动。

  它让你忍不住拿起笔,在深深触动你的句子处来回咀嚼、反复诵读,然后誊写在自己最宝贵的笔记上。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幸运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涩的岁月,我遇到了这样的书。

  它在我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在所有所有空闲的时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触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把它放在枕边,睡前翻几遍,嘴角带着笑意,安然进入甜甜的睡梦中。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写友谊,写亲情,写失败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写尽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它告诉我,要真正的注视一切,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里。

  读《目送》,你能感悟到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与“舍”,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作者如是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或许,在作者与儿子,作者与父亲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时光中,他们目送一个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涩的少年岁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独自走下去。他们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时光里,我只能一个人走。可是我知道,他们眼中的担忧,他们眼中的不舍,他们眼中一逝而过的伤痛,纵然我看不到。

  读《(不)相信》,你能领悟到人生心灵旅程里最大的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

  正如书中所诉,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对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在一人走的路上,你只能是对时光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有人说,少年时读过的书,奠定了我们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过瓦尔登湖的晨光,奔跑过聂鲁达的黄昏。任凭世间万象映射心间,你仍旧能以梦为马,踏遍天际的绛紫与金黄。去读书吧。去找到这样的书,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个你也曾经经历的当时。因为当时,稍纵,即逝。

目送读书笔记10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摘自《目送》

  对于父母,总是觉得那是自己坚强的后盾,是自己的避风港,从未想着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他们的依靠。因为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对于家的眷恋也逐渐减少。毕业后,最终也是选择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过着一年回家两三次的生活。对于这样的生活自己并没有觉得不好,甚至是觉得充满了自由。与家人的联系更多的是电话,可是就是电话联系也是老妈打电话居多。每次与老妈打电话,总觉得老妈很罗嗦,大大小小的琐碎事都要一一报告,自己心情好的'时候,或许能静下心听。可是,对此,老妈却乐此不疲。有时候,老妈打电话过来也会哭诉一番,大约是工作的不顺心或者其他一些不开心的事。又或者,老妈打电话过来就一些事情慎重的问我的意见甚至有时希望我能做决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来我们的位置已经“互换”了。

  小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吃饭,我总是饭桌上最后一个吃完的,因为总是在饭桌上不停的说着学校发生的事情,全家只有老妈一个人有耐心听我讲完。遇到委屈也是一样边哭边倾诉。现在的老妈所扮演的角色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原来父母也不是一直很强大的,他们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向我们倾诉的时候,也有需要依赖我们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好这样的转换,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可是,我希望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目送读书笔记11

  父女母子之间的缘分,是将你和他手上系了一根线,他的渐行渐远不能拉动你,却有了一丝痛楚,是牵挂,是回忆,是生的意义。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得,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一个人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记忆最深的一次,每次回老家,出去玩的时候:总会看见奶奶一脸不舍的神情,双手急促缠着围裙,那时的我总以为:

  又不是不会回来,担心什么。便一脸不耐烦走开了。却不曾想这却是最后一次见面。奶奶因为摔了一跤,不幸走了。我十分伤心当生命里最关心的人走了,我们才知道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与释怀与生命的和解。小时候,每当遇到两难时候。我们总是喜欢问爸爸妈妈:你说我选哪一个好?我们总是喜欢把问题丢给父母,当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我们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然后去解决。

  昨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让他们的眼睛多落点在我们的脸庞上,而不是含泪看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有些路,只能一人走,你给孩子的只是些精神上安慰与支持,让他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人过。有些关,只能一人过。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见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读书笔记12

  伴着淡淡的油墨及纸质的香味,一页又一页,一篇又一篇,当我终于将一本并不太厚的《目送》读完时,留在心中的,是缠绵的一丝又一丝不舍,激荡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对于一个整天关在校园里埋头做题的学生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本书来读,很大程度是受了书名的影响。

  “目送”,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它是缠绵的不舍凝注到目光中送给离去的人最后一份让其早日归来的叮嘱,是一股超越了三维世界将那些必走之物留于心间的神奇力量。

  作为与整本书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书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从儿子的离写到父亲的逝,那无尽的沧桑在作者冷静而温暖的笔端一一呈现。

  我安静地读着这一切,于是道不尽的痛彻心扉与忆不完的温暖点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唤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间。

  我之所以会对第一篇文章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也许与我的经历不无关系吧!我是个安土重迁的人,而我的安土,不仅限于地域上,更包罗了春华秋实的交替,物异 人非的变迁。

  我常自比为三毛,因为我觉得我与三毛都是步履维艰地行走于稀泥中的人,对于那拖出来的泥水,我们是多么地不忍擦去,因为它携带了我们的过往。

  可是,时间在流,世界在转,再多的留恋也留不住记忆的风逝。

  于是,我们只有站在风中目送着远去的记忆。

  而在作者的这篇《目送》中,我也读出了作者对那一切即将远去的.事物的不舍。

  作者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日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多么的无奈与沧桑!如若说对于儿子的离,即使不必追却依然可以追,那么对于父亲的逝与母亲的老呢?只能眼睁睁巴望着回忆中的影像一幕幕掠过,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过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样的笔调勾勒出了过往的影像,为了让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还给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张图片。

  在图文并茂 的意境中,读着、感悟着那点点滴滴的温暖,我的心头也不断激起点点温暖的浪花。

  我想着,在某一天,当我与作者现在年龄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独自靠在斑驳的 墙影中,在夕阳的余晖下回想着我人生的点滴,那感觉,是温暖还是心痛?也许兼而有之吧?

  当整本书翻至中间部分时,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对个人经历的“目送”,转而将目光转移到了万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对时间、对距离、对人际、对人与物的相处、对所经地点的景况都一一进行了讲述,在作者 悠长而不舍的目光中,那些本来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为了一湾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独自散发着深邃的幽光,让我与作者共同打量着人世的一切。

  如果说开篇的《目送》是为了让读者走入一个无奈、疼痛、温暖、回忆与念想并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话,那么,在最后的一系列关于作者父亲病中与离世的文章, 则是为读者设下的一级级台阶,让读者看着一个老人在时光的折磨下如何离去,然后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深邃的洞府。

  于是,在缠绵的思念中,我们又见到了尘世的光明,重新面对万千世界。

  在读着那一系列文字时,我总想象着那个在女儿、儿子以及老伴的陪伴中逐日衰弱直至被死神接走的老人,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爷爷。

  原来任何一个人的正常离去,走的都是同一条道,是留不住的,终究要离去。

  只是觉得,作者的父亲与我的爷爷相比,更幸福。

  不过转念一想,生命的本质不是一样的吗?何必太在乎外在的雕饰呢?去往另一个世界的生命都会把今生未受的福赶回来的。

  这样想着,心中便宽慰多了。

  有人评论说《目送》是21世纪的《背影》。

  很明显,评论者的《背影》指的是朱自清的那篇。

  不过,我却觉得这样的比较反而使《目送》中的一些味道消失了,委屈了《目送》,如若再加上三毛的《背影》,那么,《目送》那温暖与无奈的韵味才大抵被补全了吧!

目送读书笔记13

  “所谓母女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之所以对这段话印象深刻,是因为它适用于每一种心怀不舍的告别,甚至可以形容作者与笔下文字的关系。每写一行字,都是在目送自己的过往经历。你与此事此人此场景的缘分,也就此别过。每一篇点击保存的终稿,每一篇标记为已发送的文章,都是在目送自己人生的某一个节点的所遇所思,最终变成一个个不必执著的省略号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当时的细微感受,那时的天气、温度、颜色,各种调遭事物遗留的各种痕迹都太熟悉,熟悉得就好像一个了解自己孩子每个表情的母亲,他们大多时候都在大脑皮层的褶皱里歇息。而在唤醒它们的时候,你能做到的只是尽量不夸张不做作的去重新描述它们。你并不清楚它们会与何人在何地以何种心情相会,你也无法预计他们在阅读者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涟漪,甚至你并不求他们为你带来盛名厚利,你只是尽量忠实地跟随内心表达自然的韵律完成它们。

  当然,你并不是最有天赋的写作者,也不是以写生为主的人,所以你写的随心随意,惟愿悦人悦己。就像一位母亲,只求自己的孩子健康开心,对社会有用。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让母亲觉得自豪欣慰,也并不是每次的目送离别都很圆满。很多比是欣慰的告别后还有让人不安的再见,曾觉得得意地连编辑部都赞过的文章,有些在日后看来,竟会让自己认为羞愧,因为他们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有那么一两段话有刻意取悦读者的谄媚气,有的太刻薄还抖机灵,有的.掉书袋得过分,有的只是满篇情绪泛滥……很多表达方式上的不节制和不自省,真的会脸红。就如一个没有料到有一天竟然被儿子提出爱的建议和意见的母亲,那种既高兴又羞愧的心情。

  高兴的是渐行渐远的儿子终于会偶尔回望,羞愧的是一心向圆满的自己真的还需要再进步。写作不就和目送一样吗?

目送读书笔记14

  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离去;目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目送时间;目送兄弟的重逢携手,贯穿整个章节,它带给我们的,不但是一份血浓于水亲情的感概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

  当面对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一次次对女儿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认识你”时,而做女儿的又一次次重复着对母亲说“我是你的女儿,雨儿,雨儿啊”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使我想起每次去看望母亲时,母亲那欢愉的心情、幸福的目光和不停地叨唠的话语,并不时地用慈母的目光看着我:哎,你头上白发又多了,脸上的`皱纹也有了,每当此时,我总是对母亲说,妈,儿子年纪再大,再老,也永远是您的儿子,而此时,母亲的脸上总是挂满幸福的笑容。

目送读书笔记15

  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來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來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是准备要一个人踏上征途吗?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个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泞的土地上摔倒时,有一个人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运啊。跟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条路最险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并肩作战,时刻充满斗志;在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看胜利曙光时,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这样的人,就跟他结伴而行吧,毕竟一个人的旅途太过孤独寂寞,而这条路的尽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

【目送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目送》读书笔记01-21

目送读书笔记02-05

目送读书笔记04-12

【实用】《目送》读书笔记07-14

(推荐)目送读书笔记11-14

《目送》读书笔记15篇01-29

《目送》读书笔记【精选13篇】09-10

《目送》读书笔记(15篇)01-29

目送读书笔记(15篇)03-06

目送读书笔记15篇02-14